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1-02

    16

    泉林纸业:领跑绿色经济

    泉林纸业:领跑绿色经济2011-2-16 大众日报 “企业是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十二五’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自觉性。”省政协委员、微山湖实业集团董事长程平说。高唐的泉林纸业通过技术研发,突破了制浆技术瓶颈,将农民地里没用的麦秸变成了可多次利用的造纸材料。现在农民只要将自家地里的麦秸送过来,就能用它生产本色纸、有机肥,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还能用于农业灌溉。来自地里,又回到地里,整个造纸过程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链。 省人大代表、高唐县委书记霍高原对此颇为自豪,“县里每年都安排资金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如今泉林纸业的这一模式已形成了行业内的国家标准,还推广到茌平、夏津等地。循环经济链越‘圈’越大。”
  • 2011-02

    16

    近自然经营:破解桉树种植困局

    近自然经营:破解桉树种植困局2011-2-16 消费日报 我国已经拥有桉树林300万公顷,但是,桉树的发展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议,一些地方政府还下达了“禁桉令”。 还要不要种植桉树? 如果你了解情况,你就明白,其实桉树是冤枉的。它含冤承担了巨大的替代功能。它的主要功劳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全国的森林资源。这与在战争中牺牲一小股兵力换来大部队的安全是一个道理。当然,桉树还有其它多种直接生态作用,如地上部分的碳汇量就高于一般森林至少四五倍。而人们对于桉树批评中的那些中肯的部分,其实大多来源于不科学经营。 鉴于我国森林资源今后还将要承受更大压力,我们还应当种植桉树,但是要做出一些改变。 据预测,未来5年—10年内,我国每年木浆的需求量是5010万吨。而目前我国每年的木浆产量是1824万吨,每年的缺口是3186万吨。目前全世界的贸易纸浆总量为2500万吨。所以,假设我们全部买来,也只够满足“十二五”期间中国纸业的需求。以后,纸就成为我国的稀缺物了。种植桉树是保障造纸原料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我们种植一公顷桉树就可以拯救数公顷天然林资源。 这是一个战略安排,大局的安排。这样来看,我们不能不种植桉树。 如何发展桉树种植业? 现在流行低碳理念。其实,很多人可能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理念的划时代意义,更没有来得及考虑低碳理念对于林业发展的革命性含义。如果用这个理念来思考桉树种植业,就会得出许多和以往不同的感悟。 在这个理念下,我认发展桉树种植业是一条低碳之路。因为一方面桉树的固碳能力非常高;另一方面,桉树其实是森林资源的一尊“保护神”。我国现有的300万公顷桉树的背后,其实是1500万公顷—3000万公顷天然森林的悠然生长。包括桉树在内的各种速生林其实是国家出台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定海神针”。这是一种广义上的低碳理念。 我认为,今后一是应把一部分桉树速生林改为中大径材品种;二是应把一部分桉树速生林天然化和混交化;三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四是应采用近自然方式种植桉树。 桉树林的轮伐期过短会过多地扰动土壤碳和林地生物多样性。延长培育周期会有效地规避生态干扰,同时也不影响经济收益。把那些处于生态敏感地段的桉树林转向天然化,让自然力使其和其它树种混交,即可培育大径材树种,又可恢复生物多样性。目前,福建漳州已经有了样板。对于其它大部分桉树速生林,应当通过更新品种和改革造林技术,提高单产量,尽快接近或超越国际水平。 这部分桉树林还可以通过近自然经营方式避免产生生态问题。我们在整地中应将挖“明穴”改为打“暗洞”。这既可实现低碳节能,又可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我们应该废除炼山和化学除草,既可减排二氧化碳,又可增加土壤肥力。我们应该改密植为较大株行距栽植,可增加林下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增加立木生长量。我们应该改施化学底肥为借用地面杂草为有机肥,并适当追肥,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利于环保,还可使林地越来越肥。如果我们改大面积栽植纯林为条块状保留原生植被的镶嵌式造林,可极大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桉树和其它作物的天敌,减少水土流失。业内人士如果采用轻基质无纺布或纱网袋容器苗,废弃塑料袋容器,既可提升苗木品质和活力,增加立木生长量,又可避免造林区污染。 归纳起来讲就是,我们应该走低碳造林和近自然经营之路。 应推广近自然种植桉树法 种植桉树速生林是一种专业化经营方式,追求的只是经济效益。因为它的面积有限。这和经营农田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总不能为了生态环保去反对种粮食吧! 但是,针对我国桉树发展的现状,把专业化经营的工业原料林进行适度的近自然经营,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模式。 近自然经营有三个原则,一是采用本地树种,二是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三是尽可能借用自然力。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经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而且生态保护效果和经济效益均佳。我认为,低碳模式可以破解桉树种植业发展困局。
  • 2011-02

    16

    中国墙纸业三起三落30年原因剖析

    中国墙纸业三起三落30年原因剖析2011-2-16 墙纸网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房产调控影响,家居行业普遍进入低潮,但是其中墙纸行业每年却保有20——40%的强劲增长势头,消费者对墙纸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中国墙纸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在中国墙纸发展历程上,经历高速发展这并不是第一次,可以说墙纸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并不成功,甚至可谓几经起伏,高潮时国内墙纸企业超过200家,低谷时仅剩10几家。中国壁纸协会杨冀理事长形容为“三起三落”。究竟一波三折原因何在?制约墙纸行业发展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 从1978年中国第一卷墙纸面市到如今已经有33年的历史,从最早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生产壁纸,真正发展是80年代开始,大概是1985、1993、1998年分别有回落,90年代低迷期是比较长。整个恢复是在2000年开始。“回顾整个中国壁纸发展的一个曲线图,差不多1993年开始往下的一个坡度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很长。”瑞宝壁纸市场部总监王茂乐表示。但是仔细分当前市场情况,业内人士表示10%的市场份额,工装可以占大部分,民用普及率不足1%——33年后,墙纸的在内墙装饰中的市场份额仍然极为有限。 那么到底墙纸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原因在哪里?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任长青指出原因之一是“前几年受到工艺产品受到制约”,造成发黄、翘边等等问题,可以说这是影响墙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穆雷拉帝思总经理吴凯指出:“现在制约我们行业的发展的仍然是来自于人才问题、来自于工艺设备的问题、来自于原材料的问题,三大方面的问题现在都存在。”归根结底更多原因来自行业内部,而非产品本身。 消费者认知不足 固有成见导致消费群体狭窄 目前许多消费者对壁纸的理解往往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概念,那个时候主要是塑料壁纸,大家都认为塑料壁纸不环保,还有大量类似翘边、发黄等应用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外因。 墙纸行业要发展,必须要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对墙纸消费市场进行培育非常重要。要让消费者了解,中国目前的新一代壁纸,跟原来八九十年代的国产塑料壁纸或者进口的劣质淘汰产品相比,已经是完全不同。无论从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铺装工艺,现在的墙纸都已经和10年、20年前有了长足性发展与大幅提高,从当前的生产水平来看,墙纸的环保性完全可以与涂料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茂乐表示,“我们目前来讲,整个所有的壁纸的从业者都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市场培育。有两大重要的渠道,一个是通过我们的销售终端,通过我们把这个信息传达到我们所有的专卖店的终端,传递到我们的每一个店员,通过他们直接向我们的消费者去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王茂乐表示“另外就是通过媒体,尤其是通过像搜房这样的网络媒体,来把这个消费传递给消费者,消除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一种顾虑。” 价格体系不完善 潜在消费群流失 其实,墙纸并不属于只能给少数人使用的奢侈品,业内人士算了这一笔账:“购买者、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作为墙纸,它提供了几个价格梯度,现在从30块钱一卷到3000多、8000多、10000多都有,它可以满足不同经济能力的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为何这中国市场占有率这样低,消费者常常对墙纸望而却步? 当前影响墙纸进入百姓家庭的一大问题就是“价格不透明,同一个产品这一家打八折,另外一家是五折六折,消费者搞不清楚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瑞宝壁纸市场部总监王茂乐指出。正如尚美世家(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金宝容所言:“为什么同样看起来差不多的产品,有的一平方米能卖到50元钱,有的一平方米更能卖到200元钱?”价格不稳定、不透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对墙纸的信任感,这种不信任造成墙纸市场上准顾客的流失,金宝容表示:“如果感觉消费的不明白,他可以不选择壁纸,而选择涂料,那是壁纸行业的最大损失”。 因此,明确行业价格体系,规范生产厂家、包括经销商在内的流通渠道是解决价格问题的关键。“这是我们行业要做的,这个行业让消费者很清晰的消费,每一个企业才能真正分到属于他们一份蛋糕,这才是最重要的。”(金宝荣)另外,加强消费者对墙纸的辨别的认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规范市场。金宝荣指出“如果行业能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壁纸并判断壁纸优劣知识,那么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他就知道选择要200,还是选择要50的,这就是价格梯队的问题,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最优最适合自己心里价位的产品,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尊重。 抄袭现象严重 全产业链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 抄袭、同质化现象可以说在国内很多行业都普遍存在,“抄袭现象在每一个行业可能都会有,但是像壁纸行业这么严重的不多,尤其这两年抄袭现象非常严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柔然壁纸市场部经理曹胜杰在接受搜房记者采访时坦言。 北京东方格莱美墙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娄彦华讲到墙纸行业内抄袭现象时非常气愤:我们格莱美主要代理国外的产品,国外的产品没有到中国的时候,整体就被拷贝了,一款都不差,一个月的时间,国外的新的产品还没有上市,他的货还没有到中国,要有两个月的到货期,要生产,要准备船期,要运过来,两个月中国已经拷贝了对于产品的推广遇到很大困难。而抄袭的成本大概仅有1/3就够了。 其实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讲,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原始的直接照搬式的抄袭到有一定自我调整的模仿、再到有一定创造性的成分的融入、最后自主设计研发。不仅壁纸行业,包括服装品牌也好,奢侈品牌也好,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前期积累的时期。 实质上,影响墙纸行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抄袭、产业同质化这一表面现象,真正的关键在于现象背后造成企业不得不抄袭的内在深层原因。对此,有13年从业经验的穆雷拉帝思总经理吴凯做了深入而透彻的解析:“前年墙纸业是40多家工厂,去年是70多家,今年是150家工厂,每一年都是以100%的比例增长,那么百分百的增长,人才从哪里来?设备从哪里来?没人才,就不得不抄产品,抄产品就等于抄设备,因为,产品是用设备作出来的,所以大家上的设备都一样。”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全部同质化,整个生产线流通的产业链的同质化。 行业的觉醒:以品类带品牌 以品牌推动品类发展 因为现在我们整个行业,我们生产产品的企业家不专业,我们所构成的墙纸行业的人不专业,造成墙纸33年以来三起三落,不能够很好的发展,不能从失败中借鉴经验做的结果。之所以一波三折,原因就是这个行业缺少行业意识,缺少战略意识。如果还不重视的话还将有更多波折。 但是,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当前墙纸行业的重要企业自发地开始重视整个行业的发展,瑞宝王茂乐表示:“因为我们知道壁纸行业整个盘子目前还比较小,我们希望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然后我们瑞宝在这个里面,也能够随着行业发展,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 我们目前做企业,或者做品牌同时,有一个更高或者更深的策略,目前归纳到两句话,一个就是我们是在做品类,不是做品牌,我们做品类就说是做壁纸这个品类,就把壁纸这个品类给它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家装人群在选墙面材料的时候都会选择壁纸,这整个行业的蛋糕大了,那对于行业里面的企业,包括行业里面我们领军企业发展空间也是会更大。而且我们这样做,也属于营销范畴里面一个是非常典型的成功的一个做法,以品类来带动品牌,以品牌来促进品类。我们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当消费者提到壁纸的时候,会首先想到柔然,当消费者看到柔然的时候,会说到这是做壁纸的领军企业。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我们可以对墙纸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壁纸使用率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室内墙体被壁纸所覆盖。在欧美发达国家,壁纸的使用率也在50%以上,但在我国,壁纸作为装饰材料的使用率还是很低的,据不完全统计,可能还不足10%。柔然壁纸市场部经理曹胜杰表示,“在行业,家居建材行业来说,已经感受到这个壁纸行业现在马上处于一个井喷状态,确实前景客观。因为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现状已经说明了中国的壁纸行业肯定是一片光明。”
  • 2011-02

    15

    四川丰华纸业:双向承诺促进环保

    四川丰华纸业:双向承诺促进环保2011-2-15 四川日报 “我们正准备投入3000多万元改进工艺,确保提前让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达到2011年国家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日前,四川丰华纸业负责人让上门服务的眉山市环保局相关人员放心,“既然企业做出了承诺,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把节能减排做好。” 这是眉山市环保部门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施行“双十承诺”的一个缩影。2009年6月,眉山市环保局出台了企业环保诚信承诺制度和环保部门上门服务制度,因为承诺内容各有10条,被称作“双十承诺”。 四川丰华纸业公司是眉山造纸行业的排头兵,在环保部门的协调帮助下,企业筹措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工艺改进。“企业诚信承诺,强化了环保自律意识,变被动治污为主动防治,变末端治理为预防为主,变环保部门的监管为企业的自主行为。环保部门的上门服务承诺,在热情服务切实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对企业环保要求监管更加严格。”据眉山市环保局局长江昌淆介绍,“双十承诺”有力地推进了该市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 2011-02

    15

    网易任命李奥贝纳广州为创意合作伙伴

    网易任命李奥贝纳广州为创意合作伙伴2011-2-14 Campaign 中国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互联网门户网易日前任命李奥贝纳广州担任创意和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其今年推出的新产品相关业务。 李奥贝纳将在未来协助网易开展用户调研、传统广告以及数字和在线广告。 这是李奥贝纳广州赢得的首个网络门户客户。据了解,网易并未发起比稿。网易在中国同多家广告公司有多种业务合作。 宝洁是李奥贝纳广州的大客户,李奥贝纳最近为宝洁旗下品牌护舒宝和伊卡璐推出了几轮成功的数字营销广告。
  • 2011-02

    15

    把污泥这“烫手山芋”变成宝

    把污泥这“烫手山芋”变成宝2011-2-14 嘉兴在线新闻网 去年10月,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污泥焚烧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投入试运行,到去年底已经有2万多吨污泥转变为电能。此外,污泥焚烧、污泥制砖、污泥养殖蚯蚓、污泥固化等不同的处置方法,正在我市各地试行。记者昨天从市环保局获悉,省环保厅制订了全省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5年计划,到2015年,在化工、制药、印染、制革、造纸5个行业中,污泥年产量100吨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利用处置,嘉兴市有83家企业被列入该计划。 污泥处置是难题 “今年我们不用为污泥处理发愁了,只要花上每吨不到百元的处理费,就能解决污泥处置这个难题了。”浙江汇源纺织染整有限公司综合治理室主任邱金奎告诉记者,就在春节前,该公司与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达成了污泥处置意向,今后该公司产生的污泥将全部运往“新嘉爱斯”做无害化的污泥焚烧处理。 浙江汇源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是我市被列入省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5年计划的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公司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每天要产生20吨左右污泥,量虽不多,却成了公司的“烫手山芋”。“污水一部分可以回用,一部分经过处理就可以入网,可污泥的处置一直是个难题,去年公司曾尝试将污泥混入煤中焚烧,但没有得到环保部门的认可。”邱金奎说,此次与“新嘉爱斯”达成污泥处置意向,让公司少走了不少弯路。 2万多吨污泥变电能 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投资2.9亿元建设的日处理能力2050吨的污泥焚烧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污泥焚烧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全部投入生产后,可新增发电能力3.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521吨、氮氧化物511吨、二氧化碳7.6万吨。去年10月,项目一期工程成功运行,到去年底已处理了来自污水处理厂、各工业企业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2万多吨,这些污泥转变成了电能,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公司已经与10多家企业签订了污泥处理协议,每天处理约600吨污泥,预计到3月份,项目二期工程中的一个车间也可投入试运行,可以为更多企业解决污泥处置的难题。”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水、泥处置要并重 市环保局固废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污水处理成效的重要标准。然而,各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重水轻泥”的情况,污泥露天填埋,甚至随意堆放,容易造成污泥二次污染。 据了解,目前,污泥焚烧、污泥制砖、污泥养殖蚯蚓、污泥固化处置方法正在我市各地试行,如景兴纸业利用污泥生产纱管纸,大华纸业的污泥用于纸浆回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固化处理,中法电镀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的电镀污泥用于制陶,而在平湖市尊荣养殖有限公司,造纸污泥成了蚯蚓的“美食”。
  • 2011-02

    15

    广西田阳:山上竹海 山下蔗海

    广西田阳:山上竹海 山下蔗海2011-2-14 中国网 目前,广西田阳县石山区造林、育林4.79万公顷,占石山总面积的51.8%,森林覆盖率达29.5%,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李红军摄 从2007年开始,广西田东县依托南华糖业和金荣纸业两家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原料基地,村企互动,以工促农,共同发展,计划每年种竹子5万亩,建成30万亩竹子基地,建成年提供原料蔗200万吨种植基地,发展“农户+甘蔗+糖厂+纸厂”、“农户+竹子+纸厂”的工业模式,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这就是田东县的“山上竹海,山下蔗海”的生态产业发展工程。 目前,田东县已累计种植竹子17万亩,昔日光秃秃的石山如今成为了绿色的竹海。按目前市场价算,一亩竹子年收入1500元左右,全县17万亩竹子年产值达3亿元,全县农民每户年均可收入约5000元。“山下蔗海”也是如此,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约28万亩,每个蔗农年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 此外,在该县财政的扶持下,田东县推进了全县甘蔗、芒果、香蕉、竹子、畜牧水产、秋冬菜等10大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农业变成了特色产业。 去年,田东右江河谷一带已有20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还出现了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
4576条 上一页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