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
18
新疆:恒安集团与昌吉签订投资规模逾亿元项目
新疆:恒安集团与昌吉签订投资规模逾亿元项目2010-8-17 乌鲁木齐在线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从2011年到2015年,福建省将在5年内筹措超过16亿元投入到昌吉州六县市,重点投入到让大多数群众长期受益的项目上,并大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 “准确地说,昌吉州发展的决定因素已经不在于福建援建,我们的作用,是以产业援疆方式对昌吉州高速发展进行更有力的助推。”昨日,福建泉州援建干部、昌吉市委常委黄华强说。 位于昌吉市大西渠镇的闽昌工业园,被称为“写在戈壁滩上的奇迹”。 2006年6月9日,闽昌工业园在戈壁滩上动工兴建,当年就引进数家闽籍和台籍企业。 目前,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0万元,已有48家企业入驻,8家企业正在签订入驻手续和洽谈项目。去年,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 从1999年6月至今,在福建省对口援建昌吉州11年里,昌吉州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福建对口援建资金、人才、政策的作用,而福建省也因此与昌吉州有了更多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福建产业化项目落地昌吉 厦门投洽会是昌吉州在内地一个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连续9年,昌吉州在厦门投洽会上取得的招商引资成果名列新疆各地州第一。 目前,福建援疆干部通过厦门投洽会,已累计帮助昌吉州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27个,协议金额370.4亿元;签订合同项目150个,合同金额147.2亿元。已合同履约116个,到位资金38.24亿余元。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从6月份至今,昌吉州上至州政府,下至各县机关,用“马不停蹄”形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毫不为过。 “我们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昌吉市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说,不过,在说这句话时,他疲倦的脸上带着笑容。 之所以如此忙碌,是因为福建省援建干部为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密集组织了一批又一批闽商前来昌吉考察项目。 今年5月25日,福建省6家民营企业和昌吉州6个县市签署了总金额达11.1亿元的合同、协议,涉及矿业、农业科技、土壤修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紧接着,从7月15日至7月3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泉州市晋江、南安等8个县(市、区),分别组织各自辖区内共40多家企业,到对口援建城市昌吉市进行考察和产业、项目对接。 其中,目前国内最大的卫生巾、纸尿裤和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福建恒安集团,已与昌吉市签订合同,其投资规模逾亿元的项目,近期就将在昌吉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仅一周时间里,泉州市一个市就有七八个考察团来昌吉考察。”黄华强说。他补充,这些闽商全部是自愿来昌吉的,政府部门绝没有搞“拉郎配”。 “实际上,以福建商人的精明,昌吉州的土地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足以吸引闽商加大投资力度。”黄华强认为。 产业化援建实现双赢 黄华强透露,近期,泉州市将与昌吉市签订《两地产业对接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新一轮泉州市产业援疆大幕正式拉开。 该协议包括泉州市政府、昌吉市出台的针对泉州市企业落地昌吉的优惠政策、两地协调机制等。 按照协议,泉州市将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助到昌吉投资的泉州企业和项目;同时出资800万元完善昌吉高新区福建工业园基础设施,出资2000万元建设首期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促进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协议还包括,支持昌吉市在泉州市成立招商办,每年提供10万元办公经费,该招商办将面向泉州乃至福建进行招商引资;鼓励泉州企业和投资者、创业投资公司参与昌吉企业股份制改造、股权投资或联合上市。 而为避免零敲碎打和“撒胡椒粉”,双方将做好每个项目前期策划和可研分析,利用泉州资金、技术、管理和产业优势,与昌吉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浓厚的对回民特色文化互补嫁接,有针对性地选做、多做带动性产业化项目,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昌吉市是新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具备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黄华强说,而泉州食品、纺织等产业优势突出,只要实现产业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就一定会出现双赢局面。 - 2010-08
18
护舒宝:女童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
护舒宝:女童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2010-8-17 中国青年网 护舒宝提示:女性的健康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尤其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女童来说,从小呵护女童,让护舒宝呵护她们自信美丽的一生,将对整个民族的未来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生理课,但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其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副课而疏于教导,疏于研究,不少家长也同样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自己孩子的生理健康问题闪烁其词、犹抱琵琶半遮面,从而导致不少女童对自身的生理健康知识十分懵懂,甚至相当贫乏,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方面对于女童生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今年3月28日,护舒宝“心系女童”全国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专门研究女童生理健康工作;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宝洁公司在第一时间联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询问5所宝洁希望小学师生的安全,在得知女性护理品是灾区紧缺物资之后,著名品牌“护舒宝”等立刻行动,向玉树震区援助了88万元的护理品。这些事实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行动起来,为关注女童健康正在积极努力。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的社会关注女童健康的力度还不够普及,力量还不够大,作为教育的主渠道,不少学校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女童生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方式,有些保守派的老师连提到“护舒宝”等字眼都觉得是很可耻的事情,如此的教育怎能过关呢,社会上不少人也对女童的生理健康问题认识不高,有多少女童知道“护舒宝”之类的生理用品怎么选、怎么用,如何又是不对的,这些都是非常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都能像“护舒宝”一样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让女童在学校里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通过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让她们从小不仅掌握健康生活和理性工作的多种技能,而且掌握应对自身特殊生理问题的健康方法,至少要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如“护舒宝”之类的生理用品,那么,就一定会对将来养育下一代产生更加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