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走荆楚 助力跨越式发展
2011-4-26 湖北日报
 
  刚刚过去的四天时间里,我省十个市迎来了中央30多位院士专家。他们走企业、下农村,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对接项目资源,把脉问诊技术难题,对症下药破解“顽痼”,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智力能量,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相约长期合作、让科技成果在湖北生根发芽,转化结果。四天里,本报记者分三路跟踪了院士专家的行程,撷取他们在荆楚大地的串串足迹,以飨读者。
 
  科技引领老工业基地再出发
 
  “特殊钢产业前景如何?保健酒的中药提取物可否建立质量标准?农产品保鲜问题如何解决?”
 
  今年3月底,黄石市人才办收集当地部分龙头企业反映强烈的技术难题,上报至中组部人才局。根据黄石的需求,中组部请来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杨天钧、王新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王强。
 
……
 
  “精纺”纺织工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支招仙桃支柱产业
 
  “建议仙桃发展纺织服装业时要重点扶持服装产业和无纺布产业。纺织工业在扩大规模时,更要注重提高质量,走精纺之路。”22日至23日,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第二组来到仙桃市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工高勇在“把脉”仙桃纺织服装产业后建议。
 
  纺织服装产业是仙桃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该市棉纱产能8.5万吨/年、牛仔布产能1500万为/年、高档色织布产能2400万米/年、棉布产能1亿米/年,无纺布制品企业加工能力为30万吨/年、纺粘无纺布产量10万吨/年。
 
  如何让这一支柱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仙桃一直在探索。
 
  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给仙桃带了“高端思维”。高勇一到仙桃,便被早早在宾馆等候的湖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接走了。
 
  作为一家高端服装面料生产企业,迈亚一口气向高勇提出了亚麻染色工艺研究及质量改善、丝光工艺参数对布面颜色的影响等10个问题。
 
  “对这些具体问题,我将带回去请专家解答。”在听取了仙桃市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后,高勇说,建议仙桃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要走自己的路,跟在别人后面追求量的扩张是没有前途的,还是要走精纺之路。
 
  不一样的观察点带来不一样的视野。
 
  高勇说,仅就毛纺而言,目前全世界每年可提供的原料只有130万吨,我国就用去了40万吨,近10年来,全球毛纺原料供应都没有增加,今后,原料价格肯定不会下探,企业只有精纺才会有利润空间。迈亚的探索值得肯定,但还要向意大利看齐。
 
  高勇建议,仙桃要重点扶持服装业和无纺布产业的发展。
 
  他认为,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湖北充裕的劳动力资源,都为仙桃乃至湖北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仙桃要承接好东部服装产业转移,也要支持发展自己的服装产业。无纺布制品要增加品种,如厨房用抹布、餐饮用纸巾、妇女用卫生巾、小孩用纸尿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