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实施四大“百亿工程”任务考核全市第一
2011-7-8 江门日报
 
  近日,记者从《关于2010年度各市(区)实施四大“百亿工程”目标任务考核结果的通报》中获悉,新会区在实施四大“百亿工程”目标任务考核中以111.32分名列第一,其中4个镇(街)、2个工业园区(工业基地)和8个产业集群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实施“1122”工程
 
  据了解,为推进市四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新会区2007年提出实施“1122”工程,即到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产值亿元企业突破200家、产值10亿元企业突破20家。
 
  到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2.13亿元,提前实现目标任务;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从2007年的127家增加到167家,完成83.5%;其中超10亿元企业(集团)由12家增加到16家,完成80%,包括超50亿元由无到2家。今年上半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3.31亿元,增长24.14%,总量已超2006年全年。李锦记集团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实现产值53.33亿元,增长40.98%。
 
  同时,镇级经济也取得长足进步。去年,全部镇(街)地方财政收入均超4000万元。会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8.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8亿元。双水、司前、古井3个镇地方财政收入均超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100亿元。
 
  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平台
 
  2009年,新会区成为继广州天河之后全省第二个县(区)级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期间,新会先后新增化纤产业名城、船舶拆解基地、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古典家具之都及香业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基地)建设也开始提速,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崖门定点电镀基地3个产业集聚区。2010年,按已开发面积计,全区入园的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亩产360万元,平均每亩税收8.4万元。
 
  高端的产业基地平台,推动了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初步构筑起以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纸及纸制品和现代物流业为主导,食品、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协调发展的临港型产业集群体系。
 
  全力打造“群象经济”
 
  新会区确立“大推介、大招商、大项目、大发展”战略,5年来,该区累计引入大项目124个,计划总投资770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17个。中国南车、香港和黄、山东华泰、华润集团等25家上市企业以及12家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投资,投资80亿元的己内酰胺项目正全力引入。轨道交通项目将成为促进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期末产业链工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在外引的同时,新会大力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如与2005年相比,李锦记集团从14亿产值快速扩张到产值超百亿、纳税超10亿,冠华集团从20亿产值增长到64亿元,维达纸业从14亿产值增长到超30亿元。目前,该区正力促无限极有限公司“十二五”达到300亿元产值,维达集团达到30万吨产能。
 
  银湖扬帆正当时。新会区目前正朝着打造成为珠中江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奋勇前进,全力实施“三三三”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三大经济板块”(中部银洲湖临港产业核心区、东部先进产业承接区、西部传统产业优化区)、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建设“三大物流区域”(水道物流、轨道物流和通道物流)。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实施“三步走”赶超战略,力争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超越珠三角平均水平,再创新会辉煌。
 
  今年是市四大“百亿工程”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会实施“1122”工程的收官之年。展望全年,新会区信心满怀,提出了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的目标,力争全部实现两大工程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