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
30
玖龙重庆:吨纸耗水远低于“国标”
玖龙重庆:吨纸耗水远低于“国标”2012-7-29 重庆日报 提起造纸,人们或多或少,都会联想其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事实上,传统造纸行业的确是我国的污染行业之一。而在重庆却有这么一家企业,以“没有环保就没有造纸”为口号,他们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7月28日上午,记者在玖龙纸业(重庆)公司厂区看到,大门口立着环保数据LED显示屏,这个屏幕实时显示着与地方环保局联网监测的二氧化碳、COD等造纸行业最核心的环保数据。厂区内干净整洁,并划出了大片区域用于堆放生产原料各类废纸,这些废纸来自本地回收以及美、欧、日等国。 在工厂里,废纸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最终成为了高档牛卡纸、高强瓦楞纸等包装纸,用以包装重庆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各种家电等。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重庆玖龙总经理李剑波说,对于玖龙,废纸就是森林,回收利用一吨废纸,等于少采伐28棵树,并减排0.67吨二氧化碳。 解决造纸污染从来都是一个难题,除了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要从一个污染的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再生环保企业,难度可想而知。为此,玖龙纸业的每一条生产线,都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并在各项节能减排指标上大大优于国家标准。以生产每吨纸耗水量为例,国家标准是20吨,而玖龙的耗水量为5-8吨。 除了从源头上节约用水,玖龙还配备了生产用水循环系统,并积极研发了四级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废水再利用。 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造纸企业都将其直接排放。而玖龙却建设了回收设备,将沼气用作生物新能源给锅炉提供燃料。 固废,在最大程度循环利用后,再用环保节能的垃圾焚烧炉处理,热能和电能供造纸使用。 而对于造纸产生的污泥这一难点问题,玖龙则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新型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实现了污泥“零排放”。 “没有环保就没有造纸。”这是玖龙的核心理念。李剑波表示,只要是与环保生产有关的问题,玖龙都要尽全力去解决。就连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工厂也设立了气味源加盖封闭和抽气除臭的方案来解决,这是传统造纸行业中从来没有过的。 据介绍,目前重庆玖龙的年产能为80万吨,产品主要辐射西部地区,新的扩建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135万吨,生产规模为西部最大。 目前,国家正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并对低污染低能耗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李剑波认为,这是实现造纸行业整合与升级的绝佳机会。玖龙接下来将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持续做好节能降耗,为造纸行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 2012-07
30
玖龙纸业“深耕”重庆
玖龙纸业“深耕”重庆2012-7-29 重庆时报 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包装纸巨头玖龙纸业入渝高速发展5年后,再度选择“深耕”重庆。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玖龙纸业年设计产能55万吨的高档涂布白板(卡)纸生产线,预计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我市产业新支柱笔记本电脑的包装配套市场,正成为这家纸业巨头的新商机。 二期工程10月投产 玖龙纸业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包装纸生产集团,由前胡润富豪女首富张茵一手创办,而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的重庆玖龙一期项目投资总额30余亿元,其中,环保投资额占总投资6%以上,年设计产能为80万吨,包括一台高档牛卡纸和一台高强瓦楞纸生产线,已于2008年8月建成投产,该项目的落成也使得重庆成为整个西部最大的纸业生产基地。 随着整个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包括重庆市场在内的西部包装用纸市场飞速发展,在渝取得飞速发展的玖龙纸业再度选择“深耕”重庆,扩大在渝的产能。据悉,玖龙纸业的二期工程项目,预计将于2012年10月份投产,届时将建成一台年设计产能55万吨的高档涂布白板(卡)纸生产线。 随着该生产线的投产,重庆玖龙年产能将达到135万吨,这也使得我市继续保持西部地区最大现代化包装纸生产基地的地位。 吨纸耗水量大大低于国标 除了高质量、多元化地提升产能,整个玖龙纸业大力发展循环生产,如生产用水全面循环再用,以最大程度减少用水消耗;配备固体废物焚烧炉处理固体废物发电供热,实现变废为宝;采集污水生化处理时产生的沼气,回用于发电供热等。 除了在原料等方面进行回收利用之外,玖龙通过技术创新打响了一次产业升级之战。玖龙通过对设备的核心部件进行改造更新,对电机增加变频控制,对余热、废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燃煤,大大降低了耗能成本。同时增加热变化器对纸机烘干部排放的热气进行热能回收利用,仅此一项可节约标煤1.7万吨/年。 与此同时,玖龙的技术团队还对高强瓦楞纸的后段烘缸进行改造升级,使纸机的产能提升了15%,水耗、动力消耗下降10%,综合产品质量比改造前又上了一个台阶。通过这些技术提升,重庆玖龙纸业的吨纸耗水量仅为6吨,大大低于国标20吨的标准。 化解本地废纸板困局 尽管现在的重庆纸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不过记者了解到,重庆玖龙一期项目投产之初,就遭遇到了双重挑战。 一是全新的造纸基地投产,无论在生产系统运行还是市场销售推广方面,都遭遇了困难。二是重庆基地投产之际,2008年又遇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蔓延。 面对困局,重庆玖龙还是紧抓技术创新,针对西南地区阴雨天多、湿度大,纸品易回潮的特点,研发出了抗水性能高、物理性能持久的新产品,一下子赢得了西南地区包装纸客户的青睐。 而依靠生产原料废纸板本地收购,玖龙纸业除了降低自身生产原料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化解了废旧纸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玖龙来重庆之前,江津地区乃至重庆主城的废纸板回收产业是不完善的,废弃的纸箱等大多堆放在路边,一到下雨天,整个街道都可能因此变得泥泞不堪。玖龙来了之后,大大带动了当地和周边的废纸回收产业发展。”重庆纸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玖龙每年还需要向国外进口大量的废纸。在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发展废纸回收业,仍是重庆玖龙未来努力的方向。 废纸板回收与笔电商机 重庆玖龙总经理李剑波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以及IT产品实现重庆造,相关配套的包装企业进驻重庆,这一板块将成为重庆玖龙纸业未来销售市场扩张的重点。 除此之外,随着整个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相关工业企业对于包装纸张需求越来越大,诸如可口可乐的包装盒(箱)、心相印抽纸,均有玖龙纸业的身影,这给了玖龙未来进一步“深耕”重庆更大的市场空间。 - 2012-07
30
2012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废纸进口量同比增加10.8%
2012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废纸进口量同比增加10.8%2012-7-28 中商情报网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进口废纸558.1万吨,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0.8%;价值12亿美元,下降5.2%;进口平均价格214.3美元/吨,下跌14.5%。 一、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废纸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6月进口量价均小幅回落。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废纸进口量先升后降,6月当月进口89.4万吨,同比增加14.4%,环比减少13%。进口均价比较平稳,在200-220美元/吨之间,6月当月进口均价为216.9美元/吨,同比下跌1.5%,环比下跌1.1%。 (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主导地位。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废纸429.3万吨,增加21.3%,占同期广东口岸废纸进口总量的76.9%;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28.8万吨,减少14%,占23.1%。 (三)主要自欧盟和美国进口。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自欧盟进口废纸198.7万吨,增加5.5%;自美国进口废纸195.9万吨,增加20.1%。上述2者合计占同期广东口岸废纸进口总量的70.7%。 (四)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逾9成,国有企业进口降幅较大。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废纸506.5万吨,增加11.5%,占同期广东口岸废纸进口总量的90.8%;国有企业进口废纸11.8万吨,减少21.2%。 二、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废纸进口量增价跌原因分析 (一)国内需求旺盛、人民币升值拉动废纸进口。我国是纸及纸板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造纸行业发展迅速,对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今年1-5月,我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为4760万吨,增加8% 。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只要人民币升值5%,造纸行业就可节约11个亿的原料成本 。国内对造纸原料的旺盛需求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刺激了废纸进口量的增加。 (二)国际纸浆价格下滑带动废纸价格回落。全球纸浆价格2011年下半年开始下跌。北美漂白软木牛皮浆(NBSK)素有纸浆“风向标”之称,今年6月26日,NBSK 报收于831.2美元/吨 ,相比去年6月29日的1023.1美元/吨,下跌了23.1%。美废8号今年6月29日中国到岸价为198-200美元/吨 ,相比去年6月29日的255-257美元/吨,下跌了28.6%。国际浆价下跌带动了废纸价格的回落。 - 2012-07
30
金海浆纸研发环保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
金海浆纸研发环保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2012-7-27 中新海南网 近日,海南金海浆纸研发“一种制浆废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目前该项发明专利已应用于生产,通过生产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清洁生产水平,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 金海浆纸相关负责人介绍,制浆废水主要在洗漂工序产生,因水中含有残余木质素和细小纤维,使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色度等污染指标负荷增大,用生化法难以完全去除,需经过絮凝处理。传统方法生产的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有生产成本高、对污水的COD去除率低、用量多,效果不理想等缺陷。金海浆纸对此项技术的研发高度重视,自2009年2月开始,公司浆生产部组成联合研发攻关组,致力于研发出适用于制浆造纸原废水和制浆造纸生化后废水处理的新型絮凝剂。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攻关组经过技术信息查询、反复多次的实验室聚合试验、不同特性废水絮凝试验、生产现场中试测试和生产应用试验,2011年7月,金海浆纸最终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的制浆废水絮凝剂。经过一年的生产应用,新开发的絮凝剂比原有絮凝剂对废水的COD去除率提高10%以上,可节省化学药剂20—30%的用量,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而且每年可为公司创造500多万元的效益。今年5月,该项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据悉,长期以来海南金海浆纸通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不断开展技术研发和专利发明,公司各项排放指标不仅达到并优于国家制订的环保标准,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 2012-07
30
《财经》杂志“绿脚印”关注广西造纸业绿色改变
《财经》杂志“绿脚印”关注广西造纸业绿色改变2012-7-27 财经 “绿脚印”广西行——造纸业的绿色改变活动于7月9日-1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旨在传播环保意识,以最佳实践影响更多人士关注、参与和见证中国商业及社会的绿色改变,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健康发展。作为此次活动的合作伙伴APP(中国),将与《财经》杂志共同见证“林浆纸一体化”从实践到发展,从发展到成功的改变之路。 在7月10日的活动中,《财经》杂志记者及参加本次活动的NGO专家对广西钦州的茅坡林地、钦犀公路人工林进行了考察,针对广西原始生态林、人工林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多样性进行了调研。在7月11日举办的座谈会上,《财经》杂志高级观察员兼副总经理张燕冬表示,“此次活动主要关注造纸业的绿色改变话题。通过前一天的考察,从广西林浆纸一体化的建设、人工林的发展、森林及环境保护以及涉及到的社会影响等,我们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客观上来说,《财经》杂志这几年非常关注环保方面的话题,也希望通过对这些话题的传播,引起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但是今天,当我们走进广西时,仅仅谈论环境问题已经不够了,事实上,我们只有把它跟产业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改变这两方面,再跟环境保护平衡找到一个结合点才是有意义的。” “夕阳产业”到“朝阳产业”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李平处长在《造纸产业绿色发展的环境建设》曾提到:“现代造纸产业(林浆纸一体化)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具有显著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完全可以做到资源可再生、生产可清洁、废物可回收、污染可治理。” APP(中国)1992年在中国引入林浆纸一体化,20年来中国已经从造纸大国走向造纸强国。回顾这20年,要从造纸大国走向造纸大国有很多事情要做:一要继续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解决环保原料成本等问题;二要有国家规划,解决同质化竞争和科学布局等问题;三要有国际认证和反贸易壁垒措施,以解决国际化与市场问题;四是建立健全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五要诚信创建事业,创新发展事业。 科学经营 可持续发展 桉树是广西重要的商品林树种,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但面临不少质疑。广西大学林学院院长温远光教授介绍道,桉树人工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风险是存在的,但与桉树无关,其他人工林也同样存在。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干扰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林分的年龄和结构等。因此科学发展桉树人工林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而目前广西在营造桉树人工林方面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 - 2012-07
30
独家评测维达超韧系列纸巾系列
独家评测维达超韧系列纸巾系列2012-7-27 雅虎时尚 产品名称:维达超韧系列纸巾系列 产品规格:3层*150抽/包 参考单价:¥16.5 产品介绍: 全新升级的维达超韧系列采用创新的压花工艺制造,长短纤完美结合,使纸质更加舒适耐用;厚实的纤维结构加上多层立体吸水新科技,赋予超韧系列特强的吸水能力,即使遇水仍能保持卓越的超韧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超韧厚实新体验。 一、外观 包装时尚。体现家庭温馨并兼顾大方得体,继承马蹄莲的花的形象。以软抽为设计基础,延展到盒抽、手帕纸。 二、层数 纸巾层数一共为三层,遇水不烂。 三、掉纸屑 迅速吸水,反复擦拭也无掉纸屑碎末。很适合夏季擦汗。 四、吸水速度 将纸巾浸泡,迅速吸水并且不容易撕裂。可见吸水性很好。 五、柔韧度 将浸泡湿透的纸巾反复揉擦再展开,依然没有掉纸屑和撕裂。 - 2012-07
30
实体店不给力 快消品成慢销品
实体店不给力 快消品成慢销品2012-7-30 前瞻网 由于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慢,投资增长预期下滑,预计经济在第3季度见底,加上通货紧缩,中国GDP在二季度的增速仅为7.6%,内外需求同步放缓的宏观环境确实影响到了快消品行业。 7月23日,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World panel发布最新报告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整个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15%,较去年同期16%的增速相比小幅放缓。 前瞻产业研究院快消品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由于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慢,投资增长预期下滑,预计经济在第3季度见底,加上通货紧缩,中国GDP在二季度的增速仅为7.6%,内外需求同步放缓的宏观环境确实影响到了快消品行业,另外,CPI的回落也是快消品销售增速降低的原因。 快消品(FMCG)包括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和食品饮料等,在众多产品种类中,快消品在营销方面是富有挑战性的,多变、灵活、创新频繁,一直走在市场营销的最前面。 在国内零售市场发展步伐放缓的背景下,快消品市场也开始出现疲软状态,出现快消品不“快”现象。 7月3日,kantar worldpanel 发布报告,2012年2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较2011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增速小幅放缓。其中,4个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的快消品销售额增速下降尤为明显,从2011年二季度的18%降到了2012年的11%。 作为快消品零售终端的主体——超市零售,外资零售超市仍然唱主角,其中外资零售超市市场占有率为22%,内资零售市场占有率为16.3%,排名前两位的外资零售超市分别为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和沃尔玛,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6%和7.0%,华润万家和家乐福紧随其后,分别以6.6%和4.8%排名第三和第四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快消品行业研究小组指出,快消品市场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以网购为主要获取渠道的群体数量在激增,并且消费者也逐渐接受和认同这种购买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网点和终端的逐渐完善,网购或许在推动快消品市场发展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至少在目前零售景气度低迷的市场行情下,网购将获得消费者越来越高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