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
29
山东造纸传来好消息 一根稻草的“救命”价值
山东造纸传来好消息 一根稻草的“救命”价值2011-8-27 山东电视台 四年前,国家为优化造纸产业结构,制定了严格的禾草浆造纸限令,禾草真正成为造纸业的“救命稻草”,然而,国家环保部日前却对禾草浆造纸产业政策禁区主动突破,批复了山东聊城泉林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使“稻草”重新传递"救命"信息。 这一秸秆利用项目2年后建成投产,届时年产值120个亿,相当于再造1.5个新泉林。以泉林现有的技术,1吨农作物秸秆制浆排出的COD是0.4千克,不到自然弃置的万分之三,生产1吨麦草浆,可减少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2.5吨,节省木材4方,约合保护人工林2亩。 目前,山东每年的秸秆资源约7500万吨,大都闲置浪费或焚烧污染,依托高新技术的“救命稻草”再度问世,对山东造纸业来说是个利好。 - 2011-08
29
福建尤溪县整治造纸行业
福建尤溪县整治造纸行业2011-8-26 中国绿网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为推进尤溪河流域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始整治造纸行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的造纸生产线,并奖励自动关停落后生产线的企业,扶持推动造纸企业创新和升级。 此次被列入淘汰范围的有5家造纸企业的9台(套)1092型造纸生产线。 - 2011-08
29
重庆潼南一造纸企业排污权卖了700万元
重庆潼南一造纸企业排污权卖了700万元2011-8-26 重庆晨报 重庆潼南的一家造纸企业,拿出2000万元搞技改,不仅使得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达标了,而且省下的603吨排放指标拿到重庆联交所交易,为企业挣了700万元。“截至今年8月24日,全市共完成了111次排污权交易。”市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兵昨日就此接受了媒体采访。 省下排污指标能卖钱 减少COD、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重庆“创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不仅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给减排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收益。 潼南有一家纸业包装公司,投入了约2000万元,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通过安装回用水泵,提高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率、改进生产工艺,由此提升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等指标,使得企业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在达标基础上,还减少排放603吨。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相关制度颁布后,经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该企业在今年7月,将削减下来的603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通过交易平台挂牌转让,为企业挣到约700万元的收入。 点点鼠标就搞定交易 排污权交易试点,是重庆在2009年9月启动的新举措,为此重庆还建立起了全国第一家“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手里有排污权指标的企业,就可以把这个指标拿到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2010年12月1日后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工业项目,必须通过购买排污权获得排污指标。 而在排污权交易中,重庆在全国首次采用网络电子竞价。马文兵说,通过网络电子竞价,买卖双方不用到联交所,照样能完成排污权买卖。譬如,有一家在重庆投资的台资企业,想要购买一些排污指标,在了解到可以通过网络电子竞价后,这个企业老板就在他台湾的办公室,登陆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在网上就完成了这一笔交易。 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益 “其实,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行后,企业减排投入力度显著增加。”马文兵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今年8月24日,重庆共组织实施排污权交易111次,成交金额超过了1683万元。其中,COD排放权交易84次,成交量是546吨,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27次,成交量1603吨。 这组数字的背后,不光透露了重庆企业在污染物减排上的力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易,激发了企业加大技改热情,增加了企业排污的投入。排污权交易带来的好处很多,马文兵说,通过排污权的有偿使用,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而引入经济激励措施,使得企业自觉自愿的减排,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成本,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 2011-08
29
给宝宝选湿纸巾的4个注意
给宝宝选湿纸巾的4个注意2011-8-26 太平洋亲子网 导读:很多妈妈都喜欢用湿巾帮宝宝清洁,但是那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你们都有留意到了吗?本文为你详细解读。 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特别娇嫩,每次大小便后,都要用婴儿湿纸巾擦擦。湿纸巾这跟新生儿亲密接触,新手爸妈挑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以免给宝宝带来不适。那选择新生儿湿纸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湿纸巾成分:成分对湿纸巾的品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别小看这方寸大小的湿巾,里面的内容可不少,为了能达到产品需要的保湿、滋润、除菌等效果,各品牌湿巾的添加成分也不同,有些对宝宝有好处,有些不好也不坏,还有些成分却会伤害到宝宝,所以,妈妈在购买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方面。 2、注意密封性:我们选择湿纸巾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它的包装密封性。因为包装密封好,那么保持湿巾的杀菌消毒作用的有效性就高。袋装湿巾的包装应密封,不得有破损;盒装和罐装的湿巾包装也应完整,不得有损坏。 新手爸妈在取用湿巾后,要立即贴好密封条,以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造成湿巾干燥而影响它的使用效果。 3、注意手感和气味:湿纸巾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品牌。不同的湿纸巾在手感和气味方面有很大差别。有的湿巾很密实,有的很柔软,有的气味芳香,有些基本没什么气味。 这方面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帮宝宝分辨。我建议准妈妈最好买手感比较柔软厚实,没有香味的湿纸巾。 4、关注产品信息:准妈妈最好要关注一下湿纸巾产品的信息。这其中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厂址、电话、保质期、有效成分、生产批号、卫生许可证号、执行卫生标准号、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这些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所以,新妈妈如果发现这些信息不全或者比较模糊的,最好就不要买了。 亲宝提醒:在第一次购买时最好先买小包装的试用几次,观察宝宝的皮肤有没有不好的反应,如果宝宝对这种湿纸巾产品没有不良反映,就可以放心购买了。 - 2011-08
29
炎炎夏日 洁婷微薄邀你体验透气自在
炎炎夏日 洁婷微薄邀你体验透气自在2011-8-26 TOM 流火七月,在福州、西安、石家庄、郑州等地的写字楼门口,都可以看到系着紫色围裙的洁婷围裙男在派送可爱精致的粉红色派发装,受到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派发装中今年的火爆新品——微薄卫生巾,上市不久已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此外还有洁婷的人气冠军——迷你卫生巾,是女性在“量少日子”里最爱的产品。 细分时段所需打造量少日子专用产品 洁婷迷你卫生巾是专门为女性“量少的日子“而设计,在经期和非经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精致可人的外包装,卫生贴心的独立内包装,舒适亲肤的触感,都是女性消费者看重的因素,也彰显了洁婷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品质。同时,180mm的巾身,还有护翼设计,无不给予了女性朋友由内而外的细心呵护,自然也在那几天有了愉悦的心情。 创意独到新颖再次刷新卫生巾营销模式 洁婷微薄卫生巾的爽洁度、透气性、锁水功能以及抓裤力,和同类产品相比,有了质的变化。这款产品特别注重材质和厚度的选择,使女性真正地感受到爽薄透气,非常适合夏日使用。洁婷微薄卫生巾的推出真正使女性的经期困扰有了一次性的解决方案,使“微薄透气,潮闷byebye”落到了实处。 楼宇派发广受欢迎 为了答谢这些年来消费者对洁婷的信赖,洁婷卫生巾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楼宇派发,为夏日的闷热添了一丝清凉。写字楼下班出来的白领女性们看到的洁婷派发员都是穿着紫色围裙的帅气小伙子,这些姑娘对于男性派发员欣然接受,有些姑娘表现出了些许羞涩,有些姑娘则非常兴奋,要求和派发员合照,并发在自己的微博上。 很多女性朋友都说,洁婷给予她们的是真正的安全和贴心,每一款产品都设计地恰到好处。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关注了洁婷的微博——“洁婷就宠你“,从那里不仅可以知道一些经期小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们更加懂得爱自己了。 - 2011-08
29
绝对重口味!神一样的卫生巾拟人cos
绝对重口味!神一样的卫生巾拟人cos2011-8-26 3234游戏资讯 今日,小编在微薄上看到一名为“因为禽是大丈夫”的网友发表了一张“卫生巾拟人”的cos图,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目前这条微博已经转发超过一千条。 在“因为禽是大丈夫”发布的这张“卫生巾拟人”的cos图中,两位妹子分别人手一包卫生棉,旁边画上了各种旁白文字,描述两位妹子的穿着打扮与卫生棉的关联,各种防侧漏放后漏加长型的文字说明雷翻了众多网友。更加雷人的是,这两位妹子还同时cos的使用后的“卫生巾拟人”状态,总之……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拟人了…… 对于这张神级cos图,有网友表示太震撼了、好带感、好强悍……但也有许多网友表示这个cos得太过了,没下限啊。 - 2011-08
29
超市纸尿裤:小包装更实惠?
在超市买东西大包装真便宜吗?2011-8-29 新文化报 调查: 以下是记者逛超市搜集到的部分“样本”: 品类: 卫生、洗涤用品 商品名:真真牌卫生纸 800克10卷13.9元(17.4元/千克、1.39元/卷),12卷1200克18.9元(15.75元/千克、1.58元/卷)。 商品名:碧浪洗衣粉 净白去渍1.55千克10.9元(7元/千克);2.15千克15.5元(7.2元/千克);专业去渍1.2千克12.9元(特惠商品、10.75元/千克),1.7千克19.9元(11.7元/千克)。 结论:同样是洗涤用品,同品牌的实质“内容”差异不大,洗衣粉最高价差4.7元/千克。值得注意的是,卫生纸有两种比较方式,单从“卷”比较的话,小包装看似更实惠,但从“克”比较,则大包装更“有分量”。 品类: 食品 商品名:德芙巧克力 43克6.6元(15.3元/100克),礼盒装348克95元(27.3元/100克);德芙士力架全家桶460克36元/桶(7.8元/100克),55克3.8元/条(6.9元/100克),35克2.7元/条(7.7元/100克)。 结论:食品而言,不同包装可能还涉及品质的差异。所以不能单纯地就比较价格,还应观察是否同样的品质。以同样品质的德芙士力架来看,买全家桶的话,就不如每条单独购买来得合算。 品类: 婴儿用品 商品名:妈咪宝贝纸尿裤 M号24片+4片35.9元(平均1.28元/片);54片79元(平均1.46元/片);90片125元(平均1.39元/片);120片169元/箱(平均1.41元/片)。 商品名:帮宝适纸尿裤 M号30片59.5元(平均1.98元/片);56片119元(平均2.1元/片);L号25片70元(平均2.8元/片);46片119元(平均2.59元/片);68片178元(平均2.62元/片)。 结论:两个品牌的纸尿裤,都存在小包装商品更实惠的现象,最高每片价差近2毛钱。 宝宝的纸尿裤用完了,刚当爸爸的曹先生到超市选纸尿裤时,习惯性地找货架上的“大包装”。“大包装实惠,反正宝宝得用挺长时间的。”曹先生振振有词。没想到,他的这点“小聪明”又被一旁拿手机计算器算账的老婆给叫住了。 “54片79元,56片71.8元,哪个更实惠?”还没等曹先生反应过来,刚刚放进购物车里的一大包54片装纸尿裤,被老婆换成了两包28片装的小包装。 不仅曹先生,很多消费者都以为“薄利多销”是商家的铁律,自然是大包装商品更实惠一些。然而,稍加留意您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现象:大包装商品有时反而贵 “有时候,在超市买整箱饮料,还不如分开一罐一罐买更便宜。很多商品都是这样的。”曹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怀孕后就辞职在家,现在是个全职妈妈。由于经常逛超市买东西,所以积累了不少经验。 不过,对于她提出的大包装商品未必实惠的说法,记者将信将疑。带着疑问,记者近日在本地超市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从调查结果来看,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洗涤用品、小食品、干调等商品上。而且,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某些商品“内容”一样,只是换了个大包装,价钱就能多出50%以上。 原因:成本不同还是营销策略? 大包装的商品有时反而贵,打破了“薄利多销”的商场定律,对于这样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几方面的因素所致。 原因1: 包装成本不同、供货渠道不同 此前不久,本报曾调查采访了“矿泉水大瓶小瓶同价”的问题,某品牌的550ml瓶装山泉水与小包装380ml的瓶装山泉水售价均为1.3元/瓶(有的超市两种规格水都卖1.5元/瓶)。而另一省内品牌600ml和380ml的两种规格瓶装矿泉水售价都为1.2元/瓶。对此,业内人士给出的解释为:由于小瓶水供货渠道与传统供货渠道不同,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大瓶水的价差,导致小瓶水出厂价与大瓶水接近甚至高出;另外,大瓶水是塑封包装,小瓶水是纸箱包装,小瓶水的包装成本比大瓶水高。 此外,有些商品由于超市进货时间不同,新进的大包装商品提价了,而此前的小包装商品还没卖完,这时就会出现同在货架上的大小包装商品,小包装更便宜的现象。”本地某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 原因2: “多销”而利不薄的策略 此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时也是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你认为大包装肯定便宜吧,买的人肯定多是不?我们就抓住消费者的这个心理定价,结果是,‘多销’了而利也不薄。”某品牌食品负责长春市场的渠道经理曲女士坦言,厂家会有专门的团队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汇总研究,从中分析消费心理,进而推出详细的定价策略,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自己的利润点,其中的奥妙“很有说道”。 分析: 超市购物 商家和消费者打心理战 有研究表明,超市购物中有60%左右属于计划消费,40%左右属于冲动型购买,而后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商家的“心理战术”。而在很平常的一次购买行为中,往往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就潜伏着一场“心理战”。 “营销本身,就是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就是这个道理。”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在接受采访时,形象地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妙招1:带计算器购物 李光斗认为,消费本身就是一个感性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小包装比大包装的贵,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而商家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反其道而为。而要理智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个计算器去购物。而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一般都有计算器功能,所以,未必要单独拿一个计算器去购物,把手机拿出来按几下就轻松搞定了。 妙招2:制作一张“价格地图” 李光斗举例说,在营销方面,某大型连锁超市的定价策略是,1/3的商品比别家便宜,1/3与其他家持平,1/3要贵于其他家。而定价较低的商品往往是“价格敏感型产品”,并把这些商品摆放在超市入口等醒目的位置,让顾客一路上看到的都是便宜东西。其实,很多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也买到了一些“价格不敏感型商品”,而这部分商品价格并不便宜,甚至要高于其他家。应对商家的这一招,最奏效的办法是制作一张“价格地图”,把经常购买的物品的价格、规格写在上面,标出最低价,带在身上。这样一来,对价格做到心里有数,遇到食品“买一送一”,也要看一眼保质期,对任何“促销”、“特价”都打个问号,拿出你的 “价格地图”看看,是不是真的便宜了。 “年轻人不爱算细账,老年人对价格敏感,遇到促销就抢购。”心理专家、阳光心理援助中心主任格林表示,商家以营利为目的,利用了消费者惯性思维的心理,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不妨进行成本核算。 链接 超市购物8大“心理秘密” 1.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 2.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超市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体积较大的商品常放在入口处附近,这样消费者会用手推车购买大件商品,并在行进中增加购买。所以逛超市不妨多用左手拿货。 3.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4.新鲜商品摆最里面。 5.价格“拆东墙补西墙”。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其实使用的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 6.买一赠一有猫腻。有些商家悄悄提价后再附送赠品,将快过期的商品与正品捆绑销售。 7.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 8.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25%。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