- 2011-02
25
苏宁也卖百货了
采购权和定价权独立 自建快递同城半日送达苏宁也卖百货图书了2011-2-24 北京晚报 卖电器的苏宁开始卖书了。苏宁电器昨日宣布,将旗下“苏宁易购”网络商城设立为由上市公司控股的独立公司,2011年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 打造综合网商 据了解,“苏宁易购”去年二月正式上线,从传统家电、3C类产品销售,延伸到百货产品、日化用品、图书等品类的综合销售上,2010年年销售额达20亿元。 此次苏宁电器对旗下购物网站“苏宁易购”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其设立为由上市公司控股的独立运营体系,以公司化方式运行,新的苏宁易购将与实体连锁并存,并启用了全球统一域名,建立独立的采购权和定价权,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苏宁原华东二区执行总裁凌国胜就任独立运营后的苏宁易购公司总经理。 同城半日送达 在发布会上,苏宁易购特别强调了网站的物流保障,称将利用苏宁的物流体系,建立由93个大家电中心仓、10个小件商品自动化仓库和1000个依托区域核心门店、物流基地的自建快递点,大家电中心仓将实现“同城半日送达”。“网购的‘春运’和‘假日症’等瓶颈问题,将随着苏宁易购的发展得到解决。” 凌国胜表示,苏宁易购预计在2011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年内实现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他表示,苏宁易购未来目标是大型综合B2C网站,以家电、3C商品为主业,同步进军百货和虚拟商品市场。 回避“价格差”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线上线下“价格差”的问题,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对于网上和店面的“价格差”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他表示,苏宁的线上线下经营将并存,不存在“左手搏右手”的问题。 “所谓网上价格存在优势有炒作和渲染嫌疑。”孙为民称,网上“虽没有店面成本,但是却多出了物流和配送人员的成本”,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线下的价格必然会同步化。“苏宁易购”与实体店的并存,还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用户的需要。 网商整合加速 随着网购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加入网购的队伍。此前,国美重资收购库巴网(原世纪电器网),已经折射出家电零售企业在电子商务上的野心。 GFK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宇分析,在2010年3C网购市场上,80%以上的份额集中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新蛋网、卓越网和当当网,而其他大量的小网站占据了20%的份额。进军电子商务商业需要大量的物流配套和资金支持,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 2011-02
25
澳大利亚对中国卫生巾反倾销诉讼,佛山涉三家
澳大利亚对中国卫生巾反倾销诉讼,佛山涉三家2011-2-24 赢周刊 佛山遭遇反倾销全面考验 2007年7月1日,中国将初级铝型材产品11%的出口退税率全部取消,试图主动降低铝型材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电力成本上涨,以及国际市场对铝产品的需求锐减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年来,中国铝型材出口量在明显下滑。按常理,这种情况不易引起反倾销,可作为中国铝型材制造中心的佛山,近年来却频频“触雷”。 不单是铝型材、陶瓷等支柱性产业,佛山一些日用品也接连受到反倾销困扰。欧盟针对中国皮面鞋靴的复审中,佛山共有37家企业涉案,金额达3019.3万美元。此外,欧盟反倾销产品还涉及到蜡烛,佛山有8家企业涉案;南非则启动对佛山不锈钢水槽进行反倾销调查;和中国一直保持友好贸易往来的澳大利亚,也对中国的日用产品——卫生巾提起反倾销诉讼,佛山三家企业涉案,金额为19万美元。 从支柱行业到一般行业、由大宗耐用产品到一般的日用产品,反倾销不断蔓延,制造业大市佛山正遭遇全方位考验。 佛企缘何频遭反倾销? “这与金融危机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有关。”佛山市外经贸局条法科负责人称,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第五次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滞涨”阶段,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倾销就是他们限制国外企业、保护本地企业的重要手段,佛山陶瓷、家具等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却拥有相对成本优势,易被外国认为是在采用低价战术占领市场,从而沦为反倾销调查对象。” 广东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则从案件发起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表示,佛山并非单独的关税区,发起调查也不是单纯针对佛山产品,而是针对整个中国的产品,所以不能说佛山比其他地区反倾销案件发生得多,而只能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这个市场恰恰有中国出口到该市场的特定产品,同时,该国产业感受到进口产品带来的威胁并提起上诉,被当地调查机关认可而发起立案调查。我国产品又正好在对方的调查期和调查区间内。“这些产品可能表现得广东的多一些,而在广东又表现为佛山的多一些,从而使得佛山企业在某些案件中表现得会集中一些。与基本不出口或者出口很少的市相比,佛山的中签概率肯定要高,但不见得出口越多,遭遇反倾销案件就越多,因为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不一样,有些国家对我国产品有进口需求,而其产业没有诉讼需求时,就不会发起反倾销调查。” 广东省粤港经贸信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梁智文则认为,中国在国际上缺乏市场经济地位,他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以中国国内价格为依据,而故意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巨的国家作为“替代国”标准计算倾销幅度,造成我国的产品屡屡被认定为高幅倾销。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体现得就更明显。 针对业内专家提出行业协会作用缺失、导致反倾销胜诉率低的说法,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环表示,中国很多行业协会都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又不成熟,目前所能做的也仅仅局限于为企业提供出口培训等初级服务,在旗下企业真正遭遇反倾销调查时,能起到的帮扶作用非常有限。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称:“佛山是整个广东经济转型的自主性最强的。作为民营经济的摇篮,佛山通过为国外做加工代理发展起了一种内源外向型的民营经济。这种经济的特点就是,一头连着国际市场,引进国际市场的信息、技术、设备做国际加工贸易,另一头又连着国内市场,部分产品销往国内。以前国内、国际市场分隔的情况下,反倾销现象就比较少见。而中国进入WTO,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之后,佛山民营企业采用‘拿来主义’、借鉴国际专利设计制造产品销往国内的现象被国际企业发现,诉讼就出来了。另一方面,佛山产业具有某种特殊性,如陶瓷、家具、卫浴等制造业多会涉及工业设计。与专利不同,工业设计的侵权边界较难界定,所以当佛山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竞争关系时,他国就可以利用模糊的侵权边界提出诉讼。东莞和佛山在产业结构上没有很大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东莞产品较少进入国内。”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肯定了上述看法。“东莞一直以来是一个以外向型出口为主导的城市,而佛山则是一个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城市:东莞出口的产品是来料加工的居多,没有自己的品牌,美国的反倾销就没有太大的针对性,到头来只能指控包括迪士尼等在内的主要品牌商;但佛山出口的是有自己品牌,反倾销指控有实际的内容和对象,因此,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佛山拥有自己较强的个性品牌产品而且又能够畅销欧美的独特性,让其遭遇反倾销频率相对较高。” “佛山制造”往何处去? 面对“双反”蔓延的趋势,如何应对,成了“佛山制造”乃至“中国制造”必须解决的问题。 佛山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积极应诉保市场才是良策。该负责人表示,佛山市外经贸局已联合海关,根据进出口数据,为企业发布预警信息。立案后也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反倾销会议,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其他相关服务。“我们鼓励企业积极应诉,让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国外市场这块蛋糕。”他指出企业或者行业建立预警机制也很重要。通过建立预警机制,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国外相关行业的现状、相关产品价格指标等信息。在真正遭遇反倾销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表示,出于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各国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愈演愈烈。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心理、技术、体制、机制、信息、法律等各层面的防范准备,主动掌握国际贸易规则,联合应对贸易保护措施。 李赞坤认为,反倾销案件涉及众多领域,不同案件有不同成因,各国经济情况不同且不可控制,所以贸易摩擦难以避免。企业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规范运作、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手段缓解贸易冲突。广东凤铝则选择了调整销售市场和产品结构。其常务副总刘志铭称,凤铝已加大内销,销售市场转向国内一、二级城市,甚至是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 有人提出是否能通过与美国品牌商合作来解决问题。黄志波表示不可能,因为不愿放弃自身品牌。李赞坤则认为,虽然没有必要依托国外品牌推进业务,但不排除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拓展市场。“我们自身的品牌是绝对不会放弃的。然而,中美之间虽有摩擦,但也存在特殊的利益关联,所以不排除合作的可能。” 广东省外经贸厅相关负责人则称:“由于并不是品牌商发起反倾销调查,所以,合作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不能说有合作了,反倾销就不会发生。只要竞争存在,反倾销就会依然存在。” 林江称,政府为佛山制造业提供有效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有效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对于佛山制造业者渡过难关很重要。他还表示,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也势在必行。“有了内需市场的有效价格显示,在外需市场上的佛山制造业产品如果与内需市场的价格差距不大,在中国日益被国际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有效减少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佛山产品的反倾销指控。” - 2011-02
23
土豆网携手宝洁,呈现“美容大王”臻致生活新主张
土豆网携手宝洁,呈现“美容大王”臻致生活新主张2011-2-22 中国青年网 新年伊始,全球高端秀发护理专家潘婷CLINICARE与“美容大王”大S强强携手,在土豆网特别开设的美丽专区,展示大S出镜演绎全新品牌大片,第一时间将大S的美丽秘方分享给万千网民。据了解,用户可通过土豆网的活动专区(http://clinicare.tudou.com/women/pages.html)分享美容大王最新的美丽心得,同时土豆网注册用户可通过视频转发或留言评论获得积分,参与抽奖。 在土豆网美丽专区中,大S将通过视频来传递其完美的形象和秀无数次的染烫、造型之后,保持秀发闪耀的秘密。在视频第一集中,大S为大家提供了秀发急救的妙方——这款来自潘婷CLINICARE的“奇迹液”,聚合发丝分叉,打造完美秀发,已经晋升为大S的全新“秘密武器”。据了解,该视频还有第二和第三集,每周发布一集,更多美发秘方,大S将在接下来的视频中揭开谜底。 漂亮女人,臻致生活。对大S来说,“美容大王”更多是一种态度。她对完美秀发也有着自己的解读:“我觉得完美的秀发不仅是为了美丽,这也代表一种看待人生的方式,聆听自己的身心,认真对待每一丝秀发,其实所谓臻致生活就是靠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实现的。” “臻至美丽,我有妙计”,大S不吝分享她的美发秘笈,也鼓励网友将独有的美丽秘笈上传,用时下最流行的“微微博体”,在30字以内表达。同时,大S还鼓励网友发布美丽话题和撰写精彩评论。 据介绍,土豆网作为中国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视频网站,对时尚年轻用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土豆网此次与宝洁公司联手,将“美到发梢”的臻致生活新主张生动诠释,让万千中国女性的美丽梦想更进一步。在活动专区内,土豆网用户可以免注册进行视频转发或评论,以获取积分;非注册用户可以进行简单注册参与活动获取积分,赢得更大的中奖几率。幸运网友将获得包括爱马仕手提袋、SPA基金和多种化妆品在内的丰富大奖。在大S的魅力号召和土豆网的强势推广下,活动上线不到一周,已经吸引众多网民参与和响应。 - 2011-02
23
阿里B2B诚信现危机
阿里B2B诚信现危机 骗子公司横行四大诱因2011-2-23 IT商业新闻网 这两日,阿里巴巴的人事地震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关注,这场以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震荡才刚刚开始,引发的是国内第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诚信的再次考验。 诚信是困绕中国电子商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令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头疼不已。阿里巴巴相继推出诚信通,中国供应商,金牌供应商等多种会员制,为保诚信,但年年打假,年年却进展有限,原因何在?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四大原因致阿里巴巴诚信面临危机,巴资质认证存在漏洞,内部审计欠缺;偏低的会费、较低的门槛使骗子行骗成本降低,因而打一枪换一炮成为可能。此外,阿里巴巴的渠道代理制度上的监管缺失、权力下放导致的管理真空,以及销售人员素质偏低都成为阿里巴巴骗子公司横行,屡禁不止的原因。 诚信通欺诈案曝光 百名受害者欲集体起诉阿里巴巴 记者从盈科律师事务所了解到,目前事务所已接到了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诉,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是被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所骗,这些骗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受骗金额从几百几千到几万不等,最多的一位为3.5万元。涉案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生活用品、婴儿用品、电器及配件等领域,目前正在进行受骗者公开征集,以便收集更多案例,集体诉讼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B2B平台上到底存活着多少骗子公司,目前无法做出精确的统计,按阿里巴巴自检的数据2009年,2010年为2300家,但可以相信这只是一份不完全的数字,如果一串串的数字还显枯燥不直观的话,那么一些鲜活而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更加让人触目惊心。记者与部分受害者进行了电话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谈及为何选择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购物,这两位采访者都表示,马云、阿里巴巴成为他们心目中大品牌,大商家的代表,尤其是诚信通等级制度让他们非常信任,以至于丧失了对骗子公司的防范性。 案例一: 谭丁华(四川德阳)口述:之前,我对阿里巴巴只是听闻,并不是很了解,2009年4、5月的时候,阿里巴巴总部在德阳做了一场诚信通的推广会,通过那张推广会,我对诚信通有了些了解,也非常认可诚信通,认为他们是经过阿里巴巴严格审核的,诚信度肯定是有保障的,因而从未在网上购物的我,在当年的秋天,在阿里巴巴诚信通商户里找到了注册在连云港的一家电脑公司,因为有诚信通做把关,我丝毫没有怀疑这家公司的真实性,便花了5000元购买了一些电脑配件。被骗后, 在支付时,对方称使用支付宝很麻烦,要求用银行转帐的方式,当时在网上提供的付款方式的选择中,有支付宝,银行转帐等多种支付方式,也就未加怀疑就汇出了款项。收货时,对方称是走私货,为保证安全,需再交2000元保证金 ,我这才醒悟我是被骗了。 事后,我向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发了一封信,但却石沉大海,至今未见回复。在向阿里巴巴客服投诉时,对方就是推皮球,而这家骗子公司竟然继续行骗,过了一两个月才见被封闭掉,这其间不知又有多少人上当受骗。我真的很想问问,那么多诚信通会员受骗的,他们仅仅是关闭店铺就可以了吗?那我们的损失谁来买账! 案例二: 蔡泽莲(广东潮州)口述:我是09年4、5月份左右,在阿里巴巴的一家诚信通会员,购买了2000多元的纸尿裤,这家骗子公司是广州的一家公司,叫靓妈咪妇婴用品,因为价格便宜,又是诚信通会员,就相中了这家公司,为此我还组织了由20、30人组成的一个团购。在下定单前,我通过短信和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陈莉萍联系,确认了其确实为诚信通会员,便放心地下了定单。 在支付时,对方以支付宝压周转资金时间太长,周转太慢为由,要求使用银行汇款,款汇出后,迟迟不见货到,再联系时,对方就是推脱,之后就不再接我的电话。 无奈之下,我向阿里巴巴投诉,但结果更令我失望,阿里巴巴认为我没有使用支付宝支付,就不负责任,可银行汇款也是阿里巴巴推荐的汇款方式之一啊,何况这还是诚信通会员?我在投诉时,才发现投诉这家公司的不止我一个,至少有10来家,为什么十多个人向阿里巴巴投诉,骗子公司还能继续招谣撞骗? 在中东地区阿里巴巴就是”骗子”的意思,我看阿里巴巴就是个骗子公司,对阿里巴巴太失望了。诚信通会员门槛太低,交一点点的钱就可以申请到,即使关了,也不能杜绝,改名换姓还可以继续行骗,关闭也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上的诚信通会员不再诚信,简直不可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付款方式未使用支付宝成为阿里巴巴推脱责任的一个说辞。据了解,阿里巴巴为避免欺诈行为,推出了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但在B2B交易中,支付宝并不受供应商欢迎,因为单笔交易金额往往比较大,通过支付宝资金将被冻结一段时间,延缓了资金的周转。本是出于信用诚信的保证,却面临着不小的尴尬。 阿里巴巴问题供应商缘何屡禁不止,究竟原因何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四大原因致阿里巴巴诚信危机。 阿里巴巴资质认证存在漏洞 内部审计欠缺 “中国的供应商出现欺诈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电子商务中,特别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存在量多、分散、多变的情况下,分销和零售行业中的欺诈行为容易出现。阿里巴巴问题供应商及员工协助欺诈,说明阿里巴巴内部系统的审计和对员工背景的调查做得不够”。风险咨询公司Kroll的执行董事、北京公司负责人何越认为。 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还在于,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性平台来核实认证,也使造假的手段更多。这也是阿里巴巴难以逾越的鸿沟。 高通分析师就曾质疑,阿里巴巴对供应商用户的认证过程是否存在漏洞,阿里巴巴在2010年在1月和11月时,分别和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和天祥集团合作推出基于第三方的深度认证服务,然而即使在这些措施之下,阿里巴巴仍然爆出存在两千多家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的事件,这无疑让中国的供应商们不得不怀疑阿里巴巴平台的质检措施。 这样势必影响国际采购商前往阿里巴巴平台进行采购的意愿,因此资质合格的中国供应商肯定会受到影响,同时这些资质合格的中国供应商在接受第三方检验集团资质审核的过程中缴纳了高额的检验费,而在同等措施之下,阿里巴巴的销售团队依然让不合格的供应商入驻,这无疑让中国供应商怀疑阿里巴巴平台的质检措施, 阿里巴巴涉嫌全球欺诈 降低会员费让骗子公司乘机而入 在阿里巴巴内部自检中,其公布的数据是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中国供应商”是阿里巴巴对从事外贸易供应商的称谓,目前,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为 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阿里巴巴全球注册用户达到5670万名、820万个企业商铺及750937名付费会员。同时,去年收购的中国万网处于服务中的域名约有210万个,其他非域名服务的付费会员超过25.5万名。这就意味着阿里巴巴的总付费用户已经超过100万大关。 对于此次曝出的欺诈问题,外界质疑这与2008年底阿里巴巴推出的“金牌供应商”入门级服务有关,这种会员资格涉及到阿里巴内贸供应商,也包括中国市场以外的供应商。低价战略的低门槛准入制为骗子创造了可乘之机。 2008年11月,正值全球经济危机,阿里巴巴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小企业厂商,获得更高的市场渗透率,新推出了入门级会员服务““金牌供应商””出口通版”,定价为每年1.98万元人民币。而之前的““金牌供应商””会员服务收费为每年5万元人民币。这一低价、低门槛的策略立竿见影,在2008年阿里巴巴的财报中显示,当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就破纪录地新增了12,192名“金牌供应商”客户。 为了巩固这一战果,2009年年底,阿里巴巴有超过4300名“金牌供应商”的直销人员,约1900名中国诚信通电话销售代表及大约1000名客户服务人员,展开了全方位的市场销售强势进攻。 据记者了解,阿里巴巴的另一个会员制诚信通,在推出开始时的最初价格为2300元,后调整至2800元。在2010年4月,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普及版”,价格仅为1688元。 会费成为阿里巴巴的重要收入来源,不断地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注册会员成为阿里巴巴不断扩张的一个法则,但降低会费则意味着供应商准入制门槛的降低,一些骗子公司就通过打一枪换一炮的方式继续行骗,因为与收入相比,欺骗的成本太低。抬高会员费有可能导致会员数的降低,直接影响到阿里巴巴的利润,如何平衡这一利益点,阿里始终未找到可行的办法。 此外,急剧的膨胀扩张,导致了管理上的疏忽,为骗子猖獗留下隐患。2009年可谓是阿里巴巴的急剧扩张之年,3000万美元的全球市场推广活动直接带来的是近三分之一的总注册量增加幅度。这一年,阿里不断将业务扩展至更多地区,并设立销售办事处。2009年阿里巴巴的销售及客户服务办事处已遍布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 50多个城市。而与快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管理制度上的漏洞,致使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佣金而放松了标准。 总部丧失对渠道商监管能力 致使会员收费管理混乱 2006年阿里诚信通业务进行转型,由电话直销转变为渠道代理制,上海、重庆、四川、河北四个地区成为试点,其他地区仍旧执行电话直销模式。当时“诚信通”的会员费是2300元每年。依靠渠道商狂轰乱炸式的地毯式销售方式,2007年底,阿里巴巴的中国交易市场的“中国诚信通”会员已达266,009名,较2006年年底净增76,436名。 2006年,即最开始实施渠道代理制,代理商和阿里巴巴之间实行的3∶7或4∶6的分成模式。阿里巴巴将“诚信通会员”以萝卜白菜价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再以2300元的价格卖出,这个价格后来涨到了2800元。2010年4月,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普及版”,价格仅为1688元,只针对个人,而非公司。 但是阿里巴巴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诚信通会员的增多,竞争越发变得激烈。厂商只能投入的更多,但收货的却未必多,这便引发了2009年全国16家诚信通渠道商联名上书,阿里巴巴陷入渠道危机。在邮件中,渠道商称受到价格提成等方面的影响,16家渠道商都处于亏损或者未盈利状态,最高的亏损达30余万元,要求要求阿里巴巴给予渠道商6折的渠道价格,并提高销售人员的提成。 渠道商与阿里巴巴因利益纠葛,矛盾被公开化,但此事的发展却显得扑朔迷离,当事的部分渠道商却在事后态度暧昧,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外界无法获得最终的解决详情。 目前,阿里巴巴渠道商已分布全国各个省市,在人事招聘、工资薪酬等方面都由渠道代理商自行规定,阿里巴巴权力的下放,一方面增加了代理商的自主度,但同时也放松了对代理商的监督与管理,造成了代理商的混乱局面,这便为不法厂商浑水摸鱼埋下了隐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渠道商感叹道“代理阿里巴巴业务两年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总部和代理商员工之间斗气,霸王条款,漏洞百出,连公章都能造假,何谈诚信!” 销售人员素质偏低参差不齐 高强度压力致扭曲变形 在百度搜索上,输入“阿里巴巴 销售招聘”,会出现7,680,000条相关信息,招聘地域涉及全国各个城市,阿里巴巴的销售策略同样也是打出的“人海战略”,数目庞大的销售人员成为阿里巴巴营销的主要方式。 北京苏扬迅捷科技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在北京地区的渠道合作商,负责开发诚信通会员,记者在其销售代表的招聘广告中发现,其要求最低学历为高中,对有无营销经验并不看重,在其他代理商的招聘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不难发现,尽管有着高科技招牌,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素质结构普遍还是偏低。 据一位曾经的阿里巴巴销售代表透露,进入阿里巴巴做销售前期投入是很大的,签不到单每个月都要自己倒贴钱,他开始的每个月大概要投入3000块,主要是交通费和通讯费,而工资的底薪很低,通常在800——1000元。 低廉的工资,以及销售前期的高昂支出让销售人员压力极大,没有定单就没有业绩,连糊口生计都成问题,正是在这种高强压力下,销售代表们只有拼命地四处联系客户,他们每天要打出200多个电话,确保一天要有30个意向客户电话。同时极高的淘汰率,也让销售人员备感压力。 一位知情人称诚信通提成方式为完成1—3单是7%的提成,4—6单是10%。如果完成好的话,一个月可以做到2.3万。这笔收入还是极有诱惑力的。 压力与诱惑共存,加之管理漏洞,种种原因,使得销售人员开始走歪门斜道去创造靓丽业绩。走私单,拿黑钱成为可能,甚至出现马云自揭家丑所言的诈骗同谋,阿里巴巴100多名销售人员为骗子公司制造便利条件,成为骗子公司的同谋。 - 2011-02
23
商务部拟第二次组建零售“国家队” 为拉动内需
商务部拟第二次组建零售“国家队” 为拉动内需2011-2-2 北京商报 时隔7年,商务部打算重新包装零售“国家队”。记者昨日获悉,“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将继续重点扶持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延续上届“国家队”未完成的“超级零售航母”使命。 2004年,为了能在5-8年内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超级零售航母”,商务部拟定了一份由20家企业入围的名单,并提出对这些企业予以政策支撑。但7年下来,这些成员大多和“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商业航母”存在明显差距。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统计数据显示,苏宁电器以117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居首,而沃尔玛、麦德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航母,其年销售额均达到上千亿美元。 今年是商务部2004年提出5-8年内打造“超级商业航母”计划的最后一年。商务部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计划进展比较缓慢”。事实上,与7年前相比,商务部打造“超级商业航母”的计划更为紧迫。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消费型内需的拉动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在开放经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这需要一批国内商业航母来实现。 商务部尚未透露此次入围企业名单,但有消息称,这份名单的企业规模将缩水至15家。 在入围企业减少的同时,传闻中的候选企业对于是否再次入围的热情似乎也有所减退。 “王府井百货尚未接到商务部正式下发的通知,不过入围这份名单应该不是问题。”这是王府井百货一位高管昨日的一番表态。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王府井百货和商务部的相关负责人曾于不久前进行了一次会面,但双方交谈的内容并未涉及这份商务部正在酝酿的重点商业企业培育名单。 而曾与王府井百货一起进入2004年零售“国家队”的北京华联,似乎也已经淡忘了这份“殊荣”。昨日,北京华联的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不了解新一期的名单”。 在梅新育看来,商务部要想实现打造“超级零售航母”的目标,在出台政策扶持的同时,规范商业流通领域的秩序也迫在眉睫。目前,国内流通秩序较为混乱,零售企业与供货商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互利关系,不少内资流通企业凭借渠道优势压榨供货商,这种貌似有利的短视策略,对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此外,外资零售巨头进入国内的“超国民待遇”也应尽快废除。 还有商业专家表示,商业主管部门在培育国内零售企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短时间内的规模效应,而是要帮助这些企业巩固根基,才能让其在与大型外资商业巨头的比拼中具备竞争力。 - 2011-02
22
世纪联华纸品促销
世纪联华纸品促销2011-2-2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今明两天,维达满天星方块面巾纸4.99元/包,维达抽取式面纸8.99元/组,维达花之韵面巾纸10.90元/提,心相印特柔3层卷筒卫生纸21.90元/袋,心相印品诺紧手帕纸6.30元/条,清风原木纯品抽取式盒装面纸16.99元/提。 - 2011-02
22
用尿布打败亚马逊
用尿布打败亚马逊2011-2-21 腾讯财经 商业周刊10月11日刊封面图片 作为一个每年50万纸尿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感觉如何?至少有一点,你可以在125万平方英尺的仓库里开着电瓶车,在帮宝适等一系列纸尿布货架中飞驰。“这里大约有20个橄榄球场那么大”马克 罗尔(Marc Lore)说。罗尔现在是Quidsi的首席执行官,其旗下有一个年销售量50万的纸尿布零售网站Diapers.com。罗尔身边还坐着Quidsi的共同创立者维尼特 布哈拉拉(Vinit Bharara),他和罗尔都是来自新泽西州。 Diapers.com的仓库约有53条通道,卡车从这里把纸尿布运输到美国的20个州,货架的整理全都通过260个机器人完成。此外,库房还留有400万平方公尺的空地以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作为大众消费品零售商来说,规模是一个必要的优势。因为不管你在卖什么,是否在网上售卖,你总是在和亚马逊竞争。 罗尔和布哈拉拉在2009年创造了1.8亿美元的收入,2010年预计收入将达到3亿美元。虽然创立仅有五年,Quidsi把一类本不在网上售卖的商品推上了网络销售:需要快速运输、低利润率的商品。但是,罗尔和布哈拉拉并非依靠纸尿布来盈利,网上销售纸尿布只是用来吸引一批忠诚的顾客。利润来源于一些网上售卖的高利润率的商品,比如婴儿沐浴液、湿纸巾等。根据两位创始人介绍,这些顾客具有非常高的忠诚度,不但多次重复购买,还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个网站。他们的目标客户非常清晰:那些没时间开车去超市购买尿布的妈妈们,她们宁愿多花钱来节省自己的时间。 公司的前身是1800diapers.com。在2005年创立之前,罗尔和布哈拉拉就琢磨着怎么让公司的网页看起来专业和可靠。最开始罗尔和布哈拉拉尝试从宝洁公司直接订购帮宝适,但是宝洁公司不向经营时间两年以下的小企业提供批发销售。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采取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如果顾客在网站上下了订单,公司的雇员马上跑去当地的批发商处购买并发货。在网站推出之后订单数量十分可观,一个晚上的订单数量在20至30之间。虽然罗尔和布哈拉拉从中盈利不多,每一包纸尿布的毛利率只有4%,但是他们证实纸尿布确实在网络市场上有需求。 随着经营规模的增长,宝洁公司看到了这一商机,并开始向他们提供批发销售纸尿布。2005年,他们收入约200万美元,没有盈利。2006年,他们投入4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1100万美元的收入,并在弗吉尼亚州租赁了一个仓库。2007年,他们购买了Diapers.com的域名。现在,公司的总部位于俯瞰曼哈顿的新泽西城,已经550名雇员。 自从罗尔和布哈拉拉创立了Diapers.com,亚马逊及其首席执行官杰夫 贝索斯(Jeff Bezos)就受到了两人的关注。“我们对亚马逊非常痴迷,我们很疯狂的学习它”罗尔说。罗尔最近刚读了2007年哈佛商业评论对贝索斯的采访:“他每个周二都举行高级团队会议,我们也一样。他讲了很多有关市场的事情,他带领亚马逊坐上零售业首把交椅的能力毋庸置疑”。 罗尔和布哈拉拉在管理销售上各有专长。罗尔擅长于管理存货,为订货时间和数量开发了一套算法。他认为何时订货取决于“联合概率”,不仅考虑了每一时刻纸尿布被预订的概率,还考虑到上游供货商运输超时的概率。布哈拉拉和罗尔不同,他对物流方面更感兴趣:“物流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会考虑怎样在一小时内把货物送给住在曼哈顿的顾客,在哪些地方设置库房,是否保证送货时间等事宜。 物流对于Quidsi来说是一个竞争优势,因为Quidsi对于价值49美元以上的订单都提供免费送货,并在两天内送达。亚马逊在送达时间上不及Quidsi,虽然亚马逊提供更多的商品,但是Quidsi集中在纸尿布上也使得它的物流工作非常出色。据业内认识分析,Quidsi有实力和亚马逊竞争。虽然Quidsi不是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但是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变成了Quidsi的顾客。“自pets.com以来我就紧密关注每一个疯狂的零售想法”网络零售分析师罗翰(Rohan,)说,“一开始你会想,这个点子能做成多大的生意呢?然后你就会发现,他们开始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现在Quidsi是一个在美国颇具知名度的网站,也很有可能发展为收入上百亿的企业”。 和Quidsi类似的一个例子是Zappos.com,它专注在网络上销售鞋子,在2009年被亚马逊以10亿美元多的价格收购。“对某个产品类别的集中会创造亚马逊难以模仿的效率”罗翰说,“我认为专业化是电子商务零售业未来十几年发展的趋势”。专业化对Zappos.com和Quidsi这样的公司非常有利,因为它们通过专业化能够和顾客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在经营上也具有更高的效率。比如,Quidsi针对一些热门的商品在城市里建有仓库,所以订购尿布的顾客甚至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收到货物,这对于亚马逊来说是难以模仿的。 亚马逊的高管们对Quidsi不予评论,但是很显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公司。在Diapers.com营业一年之内,亚马逊也开始在网络上销售尿布。Quidsi在七月创立了Soap.com,新增了2.5万个新的商品,亚马逊很快就开始关注Quidsi对新产品的定价。罗尔和布哈拉拉对此早有准备:“如果我们新增了一个新产品,我们知道亚马逊在几个小时内就会有所反应。亚马逊会在价格上有所调整。布哈拉拉说:“如果亚马逊想来一场纸尿布商战,并试图以低价和送货时间来压倒我们的话,我们绝对会接受这个挑战”。而且,这个纸尿布之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九月份亚马逊创立了亚马逊妈妈模块,为顾客提供完善纸尿布预订以及其他一些婴儿用品,还模仿Diapers.com提供免费送货。Diapers.com也不甘下风,推出在曼哈顿地区当日送货到家的服务,并预计上线一个提供2.5万多种玩具的yoyo.com。 《财富》(Fortune)杂志了解到,亚马逊将在周一宣布,它已同意收购Quidsi,收购价格为5.4亿美元现金。Quidsi是Diapers.com和Soap.com等网站的母公司。该公司旗下有Diapers.com,Soap.com,BeautyBar.com等网站。全部以现金交易,交易额5.4亿美元。该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已经同意与亚马逊签订长期雇佣合同,自此为亚马逊效力。此次收购价格比Quidsi公司在最近一轮风险融资中的估价高出了2亿美元。 点评:Quidsi公司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通过零售业专业化和整合营销物流渠道,发展电子商务,把本来不在网上售卖的商品推上了网络销售,为我们电子商务营销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