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
19
西青开发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西青开发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2012-9-19 经济参考报 9月27日,国家级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迎来建区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西青经济开发区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昔日的荒草洼变成了今天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突出、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开放型工业新城区。 截至目前,国家批准的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面积达到16.88平方公里,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72家企业前来落户,累计吸引资金131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2家,投资的项目42个。近几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2年前8个月实现销售收入910亿元。 如今,蓬勃发展的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既是天津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天津市南部城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2010年底,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个人高档护理品、机械、现代服务业等三大加速聚集产业,成为天津市南部城区的一个新的产业发展高地和财富聚集的洼地。 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链套和配套体系完备。累计引进企业150家,吸引资金45亿美元,形成了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电子元器件、消费类电子和电子模具五大产业集群,聚集了以三星、中芯国际、飞思卡尔、松下电子、三和电机、捷普绿点、盛日通讯、罗姆电子、科仪工业、方舟电子、联强国际、起信精密、极盛光电子、研二电子、威盛电子等一批高素质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手机制造基地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目前产值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2%。 汽车配套产业以空调制造和高档汽车服务项目为主体,向高端产业快速推进。累计引进企业58家,吸引资金14亿美元,聚集了富奥电装、电装空调、捷太格特、高田、槌屋、松美可、佰安汽车、马勒贝尔、津田、三电空调等一批高素质制造研发项目,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空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汽车转向泵生产基地和天津市重要的汽车服务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医药园为平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医药研发能力快速提高。目前累计引进企业28家,吸引资金6亿美元,聚集了武田、乐敦、灵北、新内田、同仁堂(600085,股吧)、力生、宏仁堂、太平洋(601099,股吧)制药、赫素制药等企业,成为心脑血管药、抗菌药和抗癌药生产基地。 个人高档护理品产业以国际行业巨头为核心,形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累计引进企业27家,吸引投资9亿美元,云集了宝洁、蓝月亮、尤妮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宝洁西青厂是宝洁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尤妮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妇女儿童卫生用品生产基地,蓝月亮建成后将成为蓝月亮集团在中国北方生产销售基地。 机械产业以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为主导,集群效应凸显。瑞能电气、申克、歌美飒、伯特利、艾柯夫、大地、合时自动化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云集在开发区,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效益逐步提升,在国内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更强。 以赛达新兴产业园为平台,形成了金融和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国投永旺商业综合体项目、普洛斯三期物流项目、三菱商事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进,使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体量迅速扩大,成为引领开发区加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让企业滚雪球式加速涌入是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0年底,正在全球进行投资考察的全球日用品制造商尤妮佳来到西青,有感于开发区人娴熟的业务水平、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很快选择了西青。项目引进后,先后有7家配套企业快速跟进投资,成为西青经济开发区组团式招商的典范。8家企业总投资达到5.24亿美元,建成后,预计婴儿纸尿裤产品年产量可达42亿片,妇女卫生用品年度生产量可达30亿片,年产值40亿元。全部建成后,西青开发区妇女和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全国的40%。 以招商引资为中心 按照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时间内,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经济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将力争每年前进1到2名,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前35名。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际上,20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引进和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仅以今年前8个月为例,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就达到7.42亿美元,其中新引进的世界500强项目2家;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达到11个,总投资达到6 .36亿美元,占前8个月引进外资项目总投资的86%。嘉民集团、普菱工业园、东碧机械、丰和机电、三井化学、日立物流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前来落户。 招商引资是一个知识密集性的工作,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职业化的高素质团队。近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一流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大力引进一流人才,全力推进招商团队建设,强化招商绩效管理体系,构筑了高效率的招商中介体系,促进了联强国际、尤妮佳、华宁电子、三井化学、高田、津田、乐敦、德山等一大批高素质知名企业加速涌入,使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改革和完善招商机制,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使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坐等式招商向主动出击转变,掌握了招商工作的主动权,现在,很多外资项目都是慕名而来;二是引进项目实现了从量上到质上的转变,由过去的“来者不拒”到现在根据产业需要进行选择,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加速聚集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三是招商方式上实现了根本转变,由过去单纯的以土地出让引资发展到土地出让、建设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等多种引资方式,使开发区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招商引资不仅惠及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身,其“溢出效应”也逐渐显现。截至目前,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为周边街镇工业园介绍项目,引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出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一半劳动力来自天津市本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物流、娱乐、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龙居花园、洛卡小镇、亲亲家园等一批现代化住宅区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优化企业服务环境 引进来,还要留得住。20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构筑了留住企业、发展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和区内企业双赢的新格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中,20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优化服务环境上可谓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他们在工作中努力营造“说千句万句好话,不如为企业解决一个小的困难”的服务理念,率先在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构筑了以海关、保税仓、普洛斯为主体的物流配套平台;率先启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O A网建设,充实完善了开发区门户网站,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公布了主要领导的联系方式,搭建了企业与管委会之间的全天候联系通道;建立了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组建了三个企业服务部,对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大物业管理新模式,使开发区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不断深化;成立了赛达担保公司和赛达小额贷款公司,搭建了开发区新的融资平台;引进了永旺和梅江会展中心等商业和会展项目,加速了开发区商气和人气的凝聚。 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他们加快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的推进步伐,加快了创新载体建设,建立了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启航、科创两家孵化器,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了赛达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提升了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通过聚集创新资源,搭建创业平台,促进财富和人才向开发区流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是中国风电整机行业中电控系统专业生产厂商,2008年3月在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时,注册资金仅2000万元,当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入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该企业建成了市级技术中心,建成了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建成了拥有100人、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成功开发出双馈式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电路在内的11个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该公司主要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2011年实现产值10多亿元。这样的例子在西青经济开发区还有很多,构筑了一个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突破,就没有一流。只有用创新的思路指导工作,才能永葆开发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这是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年最好的经验总结。 - 2012-09
19
泰安纤检所提高检测水平
山东泰安纤检所开展活动提高检测水平2012-9-18 中研普华 日前,山东省泰安市纤检所组织实施了产业用纺织品内部检测比对活动。该活动旨在加强实验室内部检测质量管理,确保检测工作的稳定性。 据了解,产业用纺织品检测是泰安市纤检所今年新开展项目,检测人员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开展实验室内部检测人员的比对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次比对活动开展了包括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无负荷垂直渗透性能、静态顶破性能等89个检验项目和纸尿裤、精梳毛织品、消防员隔热防护服、汽车用亚麻坐垫等几类产品的相关项目,同时还对检测样品预处理、制样等检测环节以及比对结果的进行分析评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所已经完全具备了新增项目的检测能力,填补北方地区产业用纺织品综合检测方面的空白,为产业用纺织品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2012-09
19
我国加速造纸行业整合
我国加速造纸行业整合2012-9-19 石家庄印刷网 我国造纸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造纸国,且总产量仍在不断扩大,行业整体进入了供过于求的时代。2011年,我国共有造纸企业2620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14.12亿元,同比增长21.54%;销售利润699.62亿元,同比增长17.95%;利润总额362.13亿元,同比增长6.20%。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造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造纸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涌现出9家百万吨级的纸业公司,但行业平均规模却仅有2.3万吨。据统计,2011年全国2600余家造纸企业,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仅100余家。而2008年全球造纸100家企业排名中,超过100万吨有87家,其中全球最大的造纸企业浆纸产量达到1800万吨,中国2011年最大的造纸企业产量也不过760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十大纸业公司大部分都实现了林浆纸一体化,而中国纸业公司仍形成自己的林纸产业,都缺乏自制商品浆,优质造纸纤维主要依赖进口,原料成本受外部影响较大,直接导致经营业绩的不稳定和利润下滑。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纤维原料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造纸原料短缺可能将成为一个最严重的大问题。加上国内企业还未建立起有效的销售配送系统,缺乏持续稳定市场的能力,难以保证获利和规避风险。 此外,目前制约行业发展还受到地域性集中度过高造成资源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造纸机械落后困扰产品水平提高;造成严重污染有碍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中国纸业下一阶段的核心使命。从2009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方案”、《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2012年炼铁、炼钢、造纸等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后产能被淘汰,行业洗牌力度进一步加大。 产能过剩也使得造纸行业兼并重组的暗潮涌动。华泰股份、晨鸣纸业等企业已经涉足重组,中冶集团设立纸业集团也被认为是国企兼并国企的典型案例,此外不乏国有企业在酝酿合并民营企业,目前正在商谈中。 由于我国造纸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以及规模经济的特点,随着产业整合的深入,已经完成产能布局以及扩张的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议价能力,将会成为产业整合中的中坚力量。 - 2012-09
19
福伊特助斯道拉•恩索进行系统改造
福伊特帮助德国斯道拉恩索公司进行系统改造 产能提高10%2012-9-18 中国纸业网 近日,福伊特对德国斯道拉恩索公司的Eilenburg 1号纸机完成改造,纸机于2012年5月再次成功启动。斯道拉恩索公司此次改造的目标是提高纸机的运行性能,同时消除系统现存的瓶颈问题。通过改造,纸机的最大运行速度提高到2000米/分钟,生产能力相应增加了约10%(根据不同纸种而定)。在改造完成一个月之后,纸机的运行速度就超过了1900米/分钟。 此次改造,福伊特为客户安装了一款新的NipcoFlex压榨模块,该模块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纸幅出压榨后的干度提高3% - 4%。此外,位于湿部的新排气系统以及用于清洁底网的JetCleaner(喷射清洁器)都提供了更优的清洁性能,从而增强了运行性能。原有的压光机替换为Janus超级压光机,从而提高了纸张质量。该项目还包括改造干燥部,织物张紧器、织物导偏器和纸机的通风系统,供货范围涵盖新的纸幅修边器和引纸系统。 德国斯道拉恩索公司主要生产新闻印刷纸和电话簿用纸,定量为34~48.8 g/m²。其产品100%使用废纸生产。 - 2012-09
19
金海浆纸赠送洋浦区教师纸品
金海浆纸赠送洋浦区教师4万元纸品2012-9-19 中国纸业网 金海浆纸首先来到洋浦中学,一辆小货车也同步为洋浦中学的老师送去了生活纸品。据了解,金海浆纸每年教师节都会给区内老师赠送纸品。而作为洋浦的教育工作者,时时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也是干劲十足。紧接着,金海工作人员又不辞辛苦地逐一到洋浦第一小学、干冲二小等9所学校,把APP旗下的清风生活用纸一一送到洋浦各个学校。据统计,金海浆纸此次教师节共计赠送卷筒纸1772提,手帕纸886条,总计价值约4万元,充分体现了企业对教师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在支持海南教育事业的道路上,金海浆纸从未停止过。据悉,金海浆纸自落户洋浦以来,经常以各种形式关心着洋浦的教育事业,除了每年教师节为区内教师赠送纸品外,还资助洋浦贫困居民子女完成大学学业,为洋浦开发区各小学设立爱心图书室,资助经费给区内小学在儿童节开展活动等。 - 2012-09
19
纸业十年:国产纸逆转走向出口
纸业十年:国产纸逆转走向出口2012-9-19 消费日报 “十一五”期间,我国纸及纸板年产量超过100 万吨的造纸企业总产量从2005年的791万吨增至2010年的267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从14.1%提升至28.8%;行业产量排名前30 位的企业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 32.9%提升至 42.3%。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地区兼并整合,促进了造纸企业向集团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重要的是,一批生产技术装备先进、产品信誉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造纸集团化企业脱颖而出,优化了造纸工业组织结构。 终结高档纸紧缺历史 “十一五”堪称中国纸业黄金发展期:行业生产随消费稳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资源消耗水平大幅降低,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中国造纸工业已步入世界造纸先进大国行列,为纸业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产纸大国。2010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9270万吨,比2005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消费量9173万吨,比2005年增长54.7%,年均增长9.1%。“十一五”期间,中国造纸产量在全球纸业遥遥领先,是日本的四五倍,是芬兰、瑞典等老牌造纸国家的近十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纸业通过加强研发、改善工艺技术与装备等一系列措施,使纸及纸板产品结构更加适应消费结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少品种向多品种转变,增加了高档纸及纸板的供给能力,特别是新闻纸、涂布印刷纸、白卡纸、生活用纸等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解决了高档纸及纸板长期短缺的供需矛盾。我国由 2005 年净进口纸和纸板330万吨转变为 2010年净出口97万吨。我国高档产品比重由20%提高到37%。我国的新闻纸、铜版纸、高档文化纸、包装纸等产品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走向世界。 虽然生活用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先进产能份额在快速增长。据中国轻工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委员会主任曹振雷介绍,在关闭小厂的同时,国内高中档产品产能增长迅速,2010年—2012年期间,预计新增先进产能238万吨,占全球的53%。 作为造纸行业专业记者,记者近几年到纸业下游的新闻出版、包装、印刷等行业采访发现,国产纸已成为绝对的主流。业内人士道出原因——国产纸无论质量还是价格,较进口纸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 2012-09
18
广西博冠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通过验收
广西博冠纸业公司年产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通过验收2012-9-18 宜州党政网 9月13日上午,广西区工信委在博冠纸业公司组织召开“广西博冠纸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验收会,经验收组质询和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宜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飞参加验收会并致辞。 周飞说,博冠纸业公司年产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采用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清洁漂白技术,投资低,产品质量好,废水能够达标排放,为我们蔗渣制浆实现清洁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为区内其它企业的新建或技改项目提供了一个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周飞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出宝贵意见,宜州市将加以认真研究,指导企业完善项目运行流程,改善项目的生产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博冠纸业公司年产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总投资31400万元,项目主要是利用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下属的三家糖厂,及周边制糖企业的甘蔗渣为原料,加工生产蔗渣浆,使甘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地方循环经济的发展。该项目于2009年获自治区环保局批复和自治区经委核准,2010年4月正式动工建设,2011年12月开机运行,已完成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等各个单项验收。项目采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鼓励类目录所列技术,尤其是蔗渣浆全无氯漂白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与会代表和8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分别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和项目技术介绍,并参观考察了年产5万吨蔗渣浆清洁漂白生产线的运行情况。 经质询和认真讨论,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建成运行后已满足备案要求,整体技术及装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是产、学、研成功结合的典范,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可作为示范工程推广应用。验收组还建议尽快配套建设造纸生产线,延长产业链。 宜州市副市长、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管委会副主任、市财政局局长覃泽勤,以及自治区环保厅、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中轻南宁设计公司、河池市工信委、河池环保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