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
30
沁阳有望成为“中国造纸装备基地”
沁阳有望成为“中国造纸装备基地” 2012-10-30 焦作网 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组织造纸、机械、产业经济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组,对沁阳市提出的“中国造纸装备基地”称号申请进行了实地考核,并形成一致意见。 考核组通过座谈、现场考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该市造纸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和“中国造纸装备基地”创建工作进行了考核评审。考核组认为,沁阳市造纸装备产业起步早、群体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在数量、区域密度以及配套能力方面均居全国前列;对当地经济拉动能力强,区域支柱作用明显。目前,该市13个乡镇街道中有12个分布有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4万人,并带动交通运输、煤炭、纸制品等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先后开发研制了国内首台车速600米的卫生纸造纸机等多种新产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电频炉烘缸生产线和成装车间,并积极与美卓、福伊特、江河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崇义轻工、沁阳一机等造纸装备龙头企业不同程度对全国造纸装备行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该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先后成立了造纸装备及造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行业协会,制订了《沁阳市造纸和造纸装备业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等。 综合以上情况,考核组建议授予沁阳市“中国造纸装备基地·沁阳”称号,并希望该市要充分发挥这一集群优势,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专业化协作分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市造纸装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形成了沁伏路沿线、崇义和市区三个比较大的产业集聚区,并建设有造纸装备专业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该市造纸装备企业已发展到180家,其中33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1.8亿元,实现利润4.6亿元。 - 2012-10
30
河北石家庄主城区纸企2015年底全部搬迁改造
河北石家庄主城区纸企2015年底全部搬迁改造2012-10-30 燕赵都市报 在着力推进“两个环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印发了石家庄市《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以对石家庄的长远发展和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生态环境治理好。到2015年,全市基本实现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气爽的总体目标。 通过大力开展“四城同创”活动,力争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二级以上好天气天数稳定在310天以上 《意见》提出,到2015年,石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稳定达到310天以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8%、14.7%和13.3%;2013年市内各区降尘量达到省控标准;2014年五个县级市城区降尘量达到省控标准;2015年所有县(市)区城区降尘量达到省控标准。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10.4%和14.3%;城市河流水质达到水体环境功能要求,主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超过6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小于2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累计新增园林绿地1800公顷,建成区绿地达到41%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2014年达到33%,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保护水源 城区重点污染企业全部搬迁 《意见》提出,以电力、煤炭、焦炭、钢铁、水泥、玻璃、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攻坚行动。加快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制定实施新一轮市区污染企业搬迁计划,2015年底主城区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改造。 同时,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纺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依托现有的24个工业聚集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空间布局,到2015年凡新建或搬迁工业项目全部进入聚集区。 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生活与消费体系,基本建立低碳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淘汰黄标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 《意见》规定,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要编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开展PM2.5源解析研究和监测,分步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现机动车尾气检车前置。扩大市区“黄标车”限行区域,出台“黄标车”淘汰补贴鼓励政策,到2012年底前,淘汰1995年12月31日前登记注册的汽油车和2002年12月31日前登记注册的柴油车。到2015年,淘汰2000年12月31日前登记注册的黄标汽油车和淘汰2007年12月31日前登记注册的黄标柴油车。 保护饮用水源地逐步停止采用地下水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逐步停止采用地下水,封停取水设施、加强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严防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矿产资源开发、石化行业生产等重点场所地下水污染,依法严厉打击通过渗坑渗井偷排偷放行为。 开展十大工程力促“四城同创” 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程 编制《石家庄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确保连续3年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中名列前茅,到2015年所有县级市达到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标准,与市本级共同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程 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到2015年,主城区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所有县级市和60%以上的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程 以环省会绿化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国道、省道等干线道路绿化,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的层次和水平。到2014年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市容整治工程 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制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各项准备工作,2014年向国家爱卫会提出申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展“三片”(新、旧火车站片区,省文化中心区)、“一环”(二环路)、“五路”(民族路、自强路、胜利大街、范西路、育才街)景观提升改造工作。 省会气化工程 围绕省会气化工程,重点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县县通”建设、居民生活气化、供热气化电化、公交气化、分布式供能示范等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继续开展分散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到2013年底,全部完成市区623台分散燃煤锅炉拆改任务。 洨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 以污水治理、管网改造、生态恢复、环保治理为重点,对洨河流域进行全面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科学编制县、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远规划和到2015年的分年度工作计划,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街道硬化、村庄绿化、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粉尘治理工程 治理建材粉尘污染。2012年底前淘汰直径3米以下的水泥磨机180台,取缔或高标准治理西柏坡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建材企业82家,治理或取缔全市其他范围建材企业312家。2013年10月底前完成陶瓷、板材、钙镁、煤炭储运和洗煤、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治理和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加强交通道路抑尘。 “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 继续加强减排三大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以省“双三十”为代表的减排示范工程建设与监管。 千家重点企业环境监管工程 把列入省千家重点企业名单的单位作为监控重点,结合石市已实行的企业公开承诺制度,发布企业名单,公开污染物产生、排放等环境信息,强化减排降耗措施,提高环境绩效。所有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重点防控企业每两年开展一次清洁生产审核。 - 2012-10
29
广西“三步并两步”迈向林业强区
广西“三步并两步”迈向林业强区 2012-10-29 广西日报 2000亿元——“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广西林业产业总产值目标,今年底不仅要突破,而且有望达到2100亿元。10月24日在南宁召开的2012年全区林业工作座谈会上,全区林业系统的头头脑脑们摩拳擦掌,奋发争先,谋划冲刺今年最后两个多月。 这意味着,广西“三步走”建设林业强区的战略任务,继关键的生态指标森林覆盖率去年提前4年达到之后,关键的经济指标林业总产值将提前3年完成,5年翻两番,为今年全区GDP增长贡献1个以上百分点。 支持这一乐观估计的关键数字,是前三季度的统计资料:今年1-9月,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1656亿元,同比增长38%,占年度任务92%;其中造纸与木材加工业产值实现718亿元,同比增长44%,年底可望成为广西新的千亿元产业。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林业强区的决定,以2008年为起点,到2015年实现目标,做出8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时间段为2008到2010年,重在“打基础”;第二步时间段为2011到2013年,进入“攻坚”阶段;第三步时间段为2014到2015年,展开“巩固”进程,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左右,林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去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0.5%,今年林业总产值又出现突破2000亿元之势,使广西建设林业强区呈现“三步并作两步走”的喜人局面。 对2007-2011年广西林业发展的统计分析,也让人备受鼓舞:5年间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5%,比全国同期高8.4个百分点;林业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1位跃居第6位,平均每年前移一位以上;2011年林业产业总产值1672亿元,是2007年527亿元的3.2倍。 2009年7月,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备忘录》。从此,中央对广西林业投资稳定、持续增长,数额屡创新高,增幅也写下历史之最。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建设林业强区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的意见》及《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将造纸与木材加工业列为重点打造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2010年起,“绿满八桂”造林绿化项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新建沼气池建设项目等,一一被纳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 近年来,广西人工林、经济林、速丰林、桉树林面积稳居全国第一;松香、八角、肉桂、茴油、桂油、木衣架等特色林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造林绿化、林权改革、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等全国瞩目,被国家主管部门称为“后起之秀”、“一面旗帜”。(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李巧玉 张雷) 多来些“赶超跨越” 8年征程,5载跨越;“三步”战略,“两步”赶超——广西建设林业强区的步伐和英姿,何其矫捷,何其豪迈! 顺应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奋斗的大目标。建设林业强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正是实现这一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林业强区这5年历程,广西森林覆盖率连年递增1-2个百分点,生态越变越好,“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响亮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林业强区带来了“生态好”。 建设林业强区这5年历程,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后起之秀”,农村人均拥有7亩“绿色银行”;林下经济发展一马当先,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建设林业强区带来了“农民富”。 建设林业强区这5年历程,广西森林资源迅速增加,成为全国最大木材产区和国家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林业产业蓬勃壮大,成为“绿色崛起”的生力军和活样板。建设林业强区带来了“经济强”。 - 2012-10
23
美卓向沙特Obeikan纸业公司提供板纸机改造业务
美卓向沙特Obeikan纸业公司提供板纸机改造业务 2012-10-23 中国纸网 美卓将对沙特 Obeikan 纸业公司位于首都利雅得纸厂的1号板纸机实施改造。改造后的板纸机将于2013年年中全面投入运行。合同金额未公布。 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并降低成本。 Obeikan 纸业公司总经理 Mohammed Al-Mowkley 说:“这项投资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即保持一流技术,确保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造纸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压榨部改造以及涂布与空气系统改造被分别纳入制浆造纸与电力201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未交订单中。 技术信息 幅(网)宽3.4米的1号机生产定量在180-450克/平方米之间的涂布白板纸。该机设计车速600米/分。目前产量为17万吨/年。改造后,年产量将达到22万吨。 美卓供货包括以一套全新的 SymBelt 靴式压榨对压榨部实施改造,以提高纸幅出压榨干度。供货还包括一套全新的配有单侧气加热干燥箱的帘式涂布站。这种全新的多层帘式涂布装置可同时向纸幅施涂两层涂料。非接触涂布方式可确保纸机运行不受车速限制。美卓还将负责安装指导、调试以及开机业务。 Obeikan 纸业公司隶属于 Obeikan 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印刷、包装、教育以及出版等。公司成立于1983年。 Obeikan 集团总部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 - 2012-10
22
从理文到APP 投资旋风席卷广西林业
从理文到APP 投资旋风席卷广西林业2012-10-22 浙江在线 投资旋风正在席卷广西林业。从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到江苏阳光集团、香港理文公司、中国地板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翔盛集团、广州力恒集团……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纷至沓来。从世界五百强到中国五百强,广西林业成为国内外大企业竞相投资的热点。众多企业为何抢滩广西林业? 经过多年努力,广西林业迅猛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2009年,全区森林面积达2.06亿亩,森林覆盖率57.78%,居全国第四位,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近3倍;经济林、人工林、速丰林面积和年商品材采伐限额均居全国第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全区每年造林350万亩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说:“北部湾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雨同季,具备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是国家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重要区域。” “山清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广西响当当的国际名片。 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纸及纸制品消费国,但造纸的主要原料却需要大量进口,广西对林浆纸项目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林地资源等优势。 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确定林业发展“三步走”战略,提出全区林业总产值2015年达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60%左右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 “多年来,广西坚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特别是经过集中开展‘造林灭荒’、‘绿化达标’活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依法控制森林采伐,森林资源呈逐年上升趋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这样梳理广西森林资源发展的脉络。 2009年以来,自治区林业厅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等活动,积极推动区内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大力引进国外区外大集团企业来广西投资。 从2009年自治区全面启动集体林改以来,广西的林改速度快、质量高,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和后起之秀”。随着集体林改的深化,近两年来,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以年均29.4%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 世界级大企业的投资,不仅带动了广西林业经济的发展,更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之路。 斯道拉·恩索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马诺德说:“企业只追求短期最大利益,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在人文层面和社会层面都是不可持续的,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斯道拉·恩索广西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继续致力于在广西建立16万公顷的桉树人工林基地,以满足90万吨纸浆和90万吨纸和纸板工业项目的纤维原料需求。 “种6棵树,用1棵树。”金光集团采取不炼山造林、水平环山整地、采伐剩余物回馈土壤、保留原生植被缓冲带、保护小流域生态环境等措施,开展ISO环境质量管理,有效降低了人工林营林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工林生态环境的主动管理。目前,金光集团在广西建设了160多万亩林浆纸原料林。 同时,金桂公司还将现代化的林业机械引入人工林营造,使人工林产量、蓄积量得到明显提高,有效推动了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发展和天然林保护两全其美。 丰林木业集团坚持不懈地“十年树木”,不仅解决了部分人造板的原材料,还得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该集团营造的20多万亩速生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万吨,释放氧气32万吨。2010年8月17日,丰林木业集团获“2009~2010年度中国最佳低碳企业”称号,成为当选22强中唯一的一家林业企业。 以金桂浆纸为代表的几家大型林浆纸一体化企业的进入,还推动了广西林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了林业产业的整体水平。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说:“以前,纸业生产的主力军是中小纸厂,既大量消耗森林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造林、制浆和造纸一体化的纸业循环生产等先进理念带进广西,改变了传统的造纸业发展形态。” 金桂浆纸项目引进世界上先进的造纸设备,特别是新开工的60万吨造纸项目,将设计建设拥有专利权的乐美罐圆形纸制液态无菌管装系统液体包装纸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使广西林纸产品步入高端纸产品行列,打破国外跨国公司对无菌液体包装纸产品的垄断。 江苏阳光集团与广西林业集团的合作,不仅发挥了林业集团和桂峰林业熟悉林业政策、拥有丰富营造林经验的优势,还发挥了江苏阳光集团品牌、资金和科学管理的优势。项目的实施,将打造一家在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林板业龙头企业。这样的合作,无疑是双赢的。 大投资大项目,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在原料林基地建设中,通过在农村创造直接就业机会和土地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让农民受益匪浅。截至目前,全区农民与金桂采用分成模式,利用荒芜之地合作造林89万多亩,林地收益为54元/亩/年,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益4800多万元。 - 2012-10
22
广西制浆造纸业技改“脱胎换骨”
广西制浆造纸业技改“脱胎换骨” 2012-10-22 广西日报 “为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我区制浆造纸企业的污染排放,2013年12月底前,广西80%仍采用传统元素氯漂白工艺的重点制浆造纸企业要完成技术升级改造,改为采用环保的无元素氯或全无氯漂白工艺;到2014年12月底,所有重点制浆造纸企业技改完成率需达100%。”这是记者日前在广西制浆造纸行业全无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交流现场会上获悉的消息。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不断加强各项节能降耗工作,制浆造纸企业也取得了明显发展,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企业工艺落后,导致吨浆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负荷仍较重,企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优势转化程度较低。目前全区20多家化学漂白制浆企业,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次氯酸盐漂白工艺,仅有少数企业采用全无氯或无元素氯漂白工艺,而传统的次氯酸盐漂白工艺,从源头上导致有毒有害的可吸附有机氯化物无法达标排放。 相关负责人透露,自治区要求到“十二五”末,广西要实现制浆吨浆产品废水排放量降低40%以上,漂白车间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为达到上述目标,广西要求各制浆造纸企业要高度重视,克服等待观望思想,借鉴现有环保制浆造纸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企业实际选择适合的工艺技术,制定改造计划进度表并按期实施。鼓励企业实施漂白工艺技改并优先给予资金支持;对完成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工艺技改的企业,优先考虑给予扩建制浆造纸项目安排;对不落实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工艺技改的企业,暂停该企业的产能扩建或技改项目审批。 - 2012-10
12
安徽:建成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绿色造纸产业基地
安徽:建成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绿色造纸产业基地2012-10-12 安徽省科技厅 安徽省政府9月26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对八大主导产业提出了发展意见,家电、汽车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三年后产值欲破万亿大关。到2020年,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打造智能家电基地。安徽省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在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方面,将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平板显示、LED光电、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制造基地,培育形成国内一流的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特种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产业集群和节能环保型、个性化、智能化家电产品。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自主品牌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创新发展基地、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基地、国际汽车市场主要出口来源地和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节能环保设备和智能装备基地,这些都将是国内NO.1。长江流域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也是安徽省瞄准的目标。材料和新材料产业也属第一方阵,安徽省将打造国内最大的铜精炼和精深加工基地、全国前三强的煤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石化和精品钢材基地、全国规模较大的铁基、铜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部分龙头企业跻身世界前五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安徽省将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构建智能电网,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低风速发电、天然气利用、现代煤炭物流都将加快发展;还将加强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开发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将被鼓励建设能源项目。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工纺织产业方面,安徽省将建成全国重要的塑料制品基地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绿色造纸产业基地,以及现代纺织承接转移国家示范基地和全国新兴经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精品纺织服装、名品制鞋基地和国际性先进纺织品贸易中心。安徽省服务业增速现位居中部地区前列,未来将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和软件、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旅游、体育健身等现代服务业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电影院线跨区域发展。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发行基地,建设全国区域性包装印刷中心、出版物发行中心。依托区域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统筹规划特色文化创业创意园区建设。安徽省还将推动演出院线、电影院线跨区域发展,构建文化产品流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