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布局及配套情况
2010-9-6 中国投资咨询网
 
  根据国家对重化工业布局的引导和安排,利用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报批核准、跟踪落实和开工建设工作。目前已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后经济区,总装机120万千瓦的北海火电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钦州火电厂一期均已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防城港火电厂一期、金桂林浆纸年产180万吨浆、250万吨纸项目、北海哈纳利12万立方米铁山港LPG大型冷冻储存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钦州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批复,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年产120万吨浆90万吨纸项目、中石化年产300万吨LNG项目、总装机600万千瓦的防城港核电项目、年产300万吨重油沥青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在产业布局方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推进港口、铁路资源整合,加强与国际国内港口和物流公司合作,加快港口大型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快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项目,突出抓好临港工业区和进出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港口后方集疏运体系和南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港口与各地的交通运输体系。抓紧企沙工业区、钦州港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商贸基地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建设。加快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北海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抓好防城港企沙千万吨钢铁项目、北海炼油厂异地扩能改造和沿海乙烯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建设。抓紧组建北部湾发展银行,建立北部湾投资开发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加强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动发展。加快建设柳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培育桂西资源型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南宁、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沿海地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强大合力。这些项目投资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广西临海工业的发展。广西沿海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港口发展具备相当规模,沿海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良好平台,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东盟各国的积极回应。“十一五”期间,广西将投资两千余亿元人民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海陆空现代交通,包括建设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组合港和空港、广西通往东盟国家的海上、陆路及航空三大通道,以及广西连接周边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的通道。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些项目投资建设完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广西临海工业的发展。今年2月,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整合,统筹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最重要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已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为区域的开放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西“三路一铁”四个项目1月23日同时开工建设。“三路”是指百色至隆林、筋竹至岑溪、兴安至桂林的高速公路,“一铁”是广西田东至德保的铁路项目。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南亚热带资源优势,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食品加工、重化工、电子信息技术、铝材加工、修造船、新型建材等为重点的第二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突出发展作为知识经济支柱产业的信息产业以及交通运输、商贸、仓储、旅游、金融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港口经济、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的经济格局。重点推进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到2006年末,广西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6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近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