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
22
北大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榜 闽6企业家进百强
北大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榜 闽6企业家进百强2011-7-22 台海网 7月21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全新的榜单 “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榜”,这份榜单不唯富,不唯大,而是从经济价值、社会贡献、社会影响力、公益价值、美誉度等五大方面总体评价民营企业家。在上榜的100位民营企业家中有6位来自福建,上榜人数和山东并列全国第五位。 导报记者注意到,上榜的100名民营企业家在地区分布上呈高度集中态势。最多的7个地区分别是:江苏20名、浙江18名、广东18名、北京7名、福建6名、山东6名、上海5名。这7个地区上榜企业家共80名,占总数八成之多。江浙、广东和福建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些地区上榜的企业家也最多。另外,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也鼓励企业家回馈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王健林、柳传志、宗庆后、马云、张近东摘得榜单前五名。而6位上榜的福建企业家分别为:恒安集团施文博(排名49位)、福耀玻璃曹德旺(56位)、正荣集团欧宗荣(81位)、圣农发展傅光明(86位)、金帝集团李德文(96位)和匹克集团许景南(97位)。其中,欧宗荣和李德文均从事地产行业。 从行业分布看,地产行业的企业家上榜最多,有15名,其次是资源类行业12名,电子行业11名,化工行业10名。资源类行业、电子行业和化工行业上榜人数多,原因在于这三个行业均是劳动密集型,需要聘用大量员工,而且这些行业的销售额很大,为社会贡献的税收也很多。 - 2011-07
22
安徽:“问题小企业”实施行政性关闭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安徽:“问题小企业”实施行政性关闭财政给予适当补助2011-7-2 安徽日报 对存在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各类小企业,必须实行行政性关闭。7月21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该委日前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市上报2012年度关闭小企业计划,“问题小企业”关闭被正式提上日程。 对“问题小企业”实施行政性关闭,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关闭小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照《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补助资金的补助范围和重点每年由工信部会同财政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产业政策确定并适时予以调整。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每年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上报本地区关闭小企业年度计划。中央财政对计划内当年实施关闭的小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的补助(奖励)资金。 省经信委与省财政厅发出的通知明确指出,此次申报的行业主要为《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确定的炼铁、炼钢、水泥(熟料及磨机)、电解铝、焦炭、铁合金、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电石、煤矿、铜冶炼、锌冶炼、铅冶炼、火电、平板玻璃、制革、印染、化纤等行业。列入关闭计划的小企业必须是因严重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突出及其他原因而由政府行政性关闭的小企业。因自身丧失市场竞争力主动停产关闭的企业不列入计划,也不属于补助(奖励)范围。 - 2011-07
22
寻找后备CEO
寻找后备CEO2011-7-22 中国企业报 随着7月13日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分别发布公告,曝光一汽集团的重组改制方案,一汽整体上市大幕正式开启。 然而,已经空缺了超过半年的一汽集团总经理职位依然没有明确最后的人眩 实际上,自从2010年12月28日徐建一从一汽集团总经理升任至一汽集团董事长之后,业界对于将由谁来接替徐建一担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猜测就从未停止过。 由于一汽集团总经理职位的长期“难产”,导致了一汽在经营上出现了被动局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集团产销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汽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彼时,上述三家汽车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1%、14.7%和14%。而2011年前5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汽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1.8%,东风集团提升至16.5%,而一汽集团却萎缩至12.9%。除此之外,总经理职位的长期空缺对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进程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汽集团总经理职位久拖未决的现象,再一次引发了企业界对后备CEO问题的关注。 CEO的突然空缺 就像飞机的一个引擎在空中突然熄火一样,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所导致的CEO空缺,常常会令企业措手不及。 青岛啤酒、上海均瑶、创维集团、物美集团、国美电器……已经有太多中国企业经历过CEO突然空缺的阵痛。 事实上,不仅是CEO的突然空缺会使企业在瞬间陷入困境,一些明星CEO的身体状况问题都会对其公司的市值产生重大的影响。2008年9月末,CNN网站上的一则虚假讣告,使得苹果公司股票暴跌30%。次年1月,乔布斯宣称请病假暂时离开苹果,并称其健康问题比他原本预料的要“更加复杂”时,外界对苹果必须提出继任者计划的呼声达到了沸点。 “如果我下周乘坐飞机失事,第二天一早就会有人接替我的位置。” 宝洁公司的前任CEO雷富礼曾如此对媒体表达。尽管病痛、灾难、刑罚这些情况发生的频率远比人们想象中高,但并非所有CEO都能像雷富礼一样如此坦然地谈论此类话题。正是因为如此,2009年宝洁公司的前任CEO雷富礼与继任CEO麦睿博之间顺利周密的交接计划,被认为是一个接班人计划的成功典范。 尽管每一个企业都知道CEO意外空缺的严重,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为这种意外做好准备。斯坦福大学和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在2010年的一份报告中称:“当有需求出现时,当前超过一半的公司都无法找到CEO的继任人眩”随之而来的后果包括“股价的下跌以及在监管和企业声誉方面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还有其他一些报告也显示,许多大企业并没有考虑好当CEO退休、辞职或因意外而突然离职时的对策。麦肯锡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虽然84%的董事认为,CEO继任计划越来越重要,但事实上仅有半数的董事会确实拥有继任计划。而来自中国企业的数据则更让人不能乐观。调查显示,中国90%以上的企业没有明确的接班人计划,缺乏科学的接班人培养机制。 董事会和现任CEO的态度是导致中国企业缺少接班人计划的重要原因。在接受为《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诺姆四达公司资深顾问纪超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许多现任CEO的眼中,接班人计划经常是一个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因此解决的力度远没有对待市场问题和竞争问题那么大。除此之外,一些CEO对接班人计划持天然的排斥心理,不愿意交权或者想象非正常事件的发生。比如,甲骨文创始人及CEO拉里·埃里森于2005年表示,如果他“明天突然死亡”,那么公司总裁萨弗拉·卡兹将成为CEO。不过,尽管去年甲骨文聘请了具有CEO经验的马克·赫德为公司联席总裁,而埃里森也没有即将退休的迹象。而在过去几年中,多名传闻中的继任人选从甲骨文离职。 接班人计划的负面效应是影响众多企业开展这一计划的核心原因。因为如果公司一旦公布未来的CEO人选,经常将会在组织内外引发出一些复杂的负面效应。第一个增加的就是人才流失的风险,公司可能会失去一些优秀的高管,无论是那些认为自己胜出机会比较孝没有被纳入候选人计划而备感冒犯的,或是决定奔着更好的位置去的,他们都有可能来阻碍内部的有效竞争。朗讯科技就是一例。朗讯科技内部原本蕴藏许多管理人才,但他们却深感被拔擢的机会渺小而纷纷挂冠而去,惠普CEO菲奥莉娜与英国电讯CEO维瓦元原本都是朗讯的高级主管。当朗讯面临危机时,董事会主席企图从外部找寻全新的管理人才,费尽周折后才又从柯达公司找回原本也是朗讯主管的罗素。其次,在组织中很可能出现拉帮结派的问题,那些即使是常规的业务决定也开始具有了公司政治味道,管理者关注的重心不再是市惩客户,而是如何获得接班人的青睐。第三,任何公司都不希望自己耗尽心血培养的接班人被猎头公司盯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无论是接班人是否会被竞争对手挖走,都会大幅度增加公司的风险和成本。 欧美样本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著名公司的CEO在接班人计划上出现了麻烦。 先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被要求公布继任者计划。今年2月份,在中央工人养老基金资助下,部分苹果股东发表了一份提议,要求苹果董事会披露书面版本的“接班人计划策略”,“提供确认CEO候选人的报告以及评估每个候选人的标准”。根据该策略,苹果董事会需要制定出一份紧急接班人计划,每年审查其接班人计划并且“确认及培养内部候选人”。但是苹果方面拒绝了这些提议,认为公开透露这些潜在继任者的消息,将给竞争对手高价“挖角”提供便利,这并不符合股东的最大利益。 接下来是巴菲特的“接班人”闯祸。3月30日晚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网站上出现了巴菲特紧急发布的消息——中美能源控股公司、NetJets航空公司和约翰斯·曼维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大卫·索科尔辞职。”因索科尔涉嫌对路博润公司的股票内幕交易,已经引发了美国证监会的调查。这一变动使伯克希尔的股票在第二日交易中下跌2%。由于接班人选择失误,索科尔令公司董事会和众多伯克希尔的崇拜者失望了,巴菲特几十年建立起的名誉受到质疑。 与苹果公司和伯克希尔公司在接班人计划方面的困境不同,GE公司和IBM公司一直是接班人计划的样板。 IBM接班人计划被通俗地称为“长板凳计划”。要求现有管理者必须确定自己的岗位在未来1—2内由谁来接任,在3—5年又由谁来接任。IBM能够保证每个重要的管理岗位都有2个以上的替补人员。 “长板凳计划”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包括一个标准、两个序列、三种方式和评委审定。 一个标准即领导力模型,包括4个方面11项优秀素质。两个序列即行动和专业两个序列。三种方式即案例培训、实践磨练和发掘“明日之星”。评委审定是接班人计划的最后一关,评审委员会由技术、市尝销售等方面的高层经理共同组成。“明日之星”只有在答辩完成,成绩通过后才有资格做正式的高级专业人员或高级经理人。 每年,“长板凳计划”要在IBM全球5000多名管理人员中挑选近300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300人的培养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训练各种的职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第二阶段采用横向轮调的方式,让培养对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不同的经验;第三阶段是实施强业绩导向的考核,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释放;第四个阶段就是要求领导者将个人的成功扩大到团队。 “长板凳计划”的精髓是开放性思维。培养接班人不能把宝押在某一个人身上,而须面向整个团队,但凡具备条件的人都要让他有机会站到接班人的位置上来。 GE是1896 年道琼斯成分股中惟一一家生存下来的公司。它的经久不衰与其炉火纯青的领导人培养艺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道:“100 多年来,GE公司最擅长的本领似乎就在于,它总能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人。” 据统计,历史上GE已经为世界500强培养了出了170多位CEO,成为一个培养领导人的摇篮。 GE在100多年的历史里共经历了七任主要领导,其中最著名的杰克·韦尔奇后来在描述他选择继任者的工作时,认为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是他面临过的最困难也是最痛苦的选择。“整个过程几乎使我发疯,给我带来了无数个难以成眠的夜晚”。从1994年春天挑选继任者的工作开始,他总共列出了23名候选人;4年后,原来的23位缩减为8位;而在经过进一步的挑洋,确定了最后的3位;这3位候选人通过竞争,最终杰夫·伊梅尔特胜出,成为 GE新的领导人。 中国课题 张瑞敏、任正非这些标杆式的CEO正在老去,而人们期望中的继任者并没有出现。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民营企业500强的当家人平均年龄为46岁。按照中国人60岁退休的惯例,未来10到15年,中国的家族企业将迎来一个交接班的高峰。 另外一个数据在更多普遍的意义上显示了这一问题——未来5至10年,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如何选择备用CEO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后备CEO的来源无非是内部培养和空降两种形式。 吉姆·柯林斯在其经典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指出,大多数成功的继承计划都是由公司内部人接班。在某种情况下,接班人的内生机制能使公司避免突如其来的打击。麦当劳是个典型。2004年4月麦当劳CEO詹姆斯·坎塔卢普心脏病突发去世,公司迅速安排早在培养之中的查理·贝尔接任。贝尔上任后不久又被发现患有癌症。然而,这一连串的不幸并没有对麦当劳的业务造成冲击,这家快餐连锁巨头表现出了惊人的平稳。 但是当内生机制出现问题、人才储备不足、公司需要进行彻底变革、或是正在培养中的接班人突然离开或暴露出某些重大缺陷时,接班人就只能从外部物色了。施乐、IBM和惠普都有为其他许多公司羡慕和引为标准的继承计划,但它们仍然需要从外部引进。IBM前CEO郭士纳和施乐现任CEO也都是“空降兵”。 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去年底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4%的企业会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选拔后备人才。 联想集团在培养接班人方面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柳传志的理念。柳传志一直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他采劝分槽喂马”的“双保险”方式,先是培养了杨元庆和郭为两个接班人,在将联想一拆为二,分别交给杨元庆和郭为之后,柳传志又陆续物色到了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等年轻人来各自负责一块相对独立的业务,五大少帅各显其能,已然形成了联想系强大的接班人体系。在五大少帅中,赵令欢是典型的海归派,同时也是惟一一个不是从联想内部提拔培养出来的后备力量。 方太集团的创始人茅理翔和儿子茅忠群的权力交接是业内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茅理翔的接班理论是“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早在交班前的七八年,他就开始对儿子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尽早独当一面。 此外,红豆在继承问题上也做得比较成功。红豆的创始人周耀庭很早就在为企业物色接班人,他采用竞争上岗的模式去激励自己的儿子。周耀庭曾多次毫不避讳地讲:“如果有人比我的儿子更强,我就会让他管理企业。”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周海江的斗志,他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逐渐成长为红豆集团的当家人,并最终成为首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内地企业家。 一些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在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东药集团前董事长陈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培养接班人的方式是让那些后备力量当他的秘书,这样能够以“贴身”的方式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真传”。这位曾经因为在国企脱困方面做出成绩而不止一次受到过总理接见的企业家认为:“事业的一半是接班人。” 纪超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国外企业在后备CEO的选拔上非常注重人力资源工具的运用,比如能力素质测评以及绩效考核等,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起步较晚,因此在人才选拔上主观‘印象分’占重要比重,这是必须向先进跨国公司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 2011-07
22
“全因爱”:母婴洗护不能“从一而终”
“全因爱”:母婴洗护不能“从一而终”2011-7-22 江苏商报 7月20日丝宝集团全力打造的高端母婴品牌全因爱隆重上市。全因爱倡导“分阶肌肤护理”,旨在遵循妈妈和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肌肤特点及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及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妈妈和宝宝的肌肤保护力。 研究发现,孕期妈妈的肌肤护理对胎内宝宝健康发育尤为重要。孕妇在孕育宝宝后,受体内激素及新陈代谢的影响,皮肤会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不良刺激的侵扰,而这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就胎儿而言,新生儿期的宝宝有一层与生俱来的皮脂保护膜,他们是新生儿抵御外界污染的“天然屏障”,而之后,随着婴儿逐渐长大,皮脂保护膜逐渐衰退。传统的洗护方式和产品往往忽视了这种区别和宝宝肌肤发育的天性规律,一定程度会影响宝宝肌肤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宝宝未来健康发展。 全因爱与国际上最大的护肤品配方研究实验室之一——瑞士Pentapharm肌肤研究实验室共同研究发现,孕妇和宝宝的肌肤健康,分阶肌肤护理是关键。 和其他产品相比,全因爱系列产品还聚集着更多来自于瑞士的资源和优势,而这无疑是产品层面行业领跑的驱动力。 据介绍,全因爱的原料萃取于阿尔卑斯山的山泉水和天然有机花草,并采用国际领先Nutrifresh成分保鲜萃取技术,让“全因爱每一瓶产品中都蕴含了大自然的生命力营养精萃,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精萃营养和新鲜。 据悉,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余小千、著名影视明星胡静、北京儿保中心张峰主任、上海新生儿科专家黄绮薇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渠道商参与了本次发布会。著名演员、漂亮妈妈胡静在现场表示:“对于妈妈而言,宝宝能够健康成长,是一件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全因爱倡导‘分阶肌肤护理’理念,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宝宝分阶段的呵护;妈妈从孕育宝宝的第一天开始,就要给自己和宝宝一份专属的肌肤护理,爱需要学问,是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去表达”。 “借助丝宝集团成熟的品牌运作能力以及渠道的优势,全因爱将会迅速打开市场。”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 2011-07
22
岳阳林纸:林浆纸一体化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概念?
岳阳林纸:林浆纸一体化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概念?2011-7-22 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21日,岳阳林纸(600963.SH)一纸董事辞职公告,令苦守公司重组的中小投资者颇感突兀:公司董事潘桂华、贾瑞华、杨傲林、毛国新4人因工作需要,于7月18日集体辞职。 “我正在开会,稍后跟你联系。”7月21日上午,记者致电岳阳林纸总经理蒋利亚了解董事集体辞职一事,蒋匆忙挂断电话。 2010年9月,泰格林纸集团(下称泰格林纸)投身中国诚通集团(下称中国诚通)后,泰格林纸旗下岳阳林纸也被纳入中国诚通版图,成为诚通旗下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下称中国纸业)的控股子公司。 此前,中国纸业旗下已有主营包装纸的粤华包B(200986.SZ)和主营传真复写纸的冠豪高新(600433.SH)两家纸业上市公司,但两家公司最近数年业绩平平,重组整合已是势所必然,而中国诚通并购泰格林纸,被业界解读为觊觎后者的林业和纸浆资源。 今年6月,岳阳林纸定向增发,募资收购中国纸业旗下粤华包B(200986.SZ)控股股东佛山华新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新发展)股权,同时投资纸浆扩产和林业收购。中国诚通以岳阳林纸为平台整合旗下纸业资产的意图显露无遗。 内幕人士透露,中国诚通对整合岳阳林纸并无新招,仍沿袭身陷牢狱的公司前掌门人王祥的“林浆纸一体化”发展老路。王祥此前因提出“林浆纸一体化”而名声大噪,岳阳林纸也被捧为“纸中茅台”而股价飞天,不过他最终还是倒在“林浆纸一体化”扩张路上。 “林浆纸一体化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概念。”方正证券研究员分析,浆纸一体化可能契合产业实际,而林纸一体化则受制于林地产权无法确权、林地回收困难等政策和现实因素,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董事会震荡 岳阳林纸公告称,7月18日,公司四名董事潘桂华、贾瑞华、杨傲林、毛国新因工作需要,提交辞职报告。 由于4人辞职后,岳阳林纸7名非独立董事仅剩3名,人数低于法定人数,因此4人在新董事选出来前还得暂行董事职责。 资料显示,上述四名董事中有3人均为公司“老人”:潘桂华原任岳阳林纸大股东泰格林纸总裁,现为公司副董事长;毛国新曾任岳阳林纸总经理;杨傲林则为岳阳林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由于岳阳林纸尚未到董事会换届之时,因此四名董事的集体辞职显得颇为蹊跷。不过联系到此前的定向增发,此次董事辞职可谓耐人寻味。 6月21日,停牌一周的岳阳林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公司拟以8.39元/股的价格,向泰格林纸等定向增发不超过2.39亿股,募集资金20亿元投向4个项目。 4个募投项目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是以9亿元收购中国纸业与嘉成公司持有的华新发展73.41%股权,以实现对华新发展旗下上市公司粤华包B的吸收合并。 此举被市场视为中国诚通以岳阳林纸为平台,对旗下纸业资产进行整合的开始。接近岳阳林纸人士称,中国诚通要实现对岳阳林纸的绝对控制,改组岳阳林纸董事会是必由之路。 记者发现,目前岳阳林纸7名非独立董事中,除贾瑞华和陈鄂生外,其它5名董事皆为岳阳林纸“老人”,其中尤以吴佳林、潘桂华、杨傲林和毛国新资历最深。 岳阳林纸内部人士透露,潘桂华在造纸行业经验丰富,曾长期担任集团公司总裁,其在王祥掌舵泰格林纸时,曾对王祥的“林浆纸一体化”冒进战略进行过规劝。而杨傲林则作为总工程师,长期担任潘桂华的助手。 “他们可能是因为跟股东方中国诚通在公司发展战略上产生矛盾,而被逼走的。”该人士分析,中国诚通可能是在为岳阳林纸的下一步重组整合“清除障碍”。 细察岳阳林纸重组历程,“半路劫驾”的中国诚通入主之路,可谓所费不菲。 2009年10月,中冶集团以与泰格林纸实际控制人湖南国资委签订重组框架协议,中冶集团愿意以旗下中冶纸业净资产及15亿元现金重组泰格林纸,以实现对岳阳林纸的控制。 不过,中国诚通半路杀出。2010年9月,中国诚通旗下中国纸业以25亿元现金增资泰格林纸,控股泰格林纸55.92%,给出的对价比中冶集团高出10亿元。 “诚通入主代价不低,要求在岳阳林纸谋求更多董事席位,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席位肯定得原来的岳纸老人让出来。”湖南资本业内人士如是分析道。 整合重走老路 相比董事会的震荡,岳阳林纸更大危机来自于“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的空心化。 王祥掌舵岳阳林纸期间,曾大力推行“林浆纸一体化”,大肆举债扩张,令岳阳林纸负累重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造纸行业陷入低谷,岳阳林纸负债扩张后遗症集中释放。 财报显示,2009年,岳阳林纸净利润为9391万元,同比下降29.4%。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则从2007年的50%多增加到2009年的69.86%,公司总负债达69.8亿元。同时,岳阳林纸积聚的成本失控、派系内斗等矛盾也渐次暴露,并引发媒体关注。 此后岳阳林纸开始重组,历经晨鸣纸业、中冶集团等重组“绯闻对象”后,中国诚通作为最后的“真命天子”浮出水面。 资料显示,中国诚通业务涉及纸业、物流、贸易等领域,并购泰格林纸后,成为央企中唯一一家拥有林浆纸生产、开发及利用主业的企业,纸业板块主要由旗下中国纸业负责运作,而并购前,中国诚通仅在造纸板块有布局,并未涉足纸浆和林业等业务板块。 公司网站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诚通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9亿元,公司利润率仅为1.7%。 具体到纸业板块,中国诚通控制的粤华包B和冠豪高新盈利能力平平。 财报显示,2008年—2010年,粤华包B净利润分别为4259万元、2887万元、1.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1.53%、-32.2%、316.69%,对应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36%、2.43%、8.43%。 冠豪高新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为-2251万元、1005万元、382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78%、1.25%、5.72%。 基于此,中国诚通副总裁王斌2010年曾向记者表示,将以岳阳林纸为平台,整合旗下纸业资产。不过时至今日,中国诚通整合岳阳林纸走的仍然是王祥的“林浆纸一体化”老路。 6月21日公布的定向增发预案显示,公司20亿元募集资金中,除9亿元收购华新发展股权外,将用2.5亿元增资子公司骏泰浆纸的漂白硫酸盐木浆产品升级技改项目,另外5亿元增资茂源林业用于外购林业资产,余下3.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林纸一体化并不可行,斥巨资收购林业资源风险很大。”前述研究员分析,岳阳林纸大量斥资收购林地,但林地承包权属于农民,所有权属于国家,林地面积无法确权登记到上市公司名下,上市公司与经营林地的农民只是合作开发关系。 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是,5-10年育林期过后,农民要求上市公司按照市价回收林木,而上市公司前期在林木种苗、病虫害防治方面已投入大量资金,如按市价回收则得不偿失,一旦农民不将林木返销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不可能与成千上万农民对簿公堂,最终极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购买林地的资金投入“打水漂”。 而中国诚通经营岳阳林纸近一年,尽管2010年造纸行业的整体回暖,使得净利润较2009年增长67%,但公司造纸业的毛利率却从2009年的18.73%降到2010年的16.15%,降幅达2.58%,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从2009年的69%增长到2010年的74%。 7月21日,岳阳纸业收报8.61元,跌2.71%。 - 2011-07
22
即将消失的行业——郯城土法造纸
即将消失的行业——郯城土法造纸2011-7-21 22:24 新华社 7月21日,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石站村60岁的草纸匠人孙永正用土法制造草纸。 山东郯城马头镇石站村土法制造草纸始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石站村92岁的草纸匠人张景运老人介绍,土法造纸起初使用的原料是麻,后改为麦秸,分为沤(麦秸)、煮(去石灰粉)、碾、漂、压(水)、泡、沉(淀)、滤(浆)、晾(晒)9道工序。据介绍,90年代初,郯城草纸制造进入繁盛时期,全村300多户一年可生产草纸700多万刀,产值600余万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土法造纸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2011-07
22
山东晨鸣年产80万吨涂布文化纸机投产
山东晨鸣年产80万吨涂布文化纸机投产2011-7-21 中纸在线 日前获悉,美卓向晨鸣纸业位于山东寿光的晨鸣美伦纸业有限公司提供的6号高档涂布文化纸生产线成功投入运行。 山东晨鸣是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之一,旗下有十多家分公司,年产能达400万吨。寿光美伦纸业隶属于山东晨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美卓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供货商,业务机构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与晨鸣纸业合作多次,湛江晨鸣的生产线也是美卓提供的。 这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高档涂布文化纸,年产80万吨。造纸线采用美卓Opti Former SB成形部、Opti Flo Pro流浆箱以及Opti Dry Twin干燥等最先进技术与设备。设备包括一台从流浆箱到卷纸机的完整Opti Concept纸机及两台复卷机。产品为70-128克/平方米两道涂不含磨木浆纸。纸机幅(网)宽11.15米,设计车速2000米/分,年产量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