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0-12

    14

    1号店联手宝洁出动 “全网最低”冲击购物档

    1号店联手宝洁出动 “全网最低”冲击购物档2010-12-13 互联网 据悉,国内第一家一站式网上商城1号店,已和宝洁联手,强势推出年底促销第一波。目前,宝洁的全线产品已基本进驻1号店,包括了洗发护发类、面部护理类、洗浴用品类、女性护理类、男性护理类、口腔护理类等六大产品线。 1号店联合宝洁,全场降价再送礼 记者进入1号店官网看到,1号店推出的特价促销活动中,所有宝洁产品都直接降价销售。另外还配合了满就送的多重优惠,很多消费者都表示,价格优势是吸引其购买的主要因素。 据了解,1号店的所有产品是由宝洁公司直接供货,减少了中间各个环节的价格抽成,因而有着极大的价格优势。这也是1号店能推出如此大力度促销的主要原因。
  • 2010-12

    13

    英国零售巨头TESCO在中国大卖场总数突破89家

    英国零售巨头TESCO在中国大卖场总数突破89家2010-12-12 联街网 2010年12月6日,英国零售巨头TESCO在天津的第六家门店盛大揭幕。这也是TESCO在天津的第二家全新节能店,预期年节能将达到25%。至此,TESCO在中国的大卖场总数突破89家。 TESCO乐购天津西马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马路1618号金盛国际大厦1F及B1。这家新店地处老城厢商业繁华地段,周边高档社区林立,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门店,同时紧邻地铁一号线西南角站,交通十分便利,客流量充足,发展潜力大。这家全新门店建筑面积达12823平方米,将为顾客提供多达3.5万余种商品,包括物美价廉的TESCO自有品牌“超值”和“标准”系列商品以及仅在TESCO独家销售的全球时装品牌F&F Blue。同2008年9月开业的TESCO天津福州道店一样,这家全新门店也是按照TESCO节能店的标准打造,预期节能将达到25%,将继续让天津消费者在享受国际化大卖场的同时,充分体验绿色购物之旅。不仅如此,该店还将秉承TESCO的便民传统,继续开通免费购物班车,7条免费班车路线东到金纬路,南达白堤路,西至西姜井,北则可达光荣道,方便周边顾客前来购物。此外,该店还提供545个机动车停车位和38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为驾车前来购物的顾客提供便利。这家新店同时还提供近700个工作岗位,帮助缓解当地的就业问题。 在开幕庆典上,TESCO还与天津市慈善协会合作,捐赠5万元助学基金用于资助100名南开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点帮助。TESCO希望今后通过更多的公益和社区活动,走进社区,成为社区的好邻居,更好地了解和帮助消费者。 TESCO乐购天津西马店是按照TESCO节能店标准打造而成,采用了先进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EMS系统),并且大规模应用了全新风换气系统、电子膨胀阀以及高效电子整流器等一系列国际顶尖水平的节能设备,从而实现了空调、冷冻冷藏以及照明的低能耗。该店预期节能达到25%,每年预期能减少电耗96万千瓦小时,减少碳排放量957.9吨。这将使天津消费者在享受国际化大卖场的同时,充分体验全新的绿色购物之旅。 在TESCO乐购天津西马店里,自动扶梯只有在顾客走近时才会受到感应自动提速,在没人时维持低速运转,减少了能源消耗。就连卖场内的温度调节,也是通过温度及二氧化碳感应设备来调节出最舒适的温度,为顾客提供四季如春的适宜购物环境。卖场内更巧妙地应用了热回收技术:通过回收制冷系统排除的热量来加热卖场内部所需的热水,从而节约了烧热水所需要的能耗。而过渡季节的全新风引入(Free Cooling)更是能节约大量能耗:利用过渡季节的自然冷源代替人工冷源,引入室外较低温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的目的。 TESCO节能店安装了移动传感器,办公区域的电灯会自动感应;同时室内照明灯会随着天气变化、室内阳光饱和度自动调配哪些灯亮、哪些灯可以暂时关掉。卖场及商铺走道还根据卖场运行状况和营业习惯,把照明进行时间上的合理化分配,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比如:早上6点开业前,只启动10%的应急照明;早上8点左右,启动40%的照明;正式营业后启动100%的照明。停车场和店招也安装了照度传感器,停车场和店招的照明根据照度自动开启,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关闭。 节能店内采用了全场电子式高频HF节能照明灯具,并且采用了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用于玻璃门拉开式食品冷冻立柜,这是一种超低能耗的照明灯具,它的应用效果和意义尤为明显。此外,在敞开式食品冷藏立柜的顶层安装了T5 54瓦的电子高效节能灯,取消了层层照明的方式。而生鲜区局部重点照明也由原来的70瓦调整为合适的35瓦,减少了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开业期间,TESCO乐购天津西马店推出了众多商品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更有“开幕大奖疯狂刮”欢迎顾客光临:12月1日- 12月14日期间,顾客持当日单张满88元的收银条即可参与抽奖活动,100%中奖率,奖品包括LG液晶电视、美的微波炉、冬被、卷筒卫生纸和环保购物袋。TESCO希望每位顾客都能在TESCO度过美好的一天!
  • 2010-12

    10

    中国式渠道扩张 渠道压货的风险和对策

    中国式渠道扩张 渠道压货的风险和对策2010-12-9 电脑商情在线综合 向渠道压货的后果是什么呢?,中小企业无节制地向渠道压货,就是让风险逐渐积累,直到大厦倒塌。 中国式渠道扩张 前不久,我和一个同学通电话。他目前在销售一种家用理疗器械,是一个非常小的产品类别。但这个项目开始得较早,渠道铺得很宽,也比较深入,甚至可以深入到部分县级市场,因此每年的销售额也近1个亿。 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只要想方设法把渠道打下来,把货走进渠道里,很多产品都做出了1个亿的市场,老板们买辆或大或小的奔驰S,也算事业小成了。 实际上,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老板都是从做渠道开始发家的,他们天生对中国的渠道就很熟悉,很有亲切感。但由于个人的经验,也由于企业一贯依赖渠道扩张已经很难走回头路,所以这些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向渠道压货,制订更激进的渠道政策。具体说,就是开经销商大会(开会的频率越来越高),或者在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打一些广告。这些广告与其说是给消费者看的,不如说是给经销商看的。 但是,向渠道压货的后果是什么呢?可能除了可口可乐这样的超级品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不可能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还不包括一些价格波动剧烈的企业必须向渠道承诺保价措施。所以,无节制地向渠道压货,就是让风险逐渐积累,直到大厦倒塌。 就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无限制地向渠道压任务,也会透支渠道的承受能力,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渠道扩张带来的存货量提高,还会导致资金链越来越紧,经受不起市场的一点点风吹草动。 总之,因为强行扩张渠道而倒下的企业已经很多了。在未来的两年内,随着渠道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可能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渠道之困。 正是由于渠道扩张这条路不好走了,所以在最近的半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开始念叨“品牌”。我想这些企业已经隐隐感觉到以前的生意模式有了瓶颈,或者感到对现在的成绩不满意。 其实,这不是民营中小企业的错,而是因为整个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三、四级市场的真空地带已经逐渐不复存在,大型企业已经将渠道向这些市场下沉,并且开始用强有力的手段控制这些市场的渠道。 总之,渠道不能再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的期望了,他们就开始寄希望于“品牌”。但是,他们对品牌的理解很模糊,对品牌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认识有误。而且,中小企业往往无法承受品牌培育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更没有耐心等待品牌培育所需要的正常周期。所以,很多人对品牌都止于想而惰于行,最终还是走回到渠道扩张的老路上去。 深挖渠道的纵向价值 渠道是个坏东西吗?渠道的潜力已经挖尽了吗?当然不是。 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很多企业都是通过挖掘渠道潜力获得成功的。在这一点上,且不说庞大的民营中小企业,就算是诺基亚、宝洁这样的国际超级公司,还有联想这样的民族领先企业,都无法否认渠道的巨大价值。 但是,渠道的价值绝对不是把货铺在消费者面前那么简单。渠道,是企业和消费者接触的最重要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举两个最明显的例子。 首先,如果你要做品牌,那么渠道就是你的品牌的最终呈现。没有渠道的配合,品牌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徒劳,消费者走到产品面前立刻就会发现名不副实,而且说得越好失望越大。所以我们才看到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这样的企业在渠道里严格贯彻CI战略,诺基亚、宝洁这样的公司雇用全国性的促销服务公司协助推动渠道推广活动。 其次,如果你要改进产品,没有渠道配合也不行。你想知道消费者究竟对你的产品有什么期望吗?甚至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你想知道你的产品都卖给什么人了吗?没有渠道的配合,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 渠道扩张应该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尝试开发全新的路径,也就是挖掘渠道的纵向价值。 如果说以前的中小企业更注重扩展渠道的宽度,扩大渠道规模,那么现在的中小企业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同时思考如何深挖渠道的纵向价值,让已经辛苦建立起来的渠道尽可能变得更有价值。 挖掘渠道的纵向价值也是一种渠道扩张政策,不同的是。这种渠道扩张政策虽然比较辛苦,但是避免了很多横向扩张可能引发的麻烦和风险。 从一般的角度上讲,渠道的价值就是物流、资金流、销售、服务。但是,挖掘渠道的纵向价值则要求在品牌和消费者管理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首先,渠道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这也是“深度分销”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题目。优秀的渠道伙伴应该可以对公司的政策引导做出响应,理性地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此时,当公司在品牌层面给予支持或者给予引导政策的时候,渠道应该有能力配合公司的政策,和公司取得双赢。 其次,渠道可以帮助企业收集消费者的信息。企业通过和渠道在这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可以让经营活动更加完整,特别是更加深入了解消费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直接。如今在汽车行业普遍推广的4S店机制,其中一个S就代表了这一层含义。当然,没有渠道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企业收集消费者信息和反馈,这里既需要企业有一定的渠道政策支持,也需要企业掌握一些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技巧和手段。 为了挖掘渠道的纵向价值,企业需要和渠道建立全新的伙伴关系,这也是“深度分销”理论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宝洁等大型供货商就和沃尔玛建立了全新的货架管理模式,直接管理自己在沃尔玛的物流和货架。这既为沃尔玛节省了成本,也让宝洁公司对市场有了更直接和敏锐的了解。 而诺基亚公司也正在努力深化和渠道的合作关系。这家手机巨头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因此也要求渠道能够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例如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体验、引导和软件安装配置。过去,诺基亚在大城市的渠道确实可以达到这一点。但是随着诺基亚的战略转型更加深入和坚定,就必须让三四级市场的渠道也可以逐渐获得同样的技能。 除了和渠道建立伙伴关系,很多企业还在想尽办法通过渠道和消费者建立直接的关系。例如,在美国,由于沃尔玛有会员优惠的措施,所以很多顾客在沃尔玛购物时都会刷一下会员卡。这样,供货商就可以通过沃尔玛了解到自己产品销售的去向,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是,对于多数渠道来说,都不具备像沃尔玛这样的管理和执行能力。所以,很多企业只好自己想办法。很多企业会在包装上或包装内部加入一些内容,例如短信抽奖号码、品牌网站地址或者会员优惠卡,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持续购买、直接联系企业反馈信息、接受企业直接发出的促销信息、或者由企业直接引导这些消费者向他们的朋友推荐购买。 最近,一家上海的企业开发了一种管理系统。医药企业可以在自己的每个中包装内置入唯一的数字编码,店面销售员可以将这个编码发回企业参加积分和抽奖,企业的系统也可以同步地跟踪销售情况,做到心里有数。这家企业将这个系统比喻为“管理驾驶舱”,老板在办公室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实时了解整个渠道的销售情况。这样管理企业,感觉好像在驾驶一架飞机,一切在面前都一目了然。用比较熟悉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企业在试图通过渠道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体系。 渠道策略切勿饮鸩止渴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像诺基亚或者宝洁公司一样的渠道关系很不现实。它们对渠道不可能有这么强的管控能力,它们早期扩展的渠道也缺乏这样的合作技能。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放弃挖掘渠道的纵向价值。既然原来的渠道扩张方式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放弃新的渠道扩张方向无异于自绝后路。 在目前的竞争形势和商业环境大背景下,大型公司的渠道下沉已经成为定律。随着大型公司进入三、四级市场,在它们的强大品牌带动下,必然会进一步积压中小企业原来的渠道空间。这个速度会有多快?不用参考美国也不用参考日本,只要看中国的手机和电视这两个行业就可以了。 在大型公司的精心准备、品牌拉动和强大资金实力的推动下,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国企业的溃败好像都发生在一夜之间。此时的中小企业,要么采取价格战边打边退,直到退无可退;要么就认命,不再追加渠道投资,采取投资紧缩策略,全身而退;要么就在自己有优势的渠道上尝试深挖渠道的纵向价值,同时逐渐提升品牌形象,以获得长期发展的契机。对于希望发展自己的品牌、有商业野心的中小企业来说,深挖渠道的纵向价值就是今天不可绕开的战略选择。 渠道扩张虽美,但是切勿饮鸩止渴。另一方面,品牌虽美,但是也需要先深挖渠道的纵向价值。没有经过纵向挖掘的渠道,品牌投资也一定血本无归。
  • 2010-12

    09

    欧盟对中国铜版纸征收关税 英国印企叫苦不迭

    欧盟对中国铜版纸征收关税 英国印企叫苦不迭2010-12-8 中国新闻网 据英国《印刷周刊》12月3日报道,由于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高级铜版纸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决定征收临时性关税,英国使用中国高级铜版纸的印刷企业将面临纸价上涨的严峻形势。 欧盟文化纸制造业协会(CEPIFINE)表示,英国是欧盟最大的中国高级铜版纸进口国,虽然征税措施会马上执行,但是现有库存不会受到影响。然而,这意味着一旦现有库存用完,自12月起中国进口高级铜版纸的价格就会上升。 一直使用中国高级铜版纸的英国商业印刷企业油墨小铺(Ink Shop)总经理斯图尔特·梅森表示,欧盟在逃避国际竞争,以保证自身的发展。他说:“对印刷企业而言,使用中国纸张能比使用欧洲品牌的纸张节省4%~5%的成本,但欧盟阻止中国纸张进入英国,使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大大降低。” 林克斯纸业公司(Paperlinx)总经理安迪·巴克斯顿表示,就目前来看,还难以看出对金光集团APP(中国)金东纸业的产品销售产生何种长远影响。但是,从近期和短期来看,公司的客户已经囤积了大量纸张,目前的市场价格还能保持稳定。霍华德史密斯纸业公司(Howard Smith Paper)总经理保罗·弗兰奇也表示,市场上的相似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也具有相对竞争力,能够应对全球纸业市场的调整和变化。 然而,绿色印刷公司(Greenprint)业务总经理史蒂夫·威克斯却直言,欧盟的举措将让广大中小型印刷企业不可避免地面对纸价上涨的压力。“竞争减少会使欧盟的纸厂提高产品价格,而这就是中小型印刷企业最难承受的打击,他们已经很难再向印刷客户传递纸价上涨的压力,这更增加了他们通过谈判降低纸价的难度。”史蒂夫·威克斯如是说。 据了解,欧盟在2010年11月18日~2011年5月对中国纸张供应商征收临时关税,其中对金光集团APP(中国)的临时性关税税率为19.7%,晨鸣纸业(000488)集团为39.1%,所有其他公司也为39.1%。此外,欧盟公布的金光集团APP(中国)的倾销幅度为43.9%,晨鸣纸业集团为63%。
  • 2010-12

    09

    巴基斯坦对我纸张发起反倾销调查

    巴基斯坦对我纸张发起反倾销调查2010-12-8 商务部 12月4日,巴基斯坦关税委员会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印尼、日本和泰国的纸张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 产品海关编码为48025510,48025590,4802560,48025700,48025890,48026100,48026200,48101310,48101320,48101390,48101400,48101910,48101990,48102200。
  • 2010-12

    09

    世贸组织报告显示 中国再成反倾销调查“靶子”

    世贸组织报告显示 中国再成反倾销调查“靶子”2010-12-8 北京日报 世界贸易组织(WTO)当地时间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共遭遇了23起新的反倾销调查,尽管已经低于去年同期的33起,但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首要目标。欧盟和美国则以11起和5起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从世贸组织发布的数据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减弱。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9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69起新的反倾销调查,同比减少29%。去年同期,共有18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97起新的反倾销调查。 世贸组织成员实际投入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也有所减少,今年上半年,共有14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实施了59起反倾销措施,而去年同期则有16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实施了62起反倾销措施,同比减少了4.8%。 在反倾销调查的发起者中,印度以17起排名首位,欧盟和阿根廷分别以8起、7起紧随其后。 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产品所分布的领域来看,金属行业位居第一,其次是化学行业。 【专家看法】 我国应争夺全球贸易话语权 “尽管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总数有所减少,但从总体形势来看,中国在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成为‘众矢之的’的态势并没有多少改变。”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报告,北京WTO事务中心首席专家程大为这么认为。 程大为指出,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动机增强,然而,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加复杂,碰到的摩擦也会更多。 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表示,金融危机中的“淘汰效应”客观上使得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制造业领域有了更多接单机会,但同时发生贸易摩擦的几率也相应增大。从今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来看,发展中国家占比较大,如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国均是“大户”。 “面对反倾销调查,我国不能仅仅被动应对,应逐步争取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梅新育表示。 专家介绍,我国近年来已与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与东盟建立了自贸区,双边贸易合作及区域一体化建设对于解决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 2010-12

    07

    悭家老广蜂拥香港狂购厕纸 每趟能省几百块

    悭家"老广"蜂拥香港狂购厕纸 每趟能省几百块2010-12-7 羊城晚报 物价上涨,令内地游客到香港的购买目标从首饰电器转为日用品,但专家称如此境况或难长久 在罗湖口岸,每天都有不少人从香港采购而归 精打细算的“老广”最近不辞舟车劳顿,纷纷奔赴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扫货“捡便宜”。大包小包里已经不再是新潮的电子数码产品,而是昔日不屑一顾的洗涤用品、酱油、蚝油、双蒸酒等。 来自罗湖关口的信息显示,近一个月来,每到周末出境人数就接近40万人次,比以往上涨近20%。其中不少人,就是冲着香港廉价的日用商品而去的。如今,在广州、深圳等地甚至出现这样的笑话,师奶见面第一句话:“今天你到香港打酱油了么?” 众所周知,香港的货品大部分由内地生产,粤港两地为何出现同货不同价的怪象?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深入香港、广州两地调查,试图解开谜团。在香港超市,日用品的价格确实够吸引 马勇孙晶谭超摄 现象篇 香港 除去路费,每趟能省六七百 上周末,羊城晚报记者来到离深圳最近的香港上水。“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拖着小轮车过来买东西的大陆游客,”在上水火车站,一位派发传单的阿姨如是说,“上水这里是离深圳最近的商圈了,多数大陆游客都是来这里买完东西就回去。元朗那边也有很多,靠近深圳湾口岸嘛。” 一出关口直奔超市 在上水广场,数码产品、品牌服装似乎不太受到大陆游客的青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直奔香港最大的个人用品超市万宁而去。在万宁超市门口,十多个游客正把刚采购到的“战利品”绑到拖车上。一辆辆的拖车一字排开,场面相当壮观。 “现在深圳的超市里12卷的维达卷纸卖到接近40块钱人民币,这里的卷纸才35元港币,再算上汇率,便宜百分之二三十呢!”来自深圳的黄阿姨向记者算起了这笔账。黄阿姨还介绍,现在香港很多地方都在搞圣诞促销,洗发水、染发剂、沐浴乳、零食、奶粉等都打着2件7.5折的旗号吸客。黄阿姨指着她的“战利品”说:“这个高露洁牙膏,2件才16.9港币,这个2瓶威露士沐浴露送消毒水套装,也才55.9港币,相当划算,质量比内地有保证。” 上水一位杂货铺的老板笑不拢嘴地说:“你们都来香港购物吧,这里没有高通胀,CPI低着呢!”“十一”以来,该店的生意出奇地好,日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最高峰一天能做10多万元的生意。据他说,80%的生意都拜内地客所赐。 客似云来,上水的商家也很会做生意。由于上水到罗湖的火车费相对较高,万宁超市干脆派出中巴免费到罗湖接内地客,几分钟就发出一班车。 厕纸食用油受欢迎 在上水商圈的华润万家超市,同样能看到大包小包、大车小车的扫货族。“这里的青岛大利特级花生油2900毫升装才39.9港币,而在广州的超市,2500毫升的鹰唛花生油已经卖到49.9元人民币了,”陈小姐非常不能理解,“同样是国货,为何香港卖得这么便宜?” 陈小姐是家在深圳的香港人,每周往返两地多次。最近半年才开始在香港买日用品:“以前扫货一般是买护肤品较多,现在内地物价月月攀新高,所以最近每次回香港,都顺便买点盐、油、纸巾之类。” 在上水的华润万家超市,记者看到维达优惠装三层卫生纸12卷也才26.9港币。另一款三层卫生纸12卷不过31.9港币,而在广州的好又多则需要35.5元才能买到,算上汇率,差价相当明显。 深圳的“囤厕纸”大军也活跃在香港的各大药房。“我们药房的价格一般都会比超市的还要便宜5块钱,有经验的大陆客很少会去超市买卷纸。”上水汉辉中西药行把最热销的卷纸、沐浴露、卫生巾、牙膏摆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唯洁雅珍宝200卷纸12卷才30港币!店员说,他到深圳超市看过,同样的厕纸比香港贵20%—30%。“我们香港人都惊讶,大陆这么低的收入怎么用得起这么高价的厕纸。” 记者调查中发现,大陆客买得最多的是卷纸,几乎是人手一大包,其次是洗涤用品,食用油、酱油、蚝油等也为数不少。一位广州师奶说,每次过来大抢购,三四千元的货品,起码可以省下七八百元。除去路费还赚了六七百元,值! “人民币在香港很值钱” “不是我们价格低,而是大陆通胀太厉害,”在屯门经营批发业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其实香港这边的物价也在涨,一个月前,楼下的肠粉店一碟肠粉18元,现在已经涨到19元了。美心饼家的小立方蛋糕,前几天还是8.5元,现在都要9元。只不过,大陆的物价涨得比我们快多了。” 陈先生表示,最近多了很多大陆游客过来(香港)采购,“听说还有人过来买菜”。他认为香港历来就是“购物天堂”,大陆零售业要征收17%的零售税、消费税等,而香港不用,所以“价格比大陆低不奇怪”。 “过来打酱油也不奇怪吗?”记者问。“不会有人专门来买酱油的,顺便带回去倒是不少,”陈先生解释,“这里主要还是汇水(汇率)的问题,近两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大,而港元是和美元挂钩的,贬值得很厉害。现在100块人民币已经可以换接近117块的港币了,人民币在香港很值钱啊,大陆人来到香港什么都买。” 陈先生告诉记者一个现象,现在香港每一家店面倒闭后,重新开起来的一定是药房。“我们香港人真的需要那么多药房吗?肯定不是,大陆游客才是香港药房的消费主力,你看药房可以买到什么,就知道大陆游客过来买什么,活络油、纸巾、沐浴露应有尽有。” …… 专家说 香港低价或难持久 经常穗港两地跑的中山大学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今年下半年开始,内地人前往香港购买日用品的现象才显得特别突出,“今年以前,我很少看见这种师奶大量购买日用品的情况。但是现在在元朗和上水,就有不少的内地消费者抢购日用品”。 看到这种情况,林江也觉得挺惊讶。“如果说来香港购买奢侈品、电子产品或者黄金首饰甚至奶粉,我认为都挺划算,但是大量购买日用品,从各种成本综合考虑我不会这样做。” 分析穗港两地日用品出现价差的原因,林江认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汇率因素,由于美元的贬值,人民币对港币是在不断升值,这样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就是在香港花人民币买东西越来越划算。二是香港的店铺在营销上不会坐地起价,反而更多地选择在店铺前堆起各种特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薄利多销。从而也带来了良性的循环,货物的转手率快,零售商压价的能力就高。 林江认为,香港的不少日用品是内地生产的,目前价格便宜也可能是内地的通货膨胀还没有立即传导到香港。比如香港的零售商现在卖的货可能是半年前就进,放在仓库里销售的。 对于未来香港市场的价格预期,林江表示,“很难独善其身”。内地的通货膨胀也将会传导进香港。目前,香港的内地产日用品价格低也就是搭上了“传导时间差的列车”。
826条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