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
12
欧盟将处罚日化巨头操纵洗衣粉价格
欧盟将处罚日化巨头操纵洗衣粉价格2011-4-12 新浪财经 据路透社报道,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PG.N)本周稍晚时将遭受欧盟反垄断机构的罚款处罚,理由是它们操纵洗衣粉的价格。本次德国汉高(Henkel)将不会受到处罚,原因是汉高此前已提醒欧洲委员会由上述公司组成的垄断联盟在操纵价格。 报道指出:“预计欧洲委员会将在本周三宣布处罚决定。作为双方和解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欧盟监管机构将把罚金总额减少10%,换得相关公司承认自己参加了价格联盟。”欧洲委员会的发言人托雷斯(Amelia Torres)拒绝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欧洲委员会有权对触犯欧盟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课以相当于违规年营收10%的罚款。如果与联合利华等达成和解,这将是欧盟第四次对类似案件启动罚款和解程序,去年欧盟已处罚了芯片制造、航空货运和动物饲料等领域的价格同盟。 联合利华涉案的洗衣粉品牌为奥妙(Omo)、Surf,世界最大日用品制造商宝洁的品牌包括汰渍(Tide)、Gain和时代(Era),汉高涉案的品牌为宝莹(Persil)。 2008年6月,欧盟监管人员因三家公司涉嫌操纵价格突袭调查了它们的办公机构,此外欧盟还曾要求总部位于美国的日用品公司Sara Lee(SLE.N)提供相关资料。在截至2010年底的5年当中,欧洲委员会已针对价格联盟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总计开出了120亿欧元的罚单。 - 2011-04
12
中冶华天两个污水处理厂通过山东省环保竣工验收
中冶华天两个污水处理厂通过山东省环保竣工验收2011-4-12 中国水网 4月11日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BOT模式运作的寿光市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日前通过山东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验收组认真听取了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及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情况的汇报,并现场查看了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验收组一致认为,寿光市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环保设施及措施已按环评要求建成和落实,环保审查、审批手续完备,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通过对该项目的验收。 寿光市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是寿光市2010年重点环保项目。中冶华天在该项目中首次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纸制浆废水脱色技术获得成功。该项目自2010年5月31日实现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为小清河流域水生态的修复做出了贡献。 另据了解,由该公司BOT模式运作的寿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也通过了潍坊市环保局环保组织的竣工验收。 - 2011-04
12
海关统计: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
海关统计: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2011-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据青岛海关统计,前2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铜版纸2.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6%,价值1874万美元,增长54.1%,出口平均价格为755美元/吨,上涨3%。 主要出口至巴西、印度和东盟,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大幅下降。前2个月,山东口岸对巴西出口铜版纸3802吨,增长4.8倍;对印度出口3549吨,增长93.3%;对东盟出口2448吨,增长23.4%,对上述三者出口量合计占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总量的39.5%。对非洲国家出口激增,共出口2742吨,增8.8倍;对欧盟、美国分别出口157吨和112吨,分别下降88.9%和96.4%。 前2个月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一是2009年11月以来,我国铜版纸产业接连遭受美欧国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来,国内企业对欧美出口锐减,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晨鸣、太阳纸业等山东造纸企业成功开拓拉美、中东和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三是去年以来全球纸浆供应紧张,占铜版纸原料60%的纸浆价格持续上涨,推动铜版纸价格一路走高。受全球气候异常、汇率及供应量等因素影响,国际浆价自今年初以来再呈攀升走势,北方长纤木浆(NBSK)价又恢复1000美元/吨的高位。 - 2011-04
12
成本日涨 联合利华、宝洁不涨价还能撑多久
成本日涨 联合利华、宝洁不涨价还能撑多久2011-4-12 南方都市报 三月底四月初,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扬言对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涨价,价格增幅将达到5%-10%。日化企业提价的理由是———去年以来日化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50%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了约25%。 大众抢购日化品的风潮经媒体报道后,4月初,国家发改委约谈巨头,几大日化巨头答应暂缓涨价,但正如业内人士所称的,日化行业竞争激烈,涨价已是最后一道防线,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不会轻言涨价。 此时,一度盛传的丁家宜将被收购传闻获得证实,法国香水巨头正式宣布收购丁家宜,进军中国的二三线市场。2011年,跨国品牌在高度垄断中国一二线市场后,将进一步抢夺中国三四线市场,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扬及市场推广成本的上升将会使其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或遭到淘汰,日化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成本日涨国产品牌再外嫁 4月8日,法国科蒂证实,已与丁家宜达成股份购买协议,将获得丁家宜的大多数股份。据报道,此次科蒂对丁家宜“现金加股票”的交易总价将达到4亿美元。 据了解,科蒂是全球五大化妆品公司之一,年销售额近40亿美元,旗下拥有近30个国际日化品牌。丁家宜旗下拥有丁家宜、植物纯粹等知名护肤品牌,在洗面奶和防晒品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 本报去年底曾披露此桩收购案,当时的丁家宜方面人士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外界有对科蒂会将丁家宜品牌雪藏的质疑,但据悉,收购完成后,丁家宜将并入科蒂整个运营轨道中,作为一独立品牌运营,现有管理层和员工也将保留,丁家宜创始人兼董事长庄文阳还将同时兼任科蒂中国区美容业务首席执行官。 尽管科蒂与丁家宜的“恋爱”从去年就开始谈,并终于联姻。但显然,在成本高涨的今天,这对丁家宜来说或是一个解决自身发展瓶颈的最好选择。 跨国日化巨头受压缓涨价 而对于日前联合利华、宝洁等跨国日化巨头不约而同的涨价举动暂时受阻于发改委,有外媒评论认为,“从联合利华证实政府提出要求来看,大型外国跨国公司也不能免于这样的压力”。他们担心行政控制价格手段会酿成一连串的产业事件。 分析者说,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市场规律已经铁一般地摆在了消费品此起彼伏的涨价的理由之前。发改委此举也并非长久之计,“也许只是一针阵痛的麻药而已。”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下半年以来,日化产品原材料的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50%。洗涤用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来自石油、油脂,这些初级化工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扬,已经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2010年1-11月,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4.88%,而行业利润却下降了5 .99%,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39%。 不只中国政府介入日化产品涨价事件。今年3月,西班牙针对8家美容产品制造商1989年至2008年期间结成联盟,对在西班牙市场销售的美发产品实行共同定价。涉案企业包括欧莱雅、宝洁、德国汉高等公司,它们共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西班牙这些日化巨头处以共计5000万欧元罚款。 2008年,包括联合利华、宝洁、高露洁在内的9家欧美日化产品制造商就因涉嫌在法国市场共谋操纵价格而受到调查。 国产日化品牌进入淘汰赛 据了解,中国日化行业格局除了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立白、纳爱斯、上海家化、霸王和拉芳属于第一二阶梯外,其他4000多家国内公司规模在1亿以下的属于第三阶梯。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日化巨头占据中国沿海一线城市的市场后,抢滩二、三线城市市场,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中国80%的中小日化企业将面临倒闭。 “日化巨头可以削薄自己的利润,小企业却无法承受加厚的成本”,分析者昨日对南都说。 据了解,日本地震后,导致清洁剂化工原料、界面活性剂上游EO (环氧乙烷)、EO D (环氧乙烷衍生物)产能缺口扩大,三菱化学、花王、东邦化学、日本乳化剂、日本触媒、三井化学等多家工厂被迫停工。分析者相信一旦这些企业恢复生产,即是新一轮价格的重新出台。 3月底的一份数据表明,洗涤用品8种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幅度,从2010年6月份到12月底半年间,最低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48.7%,最高达到100%,加上员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25%左右。下游终端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尤其是缺少资本与存货的中小企业已经处于越卖越亏的境地,离破产不远。 此次巨头暂缓了几乎横扫其占据80%市场的产品中的一部分涨价计划,但涨价对于日化行业,已经不再是问题,只是在等待恰当的时机。 - 2011-04
12
国内造纸行业产能落后 难过节能减排关
国内造纸行业产能落后 难过节能减排关2011-4-12 中印网 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国内造纸业近10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容质疑。环保的整体改观已经让中国造纸业旧形象得以改变。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呼声渐强,国家对工业节能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在新形势下环保发展趋势如何,造纸业依然备受关注。 2010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李平处长在“低碳造纸理念与实践论坛”上指出,目前国内造纸业依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在当前造纸业产能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同等的生产总值,造纸业的能耗、污染物排放依然远高于其他行业。 就造纸业产业集中度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造纸业学会秘书长、中国轻工集团副总经理曹振雷。他认为国内造纸业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这一形势改观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改观会很快到来。 小纸企产生的大背景 国内造纸业的产能布局的形成有着历史性的原因。而国内造纸业的发展也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对中国造纸业来说,21世纪的头10年是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造纸业的年产量从3050万吨提升至8640万吨,10年增长了近两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中国也已跃居世界第一造纸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能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造纸业在技术、设备制造方面也成绩卓著。据了解,国内规模以上纸企已基本上拥有了世界一流的制浆造纸、环保技术与装备,目前世界上4台超大型纸机中有两台落户中国,国内的大型纸机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欧洲。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以及国内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包装用纸、印刷用纸等纸产品销量也随之激增。过去在技术条件、工业流程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内纸品的短缺让纸品进口长期持续。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刺激着造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然而也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国内大批小型造纸厂应运而生。在今天,国内小纸企的数量依然占到造纸企业总量的1/3以上。 由于资金不足、规模效应难以显现乃至环保投入的不足,数量庞大的小纸企曾长期成为国内环保问题的源头。在前些年长江、太湖等水体的污染中,都可以找到不少小型造纸企业的身影。 落后产能成产业提升阻碍 小纸企曾在提高纸品供应量,满足国内经济、生活用纸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现阶段,它们已逐渐显得不能够适应国家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的大形势。 从“十一五”的第二年开始,国家集中整治造纸业污染,大量万吨以下的小纸厂开始关闭。2010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明确提出当年应淘汰落后造纸业产能53万吨。 小纸企的经营水平低下正在影响整个造纸业的能效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造纸业生产总值为4660亿元,虽然总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39%,但废水和COD排放量却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18.76%和31.82%。 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被认为是小纸企经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纸品的生产过程中,目前国内吨纸平均耗水量是60立方米,先进设备所消耗的水总量可达20立方米甚至更低,而淘汰设备耗水量则可达100立方米,排放的其他废弃物也多出数倍。 2010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造纸业污染报道《利益让“小造纸”死灰复燃》引起了公众极大关注。调查显示,在安徽省的众多小型造纸厂里,70%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简陋,仅有一些简单的物化和生化处理装置,即使这些装置正常运转,企业也无法达标排放。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造纸业在“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达650万吨。“虽然这对部分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中国整个造纸行业来说却是个好事,劣质企业数量和落后产能数量减少,不仅有利于我们造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某造纸企业负责人对该数据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曼霞之前对媒体分析说,“国家对造纸行业严格细化的淘汰、准入标准和措施,都在鼓励现代化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也给产品质量好、污染排放少、资源利用充分的先进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按照2010年工信部公布的465万吨造纸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计算,虽然淘汰产能仅占到造纸业总产能的4.5%左右,但“落后产能的淘汰也腾出了市场空间,将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进而扩大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 市场淘汰的条件已经具备 “落后产能的淘汰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且市场自行淘汰的条件已经具备”,曹振雷向记者讲到。而在造纸业内,该依靠市场来淘汰落后产能的观点已被多位专业人士认同。 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正在倒逼造纸企业成本的提升。按照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已建制浆、造纸企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分别为200mg/L、100mg/L。淘汰标准的大幅提升要求造纸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环保。 而造纸业生产资金投入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环保成本的提高无疑会让很多企业不堪重负。据某位造纸业内人士介绍,造纸业万吨产能投入已达1亿~1.5亿元,这和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投资额基本相当,而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轻工业相比,已经高出很多。 生产设备的更新及环保设备的投入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多数大型纸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据了解,国内知名纸企太阳纸业在环保上的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4亿元,吨纸成本中环保投入占到了13%。而金东纸业经理协理孙炳健透露,金东在环保上的投入资金也已达14亿元。 但孙炳健同时也指出:“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用在环保上的投资成本才显得比较合理,否则企业太小的话,环保上投资成本就不合理了。” 据了解,因为环保设备运转的成本过高,很多小型造纸企业已经关停。2010年7月6日,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公布了年度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山东临沂6家造纸企业位列其中。 其中不乏后来因为成本过高而停产的纸企。 “除此之外,纸品市场饱和度的不断提高也给小企业的生存施加了压力,我认为这也正是小纸企必将被市场淘汰的根本原因所在。”曹振雷跟记者分析说。他认为随着国内晨鸣、金东、华泰、太阳等一大批大型纸企的崛起,国内纸业市场产品供应将不断提高,而这也必将从根本上对小纸企的生产形成制约。 - 2011-04
12
温柔产品背后的钢铁意志——访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邵青锋
温柔产品背后的钢铁意志——访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邵青锋2011-3 财富 温柔产品背后的钢铁意志——访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邵青锋 邵青锋在老上海的商业中心锦江饭店附近长大。童年时,他经常看着周恩来总理和外宾进进出出。约30年前,他带着父亲给他的20美元赴美国求学。作为连橘子汁都视为新鲜事物的中国年轻一代,他克服了语言和文化障碍,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从美国名校毕业的MBA,并且在华尔街打拼到了不错的职位。用他自己的话说,“最后有了自己的Corner Room” (房间两面有窗的角屋,采光很好,拥有角屋在公司是地位的象征——编者注)。但是,眼见着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他还是放弃这些回到祖国,“找自己的根”。10年前,他加入在《财富》杂志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上停留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金佰利公司。当时,很多人不看好金佰利(中国)的前景。作为大陆背景管理团队的领袖,邵青锋曾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到今天,公司业绩连年增长,在中国市场已经站稳脚跟。部分产品,比如纸尿裤,在高端的细分市场占据了67%的份额。《财富》(中文版)编辑最近在上海采访了邵青锋,记述了他在500强中国公司的管理心得。《财富》(中文版)问:您职业生涯的早期在华尔街度过,有投资银行经验,又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商学院,能否谈一谈这些个人经历为您管理一家500强企业中国公司带来的优势?邵青锋答:我1982年读麻省理工商学院,然后做了投行。1992年回国前一直在华尔街,在大陆背景的人当中应该算是很早的。这些经历,第—教会了我们吃苦。在80年代做投行期间,我记得当时要4点起床,6点到公司看全球各地股市,一直到晚上11、12点回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第二,这个过程让我从比较宽广的财务角度看问题,看的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背后的价值链、风险、机会,等等。问:最近有报道提到,从金佰利第三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些产品线遇到了压力,但唯独个人护理用品销售额增长了5%。作为中国的CEO,您认为哪些产品代表了消费者未来的需求?答:全球个人护理用品的销售实际上都在增长。虽然金佰利是全球最大的生活用纸和生活用品公司之一,但材料价格的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是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成本的压力,因此整个公司这两年都在求变,而中国市场就是战略大局之一。中国给金佰利,也给其他的企业,带来了刺激性的机会。其中一个战略方向就是个人护理用品市场。生活用纸的发展在全球越来越热,但个人护理用品尚不发达,还处于增长阶段。比如,女性卫生用品的档次越来越高,而年轻女性以前通常用的是4、5毛钱的产品,现在用一块钱一片的,这种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问:在最近的财富CEO峰会上,您曾经提到深圳消费者跑去香港买卷筒纸。请讲讲这背后的故事。答:就包括食品在内的快速消费品而言,过去的观念都认为中国的价格是便宜的,因为劳动人口、地产(开一个卖场)、物流等都便宜。但是,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我记得我刚开始在中国做CEO的时候,我们的产品价格是香港的一半。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人民币汇率高于港币。在5~7年以前,1港元兑换1.2~1.3元人民币,现在倒过来了。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另外一方面就是人力、物业等成本的变化。原来香港人到深圳购物,现在是深圳人去香港买百货回家,这里面也看出了中国巨大的宏观变化。现在已经不能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简单地认为是成本优势。在中国随处可见的商品,到美国同样的品牌比中国便宜,连肉都是美国便宜。问:您提到过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是产品层次很多,同样的品牌可以提供不同价位的产品。面对这样的市场特点,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CEO,您如何理解?答:总体来说,中国是多价位、多层次的市场。事实上,不仅中国有这样的特点,南美和东南亚也是一样,但中国市场显得更丰富多彩。比如,在中国,卫生巾就有2,000多个品牌,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此外,中国不是一个市场,而是由几百个城市组成的。所以我们一块一块地切入,就像切面包一样,并把中国分成至少5、6个市场层级。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很快,对于好的需求反应很快,这些都带来了兴奋点。从回报的角度来看,原来大家都认为中国竞争太残酷,赚钱太难了。但是,我们不光用战略的理论和想法,更多的是用几年的实践来告诉大家:中国是一个可以成功,而且已经在逐渐产生高回报的市场。 在80年代做投行期间,邵青锋凌晨4点起床,6点到公司看全球股市,深夜回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问:金佰利公司有一个很关键的历史人物,叫马勒。作为科学家,他研发的材料为金佰利的对手设立了很高的竞争壁垒。到今天,光是纸尿裤就包含数百项专利。现在金佰利是如何继续研发的?答:金佰利对待研发和创新有一种虔诚的态度。我们很多产品在背后有大量的创新型研究。事实上,我们现在做的产品,都是金佰利第一个起步开发的品牌。而这基本上形成了公司的传统模式。今天,我们的研发正走向全球,因为美国受资源影响已经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尤其不能依赖美国完成对发展中市场需求的研究。在亚洲,我们已经有一个优秀的研发中心,位于韩国。现在我们正考虑建立第二个。问:那么,在中国市场,您认为公司应该如何把这种技术优势或者创新转化到中端产品上来,以应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答:不可否认,金佰利做了好产品,但如果用成本来衡量的话,它自然就进入到所谓的高端精品的群体中,而金佰利在全球的发展却是一个在不同发展阶段磨合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证明可以进入中端市场。比如,最近研发的干爽舒适纸尿裤就是中端价位的产品,前前后后花了5年的时间。同时,我们也要藉此形成一个强劲的创新品牌。问:好奇 (Huggies)系列产品在美国和韩国走高端的产品路线,而现在这种中端产品的推出,在这个时间点上,是不是跟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战略有关?答:对,是有关系的。因为要赢得现今的市场,没有单一的大战略,或者说不能只着眼于单一的国家。我们在中国经过5年的努力,在高端的细分市场占据了67%的份额。但是,在这里的发展不能只是高端。中国每年新生婴儿约为1,600万,妈妈们表示纸尿裤和奶粉是巨大的开销。要在这1,600万婴儿的人口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走中间价位对我们来说是一条路。就像中国人说的“逐鹿中原”,这对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都是重要的。我们在中国中端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还是宝洁。他们很显然也看好这个趋势,并且也在发展,应该说宝洁是很令人尊敬的对手。问:您曾提到,马云的淘宝将来要超越沃尔玛并不是吹牛。当C2C模式转向B2C之后,金佰利的战略会有什么针对性的调整?答:对于中国目前基于互联网启动的B2C平台,我们正抱着极大的尊敬参与进来。说淘宝商城超越沃尔玛,并非天方夜谭。想想沃尔玛是怎么发展的吧:最初他们在美国不起眼的小地方开了一家小店,以价格和物流为主要服务特点。当时,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能成为500强公司的榜首。沃尔玛是如何造就的?原因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而中国很有希望成为未来最大的消费国。马云背靠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而且未来“80后”、“90后”越来越往互联网上走。事实上,在淘宝商城的背后,还有一些做得可能更扎实的公司,比如当当、京东等。我们把这些公司看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潜力巨大。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好他们。问:关于人才和创新,您指出为了把握新的数字化渠道,公司管理者要反过来向年轻员工学习。这需要企业组织如何变化?答:首先是学习型组织的问题。虽然我们在中国的团队还是一个很年轻的管理团队,但平均年龄也在40岁左右,而今天这个世界更贴近于20多岁的人。所以,首先要反向思维,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来领导团队。很多决策的源泉不在我这个年代的人,而应该是35岁以下、25岁左右的人。比如关于如何服务1号店这样的创新公司,他们应该是级别更高者的导师。我希望我们的公司在文化上有平等的沟通平台。比如,我们公司没有单独的隔间,大家说什么都能相互听见。而原来是老板坐沙发,他不出声,没人说话。也许有些公司管理者会说,有些话是秘密,不能说。其实,一家公司不应该有太多的秘密。办公环境、文化元素等都可以促进反向思维,并促进员工思考与公司发展相关的问题。问:讲到金佰利,肯定要提达尔文史富斯。他坚韧、刚强的性格让公司复兴,并成为商界传奇。您作为中国区的管理者,公司的伟大领导人对您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答:虽然我加入金佰利并工作了已近10年,但没有见过达尔文史密斯。我认为他是公司内部的一个领袖和榜样。我们现在的CEO是汤姆福克。在他和史密斯中间还有几位CEO(达尔文史密斯曾经钦点了福克之外的两位CEO接班人——编者注)。即便这样,史密斯还是直接指出汤姆福克可以成为未来的CEO,虽然当时的福克只有20多岁。这在公司内部也是一个很具传奇性的故事。有人说达尔文史密斯穿着西装都不像个领导者,但他却是个真正非同凡响的人物。对我来说,感觉最欣赏的是他在公司困难的情况下的那种敢于行动的钢铁般意志。意志强大的公司,哪怕没有很好的资源配置,也能打胜仗。问:在很多公司追求多元化的时候,史密斯坚持在核心产品、核心竞争优势上面发展,而不是盲目追求新的增长机会。而当宝洁在做一些别的产品线的时候,它的一些细分领域都被对手彻底打败了,比如牙膏市场败于高露洁。您怎么看待公司的核心价值?答:金佰利还传承着保持核心竞争力的观念,但同时我们也相当注重创新力。很难想象我们去做狗粮。尽管狗粮赚钱,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核心的创新力去做好这件事,所以不会去做。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我们也要考虑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要在全球做得更有意义、更有规模,我们肯定要做得更大—点,或者是在相关的领域里面能够跳出来。当然,这些也依托于好的执行力。 - 2011-04
12
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进口木浆1137万吨
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进口木浆1137万吨2011-3-28 浆纸信息 2010年我国造纸原料进口量下降,但进口均价大幅上涨。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同比下降11.5%;价值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均价219.8美元/吨,上涨59.2%。我国进口木浆1137万吨,同比下降16.9%:价值日8,2亿美元,增长28。8%:进口均价775.6美元/吨,上涨55%。 2010年,美国依然为我国废纸的最大进口来源地,进口数量占我国废纸进口总量的41.6%,共1013.8万吨,下降5。8%。我国自欧盟27国共进口废纸728.9万吨,下降22.3%, 占比重29.9%,其中自英国进口废纸275万吨,下降2.2%:自荷兰进口废纸167.5万吨,下降16.3%。我国自日本进口废纸350,4万吨,下降14,9%,占比重14。4%。 2010年,我国主要从加拿大、巴西、美国及印度尼西亚进口木浆,其中,自加拿大进口木浆296.7万吨,上涨6%,占26%;自巴西进口木浆205.8万吨,下降25.4%,占18.1%:自美国进口木浆136.9万吨,下降7.1%,占12%: 自印度尼西亚进口木浆110.3万吨,下降13%。 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造纸原料进口主体。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分别进口废纸1676.7万吨,下降8.9L占废纸进口总量的68.9%;进口木浆61.1万吨,下降9.1%,占木浆进口总量的53.7%。 (江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