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4-09

    01

    恒安晋江内坑新型智能化生产基地 拟10月投运

    恒安晋江内坑新型智能化生产基地 拟10月投运 2014-9-1 晋江新闻网 恒安新型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占地117亩,共投资10亿元。目前该基地的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抓紧内外装修和生产设备的安装,预计10月份能投入运行,届时该基地年产值可望达到40亿元,年上缴税收8亿元。
  • 2014-09

    01

    太阳纸业 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期待新业务

    太阳纸业 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期待新业务2014-9-1 巨灵信息 太阳纸业公布14 年中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3.05 亿元,同比下降5.38%;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4 亿元,同比增长51.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1.93 亿元,同比增长52.51%。上半年EPS 为0.09 元。 公司业绩完全符合预期。太阳纸业传统业务通过挖潜增效,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之前净利率水平维持低位,拥有较强的盈利弹性。此外,公司生活用纸以及新材料两大新业务布局则将给公司注入二次成长动力。 收入同比下滑5.38%,下游行业需求继续维持弱势。如果分拆为季度,Q2 季度收入同比下降0.02%,环比上升5.2%。继Q1 单季度收入出现较大下滑之后,二季度收入增速整体已经企稳。我们判断当前大宗纸需求仍然维持疲弱,但是上游产能产能过剩情况已经明显好转,预计未来整个大宗纸行业处于弱复苏阶段。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的概率不大。 需求弱势情况下挖潜增效,毛利率向上弹性显现。上半年利润增速大幅超越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成果显现,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到18.92%,同比上升3.34pct。需求弱势情况下,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公司加大成本管理环节,期内公司大宗纸品、化机浆以及溶解浆等生产成本有所下降,成为毛利率同比上升主要原因。 太阳纸业销售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管理费用率惯性上升。对于销售费用进行拆分,14H1 运输费用为1.37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运输费用占销售费用比重达到82%。上半年销售费用收入比率为3.15%,同比下滑0.4pct。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用同比大幅下降,估计2014 年我国沿海散货运价同比大幅下降有关。此外公司在着力开拓市场过程中,单位产值运输效率有所提升。 太阳纸业管理费用率上半年为3.44%,同比上升0.6pct,主要原因是折旧费用同比大幅上升,目前虽然公司已经不再处于资本开支高峰期,但是去年投产的900T 碱回收及白泥回收工程增加固定资产3.2 亿元。 未来继续拓展新材料和纸类快消品,业务结构趋于完善。14 年年初太阳纸业提出“四三三”计划,未来以生活用纸、湿纸巾以及纸尿裤为代表的快消纸品类利润占比要达到30%,而以溶解浆和木糖为代表的新材料未来利润占比达到30%。我们认为公司以高档大宗纸为基础,产品品类延伸至快消品和新材料领域,符合公司长期产品结构升级方向。不过当前我国快消品用纸的竞争环境较为激烈,公司作为上游原材料企业切入下游品牌消费品市场需要经历较长培育期,短期内我们维持谨慎乐观。此外,我们看好以溶解浆为代表的消费升级需求标的。 主营业务内生改善,品类拓展长期成长空间巨大,维持“增持“评级。太阳纸业作为锅内第一大民营造纸企业,拥有优秀的内部管理运营团队,在下游需求继续维持弱势情况下,公司有能力通过成本控制管理实现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太阳纸业未来通过布局新材料和快速消费品用纸,有望实现产品结构均衡以及产品线升级,以溶解浆为代表的新材料契合消费升级和医疗保健需求,成长空间巨大。
  • 2014-08

    29

    恒安国际201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5亿港元

    恒安国际201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5亿港元 2014-8-29 生活用纸杂志 2014年8月27日,恒安集团公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6.2%至120.98亿港元,而净利润同比下降4.5%,为17.75亿港元。期内毛利率为44.9%,较去年同期45.2%下降0.3个百分点。 1 财务摘要 2014年1—6月2013年1—6月增幅/%收入/港元12,098,064,00010,414,826,00016.2经营利润/港元2,650,479,0002,506,009,0005.8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港元1,775,303,0001,858,854,000-4.5毛利率/%44.945.2-0.3个百分点每股基本收益/港元1.4431.511-4.5每股摊薄收益/港元1.4411.510-4.6年度化回报率/%21.424.1 2 业务回顾 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虽然美国联邦储备局削减经济刺激规模和欧洲央行实行抗通胀措施,但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中国仍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由第1季度的7.4%上升至第2季度7.5%,上半年按年增长7.4%至人民币269,044亿元。 作为在中国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行业保持领先的企业,集团加大力度提升竞争力,以便更好把握因经济发展及健康卫生意识提升推动市场扩张所带来的机遇。 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集团收入增加16.2%,约至12,098,064,000港元(2013年上半年:10,414,826,000港元)。经营溢利增加5.8%,约至2,650,479,000港元(2013年上半年: 2,506,009,000港元)。期内,由于人民币贬值,因此集团所得汇兑亏损约177,456,000港元,而去年同期则有汇兑收益约88,102,000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4.5%,至约1,775,303,000港元(2013年上半年:1,858,854,000港元)。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85港元(2013年上半年:0.85港元)。 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措施得宜和扩大规模的效益,部分抵消了原材料价格轻微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毛利率仍达到约44. 9%(2013年上半年:45.2%),与去年相若。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有所上升,约占集团整体收入的27.0%(2013年上半年:24.1%),这主要是由于期内加大推广促销及品牌宣传的力度,并且因拓展新专业销售渠道及产品研发的费用投入增加所致。 2.1 生活用纸业务 尽管市场持续扩展,然而中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意味市场潜力巨大。不过市场需求回软,而新增产能也陆续投入市场,加剧了行业的短期竞争。集团相应加强推广促销和品牌宣传以应对市场的竞争。集团生活用纸业务销售收入增加11.3%,至约5,637,708,000港元,约占集团整体收入的46.6%(2013年上半年:48.6%)。 由于生活用纸的主要原材料木浆价格轻微上升,加上集团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增加在推广促销及品牌宣传活动的投入,故毛利率下跌至33.2%(2013年上半年:34.9%)。随着木浆的价格从2014年5月起开始下降,管理层预期原材料成本的压力可望在2014年下半年有所缓解。 回顾期内,集团并无新增生产线,年产能保持在90万t左右。鉴于市场已有充足的新产能供应,集团决定调整投产计划。根据修订后的时间表,2014年下半年、2015年及2016年增加的年产能预计分别约12万t、24万t及12万t。项目完成后集团年总产能将于2016年年底增加至138万t。随着新产能逐步投产,管理层在考虑巩固内地市场的同时,于2014年第4季度起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以增加销售收入。 2.2 卫生巾业务 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既提高了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同时也推动消费升级,带动了卫生巾市场的增长。卫生巾行业竞争激烈,引发市场整合,集团因此受惠。期内,集团继续优化产品组合,投放资源研发新产品和推出“七度空间”旗下的“少女”系列超薄型产品。卫生巾业务销售收入增加25.4%,约至3,586,092,000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29.6%(2013年上半年:27.5%)。 受惠于优化产品组合所带来的效益,卫生巾业务的毛利率上升至66.9%(2013年上半年:65.1%)。未来,集团将继续专注于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组合、提高产品品质和增加中高档产品的销售,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2.3 纸尿裤业务 中国纸尿裤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偏低。而且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卫生意识的提高,持续推动纸尿裤产品需求的增长,市场更具增长潜力。不过,由于有大量的生产商投入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影响集团的销售增长。因此集团于期内也加强各种专业销售渠道的推广和品牌宣传力度。期内,集团继续专注于推广中档和中高档纸尿裤产品,并推出新的中高档“小轻芯”系列超薄型产品。中档及中高档纸尿裤产品销售上升约16.1%,而纸尿片产品受持续的市场竞争影响而下跌约12.3%。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纸尿裤产品整体收入上升8.0%,约至1,546,057,000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12.8%(2013年上半年:13.7%)。 集团于期内改善产品组合,抵消原材料价格轻微上升的影响。毛利率轻微上升至44.2%(2013年上半年:43.5%)。 集团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继续加强品牌及产品的推广,拓展母婴店与网上销售渠道,期望为将来带来较好的长期销售增长。 3 未来展望 展望2014年下半年,预期全球经济可继续温和复苏,国内经济亦会稳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不断上升及城市化步伐加快将为个人卫生用品市场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尽管生活用纸的产能在经济增长放缓期仍上升,导致整个行业的短期竞争加剧,然而消费者的个人卫生意识不断提升将会促进高品质生活用纸产品的长远增长。 未来集团将继续加强产品推广,并在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扩充业务。此外,集团还会改善产品品质和管理效率,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及整体竞争力。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的走势,根据市场变化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利润。 凭借稳实基础和品牌实力,以及遍及全国的分销网络,集团有信心继续保持在国内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行业的领导地位,确保业务稳健增长,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
  • 2014-08

    29

    永丰余纸业将在台湾上新卫生纸生产线

    永丰余纸业将在台湾上新卫生纸生产线 2014-8-29 中华纸业传媒 近日,永丰余纸业宣布,将在位于台湾台中市清水的工厂新上一台卫生纸机,该纸机将有意大利Toscotec公司提供,项目计划在2015年第四季度完成。 2013年4月,永丰余宣布了总值2.68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2014-2016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投资几条新的生产线,该卫生纸项目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纸机宽度为3.60米,设计时速1700米/分,,新的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120吨的高品质的卫生纸和纸巾,克重在13.5-23克/平方米。
  • 2014-08

    29

    千金药业:卫生巾营收放量增长 快速打开市场

    千金药业:卫生巾营收放量增长 快速打开市场 2014-8-29 红网 8月26日晚间,千金药业对外公布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9.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9万元,同比下降15.38%。 千金药业在公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药销售收入同比出现下降。” 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从主营业务产品来看,千金药业药品营收已达到了10亿元,毛利率维持在41.91%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千金药业的卫生用品虽然只实现营收1064万元,但同比放量增长425.55%,毛利率高达62.71%,同比增加了11.22个百分点,市场潜力巨大。 7月,千金药业在互动平台上就表示,公司刚进入卫生用品行业,“千金净雅”现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区快速布局,上月已全面进入沃尔玛超市。 根据浙商证券分析师程艳华分析,千金净雅卫生巾市场拓展已由湖南省内拓展到京津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预计2013年实际发货1600万元左右,确认销售收入900万元,2014年一季度预计已发货800万元,全年销售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元左右。 作为千金药业卫生产品的拳头产品,千金净雅来势头不错,经过前期培育推广期,千金净雅对千金药业利润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 2014-08

    28

    恒安集团“北京内蒙爱心行”走进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恒安集团“北京内蒙爱心行”走进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2014-8-28 中华慈善新闻网 8月26日,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携手乌兰察布公益促进会、恒安集团向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捐赠价值3万元的尿不湿等各类儿童生活用品。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会长塔林夫、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助理张映宇参加了捐赠接收仪式,并代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对恒安集团的无私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公益捐赠活动是恒安集团“北京内蒙爱心行”系列公益活动的第一站,公司倡导“爱的奉献,善的力量”,坚信“不以善小而不为,惠聚涓滴终成爱”的理念,用真实的行动践行作为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 2014-08

    27

    宝洁:站在十字路口的日化巨人

    宝洁:站在十字路口的日化巨人2014-8-27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8月18日,宝洁进入中国刚好26年。 这位领跑中国日化市场二十多年的日化巨人,如今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2014年8月1日,重掌宝洁帅印14个月后,宝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雷富礼(A.G. Lafley)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未来两年,宝洁公司将砍掉旗下半数品牌,数量高达90到100个,最终留下为宝洁贡献了95%利润的大约80个品牌。 自从1988年,宝洁公司以每瓶19元的海飞丝撬开了中国市场以来,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中国日化市场的竞争中纵横捭阖,数尽风流。 巨人的“瘦身”之旅:史上最疯狂的决定? 一位家庭主妇站在大卖场的宝洁专区里,她立刻能享受到一站式的完美服务:左边洗发水、右边护发素、再走两步拿瓶沐浴露,甚至个人护理用品和宝宝的清洁用品,也一次全部搞定…… 这是宝洁公司宣传的经典画面,按照宝洁的产品版图,几乎涵盖了消费者所有的日用消费品。 目前,宝洁公司在全球有200多个品牌,整个公司2013财年的销售额达到841亿美元,净利润为11.3亿美元,同比增5%,这一利润水平仍然不及2010财年。 "小"会是更好的。”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强调,宝洁的意图在于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增长速度更快、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计划通过出售、停产及自然淘汰等形式,剥离或退出90至100个旗下规模较小的品牌,把品牌数量缩减一半以上。“放弃大量小品牌将使公司的市场推广、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等不同部门同时获益,因而它应当更加简化,以易于管理。” 这个举动被外界评为“宝洁177年历史上最疯狂最激进的决定”。 “总部尚未公布如何集中发展全球核心品牌的最终计划,至于哪些会是最终的70~80个品牌,?我现在还无法告诉你,但我可以说的是每一个都将是战略品牌,是有增长潜力的品牌。它们将会是各自所在产业、品类和领域的领导品牌,?是消费者喜爱的,客户支持的品牌。”宝洁(中国)公关和传播部公共事务总监梁云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实际上,宝洁的“瘦身”之旅并非当下才开始。 素有“剪刀手”之称的雷富礼奉行“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早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就决定用品牌加减法,“砍掉与核心竞争力相距甚远的业务”。 2007年3月12日,宝洁宣布出售“得宝”(Tempo)面巾纸业务;2008年,又出售了咖啡品牌Folgers;2009年,美国发生花生酱疑遭沙门氏菌污染问题,宝洁于是剥离了吉夫花生酱。2011年,以27亿美元现金将旗下品客薯片出售给家乐氏;其后宝洁又相继将旗下品牌“激爽”、“蜜丝佛陀”以及在中国自创的本土品牌“润妍”,玉兰油旗下彩妆产品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外界惊呼,宝洁是想要瘦成一道“闪电”? 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系主任苏勇认为本次雷富礼再度出山,又一次给“虚胖”的宝洁施行手术,思路正确。但是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发展、品牌营销、组织运行、人力资源、财务政策必须齐头并进,单靠瘦身是否能够恢复元气,需要拭目以待。 一位离职的宝洁前员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外企在华普遍面临衰退,宝洁的跳槽率相对也正常,江浙一带本来就是本土日化企业集中地,很多人也非常乐意去薪水更高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宝洁中国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已经完成了一轮裁员,由于中国区品牌调整还没开始,大的裁员还没开始。 近年来,宝洁经理级别人员的流失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在外企中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宝洁公关总监梁云透露,宝洁已经找到李红的接任者,但在瘦身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仍是这位巨头面临的考验。 也许,正如外界评论的那样,二度出山担任“救火队员”的雷富礼这次能否挽救这个站在悬崖边的日化巨人,势必还要来点不一样的“玩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业内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宝洁当前一方面是品牌太多,仅仅洗发水就有四大金刚飘柔、海飞丝、沙宣、潘婷互相厮杀;宝洁牙膏品牌佳洁士则涵盖健康、美白、天然多效三个系列,所有对牙膏的要求都体现在其中,毫不细分,导致消费者无从下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近几年,在洗发护肤领域,宝洁在中国只推出了6种新品,但有数据显示,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平均每小时就有两种新品推上市场,同时又至少有两种产品遭到淘汰退出市场。 一位离职的宝洁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宝洁内部对于新品推出需要的流程很长,通常中国区推出某个新品后,美国总部要很长时间审核批准。 世界著名的营销战略家、“定位之父”艾·里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宝洁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新品牌的匮乏,这是欧美大企业的通病,尤其是多品牌战略虽然可以规避淘汰风险但是让资源难以合理配置。 中国区收入依靠八大品牌 梁云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目前在中国运营的20多个品牌都是领导品牌或者有潜力成为领导品牌,中国未来有很多发展和创造价值的空间。”目前,宝洁在华共有23个产品品牌,归入“美尚、健康、家居”三大板块,这种设置思路也贯穿于宝洁全球近200个产品的“品牌库”中。 在其中国区的品牌矩阵中,业界公认其最具竞争力的品牌集中于“4+2+1+1”的分布中,即美尚板块的“潘婷、海飞丝、飘柔、沙宣”以及健康板块的“佳洁士、护舒宝”和舒肤佳以及Olay(玉兰油)组成的中国矩阵。 日化专家冯建军给《中国经济周刊》算了一笔账,现阶段宝洁中国占全球业务总量的1/11左右,销售规模约为400亿人民币,而上述八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宝洁中国绝大多数的收入。 “4+2+1+1”的中国矩阵中最稳定的是“四大金刚”—潘婷、海飞丝、飘柔、沙宣,在中国的卖场中只有这4个牌子不用交进场费,甚至还有洗发水卖场认为没有这4个牌子的洗发水,卖场会让人觉得不专业。因此这4个牌子贡献了整个宝洁中国超过53%的收入。其次则是玉兰油,在宝洁中国销售额中,依旧贡献了六分之一,可谓单品冠军。 “但是,如何变年轻是玉兰油当下的重点,本来宝洁还有高端护肤品牌SK-II,但是SK-II此前经历铅超标事件后销量骤减,现在几乎是Olay(玉兰油)一个品牌支撑。尤其是2013年,欧莱雅在中国的护肤品市场份额已升至15%,而这一时期宝洁护肤品占有率不到10%,境况堪忧。”冯建军说。 至于剩余的佳洁士、护舒宝、舒肤佳,虽然在各自领域都是销售排名前三的牌子,但是面临以一对多的竞争局面,例如护舒宝,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苏菲的份额最初落后于宝洁,但2013年1月起,苏菲开始超过宝洁。2012年7月到2014年2月的这段时间,苏菲增长了3.2%,而护舒宝下滑了2.3%。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也认为,宝洁中国的确面临重重困境,销售增速出现放缓势头。国内日化品牌不断崛起,对宝洁产品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宝洁公司自身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宝洁很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的洗涤用品、尿布、牙膏份额中,本土日化品牌所占份额已经达到45%。 巨人的对手:彪悍的中国草根对手们 在过去5年,中国日化市场经历了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各种混战,本土企业的崛起对处于利润金字塔顶端的宝洁带来了强劲挑战。 日化专家李志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本土企业的优势在于深耕细作,虽然宝洁一直想下乡但是始终不肯放下身段深入中国内地,而许多成功的本土品牌则已经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尤其在欠发达的中小城市,例如国产日化品牌雕牌在三至五线城市拥有60%渗透率(购买过该品牌的消费者所占比例)。 此外,草根出身的本土品牌还善于开发一些外资品牌并不重视的子品类,比如漂白等产品,深受中国主妇们喜爱。 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由国际快消巨头海量广告占据荧屏的态势相反,近年来,本土日化品牌在广告投放方面也频出“大手笔”。《我是歌手》、《非诚勿扰》等一系列电视节目的冠名费用屡创新高,可谓本土日化企业的“荧屏逆袭”。 记者手记 我的宝洁记忆 和其他外企不同,在日化领域发展的宝洁公司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生活。 我和我的很多小伙伴们都有类似的相同回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国内还是蜂花、海鸥、美加净流行的时候,能用上海飞丝和玉兰油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每次用完海飞丝洗完头,都自我感觉特别好,感觉头屑真的全没了,还会把它的盖子盖好,甚至可以向同学们炫耀……” 而大学校招能收到宝洁公司的offer,则被2000年初毕业的大学生们视为找到了金饭碗,记者至今记得宝洁公司要经过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这在当时企业招聘中非常少见。我的一个师兄为了进入宝洁公司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校园新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位日化巨人通过大量广告投入和明星代言来驱动业绩的增长,成为中国实力最强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在中国,宝洁公司的广告花费长期超越竞争对手欧莱雅和联合利华。 但是,长期领跑,宝洁的步子越来越沉了。 这位177岁的“高龄老人”面对诸多挑战,这个中国日化市场的启蒙者,在日渐成熟的中国市场上遇到了瓶颈,昔日它瞧不起的本土对手们开始奋起直追,用更多的新品和性价比开始和它搏杀。 “瘦身整容”后再出发,宝洁能否实现继续当领导者的愿望呢,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是一次经典的EMBA案例!
2455条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