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
27
开家旅游用品店销路广
开家旅游用品店销路广2010-12-24 生意街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了许多人有闲钱出去旅游放松身心。并且这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出门在外,第一件事就是打点好行装,以备旅途之需。诸如食品饮料、换洗衣服、洗漱用具等随身便携物品,缺一不可。无论遗忘哪样,都可能给旅途生活带来不便。 由此,有人从中发现商机,开办旅途用品专卖店为出游者提供方便,倒也获得了一定的投资回报。 根据开业者的经验及专家建议,开办这类专卖店,首先要拿捏好三招: 投资要少建议在城市繁华地段,租一面积在50平米左右的店面。店内装修不必华丽,因为许多旅途用品本身带有较浓厚的装饰味道。稍加布置,就可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 而且,经营者本身最好是旅游爱好者,熟悉旅游市场,懂得旅游常识,经营才会得心应手。店内人员可设店长一名、采购人员一名,销售员2名。前期投入时,包括租金、工资、进货资金、流动资金等,掌握在6万元左右较为适宜。 定位要准由于旅途用品实质是概念商品、组合消费的一种。因此,定向供应的消费对象和商品功能定位都十分明确。 一般说,专卖店除供应乘坐长途汽车、火车、轮船旅客所用必需品外,还应包括个人、家庭、团体探险旅游专用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大凡旅途用品无所不包,尤其一次性用具、消毒杀菌用药棉、餐巾纸等须一应俱全; 二是“小”,即组合型的系列产品体积要小,分量要轻,经济实用且便于携带,以减轻旅行者负担; 三是“廉”,做到物美价廉,不但清洁卫生,价格也比列车上的食品、饮料便宜,更比在沿途站台购买合算;四是“专”,诸如越野背包、野营帐篷、军用水壶、指南针等,这些产品最好能找军工厂进货,从而保证质量。 服务到位顾客在专卖店购买的商品一定要做到“三包”。并且,店里应配备ADSL上网系统,以便为顾客提供各处旅游胜地的资料。此外,周边景点附近有哪些特色餐馆和住宿宾馆,高、中、低档价位如何,经营者都应做到心知肚明。 经销有道 除了基本服务到位外,经营旅途用品专卖同样要做好经销推广活动,才能尽快有所建树。一方面,不妨在店门外做一个大型灯箱广告,突出“旅途用品”的广告主题。另一方面,经营初期宣传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其一,广告促销。可通过分发传单的形式,到大型公司、学校、体育馆场等地发放宣传资料,让人们了解旅途用品专卖店有哪些商品、哪些服务,借此扩大知名度;其二,网上促销。经营者可向各旅游网点的BBS(留言板)发帖,介绍旅途用品专卖店的产品及服务。这两种形式,既经济又较有效果。 此外,旅途用品专卖店也可为顾客提供代订车票,进行商品出租等服务。譬如,顾客用过的专业探险用品,包括登山靴、钓鱼杆、尼龙绳、军刀等,都可由专卖店代为出租,收取的出租费由经营者店家与顾客各分一半。 专卖店经营旅途用品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食品饮料类,利润约15%;生活必需品类,利润约15%;专业探险用品类,利润约25%。 按平均利润20%计算,日销售1000元商品,可得纯利200元,月盈利6000元。相对6万元的建议投资资金,一年左右有望收回成本,还能争取赢利。 由于目前旅游业发展迅猛,有心者“想旅游者所想,急旅游者所急”,乘“需”而入开办旅途用品专卖店,倒也能赚得大把银子。 - 2010-12
24
过期卫生巾堆成山 有人用麻袋往家里扛
过期卫生巾堆成山 有人用麻袋往家里扛2010-12-24 成都晚报 “不晓得哪个倒了那么多卫生巾在这里,好多人拿起麻布口袋抢哦,男的女的都有!”昨日上午9时,市民白先生向成都晚报记者反映,几天前,土桥金科西路路边一块空地上出现了上万包“娇韵”卫生巾,堆积成山,引得附近居民哄抢,“快来看嘛,现在又有十多人在这里装,过期产品捡回家自己用或是流入市场,恐怕都不好哦!” 白先生告诉记者,大约一个多星期前,堆积如山的卫生巾就已出现在此,“刚开始只有很少一些人在捡,但现在捡的人越来越多,还动用了麻袋,很多中年男士也加入其中。”白先生说,这附近有很多私营杂货铺,要是这些人捡回去卖,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成都晚报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如白先生所说,卫生巾堆成了三座小山。“每一堆都成千上万包,数都数不清楚。”白先生说。记者发现,这种名叫“娇韵”的卫生巾全部包装完好,但外包装上却满是灰尘和雨水冲刷的痕迹,而封口处的生产日期明确标示着2001年,保质期两年,“意味着这批产品早在7年前就已经过期了。 记者从附近商家口中了解到,这里原是一个叫“领先辐照”的工厂,半个月前,由于拆迁,这里成了一片空地。“一周前,一辆卡车和拖拉机拉了很多东西倒在这里,然后就离去了。”附近开饭馆的李师傅说,他并不知道倒在这里的是什么,不过,自从这里成为了空地后,经常有货车来此乱倒东西。 从该产品的外包装上,记者找到了生产商四川康尔寿保健品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而电话拨通,该公司工作人员陈巧却表示,“娇韵”卫生巾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停产了,但该公司并没将过期产品乱扔过,“很可能是经销商卖不出去才倒掉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金泉街道办事处金桥社区反映情况,社区负责人杜主任表示,为了省一些运费,这里常有一些货车将垃圾遗弃在此,他们将立即派人前往调查,“根据垃圾多少调派车辆进行清运。” - 2010-12
23
沃尔玛开出上海首家山姆店
沃尔玛开出上海首家山姆店2010-12-23 东方早报 想购物每年需缴纳150元会费,今日在浦东开业,定位高端精选 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已经在中国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变。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旗下针对高端客户的特殊业态山姆会员商店今日在上海浦东开业。记者获悉,这是上海及华东地区首家、全国第6家山姆会员商场,同时也是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14家商场,进一步显示出沃尔玛以多元化业态进军中国的决心。 沃尔玛中国山姆会员店高级营运总监杜丽敏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截至目前,深圳、广州、福州、北京(2家)已开出5家山姆会员商店,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沃尔玛认为已经有更多的城市适合山姆会员商店。 品种不足普通卖场1/3 据悉,上海首家山姆会员商店位于浦东高科西路、下南路交界的由由商贸中心,毗邻高档楼盘星河湾,与联洋社区相距不远。商场营业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一层1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提供给64家租赁商户,拥有近千个免费停车位,经营鲜食、干货等1万种左右商品。 记者昨日在现场注意到,2万平方米的卖场层高9米,是一种典型的仓储式卖场,主干道宽达4-5米,和其他过道堆满商品的大卖场相比,购物环境宽松开阔;各类商品均有意选取其中品质较高者入场,其中有一瓶售价高达18万元的白酒,知名音响品牌BOSE也在此开设了店中店。不过,这里大多数的商品包装量大于一般卖场,比如餐巾纸一般卖场为三包一组,但在这里却是八包一组。 “一般卖场的商品品种是3万到5万,但山姆会员店只有近1万,我们的特色是为中高端顾客精选高品质商品。”杜丽敏表示,和普通的卖场相比,山姆会员商店采用将仓库和卖场合二为一的销售方式,精选高品质和最畅销的商品,其中,进口商品比例高达20%。同时,通过在非市中心选址降低营运成本、大批量进货降低成本,并采用大而简单的复合包装等方式降低成本,山姆会员店为会员提供更低的价格。 沃尔玛深圳山姆会员店已经推出了网购服务,但上海消费者暂时还不会享受到这一服务。沃尔玛方面表示,目前仅针对深圳山姆会员店部分会员提供的网购测试服务尚未有进行全国推广计划的时间表。 沪上首家收取会员费商场 沃尔玛方面表示,上海浦东山姆会员商店充分体现沃尔玛一贯的节能环保理念,卖场照明设备采用近4000套高效节能LED灯具,办公区照明均采用红外线控制,人走灯熄;所有洗手池安装感应式水龙头等均加大了此店的投资。据介绍,与2005年的普通沃尔玛门店相比,上海山姆会员商店预计可节省能耗40%。 和上海人已熟悉的麦德龙免费会员制商场不同,山姆会员店是上海首家采取收费制的会员制商场,每年需缴纳150元的会费成为其会员才可进入购物。 外界对沃尔玛的收费会员店模式能否在上海取得成功存在质疑。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认为,中国普通消费者依旧不太习惯将箱包式的货品买回家,这种模式不是很适合国内普通消费者。 杜丽敏解释,山姆会员店已经在中国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变,比如美国的山姆会员店商品品种仅为四五千种,但国内已经发展到近万种。商品包装量已较美国商场减少,尽可能接近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她透露,目前国内的5家山姆会员店的单店销售情况在全球山姆会员店中的排名均位于前列,成立最早的深圳山姆商场更是沃尔玛全球销售收入最高的单店。 - 2010-12
22
大包装更省钱?不一定
大包装更省钱?不一定2010-12-22 长沙晚报 昨日,住在万家丽附近的李女士打进本报热线96333称,自己在万家丽路一超市买洗衣粉,导购员极力推荐某牌子的大包装洗衣粉,说买大包装的划算。于是,自己大包装和小包装的洗衣粉各买了一袋,回家闲来无事仔细对比计算后发现,原来小包装比大包装更划算。李女士提醒消费者,别一味听导购员的游说,被惯性思维“带了笼子”。 多种商品小包装划算 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多种商品大包装的单位重量价格比小包装高,纸尿片、口香糖、洗衣粉、洗衣液、巧克力、果冻无一幸免。 在东风路一家购物中心,记者发现某宝贝纸尿裤每袋44片装、74片装分别是79元、140元,算一算,每片价格分别是1.8元、1.9元,大包装的每片贵了1毛钱;某洗衣粉每包1.7公斤装、3公斤装的价格分别为19.9元、36.8元,每公斤的价格分别为11.7元、12.27元;某薄荷口香糖每包3条装45克价格是3.8元,6条装90克反而是7.8元;某品牌果冻每包200克、990克价格分别是3.2元、23.2元,每100克价格分别是1.6元、2.34元。 同款商品重量单位不统一 记者发现,精明的商家为了混淆顾客视听,同一款商品往往采取不同的单位重量,顾客要想计算同款商品不同包装的单位价格,得先把数学公式学好了。 如洗衣粉的单位重量,同一款有用克、公斤、千克标明单位的;洗衣液、洗手液则有用公斤、毫升、升、千克、克标明单位的。“想要弄清哪个最便宜,还要先把它们的单位重量换算好。”市民佘先生自嘲地说。 多数市民表示不会去计算 为什么大包装要比小包装的单位价格贵呢?沃尔玛的售货员张小姐私下对记者说,顾客多数以为大袋价格会比小袋便宜,厂家、商家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到底谁最精明,就要看谁会算账了。 昨日下午,在晚报大道一超市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购物出来的市民。记者了解到,在购买百货用品时,多数市民不会去计算,理所当然认为大包装的单位价格更便宜。只有少部分经常逛超市的老人们才会详细的比照、计算,挑最便宜的买。 - 2010-12
20
被妖魔化的家乐福下架康师傅 零供之争再升级
被妖魔化的家乐福下架康师傅 零供之争再升级2010-12-19 中国经营报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矛盾在于家乐福“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则非常之低。 业内估测,对一些大零售商来说,供货商进场费能占到营业额的近40%。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零供之争升级家乐福“规模不经济” 时值岁末,新一轮的零供年度合约谈判在即,一些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也由原先的“暗战”转为公开的相互叫板。在联华因扣点比例将卡夫系列商品下架的风波未平之际,一则有关家乐福因拒绝康师傅涨价导致康师傅断供的事件开始蔓延。 当事双方均不否认矛盾的存在,但说法却各不相同。家乐福公关经理陈波表示,“为稳定物价”,家乐福未同意康师傅的调价要求,从而导致对方的断供。康师傅则对上述说法进行了态度鲜明的反击,该公司有关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新一轮谈判中,家乐福提出返点的要求太过苛刻,因康师傅无法满足其要求而被家乐福停止采购。 断供和停止采购两种说辞背后,折射出以家乐福为代表的部分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日趋紧张的零供关系。 各有说辞 12月13日,上海家乐福中山公园店里,摆放方便面的一排货架上已经没有了康师傅系列商品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华龙等其他品牌。该门店营业员表示,12月初,康师傅方便面即已下架。 家乐福中国区公关经理陈波随后向记者证实了康师傅方便面产品“下架”的消息。但他表示,原因在于康师傅方面断供。据称,家乐福之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但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 但这一说法随即遭到了康师傅方面的强烈反对。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有关部门先后向记者发来两份邮件,驳斥家乐福散布的“谎言”。其12月13日发来的声明较短,只是表示此次争议与康师傅产品涨价无关,此事背后牵涉两家厂商的协议和利益。 到了15日,康师傅的言辞变得激烈起来。其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此次争议起因于家乐福片面暂停采购该公司部分产品,并非康师傅主动断货。 该公司人士表示,在双方的谈判中,家乐福屡次违反诚信原则,不合理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而康师傅出于成本压力又无法以原先的条件继续供应方便面产品,家乐福遂暂停采购其产品,并对康师傅提出的协商邀请不理不睬。康师傅之所以立场鲜明的站出来,是因不愿承担无端涨价的骂名。 对于康师傅的反击,家乐福没有再给出正面回应。陈波表示,家乐福不愿意与康师傅再进行口舌之争,双方应以积极的姿态展开建设性的谈判,以期尽快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祸起销售返点谈判 “如果是供应商合理提出涨价的要求,家乐福一般是不会拒绝的。”曾任家乐福店长的上海辅迅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涛表示,在接到供应商的涨价要求后,家乐福一般会派专员去市场核对对方涨价的理由是否合理,如方便面的主要原料如面粉价格涨幅是多少,或者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如统一是否同样有提价的要求,但一般不会刻意去阻拦供应商合理的涨价。 所以,他在获知家乐福针对此事的说辞时,也感到很诧异,“至少家乐福为稳定物价而拒绝康师傅涨价的说法,应该是个幌子,也很难让业内人信服。” 康师傅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原料飙涨,该公司于11月起将部分袋面价格小幅上调,此举也得到了大多数通路商的理解。但在与家乐福的年度协议谈判中,家乐福以此为借口要求在原先基础上再度提高销售返点,这已经超出康师傅能够承受的范围。 康师傅(00322.HK)上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其营业收入和利润仍持续上升,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2010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已急跌至31.03%,创下5年来的新低。10月底,其公告称,从11月1日起,将部分方便面产品提价1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有关此次风波的两个版本中,康师傅的说法显然更可信。而家乐福名目繁多的进场费和高额的返点,确实已将很多供应商逼到了盈利的边缘。 不过,亦有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按销量及销售额计算,康师傅在方便面市场的占有率分别已达43%及56%,其在面类产品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通过与家乐福的强势谈判,康师傅也有提高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的打算。 目前,康师傅在家乐福的销量,家乐福对康师傅的采购量都较大。彼此都很重要。 家乐福的窘境 2010年显然不是家乐福的幸运年。“与康师傅这样的优质供应商发生矛盾,可谓是其发展不顺的一个缩影。”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如是认为。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战略组研究员林瑞明也表示,在经历了2009年中国市场店面数量和营业额均不理想的危局后,家乐福的窘境在进入2010年后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反而问题多发,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如大连、西安等多家门店关停,并于2010年六七月间因大量高管和核心人才的辞职构成了“家乐福离职门”。 尤其是在零供关系方面。6月时,即有青岛供应商将家乐福以收取进场费和拖欠货款为由告上法庭。康师傅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导致纠纷的原因也是家乐福提出的新的返点条件太过苛刻。 林瑞明也表示,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的时代,家乐福依靠盘剥供应商的方式,更有助于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低价策略和零售企业自身的高盈利。但在竞争对手快速的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后,零供关系的不和谐正在拖家乐福中国市场的后腿。 相比之下,它的竞争对手沃尔玛和大润发近两年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沃尔玛注重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通过商品进销差价获取利润。大润发则采取草根式的“包养”策略,将大米、猪肉、水果等品类从供应端厂商那里包下来,以获得最稳定的供货及最低价格。 黎雪荣表示,通胀压力下,多数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窄,这将对家乐福原本就很脆弱的零供关系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如果家乐福迟迟不能拿出很好的对应措施,或将出现更多类似康师傅叫板家乐福的案例。 - 2010-12
20
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
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2010-12-18 中国经营报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矛盾在于家乐福“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则非常之低。 业内估测,对一些大零售商来说,供货商进场费能占到营业额的近40%。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 2010-12
20
家乐福PK康师傅:谁的“腕”大
家乐福PK康师傅:谁的“腕”大2010-12-17 中国产经新闻报 康师傅的涨价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家乐福的高返点也踢到了铁板。为了2毛钱,两大巨头打得不亦乐乎。 近日,在家乐福的一些店面已经看不到康师傅“经典袋面系列”方便面的身影。到底是断供还是下架,两家企业各执一辞,并引发了一场口水仗。 事情的起因来自于10月底,康师傅的一次提价。康师傅旗下的“经典袋面系列”方便面由每包人民币2.0元调整到2.2元。但这次提价遭到了家乐福的拒绝。 “家乐福考虑到在通胀背景下,应该稳定物价,暂时没有同意康师傅的提价。”12月13日,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如此解释。康师傅对此的回应是,此次事件深层次原因是家乐福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 “这场口水仗说不上谁对谁错,方便面是低利润商品,每包只能赚几分钱。在通胀情况下,其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均有所上涨,康师傅涨价无可厚非;方便面又是敏感性商品,家乐福也不敢去撞‘限价令’的枪口。”著名营销专家李光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都属于无奈的做法最终导致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争斗”。“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意味着厂商(生产厂家和零售商)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因涨价爆发了。”李光斗说。 实际上,零售商与生产厂家双方的矛盾很常见,双方在进场费、促销费等各种费用方面矛盾摩擦不断。在如今渠道为王的时代,厂家每每都以失败收场,很多企业受制于强势终端,在权衡利益得失后,会有所退让,才能保证合作继续下去。 而零售商颇有一番得理不饶人之势,每年的返点都会比前一年高。到如今,这些经营外的费用已经成为了零售商最大的收入。 “每年年底是零售商和生产厂家谈判下一年供应合同的日子,双方开始博弈。‘限价’的政策风向成为了家乐福的砝码,并期望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安邦咨询零售业分析师陈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只不过,这次它踢到了铁板上,康师傅已非吴下阿蒙了。近年来,康师傅方便面品牌一直占据着国内该市场50%的份额。其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的市场份额近70%,拥有强大的单一品类商品的话语权。 “在厂商之争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实力。一旦厂家具备了不可替代性的产品,零售商就会‘温柔’很多。为什么沃尔玛不会下架宝洁的产品,为什么家乐福不会和可口可乐掐架,原因就在于此。康师傅的劣势就在于人们对方便面品牌的忠诚度不高。”李光斗说。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建议,大的供应商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升级,多出新的高端产品。很多中小型的供应商则可能会退出从而自建渠道。 当然,除了这些略显强硬性措施之外,加强双方沟通也十分重要。资深零供关系研究者黄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谈判细节方面,厂商普遍会先入为主,认为零售商处于强势,不太可能同意自己的涨价需求。从而也忽略了“换位思考”。“如果仅仅告知对方要涨价,零售商当然不会乐意。供应商还必须告知零售商,产品提价不会影响零售商的利润空间,同时要让零售商清楚,涨价之后这些产品还能通过促销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客户。” “厂商、供应商、零售商3个价值链条上的个体中,最强势的是零售商,基于厂商对产品的出厂价有一定底线,所以,在流通环节中收取各种费用、扣取返点的零售商,也应该反思。”北京供应商联盟代表姚文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