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2-10

    12

    郭永新北海阐述造纸格局与战略

    郭永新北海阐述造纸格局与战略2012-10-12 北海日报 10月10日上午,北海市领导干部 “扬帆前行”系列专题知识讲座第29讲在市府小礼堂开讲。著名纸业战略专家、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应邀作了题为《中国造纸产业格局与战略发展趋势》报告。 郭永新是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检测预警系统负责人,参与国务院《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工信部《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原国家经贸委《中国造纸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商务部《中国新闻纸反倾销研究报告》等多项产业研究课题。 在讲座上,郭永新分别从林纸产业布局、纸业转型升级、优化竞争战略等六个方面,向我市领导干部解读了中国造纸产业的现状、现代造纸产业的特点、国家有关造纸产业的政策以及我国造纸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并结合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剖析了该项目对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北海市副市长叶山主持讲座。
  • 2012-10

    12

    河北造纸业向质量主导型转变

    河北造纸业向质量主导型转变2012-10-12 消费日报 依据企业自身条件,利用原料资源优势,遵循“能大则大,能强则强,能特则特,能新则新”16字发展方针,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纸业转型升级。 近两年来,河北纸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上项目、新投产项目和核准备案项目明显增多;二是利用外资的结构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行业做大做强纸业的信心明显增强;四是符合河北纸业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和内生增长模式发展良好。这些变化说明,河北纸业正在从数量向质量主导型转身。 河北既不是纸业大省也不是强省 从产量分析,河北纸业与纸业大省和强省差距较大。2011年,在全国年产能百万吨以上的16个省份产量排名中,河北占第7位,较2010年下降了1位。而在中国纸业30强中,河北纸业只有1家公司入围。 河北纸业装备偏老、偏低,处于中低端水平,应淘汰的设备还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艰巨。 从行业发展理念上看,在中国纸业快速发展时期,河北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反而退步了。由此看来,河北省造纸工业既不是大省,也不是强省,眼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我坚信,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纸业会有明显变化。 2011年转型升级效果初步显现 2011年,河北造纸行业有120家企业进入统计序列,比2010年减少了29家。虽然企业的个数减少了,但在册企业总产量却增加了。这说明河北纸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出来。2011年,河北纸及纸板产量为401万吨,同比增长8%;主营业务累计收入为227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利税25.5亿元,同比增长51.78%;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 3.11%。这些数据表明,河北纸业2011年经营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是中国纸业步入超时代发展的年份,也是市场供略大于求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中国纸业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河北纸业自己和自己比,不论产量,还是主营业务收入,不论利税还是利润完成情况,均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应该说我们已看到河北纸业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并充满信心。 行业发展遵循“十六字方针” “十一五”期间,河北纸业受世界金融危机和行业整体退出负面影响,纸和纸板年总产量较“十五”只增加了1吨。可以说,河北造纸工业在“十一五”期间是在“迟到”中艰难发展,在“早退”中艰难前行,在“旷课”中艰难上台阶。“十一五”期间,河北纸业已错过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十二五”是中国纸业转型发展重要时期。结合前10年发展实际及新的发展环境,河北纸业确定“十六字发展方针”,即“能大则大,能强则强,能特则特,能新则新”。 目前,河北纸业发展遇到5大困扰,一是经济下行、需求乏力的困扰;二是受纸业退出的负面影响困扰;三是融资渠道不畅贷款难的困扰;四是同质化竞争的困扰;五是受环境总量政策限制,产量小、基数低的困扰。 结合企业实际,河北纸业正在推进“十六字发展方针”,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河北华泰、河北永新和唐山国泰继续实施规模化发展方针;保定三联、金鹏、丰满、兴昌实现滚动发展;东升、达亿和港兴争取在生活用纸行业做强做大;宣化国美、柏乡东大和保定兴冀发展特种纸,提高差异化竞争力。 在河北纸业,废纸和木浆是主要原料,约占95%以上。但河北纸业林纸一体化发展缓慢,自产木浆是空白项;只有一家企业生产非木纤维原料,其余的或停产或转产。河北是非木纤维资源大省。但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纸业没有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河北是板材业大省,但没有一家木浆厂。所以,在“十二五”期间,行业需要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 可喜的是,行业已经开始行动——“水解法”生产非木纤维纸浆项目已通过中试,现在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邢台广宗县河北新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林纸一体化项目。 目前,河北纸业在项目建设上坚持做到“谋划项目重结构,新建项目破瓶颈,前期项目提效率”,以项目建设推动纸业转型升级。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行业正在筹划多上项目,上好项目,实现造纸工业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2012-10

    11

    金东纸业“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挂牌成立

    金东纸业“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挂牌成立2012-10-11 中国纸网 近日,经专家评审遴选、网上公示和江苏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审核,金东纸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设站企业,合作高校为南京林业大学。 9月28日,工作站揭牌仪式在金东纸业举行。南京林业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辉教授、江苏省造纸协会李长林秘书长、金东纸业马志明总经理先后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辉教授回顾了多年来金东纸业与南京林业大学的良好合作,指出高校与企业间良好的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与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李长林秘书长认为,作为国内造纸行业排头兵的金东纸业与在造纸行业具有深厚科研背景的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必能结出丰硕的成果。马志明总经理肯定了金东纸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多年来的合作成果,“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必将进一步加深二者间的交流和合作。马志明总经理同时指出,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工作将是金东研发战略的重点。 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根据拟进站研究生团队计划,至2014年,南京林业大学将累计派出22名研究生、4名博士生导师进站开展多项课题的学习与研究工作。
  • 2012-10

    11

    晨鸣纸业公司顺利通过CNAS实验室复审

    晨鸣纸业公司顺利通过CNAS实验室复审2012-10-11 中国纸网 日前,晨鸣纸业公司CNAS实验室顺利通过复审。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英文简写。获得该项认可,即具备了按照国际认可标准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质量数据可获得世界范围内认可,为公司纸张的海外销售提供有利支持,同时,获得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参与国际间实验室的多边或双边合作。公司该实验室于2000年8月首次通过评审。此后,审核每3年进行一次,今年8月份,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通过到公司查看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料审核等,提出了整改意见。经过整改后,专家最终同意通过CNAS实验室复审。
  • 2012-10

    11

    四川沐川:大力发展以竹造纸产业

    四川沐川:大力发展以竹造纸产业2012-10-11 :乐山新闻网 沐川种竹用竹历史悠久。慈竹、绵竹、楠竹、苦竹等60多种竹子遍植县境,面积达到90多万亩,从而孕育了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沐川竹海为主的秀美风光,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川首批生态县”等殊荣,成为令人羡慕和向往的“绿色明珠”、“天然氧吧”。 沐川,因竹而业“人人用竹,户户编竹”。千百年来,盛产慈竹的沐川一直流传着传统的竹编技艺,晒簟、簸箕、箩筐、篼、篮、蒸笼、竹扇等30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竹编用具深植竹乡人民农耕与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竹编艺人开始在竹器编织中融入文化和绘画元素,逐渐出现了“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的竹编工艺品,但仅处于师徒式的技艺传承方式,未形成竹编产业。2010年,沐川县委、县政府引进业主陈宵和四川竹编状元、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殷超创立沐川县篁木神品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竹编技艺传承和工艺品生产,开发出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竹编工艺品、竹木雕工艺品、产品竹包装等产品种类200余种,开启了竹乡儿女开发竹产业、弘扬竹文化的新征程。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永丰公司、金石集团、云雾食品公司为主的竹浆造纸、竹型材、竹笋食品加工产业,农民人均竹业收入达到1000元,占其年均现金收入的22%。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已成为竹乡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沐川,因竹而美一截截青翠的慈竹,经过全手工刮青、开块、去簧、起片、刮薄、开丝等工序,变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多种编织技巧,编织成一幅幅既具书法和国画艺术韵味,又展现编织工艺雅致风格,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可与丝绸、刺绣媲美的竹编精品…… 2010年8月,沐川竹编代表“乐山符号”在上海世博“四川活动周”靓丽登场 ,《千手观音》、《梅兰竹菊》等6件精品竹编和殷超大师的现场表演吸引了中外嘉宾的目光,令观众叹为观止。同年9月的沐川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央视著名主持人赵保乐打着“沐川竹编领带”主持节目,备受观众注目;在为期10天的生态农产品展销会上,精美绝伦的竹编让各地客商流连驻足、洽谈,共接下竹编包装箱订单1.3万套。2011年6月和10月,在乐山嘉定坊举行的“非遗”展出中,沐川竹编受到广泛赞誉。沐川,因竹而名用竹子和稻草编制而成并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沐川草龙”,以及进入上海世博会的“沐川竹编”等一张张竹文化“名片”,使沐川扬名国内外。 随着竹林面积大幅上升,千山万壑的修竹茂林与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及河流湖泊、南丝古道等历史人文遗存交相辉映,县境内形成了以绿竹万顷、古朴清幽的沐川竹海为代表的众多自然美景,成为不少现代人寄情山水、休闲养生之地。“卖山卖水不如卖风光。”2009年3月,沐川县审时度势,按照“三古三原”(即古寨子、古商道、古寺庙和原生态环境、原生态设施、原生态美食)特色,全面启动总投资1.2亿元的“沐川竹海4A级景区开发工程”,着力打造“峨眉朝仙山、乐山拜大佛、沐川观竹海”的生态旅游品牌。2010年9月,该县成功将集“奇、险、静、清、幽”于一体、汇“峰、崖、瀑、竹、湖”于一炉的沐川竹海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成功举办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2012年1-6月 旅游综合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38.73%,全县接待人次31.6万人次,同比增长30.56%。 沐川,因竹而兴沐川人以“生生不息节节高”的翠竹精神,以草龙凌空腾飞的高昂气魄,书写着逐“竹”传奇。1992年,该县将年产量300余吨的“作坊式”乡镇企业“沐川县田家坝造纸厂”转制为“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围绕打造“中国西部纸都”目标,倾力支持其进行了五期技改扩建,与厦门建发集团合资建成年产12万吨制浆项目,使其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18亿元、年制浆造纸能力45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员工达2000余人的四川规模最大林浆纸产业集团。其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在全国竹浆造纸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被国家9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主导品牌“永丰牌”商标2005年成为乐山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竹材林浆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落户该公司。目前,该公司年需竹片90万吨,年可促农增收5亿多元,带动沐川及周边区县100万农民增收致富——沐川已成为西部最大的制浆造纸基地县。 在大力发展以竹造纸产业的同时,沐川积极发展竹型材和竹笋食品加工产业。目前,该县乐山金石集团公司已建成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2500万元、提供就业400人、辐射带动3万农民增收的2万方竹型材项目;沐川云雾食品公司则带动全县1000多户农民种植苦竹1万多亩(其中有机苦笋基地6000多亩),其研发的“沐绿牌”罐头苦笋和鲜苦笋已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恰如宋代黄庭坚《苦笋赋》“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食肴以之启迪,酒客为之流涎……”所云,畅销全国。
  • 2012-10

    11

    纸业龙头四季度业绩看好

    纸业龙头四季度业绩看好2012-10-11 重庆晚报 虽然传统造纸产能过剩,但受消费升级趋势影响,高端木浆型生活用纸需求持续扩大,产销情况良好,龙头企业扩张速度大大超过行业平均。预计四季度生活用纸龙头企业将保持上半年的毛利率和业绩水平。 中顺洁柔(002511,股吧)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增长38%。盈利超预期主要来自规模提高、毛利率提高和销售费用率的显著下降。公司二季度使用低价木浆,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公司产能释放也陆续进行中。但须警惕木浆价格上涨的风险。
  • 2012-10

    11

    我国学者提出森林虚拟水理论

    我国学者提出森林虚拟水理论2012-10-11 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虚拟水测算和虚拟水贸易研究》一书在京首发。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田明华等编著的这部新书,是我国林产品虚拟水研究最新成果的结晶,填补了林产品虚拟水研究的一项空白,开辟了我国林业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据了解,该书首次提出了森林虚拟水的概念和森林虚拟水的测度理论,并运用有限数据对森林虚拟水进行了测算。研究者通过对森林虚拟水的构成分析认为,森林虚拟水主要是指森林生长过程中蒸发散作用耗费的水资源量,由土壤蒸发耗水量、林冠蒸发耗水量、林木蒸腾耗水量组成。影响森林蒸发散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森林自身条件是主要的三个方面。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森林中蕴藏了巨量的虚拟水。阔叶林单位面积虚拟水含量大大超过针叶林单位面积虚拟水含量。木质林产品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来源,绝大多数是因为所耗木材所包含的虚拟水导致的,这充分证明了以往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产品虚拟水时,存在着忽略木材原料所包含虚拟水的致命缺陷。 研究发现,在主要木质林产品中,木浆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最高,纸和纸板次之;在人造板中,胶合板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最高,纤维板次之,刨花板最低;阔叶锯材和原木均比针叶锯材和原木虚拟水含量高1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木质林产品属于水密集型产品,远高于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 研究者还提出了虚拟水贸易理论,首次计算出我国主要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中包含的虚拟水贸易量。 相关专家认为,虚拟水贸易理论一方面证明了开展木质林产品虚拟水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为运用虚拟水战略缓解水资源短缺创造了前提条件。依据虚拟水贸易理论,我国木质林产品虚拟水贸易应以进口为主。
16500条 上一页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