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
21
纸业商会“两会”将于11月初在北京召开
新纸业的主张与行动纸业商会“两会”将于11月初在北京召开2012-9-21 《生活用纸》杂志 “穷则思变,困则求新”。以“新纸业的主张与行动”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和以换届为主要任务的“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定于2012年11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商会换届,选举出第三届商会领导班子。这是纸业商会第二次换届,换届后,将有一批新的商会领导走向前台,也将有一批新的会员企业和年轻的纸业人走进人们视野,在中国造纸行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将对纸业商会和中国造纸行业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有影响。中国纸业发展大会是业内参会人数最多、参会级别最高、参会范围最广的行业峰会,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行业最有影响的年度盛会。大会每年都对演讲专家邀请、会议内容、论坛形式等方面进行变化和创新,所以每年都能引起业内对新一届大会的期待。本届发展大会的主题是“新纸业的主张与行动”。当前,行业遇到空前的困难,如何破局,行业不仅要在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经营理念进行转型和创新,更需要寻找推动过剩时代转型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新需求。本届论坛不仅要邀请当前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到会演讲,把最新经济形势,最新的政策、最前沿的观点和理念带给造纸行业。还将通过对行业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市场、新需求等进行展示,推选出“2012中国纸业创新TOP20”,通过对行业最新创新成果的展示和推广,为行业提供多种摆脱危机的思路和方法。 纸业商会联系方式电话:010-65185528传真:010-65185538Email:cpicc@vip.163.com联系人:周在峰13811365872 - 2012-09
21
联合利华CEO波尔曼:未来增长不会靠并购
联合利华CEO波尔曼:未来增长不会靠并购2012-9-21 第一财经日报 在签署合同的时候,联合利华CEO保罗·波尔曼面带微笑,落笔的刹那也决定了联合利华在中国西部新的一项重大投资——四川眉山工厂即将动土。从1979年到现在,有30多年快速消费品行业经历的波尔曼,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元老级人物。2009年开始执掌联合利华帅印的他,也成为联合利华历史上第一位非公司内部培养的CEO,此前他还曾在联合利华的老对手宝洁公司打拼了26年,在另一快消巨头雀巢公司有过CFO的经历。 多年快消业经历让他清楚,最重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消费者研究上,每次来中国他总要拜访当地的消费者。他发现,在中国这样庞大人口的市场,或许业务很容易就能发展起来,但许多企业犯下一个错误,他们通过依赖销售来迅速做大,而不是依靠质量和建立一个可靠的品牌。“没有坚实的地基,不可能造一所坚固的房屋。增长要依赖质量,而不是靠销售。”波尔曼表示。把握消费者需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新的产品和品牌不断崛起,包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日化品牌,在一些领域,也成为联合利华强大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品牌与消费者沟通和接触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联合利华都是不小的挑战。“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能使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的产品。”波尔曼认为,当然,由于消费者更倾向于在他们能够接纳的时间和地点接触到品牌,营销已经迅速从所谓的“推动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因此联合利华也在尝试通过不同的媒体接触到消费者。以艾科(Axe)的营销活动为例,其一半支出都花在数字媒体上。同时,数字世界也在迅速变化,昨天是YouTube,今天是Twitter,不知道明天又是什么。因此,品牌经理必须与社会合拍、敏捷机灵、密切关注新技术、有全球化头脑,且思路开阔。每年要到访中国两三次的波尔曼对中国市场超乎寻常重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总是在快速的变化中,在过去几年,中国三四线城市消费比例增多,网上购物增多,”波尔曼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市场的两重挑战“在中国投资的理由越来越多,而不是在减少。”波尔曼说,早在1923年联合利华就进入中国,而中国现在仍有很大的增长与发展空间,就算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那也意味着经济规模每10年就翻一番,世界上很少有经济体可以实现这种成就,所以联合利华在中国不断寻找其他机会。不仅是不断增长的市场具有吸引力,中国也正在成为联合利华创新、创意枢纽。在波尔曼看来,斥资5000万欧元的上海研发中心是联合利华立足中国市场的重大标志,联合利华关闭了芝加哥、日本研究所,却力保上海研发中心全球第六大的地位。实际上,越来越多源于中国的产品正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家乐在中国开发出了浓汤宝产品,一种可用于汤食调味天然汤冻,目前联合利华正在全球其他许多国家推广。当然,这样快速增长的市场对联合利华来说也是挑战,“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波尔曼说,这样的速度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在其他市场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如何适应经济高速的、大规模的发展,对跨国公司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大挑战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过去几年联合利华的重要工作,“我们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中国高素质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还不能满足优秀跨国公司的需求。”因此,培养和发展人才也是联合利华的重心。增长不靠并购与宝洁一直以来相对活跃的收购活动不同,联合利华曾在2000年后将近9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收购活动,在其沉寂的这段时间中,宝洁通过并购拿下了吉列、德国威娜、洗护品伊卡露、丹碧丝等产品,迅速扩大了经营范围。直到波尔曼上任后,联合利华再次启动了并购动作,当年以12.8亿欧元收购了美国莎莉集团全球身体护理业务及欧洲洗涤剂业务,2011年又用超过5亿美元资金收购俄罗斯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之一卡莲娜的大部分股权。尽管如此,面对让440亿欧元的营收数字翻番的承诺,波尔曼表示,虽然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有并购计划,但联合利华不需要任何并购活动来实现上述目标。“增长将来自哪里?实际上有95%将来自我们自己的品牌。”波尔曼表示。“空白领域”,也就是在一些国家引入新的联合利华产品,在波尔曼看来机会巨大。“我们在全球所有国家销售的品牌,仅为180个全球可销售品牌的半数左右,市场开发将是最大推动力之一,特别是在新兴市场。”波尔曼表示。过去10年,联合利华的全球总营收一直稳定在400亿至450亿欧元左右。若是10年营收翻番,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估算,这意味着联合利华的收入需要每年增长7%。Investec分析师马丁·德布(Martin Deboo)在对全球最大的21家消费品公司进行比较后发现,在2003年至2005年的相对繁荣时期,平均增长速度为4%至5%。他认为,联合利华的目标按照行业标准来看非常高。2012年上半年,联合利华全球业绩增长11.5%,“其中80%的增长贡献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波尔曼说。 - 2012-09
21
美卓视觉检测系统增加新的功能服务造纸业
美卓视觉检测系统增加新的功能服务造纸业2012-9-21 中国包装网 美卓Mesto PQV过程质量视觉系统 美卓过程质量视觉系统(Mesto PQV)现已增添数项新特性,从而帮助造纸厂进一步提升运行性并保证完美无暇的产品质量。这些新特性包括: - 全高清数码矩阵摄像机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可提供更精准的图像质量; - 图像分析能力的提升,保证更高标准的卷纸检测能力; - 新增超亮LED闪光灯,可在各解决方案中提供最佳图像质量; - 灵活优化的操作界面,可在任何地方为您提供操作支持 最新机器视觉技术已被运用于改善图像分析。并非所有的纸病需要监测,而是需要监测一些关键的纸病。 “由于对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方案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致力于不断树立技术标杆。目前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在全球已有200多套工艺过程已受益于我们的过程质量视觉技术。就数量而言,我们的断纸分析系统每年销售量已逾500台。”美卓自动化机器视觉总监Sami Riekkola介绍说。 “鉴于新的摄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标准,我们已开始致力于研发该系统新的性能。通过我们不断的服务,满足新老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他补充道。 美卓过程质量视觉系统 美卓过程质量视觉系统(Mesto PQV)将断纸分析和纸病检测功能整合于一个综合解决方案中,且对上述两种功能采用同样的数字图像捕捉和处理技术。 系统整合了断纸分析和纸病检测功能,并采用高频摄像产生动态纸幅的连续图像。断纸检测系统中提供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案:穿透式用于监测纸病,高角度反射用于检测表面瑕疵,而低角度反射用于检测涂布缺陷。断纸分析和纸病检测信息整合于一个操作界面中。这使得操作人员能在一个精确的CD/MD位置找到关键的质量问题,并追踪其在过程中的形成的原因。 - 2012-09
21
三亚工商:借助厂家与代理商打假
三亚工商:借助厂家与代理商打假2012-9-21 南方都市报 近日,大亚湾工商局与宝洁公司联合查出假宝洁产品257瓶。该局称,两年前大亚湾工商局与宝洁等公司合作,建立联合打假机制,这一机制在“三打”中成效显著。 大亚湾工商局负责人称,执法人员与宝洁公司打假人员根据线索对西区三家涉嫌销售侵犯“宝洁”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其中两家为小型商铺,设在一电子工业园中,另一家为中型超市,设在一花园住宅小区内,不法分子购入假冒注册商标的洗发露,明目张胆地出售。 据悉,“宝洁”公司已对该批查获的涉嫌假冒的产品作出检验和鉴定,经验证,该257瓶洗发露均为侵犯“宝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该局已对该三家涉嫌销售侵犯“宝洁”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当事人进行了立案查处。 该负责人称,两年前,工商部门同厂家与代理商建立健全联合打假机制初见成效。“市场上有哪些假冒、仿冒产品,以及地点、数量、规模等,厂家、代理商最清楚。”该负责人说,该局在建立健全联合打假机制的基础上经常保持与厂家、代理商以及一些中介代理机构的联系,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巡查、检查时都会邀请他们参加。因为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标准,能大大提高发掘案源的敏感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三打“以来,该局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2宗,罚没入库17.59万元,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与厂家联合执法查获。 - 2012-09
21
“免费试用”是把双刃剑
“免费试用”是把双刃剑2012-9-21 第一财经日报 面对越来越多样的选择,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经常上演“纠结”的经历:试试新品牌?还是继续用老的?这个东西听很多人介绍过,我到底要不要买?它真有那么好吗?我买了会不会后悔? 如果此时能将这些产品都拿回家免费试用比较一下,然后再作决定,兴许很多错误的选择或是错误的尝试就能避免了。对于Jenny这样爱买东西但经常买了又后悔的女性消费者,商家推出的“free trial”(免费试用)真是正中她下怀。 她刚试用了一款已听过多次但一直犹豫没买的机器人吸尘器,在拿回家试用了半个小时之后,Jenny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买。“先拿回家用,喜欢就买一个,不喜欢就拿回去,一分钱不花,没风险。”Jenny的想法也道出了其他消费者的心声。 消费者的确是避免了风险,但对于商家可不是这么回事。消费者在试用过程中还没作出购买的决定时产品就被折腾坏了怎么办?“免费试用”的边界在哪里?尽管这有点悲观,但能否将体验真实转化为消费者的长期购买需求是对商家“免费试用”的考验。 免费试用 中国的消费者对“免费试用”并不陌生。超市里诸多食品的“试吃”活动和“免费试用”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而不少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之后经常能拿到商家新品的“试用装”,这也是免费试用的一种。 而美国的企业在本土推行的免费试用产品品类更为广泛。除了化妆品、保健品之外,家电、服饰等产品都在其中。 “免费试用”对消费者的好处不言而喻。而不少商家对此种营销模式的钟爱自然也有道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把对产品的好感嫁接到品牌上,这对于品牌长远发展来说等于是开发了一大批潜在目标群体。”品牌策划人邹凌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而从产品层面来看,免费试用是消费者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形成较为深入的认知,如果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那所有的试用者将成为产品的忠实顾客。这样消费者便在无形之中自然而然地适应企业、适应产品。 更何况在免费试用过程中还能带出不少间接消费,产品辅助的耗材或是相关的设备,用完之后就需要重新购买,这无形中带来一系列的关联产品销售。 此外,邹凌远认为,在免费试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企业长时间地去维护相关产品,尤其是家电类产品的试用,因而在这过程中企业能从消费者那获取更多的反馈,这将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同时也方便企业向消费者推荐更多的产品,并在社会间形成一种广泛的口碑效应。 过往简单的试吃、试用了产品之后商家并不真实了解消费者购买或不购买的原因何在。但现今商家也变得越来越聪明。兰蔻、宝洁、美宝莲等品牌纷纷在女性购物社区网站蘑菇街的一个免费试用网页上招募免费试用的用户,交换的唯一条件就是这些用户需定期上传“试用报告”。免费试用的产品不局限于品牌新推出的单品,也包括品牌过往的经典产品。 这样一来,品牌既能得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反馈,及时在产品及战略上作出些许调整;用户之间的互动也能让品牌或产品经过网络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如今,许多试用网站也应运而生。 考验 但免费试用并不是毫无边界,能否将用户在试用过程中的体验真实转化为长期购买需求是对商家的一大考验。在多位营销人士看来,对于免费试用的产品,商家对其产品质量等方面都要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再精妙的免费营销策略也无法有力、持久地推动销售。 免费试用不仅对公司产品的优劣提出考核,并且对企业营销团队的执行能否到位也是一大考验。正所谓“一流的策略遇上三流的执行力,那都是白费功夫”。免费试用的执行力都要体现在哪些关键环节? “从维系角度,消费者从企业拿到免费试用的产品后,消费者到底有没有试用,或是试用后出现问题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也就相继产生,这对企业来说,如何维系好,之后的服务才是长远的考验。”邹凌远认为。 而从传播的角度,虽然“免费”对很多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但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暗含的深意广为人知,一些消费者在听到“免费”之后不免产生不信任感。如何让消费者彻底信任?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是邹凌远提出的第二个关键点。 免费试用首先当然需要企业投入产品,而为了不造成产品过多地“浪费”,此时就需要企业能够有效地划分目标群体。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套相关的人力、财力,这对企业的资金链和实力也提出了要求。如果不自量力,往往会损兵折将。 在国外,企业甚至可以将家电这样的产品送到消费者家中免费试用,不用担心产品损坏、遗失等问题,这得益于国外相对健全的信用制度。那么在国内这些类别的产品是否适合这样的营销方式? 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虽然国内没有这样的社会机制,但中国消费者骨子里是喜新厌旧的,而且免费模式对他们的吸引力更是格外突出。事实上,一些商家也在扩大免费试用的产品类别,也有家电、汽车产品的尝试。大众对此的心理接触度普遍偏高。” 而邹凌远则看到未来像免费试用这样的体验式消费将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因为随着国内电子商务以及宅文化的兴起,体验式消费能够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契合时代趋势。 - 2012-09
21
岳阳林纸扩大外购林业范围
岳阳林纸扩大外购林业范围2012-9-21 中国证券报 岳阳林纸(600963,股吧)(600963)拟对2010年度配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外收购林业资产项目进行调整,拟将收购实施地点由湖南、贵州等地扩大至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树种由松树扩展至松树、杨树、桉树为主。 公司调整的原因是,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政策对林业市场的放开,活立木交易市场逐渐形成,刺激了当地林木和土地价格的上涨,原签订收购意向协议的出让方提高出让价格,影响了收购效率,增加了经营风险。原计划收购的全部都是松树,松树的成长期较长,平均要10-15年才能砍伐。为便于加快实现收购林地的经营收入和利润、缩短现金回笼的周期、提高林地使用率,在收购松树的基础上,适量收购部分5-7年即可采伐的杨树和桉树。 公司称,调整后扩大了实施范围,可供选择的林地增多,有利于实施价格的谈判和林地的择优选择以及避免投资经营风险。项目收购的树种增加后,大大缩短了成熟周期,增加了采伐次数,提高了对林地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林地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及广西地处商品林经营区位优势最突出的区域:湖南、湖北两省的洞庭湖平原及江汉平原的杨木资源丰富;江西省林业的覆盖面积位于全国前列且为国家林权改革的先行试点省份;广东、广西两省的气候、土壤适合桉树生长、桉木资源丰富。 不过,公司也警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因冰雪灾害、虫害、火灾等原因造成相关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实施过程中,存在因为资源价格的波动导致收购面积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 2012-09
21
代理商“山西之王”的人脉圈
代理商“山西之王”的人脉圈2012-9-21 江苏商报 “山西之王”樊晓军 在山西商界,樊晓军是个绝对不容忽视的名字。 他代理着宝洁、吉列、金霸王、金佰利、强生等众多著名品牌,尤其在日化领域,更是当仁不让的“山西之王”。 这位名片上印着“首届中国营销人金鼎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营销总经理”的36岁年轻人的名气在流通领域如此之大,以至国内外日化企业要进军山西市场,总是第一个想到他。 1989年,樊晓军成为舒尔美卫生巾在太原的代理商。 樊晓军的确是块做生意的料。他人缘好,勤快,守信,多次顶着鹅毛大雪给客户按时送货。没多久,他的网络便遍布太原的大街小巷,几千个网点覆盖着每个烟摊和公共厕所。有了这张“大网”,无论什么货,在他手上自然走得快。 各个品牌的纸制品企业对此都不可能视而不见,纷纷找上门来。于是,太原市场上销售的纸制品,几乎全是从樊晓军的仓库里拉出去的,他成了垄断太原市场的“纸老虎”。1993年,樊晓军成为宝洁的山西代理商,他开始把目光从太原投向整个山西,跑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相继建立了8家分公司,终于形成一个密布全省的畅通网络。 有了这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信息反馈体系,很多国际企业在进入山西时,樊晓军自然是他们第一个考虑的对象。2003年,他的八同集团的代理额就超过了3亿元。 搬搬货就能挣钱,代理商看似轻松,然而这却是一个“两头不见光”的行当。往上,要看厂家脸色活着,什么时候被“扫地出门”,都是人家说了算;往下,没有自己的销售终端,零售商要收进场费、节日费,货都卖出去了半年还不给钱,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看到这些,樊晓军觉着自己应该做些什么。2001年,在樊晓军的倡导下,山西代理商成立了山西省代理商联合会。原来代理商对商场和超市乱收费、拖欠货款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则可以由联合会出面,实在不行,大家还可以联手停止供货!真是“团结力量大”。 联合会的成功,让各地的厂家、代理商和零售商认识了樊晓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而且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如今,他的山西省代理商会会长的头衔要比八同董事长的头衔更让人熟悉,也更响亮;冲着他手中的人脉和网络资源,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找樊晓军谈合作,而八同旗下的一家合资物流公司,就是这么诞生的。 樊晓军对于人脉的经营,是很费了一番苦心的。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很厚的笔记本,上面不仅密密麻麻记着各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而且哪些人过生日要祝贺一下,哪些人节日要发个问候短信,都安排得清清楚楚,应有的礼节,一个都不能少。 正是人脉和网络的双重优势,成就了樊晓军的“山西之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