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
11
2005年10月10日吉列被宝洁公司收购
2005年10月10日吉列被宝洁公司收购2012-10-10 光明网 2005年10月10日,吉列被宝洁公司收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 Co.)在向女性美容用品业务大举拓展取得成功后,又吹响了进军男士美容用品领域的号角,以570亿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吉列(Gillette Co.)的交易已经敲定。预计此举将提高宝洁与零售商的权衡力量,今后人们在超市、浴室和货架上将更多地看到宝洁的产品。 宝洁觊觎吉列已有时日,这家波士顿公司的剃须刀业务尤其有望成为宝洁在全球超市中经销的汰渍(Tide)洗衣剂和佳洁士(Crest)牙膏等消费品系列的自然延伸。据知情人士称,吉列和宝洁计划将合并后总数14万的员工裁员4%,但在吉列的总部波士顿仍保持较大规模。 宝洁和吉列两公司共有21个品牌的年销售额分别超过10亿美元。两家公司一直都源源不断地有新产品推出,并深受消费者和零售商欢迎。沃尔玛等零售商也希望获得宝洁的营销技巧和对消费者行为的洞见。宝洁和沃尔玛曾是客户数据共享的早期合作者,这已成了沃尔玛与供应商之间的固定模式。 拥有庞大品牌组合的宝洁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和细节创新,将联合利华(Unilever)、金佰利(Kimberly-Clark Corp.)等竞争对手,甚至同样长期表现出色的高露洁棕榄(Colgate-Palmolive Co.)击败。这使得宝洁可以制定较高的价格,提高利润率。 这笔交易将令吉列前董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喜笑颜开。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是吉列最大的股东,持股9,600万股,根据该公司最近的代理权声明。巴菲特与吉列的关系由来已久。1989年,他以6亿美元收购了可转换成吉列11%股份的优先股。当时,此举被认为是为了防止恶意收购,最近吉列就成功击退了两起恶意收购。 - 2012-10
11
四大日用品牌下月集体涨价
四大日用品牌下月集体涨价2012-10-10 慧聪清洁网 下月初开始,市民购买洗涤类日化用品要多掏腰包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涨幅为5%~15%。目前我市众多大型超市和商场已接到了厂方通知。 业内人士称,继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后,多个日化品牌再次集体酝酿涨价,将掀起近三年来日化行业最大规模的涨价潮。 洗涤类日化品 下月集体调价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百、永辉、中百仓储、家乐福等市内大型连锁超市和部分批发商获悉,日化用品将陆续涨价,包括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等,涉及大多知名品牌。 在重百超市解放碑店,各种品牌的日用品目前的价格还没有上调。超市营业员称,这些价格从去年执行到现在,一直未作过任何调整。这种情况在重庆晚报记者在观音桥大融城重百超市、观音桥世纪新都超市、新世纪解放碑超市店、永辉超市较场口店、中百仓储南岸区万寿路店等卖场得到了证实。 不少卖场表示,虽然现在价格没有调整,但他们已经接到了有关厂家的涨价通知。重百、中百仓储、永辉、家乐福等超市有关负责人证实,已接到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等多个生产商的涨价通知,有的是口头,有的是书面,涉及飘柔、力士、夏士莲、澳雪、立白、樱雪、六神、雕牌等大部分洗涤类日化品牌。 涨幅为5%~15% 下月初开始执行 据悉,目前在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市场。据市内各大卖场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生产商通知,此次涨价幅度达到了5%~10%,调价从下月初开始。 这几大品牌的集体涨价,会不会影响销售? 解放碑一大型超市营业员给重庆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纳爱斯的雕牌洗衣粉2600g的售价从16.5元/袋涨至18.5元,超能洗衣皂260g的单价从4.7元涨至5.4元,立白金桔洗洁精1.5公斤的单价从10.2元涨至11.5元,这三个品种,一般买一种一个3口之家至少可以用一个月,涨价后,一个月一共才多支出4元,对生活开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对洗涤用品涨价潮,一些市民也表示影响不大。家住渝中区临江门怡景大厦B栋的姚远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前两天就从在超市工作的亲戚处得知日化用品涨价的消息,尽管涨了,也多花不了多少钱。”他说,自己一家5口,买一瓶400ml的洗发水,至少要用三个月,买一袋1550g的洗衣粉,也至少要用一个月,不会影响生活。 涨价主要原因 原料价格上涨 四大洗涤用品巨头为什么在同一时间一起涨价?面对重庆晚报记者的这个问题,各大生产商避而不谈。不过,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原料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对媒体称:“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国内油价上涨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今年外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1.2%左右的税率。 曾锡文说,这些都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不过,日化行业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我们涨价了,竞争对手却没有跟进,那惨的肯定是我们。因此,我们此次的平均涨幅没有超过10%。而且未来也不排除成本继续上涨而导致我们继续涨价。我们不是第一家涨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也曾向媒体表示,具体的产品涨价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原因肯定是原料价格上涨。 重庆晚报记者向军实习生黄炳辉 集体涨价 是巧合还是密谋? 日化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同时下发调价通知书,而涨价的时间也都在4月前后。据悉,目前在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市场。此前由于竞争激烈,大家都按兵不动,此次却集体提价,联想起本月西班牙给宝洁、欧莱雅等八家企业因涉嫌垄断而开出的5000万欧元的巨额罚单事件,多少让消费者对此次的集体涨价心存怀疑。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巨头们的密谋? 日化专家冯建军表示,应该是巧合,或者说是一家涨了之后,其他企业选择跟进,但是密谋之说不大可能。“尤其是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家中国市场上的死对头更不可能。”冯建军称。他还表示,日化企业其实有很多种办法来化解涨价,其中很有用的办法就是推出新品,但是现在大家都选择涨价,说明对于成本压力的容忍已达到极限。 也有厂家表示,“价格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谁在那时候涨价很可能就成为众矢之的。现在"两会"过去了,"3·15"消费者权益日也过去了,社会对热门话题的关注度降低,企业就趁这个机会涨价了。” - 2012-10
11
印度商店再小也雇伙计
印度商店再小也雇伙计2012-10-10 环球时报 不久前,印度政府决定对外资大型零售企业“开闸”,引发印度民众强烈不满,因为这有可能对印度零售业的支柱———小商店产生致命的影响。在印度,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乡村,小商店随处可见,这些面积通常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商店却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地方。 客人买东西要排队进记者在印度新德里第一次与小商店的亲密接触至今想来历历在目。那家小商店也就不到十平方米的样子,里面的货物摆得满满当当,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好像随时要掉下来一样,货物之间只留出一条窄道给客人,如果店里已经有两三个客人,下一个人就得排队等候。要在这样的小商店里找到要买的东西可不是件容易事儿,记者想买盒纸巾,但仰着头找得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只好求助于店里的伙计,他抬手一指,原来纸巾和卫生纸都躲在最高层的一个角落里。记者正愁着怎么把货取下来,只见伙计不知从哪儿变出一把“钩镰枪”,那是一根长竹竿,上面绑着一段铁丝,弯过来就成了钩子。他右手持“枪”熟练地用枪头钩住纸巾,用巧劲儿一带,一盒纸巾就飞了出来,而周围其他货物都纹丝不动,纸巾盒飞落时他用左手稳稳地接住,交到目瞪口呆的记者的手中。记者心中感叹:这哪儿是店小二,简直是杂技演员啊。随后排队交钱的时候记者也跟印度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大家排得前心贴后背的,“呼吸之声相闻”。从此,印度的味道通过这次购物的经历深深植入记者的记忆。印度普通百姓买东西都要来这种小商店。当然,印度也有跟国外一样宽敞明亮的大型商场和仓储超市。不过这地方一般是有车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场所,离市区较远,而且数量也有限,像首都新德里的大超市就屈指可数,去一趟差不多得一小时的车程,老百姓只有买大件的时候才去。平常,人们更喜欢光顾街头的小商店,走个三五分钟就到了,方便实惠。小商店是零售业支柱在印度到处可以见到这种小商店,一般都是临街的小门脸儿,面积七八平方米,店里货物堆得满满的,通常还有一两个货架摆在店外面。有的还摆放了一个小柜台把店里店外隔开。这些小商店大多是店主利用自己的住房改造的,前面是店面,后面就是住宅。据印度朋友介绍,这些小商店多数都没有登记注册,所以也不用交税。而当地警察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在富人区或贫民窟、都市或乡村、住宅区还是商业地段,印度的小商店大多能做到按需服务。店主本身就已融入社区,成为其中一员。每一位居民的姓名、相貌和诉求,都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店主也会根据对消费者的了解,针对性地推荐商品。人们去小商店除了能买东西,还能顺便打听些邻居们的八卦趣闻,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别小看了这种小店铺,它们可是印度零售业的支柱呢。据统计,小商店占据了印度零售业九成以上的份额。小商店爱起大名字也别小看了小商店的老板,他们可是真正的老板。不管再小的店,也会雇伙计,从进货、出货到清理卫生,都是伙计忙活,老板就只管收钱和指挥伙计干活就行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的等级制度分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印度的劳动力比较低廉。城里小商店的伙计一般每个月相当于五六百元人民币的工钱,再管食宿就行了,而乡村则更低。这种小商店的名字也很有特点。因为大多数是私人所有,所以店铺的名字多是用店主的姓氏命名的,但也有个缺点就是重名的很多。有些商店名字后面还加上“某某和儿子们的商店”,这就是有点历史的老店了,是父传子、子传孙的那种。在印度,几代人守着一个小商店平平淡淡度日的非常普遍。还有一些小商店取大名字的也挺有意思,记者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个名为“购物中心”的商店,其实里面不过十平方米。记者还曾经见过一个大招牌,上书“世界商城”,进去一看也就只有几个货架而已。 - 2012-10
11
济南检查7家纸巾企业
济南检查7家纸巾企业2012-10-10 大众网 今天下午,记者从济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获悉,近期济南集中开展了纸巾(纸)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7家企业生产的纸巾(纸)进行抽样检验,结果显示均合格。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卫生意识也逐步提高,对卫生用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对济南市纸巾(纸)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卫生监督所于2012年5月至9月集中开展了纸巾(纸)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根据要求,对辖区内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纸巾(纸)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在此次专项检查中,共检查正常营业中的纸巾(纸)生产企业7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员当场出具监督意见书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7家企业生产的纸巾(纸)进行抽样检验,结果显示均合格。 - 2012-10
11
平和县纸巾厂失火
平和县纸巾厂失火2012-10-10 东南网 地点:平和县文峰镇黄井工业区 事件实录:7000平方米纸巾厂熊熊燃烧,因取水不便,灭火进展缓慢。消防官兵调来两辆铲车,不断驶入火场,将一堆堆吐着火舌的纸品铲出。来回几趟,车身都变烫了,消防员不时喷水降温。这起大火燃起时,纸巾厂和隔壁一家工厂100多人紧急疏散,没有人员伤亡。到9日下午5点半,火势基本得到控制。黄井工业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称,火灾可能因电焊火星引起,但这说法没有得到消防部门的证实。 - 2012-10
10
太原造纸行业全部提档升级每年节水300万吨
太原造纸行业全部提档升级每年节水300万吨2012-10-10 新闻中心-中国网 10月9日,记者从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指挥部了解到,位于晋源区的我市4家造纸厂日前完成了新一轮的提档升级改造,每年可由此节约用水近300万吨。造纸行业是晋源区的传统产业,目前我市仅存的4家造纸厂都位于该区。近年来,我市采取“淘汰、扶持、提升”的原则,将耗水量巨大的造纸企业从30家关停减少到现在的4家。目前,其中3家实现了造纸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1家的外排废水达到国内造纸行业污水排放的最高标准。家盛造纸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实现造纸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去年3月份,该厂的污染零排放系统投入试运行,实现造纸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和污泥全部生产回用。该系统经过一年半的试运行,设施工作稳定,并在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该系统正在准备验收。这家企业负责人说,环保投入不仅没有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使企业从中受益良多。他算了一笔账:目前,每生产一吨纸,环保设施的运行成本近70元;而污泥生产回用可节省近50元,废水闭路循环可节省水费约90元。如此算下来,每生产一吨纸,环保投入反而可以带来约70元的收益。此外,企业厂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也变好了,所造纸的质量也因工艺升级而提高,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晋源环保分局负责人说,我市的造纸厂,每生产一吨纸,过去最多时需耗新水约100吨,现在提档升级后仅需2吨多新水就够了。通过不断地升级改造,这4家造纸厂每年可节约新水近300万吨,还可减排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340余吨。 - 2012-10
10
沂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领航循环经济 促进低碳减排
沂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领航循环经济 促进低碳减排2012-10-10 临沂日报 不占用一分耕地,年可加工秸秆20万吨,年产10万吨纤维素、10万吨有机复合肥、2万吨生物质乙醇……日前,总投资6亿元的山东稼禾生物(沂南)有限公司依靠自主创新、独立研发的清洁化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投产,创造了“2个世界第一、3个全国第一”,实现了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稼禾生物的厂区位于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但没占用一分耕地,而且盘活了原有的大庄造纸厂,并让原造纸厂的6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据稼禾生物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总监任宪君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将秸秆全元素100%转化为产品的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将秸秆“吃干榨净”,实现废水、废渣、废气零排放、零污染、零残留,做到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据了解,该项目不仅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而且拥有世界第一条万吨级商业化生物质乙醇生产线、世界第一条生物质全元素分解利用生产线,全国第一条零排放生物乙醇生产线、全国第一条零排放纤维素生产线、全国第一条浓缩植物自身营养精华的生物复合肥生产线。稼禾生物植物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 6亿元,利税8000万元,安排就业500余人。山东省沂南县副县长、大庄镇党委书记范如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玉米秸秆为例,一亩地大约可产生1吨秸秆,通过全元素综合利用可以产出约500千克有机复合肥、400千克纸浆和100千克酒精,产值超过3000元,而目前一亩地生产的玉米毛收入仅有1000多元,全元素综合利用技术使得玉米秸秆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玉米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这一全新的秸秆资源化方式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也十分显著。沂南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秸秆产量76.9万吨。据稼禾生物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农民销售秸秆的积极性,该公司适当提高秸秆的收购价格,并在大庄、苏村、蒲汪等乡镇设立了收购点,为农民提供便利。目前,稼禾生物以沂南总厂为基地,已在岸堤镇等地启动筹建了10家工厂,3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设50家工厂,实现年加工秸秆1000万吨,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形成一个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以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低碳减排、循环经济为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秸秆循环产业的领航者。“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新理念,对沂南循环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沂南县委书记刘淑秀说,当初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引进这个项目,就是看中了这个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沂南县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和镇域经济提速发展,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壮镇”战略,用循环经济统领经济发展大局,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电动车、优质建材、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精细化工、鞋帽玩具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以精细化工、优质建材、电动车为代表的“一化一材一车”最为显著,成为沂南循环经济的龙头产业,逐渐在省市循环经济行业内崭露头角,叫响了“沂南循环经济区域品牌”和“沂南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牵手同行”。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五成以上,沂南县培育了4家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家省级循环经济企业、4家市级循环经济企业,沂南县被评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