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
18
中顺洁柔:成本上涨 高增长将尽
中顺洁柔:成本上涨 高增长将尽2010-10-18 投资者报 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顺洁柔”)主营生活用纸,公司本部及子公司在广东中山、广东江门、浙江嘉兴、湖北孝感、四川成都建有5个生产基地。公司现有产能17万吨,位列维达、恒安、金红叶之后,国内排名第4,但产能仅为前三者的一半左右。同时,2010年公司未有新增产能释放。 2009年、2010年上半年公司明显放松了销售信用证策,加大赊销力度,以求尽快释放业绩。虽然应收账款金额较2008年下降,但从账龄来看,2007年末、2008年末信用期内占比均为95%,而2009年末、201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均低于70%,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亦大幅低于恒安和维达。 纸浆涨价,高毛利难维系 公司生产用主要原材料是纸浆,报告期内纸浆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在6成左右。2007~2010年上半年,公司纸浆采购成本分别为4725元/吨、4555元/吨、3499元/吨、4527元/吨。 2009年纸浆价格较2008年下降23%,是公司当年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2007~200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9%、24%、35%,原料价格的下降直接推动毛利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纸浆存货可供使用60天左右,采购成本向生产成本的传导有2个月的时滞。2009年5月以来,国际纸浆价格快速回升,一年时间上涨70%。2010年上半年公司原料成本逐渐上升,毛利率已经出现下降,从35%下降至33%。 今年三季度国际纸浆价格高位盘整,公司前期低价存货消耗殆尽,纸浆采购成本已接近生产成本,其产品综合生产成本势必大幅上升,《投资者报》预计公司三季度、四季度毛利将出现进一步下降。 费用大幅激增 公司定价能力不及行业龙头维达和恒安,近年来通过提高管理和销售人员薪酬待遇,大力促销,增加各项费用支出维系市场分额。 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维达、恒安的销售策略和综合毛利可以发现,公司的定价能力较弱。中顺洁柔的销售策略与恒安类似,倾向于减少给予客户的商业折扣,保持产品较高的价格水平,同时也承担更多的期间销售费用支出。而维达在销售策略上倾向给予客户较多的商业折扣,同时也承担较少的期间费用支出。 2009年恒安、维达、中顺洁柔毛利分别为42%、34%、35%,中顺洁柔拥有与恒安类似的销售策略,而只获得了与维达接近的毛利。2008年、2007年的情况与此类似,恒安毛利领先维达10个百分点,而公司毛利与维达接近。 这说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定价能力低于恒安和维达。 “费用换毛利”的销售策略决定了公司期间费用的高昂,在品牌影响力不及龙头企业的情况下,公司亦不得不加大员工激励和产品促销力度。2008年、2009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增长47%、45%,管理费用增长25%、43%,均大幅领先销售收入增长。 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16%上升至2009年的25%。以产品促消费为例,2008年、2009年均增长一倍左右,工资福利费、广告宣传费亦在大幅度增长。2007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低于恒安5个百分点,2009年已高出2个百分点,其增长幅度亦大幅领先于恒安和维达。 2010年上半年,公司开始严格费用申请权限审批、费用报销制度,以控制各项费用的激增,这使得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3%。公司限制费用支出的结果就是销售增长放缓,经销渠道缩窄。2010年上半年由于促销费用的控制,公司大力发展的直营卖场客户已经从336家下降至225家。 市场占有率遭挤压 企业产能和毛利的提升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中国生活用纸销售量一直呈现温和增长。根据《2009 年生活用纸行业年度报告》的数据:1990~2009年,生活用纸年平均增长率为10.62%。 尽管如此,造纸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纸浆价格快速跳水,价格最大跌幅超过40%,木浆造纸类企业的生产成本跟随纸浆价格快速下降。以草浆等为原料的造纸类企业由于成本刚性,难以变动,在价格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被迅速挤出市场。 近年来,生活用纸行业进入高增长高效益阶段。丰厚的毛利除了吸引恒安、维达这样的行业巨头和中小企业纷纷扩产外,晨鸣纸业(8.78,0.52,6.30%)这样工业用纸巨头亦挤入这个行业。 2009年,生活用纸行业总产量479万吨、总销量462万吨,已经呈现轻微的产能过剩。未来2~3年内大量新增产能即将释放,温和的市场规模增长导致产能过剩,行业进入激烈的价格战和促销战。 根据中顺洁柔的募投资金安排,未来两年内并不新增产能投入,这可能使得公司的市场份额难以维系。2007~2009年,公司新增产能不断投产,占有率分别为4.03%、3.86%、3.89%,出现小幅下降。2010~2012年,公司没有新增产能,市场占有率将会被进一步挤压,可能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 同时,因为公司属于外资,2009年底获得高新认证,2010年所得税税率由12.5%提升至15%。在其子公司中,江门中顺属中外合资,2009~2010年所得税税率为12.5%,2011年提升至25%。孝感中顺、嘉兴中顺属中外合资,2010~2012年所得税税率12.5%。 由于公司综合所得税率提高,2009年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增长159%,而净利润只增长107%。中顺洁柔及子公司的所得税优惠将在未来三年陆续减少,公司的综合税率会继续提升。2011年,盈利能力与母公司相当的江门中顺所得税税率的上升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 2010-10
18
华东废纸再生工程实验室落户南林大
华东废纸再生工程实验室落户南林大2010-10-18 新华日报 10月17日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的制浆造纸基金会2010年年会上,华东地区首家废纸再生工程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基金会还为南林大82名优秀学生颁发奖助学金64万元。 我国废纸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废纸利用率一度达到60%以上。由于用来造纸的废纸浆生产技术跟不上,阻碍了我国造纸行业的“低碳发展”。此次由南林大和川佳机械共同兴建的废纸脱墨、处理中试实验室,将着力于这一难题的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难题。 - 2010-10
18
恒安欲扩大原纸产能2.5倍
恒安欲扩大原纸产能2.5倍2010-10-18 南方都市报 在近八年销售增长10倍、提前一年实现百亿元销售目标之后,恒安国际正筹划未来5年内,将生活用纸原纸的产能规模,从今年的48万吨发展至2015年的120万吨,扩充2.5倍。 在设立200万创业基金、刚刚结束的恒安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恒安国际CEO许连捷称,恒安注重青年创新,大赛冠亚季军分别有11.5万、7.5万和3.5万的现金奖励,奖励名额达2000份。而恒安也从纸业、卫生巾和纸尿裤板块外,还跨入其他领域,如以2.29亿收购了零食制造商亲亲食品51%股权,计划未来独立上市,婴儿护肤品事业部进入筹备阶段。 恒安财报显示,其上半年总收入64.26亿港元,同比增长25.7%。 - 2010-10
18
中央检查组检查金湖扩需和工程治理工作
中央检查组检查金湖扩需和工程治理工作2010-10-18 中国新闻网淮安新闻 10月17日,由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正处级纪检监察员孟琴、四川省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科员王渊、财政部上海专员办主任科员张黎隽组成的中央扩需和工程治理工作检查组,来到金湖县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2008年四季度以来,金湖县纳入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共四批、23个,总投资5641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补助4402万元,省级补助1454万元,县级配套15926万元,银行贷款12200万元,企业自筹22436万元。截至目前,2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37095万元。其中:竣工项目18个,竣工率达78.3%,有5个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分别是长江防护林项目、第一批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第一批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农产品质检站改建项目和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在建项目5个,分别是金湖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项目、金石机械集团海底井口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江苏金莲纸业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项目和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今年,金湖县又新增中央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37839万元。目前,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896万元。今年以来,该县共立案查处涉及工程建设领域案件1件,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 检查组一行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农产品质检站、国祥塑胶公司两个扩大内需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对金湖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 2010-10
18
洁婷:亮剑新媒体营销
洁婷:亮剑新媒体营销2010-10-18 中国产经新闻报 广告对于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尤其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品牌竞争的标准日益提升,具有人文色彩的情感营销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所接受,情感营销经济时代俨然已到来。 女性卫生用品品牌亦是如此。毋庸讳言,卫生巾作为一种女性私密生活用品,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比较隐晦的话题。只在最近10年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卫生巾作为成年女性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品牌推广模式也正在多样化和公开化。 当前许多女性卫生用品广告缺乏新意,而且产品功能诉求过于直白。有多少种产品就差不多有多少种雷同的广告形象,很难打动消费者。 好的概念如何传播,是树立品牌的关键。消费者对卫生巾的功用早已十分熟悉,如果再去介绍产品功能,势必造成传播费用的流失;技术的发达使得同类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我们再去诉求卫生巾的产品特点,势必在广告上被动,而且会被其他知名品牌所淹没。 如何推出产品概念,塑造产品品牌,是摆在每一家卫生巾类产品厂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家已发展10多年的知名女性卫生用品品牌,丝宝集团旗下的“洁婷”品牌,在原有的健康、呵护、安全等大众化理念的基础上,单刀直入情感层面,发掘出女性经期护理的新内涵,不仅为女性提供更具舒适体感的卫生巾,更通过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愉悦体验,让女人坦然面对生理期,满足女性在生理期渴望被关怀与照顾的心理。 “那几天,就要宠你”的全新传播理念,更是高调亮出“异性营销”牌:将男性选为广告主角,以男性的视角来体现对女性的关心与温情。这种独特的异性营销策略,在当今情感营销经济时代中显得尤为注目,可以说,洁婷的异性营销开创了卫生巾广告传播的先河,在诱导受众逐步接受广告宣传内容的手段上,可谓是润物无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市场营销从公关时代,到广告时代,到整合传播时代。商家们无不绞尽脑汁思考怎样使顾客心甘情愿掏腰包,怎样在竞争中取胜。处在如今这个信息与传播时代,广告传播越来越被商家器重,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商家市场营销的圣经。 以产品和销售为中心的4P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形势需要,而以消费者为重的4C理论则大行其道,整合营销传播也就风靡起来。 然而,单纯地将硬性广告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多种媒介载体赤裸裸地进行营销传播,显然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已较为吃力,尤其是女性卫生用品市场产品的同质化、广告模式的同质化,甚至媒介传播方式的同质化,使得女性消费者们已走进消费方式逐渐麻木、消费习惯逐渐固化,商家们大把砸钱所得到的成效并非成对等。 如何使传播手段既多元化又有效?“洁婷”在整合营销传播上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借鉴。在使用媒介上,“洁婷”将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不仅在强势的电视、报纸等主流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更是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加大对消费理念的引导,以强大的宣导攻势将广告理念植入目标消费群。 尤其值得一谈的是,在运用媒体宣传的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直白的硬广投放,采用隐性广告植入、制造热点话题等方式潜移默化引导消费。 2007年以来,“洁婷”与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我是大美人》节目合作,将节目内容与广告客户的全方位互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快乐大本营》那期“洁婷”专场节目主题内容与洁婷的品牌内涵达到了极好的统一,主持人时刻不忘提醒观众“关爱女性”的概念。整场节目,洁婷的品牌理念通过各个环节达到了完美的展现,传统媒体传播的效果显而易见。与此同时,与主流报媒相关情感版面互动,开辟系列专版炒作社会热点“围裙男”以及牵手交友网站举办相亲会等,不仅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目光,更成功地锁定男性目标消费群体,有机捆绑进行传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除此以外,洁婷还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兴的网络媒体来做好传播。“洁婷”通过与湖南卫视合作,利用其相关栏目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载体进行宣传,摆脱了卫生巾产品单一利用广告时段投放硬广的既定模式。 同时,洁婷与主流门户网站网易、社区主流网站人人网以及腾讯、优酷、土豆等合作,引爆社会热点话题,研讨“围裙男”等热点词汇,引起受众普遍关注。拿网易来说,与之建立“他们爱女人”大型新闻专题页面,将“宠爱”的品牌概念完整植入,实现品牌的情感诉求,引发网友共鸣;“宠爱寻迹”活动的开展,总点击量超过120万,网友跟帖超过6000条,参与互动活动的网友总数超过10万人次,成功实现了品牌的深度曝光及品牌概念的软性植入。 - 2010-10
18
看洁婷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成功
看洁婷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成功2010-10-18 中国产经新闻报 迈克波特认为:品牌认同会创造产业的进入障碍。因为它迫使新进厂商必须大量投资,以克服顾客对原品牌的忠诚度。进入障碍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产品差异化。为了创造出这种高壁垒,相关业者便会将品牌识别与生产、分销和营销规模经济结合起来。 丝宝集团旗下的女性用品品牌——洁婷提出的“那几天,就要宠你”新的营销理念,挖掘出女性用品的新目标客户群——男性,创意非常成功。但是,仅仅停留在对男性消费者理念的挖掘上,显得十分脆弱。一旦竞争对手发现这个理念,势必会立刻加入到这个竞争的阵营中来。而且这种加入的门槛似乎很低。那么,作为这种理念首先提出来的洁婷产品,如何应对可能的竞争,如何与男性消费者建立稳定的共鸣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夯实第一的概念。洁婷已经在挖掘男性消费者方面抢占了第一的先机。这一点难能可贵。人们通常很容易记住那些最先进入我们心灵的东西,而把以后的东西都忽略掉。如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是尼尔·阿姆斯壮,第二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是谁?第一位单独驾机横越北大西洋[19.25 4.62%]的人是谁?是查理斯·林白,第二位是谁?人们很难记起。很多成功的营销,都与第一概念有关。洁婷第一提出男性消费者的概念,已经在品牌识别上形成了一道无形的认知障碍。但是不能停留,应该考虑充分利用网络、电视、传统媒体加大对这种消费理念的宣传,以强大的宣传攻势把这种理念牢牢镶嵌在众多消费者尤其是男性消费者心中。即使后面有同行业竞争者加入,人们第一句话或许就是,这是洁婷的追随者。如果达到这个效果,那么,“那几天,就要宠你”的理念可能算是获得初步成功。 二是着力引导女性消费文化的变迁。可以武断地说,没有文化的交流和变迁,就不可能有洁婷“那几天,就要宠你”的成功。消费决策的形成,取决于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在历史悠久、父权主义浓厚的中国,女性一个月的那点事,女性自己往往就羞口难言,男性更是避而远之。这种传统的观念根植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犹如麦当劳、圣诞节,这些异域品牌及异域消费偏好,在20年前、30年前,很难在中国形成消费群。今天之所以能够形成麦当劳消费群,形成圣诞节消费群,关键在于文化的开放。作为男性消费者,洁婷既非必需品,又没有消费偏好的惯性,能够成为女性消费品的消费者,也是得益于文化的开放。但是,从洁婷男性消费群细致分析不难发现,这类消费群以80后、90后居多。80前的男性消费者能否接纳“那几天,就要宠你”的理念?需要洁婷在夫妻文化变迁上下工夫,深度挖掘,扩大“那几天,就要宠你”品牌接受的广度。 三是细化男性消费指导。洁婷对男性消费者的挖掘,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拿来”。下一步,洁婷要着力在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上下功夫。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最基本的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如果在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能够得到前向和后延的消费文化或者消费知识,那么就实现了消费品位的提升。洁婷作为女性的一般消费品,如何面对男性消费群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可以在消费指导细节上下工夫。由于文化、观念、习惯等障碍,男性消费者在购买洁婷等女性消费品时,往往显得很笨拙。如何选购?如何保存?如何为女性提供帮助?如何与其它消费品、保健品、营养品实现最佳配置?如何实现“那几天,就要宠你”?等等,需要消费指导。如果在单体商品上细化消费指导,或许差异化壁垒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 四是开展男性消费活动。竞争理论告诉我们: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劣势,其实是来自于企业的所有活动,而非少数活动的结果。“洁婷”的“那几天,就要宠你”,如果局限于现有的广告活动,无疑是一项很单调的活动。可以考虑从男性认可度、使用便捷度等方面开展整合产品创意活动;从增强宠爱系数、夫妻情感度等方面开展女性消费文化引导活动;从消费社区、消费阶层等方面开展消费认可度回馈活动;从积分销售、奖励销售等方面开展零售商营销竞赛活动。可以设想,如果从设计创意、产品制造、品牌广告、品牌营销、幸福消费等方面整体、持续开展营销活动,更多的男性消费者必将成为洁婷的“那几天,就要宠你”的忠实顾客。而不是其他。 - 2010-10
18
联合国气候谈判天津会议采访手记:折腾尚需时日
联合国气候谈判天津会议采访手记:折腾尚需时日2010-10-17 每日经济新闻 1.2万吨二氧化碳,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天津会议期间的排碳总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人民币375万元,在山西昔阳、平顺等县营造5000亩碳汇林,将需10年时间才能将这些二氧化碳吸收完毕。 六天的时间,近200个国家在梅江会展中心,通过600多场会议,或激烈、或温吞地进行着博弈,到头来,抱有希望最大的国家,可能失望最大,以至于到后来的闭幕会上,有国家为了文件中一个小小的方括号被删,而举牌抗议。 往后顺延多年,或许谁也没曾料想,这个星球上彼此好感的、陌生的,甚至交恶的国家,坐在一起,开始一场不休不止的、要通过大量排碳的会议而促成各个国家减碳的诉求。哥本哈根让人沮丧不已,曾经意图在气候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欧盟,这一年来选择了唯诺。有着一脸大胡子的美国谈判代表潘兴,无论在今年德国伯恩的三次会议期间,还是在天津,依旧有点桀骜地说辞,极力推脱减排的责任。 可怜诸如图瓦卢等这些小国,在即将面临被海水吞噬的糟糕境遇下,自己在气候谈判中发出的声音羸弱无力,就像在7日的盘点会议上,提出的一点要求直接被否。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关键期站出来,拍着胸脯喊上两嗓子。 欧盟没有、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就连77国集团的发言代表居然是也门,言毕,一个个集团的说话都被固化了模式,首先是:我赞同某某、某某、某某集团的发言,我认为COP16应该能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等等。 和来自孟加拉国的某NGO负责人聊,他眉飞色舞地说,这就是全世界的大Party,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担责,那么会议将会一直下去。明年南非如此、或许在汉城会议也如此。 穿行在一个个会场,或许鲜有人觉得这是为未来地球的命脉,提供一个发展的指南或者开注一剂良药。发达国家没有新的承诺,发展中国家再怎么声嘶力竭,达成一个折中的方案,都会显得困难重重。 每天一大早,通过安检然后走到材料放置区域,了解昨天都发生了什么,你会发现就那么一些词语,被颠来倒去地说来说去。各国都在谈论平衡的一揽子,可是打了六天的口水仗,到头来连何谓平衡没弄清楚。 寄望夯实坎昆地基的天津会议,就这样一天天在失望中临期。会场内外,一天天地清冷下去,人们热盼着能出现哥本哈根会议那般,政府、媒体、NGO三股力量搅得火热的场面没有出现,更别说上次有人混成政要,接受丹麦首相的宴请了。 当三位印度的拾荒者出现在会场,打着“no time to waste”的标语,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时,没有多少人能注意到他们。这种无声的表达,淹没在那些冗长的会议中,来自各地的人们似乎习惯了这些。 采访某位与会专家,他说那些在显示器上写着closed的会议,其实听与不听无甚差别,因为在关键问题上,现在还形不成一个具体的意见。包括有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人们,对全球暖化有着不同认知。 一个让人玩味的细节是,当国内某NGO负责人在洗手间里,用一张抽纸的边边角角吸净手上的水滴时,某国的一参会人员哗哗地一连取出三张抽纸,在手心中攥了攥就将纸扔进垃圾箱。 不同国别、不同肤种的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细微差别,可以管窥到谈判之路是何其遥遥,包括共同愿景、适应、减缓、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这些方面的分歧不出所料地被放在了坎昆,于是有人说,年底COP16的压力被放大了数倍。 注定这是一场暂时还不能望到头的战役,一次关乎这个星球体温的“争吵”,还将继续。当闭幕式上,格林纳达、秘鲁、委内瑞拉、沙特、玻利维亚等国,有些垂头丧气地一遍遍表达失望之时,主席台上UNFCCC的执行秘书,缄默不语。 没有那个国家愿意对那个国家回应什么、托付什么,似乎一切都按程式化在走,就像彩排,所有节目过一遍,有些瑕疵幕后再议。 可是在这些耗时耗力、大量排碳的会议之后,有些国家连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不复存在。小岛国联盟说,发达国家必须在2020年减排45%。可潘兴说了,要以哥本哈根为起点,这样才能取得成果。 因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宣布在零五年的基础上减排17%,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这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的目标,有着云泥之别。 从去年哥本哈根在寒风瑟瑟中召开,就有全球变暖的怀疑论者,大发传单,认为这是全球的一场阳谋。如今“千年极寒”的概念胜传多日,反对气候变暖的力量愈加壮大。这为将后的气候谈判,注定会增加许多难度。 难怪,在一些书店里摆放着柳下再会的那本反对全球变暖的书籍,书中认为:减排温室气体就是欧洲人设的骗局。当我在回京的火车上,翻看这些臆想大于实证的论调,着实不敢苟同。 临末,想起自幼成长的位于黄土高坡深处的那个村子,这些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好些村民迁往新疆,成为不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于是觉得气候变暖的“掐架”,还有必要,尽管胜负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