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0-09

    16

    宝洁阴暗面:“垄断者”如何炼成

    宝洁阴暗面:“垄断者”如何炼成2010-9-16 时代周报 大半年了,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吟多次奔走于广州和北京之间,自从去年底得知宝洁、联合利华等公司开始将洗发水含量申请专利,她就准备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她深知这项已经在审批中的专利,可能决定无数本土日化企业的命运。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位于上海、广东的日化企业,对此还不知情,而专利法律师告诉记者,一旦该专利通过审批,这些企业再生产同样成分的产品,就涉嫌侵犯竞争对手专利了。 专利暗战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宝洁、联合利华等企业去年11月前后着手申请该专利,这和当时已经出台、最近刚刚实施的化妆品成分标注新规定不谋而合。 此前,市面上的化妆品都是实行1995年的化妆品标识管理办法—GB5296.3—1995《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该标准规定,化妆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产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内装物量应标明容器中产品的净含量等信息,但是没有规定要标注出产品成分。 这就导致“含有保湿因子”等模糊说法普遍存在。直到去年3月份,新的通用标准出台,新标准GB5296.3—2008规定,化妆品包装上必须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名称,成分表应以“成分”的引导语引出,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称应按加入量降序排列,所有的成分都要以简体中文标注。 “上述规定将对此(化妆品标识不明)进行规范,同时也将使化妆品行业竞争加剧……但对部分实力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 中国化妆品网总经理夏天表示,在化妆品化学成分含量控制技术上尚有欠缺的小型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化妆品行业整合力度将因此有所加强。 巧合的是,该标准原来计划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实行,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宝洁等公司申请专利的时间大概就在这段时间”。此后这项新标准实行时间推迟到今年6月17日。 “我们的技术实力没有他们强大,以后如果我们生产新产品,多少会沾到人家的专利,这让我们很痛苦。”一家著名美发产品公司副总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而这位主管采购和生产的副总经理非常肯定地说:“我们采购的原料有些比他们的还好。”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同时向专利局申请成分专利的本土企业只有上海家化(600315)。专利法专家指出,其他日化企业如果认为该成分是行业惯用的,则可向专利局申请该专利无效。 渠道封堵 申请专利保护,是经验丰富的宝洁给竞争对手的又一记重击。这让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本土品牌,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2009年宝洁开始实施的乡村市场战略正慢慢吞噬它们的市场。 “宝洁在城市市场的渠道建设非常成功,但在乡村市场稍逊一筹。宝洁曾在乡村市场推出9.9元一瓶的飘柔洗发水,效果一般,理由很简单,零售商根本没钱赚,不愿意卖宝洁的产品。” 资深日化营销专家杨华宾表示。 尽管如此,宝洁一直没有放弃农村市场。华通日化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宝洁进一步调整了农村市场战略。除了和商务部携手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外,宝洁在农村市场并不是按照传统设立分级经销商,而是鼓励分销商在农村开设分公司,节约渠道成本。 “宝洁利用飘柔系列,第四次向农村市场发起冲击,这让拉芳、好迪、飘影等聚集在三、四线市场的品牌面临很大的压力。” 华通研究员罗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宝洁洗发水产品线全,各品牌配合作战,形成了强大的洗发水军团。本土日化退缩到三、四线市场,能与宝洁抗衡的仅霸王一家,其他品牌只能保持现状维持下去,甚至很多企业维持都难,做得一年比一年差。”杨华宾这样看待本土洗发水的生存境况。 刚刚过去的霸王二噁烷风波,暴露了本土日化企业在危机前的脆弱,历史上曾因一场危机而倒下的企业也不胜枚举。而这样的问题在宝洁基本不存在。宝洁在中国即有20个品牌,即使2005年旗下化妆品SK-II发生严重危机,宝洁的其他产品也可独善其身。 “在任一细分市场,宝洁都有产品涉及,这给其他品牌很大的竞争压力。”杨华宾说,“在同类产品中,海飞丝还面临着清扬的抗衡,而潘婷、伊卡璐甚至没有竞争对手,宝洁在洗发水市场是绝对的霸主地位。” “宝洁有些产品诞生和问世就不是为了卖的,而是为了把货架占满,让我们无处可摆。等到把对手挤出市场,它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一位洗发水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最近飘柔推出的汉草系列,除了柔顺外,还打出了“防脱”牌,与霸王防脱洗发水PK。 对此,宝洁发言人张群翔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同一产品推出不同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控制渠道也是宝洁的重要法宝。资深日化营销专家杨华宾表示:“宝洁的渠道建设是最全面、最完善、最具竞争力的。宝洁采取分档次扁平化分销模式,任何一个级别的经销商直接面对宝洁公司,其渠道建设也全面涉及一、二、三、四线市场。此外,宝洁在渠道建设上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的配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大卖场的合作,一直是宝洁的强项。众所周知,宝洁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一直是跨界合作的“最佳拍档”。宝洁与家乐福、沃尔玛同为欧美公司,商业规则大致相同,在国际市场合作多年,双方亦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来到中国市场,省去很多谈判成本。 “宝洁的商品在与零售商的合作中总是占有主动地位,处于谈判的上风。”华石基金董事长彭剑峰说。 此外宝洁的配货系统与以上超市的服务完全匹配。家乐福、沃尔玛把超市开到哪里,宝洁的渠道就铺到哪里。20世纪80年代宝洁与沃尔玛开创了持续自动补货系统(CRP)、实行产品类别管理、整合两家的信息系统,共享所收集的信息—这也就是著名的“宝玛模式”。2004年,宝洁514亿美元的销售额中8%来自沃尔玛;而沃尔玛2560亿美元销售额,就有3.5%归功于宝洁。 杨华宾表示:“与宝洁合作,外资超市省去了很多物流成本;宝洁入驻沃尔玛等外资超市,省去了进场费,也凭借此类超市强大的招揽顾客能力而提升销量。这样的强强联合,双方均获利不少。” “宝洁曾经把渠道建设倾注在现代渠道上,即逐渐摆脱经销商,通过KA大卖场来完成销售,但这一策略执行的效果不佳。雷富礼出任宝洁CEO之后,重新制定渠道战略。采取现代渠道、传统渠道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并对传统渠道的经销商进行优化。” 资深日化研究员李贵君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首先剔除了一些不符合宝洁管理要求的经销商,在山东、山西,一些在当地最大的经销商也被剔除;其次,加大对现有经销商的管理,让经销商在订货、发货、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环节中运用宝洁的信息系统,提升了效率。此外,进行‘嵌入式管理’,由公司总部派遣客户经理进入经销商内部,以达到培训和掌控经销商的目的。执行这样的策略改变,宝洁的销量开始回升。” 垄断者宝洁? 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宝洁通过渠道建设、品牌组合竞争、收购竞争对手等手段,已牢牢占据中国日化市场霸主的地位。 杨华宾则认为宝洁垄断了很多卖场资源,“KA卖场的资源都集中在宝洁手里,大超市里,显眼的陈列区、好的架位,都被宝洁占有。这样只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此外,宝洁控制价格的能力很强,宝洁涨价,大家跟着涨;宝洁降价,大家也跟着降。” 在新浪网一项调查中,13614名参与网友中有92.2%认为宝洁涉嫌垄断洗发水市场;83%的网民认为宝洁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还有73.7%的人认为应强制拆分宝洁,或限制其继续并购同行。 对此,宝洁发言人张群翔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怀疑宝洁垄断,并不能只看其市场份额,还要看其是否利用这个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价格操纵、人为抬高市场进入壁垒等不正当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则可以定义为垄断行为。第19条补充,“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京衡律师集团律师陈有西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同行业企业如果觉得宝洁垄断市场,影响其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影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当竞争,则可以利用其举报权向商务部提出申诉,由商务部来行使裁定权。至于宝洁垄断市场,这个市场的定义是日化市场还是洗发水市场、抑或细分到去屑洗发水这样的细分市场,国家现行的反垄断法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可由商务部来进行裁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反垄断法反对的并不是垄断本身,而是反对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至于宝洁公司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则由国家相关反垄断机构来裁定。”
  • 2010-09

    16

    杭州两家造纸企业上黑名单多家超市表示未曾销售问题产品

    杭州两家造纸企业上黑名单多家超市表示未曾销售问题产品2010-9-16 杭州网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北京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28家企业生产的588种卫生纸产品。结果有47家企业的50种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杭州两家企业生产的两个批次的卫生纸品也上了“黑名单”,分别是富阳长虹造纸厂的虹珠卫生纸,萧山城厢湘湖纸制品厂的好德卫生纸。不合格原因均为细菌菌落总数超标或者是柔软度不够。 昨日记者采访了杭州多家大型超市,他们均表示并未销售这两个问题批次的纸品,“一般来说,超市会进一些品牌较大的卫生纸。”华润超市的相关负责人黄小姐明确表示道。 “这些产品进入一些小超市或者杂货店的几率更大。有的人认为卫生纸是消过毒的,因而把普通卫生纸也用于擦餐具、水果,甚至给小孩擦嘴。经常有一些饭店将普通卫生纸堂而皇之地放置在餐桌上,这些都是不卫生的行为。”业内人士说。
  • 2010-09

    16

    成都一纸厂失火 周围十多家工厂受牵连被迫停工

    成都一纸厂失火 周围十多家工厂受牵连被迫停工2010-9-16 成都晚报 昨日凌晨5时许,位于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李渡路的成都雅诗纸业有限公司(下称“纸厂”)突发火情。成都消防出动6个中队、15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明火在2小时后得到完全控制。但受大火影响,纸厂周围4家工厂均不同程度受损。 事发现场 原料卷纸大部分化为灰烬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时,明火已被扑灭,消防官兵仍在清理余火。站在纸厂门外,记者见到,周围工厂连成一片,均是钢架结构。着火纸厂的彩钢外墙已变形扭曲,空气中散发着呛人气味。 据周围群众介绍,过火处是2个约10米高的车间,办公及宿舍楼相对比较完好。被烧毁的主要是原料卷纸,大部分都已化为灰烬。而车间内的一些操作机器,大多被烧成了光架架。 上午11时许,记者走进紧挨纸厂的建材厂,垮塌下来的砖块、彩钢瓦散落一地,一些机器的操作按钮也被高温烤化。“砖头砸到机器上,好在没砸到人。”建材厂负责人钟先生说,事发时厂内有人上夜班,发现起火后,大家都跑了出去。经过检查,他发现厂内2台生产流水线被破坏,搅拌机、防水机等设备不同程度受损。 与此同时,纸厂背后家具厂的工人也很郁闷,坍塌下来的彩钢瓦将该厂4间烤漆房砸毁,里面摆放着快要制作完工的家具,“本月20日要交货,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 群众讲述 自救 可惜水带不够长 “听到尖叫声,才晓得着火了。”纸厂附近的材料厂工人黄大爷事发时在睡觉,被惊醒后,他跑到窗前一看,“对面纸厂燃火了,火苗烧得很高。”随后,周边工厂的工人纷纷跑出来救火。 “先用灭火器,但火太大,不管用。”见此状况,黄大爷立即打开消火栓,拖出厂里的水带,“但水带长度不够,都没拉到工厂门口。” 因纸张易燃,火势不但控制不下来,还越燃越大,这让工人们束手无策。害怕火大出事,附近其他工厂的工人,立即跑到各自工厂的食堂,抢出煤气罐。慌乱中,有人拨打了110、119。紧接着,15台消防车呼啸而至,2小时后,火势得到控制。 起火原因 仍待调查 蛟龙工业港管委会保卫部部长周波说,起火纸厂进驻工业港大约2年,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火灾过火面积1000多平方米。受大火影响,纸厂周围4家工厂均不同程度受损。因停水停电,附近10多家工厂暂时停工。 什么原因引发火灾?对此,附近工厂的工人都很疑惑,“平日里纸厂工人早上8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按理说事发时工人都在睡觉。”昨日中午,记者在纸厂门口见到一名中年红衣女士情绪很激动,据群众介绍,她就是纸厂老板吴女士。目前,她正配合消防、警方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具体损失仍在统计中。据警方透露,此次火灾导致1人受轻伤。
  • 2010-09

    16

    专家:不是荧光剂是焦油

    专家:不是荧光剂是焦油2010-9-16 东南快报 前日,有网友在东快论坛上发帖称,有人用心相印纸手帕放在瓷盘上焚烧,结果出现大量黄色油状物,并因此怀疑手帕添加了荧光剂。昨日记者也进行类似实验,在10个瓷盘上焚烧舒洁、清风、维达、洁柔、思密儿、惠宜、心相印,以及不知名餐巾纸等不同品牌纸手帕,结果均出现黄色油状物。 这是否是纸手帕的特性呢?记者又取出了一张办公用的A4纸进行同样的实验,而结果依旧会有黄色油状物残留在白色的瓷盘上。莫非所有的纸手帕在生产过程中都添加了国家命令禁止的荧光剂?对此,专家表示,用焚烧的方法做实验是不科学的,并不能检测出纸张中是否真的含有荧光剂。 “所有的纸张燃烧都会产生黄色的油状物。”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浆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质量高级工程师黄德义。他解释说,不管是纸张还是木材在瓷器或瓷砖上燃烧,都会产生黄色油状物,也就是焦油。这是因为,纸张和木材经过高温燃烧之后产生化学反应,纸张本身就是含有有机物的,在化学结构改变之后就会产生新的物质。 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吴宗华教授说,纸张燃烧后产生黄色油状物并不能说明纸张中含有荧光剂等,因为纸张中本身就含有胶体物质,这些物质经过高温燃烧就会产生油状物,“即便是牛奶经过燃烧也会产生黄色的油状物。”
  • 2010-09

    16

    南宁糖业被实行限停电

    南宁糖业被实行限停电2010-9-16 中国证券网 南宁糖业今天公告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要求,从2010年9月起全区实行计划用电措施。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南宁市政府下达紧急通知,实行节电限电措施。公司下属制糖造纸厂、蒲庙造纸厂和参股公司南宁市八鲤建材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西舒雅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南宁天然纸业有限公司、南宁侨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也被实行限停电措施,具体开停时间以电力管理部门通知为准。
  • 2010-09

    16

    APP大手笔布局广西 30万吨化机浆项目投产

    APP大手笔布局广西 30万吨化机浆项目投产2010-9-16 第一财经日报 日前,由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下称“APP”)投资79亿元建设的广西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30万吨化机浆项目,在广州钦州市大榄坪金光工业园顺利投产,60万吨造纸项目也同期开工。 APP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浆纸企业。广西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总规划为年产180万吨浆及310万吨纸,总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   APP(中国)长期致力于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打造,截至2009年底,APP(中国)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此次建成投产的金桂一期工程化机浆生产线,环保总投资超过4.5亿元,占项目工程总投入的5.8%以上,配套建设了化机浆碱回收系统,以确保项目投产后三废排放指标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表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涉及到无数地处偏远的乡村和千家万户群众的利益。APP(中国)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对群众增收的促进,严格管理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通过林浆纸绿色循环发展低碳经济。”
  • 2010-09

    16

    林业国际贸易的中国胜算术

    林业国际贸易的中国胜算术2010-9-15 中国经济时报 解决木材合法性,除了通过国际森林认证外,中国企业证明合法性的方法还有:向进口商索要相关证明;尽量减少生产用木材的种类;今后在与供货商的合同中增加一些自我保护的条款。 国际“碰壁”隐患   越来越多的中国林业企业正在慢慢熟悉一个名为《雷斯法案》的文本。他们担心,如果漠视这部法律,美国庞大的林产品市场会将其拒之门外。 《雷斯法案》诞生于1900年,是由美国国会通过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2008年5月,该法案经美国农业部修订后,第一次将进口和买卖非法采伐木材和木材产品视为非法行为,成为美国禁止非法来源植物及其制成品(林产品)贸易的“门神”。按照美国的计划,《雷斯法案》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三、第四阶段的实施从今年9月开始。 《雷斯法案》代表了国际林业市场的方向:在主要的林业产品市场,必要的、甚至是强制性的准入门槛正在建立,不论是林产品消费国,还是供应国,概莫能外。 继《雷斯法案》之后,与美国同样作为林产品消费国的欧盟于今年7月制定政策,要求企业追踪其木材的采伐源头。该政策预计于2012年生效,它是欧盟通过自愿性伙伴关系协定(VPA)从主要贸易伙伴采购合法性木材的一个补充。 作为主要林产品供应国之一,印度尼西亚引入了合法性木材产品保障体系(TLAS),以确保出口木材来源的合法性和可信性,该体系要求所有供应国际市场的木材公司都需获得批准。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森林国际贸易额达到近600亿美元,而在600亿美元的贸易额中,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美国《雷斯法案》以及欧盟条例的出台对世界林产业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涉外经济处副处长付建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于是,中国林业企业坐不住了:如果不能保证和证明木材原料和产品的合法性,未来将有可能在国际市场“碰壁”。 合法性的证明之策 “国际认证和法案对中国企业是一个机遇,因为《雷斯法案》对各国都是平等的,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美国市场都需要这么一个准则。”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苏明认为。 由于没有明确的细则来指导企业如何填报、申报木材或木材产品合法性来源,《雷斯法案》让一些企业十分为难。“到底怎样才算是合法的?”一些企业很疑惑。 本报记者了解到,金融危机之后,林业企业在申报成本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 实际上,对于中国的林业企业来说,《雷斯法案》只要求了两件事:一是了解自身在进行木材制品交易时的一些基本信息;二是了解向自己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木和木材是否来自合法的森林采伐。 在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森林项目主任、RAFT项目主任Jack Hurd看来,《雷斯法案》的要求并非难以达到。 “如果中国的林业企业在向自己的供应商了解原料来源情况时,他们不能提供合法来源,那么中国企业应该考虑更换供应商。”他说,中国林业企业需要做的只是“多一些考虑”,就可满足《雷斯法案》的要求。 一些企业想到了国际认证,想努力拿到FSC(森林管理委员会)或PEFC(由11个国家官方参与的森林认证机构)的一纸证书。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多FSC产销监管链认证证书的亚洲国家,发放证书超过1300张。目前,中国政府正着手发展本国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这些也促使中国林业加工企业积极地将环境问题纳入商业活动中。 但付建全认为,森林认证只是解决木材合法性的一个办法,并非全部。事实上,很多中国林业企业并不愿支付较高的认证成本。如何证明合法性,还可以根据国情增加探讨。 为了解决合法性问题,苏明给企业支了几招: 一是中国企业可以向进口商索要相关证明,中国林业已经施行的“采伐、运输、加工许可证”,都可以证明合法性。 二是尽量减少生产用木材的种类。 三是除了解自己供货商的来源外,今后在与供货商的合同中增加一些自我保护的条款。
16696条 上一页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2327 2328 2329 2330 2331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