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
07
丝宝“手牵手”志愿者与受助学生分享大学生涯第一课
丝宝“手牵手”志愿者与受助学生分享大学生涯第一课2010-9-6 荆楚网 参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和Dian团队基地,在启明学院亮胜楼前留下微笑一刻……9月4日,通过“手牵手创新交流带动成长”公益活动,来自丝宝集团的30多名志愿者与20名来自恩施、长阳地区的受助高中毕业生度过了难忘的一天。据悉,“手牵手”爱心助学活动是丝宝集团从2006年开始持续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手牵手”爱心助学活动至今已持续举行了四年,有166名受助学生通过集团的资助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继2009年10月与第一批受助高中毕业生开展“手牵手梦起航”大学新生恳谈会活动后,丝宝集团再次组织志愿者与第二批受助高中毕业生开展题为“手牵手创新交流带动成长”的创新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创新交流会,校园创新基地参观游览,湖北图书城爱心购书等环节设置帮助受助毕业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创新精神。 活动中,丝宝志愿者与同学们结成对子,就即将到来的大学学习生活进行了交流,鼓励同学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有用人才。华科大优秀大学生社团Dian团队成员与“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肖军同学,以学长的身份就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和“怎样合理规划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当日下午,丝宝志愿者陪同孩子们来到湖北图书城采购学习书籍,每名同学都获得了一份由丝宝集团送出的知识大礼。 毕业于恩施宣恩一中的燕佩同学说:“感谢丝宝的叔叔阿姨三年来的资助,帮我实现了继续求学的梦想。如今顺利踏入象牙塔,我将把这份关爱化为学习的动力,学成后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燕佩今年以615分的好成绩列居宣恩一中理科状元,并顺利被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与燕佩一样,还有另外68名来自恩施、长阳地区的贫困学子3年来都受到了丝宝集团的资助。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们取得了优异成绩:64人通过本科录取线,其中17人考取全国重点大学。 丝宝集团董事长助理、集团办公室总经理熊克兰女士表示:“丝宝集团长期致力于助学、科技、环保等主题公益活动的不懈投入,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创新意识,学会规划大学四年并自立自强,更快地成长成材。今后手牵手爱心助学活动还将持续开展,会有更多山区贫困学子在丝宝的资助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据悉,在华科大交流活动结束后,丝宝集团还将安排同学们在集团相关部门或旗下产业进行短期的参观与学习。 - 2010-09
06
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布局及配套情况
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布局及配套情况2010-9-6 中国投资咨询网 根据国家对重化工业布局的引导和安排,利用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报批核准、跟踪落实和开工建设工作。目前已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后经济区,总装机120万千瓦的北海火电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钦州火电厂一期均已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防城港火电厂一期、金桂林浆纸年产180万吨浆、250万吨纸项目、北海哈纳利12万立方米铁山港LPG大型冷冻储存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钦州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批复,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年产120万吨浆90万吨纸项目、中石化年产300万吨LNG项目、总装机600万千瓦的防城港核电项目、年产300万吨重油沥青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在产业布局方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推进港口、铁路资源整合,加强与国际国内港口和物流公司合作,加快港口大型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快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项目,突出抓好临港工业区和进出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港口后方集疏运体系和南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港口与各地的交通运输体系。抓紧企沙工业区、钦州港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商贸基地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建设。加快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北海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抓好防城港企沙千万吨钢铁项目、北海炼油厂异地扩能改造和沿海乙烯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建设。抓紧组建北部湾发展银行,建立北部湾投资开发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加强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动发展。加快建设柳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培育桂西资源型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南宁、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沿海地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强大合力。这些项目投资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广西临海工业的发展。广西沿海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港口发展具备相当规模,沿海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良好平台,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东盟各国的积极回应。“十一五”期间,广西将投资两千余亿元人民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海陆空现代交通,包括建设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组合港和空港、广西通往东盟国家的海上、陆路及航空三大通道,以及广西连接周边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的通道。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些项目投资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广西临海工业的发展。今年2月,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整合,统筹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最重要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已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为区域的开放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西“三路一铁”四个项目1月23日同时开工建设。“三路”是指百色至隆林、筋竹至岑溪、兴安至桂林的高速公路,“一铁”是广西田东至德保的铁路项目。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南亚热带资源优势,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食品加工、重化工、电子信息技术、铝材加工、修造船、新型建材等为重点的第二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突出发展作为知识经济支柱产业的信息产业以及交通运输、商贸、仓储、旅游、金融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港口经济、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的经济格局。重点推进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到2006年末,广西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6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近5000万吨。 - 2010-09
06
泉州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泉州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2010-9-5 福建日报 泉州市贯彻落实五大战役工作部署,主动作为,狠抓倍增计划,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力推泉州工业跨越发展。 通过改制上市、资本运作,强强联合、兼并重组,自主创新、品牌带动,争取联合石化、达利、恒安、安踏、三安等15家以上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年销售产值超过百亿元。通过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高端化,打造产业基地,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通过以大产业、大能源项目、城市发展带动大投资,力争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例达到44%以上。 泉州市把工业投资增速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列入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全力推动487个年度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65亿元以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以上。全力抓好华泰集团等63个省级产业调整和振兴重点项目、钧石能源等36个新兴产业项目和恒安纸业三期等13个年底竣工投产项目,确保实现工业增长21%的目标。 全力抓好新增长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动湄洲湾南岸石化基地福建炼化一体化炼油乙烯“脱瓶颈”改造扩建项目及新增1200万吨炼油项目、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等一大批新项目生成、投建;加快泉州台商投资区总投资187.82亿元31个项目的建设进度。推进泉州开发区轻纺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晋江、南安)重点基地、福建省休闲食品行业(泉州)技术开发基地、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福建(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 同时,落实耗能企业节能任务,开展能效达标活动,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 2010-09
06
丝宝志愿者再助山区贫困大学生
丝宝志愿者再助山区贫困大学生2010-9-5 武汉晚报 昨日,20名贫困学生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和Dian团队基地,并和部分优秀大学生进行了交流。 据悉,上述20名学生是恩施、长阳地区的69名贫困学生的一部分,他们三年来一直接受丝宝集团的资助。在今年的高考中,69人中有64人通过本科录取线。 丝宝集团从2006年开始开展“手牵手”爱心助学活动。几年来,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及丝宝爱心志愿者团队已向恩施州、长阳县、汉阳区319名受助学生提供助学金达92.45万。 - 2010-09
06
孝南魅力从何来
孝南魅力从何来2010-9-4 湖北日报 一组数据,见证着孝感市孝南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前7个月,孝南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1亿元,同比增40.4%;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同比增46.3%;外贸出口1888万美元,同比增38.7%;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35%……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孝南“和谐号”驶上发展快车道。孝南的魅力在哪里? “工业绿城”悄然崛起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走在澴川城乡大地,人们不经意会发现,孝南的水变清了,山变绿了,这一切得益于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 区委书记仇平贵认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群众反受其害,不如暂时不发展。因此,孝南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围绕节能减排的“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三型”(环保型、循环型、集群型)产业做文章。 引进了投资4亿元的桑夏太阳能、投资1.2亿元的曜晖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桑夏太阳能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大减少传统能源使用,曜晖太阳能生产的玻璃真空管与桑夏太阳能配套,实现产业链条式发展。 投资亿元的深圳光华聚乳酸项目,产品使用后被完全降解;投资1.6亿元的全洲工业园新材料项目,生产的改性塑料增强排水管,具有可回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投资10亿元、以生产小型飞机为主的肖港航空城,投资2亿元、生产中西成药的御金丹药业,投资1.6亿元、生产激光全息防伪产品的兴龙包装等新技术项目,都以环保见长。 在“三型”产业上,建设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无尘教学环保型产业以及可重复使用、生产高耐磨系列的武汉晟舜焊接和鸿昌双辉炉料等循环型产业。 低碳环保的“三新”、“三型”项目,为孝感“绿色环保标志城市”的获得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南规模工业企业也由3年前的35家增加到112家,县域经济综合排名总体上升26位。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工业新城,已显露峥嵘。 “中华纸都”闪亮登场 “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区长杨军安看来,选择一个有市场前景、长盛不衰的特色拳头产业,更能够激活经济发展潜力。 孝南选准纸品产业,并朝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近10年来,孝南立足自身优势,选准纸品主导产业,成功引进金红叶、维达、恒安、中顺等国内知名大企业。为实现纸品产业由区域生产基地向国家级产能基地的飞跃,孝南在开发区建立纸品工业园区。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加之良好的市场需求,引发了维达、恒安、中顺公司多次扩能。目前,全国纸品企业“四大天王”齐聚孝南,形成了抱团集群发展趋势。 孝南形成生活用纸、工业用纸携手发展的格局。全省最大的钢木家具生产出口企业保丽家具,新上年产45万吨牛皮挂面箱纸板和高强度瓦楞纸项目,金田中新上纸制品彩印、塑料工艺制品等生产线,成为鄂东北最大的生活用纸配套生产企业。目前,孝南已有丰环、金装等20多家包装纸品企业落户,形成扎堆效应。 孝南着力打造“中华纸都”,但不盲目大干快上,而是在控制质量、发展后劲上下工夫。对维达等安装有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支持其扩大规模、增加产能。对存在污染、且治理达标无望的10多家中小造纸厂,全部关停。 2009年,孝南纸品产业实现产能24万吨、产值20.4亿元,覆盖整个华中地区,辐射华东、西南、西北市场,主导产品生活用纸产能15万吨,占全国高档生活用纸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被列入武汉城市圈十大支柱产业之一。3年后,孝南纸品年产能将超过130万吨,产值过百亿元。其高档生活用纸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扬名全国的“中华纸都”,正大步迈向前台。 “活力孝南”生机无限 “十网打鱼九网空,一网有鱼就成功”。孝南干部没有忘记当年招商引资的艰难。那时,孝南基础设施薄弱,软硬环境不配套,不少商人来考察后,留下一句话:“主人非常热情”,然后如黄鹤般一去不复返。 这段记忆已成历史。如今,孝南的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想落户,非“三新”、“三型”免谈。“我们能够吸引众多‘三新’、‘三型’项目入驻,靠的不仅仅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更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孝南的决策者颇为自豪。 每年筹资数千万元,用于园区建设。尤其是去年,采取银行融资、市场运作的办法,投入资金近2亿元,加强水电路改造,使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功能不断提升。 落实优惠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享受财政补贴。科技含量高的,实行“一企一策”。对40家重点企业,开展“直通车”服务。 率先推行“一牌”(企业保护牌)、“两卡”(收费明白卡、业主绿卡)、“三集中”(集中审批、集中收费、集中执法)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影响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为企业挽回损失10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孝南先后获得“最佳粤商投资城市”、“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省平安县(市、区)”、“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等殊荣。 秋风如笔,挥毫泼墨。充满活力的孝南,正以昂扬的姿态,绘制着转型发展的新蓝图。 - 2010-09
03
“三新三型”看孝南
“三新三型”看孝南2010-9-3 湖北日报 图为:生活用纸……近年来,孝感市孝南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三型”(环保型、循环型、集群型)为抓手,建设经济强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1—8月,全区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114万元,同比增长27.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34171万元,同比增长5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358万元,同比增长23.2%;地方财政总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45.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51.9%,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 孝南名片 …… 中华纸都: 全国生活用纸排名前四位的品牌企业金红叶、维达、恒安、中顺齐聚孝南,主导产品生活用纸占全国高档生活用纸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 …… - 2010-09
03
福建支持民企国际化经营做强做大
福建支持民企国际化经营做强做大2010-9-2 中国新闻网 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近发布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相比于浙江、江苏超百家上榜,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却屈指可数,只有恒安集团和福耀玻璃工业集团两家,分别排名第109位、245位。 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由此成为福建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首要目标。记者2日从此间政府部门获悉,福建将支持民企建设产业重大项目,推动民企实施兼并重组,引导民企国际化经营,以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 从福建省政府新出台的《关于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见,在引导国际化经营方面,福建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型、技术寻求型和资源开发型等多元化对外投资;支持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组成联合体,共同开展境外投资。 福建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促进品牌的国际化运作;鼓励民营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购并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 福建也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强与经济互补性强、市场覆盖面大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重点承接世界500强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转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企业集团。 此外,福建将通过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帮助企业化解出口风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各类采购等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福建省统计局统计,今年前7个月,福建民营企业进出口近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半,均高出同期全省进出口、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国有企业进出口的增速,民企已成为福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