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
23
日化市场日渐国际化 考验中国企业家智慧
日化市场日渐国际化 考验中国企业家智慧2012-8-22 中国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世人刮目。30多年来,中国日化产业的发展见证了这一历史瞬间。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性起点,中国日化在市场浪潮中蹒跚起步。市场化浪潮的起起落落中,日化行业经历了太多风雨,特别是民族品牌的兴衰和蜕变,考验着中国企业家们在日渐国际化的市场上翻云覆雨的智慧和能力。 被誉为“中国民族日化领航人”的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徐之伟,曾经在1996年创下了保健品企业华丽转身为日化企业的奇迹。有媒体问及徐之伟:日化市场竞争如此激烈,隆力奇缘何涉足,徐之伟解释道:“隆力奇从事的就是时尚和健康产业,涉及到为民众创造时尚、健康,就是隆力奇今后发展的目标”。进入日化品初期,隆力奇产品品种单一,仅蛇油膏、蛇油蜜、蛇胆洗面奶三种产品,而且依靠纯蛇粉带动化妆品销售。 随着全球日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各国的日化对GDP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日化的发展和壮大被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同样,随着“世界经济看东方,东方经济看中国”的格局形成,作为中国工业园区“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地区被国际日化巨头看中。目前苏州地区拥有宝洁、欧莱雅、科蒂、汉高、GSK等世界一流日化企业,还有30多家外资和60多家内资化妆品企业。作为江苏日化协会理事长、苏州日化协会理事长的徐之伟,在分析评估后断言,蓄势待发的苏州在2015年后一定可以成为在生产、研发、销售、人才、规模第一的世界日化企业集聚区。 身处苏州腹地的隆力奇,早在进入日化行业之初就高度重视产品的研发。徐之伟说:“民族日化之所以受制于国际日化巨头,就是因为产品研发力度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不能和他们抗衡。”经过26年发展进入日化行业16年的蓄纳资源优势,目前,隆力奇已完成全球八大板块的研发力量布局,分别是隆力奇(日本)美健创新中心、隆力奇(美国)保健化妆品研究院、清华大学?隆力奇生物科技研究所、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功能食品联合研究所、隆力奇本部研发中心、隆力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隆力奇企业院士工作站、隆力奇(法国)研发中心,八大科研机构的成立,标志着隆力奇产品结构和科技含量进一步升级、吸纳日化高端人才,为振兴民族产业做贡献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是一个最有潜力的市场,这是一个最难以琢磨的市场。”(狄更斯《双城记》)用以形容20年来的中国日化市场无比恰当。中国日化产业有几千亿、加上美容院和理发店的销售,这个行业已有过万亿的巨大市场,超过30%的利润以及平均每年超过20%的增长幅度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企业的加入(当然现在这个行业的利润也很微薄,只有大品牌、高价格的产品还有丰厚的利润)。 巴菲特曾经说过:“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徐之伟也有同样的感慨:“无论怎样,这个路总要走下去的,企业发展不进则退,风险是一定有的,但是不去尝试,可能风险更大。” 在今年的8月28日隆力奇发展26周年之际,徐之伟又提出了“世界的隆力奇、百年隆力奇”的发展目标。隆力奇依然敢于开拓和变革,他们开始描绘更宏伟的发展蓝图:隆力奇要布局全球市场,使民族日化能够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确保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日化市场保持明显优势,要从做“产品”向做“品牌”变革,进而推进中国日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隆力奇正在按照规划的主要目标,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发展。隆力奇将全面打响国际人才的争夺战。隆力奇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大规模地引进化妆品、养生保健品、医疗健康器材等方面的国际顶级的科研、营销、管理、策划和推广人才。隆力奇始终秉承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新品开发,加速人才引进,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牢牢占据着本土日化行业的领军地位,隆力奇商标目前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注册,同时,已经在国内外成立八大研发机构,在马来西亚、南非、喀麦隆、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及台湾等地区成立销售分公司。主导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隆力奇实现税收同比增长28.29 %的骄人成绩,同时,隆力奇今年下半年的目标就是,隆力奇将在全世界2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成立销售分公司,全面打造隆力奇的世界品牌。 据了解,外资日化三强中,宝洁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联合利华在100亿元左右。而国内四千多家日化企业,大部分销售规模在几千万元以下。直销巨头安利去年在华营业额也超过了270多亿美元,占到其在全球销售额的1/3。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日化行业与家电、乳制品、机械、汽车、服装等行业相比,是最为惨淡而失败的行业。国际日化巨头蚕食中国80%以上市场,本土企业并购之疡使得中国日化品牌的话语权正慢慢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状。现如今,叫得响的本土日化品牌只有像隆力奇等寥寥无几的企业,而且越来越少。一旦全部被外资品牌所掌控,中国的日化企业就可能沦为外资的加工厂,企业产品、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乃至定价权全部掌握在外资手中。一旦外资企业举起涨价大旗,只占少量市场份额的本土品牌只能行跟风、随和之势。 徐之伟经常这样一个案例:宝洁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利润以平均每年140%的速度增长。仅洗发水就占据了中国超过六成市场份额。当时进入市场时期200ML洗发水售价就达18元左右,然而,由于民族品牌的竭力抗衡,迫使宝洁等在中国市场的日化巨头不得不重视价格战,现在宝洁的推出400ML洗发水,有的品牌售价仅9.9元,中国民众得到的实惠显而易见,这就是民族日化奋力竞争的结果。 为了确保发展后劲,隆力奇自2011年开始斥资6亿元,建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新工厂”,引进了世界一流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如意大利ACMA、诺顿牙膏机、德国GEA乳化锅、英国勃朗生产设备;建造自动化配送大仓,进一步扩大研究所的空间和现代装备,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档次、产能;斥资上亿元建造全球直销中心;为丰富员工的生活斥资1亿多元完善基地配套服务设施;为了进一步凸显工业旅游的魅力,在规划中投资3亿元建造医疗美容和健康体检中心、投资2亿元建造博物馆。 市场化的过程无疑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正如奥运选手在赛场上竞技博弈一样,优胜劣汰是一条永恒不变的定律。抢占时尚健康产业阵地义不容辞隆力奇正胸怀爱国情节、民族志,在充满坎坷的发展道路上抗起民族品牌大旗,为振兴民族日化而努力。 - 2012-08
23
西安市质监局公布6种产品抽查结果
西安市质监局公布6种产品抽查结果 2012-8-23 八百家资讯中心昨日,西安市质监局公布了对日用品和建材的抽查通报,包括木地板、防水卷材、卫生巾、T恤衫、衬衣、内裤等6种产品。抽查的6种产品的实物质量合格率分别为木地板80%、防水卷材70%、卫生巾、内裤100%、T恤衫94.4%、衬衣97.4%。本次T恤抽查有2个批次的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都是纤维含量,该项目不合格是产品以次充好,给消费者在选购、使用、保养方面造成误导。本次抽查衬衣只有一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pH值。pH值是表示服装面料酸碱程度的指标,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质量安全指标。据介绍,人的皮肤是弱碱性的,这时人的皮肤对外界细菌的侵入抵抗力量强。服装酸碱性也应在这个范围内,如果pH值不合格(一般是偏碱性),人穿着时就会感到不舒服,还会削弱皮肤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本次卫生巾、内裤抽检全合格,表明西安市生产、销售的卫生巾、内裤产品质量较好。2010年西安市曾抽查卫生巾,合格率同样为100%。2010年内裤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87.8%。 - 2012-08
23
红孩子和玛萨玛索或遭融资之困:风投加速博弈
红孩子和玛萨玛索或遭融资之困:风投加速博弈2012-8-23 南方都市报 编者按:关于“红孩子亏损,严重套牢VC”的种种疑点开始发酵,传苏宁易购有意接盘红孩子,目前正在审计核算,到底是真是假,一起去看看。 严重套牢VC?传苏宁易购有意接盘红孩子,目前正在审计核算 苏宁易购最近放风即将收购一些电子商务公司,以尽快做大规模。此消息一出,迅即传出苏宁易购与红孩子洽谈并购事宜,而主打高端服饰品牌的玛萨玛索也在苏宁并购的序列中。 尽管,红孩子现任CEO徐沛欣否认正在寻求出售,并称红孩子月内将完成一轮融资。但无风不起浪,关于“红孩子亏损,严重套牢VC”的种种疑点开始发酵。而玛萨玛索CEO孙弘表态更加暧昧,其表示更倾向于接受VC类企业的融资,但对于是否接受苏宁旗下投资基金的青睐,并未做正面回应。 红孩子、玛萨玛索的出售疑云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爆料,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一事目前有了新的进展。“苏宁易购的财务人员已经进驻红孩子近一个月,双方的合作正处于审计核算阶段,一旦核算出具体报价,应该就会正式对外公布。” 红孩子现任CEO徐沛欣辩解称,“红孩子月内将完成新一轮2000万融资,而投资者仍是之前的北极光、NEA以及凯旋创投三家VC。”而早在2010年,徐沛欣就曾宣称,当年红孩子将完成第四轮融资,并新引进一个新的投资方。但时至今日,给红孩子注资的V C名单却未改变,而IPO一事现在干脆不提。 “持续出资实际是北极光、NEA以及凯旋创投被深度套牢的无奈之举。”红孩子一位离职的高管透露,红孩子早就在寻求融资或出售,也跟老虎基金、万达集团有过接洽,不过,投资方不满意红孩子亏损及用户规模等数字,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或因同样原因,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也对“收购红孩子”一事给予否认。与此同时,业界盛传,主打高端服饰品牌的玛萨玛索也在苏宁并购的序列中。巧合的是,不管是红孩子还是玛萨玛索,背后的投资方都有北极光创投。几天前,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在某论坛上还表示,电子商务是T MT (电信、媒体、科技)领域的重灾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北极光对这两起垂直电商的投资都不满意,有可能谋求出售项目套现。 资本加速博弈 资本的意志凸显,据悉,红孩子的管理职位大多数由VC或VC推荐的人担任,实际上变成了由风投直接管理的公司。 “现在中国电商公司的后续融资协议,其实主要都是由风投说了算。前期进入的V C都想溢价退出,而很多PE、机构都想趁现在低谷抄底。”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资本圈对于垂直B2C产生了疑问,认为这个行业有几个弊病。一是毛利率低,竞争十分残酷;二是做不到精准营销,只能靠砸大量广告购买流量,营销成本太高;三是作为垂直品类,重复购买率很低。 “这种局面也导致了红孩子不是想出售,就能找到人来接盘。”电商企业分析人士马晓告诉南都记者,整个电商行业可融的资本数额是既定的,若红孩子洽购成功,将分食掉一部分蛋糕。除了老虎基金、苏宁易购等机构外,华平基金现在也在电商领域寻找下一个投资目标。操作手法跟其投资神州租车颇为相似,在拟投企业启动IPO之前就提前介入,根据“上市成功”和“未能上市”各提供一套估值和融资方案。 “这也显示出目前一二级市场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逻辑。”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说,二级市场的估值更多参考当前中概股在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持短线炒作策略的投资者占较高比重。而PE机构对企业的判断,则更多基于企业基本面如团队、商业模式等,以及市场未来成长前景,更符合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 业界观点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 目前,风投市场不景气,因此红孩子迫不得已转而寻求并购以获得资金支持。 电商观察员鲁振旺 洋奶粉和纸尿裤等红孩子核心产品的毛利不断下滑,近年来甚至成为了超低毛利产品,在无力推动其他高毛利产品的情况下,红孩子利润下降是必然的;同时,几大创始人先后离职,目前的运营管理由风险投资方来操控;更重要的是,红孩子由直邮(DM)向B2F(以家庭为交易对象的电商模式)的转型并不成功。 - 2012-08
23
卫生部门开查医院待产包
卫生部门开查医院待产包2012-8-23 中国经济网 刘先生妻子分娩时,遭遇了“被购买”的经历。 家人从未购买医院的婴儿衣物、纸尿裤等用品,但医院却“强行”将售价300多元的“待产包”卖给了他们。妻子分娩前,全家总动员准备的各种宝宝用品,竟没派上用场。 “待产包”即包括新生儿小衣物、小包被、纸尿裤等在内的母婴用品包。不同医院,待产包内物品不同,价格亦不同。 近日记者在多家医院调查发现,新生儿家长需购买“待产包”的现象在多家医院均存在。此外,“待产包”内无用武之地的产品被指有加价之嫌。 对此,北京市卫生局有关人员表示,“待产包”并非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必备物品,目前,卫生部门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产妇遭遇“被购买” 今年6月,刘先生一家开始着手置办婴儿用品。那时,距离妻子分娩还有两个月时间。“就怕到时候来不及。”刘先生说。 细心的刘先生上网查阅了很多信息,从小孩手帕、背心、小裤衩、小帽子,到奶瓶、奶粉、尿不湿,甚至连新妈妈的护理带、产妇卫生用品等,都准备了好几套。 8月中旬,妻子出现临产症状,随即被送往中日友好医院产科,而后产下一子。 儿子从产房被抱出来时,已被穿戴一新。护士告知刘先生,要缴纳352元的待产包费用。 随后,刘先生向院方提出,家里已准备好小衣物,不想再购买医院的待产包。然而,院方告诉刘先生,家长准备的婴儿用品都不能带入手术室内,需要使用医院专门为产妇和婴儿准备的统一用品。此外,刘先生的宝宝从产房穿出来的小衣服和抱被都是产包里的,“包已经打开,不能不交钱”。 无独有偶,陈先生儿子在北京医院出生,同样也有“被购买”待产包的经历。陈先生说,虽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多个家长都有所准备,医院还是在没有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为宝宝使用了“大礼包”的产品。但大家都沉浸在为人母为人父的喜悦里,很少有人为这300多块钱较真,“让交钱我们就交钱了,没有不买的”。 所有医院卖待产包 记者走访了十多家三甲医院和区县妇幼保健院,几乎所有医院都有此待产包服务。 不同的是,各医院待产包价格不等,从100多至400多不等。价格不同,物品也不尽相同,除了婴儿小衣服、睡袋、尿布和妈妈的喂奶衫在内的基本物品外,有的医院产包内还有婴儿润肤油、手套、脚套和小枕头,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为了方便准爸爸准妈妈们准备婴儿用品,有热心网友搜罗了京城各大医院的待产包内容和价格,发布在相关论坛里。有一帖子公布了京城32家医院产科的待产包情况:“海淀妇幼220元,包括两件哺乳衫、两个婴儿睡袋、一床婴儿小褥子、小被子,2包强生湿纸巾、1包菲比尿不湿、1包大号成人医用垫、2包小号成人医用垫、1包超大卫生巾;同仁医院产包:5件婴儿和尚服、3个包巾、1个厚抱被、一个薄抱被、一个棉睡袋、2袋35片NB好奇纸尿裤、一包宝贝可爱80片湿巾、2件哺乳衣、一副小手套。” 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坦言,医院提供的待产包价格为440多元,其中既有根据季节不同而厚度不同的睡袋,也有喂奶衫、产帽、婴儿帽、小被子、沐浴露、润肤油、湿巾、喂奶辅助器、好奇纸尿裤十多样东西,“算是应有尽有了吧,用不完还可以带回去”。 对于医院的此种“大礼包”,部分家长不愿买单。刘先生和陈先生持相同观点,他们觉得既然自己准备了干净舒适的小衣物,就没必要重复购买。还有的新妈妈觉得产包内的部分产品根本没用,“比如小袜子、小帽子我们就没用上,宝宝脑袋小,那帽子戴不了,还得到外边单买”。在北京大学某附属医院分娩的罗女士说,新生宝宝后脑勺比较鼓,不太适合枕枕头,因此产包里枕头只能当摆设。 “宝宝长得快,几天就穿不上了,而且顺产一般住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刘先生说,中日友好医院的产包里除了2件喂奶服、小被子和小枕头外,光婴儿和尚服和睡袋就近10件,根本穿不过来。 妇婴用品分为两包 作为京城综合医院中分娩量大、口碑佳的产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后病房段护士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提供的妇婴用品分为两包,一包主要是新生儿用品,包括两条睡袋、两件上衣、帽子、肚脐护理贴等在内的必用品,价格是120多元;另一包是包括产妇喂奶衫、婴儿毛巾被、褥子、一次性婴儿洗澡巾等在内的自选品,价格为200块出头。家属同意后到收费处交费,取得正式收据。 对于妇婴用品是否为必要产品,段护士长表示,院方是在多年斟酌和不断改进后确定目前的妇婴用品的,既保证了母婴的基本需要,又预防了新生儿的交叉感染。“如果宝宝不在妈妈身边,比如低体重儿或早产儿,我们不会推荐其买用不上的妇婴用品”。 对于有家长质疑的医院凭此收费项目盈利的质疑,某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表示,为孕妇和新生儿准备妇婴用品确实是每个医院都有的,多是在产科根据婴儿和新妈妈需求而确定妇婴用品内项目后,由和医院有协议关系的服务外包公司招标选择妇婴用品的生产厂家,并明码标价卖给产妇,医院并不从中渔利。 各方反应 医院从未接到过投诉举报 对于记者提出的就待产包事宜进行采访的请求,多家医院表示不便接受采访。另有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卫生行政部门对此并无具体和强制要求,但时至今日并无人对此提出过异议和投诉举报,就产包的历史而言,“至少有10多年了”,“不是新闻,没什么好说的”。 某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产科人员表示,随着近年来医院分娩量的增加,为保障母婴在医院的“绝对安全”,使用其统一购买的、有消毒检验等证书的母婴用品,可以增加安全系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卫生部门要求各医院孕产妇保证零死亡,一旦有产妇死亡,就会撤消三甲级别”,在此高压线下,为全力防控院内感染,提出使用消毒婴幼儿用品的做法也不足为过。 该产科人员表示,现在各医院都在争创优质护理病区,产科对婴儿的护理、洗澡、着装等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和培训,“拿小衣服来说吧,护士平时练习的都是穿和尚服,如何快捷、安全、动作到位,对一种衣服熟悉的话,更好操作,而如果你家拿的是连裤衣、他家拿的是分体衫,护士操作起来不仅不得劲,而且还会花更多时间”。 在各医院中待产包已司空见惯,新妈妈人手一个。有的医院会通过分娩前的孕妇学校课程告知产妇,医院会提供供新生儿使用的产包,产妇无需再准备;但有的医院则是在产妇入院后,或者进入产房和手术室内后,方告知家属产包已打开,家属须交费。 但对于“强行买卖”一说,各医院都不置可否。记者采访的多家三甲医院都称,不曾强制产妇购买,如果实在因经济等原因不愿购买,医院也可以退货,但提及退货人数时,多家三甲医院产科人员思量后,均表示“几乎没有”。 厂家 部分医院确存加价行为 记者调查得知,各医院待产包内的产品分属多家生产单位,有的医院产包内产品是全从一家厂家选购,有的则分别从不同厂家招标择优选购。 上周,记者在位于朝阳区广渠东路方家村内的北京妇丽爱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内看到,院落门口码放着数十箱打包完毕、正在装车的婴儿尿布、针织睡袋等用品,生产加工车间内的多名女工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着来自全国数千医院的订单。厂家销售人员表示,厂内专门为医院产科提供80多个品种的纺织类和一次性护理用品,全国20多个省市都有合作医院,仅北京,就有包括昌平区妇幼保健院、466医院等在内的40家左右的大型医院产科。 该销售人员称,因为医院产科销量大,公司未设直营店,但因为院内销售毕竟与成本价间存在差价,因此不乏回头客登门购买。他说,以超薄型20片装的尿垫为例,出厂价是13元,有的医院可能会加价到18元来卖。“和国外的名牌纸尿裤相比,我们的当然便宜多了,而且经过了市疾控中心的消毒检验,所以多数医院是认我们的”。 “但各医院配备的内容不同,有的医院仅和尚服就配了5件,确实有点夸张”,虽然作为厂家销售人员,但谈及各医院的产包内容,他也不禁有点义愤填膺。 卫生局没必要用消毒服装 各大医院使用的“母婴大礼包”情况是否合规?上周,记者致电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和精神卫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曾听说医院有兜售使用此待产包的情况。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卫生行政部门未曾要求各大医院统一使用新生儿用品,但也未曾接到过此类“强买强卖”事件的投诉和反映。 尽管有医院表示,在对新生儿们使用统一服装和夹被等用品后,其在院内期间出现眼部分泌物、小屁股上有红色湿疹的情况确实减少了,但妇幼和精神卫生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医院内包括手术室和病房等场所在内的消毒条件完全可以保护母婴安全,“完全没必要统一使用消毒服装”,只要家长提供干净、舒适的小衣服即可。“过去没有这个包的时候,我们的产科安全、母婴安全也是没问题的呀!”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医院强行让产妇使用、购买此“大礼包”更是违规行为。 该负责人表示,此“大礼包”并不在医疗收费项目内,卫生行政部门将对此事进行调查。记者获悉,上周五,市卫生局已着手对各大医院内“大礼包”情况开始调查。 - 2012-08
23
3D眼镜专用擦拭纸
3D眼镜专用擦拭纸2012-8-23 中关村在线网站 2012年8月22日——8月25日,第21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英文简称BIRTV)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在立特克科技集团展区,Hi-Shock品牌旗下的众多3D眼镜及周边展品进行了展出。不仅有平板电视常用的快门3D眼镜,还有投影机中广泛使用的DLP Link技术3D眼镜。不过,本展区中最贴心的产品要数3D眼镜专用擦拭纸。 Hi-Shock展区 快门、DLPLink等规格3D眼镜 Hi-Shock 3D眼镜专用擦拭纸 Hi-Shock 3D眼镜专用擦拭纸外包装很像咖啡的糖包,非常小巧,便携。撕开后,是一张类似湿纸巾的擦拭纸。这跟普通湿纸巾有何不同? 观看3D电影必备 据Hi-Shock产品企划中心处长欧阳俊介绍,此产品采用了法国进口的特殊专用纸,不掉毛屑。应用了美国纳米清洁消毒配方,可以清洁3D眼镜上的灰尘及油污,具有柠檬香味,挥发迅速,一次性使用。产品通过了FDA、ISO13485以及CE认证。是一款绿色环保的观看3D电影必备的小助手。 目前此产品与Hi-Shock 3D眼镜一同发售,单品价格未定。 - 2012-08
23
东莞纸巾纸行业亟待规范
东莞纸巾纸行业亟待规范2012-8-23 东莞日报 前日,广东省质监局网站公布了纸巾纸和胶粘剂等9种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本报记者查询发现,在此次抽查的29批次纸巾纸质产品中,共发现有14批次产品存在不合格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涉及不合格的14家企业中,东莞占据其中11席。业内人士呼吁,包括纸巾纸在内的纸制品行业,亟待市场规范和整顿。 失控的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列入“黑名单”的11家东莞企业,全部位于万江。据了解,万江是东莞纸巾纸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地,成为不合格产品的“重灾区”。 此次由于标识不合格而上榜的万江粤华纸品加工厂负责人王先生对记者介绍,万江纸巾企业大多还停留在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上。在一些民居内,一间简陋的房间、一台机器,再招聘几个人,就可以开起一个小型加工厂,购进原纸后,通过切割、包装等工艺,就可以生产出成品,随后销往各地市场。根据统计,类似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占据东莞纸巾企业的80%以上。 王先生介绍,由于设备配置及生产工艺落后,同时缺乏标准意识,这些工厂通常购进价格低廉的原纸,生产出的产品很难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除了工厂自身问题外,王先生还将纸巾纸行业的生产乱象归咎为失控的产业链。万江的纸巾纸生产企业,大部分都从中堂、道滘等附近镇购进原纸,而这些上游的原料供应商,本身生产的产品就可能不达标,从而波及到产业链的下游,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污染”。 准入门槛低 由于家庭作坊式工厂生产的纸巾产品标准不一,从而导致市场上的产品鱼目混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大企业生产的纸巾大多采用原浆,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由于成本无形中提高,利润空间被压缩。 而中小企业由于原料不纯,成品价相对便宜,因而备受经销商的青睐,这无形中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格局,搅乱了市场环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市纸巾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加剧,从而造成了整体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为纸巾行业的监管提出了难题。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东莞此前对纸巾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整顿,往往是运动式的整治,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根治一些痼疾。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被抽查到的企业,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东莞十六花纸业有限公司2011年8月一批次产品被检出细菌菌落总数不合格,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他们去年就知道了企业上了“黑名单”。一些客户在听说此消息后,纷纷要求退货,广州等地的超市也陆续对该企业生产的纸巾产品做下架处理,企业为此付出了数十万元的损失。 - 2012-08
23
七夕真心话大冒险:我的第一次给了卫生棉
七夕真心话大冒险:我的第一次给了卫生棉2012-8-22 新浪女性 导语:很多人都担心,处女能使用卫生棉吗?其实,未婚女性当然可以用内用卫生棉条。因为处女膜是个环形组织,中央有孔,能让经血流出体外。孔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直径为2.5厘米,而内用卫生棉条有多种型号,你可选择较小的普通型棉条,直径仅有1.32厘米,通过处女膜孔绰绰有余,并不会损伤处女膜。 子宫颈口的直径是0.l-0.2厘米,而内用卫生棉条的直径为1.32-1.42厘米,不可能穿过子宫颈口进入子宫,更不可能从子宫进人腹腔。由于棉条的拉线是由棉条顶端密实地缝到尾端,所以当棉条吸满经血变得湿润后,轻拉线尾取出并不会十分困难。 但也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如果使用力度、位置、手法不当,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处女膜损伤。 不过,使用内用卫生棉条一定要注意双手及外阴的清洁卫生,置棉条入阴道前要仔细地洗净双手,不要触摸进入阴道的那段导管及棉条,以免将细菌带入阴道。棉条更换的时间按经血量而定,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8小时内一定要取出,因为棉条在阴道内时间过长,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引起盆腔感染。 因此,只要使用得当,内用卫生棉条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女性如何正确使用内置卫生棉条 第一步:根据你的月经流量(较少、适中、较多)选购合适的卫生棉条。 第二步:用温水和肥皂把双手洗净。 第三步:从包装中取出卫生棉条。 第四步:把棉条的内管置入体内,大概几英寸,不能太深入。手必须够得着外管。 第五步:将内管继续往前推,将棉条推入阴道内。 第六步:把导管(外管和内管)一同移除。 第七步:必须把连着棉条的线留在阴道外。 第八步:把导管用厕纸裹好丢到垃圾筒内,千万别把它冲进厕所。 卫生棉条四大使用禁区 一般而言,使用卫生棉条(或者叫卫生栓)看似是自然不过的每月“例行公事”,但妇科医生指出,若使用不当,会增加细菌感染的危险。下面看看卫生棉条有哪些使用禁区: 1、在月经还未来潮时,便开始使用棉条 危险原因:倘若阴道干涸,放入棉条时容易造成轻微擦伤,令细菌有可乘之机。安全 措施:以卫生护垫作预防,待真正来潮时才转用棉条。 2、棉条放入后超过8小时仍不更换 危险原因:时间过长细菌就开始滋生并释放毒素。 安全措施:每4-6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晚上的量比较大,要在翌日清晨及时更换。 3、出现大量分泌物时 危险原因:倘若阻塞不正常的分泌物(尤其是附有恶臭的分泌物),会让情况更恶化。 安全措施:把情况及时告诉妇科医生,若证实受感染,要停止使用卫生棉条。 4.在使用棉条期间过性生活 危险原因:棉条会因而深入体内,令细菌滋生,造成严重感染。 安全措施:应立即把它取出,倘若遗忘并无法拉出,便要找妇科医生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