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1
07
三明:一批亿元项目开竣工 总投资57.91亿
三明:一批亿元项目开竣工 总投资57.91亿2011-11-5 三明日报 11月3日上午,梅列区在小蕉工业园区和陈大镇隆重举行4个重点项目开工、竣工典礼。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江兴禄,市人大有关负责同志,市政府副市长林俊德以及梅列区领导出席典礼,并为项目开工剪彩、奠基。当天开工的4个项目总投资13.9亿元,分别是:总投资2.1亿元的钢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钢渣微分项目,每年可消耗三钢集团的钢铁固体废弃物100万吨,具有利废、环保、节能的效益,项目预计在2012年10月投产运营,实现年生产收入2.2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福建三洋造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效造纸生产项目,拥有国内唯一的研发洗浆机系列设备的工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专利,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年创利税90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的福建万家港物流有限公司特种钢管加工与物流项目和福建金闽赣工贸有限公司年产40万件矿山机械配件项目,建成后将立足三明,辐射省内外自由贸易区,成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矿山机械配件项目落成将大大提高矿山机械使用寿命和矿产回收率,可增加就业岗位290人,实现年产5000吨特种钢管配件生产线和年配送物流量90万吨以及40万件矿山机械配件,预计年销售收入1.8亿元,实现利税3900万元;总投资5.6亿元的三明农博园项目,由香港万福集团筹资建设,规划设计为8大功能服务区,建设360套新型农业设施玻璃温室大棚、3公里九龙湾瀑布景观,园区将建成集纳世界各地民俗特色农业的博览园。 - 2011-11
07
宾阳:所有卫生纸造纸企业停产整顿
宾阳:所有卫生纸造纸企业停产整顿 强化培训规范生产2011-11-5 新华网广西频道 针对近日媒体关于卫生纸生产企业生产的纸制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报道,广西宾阳县迅速开展调查整治活动,对全县所有卫生纸造纸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并强化培训引导规范生产。 记者了解到,宾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全县造纸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制定下发《宾阳县2011年造纸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于10月10日上午召开全县造纸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加强对全县造纸业专项整治的领导,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据介绍,10月9日至今,宾阳县组织质监、环保、公安、工商、卫生、经信等相关部门到宾阳县新桥、宾州、思陇等3个造纸企业集中的乡镇及进行全县纸制品专项联合检查,期间检查组共出动执法车辆235车次,执法人员1589人次,检查造纸企业68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对15家不合格企业强制实行停业整顿,抽查部分企业样品129个,封存涉嫌质量问题卫生纸产品2841件,查扣涉嫌侵权洁宝纸品32件,指导1家企业重新申报广西著名商标,专项整治工作初显成效。 为引导企业规范化生产,宾阳县还强化监督与服务,要求质监、环保部门完善监督执法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做好服务。10月19日和20日,先组织对全县造纸和纸制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质量的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并到样板造纸企业参观学习,引导造纸企业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宾阳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宾阳县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规范整治潜在的纸巾纸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隐患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纸巾纸的违法行为,监督企业严把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关和产品出厂检验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纸巾纸,坚决责令企业实施召回,实现产品的全过程追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生产加工纸巾纸,偷工减料、掺杂掺例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用非法原料,使用回收废纸做原料加工纸巾纸等违法行为,提高纸巾纸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此外,宾阳县还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规范企业生产。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培训,宣传引导。二是加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20808纸巾纸(含湿巾)》等有关标准的宣贯、执行力度。指导和督促纸巾纸生产加工企业对原辅料进货、生产过程、添加剂、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产品出厂检验以及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监管链条。 - 2011-11
07
东莞2015年传统产业实现“五个转变”
东莞2015年传统产业实现“五个转变”2011-11-5 东莞日报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主持召开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关于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目标,即至2015年要实现“五个转变”和“五个提升”。会议还决定,向全市54853名困难群众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共计发放3个月。 转型措施要具体到每一个传统产业 据了解,我市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约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在资源能源瓶颈约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全球产业竞争激烈的严峻挑战下,传统产业发展不进则退。为推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市传统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市出台了该指导意见。 刘志庚指出,发展高新技术不妨碍传统产业发展,关键是如何改进和提升技术水平。下来,要在《意见》基础上,深入调研,对每一个传统产业如何转型提出具体化措施和指导意见。 创建标准化示范镇消灭无标生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是技术上实现提升。《意见》提出,将推广“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创建标准化示范镇,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消灭无标生产。 同时鼓励企业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积极参与或主导各类标准制修订,抢占产业制高点。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内推广企业联盟标准,建设专利技术交易中心,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 而在设计上,则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营销、技术、设计、时尚”功能转型,通过引进设立工业设计机构,鼓励纺织服装、家具行业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引领时代潮流的高档产品。 突破区划限制促生产要素跨区整合 “一镇一品”是我市镇域经济的特色,但如何加强各产业集体之间的联系,《意见》提出了新的思路:要逐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以产业为纽带,探索我市各产业集群之间以及市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同类型产业集群之间的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推动长安五金模具与横沥模具制造、厚街家具创意与大岭山家具、中堂纸品与周边地区的造纸产业、大朗毛织与周边地区的毛织产业、茶山食品及周边地区食品等同类型产业集群间的资源整合共享。 同时,鼓励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厚街家具创意、中堂纸品、茶山食品、道滘食品等传统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为集群内企业打造发展平台。 打造三大园区为主体的总部经济功能区 总部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意见》提出,要打造以松山湖、虎门港和生态园为主体的总部经济功能区,鼓励企业在莞设立总部,从事研发、设计、接单、商务洽谈等活动。 对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给予补贴奖励,并在总部企业用地保障、总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总部企业人才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发挥总部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作用,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优势传统产业的融合度。 “五个转变” 经济结构由外源依赖向内外源并重转变、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向低碳环保转变、产业结构由加工为主向产业链高端转变、产业组织形态由分散布局向集约发展转变、企业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五个提升” 产业规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15家,其中超50亿元的企业5家,力争实现超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平均R&D占总产值的比重达2%,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年平均下降2%;新建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5个,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品牌效应: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名牌,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名标20个以上,总量超过150个。 产业集聚度:形成一批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产业基地、专业镇及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业承载力较强的专属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超8个,其中超300亿元的1个,超200亿元的3个。 产业根植性: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中民营经济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专、优、特、精”的民营企业,推动一批民营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培育一批民营总部企业。 ■议题点击 54853名困难群众年前 可领180元生活补贴 继去年底向困难群众一次性发放3个月共180元的临时物价补贴之后,联席会议再次决定,将向全市54853名困难群众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共计发放3个月。 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今年我市1至8月CPI累计上涨4.6%,其中8月份同比涨幅达5.8%。物价上涨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类等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品种,老百姓明显感觉到生活支出加大,特别是给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次补贴对象包括: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1~4级困难残疾人、困难归侨等五类人群。补贴时间为今年10月至12月共3个月。每人每月按低保标准的15%计算,每月60元,3个月共180元。共54853人将享受利好。 打造面向珠三角 进口产品集散地 10月25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促进进口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袁宝成参加会议并发言。联席会议专题传达了会议精神,并提出了贯彻意见。 意见提出,下来,我市将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促进我市进口的工作措施,建立部门联络协调机制;加快启动10亿元融资专项资金,帮助加工贸易及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难;市镇领导带头走访重点企业;积极扶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使企业有意愿、有能力进口更多关键设备等。 刘志庚强调,外经贸是东莞的生命线,一定要全力以赴,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我市已采取了诸如10亿元融资计划、减轻企业负担等有力帮扶措施,但还要长远研判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企业面临的困难,做好支持企业发展的长远政策储备工作。 袁宝成指出,东莞应积极利用省扩大进口的措施和契机,把东莞打造成面向珠三角的进口产品集散地,同时要积极申报省扶持进口产品的有关资金,加大扶持企业力度。 - 2011-11
07
重庆市长:木材就在海外变成纸浆,变成纸,运回中国
黄奇帆:木材就在海外变成纸浆,变成纸,运回中国2011-11-5 重庆日报 此前,重庆将“缩差共富”和“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纳入“十二五”规划,如今,这一规划进展如何?11月3日和4日,凤凰卫视《新闻今日谈》连续两天专访市长黄奇帆谈“共富”和“开放”,日报今日刊登访谈内容。 …… 现在的投资方向,大体上是一个面向中国市场需求的海外投资。比如说中国市场上缺少铁矿石、铝矾土、铜矿,中国急需的一些资源,与其在世界市场上贸易性采购,还不如直接开矿山,这是一种。第二是中国每年要进口几千万吨大豆,也包括玉米、饲料,我们投资非洲、美洲一些农业来种植大豆或者玉米,种植出来的产品运回中国,成本要比贸易市场、期货市场直接采购要便宜1/4左右,这也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第三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资源深加工工业,我们不一定要把原材料拿到中国来搞资源加工,可以在海外把原材料直接做成资源。比如木材,不一定要运到中国来,就在海外把木材变成纸浆,变成纸,运回中国,所以这也是一类。第四类是装备技术产业,国内需要的装备和技术,通过投资,企业集团把它收购了,然后再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国内来。我们大体上通过这四种方式,形成了去年50亿美元,今年又达5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在中国各个省市海外投资平台里,我们是一马当先的。 - 2011-11
07
华南理工领导会见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华南理工校领导会见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云松2011-11-4 华南理工大学 11月3日上午,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云松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常务副校长彭新一与高云松副总裁就校企合作事宜进行了全面的交流。 高云松副总裁表示,宝洁公司愿意进一步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希望在市场创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同时,宝洁公司将加大力度建设位于校内的宝洁公司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该中心的创新能力。 彭新一常务副校长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将会充分利用强大的科研实力为宝洁公司服务,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优秀的人才向宝洁公司输送,希望通过与宝洁公司的合作,促进校企双方的共赢。 - 2011-11
03
龙岩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突破千万美元
龙岩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突破千万美元2011-11-2 闽西新闻网 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前三季度龙岩辖区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呈成倍增长势头,共检验出口货品489批,货值1147.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89.1%、136%。 去年以前我市一次性卫生用品有九成出口日本,市场单一。对此,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导企业根据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法规要求,改进生产工艺,扩大出口市场,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已热销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古巴、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检验检疫局加大检验监管,加强对企业产品原辅料内在质量、生产过程及成品安全、卫生、环保项目控制;严格要求企业送检产品,根据检测结果出证放行,今年企业送检的21个样品微生物指标全部合格。通过严把出口纸制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能力,促进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出口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种类涵盖餐巾纸、卫生卷纸、婴儿纸尿裤、护垫、卫生巾等。 - 2011-11
03
石油大学师生到亚太森博参观造纸环保举措
石油大学师生到亚太森博参观造纸环保举措2011-11-2 人民网-山东频道 10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组织师生到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了解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和该公司先进的环保举措。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木浆生产企业,运营着世界上单条规模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环保水平最高的木浆生产线。该公司坚持“优质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保投资达36.3亿元,占总投资的近四分之一,创国内单个浆纸工厂环保投资之最,各项消耗指标和排放指标不但优于国家及山东省有关标准,多数指标还优于欧美、日本标准,成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领军企业,带领浆纸行业走向清洁生产。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办学实体组成。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全国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在众多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周永康、吴仪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何国钟、王德民、时铭显等9位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