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
08
十二五造纸化学品明确五大重点任务
十二五造纸化学品明确五大重点任务2011-7-7 中国化工报 我国是全球造纸工业最具增长力的国家,目前纸和纸板的总产量、消费量均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纸机已经进入我国,并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大型化和高速化,对我国造纸化学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快实现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造纸化学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行业的五大重点任务: ——大力发展非木材纤维和再生纤维专用化学品与关键共性技术。我国造纸行业面临造纸纤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造纸纤维原料中非木材纤维和废纸纤维约占78%,尤其是再生纤维已占62%。为此,需要开发非木材纤维和废纸纤维专用化学品,特别是网络型纸用干增强剂。网络型纸用干增强剂可大幅度提高二次纤维生产的包装用纸和纸板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可以生产出对挺度、耐折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高档纸板,还能提高薄型纸的裂断长,或在裂断长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商品木浆的加入量,增加二次纤维的使用量,并可减少纸的断头和掉毛、掉粉,提高纸的印刷适应性。 同时,发展再生纸的关键共性技术,如经过印刷的废纸回用需要脱墨剂和脱墨技术;在废纸中有许多胶黏剂等杂质,处理不慎在抄造时会产生黏缸、黏网等情况,造成抄纸障碍,因此需要开发新型抗干扰干增强剂两性阳离子丙烯酸—丙烯酰胺水溶性聚合物等树脂障碍控制剂。 ——大力开展造纸废水综合治理专用关键化学品与应用技术研究。造纸废水综合治理技术是通过采用化学与生物、有机与无机、合成与复配等技术的集成创新,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的相互结合方式达到造纸废水综合治理。在源头治理方面要重点开发新型高效助留、助滤剂,与纤维结合力高的层间增强剂和表面施胶剂及应用技术;在末端治理方面,要开发高效废水处理化学品及其应用技术和装备,努力使造纸行业吨纸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降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发展新型造纸工业用消泡剂,包括耐高温耐强碱有机硅消泡剂和水相体系非有机硅消泡剂。 ——大力开发高档纸和特种纸专用关键造纸化学品与应用技术。对造纸化学品依赖度大的高档纸、特种纸是我国的紧销产品,也是造纸行业的高利润区和转型升级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纸和特种纸的需求逐年提升,如数码技术的发展,促使数码用纸的需求加快;水果包装纸,可以使水果变得更鲜艳可口;现代住房安全装饰,要求开发阻燃装饰纸;另外还有热敏纸、抗静电纸、导电纸、防伪纸等都需要各种特殊的专用化学品。在这一方面,发展以下3个专用化学品是重点任务:液体荧光增白剂和高白度纸用荧光增白剂,新型纸张表面施胶剂,高档纸专用新型环保型涂布胶黏剂。 ——配合造纸行业产品规模技术提升与结构优化,加大造纸化学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重点向规模化、专用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中碱性浆内施胶剂、专用表面化学品、沉积物控制剂、新型助留助滤体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纸化学品新产品,重点向规模化、专用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在一些重要品种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发展造纸化学品共性关键环保技术及清洁生产工艺。针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生产现状,“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变性淀粉、聚丙烯酰胺、施胶剂等几个大类化学品的共性关键性环保技术及清洁生产工艺。 变性淀粉连续自动化清洁生产工艺主要是通过对连续化应用关键装备集成技术、粉体流态化技术、快速催化连续化反应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质量快速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实施,达到连续自动化清洁生产工艺。 环保型AKD蜡及其连续化生产技术将在酰氯化工艺、无溶剂法生产技术以及连续化生产工艺进行创新,通过新型的反应设备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连续自动化清洁生产工艺。 - 2011-07
07
哈萨克斯坦中国生产线卫生纸厂投产
阿克莫拉州中国生产线卫生纸厂投产201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据哈萨克斯坦国际文传电讯社6月3日报道,阿克莫拉州州府科克舍套市卫生用纸厂投产。该厂工程总造价45.5万美元,年可生产价值约200万美元的卫生纸540万卷。 据科克舍套市政府称,造纸厂采用中国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餐巾和卫生用纸,该厂的运营可为社会创造30个工作岗位。 - 2011-07
07
包装在印刷市场中拥有庞大的商机
包装在印刷市场中拥有庞大的商机2011-7-6 耗材网 印刷业一度曾经有五百年的时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现在一切都在急剧的变化当中。这些变化在包装印刷业尤其明显,而该产业的新技术、新市场与新竞争者令人不由产生疑问:未来会是谁在印刷包装产品,而他们又会印刷什么? 包装在印刷市场中拥有庞大的商机,而且与大多数的商业印刷领域相比,包装印刷每年都以大约5%的速度稳定成长。这也难怪包装印刷会被认为是在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的许多商业印刷业者的救星,同时也被视为是进一步开发已经建立的包装制造行业的安全赌注。 然而对于迫切需要更多工作以及更多报酬的商业印刷业者而言,包装真的是一个简单的解决之道吗? 当然,他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商机。显然由于如此巨大,全球的研究组织、私人公司与政府对于全球包装市场的规模很难有一致的共识。预估的数量差距最多达到50%,产生差距的原因经常是由于彼此在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包装产品时,使用的方法有管大的不同。 但是根据Pira International Ltd?最近刚刚发表有始以来最全面的包装印刷研究之一的公司,其调查指出,2005年全球包装市场(不包括标签)的市值高达4770亿美元。全球的标签市场同样难以预估,因为标签产业倾向于以转换的平方米数目来计算其市场占有率,而不是以金额。然而根据平均的估算,总共的标签市场价值差不多在700亿美元左右。同时包装确实在增长之中,这点确凿无疑。自从2004年起,全球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4.3%。到2011年,平均增长率甚至可预期增加到约5%,但是这些只是平均的数据,某些地区(例如中国、印度和部分东欧国家)的成长率预计可超过100%。 对迫切希望扩展的印刷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包装工业主要是一项与印刷相关的行业。包装消费快速增长,并且会持续增长下去,同样对印刷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 每年增加150亿美元 对全球包装印刷市场所进行的调查证实了这个数据。在2005年,全球所创造的包装印刷产值达到2160亿美元。这样一个健康的市场预计在2011年可达到2910亿美元,每年成长率超过5%。上述金额仍然没有包括标签。如果将标签印刷市场考虑进去,则本年度全球的包装印刷产业价值可能在3000亿美元左右,明年还会增加150亿美元。 这是个好消息 好消息是这几千亿美元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轻易取得!到目前为止,包装印刷是你想要进入的竞争最激烈的印刷产业。 首先,这些看起来确实亮眼的增长数据并不可能在欧洲或是美国地区出现。欧洲的市场固然庞大,但实际调查显示,这里也是往后几十年间全球进展最缓慢的包装市场。而欧洲印刷业者也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设法维持他们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实际的增长机会将会出现在其他地区。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最快的那些地区。为了能快速掌握巨大商机,您可能必须要亲自前往当地。但是如果要获得令人关注的新机遇,同时拥有大幅成长的潜力,您或许在成熟的市场中比较有前途,例如欧洲或美国。 包装的消耗量与人均GDP有直接的关联,而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所扮演的角色也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在改变。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报道,新兴经济的联合生产目前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同时根据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的资料,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加了近三倍。大量信息也预测在往后的10?15年期间,印度部分地区的GDP会有惊人的表现。 要进入一个市场,并且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保卫战需要许多勇气、远见、知识与资金,但并非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果您能够从头开始,成功的机会就更大,因为您不会受到一些不合适、无法改变(尚未付出代价)的生产技术的约束,这当然是技术快速变更的包装界的优点。 在心理上,您当然应该从头开始,或是重新开始您的包装印刷。 - 2011-07
07
我国不干胶印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不干胶印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1-7-6 耗材网 中国的不干胶标签印刷业:中小型印刷厂多,专业化大型印刷厂少;印刷厂初级设备多,高档设备少。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发达,中部地区次,内陆地区较落后。在不干胶标签印刷方面以凸版印刷为主,连续式输纸是最先进的印刷形式,往复式次之,间歇式输纸是最初级且精度最低的输纸方式。单张纸不干胶标签印刷是中国特有的加工方式,在国外已很少见了,国内的不干胶标签印刷水平只处于初级阶段,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不仅在印刷设备上,在印刷工艺、印刷材料及标签的设计上也有体现。 一、不干胶标签印刷加工设备现在式 1.凸版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 生产凸版圆压圆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为主的设备生产商有——日本的Ko—Pack和日本在华独资企业上海新闵太阳。国产陕西北人公司的卫星式轮转机也批量上市。机型都属于卫星式连续输纸印刷机,配置为6色UV凸版印刷和一组UV上光;可选圆压模切、平压模切、电晕处理、切单张和收单张装置。为保证UV上光的精确性,Ko—Pack和新闵太阳都将传统的辊式上光改为柔版上光。光油涂布量由网纹辊线数决定,不受压力和印刷速度的影响,保证了印刷品光泽的一致性。 圆压平间歇式输纸标签印刷设备也是标签印刷的常用设备,主要生产商有日本三条、琳得科、台湾万谙、罗铁、川菱、深圳正琦、广州浩田、奈本、瑞安中天等。设备主传动机构由传统的机械传动改为机电一体化的无轴传动,输纸长度可通过电脑预置,由滚筒自动牵引材料输纸,完全消除机械误差。另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安装UV干燥装置,使用UV油墨,扩大了标签印刷范围,提高了印刷速度,免去了覆膜工序。 2.柔版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 此类设备全部为窄幅柔印机,以国内产品为主,如上海紫光、西安黑牛、无锡宝南等,设备有两个特点: ① 使用UV油墨代替水性油墨。UV油墨稳定性好,避免频繁清洗印版和输墨系统。更重要的是UV油墨的色密度大于水性油墨,可提高标签的印刷质量。 ② 普遍使用无胶片直接激光制版技术,避免了小网点损失、大网点并级,改善图像层次,图文清晰度和印刷质量大幅度提高。柔版印刷不干胶标签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企业采用国内资源、国外技术生产出的柔版印刷设备在印刷质量和价格上都在逐步被国内印刷企业所接受,应用柔版印刷不干胶标签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增长。 3.模切设备 不干胶标签有两种印刷加工方式:一步式,即印刷和模切一次完成,机器一端输入原材料,另一端出标签成品,适合简单的标签生产。分步式,即标签的印刷和模切在两台设备上进行,适合图文复杂、工序多、批量大的标签生产;分步式加工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① 卷筒纸圆压圆模切机 线外模切机不仅可加工印刷后的不干胶标签卷筒材料,可直接模切空白标签,及折页或切单张,效率和精度很高。 ② 单张纸平压平模切机 以单张纸胶印的不干胶标签,目前在我国占全部标签产量的10%,这类产品全部是在平压平手动模切机上模切,不适合不干胶材料,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模切质量差。 二、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将来式 我国作为标签生产大国,也是不干胶标签印刷潜力最大的国家。今后不干胶标签印刷会向多方面发展各种业务范围和加工种类的标签印刷厂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市场将会非常繁荣,新设备逐渐取代旧设备,印刷技术及工艺以多种形式并存。 1.柔版印刷设备 尤其是UV柔版印刷设备,在不干胶标签印刷领域的数量将快速增加,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水平也将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制版技术快速发展,柔印市场的配套服务更加完善,标签印刷市场更加规范。 2.圆压圆轮转凸印设备 目前圆压圆轮转凸印机全部被进口设备占据,包括日本Ko—Pack、台湾的Labelman,国内基本空白(太行印机曾生产过几台样机)。只要国产设备质量稳定,这类设备将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3.圆压圆往复式输纸半轮转凸印设备 作为不干胶标签印刷业最热门的设备,将有较快发展。其价格适中,印刷质量稳定,适合不同类型的订单(大批量,小批量及临时打样)。但缺点是速度慢,对原材料的质量有一定要求,存在套印缺陷。 4.圆压平凸版印刷设备 曾是不干胶标签印刷的主力设备,但此类设备有两大缺陷:套印不准,压印滚筒往复式,容易造成标签套印误差;效率低,高速运行时,机器颤动剧烈,无法正常生产,将逐步淘汰。 - 2011-07
07
再生生活用纸在国内处于导入发展期
再生生活用纸在国内处于导入发展期2011-7-6 中国纺织报 我国造纸行业供应增速将继续趋于放缓。近日获悉,按照行业内公司在2011~2015年间投产和计划投产的项目预测,未来5年,我国造纸产能的增量约为3500万吨,到2015年,我国造纸行业的总产能将达到1.35亿吨,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6%~7%。 供应增速的放缓源于行业未来需求增速的下降。有分析人士称,根据2000~2010年间纸品消费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自2007年后,纸品消费量逐年下降,增速明显低于GDP的增速,并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迹象。预测未来5年纸品的年均消费量增速保持在6%左右。 尽管行业整体供应增速放缓,但“景气”纸种的年增速仍高达15%~20%,发展势头强于总体行业形势。据介绍,瓦楞和箱板纸的年增速将达18%~20%。伴随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社会各界对于瓦楞包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瓦楞纸箱工业近年来年均增长率达18%~20%。据预测,2013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瓦楞和箱板纸市场。 与此同时,专家预测,高档包装纸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增速可达15%。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装消费人均很低,美国每年每人用于包装的费用为311美元,日本460美元,欧洲385美元,而我国大约在12美元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3%~4%。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加快,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将推动白卡纸对涂布白板纸消费形成替代,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据分析,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非常相关,再生生活用纸在发达国家已拥有较高的普及率;而国内正处于导入发展期。业内预计,到2015年,潜在市场容量约70万吨,市场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 2011-07
07
美研发低成本长效衣物抗菌剂
美研发低成本长效衣物抗菌剂2011-7-7 科技日报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抗菌剂,可对医疗用品、家纺制品、衣服、口罩、纸巾、尿布、袜子等物品进行低成本抗菌处理,且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抗菌效果。这种技术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同样有效,既可在衣物制造过程大规模应用,也可在家中自行对成品进行处理。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网络版上。 该技术的发明人、佐治亚大学助理教授詹森·洛克林说,病原体在织物以及塑料制品上的传播日益受到关注,医疗机构和酒店等处所更易于病菌的扩散。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在美国,大约每20名住院患者中就有一人因相关用品发生感染。工作服、手术衣、手套和床单都有可能寄生有害微生物,因此,研发出一种廉价、长效、易使用的抗菌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佐治亚大学研究基金会高级技术经理加图索·伽马说,不少同类技术通常都存在着破坏原有织物结构、散发异味、不耐水洗和作用时间短等缺点。新技术除能避免这些问题外,还具有成本低廉、使用简便的优点。即便抗菌层因为磨损或其他原因出现破损,也可以通过喷雾方式快捷修复。 洛克林表示,这种抗菌剂对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常见的病原体都进行过测试,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结果发现,在37℃的温度下,经过24小时后,并没有细菌在织物上繁殖和存留。而且,经该技术处理过的衣物在多个热水洗衣周期的测试后,抗菌能力仍未受损,这表明这种抗菌剂即便在较为苛刻的条件下也不会从织物上脱离。这一特性也使其在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医疗用品、军用装备等制品上的应用成为了可能。 此外,这种抗菌剂形成的薄膜还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颜色、反射率、吸光性等性质,同时它还能使被处理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能。 - 2011-07
06
特种壳聚糖纤维布被定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特种壳聚糖纤维布被定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2011-7-5 中国棉纺织信息网 日前,在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山东华兴董事长胡广敏宣布,山东华兴年产2000吨纯壳聚糖纤维啊(海斯摩尔)自动化生产线即将建设完成,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将达到全球第一。海斯摩尔产品作为从深海蟹壳中提取的海洋生物高分子材料,是全球唯一的动物再生纤维,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纺织等领域。海斯摩尔“特种壳聚糖纤维布”已被航天工程“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采用,并被确定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据介绍,由于纯壳聚糖纤维(海斯摩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广泛应用在国防、核工业领域,医用领域、纺织品领域和其它工业领域。海斯摩尔的高纯度使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无免疫原性、广谱抑菌性、防霉性、吸附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殊功能。在医用方面、卫生用品、辐射能防御布、环保滤布以及烟草的滤嘴,以及军事用品和工业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从1926年国外开始研制并建立了壳聚糖纤维生产线至今都未有批量生产,都向我国寻求壳聚糖纤维。 山东华兴历时5年研发,产品质量和技术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用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先进工艺的实施,改善了纤维的性能,干断裂强度和干断裂伸长率等都达到先进水平,可与各种纤维纺制高质量的混纺纱线和无纺布,制成医用敷料、军事用布、其它工业用布和日用纺织品。经国家和国际检测机构检测,纯壳聚糖纤维对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并且还具备其它生物特性。 壳聚糖纤维(海斯摩尔)在纺织品中含量的检测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PCT程序申报了美、英、日等国际发明专利。同时,2010年被推荐作为国家标准;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华兴参与制订了《壳聚糖短纤维标准》、《壳聚糖混纺纱线产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