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
18
卫生巾广告植入三国杀
雷死人不偿命 卫生巾广告植入三国杀2011-2-17 eNet游戏先锋 《三国杀》作为一款热门桌面游戏,融合西方特色并以三国时期为题材,可是就这种题材如今却360度大转变。 视频中一群青年男女正在津津有味的进行着当前最流行的桌面游戏三国杀,原本以为是《三国杀》广告,没想到女主角迅速掏出卫生巾,男主角竟被吓到在地。视频播到这,小编才知道,这竟是一个为卫生巾做的广告,雷人之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document.getElementById( contentDiv ).scrollWidth*98/100)? 98% : auto }" alt="震撼卫生巾广告植入三国杀 男主角雷死人不偿命 " src="/ewebeditor/UploadFile/201121894720259.jpg"> - 2011-02
18
起良村探寻“蔡伦古法造纸”
起良村探寻“蔡伦古法造纸”2011-2-18 陕西日报 在秦岭北麓的周至县九峰乡,一提起起良村的退休教师刘晓东,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按说,儿女均已成家立业的他本该到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但他却把自己的余热全部投入到了家乡传统古法造纸工艺的恢复和抢救上。如今,在由他出资建立的“起良蔡侯纸坊”里,那些曾经濒临失传的蔡伦造纸工艺流程,在民间艺人们的手中不仅能够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还能原汁原味地造出纯楮穰皮的优质麻纸。春节,记者慕名拜访了刘晓东并专门参观了他的“蔡侯纸坊”。一走上起良村村口小桥,就能看到有人穿着雨鞋雨裤、站在齐膝深的河水中,将手中的树皮来回地在河里淘洗着,冰冷的河水将他们的双手冻得通红通红的。一问才知道,这其实是造纸的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叫淘道子。走进造纸作坊,大大小小的手工造纸所用的工具一应俱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要凭借这些看似笨拙、简陋工具造出一张张纸来,实在是难以让人相信的。因为正值进料时节,记者无缘看到古法造纸工艺全部过程,但还是有幸见识了手工造纸的部分工艺环节。运用杠杆原理做成的类似木质大锤的大家伙,是以脚踩为动力的,是用来把“淘”过的皮子反复砸成饼状的,称之为“兑”;埋在地下用石板做成的一个大头小尾、上浅下深的池子,是专门泡制用铡刀切过纸浆的,以便捞纸用的,称之为“纸汉石”;池子旁边的烧水小炉子,是为造纸匠人们捞纸时,用来在热水盆里暖手的,称之为“纸汉锅”;一尺见方形木质框格,专门用干楸木做的,是用来安置捞纸帘子的,称之为“下子”;下子上用的精巧细密如帘子一般的东西就叫“帘子”。据艺人们介绍,“帘子”使用的材质不仅特殊,而且制作工艺也最为复杂。一是要选用实心竹子,按照下子长度在篾床反复拉修,直到成直径为一毫米细丝,用食用菜油炸后待用;再用马尾丝来编制,为了确保均匀和平衡,一般要用重量相等的黄土泥做坠子。一般而言,即使是手艺精巧艺人,要完全单独做成一个帘子,也足足需要一个多月。在作坊,还有一口修在露天低洼处的大蒸锅。看到记者的疑惑,造纸作坊的负责人刘晓东告诉记者,因为蔡伦古法造纸的原料是枸树皮。秋末冬初枸树刚落完叶,枸树皮质纤维厚,失水而剥不下,需要人工蒸煮后才能剥下,也称为蒸穰皮。蒸穰皮的特点是:穰厚纤维多,皮表层的黑色皮层经过蒸后自然脱掉。造出的纸色白,又称白毛边纸。他指着锅边的长约2.5米、直径为1米的圆柱形筒套说,那就是用桐木制成特制蒸笼,每次可以蒸500—800斤。为了减轻大家劳动强度,如今降低了蒸锅的高度。据起良村的老人讲,原先全村95%的人都在造纸,几乎家家都有纸坊,朝廷还因此免去了该村所有的田赋税收,故得名“起良”村,意即舍弃粮赋之意。但由于这古老的手工造纸术,操作工序十分复杂,出一张成品纸要经过36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而且基本靠人力完成,需要付出超常的体力才能完成。在起良村,过去的家庭妇女们除了要做日常家务外,还要从早到晚帮助家里人在土墙上晒纸,也就有了时至今日仍在周至户县沿山一带流传的谚语“有女莫给起良村,从早到晚立墙根”。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都嫌这活苦累,又没有多少利润,都纷纷放弃了这一传统的手艺。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村里仅有的刘德汉一家造纸坊也未能幸免,造纸用的工具也被废弃而全部都破坏了。当记者问及这些工具是如何收集和准备的,答案是完全按照原来规格重新做的。且不说花去的费用,单要通过那些老艺人们的记忆要把这些东西原模原样重新恢复就不容易,有的几经周折做成了,却不合格,只好拆了重做。为了寻找捞纸用的“纸汉石”,刘晓东几次深入到耿峪沟几十里,找回了石板;为了找制作下子的材质干楸木,刘晓东不顾年迈冒着风雪,跑遍了周边几个乡镇,才找回了几个板头;为了寻找制作帘子马尾丝,刘晓东先后托朋友在宁夏、内蒙古、河北几地来回奔波……在作坊里,还有一张保存至今用起良手工麻纸制作的清代道光年间的地契。记者注意到,虽已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那手工麻纸除了颜色略显陈旧外,和新制的手工麻纸并无两样,捏在手里光滑并富有韧性,稍作用力竟然也撕不破,微微泛黄的麻纸透露出古香古色的清韵。“在咱这代手中把老祖先的手艺失传了,咱对不起先人。”在谈到一心要恢复“蔡侯纸坊”的初衷时,今年61岁的刘晓东感慨地说。从去年农历3月16日生产出第一张蔡伦纸,到现在每天已经能生产500多张,并没有产生过太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个“蔡侯纸坊”,刘晓东除了把自己有限的收入全部投入进去之外,还把自家的兄弟和族人也拉了进来。如果只站在经济角度,“蔡侯纸坊”的存在和那些微不足道的产量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在谈到“蔡侯纸坊”存在的价值和以后打算时,刘晓东认为,起良村古法造纸工艺已经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而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是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只要有益于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身为文化人的他都会坚持做下去。这也许就是“起良蔡侯纸坊”再次重生的缘由,这也是他作为一个退休教师的执著文化情怀。 - 2011-02
17
河北满城:将吸引国内外造纸巨头落户
河北满城:淘汰落后产能如何避免阵痛2011-2-17 中国环境报 河北省藁城、满城,一个地处华北大平原,一个背倚太行山,同样作为城郊县(市)。藁城、满城曾因小板材、小造纸远近闻名,一批小老板在污水横流、乌烟瘴气中淘得“第一桶金”,众多农民靠着在这些行当中务工摆脱了贫困,地方经济也靠着这些“支柱产业”繁荣一时。 “但是,这种粗放而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让自然环境背负着不可承受之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必然进入"死胡同"。”藁城、满城两地领导干部有着共同的感慨。 两者都曾经为拥有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而苦恼,现在又都在艰难地探寻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那么,淘汰“两高一低”产业,如何避免“休克”的阵痛呢?记者近日分别到藁城、满城两地进行了深入探访。 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向何处去? 满城县造纸业、藁城市板材加工业的发展历史均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许多人头脑中还没有环保概念,只要能赚到钱,没有人考虑环境承载力。在满城县造纸业最集中的大册营镇,造纸企业数量最多时达到数百家,工业污水大量排放,临近的漕河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河内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2006年,终于引发生态灾难白洋淀死鱼事件。 “这是大自然对人们敲响的警钟。”满城县大册营镇党委书记边新志感慨地说:“转变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转、转向哪里?这成为地方党委、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满城县是我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藁城板材加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万人,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亿多元。如果“一刀切”,强行搞“休克疗法”,治污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导致“摁下葫芦起来瓢”。 “强力治污,并不是简单地砍掉传统产业,而是设法提升传统产业。”满城县委书记闫志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造纸工业和污染并不存在天然的联系,在对环保要求极高的日本,造纸业就相当发达。造纸不是不能搞,关键是怎样搞。 在关停100多家工艺简单、产能落后、治污不达标造纸厂的同时,满城县大力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的造纸企业上档升级。雪松纸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一轮的升级改造中脱颖而出的。现在的雪松公司,厂内有污水处理设施,原来直接外排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继续用于生产,既减少了污染,又节约了成本。 据满城县环保局局长杜剑平介绍,为治理造纸行业污染,全县共投入资金1.6亿元,安装IC卡智能水表96块,企业全部更换机械炉排锅炉,新上污水处理设施、烟尘处理设施200余套,燃煤、用水、耗电等明显减少,水循环利用率达到60%~8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聚沙成塔? 群体大、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这不仅仅是满城、藁城的造纸、板材等行业的特点,大多数县域经济在发展中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如何破解“一盘散沙”难题呢? 阜达化工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倍达有限公司都是藁城经济开发区的制药企业,两家企业不仅厂区相邻,产品也存在着“上下游”关系,阜达公司生产的半合抗侧链主要供应倍达公司。 “"上下游"的企业位置相邻,不仅节约了运输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资源共享和集约经营。”倍达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星玉介绍。 “这就是园区经济的好处。”藁城市委书记王普增说,为避免水、电、路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绝不能再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粗放发展道路,发展园区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靠园区经济来提升产业档次,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藁城、满城两地不谋而合。 在满城县大册营镇采访时,边新志指着墙上的地图介绍:“县里已经在镇西南规划了一个7平方公里的纸业园区,下一步,不仅全县的造纸企业必须入园,而且还将吸引国内外的造纸巨头落户园区。” 除了纸业园区,满城县还对接保定市的中国电谷,在县城东部规划了新能源产业园区,旭阳光伏、尼尔变压器等一批投资数十亿元的项目已经落户。 向园区聚集,企业考虑的是成本账,政府更多考虑的则是长远的发展账。项目引来了,如何摆放?是像过去那样一切给项目让路,一味满足投资方需求,还是按照园区规划,科学摆放、着眼长远发展呢?答案不言而喻。 近年来,藁城经济开发区已经累计投资10亿元完善了区内的“六通一平”。在此基础上,园区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生物医药为主导,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补充的特色产业群。 其中,循环化工园区基地聚集效应明显。园区内一期已入驻石炼化、石焦化、东华化工、华旭化工等6家企业,产品上下游有机衔接,企业之间用管道相连,互为依托,形成供求关系。园区内企业生产的80%的产品实现了不出园区,就地销售,成本和市场竞争优势愈加明显。集中催生了集约,集约实现了节约。园区经济已支撑起藁城工业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 2011-02
17
WWF发布环境友好型纸制品数据库
WWF发布环境友好型纸制品数据库2011-2-17 文汇报 你用的纸品环保吗?最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德国发布了一个环境友好型纸浆及纸制品的全球工具——“检查您的用纸”(http://checkyourpaper.anda.org)。通过这个网上数据库,可以帮助纸制品购买者寻找到对环境影响最低的纸制品。 在WWF“检查您的用纸”网站上获得最高的五星评分的纸制品必须对森林有积极的影响:包含很高比例的消费后再生纤维和/或来自于通过可信认证的经营管理良好森林的原生木浆;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用再生纤维、进行负责任森林经营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石燃料中二氧化碳排放、通过降解填埋场垃圾从而间接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接近零水污染:减少有机水污染、通过推广本色或完全无氯漂染纸张从而减少由于漂白造成的水污染。 - 2011-02
17
福建:省委书记访晋江恒安纸业等企业
福建:省委书记访晋江恒安纸业等企业2011-2-17 东南新闻网 晋江市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曾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晋江经验”。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运用好“晋江经验”,加快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15日至16日,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省领导专程赴晋江市调研,实地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干部群众、企业家共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之策。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是晋江经济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孙春兰一行访企业、进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从朝着“清洁生产”目标迈进的恒安纸业,到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浔兴拉链,再到享誉国内外的七匹狼服装,以及佶龙机械、鸿达物流、菲莉公司、百宏聚纤等一批晋江的代表性企业,孙春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谈。当了解到晋江的民营企业规模已由小变大、上市企业由少到多、研发能力由弱渐强、高新产业从无到有,竞争优势又有明显提高时,孙春兰十分高兴。她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企业要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品牌塑造,更加注重市场拓展,更加注重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人收入,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在发展中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在仅仅用了55天就完成征地拆迁195万平方米,并实现群众“零上访”的梅岭组团改建工地上,孙春兰充分肯定了晋江市坚持利民惠民、和谐拆迁的做法和经验;在市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孙春兰对晋江市实施城乡一体普惠型养老保险表示赞许;在开展一站式为民服务的青阳街道阳光社区,孙春兰感谢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孙春兰强调,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协调推进,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调研座谈会上,14位民营企业家畅谈了对“晋江经验”的认识体会,积极提出推进晋江发展的建议意见。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孙春兰充分肯定了泉州市和晋江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说,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致力经济社会发展,致力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工作抓得紧、干得实、效果好,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和“十二五”良好开局。 孙春兰指出,近年来,晋江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县域特色发展道路,广大干部群众展现出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民营经济发展富有特色、极具活力,有力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社会和城乡发展比较协调,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党委政府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有效服务和引导了企业发展;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焕发出了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凝聚起了强大合力。孙春兰强调,“晋江经验”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发展的,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创新发展,运用“晋江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孙春兰说,当前,晋江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继续抓紧发展第一要务,始终保持紧追快跑、大步跨越的紧迫感,把这种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压力层层传递到干部群众中,形成全社会推动晋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一手抓紧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好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拓展晋江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晋江成为全省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民生保障制度性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同步提高。 黄小晶指出,泉州市、晋江市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跨越发展是主旋律,全市上下士气高昂、心无旁骛、扎实工作,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晋江经验”,对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他强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要靠企业、靠项目、靠政策、靠领头人。当前一要继续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能,畅通诉求渠道。二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改善人文投资环境,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三要注重分类指导、分阶段推进,加强土地、金融等生产要素的提供和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宜居城乡建设大进步。四要加强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和创新驱动,加快引进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积极支持本土产业就地增资改造,完善延伸产业链。五要全面落实惠民措施,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希望泉州市、晋江市进一步加快发展、探索经验,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省领导于广洲、杨岳、张志南参加调研。 - 2011-02
17
漯河:闽商表示将扩大投资
漯河到福建举办闽商联谊会 众闽商表示将扩大投资2011-2-17 大河报 “来这里引资的各地招商团,每年我接待数百个,但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河南省漯河市,在那里投资最省心、最放心!”2月15日晚,在福建省晋江市,漯河市政府主办、临颍县政府承办的闽商联谊会吸引了260多名知名闽商,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铵的一席话,说出了闽商们的心声。 2月12日至16日,由漯河市长祁金立牵头、临颍县委书记郭国辉和县长王国干带队的答谢和招商团队,在拥有30多家上市公司、年财政收入逾百亿元的县级市晋江引起轰动。 现场 众多知名闽商参加联谊会 “河南与福建,同为河洛人。恒安集团逐鹿中原的第一个项目就放在了漯河临颍县,有力地推动了漯河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省委书记卢展工‘一张照片效应’的带动下,百位知名闽商包机到漯河洽谈项目,掀起广大闽商在漯河持续投资的热潮。”祁金立希望广大闽商在漯河开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发展格局。 闽商联谊会上,恒安、达利、劲霸、银鹭、盼盼、亲亲、雅客、安踏、七匹狼、蜡笔小新等知名企业群星璀璨。“这么多大老板都来捧场,实不多见。”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恒安国际集团公司总裁许连捷先生说。 表态 众闽商要扩大在豫投资 2009年12月29日,履新不到一个月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临颍县调研,与在此投资的17家闽商座谈后合影:闽商坐在前排,卢展工站在后排。这张照片为漯河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招商效应”,掀起了闽商扎堆投资的高潮。 “目前闽商在临颍投资的企业已达40多家,恒安、盼盼、联泰、豪峰、华冠、巧巧等企业的临颍分公司,销售业绩保持着30%至40%的高速增长。闽商企业的产值占临颍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王国干说。 众多闽商表示,将大幅度扩大在漯河和河南的投资。“中原经济区必将成为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之后的又一增长极,这为我们闽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广阔平台。”联谊会上,漯河联泰食品公司总裁许文博的发言引来闽商们雷鸣般的掌声。 - 2011-02
17
最牛纸企连亏三年 ST金城命悬退市
最牛纸企连亏三年 ST金城命悬退市2011-2-17 时代周报 “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000820.SZ,下称“*ST金城” )以前的业务一直相对稳定,但"奇怪"的改制导致其连续亏损。”对于企业连亏三年或将面临退市,*ST金城已离职员工白荣明直言不讳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时主导这一改制的为锦州市人民政府,而时任*ST金城总经理的高成军则是主要负责人。” 作为辽宁省凌海市唯一的上市公司,*ST金城早在1998年就已登陆深市主板,其前身为始建于1939年的凌海金城造纸厂,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控股书刊纸生产厂,“《毛泽东选集》、马恩列全集等国家重点书刊唯一指定用纸单位”便是其历史地位最好的佐证。 这家曾辉煌的国企,却在2006年时瞬间易主,摇身一变成民企。不论是改制或“国”转“民”,都无法扭转*ST金城连续亏损、命悬退市边缘的现状,作为凌海市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当地政府已开始“救火”,只是这场火颇有“人为”的痕迹。 借桥锦州鑫天“国”转“民” 2006年,*ST金城原第一大股东金城集团因无法偿还欠款被起诉至法院,通过判决,金城集团所持有的6565.04万股国有法人股过户给现任大股东锦州鑫天。 彼时,锦州鑫天实际控制人为原*ST金城的董事长张丙坤,至此,*ST金城已由国有控股公司变成一家民营企业。 然而,锦州鑫天此番“英雄救美”,并非单纯地拔刀相助。 时代周报记者从证监会获得一份关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豁免锦州鑫天纸业有限公司要约收购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义务的批复》(证监公司字〔2006〕173号)的文件,文件显示,证监局同意将*ST金城国有股转让予锦州鑫天的批复日期为“2006年8月18日”。而时代周报记者从锦州市工商局调查获知,锦州鑫天登记成立的日期为“2006年3月24日”。这意味着,锦州鑫天的成立与*ST金城的“国”转“民”几乎是同时展开。 事实上,这家控股*ST金城的民营企业,却反被*ST金城控制着。 *ST金城一位辽宁片区的销售代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ST金城现任董事长陆剑斌兼任锦州鑫天的董事长,*ST金城董事黄晓誉、葛锦辉同为锦州鑫天的董事外,*ST金城还有多位高层涉及锦州鑫天的业务。” 改制后亏损不止 虽然*ST金城借桥锦州鑫天试图力挽狂澜,但*ST金城在变脸民企之后的四年里,其业绩可谓惨不忍睹。 2008年4月末,*ST金城按要求全面停产进行环保整顿,当年最终亏损1.89亿元;同是2008年,公司因担保连带责任被起诉,损失2153万元;2009年,虽然凌海市人民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奖励补助金城造纸3230万元,但由于受环保调试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出现亏损;此外,由于2000年至2002年期间公司为原大股东金城集团贷款担保涉诉,2010年上半年法院下达判决,公司根据法院判决计提了1.57亿元的预计负债,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同时,*ST金城还存在逾期未偿还借款、欠缴税款、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等问题。 “金城以前的业务一直相对稳定,但"奇怪"的改制是其连续亏损的主因。”*ST金城已离职员工白荣明直言不讳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金融原因”是*ST金城巨亏的罪魁祸首。 1993年3月,经辽宁省体改委辽体改发〔1993〕129号文批准,*ST金城总厂经整体改制,独家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了*ST金城,公司于1993年4月2日注册成立,并于1996年2月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要求,经辽宁省政府辽政〔1995〕103号文和辽政〔1995〕109号文批准,通过了董事会提出的资产重组方案,对公司进行分立重组。2个月后,辽宁省国有资产管理局辽国资产字〔1996〕226号文批准了该重组方案,并同意将公司的国有股界定为“国有法人股”,由集团公司持有并行使股东权利。 “*ST金城今时今日的业绩不佳,多源于当时重组过程中的遗留问题。”*ST金城的员工普遍认为改制是金城的分水岭。“当时主导这一改制的是锦州市人民政府,而当时金城总经理高成军则是主要负责人,张丙坤、陆剑斌等高管都是改制后才来的。”白荣明如是说。 “*ST金城的改制确实由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导,改制以后则交由凌海市人民政府管理。”凌海市人民政府经济局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白荣明的部分说法。 神秘人“朱志仁”现身 事实上,*ST金城的改制,除了*ST金城前述员工提及的政府主导和“高成军”外,一位叫“朱志仁”的人亦不可忽略:13年前*ST金城首次公开发行的信息显示,当时法定代表人一栏写的,正是“朱志仁”。 经过多方调查后,一则十年前的公告泄露了朱志仁的蛛丝马迹。 2001年9月28日,*ST金城发布公告,称“朱志仁先生因工作需要,调到锦州市经济委员会工作”。公告中所称的“辞去董事职务”的朱志仁曾于1996年至2000年担任金城造纸集团总经理,而这四年间,正是*ST金城改制上市的关键时期,朱志仁“关键人物”的身份不言而喻。 朱志仁1982年从大连轻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金城造纸厂(*ST金城前身)工作,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党委书记,*ST金城总经理,后任金城造纸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 “朱志仁与锦州市政府联系的"密切"得益于《毛泽东选集》的印刷项目。”金城造纸厂的一位员工认为朱志仁在位期间,对*ST金城与政府关系的助推起到了一定作用。 金城造纸厂是1939年伪满洲国时期建立的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金城造纸厂就为印刷《毛泽东选集》提供纸张。到了60年代,国家就指定金城造纸厂生产特定的纸张,专门用来印制特大32开版的马恩列全集和《毛选》。1990年底,党中央决定修订出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而负责这一项目的,正是当时金城造纸总厂厂长何捷智以及党委书记朱志仁。 面临退市政府救火 历经改制和“国”转“民”的*ST金城已被折腾得颇为脆弱,终于,在2011年走到了悬崖边上。 *ST金城自2007年起已连亏三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亏损近1.9亿元、1.4亿元。2010年的年报虽然未出,但公司已发布2010年预亏3.2亿元的公告,这意味着*ST金城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就在这一生死关头,当地政府开始出面救火。凌海市政府将对公司第一大股东锦州鑫天实行托管。*ST金城称政府实行托管“对锦州鑫天的财务状况不会造成影响,公司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有可能发生变化”。 尽管*ST金城表示“三个月内不会有重组”,但*ST金城的股价却早已受可能重组的消息拉升。对可能借壳*ST金城的对象,有分析人士透露可能是新华龙钼业,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钼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之一,与*ST金城同处凌海市。 正当公司出现利好之时,董事长陆剑斌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锦州鑫天选择减持套现,自去年12月8日至今年1月10日约一个月时间里,陆剑斌已累计减持*ST金城1540万股,总共套现7080万元。 陆剑斌的套现让投资者对*ST金城重组的利好蒙上些许阴影,业内人士称,这家总是火苗不断的近百年老企,也许最应学会的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