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
24
迁安:淘汰造纸能力1万吨
迁安:淘汰造纸能力1万吨2011-6-24 燕赵都市网 6月23日,记者从迁安有关部门获悉,在河北省2010年度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全省22个县级城市的城考结果中,迁安市被评为优秀,也是唯一获得优秀的县级市,这是该市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 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管理规定》(环办[2006]36号)相关规定的要求,省环保厅对全省11个设区市、22个县级城市的2010年度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定量考核。在河北省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2010年度报告中,认为该市投资2.1亿元实施了总长3.2公里的城市道路、16公里的配水、雨污分流管线和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了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4%。 让城考组认同的是,该市圆满完成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的复审验收工作。投资23.5亿元实施了42项节能减排工程,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万吨、炼钢能力60万吨、造纸能力1万吨,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厅的减排核查;投资6.98亿元完成了34家企业179项全面达标建设任务;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5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切实加强排污费的使用与管理,充分发挥环保专项奖金的导入作用,2010年累计发放环保专项奖金40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 2011-06
24
台湾道康宁迎来30周年华诞
台湾道康宁迎来30周年华诞2011-6-23 人民网 台湾道康宁迎来其30周年华诞,今天,道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张康明(Jeremy Burks)、台湾道康宁总经理陈昆荣(Kun-Long Chen)以及众多的行业领袖出席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道康宁的产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台湾的许多重大项目,其中包括高雄体育场(2009年世界运动会的主会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太阳能供电的体育场)和台北101大楼(2004年至2010年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在这些项目中,道康宁的有机硅为建筑物在应对极端天 气并提高能源效率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道康宁的有机硅产品还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行业——台湾长期以来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台湾十分发达的LED领域中,随处可见道康宁封装材料的身影,因为这些材料有助于延长产品寿命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道康宁其它有机硅产品在建筑,造纸和纸品精加工,美容和个人护理以及汽车行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有助提高建筑物、设备、制造工艺、运输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效率。 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张康明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期望,我们在不懈地努力着。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以此来推动我们重点服务的行业能实现生产力的最大化。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关注如何改善客户服务、产品配送和技术支持,并不断在当地小区开展有益创新的举措。 致力拓展大中华市场,是道康宁一贯的诉求。早在1973年,道康宁就在香港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1997年,又在上海松江建立生产基地。近年来,道康宁在两岸三地的发展尤其迅猛,总投资已经超过15亿美元。截至目前,道康宁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香港、台北设立了办事处,2010年,道康宁在张家港建成有机硅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在上海的张江又建立道康宁中国商务技术中心。 台湾道康宁总经理陈昆荣表示,道康宁对于大中华地区的发展是长远的,尤其是在创新和研发领域。陈昆荣表示,随着台湾电子行业迅猛的发展以及各类应用的日益丰富和精益求精,道康宁所引领的先进的的高性能硅基材料可以满足台湾这一支柱产业对于性能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陈昆荣表示,这些投资和努力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能力,以满足台湾市场对有机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降低台湾客户的整体成本和物流时间。此外,这也更有利于减少物流运输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发挥有机硅化学对地球和人类的积极作用,使道康宁为台湾当地的永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2011-06
24
中国三大快消行业并购热点
酒业和乳业以及日化业中国三大快消行业并购热点2011-6-23 清科研究中心 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是经济复苏后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投资活跃、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行业竞争市场化水平增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入加大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迅速发展,加速驶入快车道,包括饮料、酒、休闲食品、日化等多个细分市场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在中国,快速消费行业集中程度正在不断加大,行业并购也将逐步升级。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内,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并购可谓应接不暇。中粮“战车”捷报频传,收购蒙牛股份、保宁醋等优秀的民营企业,向“全产业链”进发;光明集团扬帆出“海”,屡败屡战,并购步伐不断;日化行业硝烟四起,本土品牌在宝洁、强生、科蒂等国际日化巨头全面围剿下步履维艰。快速消费品行业业内大规模的整合不断,并购潮风起云涌,重量级并购层出不穷,超大规模型的企业将逐步出现,中国快速消费行业或将终结诸侯割据的时代。 一中国酒类行业并购投资热点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1)白酒高端化进行时 1)高利润的明星,资本追逐的热点 中国的白酒行业拥有诱人的高利润与广阔的发展前景。统计数据显示,许多高端酒类产品毛利在60.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份,白酒制造工业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2,346.52亿元,同比增长33.81%,白酒制造工业正逐步进入稳步增长的通道。一组行业预测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白酒业出口增长将达到5.0%至10.0%,利润将达到20.0%。预计到2012年,中国白酒市场利润年增长率约为31.8%。尽管目前为酒类销售淡季,但上述数据无疑显示出白酒行业仍处于高景气运行阶段。按照这一组数据预测的话,中国白酒行业的利润还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促使很多投资者有意进入白酒业淘“一桶金”。 2)二、三线酒类并购潜力大 目前,高端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茅台与五粮液二者共3万千升的年产销量占据高端白酒市场75.0%的份额,整个高端白酒价格情况也在半垄断状态。未来一段时期白酒行业高端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二线区域品牌会逐步崛起,行业整合进程会加快,一些中小白酒企业将会继续被行业内的航母级企业整合。例如:像中粮集团这样的成熟食品企业,对白酒行业非常关注,目前在全国各地接触多家白酒企业,并曾先后向古井贡酒、沱牌、洋河、孔府家酒等洽谈,目前中粮和陕西杜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 目前,白酒行业经过了几轮洗牌,正逐步呈现出走高端化趋势。随着高端白酒品牌并购的趋热,低端品牌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更大的挤压。大品牌吃小品牌,行业整合加快,一些没有名气、没有文化底蕴的低端白酒注定前途暗淡,成为实力雄厚的品牌的并购对象。 3)“国退洋进” 外资觊觎中国白酒市场 紧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洋酒企业和品牌涌入中国,而海外和本土的各类资本也活跃在中国酒业竞技场上,同本土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展开空前的大角逐,逐渐成长为中国酒类市场竞争中一股重要的力量。未来白酒行业的并购重组很大的一部分将是来源于行业外资本或者外资。例如,帝亚吉欧“吞下”水井坊,成为倍受瞩目的白酒外资并购第一案。这次交易将为帝亚吉欧大规模进军中国白酒市场,并抢占市场份额提供平台。在这件收购案签署之日起,中国白酒已被带到了国际资本市场。另外,“轩尼诗”、“绝对伏特加”等全球知名洋酒巨头,也以资本进入的方式相继联姻“文君酒”、“剑南春”等白酒企业,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存在。由于国家对外资并购名优白酒有限制,且五粮液、茅台等企业多由国资委绝对控股,拥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对国际市场的开拓愿望也并不如外界所预计的那样强烈,外资并购名优白酒并非易事。面对来势汹汹国际酒业资本,本土酒类企业要利用国际资本的增量,来盘活国内资本的存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民族酒业在世界酒类市场的竞争力。 (2)啤酒&葡萄酒迎并购盛宴 中国啤酒市场比白酒市场更活跃,而且市场潜力巨大,年轻人的“酒量”不容忽视。其次,“洋酒”正在被前卫一族所接受,尤其葡萄酒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而且已经嫁接到中国酒文化之中,品位与价位有机结合。 1)葡萄酒并购战升温 葡萄酒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0.38升,在饮料酒中所占比例不足2.0%,与亚洲发达国家日韩也有较大差距,预计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在未来5年内将翻一倍。到2011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有望增长到8.28亿升,即:中国葡萄酒消费者每年饮用超过11亿瓶葡萄酒。 葡萄酒行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两种方式来争夺酿酒的原材料产地,并且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销量。葡萄酒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或者并购重组,来扩大市场份额,谋得市场一席之地。 中国的葡萄酒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并购获取国际优质葡萄酒资源的步伐。2011年2月,中粮酒业历经三年谈判后,斥资亿元买下了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雷沃堡酒庄,最近双方正式签署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生产型海外收购的知名葡萄酒企业。中粮酒业旗下长城葡萄酒品牌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长城葡萄酒对海外黄金产区资源的收购整合,更大意义在于囊括优势资源,促进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外资对通过并购获得中国国内的葡萄酒销售渠道也是觊觎已久。2009年12月,三得利国际集团旗下的日本三得利酒类株式会社,将在获得中国反垄断局批准后,以3.50亿元代价收购国内最大的进口葡萄酒商ASC精品酒业的70.0%股权,成为ASC精品酒业的控股股东。三得利控股ASC精品酒业,使得其在进口葡萄酒领域的地位更加牢固,其他企业难以撼动。 2)啤酒并购大势难挡 近年来,我国啤酒四大巨头的争夺愈演愈烈。最新的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青岛啤酒已经占到总体市场的近60.0%,小企业的生存愈加困难。啤酒行业的集中整合将是其必然发展趋势。2010年有银麦、悦泉、嘉禾以及月山啤酒,今年年初维雪、三泰、奥克等被相继收购。在今年3月初,华润雪花啤酒的母公司华润创业以12.58亿港元购入金威啤酒21.37%股权,稳固了其在华南市场的势力外,可以通过金威在天津、成都、西安等市场的影响力布下棋子。 随着啤酒行业各大区域龙头被巨头吞噬,我国的啤酒并购再迈过白热化阶段之后,欲想要再突破难度将十分巨大。未来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是大品牌在中高档啤酒上的全国性垄断和地方强势品牌在中低端啤酒上的区域性垄断并存,随着国内几大啤酒企业实力的逐步壮大,各地的中小啤酒企业,要么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线,要么就等待被并购。 二中国乳类行业并购投资热点 (1)政策推动,并购整合大势所趋 政策方面来看,在2009年,工信部与发改委就制定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鼓励国内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中国乳业总体发展规模应该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对乳业行业的整合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中小乳企将是整合重点。在乳业竞争异常惨烈的大环境下,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生死淘汰。对于鱼死网破的企业来说,如果不想退市,走向大企业的合作是必然之路。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匮乏、市场狭小、成本攀升,只有通过并购让自身转危为安。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2010年11月,蒙牛宣布与君乐宝合作,将投资4.692亿元持有君乐宝乳业51.0%股权。蒙牛、君乐宝成功合作掀起了中国乳业并购热潮。 (2)乳品企业海外并购争抢奶源 进口原奶价格的一路飙升,使得国内乳企纷纷加紧海外投资。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增资形式认购新西兰SynlaitMilk公司新增普通股2600多万股,并获得后者51.0%的股权,完成了国内乳企首笔海外并购,资质优良的Synlait Milk也非常适宜作为公司布局海外的一枚重要棋子。伊利、雅士利、光明也表示,将通过资本运作,投资国际奶源。乳品企业采用海外并购的手段,打开了高利润之门,并可实现企业的快速升级。 三中国日用化学行业并购投资热点 (1)日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日用化学品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这大大拉动了包括美容化妆品、洗涤剂、护发素、染发剂、定型剂等在内的日用化学品的市场需求。中国作为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大国和主要出口国,历年来,海外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也日趋优化。目前国内人均日化产品消费每年在100元左右,而欧美国家为80至100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日化产品的市场潜力将十分巨大。目前我国日化产业整体规模已超过2000.00多亿元,但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品牌创建和走出去战略等方面还相对薄弱。 (2)日化行业:“狼来了” 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最早对外放开的产业之一,世界的日化巨头已把中国日化行业作为其市场战略版图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以宝洁、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外资日化企业悄然登陆中国,对本土的日化企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根据中国快速消费品网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本土日化行业却被跨国公司逐渐拉大了差距,国外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目前已超过70.0%,占据的销售份额超过90.0%。一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纷纷成为外资企业的囊中之物,有的被“圈养”,有的被永久雪藏。 以化妆品为例,目前,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在产品专利和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都受制于国际日化巨头。目前一线城市的化妆品的专柜当中,已经很难找到国货的踪影,曾经被外资收购的一些国产的化妆品品牌,也已经悉数的退出历史舞台,国产化妆品的行业几乎已经面临全线覆没。我国四千家的化妆品行业仅仅控制着我国大陆10.0%的市场,90.0%都被外资控制,一场有关于化妆品的阻击战和保卫战正在硝烟弥漫。 (3)外资并购如火如荼,鲸吞蚕食中国日化市场 目前日化用品中高端市场上已完全是外资品牌主导,本土品牌势力微弱在外资日化三强中,宝洁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超过200.00亿元,联合利华和欧莱雅都在100.00亿元左右。而国内大部分日化公司的销售规模在1.00亿元以下。像上海家化、白猫和两面针更是少有的能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竞争的本土企业,它们能够多年来保持顽强生命力实属不易。而其他本土品牌纷纷选择与外商合资,或者被外资收购,被收购的品牌随后便被雪藏,国有日化企业在这场合资运动中几乎无一幸免,让出了品牌资源与市场资源。面对宝洁、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日化巨头的全面围剿,本土日化企业可谓步履维艰。在过去十年里,宝洁收购了浪奇、熊猫;联合利华取得中华和美加净;汉高收购海鸥;欧莱雅收购了小护士;拜尔斯道夫并购丝宝日化;大宝被强生收入旗下。2011年1月,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与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科蒂集团正式宣布双方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中国又一中低端日化品牌被外资纳入麾下。 (4)国家监管重抓日化行业,着力培养本土日化巨头 面对日化行业里外资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竞争局面,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保护和促进本土日化产品的市场。因此,国家科技部等15个部委联合成立全国高科技日化产业化委员会,宣布将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联手推进中国日用化工品产业整合和科技创新,培育在高科技支撑下的日化产业集群。同时,全国高科技日化产业化委员会在京成立。该委员会隶属科技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商务部等15个部委联合成立的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全国日化委成立后,除积极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推动中国日化产业整合、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外,还将探索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并尝试探索日化产业链整合,打破行业壁垒,引导日化产业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 2011-06
24
晨鸣纸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晨鸣纸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2011-6-23 晨鸣纸业 5月19日至20日,山东省科苑环境认证中心4位专家来公司进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现场监督审核。通过审核,一致认同晨鸣纸业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 晨鸣纸业环境管理体系于2000年6月建立,2000年12月通过中国环境科学院组织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造纸行业最早建立和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2010年,公司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方案83个,其中无费、低费方案78个,中高费方案5个,共投资7553万元,获得经济效益12407万元。 - 2011-06
24
“心系新生命”走近白衣天使上海站活动正式启动
“心系新生命”走近白衣天使上海站活动正式启动2011-6-23 新华网健康 6月21日,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联合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心系新生命—走近白衣天使”上海市推广活动暨“天使之家”培训课堂在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召开。主办单位领导、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领导、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领导、协办单位代表、优秀医务工作者代表、医务人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贾万樑介绍说,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作为专门培养医护工作者的摇篮,我院始终要求每一个学生,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人性化的服务规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从事医务工作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女性医护工作者,在工作、生活、家庭中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有着更多的奉献和付出。她们对患者实践着承诺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关爱。 活动现场,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心系新生命”活动办公室白亚琴主任、贾万樑书记、朱丽萍院长、王文珍总护士长以及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蔡敏共同为活动揭幕。 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心系新生命”活动办公室主任白亚琴说:“2010年,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联合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心系新生命——走近白衣天使’活动。此活动的总体规划以五年为一个周期, 2011年开始启动的第一个5年规划,计划目标是覆盖全国30个重点城市,惠及 100万医务工作者。工程将通过免费发放“白衣天使”宣传册、建立“天使之家”、开展“关爱课堂”等活动形式,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尊敬、关心白衣天使,也希望通过专家课堂帮助更多的白衣天使调整心态、提升自我、增强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成为真正的幸福天使。 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蔡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后,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将与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一道,共同推动“走近白衣天使”活动的深入开展,帮助更多的白衣天使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启动仪式现场,领导们为未来的白衣天使代表赠送了科普宣传册及关爱礼包,以鼓励同学们在自己的学术中有更高的追求,也期盼她们能在未来的岗位上奉献自我,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启动仪式结束后,组委会邀请到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为现场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场以“爱”为主题的知识讲座《白衣天使优秀事迹及护理技能宣讲》。王文珍护士长先后受到各级表彰嘉奖23次,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次。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年荣获第42届国际南丁格尔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据介绍,2011年—2015年,“心系新生命——走近白衣天使”活动将通过理念推广、深化普及、总结表彰三个步骤全面推展。截止到2015年,将有100万女性医务工作者受益于此项工程。 - 2011-06
24
龙岩市一次性纸制品出口量剧增
龙岩市一次性纸制品出口量剧增2011-6-23 闽西新闻网 今年以来,龙岩市一次性纸制品出口量剧增,据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单5月份出口一次性纸制品就达53批、153万美元,而去年全年仅出口17批、70万美元,单月出口货值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多。根据企业订单情况看,预计今年一次性纸制品出口可望突破1000万美元,成为龙岩老区出口新亮点。 我市一次性纸制品主要出口日本市场,其中5月份出口日本41批、86万美元,占单月出口总量的56%。出口额的剧增主要是由于受大地震影响,日本国内对包括纸制品在内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需求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而且交货期紧。另外,我市口岸部门加强对纸制品生产企业的指导帮扶,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今年我市企业送检的11个样品微生物指标全部合格,保障了出口产品质量。 - 2011-06
24
APP金桂浆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APP金桂浆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1-6-23 中国纸网 近日,APP(中国)下属的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式审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管理体系认证的顺利通过,标志着金桂浆纸公司建立起了全面持续改进的平台,对内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风险;对外可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金桂浆纸公司在其一期浆线投产前便逐步完成了上述三项管理体系推行工作,并培养了一支近40人的优秀内审员团队。项目年产30万吨化机浆生产线建成试生产运行后,公司先后开展了两次内部审核、一次管理评审,使得综合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2011年3月和5月,深圳鹏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对金桂浆纸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了第一阶段审核和正式审核,并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向金桂浆纸公司颁发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 据悉,金桂浆纸顺利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式审核认证后,公司总经理邱俊德先生提出了“体系推行工作化、生活化”的更高目标,以促进公司不断运用PDCA的循环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监督审核等形式对体系进行监控,使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更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