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
19
金红叶计划新上五台高速卫生纸机
金红叶计划新上五台高速卫生纸机2015-6-19 中华纸业 不久前,国内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APP旗下金红叶纸业向亚赛利(A.Celli)订购了五台新的高速卫生纸机,将分别投放到位于苏州和海南的生产基地。五台纸机将为同一型号,车速1400米/分,幅宽5.6米,可生产12.5-45克/立方米的生活用纸。 金红叶纸业曾先后在2005年、2008年和2013年订购了4台亚赛利的卫生纸机,目前四台已经全部交货,其中一台已经投运。 - 2015-06
19
我国生活用纸产能快速扩张 远超市场容量
我国生活用纸产能快速扩张 远超市场容量2015-6-19 中国绿色时报近几年,我国生活用纸产销两旺,大部分生活用纸生产商赚得盆满钵满。在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况下,我国生活用纸生产走上了产能快速扩张道路,这其中既有传统生活用纸骨干生产商,也有多家从未生产过生活用纸的大型制浆造纸制造商。 生活用纸是指为照顾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在众多的纸张品种中,生活用纸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百姓生活品质将大幅度提高,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生活用纸消费量势必快速增加。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世界各国生活用纸的用量和品质均呈现大幅度提高。我国生活用纸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接近10%。1985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量仅39万吨,主要为厕用卫生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活用纸种类已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繁多种类。2014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量达到759万吨,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近20倍。其中,厕用生活用纸比重由原来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60%以下。与此同时,手帕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生活用纸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生活用纸用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 在世界范围内,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欧和北美地区,其中瑞典最高,年人均生活用纸量为24公斤。其次为美国,年人均生活用纸量为21.9公斤。亚洲国家年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为19.7公斤、13.8公斤和10.1公斤。我国生活用纸市场快速发展,目前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生活用纸的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地域分布,我国生活用纸消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占全国生活用纸消费总量的60%以上,年人均消费量为10公斤,生活用纸消费量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及农村人均消费量仍然非常低,部分省市年人均消费量低于1公斤。根据过去10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量数据进行保守估算,2020年和2030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100万吨和1600万吨。乐观估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东西部差距和城镇差距的缩小,2020年和2030年我国生活用纸用量将分别达到1400万吨和2000万吨。 2014年,我国生活用纸新增产能超过200万吨。从我国主要生活用纸生产商的企业发展规划来看,到2015年末,APP金红叶、恒安、中顺洁柔、维达四大集团生活用纸总产能预计将达525.5万吨。其他大型造纸企业及新的生活用纸市场参与者,如晨鸣、南纸、银鸽、抚顺矿业、香港理文、太阳纸业、云南云景、浙江景兴、华劲集团、河北义厚成等每年新增生活用纸产能将达到170万吨。 这些新增产能加上原有的生活用纸产能,今年我国生活用纸总产能预计将达到1100万吨,远远超过当前我国生活用纸的市场容量。 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由于前几年投资建设项目过多和过快,这些项目的陆续投产使得产能大量释放,近几年生产量和需求量的供需失衡明显加剧,市场竞争激烈。生活用纸行业已经呈现出整体增长放缓、加速淘汰和转型升级的态势。 - 2015-06
19
爱生雅(SCA)向中国西部学校捐赠IT设备
爱生雅(SCA)向中国西部学校捐赠IT设备2015-6-19 爱生雅网站今年二、三月期间,爱生雅(SCA)向甘肃省刘窑村的贫困学校捐赠了26台手提电脑。刘窑村地处中国西部,教学资源落后,并未向学生提供英语教学课程。学校内同时缺少电脑设备,孩子们只能通过书本学习电脑知识因而无法得到实际上机操作机会。拥有了这些电脑之后,孩子们就能够每周通过视频软件与一名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老师学习英语和电脑操作知识。网上课程让孩子们不再需要等待志愿者的登门教学,因为现在他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就能见到世界各地的人了。这些IT设备原为爱生雅员工内部使用。所有设备皆保持着良好的产品性能,由于特殊原因爱生雅不再将他们作用内部使用。“相比于将电脑卖给废品回收站,把它们捐赠给学校能够创造更高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能够帮助这所学校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赵宾,爱生雅亚太区法务总监说道。 - 2015-06
18
可艾护理运营启动仪式
可艾护理运营启动仪式2015-6-19 生活用纸杂志杭州可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是杭州可靠公司和香港合生元的合资公司。是可靠公司实现跨界的强强联合,也是可靠公司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2015年6月18日在杭州可艾公司的厂区内,举行了隆重的运营启动仪式。可艾的供应商、经销商及可艾员工共180多人参加活动。合生元董事长、可靠董事长、临安市政府出席了活动,生活用纸委员会江曼霞等应邀出席活动并致辞。 - 2015-06
18
恒昌再次荣获Kimberly-Clark 2015全球最佳供应商奖
恒昌再次荣获Kimberly-Clark 2015全球最佳供应商奖2015-6-18 恒昌2015年6月2日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Kimberly-Clark 两年一度的全球供应商颁奖典礼上,恒昌继2013年荣获全球最佳供应商奖后,连续第二次从Kimberly-Clark全球75000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蝉联该项殊荣,也是Kimberly-Clark所有供应商中第二个连续两次获此奖项的公司。该奖项是Kimberly-Clark对恒昌出色表现与能力的再次认可,是对“恒昌设备”的高度认同,同时也表达了对恒昌在未来合作中寄予的更高期望。恒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做到自强自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恒昌会抓住“中国制造2025”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宝贵契机,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全面走向世界并获得广泛赞许和尊重! - 2015-06
18
台湾生活用纸持续低价竞争 ——新产能投产,加剧产能过剩
台湾生活用纸持续低价竞争 ——新产能投产,加剧产能过剩2015-6-18 纸业新闻台湾省内生活用纸市场近期价格竞争情况并无太大变化。然而由于第三季度新产能投产,将造成供过于求的预期心理氛围逐渐形成。后市值得继续观察。 去年以来台湾省内生活用纸市场经过后发品牌APP旗下“金盛世”的“唯洁雅”、“倍舒柔”等系列的强势价格竞争后,市场品牌结构重组,虽然市场前3大品牌依然三足鼎立(舒洁、五月花、春风),但其高价位已被迫下降;再者中部历史悠久的区域性老品牌“纯洁”、“百吉”、“信洁”等市场价格与后发品牌相当,且产品品质相近,在无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也只能把资源集中在其中一个品牌(百吉),其余黯然退出市场。可以说,后发品牌“倍舒柔”等系列产品的崛起并在市场上稳固立足,成为了市场第四大品牌,主要是在消费需求平淡的市场环境中,价格策略应用成功所致。直至目前,价格导向策略依然活跃于各主要厂商,从大卖场的情况来看:市场龙头品牌金佰利旗下的“舒洁”系列,抽取式卫生纸最高价位每包达13.25元台币,但其副品牌“可丽舒”每包可低至7.4元台币;永丰余旗下的“五月花”,每包最高价位可达9.9元台币(100抽),而副品牌“得意”则低至每包7.75元台币左右;第三大品牌正隆生产的“春风”,最高价位每包可达9.9元台币(100抽),但归属低价位的副品牌“雪柔”促销价则低至每包6.58元台币左右。不过,已达10%市场占有率的后发品牌“金盛世”下属的“倍舒柔”最高每包也有9.9元台币(150抽),甚至“唯洁雅”系列每包更低至6.08元台币。至于平板式卫生纸(每包300抽,6包1提)平均价位则多在95元台币以下,卖场自有品牌则约75~79元台币。不过,虽然不同品牌同类产品价位相近,但也会因抽数、尺寸、规格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差,基本上各家抽取式卫生纸抽数多以100抽,110抽为主,但也有高达150抽的,所以相同价格,抽数多的自然较便宜。业界认为,市场低价位的激烈竞争,对生活用纸厂而言,根本是“流血大车拼”。 业界指出,目前台湾省内生活用纸市场新的品牌结构已经形成。而在价格竞争下,既有主要品牌(前3大)的高价位已明显下降,而低价位更是随处可见,尤其配合大型超市的促销活动更为频繁,业者已无利润可图,只是如未达成稳定量、价的共识,市场低价竞争必将持续。 品牌在低价位徘徊已经是业者难以承受的重担,而产能过剩则是另一项隐忧。依据造纸公会的统计,近年来,台湾省内除卫生巾与婴儿、成人纸尿裤之外的生活用纸,每年供需大致上都在20多万吨,每年增减幅度都低于5%,可见台湾省内的生活用纸市场已进入成熟的低增长期,再增长空间有限,若有新品牌加入竞争,那也只是市场占有率的“乾坤挪移”罢了,就是品牌间的此消彼长而已,所以多年来生活用纸供需变化不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生活用纸市场产销大致上每年约为20万吨,但内外销市场却各有消长。依据造纸公会的统计,生活用纸省内销量从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中,多在18万吨左右,甚至还呈现逐步小幅萎缩情形,2010年省内销量为18.67万吨,是五年中的省内销最高量。到2014年降至18.43万吨,期间2013年还曾下降至18.03万吨。相对于台湾省内销的衰退,外销市场却蓬勃发展,2010年的生活用纸外销量也不过1.35万吨,但已比上年增长了66.8%,之后的几年几乎都呈现2位数的增长,2014年虽仅有个位数增长,却也有5.6%,还倍数于生活用纸整体销量的增长率,外销量已达2.3万吨,五年来增长高达70%。此外,进口卫生纸原纸近五年来也呈现高幅增长,即由3万多吨增至5万多吨。业者认为,这几年如果生活用纸生产厂没有积极拓展台湾省外销,则台湾省内产能再加上进口数量,市场必然呈现供过于求现象,对价格已不易拉抬的生活用纸来说,恐怕雪上加霜,业界经营更为艰难。 不过,为了巩固市场占有率,前3大厂中,除金佰利外,永丰余及正隆都有扩建计划,两家均于去年宣布斥资增产,其中正隆决定斥资12.8亿元台币,在竹北厂新设16号机生活用纸生产线,原定于今年10月投产,但预计可提前到9月份;而永丰余则是斥资5亿元台币在清水厂新设9号生活用纸生产线,据悉预定今年9月投产,但随后又因种种考量,可能延后实施。然而即使今年只有正隆1台新机投入市场,因其月产能达3000~4000吨,市场预期一旦新机投产,供过于求情况将更加严峻,如何应对,业界必须早谋对策。 但据指出,正隆多年来苦于原纸不足,必须外购补充,一旦新机投产,其大部分自用,多余才出售,因此释放出市场的新产能应不如想像的多。究竟后市如何,值得进一步观察。 - 2015-06
18
我国非织造布产业竞争力增强 出口价值仅次于德国
我国非织造布产业竞争力增强 出口价值仅次于德国2015-6-18 纺织服装周刊近日,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15年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协作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常熟市支塘镇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吕洪钢,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及非织造行业百余位企业嘉宾到会。论坛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主持。 非织造布出口价值仅次于德国李陵申在会上作了《2014/2015年我国非织造布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全口径非织造布的产量为440.1万吨,同比增长13.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15家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的非织造布总产量为361.4万吨,同比增长10.73%。“目前全球非织造布产量约为1000万吨,中国占比已超过40%,在全球非织造布行业规模最大。”在中国纺织工业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整体形势下,非织造布行业仍在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也可见,行业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的产量为92.4万吨,同比增长10.89%,而去年同期的增速只有4.67%。“山东、浙江是中国非织造布生产大省,一季度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江西、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的增速超过了20%,这说明产业的区域分布有所优化。”从出口来看,我国非织造布出口65.6万吨(占总产量的15.03%),价值23.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64%和17.42%。“在数量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出口国,按价值计算也仅次于德国,位列全球第二。这表明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李陵申说,我国非织造布产业已经建立了涵盖专用纤维、装备、卷材、后整理助剂、制品以及工程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战略机遇,包括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卫生用非织造产品的发展,大气污染与环境治理推动过滤分离用非织造产品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建筑用非织造产品的发展等等。李陵申说,“我国非织造布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规模与成本,而在科技创新、市场与品牌推广和企业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急需改变,由依靠投资驱动转向全面创新驱动模式、由通过规模扩张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质销提升、由单纯追求速度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吕洪钢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国产纺织机械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近年来,我国非织造布装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在质量稳定性、生产速度、单线产能、智能化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有力支持了我国非织造布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14年,针刺非织造布幅宽2.5~3米的生产线销售约50条,3米以上的生产线销售近100条,6米以上幅宽的销售近40条,其中出口比重约占30%;纺熔非织造布设备受市场形势引导,全年销售约120条,出口20多条。未来多模头复合生产线有望形成新的销售热点,而双组分纺粘品种尚需在市场开拓上加大力度。水刺设备全年销售约21~22条线,纯棉水刺、木浆复合水刺增长明显,可冲散、可降解环保水刺材料生产线有望成为未来热点。不过,国产非织造设备还有一些问题亟待突破。比如,还要加快高速宽幅非织造技术升级,提高熔喷、纺粘及针刺等多种工艺在线复合成型、多层复合成型技术的产业化;提高装备的功能集成化、生产自动化及设备配套水平;加快功能性后整理技术装备开发,研究专用涂层、贴合、定型、分切、卷绕等整理装备。李陵申着重指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尤其要在非织造成型技术、高性能纤维织造加工中的低损伤高速缠结技术、多排熔喷高效超细纤维非织造制备技术等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除此之外,新型纳米级熔喷非织造材料加工设备、差别化小批量纺熔非织造材料加工设备、复合加工等装备也将成为国产非织造设备的研发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