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1-04

    13

    3月CPI面临再次“破五” 工商联将倡议企业不涨价

    3月CPI面临再次“破五” 工商联将倡议企业不涨价2011-4-13 大河报 “约谈”已成为有关抑制物价的热词。 国家发改委近日驳回了有关小包装食用油涨价的申请 阅读提示 在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将发布之际,各部门和机构稳物价工作加紧进行。记者昨日从全国工商联获悉,今天上午将组织部分行业商会,发布倡议来稳定当前物价。针对有媒体昨日报道称工商联“明日或宣布重要消费品不涨价”,全国工商联相关人士昨日回应,并非强制企业不得涨价,主要内容是在该稳物价的发布会上,针对当前的通胀形势,工商联的部分行业协会将发出一个稳物价的倡议书。 近期,“约谈”成为物价维稳的一个热词。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价格总体稳定,国家发改委价格部门近期“密集”约谈了饮料、奶业、糖业、酒业等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强调维护价格稳定。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明确表示,约谈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 动态 全国工商联今日将发“不涨价”倡议书 昨天上午10点,记者从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了解到,今天上午全国工商联将召集一些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各个商会可能将集体宣布: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保证重要的消费品不涨价。全国工商联相关人士表示,并非强制企业不得涨价,在该稳定物价的发布会上,针对当前的通胀形势,工商联的部分行业协会将发出一个稳定物价的倡议书。 据了解,4月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 昨天,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参与主办的中国酒业新闻网载文指出上述内容。 昨天上午,记者从全国工商联了解到,他们确实收到了发改委的文件。文件大概内容为“保证重要消费品物价平稳,供应充足”。 背景 国家发改委价格部门密集约谈行业协会 由发改委发出的参会函件显示,4月2日上午,发改委约谈了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百货商业协会、饮料行业协会、奶业协会、家用电器协会、糖业协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粮食行业协会、肉类协会、蔬菜协会等17个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等负责人或者协会政策研究人士,商务部相关部门领导也列席了会议。 据介绍,这是2007年约谈调查机制建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根据发改委2007年10月颁布的《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价格主管部门实施提醒告诫措施可以采取公告提醒告诫、会议提醒告诫、书面提醒告诫、约谈提醒告诫等形式,并规定了具体的约谈实施办法。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不能串通涨价或提前喊涨 对于密集“约谈”企业及协会初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约谈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 “涨价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的行为。我们一贯尊重企业的定价自主权,但不能串通涨价,或者提前释放涨价信息,如果有人‘跟风’就涨,这些行为都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周望军说。 在4月2日的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强调维护价格稳定,要求企业确实需要调价一定要和协会、政府沟通,不集中搭车涨价,不超过成本上升合理幅度涨价,不提前散布涨价信息,更不能串通涨价。 约谈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宝洁、联合利华、康师傅等企业在受到约谈告诫后,纷纷搁置了涨价计划。大米、肉类、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近期也比较稳定。 分析 3月CPI面临再次“破五”,转型性涨价过程较长 约谈密集进行,也折射出当前抑制物价上涨的压力。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昨日撰文表示,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情况看,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前几轮通货膨胀涨幅小,但治理的难度可能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自2010年1月以来,CPI节节攀升,特别是自三季度以来,已连续5个月高出3%的警戒线,11月份同比上涨5.1%,涨幅创28个月新高。今年以来,前两个月的CPI同比增长4.9%。本周五,统计局将发布3月份和一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等学者,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月CPI肯定会“破五”,而且这种高位至少会持续到年中。 李勇在这篇发表在《中国财政》的文章中称,从国外因素看,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国内因素看,近年来,在外汇占款和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流动性存量始终十分充裕,随着国内经济转暖,通货膨胀很快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从供求因素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提高工资标准等转型政策,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此外,极端气候对食品价格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就通胀治理可能难度更大、形势可能更为严峻的判断,他表示,主要原因是转型性涨价必然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一时也不会退出,以后一段时期,我国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胀压力。
  • 2011-04

    13

    各商会将集体宣布重要消费品不涨价

    各商会将集体宣布重要消费品不涨价2011-4-13 都市快报 4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谈17个行业协会负责人,要求协会和会员企业配合政府做好稳定价格的工作,做到保证市场供应,不能人为制造短缺,共同维护良好的价格秩序,不得搭车跟风涨价。 由发改委发出的参会函件显示,发改委约谈了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百货商业协会、饮料行业协会、奶业协会、家用电器协会、糖业协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粮食行业协会、肉类协会、蔬菜协会等17个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等负责人或者协会政策研究人士,商务部相关部门领导也列席了会议。 昨天,全国工商联宣教部透露,今天上午全国工商联将召集一些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各个商会将集体宣布: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保证重要的消费品不涨价。 食用油限价令或延长到6月 昨天有消息称,国内两大食用油巨头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以及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早前提出的调价申请遭到了拒绝。 “政府有关部门要求我们延迟两个月考虑。”4月11日,益海嘉里回复说,国家发改委建议,暂缓提价。 这意味着,由去年开始实施的,为期4个月的食用油限价政策或将延长。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4家企业座谈,要求4家企业的小包装食用油在今年3月底前,必须保证价格平稳,供应充足。 有数据称,仅中粮和益海嘉里两家企业,就合计占据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领域超过50%的市场份额。 自从限价开始以后,国际原料油价格一直在涨,目前已达到10200-10300元一吨,而当前的实际销售价格只有9000多元一吨,令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昨天,金龙鱼方面表示,确实已收到发改委方面希望公司目前不要提价的通知。“我们肯定积极全力配合国家相关的要求,暂时不会提价”。 今年1月中旬,国家粮食局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汇福五家粮油企业开会,宣布将对上述企业定向销售50万吨食用油,以缓解食用油加工企业困难局面。 对于被限价的企业,国家在今年1月份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有企业表示,补贴仅够半个月的市场供应量,远不能弥补当前食用油价格倒挂的损失。 近期内,政府将启动第二轮针对这几家被限价企业的定向补贴,减轻企业成本倒挂的压力。 日化企业连夜停止涨价计划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经先后约见了康师傅、联合利华、宝洁等企业,以及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百威等四大啤酒巨头负责人。 一些食品、日化巨头不久前高调宣布涨价计划后,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有关负责人约谈了相关企业。一些曾计划涨价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搁置了涨价计划。 3月下旬,不少商场、超市都收到了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企业下达的涨价通知书,将会在4月调高价格,涨价幅度为10%左右。 3月31日晚,联合利华发表声明,称“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已经决定暂缓原定4月1日执行的价格调整,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 老百姓常用的洗衣粉、香皂、沐浴液等日化用品暂时免于涨价。但联合利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其涨价合理性。 同样决定4月1日涨价的康师傅方便面,也在3月31日取消涨价计划。 康师傅控股公司说,宣布计划调整容器面价格后,引起各界的关注,决定暂缓容器面价格调整方案。以开心桶为例,建议零售价仍维持3.5元不变。 有评论指出,在我国主要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储备丰富、产能充足、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等做法,不仅是合法合规,也是行之有效。这并不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而是防范可能存在的涨价违法行为,符合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政府首次发出蔬菜限价令 去年11月,针对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福州、昆明均出台稳定菜价的措施。其中,福州在全国首发蔬菜限价令。 11月9日,福州市政府启动蔬菜批发市场干预。干预对象是福州永辉、蓝天、新华都等本土超市里销售的空心菜、上海青、大白菜、豆芽菜等四种蔬菜。 具体干预是怎么进行的呢?福州市区蔬菜供应有近70%是由国有企业福州民天集团下属的蔬菜批发市场提供。民天集团根据政府要求,组织货源,以低于市场时价的“协商批发价”批发给超市,超市必须以不高于“协商零售价”的价格对市民销售。 10日,福州本土78家超市大幅度下调了菜价,平均下降两三成,高的则下调达50%。消失了几个月的“一元菜”又回来了。蔬菜批发市场大部分批发菜价回落但依然高于政府指导价,而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依然坚挺,不少超市内还出现了“倒菜族”。 福州市是中国第一个政府干预、控制菜价的城市。“菜价保卫战”从实施效果上看,对于蔬菜限价令,赢得了福州市民的肯定,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告诫电煤企业“要识大体、顾大局” 上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明文规定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 一周后,国家发改委宣布,江西省物价部门日前依法查处了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销售商品房过程中利用价格欺诈、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本月初,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再次重申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维持2010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要求各地采取包括专项检查在内的有力措施,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并告诫相关企业“要识大体、顾大局”,“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国家发改委本周还将在广东召开“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推广相关地区动用相关价格稳定基金等手段,平抑蔬菜价格的做法与经验。
  • 2011-04

    13

    传联合利华和宝洁已了结欧盟价格操纵调查

    传联合利华和宝洁已了结欧盟价格操纵调查2011-4-13 新浪财经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两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称,联合利华(UNA)和宝洁(PG)已经同意支付罚款,以了结欧盟指称这两家公司共谋操纵洗涤剂价格的相关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这两位拒绝被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最早可能会在明天对外宣布与联合利华和宝洁达成和解协议。消息人士还称,德国洗涤剂制造商汉高公司(Henkel KGaA)(HENKY)可能逃过罚款,因为该公司第一个向监管机构提供了相关证据。 联合利华和汉高曾在2008年6月份表示,这两家公司曾被欧盟官员突击搜查。这项和解协议将是公司与欧盟委员会之间达成的第三项和解协议,去年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芯片生产商和磷酸盐类动物饲料生产商已经与欧盟委员会达成和解,从而终结了该委员会对这些公司的调查活动。 欧盟竞争委员会专员华金-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曾在上周表示,这些和解协议是“双赢的”,原因是它们使公司所面临的罚款减少,同时还降低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成本,并可起到释放监管机构资源的作用。宝洁发言人包括-福克斯(Paul Fox)称:“我们行业中的许多制造商都面临着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但他拒绝进一步置评。与此同时,联合利华发言人埃莉诺-波顿(Eleanor Bowden)、汉高发言人沃尔夫-科鲁佩霍兹(Wulf Klueppelhoz)和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艾米丽亚-托雷斯(Amelia Torres)也均拒绝置评。
  • 2011-04

    13

    发改委约谈17家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抑制涨价潮

    发改委约谈17家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抑制涨价潮2011-4-12 南方日报 昨日市场有传闻称,为保证食用油价格稳定和持续供应,中国近期或将启动第二批食用油料定向销售,向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食用油料。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起动第二批食用油定向销售是因为近日国家发改委驳回了有关小包装油涨价的申请,并要求中粮及益海集团两家大型油企在未来两个月内不得上调小包装油价格。 其实,发改委不仅仅是延迟了食用油的涨价行动,在其他很多和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上,决策层对于价格的控制也是费尽了心思。 4月2日上午,发改委再次会同商务部大规模约请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劝其承担社会责任暂缓涨价。 成本上涨增加涨价压力 发改委及时干预行使“政府职能” 在目前通胀预期不断走高的背景下,上述企业涨价的理由都离不开“成本上升”这一因素。两个月前啤酒价格就开始上涨,青岛、金威、雪花等多个品牌的涨幅接近一成。据了解,12支600毫升装的青岛现批发价45元每箱,原批发价为42元。 一位啤酒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大米,而目前这些主要原料的价格都在上涨”。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大麦价格由2200元/吨上涨了20%多,吨酒成本上涨了94元。现在吨酒净成本为1700~1800元。 还有一些日化企业,由于成本的上涨,也在3月下旬酝酿过一次涨价。3月下旬,有传闻称,联合利华、宝洁、立白、纳爱斯等四大日化企业计划在4月全面上调洗涤类日化用品价格,涨幅大约10%。 日化企业的涨价自然也与成本上升分不开。国家统计局对我国规模以上日化洗涤企业的统计显示,去年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4.88%,但行业利润却下降5.99%,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增长了49.39%。尤其是本土日化企业洗涤类产品的平均毛利率是7%,净利率仅有3%。 不过,这次的涨价也在国家发改委对部分企业的“约谈”下被暂停。联合利华日前就发表声明称,“暂缓原定于4月1日执行的价格调整”,并明确表示,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而做出的。这说明价格主管部门的及时干预还是对企业的涨价决定起到了作用。 专家表示,本次几个主要日化企业的涨价决定,从报道来看,有串通涨价的嫌疑。就此而言,国家发改委的及时干预是正确行使政府职能的体现。 稳物价成宏调首要任务 “约谈”+“定向销售”劝住涨价潮 4月2日发改委约谈不仅仅是集中在日化领域,由发改委发出的参会函件显示,此次约谈对象包括: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百货商业协会、饮料行业协会、奶业协会、家用电器协会、糖业协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粮食行业协会、肉类协会、蔬菜协会等17个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等负责人或者协会政策研究人士。 其中,酿酒行业两大协会已经是三天内第二次被约谈。发改委要求,协会和企业一定要配合政府做好稳定价格的工作。确实需要调价一定要和协会、政府沟通。 发改委强调,约谈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约谈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 “涨价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的行为。我们一贯尊重企业的定价自主权,但不能串通涨价,或者提前释放涨价信息,如果有人‘跟风’就涨,这些行为都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周望军说。 联合利华公司上周原本打算提高洗涤剂和洗发水的价格,但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对他们进行了劝说。“他们提出了要求,我们选择遵循他们的要求,”这名发言人说。 决策层还采用定向销售以控制一些企业的涨价行为。 近日,有消息称,国内两大食用油巨头——— 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嘉里以及中粮集团早前提出的调价申请遭到了拒绝。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丰益国际发言人4月8日称,中国政府官员已经要求该公司推迟上调食用油价格。 作为补偿,国家或将再次向上述两家企业低价定向销售国储油脂油料,采取的方式可能是定向销售35万吨大豆和45万吨菜油。 据透露,定向销售的菜籽油每吨8900元,比市场价每吨低1000元左右;定向销售的大豆约每吨3500元,比市场价每吨低200-300元。今年1月,中国第一批定向销售的国家临时存储粮油中,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各获得22万吨菜籽油,中纺集团拿到1万吨菜籽油。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正在加大力度控制通胀,以免造成居民难以承受物价上涨压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要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和经济出现大波动,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企业需将成本合理转化 节约开支不应被“选择性遗忘” 虽然诸多企业的酝酿涨价在发改委的约谈中被暂停,但是,仍有专家表示担忧,发改委的约谈只是暂缓了涨价,一些民营企业或者国外的企业不会放弃本应得到的利润。 在联合利华这次首开先例地同意推迟涨价后,随着原料成本上升的趋势蔓延至经济的各个领域,难保不会出现其他企业步联合利华后尘的现象。有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经长期亏损运营了,接下来也只能负盈利继续运营,要调价必须获得发改委首肯。 有分析人士认为,国有企业必须配合政府的价格控制措施可能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外国企业及其股东肯定痛恨接受一个“和谐的”利润率缩水。 在当前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由于PPI数月都在超过6%的高位上运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国外因素来看,中东政局动荡,推高了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也推高了相关行业的成本。尤其是日化用品行业,与油价有着很大的关联。 很多酝酿涨价的企业担心,上涨成本如果转嫁不出去,企业的利润会不断减弱。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在企业来看,产品提价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节约其他开支来拓展利润空间也是可行之策。这一点,在“涨价”面前,往往被企业“选择性遗忘”。
  • 2011-04

    08

    通胀下的企业压力

    通胀下的企业压力2011-4-8 中国企业报 约谈日化企业、约谈白酒企业、紧急通知电煤企业不得涨价、宣布油价大幅上涨……CPI高位运行趋势,已让发改委陷入“四面扑火”的被动局面。 而消费者早已如惊弓之鸟,面对行业巨头的涨价行为,普通百姓并没有话语权来反对价格的强势上涨。任何风吹草动的涨价传闻,都会掀起疯狂抢购潮。 自3月22日起就有消息传出,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立白等四家大型日化品牌将对旗下的洗涤类日化产品全线涨价,上涨幅度为5%至15%。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多方关注。在部分刚刚经历了抢购食盐热潮之后的城市里,立刻又引起了一场针对日化用品的短暂抢购潮。本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并了解到,虽然目前日化用品货源充足,没有出现其他城市那种抢购风潮,但部分的日化用品销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面对短时间内众多日化企业同时提高销售价格,社会公众的一个疑问是,集体涨价是否涉及垄断? 涨价风波 “现在原材料都在涨价,为什么企业就不能涨价?竞争是市场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市场,完全由市场来主导。”经济学者赵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日化产品的原材料大多是石化类产品,而这类产品的价格近期内上涨了50%以上,企业成本压力大大增加。 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此前曾公开表示,“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的100多美元/桶,石化类产品价格上涨了60%,植物油价格上涨了50%—60%,无机盐价格上涨了40%—50%,而运输物流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而内资日化企业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产品涨价的原因,肯定是由于原料价格的上涨才导致最终价格上涨。 据记者了解,洗涤用品原料磺酸和日化用品的原料油脂,都属于石油的衍生物,原材料的上涨必然会对最终产品的价格造成重要影响。根据发改委公布的今年1—2月石化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进入3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快速走高,在100美元—110美元间的高位徘徊,再加上近期中东和非洲局势紧张的影响,过高的石油价格必然会对相关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更大的涨幅要从下个月开始,这是化工产品销售的旺季。”一位从事化工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化工原料今年涨的比较厉害,随着各类化工原料销售旺季的到来,今后此类化工原来的预期价格会上涨,这种压力对于依靠此类原材料生产商品的厂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而产品价格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当前原材料上涨的趋势明显,所以各企业都会把产品的价格上涨因素归咎为原料上涨造成的,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日化企业的这种理由不成立。有业内人士指出,各类日化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在最终销售价格上所占比例不一,日化产品价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企业用在了广告等经营推广方面,这部分营销广告费用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有些日化用品成本仅仅占到四成左右,相应的营销费用却占据了六成。 对此,赵旭也持有不同看法。“能因为在广告上多花了钱就去说是转嫁给了消费者吗?要是按照这种说法,如果企业用在研发上的投入大了,也是会转嫁给消费者的。” 记者从大型超市采访了解到,目前日化企业的涨价行为,只是到了提高单品供货价这一步,至于最终零售价是否上调、调价多少,则还未最终决定。 垄断疑云 此次四大日化品牌不约而同地集体涨价不禁引人猜测,很多人认为这次日化用品企业是串通涨价,毕竟在日化用品行业中,这四家大型企业影响力非同一般。 赵旭对这种观点也持有明显的反对意见,“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有没有联合涨价的问题,我们有《反垄断法》,就需要有明确的证据才能说人家是垄断下的联合涨价。我们应该去调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说人家是垄断涨价。” 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主任熊烈锁律师向记者介绍说,要断定企业是否为垄断性的协议涨价,要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已经发生真实的涨价行为;其次是这几家企业是同时涨价,并且涨价幅度差不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涉嫌涨价的企业必须是事先沟通好的,是通过电话、会议、电子邮件等方式事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另外,《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出台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对市场价格做出了明确规定。”熊烈锁律师说。 而因为日化行业的激烈竞争,企业之间也很难形成价格同盟,大家都是竞争对手,给予消费者的可选择范围也很大。如果按照这些条件来衡量此次事件的话,日化企业的涨价就很难指证属于价格同盟的共同涨价。 “如果涉嫌串通涨价的话,我们必须要有证据才能证明。串通涨价必须要有相关的电子邮件、会议记录等等,如果是预谋涨价的话,有这些证据才能证明。”熊烈锁律师介绍说,“相关的机关有权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比如这次发改委就介入到事件的调查当中,发改委有权查阅企业的相关文件,如果有价格违法行为,自然会按照行政处罚规定来处理。” “普通消费者可以怀疑,但是没有搜集证据能力,还是要由有权威的部门去调查,强加给他一个猜疑是不行的。要调查搜集证据,然后再根据法律来采取措施,规范的市场经济社会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赵旭说。
  • 2011-04

    08

    卓越亚马逊携手宝洁 新品首发秒杀进行时

    卓越亚马逊携手宝洁 新品首发秒杀进行时2011-4-7 C2CC中国化妆品网 4月15日,卓越亚马逊将携手宝洁旗下美尚品牌博朗,全国范围内强势首发针对时尚一族的酷炫剃须新品cruZer系列。同时,卓越亚马逊还将重磅推出秒杀、促销活动,秒杀成功的消费者将以超低价格抢购到物超所值的博朗新品,并获赠卓越亚马逊购物礼券、惊喜礼包。 此次德国博朗在卓越亚马逊推出的新品,不仅是其在中国地区的独家首发,更标志着卓越亚马逊与德国博朗、宝洁品牌之间战略合作的更进一步。此次发布的新品包括德国博朗cruZer系列中的cruZer4、cruZer5两款单品,新科技产品让年轻消费者在创意自我中,体验创造的快感和自由释放的乐趣。 一直以来,卓越亚马逊与宝洁公司的合作不断深化。此前,宝洁已在卓越亚马逊上推出了宝洁品牌旗舰店,包括沙宣、潘婷、玉兰油、佳洁士、舒肤佳、护舒宝等宝洁旗下知名日化品牌均在卓越亚马逊有售。此次博朗新品在卓越亚马逊的独家首发,更凸显出卓越亚马逊同宝洁公司的合作日益紧密。 卓越亚马逊相关负责人张建富表示:“博朗旗下产品在卓越亚马逊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作为博朗cruZer新品全国首发的合作伙伴,为答谢一直支持我们的消费者,卓越亚马逊携手博朗推出了此次的特惠活动,让消费者用低价体验正品购物的快乐,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
  • 2011-04

    06

    巴西希望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

    巴西希望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2011-4-5 人民网 巴西农业部代表团将在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芙访华前抵达北京,4月7日至8日在北京就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问题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和谈判。 巴西农业部官员表示,巴西希望向中国出口猪肉、烟草、家禽、玉米和水果等。巴西已经有26家屠宰场申请向中国出口猪肉的卫生检疫许可证,其中13家在去年接受了中国卫生检疫检验专家的现场考察。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的话,巴西将首次向中国出口猪肉。 巴西是世界上的烟草生产大国,也是向中国出口烟草的重要国家。对华出口的烟草都是在巴西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州生产的。现在,巴西其它州也有愿望向中国出口烟草,其中有东北部的巴伊亚州和阿拉戈阿斯州。 除此之外,农业部还希望向中国出口水果,玉米和牛胚胎等。 中国自2008年起就成为巴西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最近3年,巴西对华出口农产品增长了214%,出口额从2007年的3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亿美元。 大豆及大豆制品对巴西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农产品,去年出口量超过2000万吨,创下出口额79亿美元。对华出口的农产品还有木材、纸浆、橙汁、蔗糖、牛肉和鸡肉等。
826条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