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领航循环经济 促进低碳减排
2012-10-10 临沂日报
 
  不占用一分耕地,年可加工秸秆20万吨,年产10万吨纤维素、10万吨有机复合肥、2万吨生物质乙醇……日前,总投资6亿元的山东稼禾生物(沂南)有限公司依靠自主创新、独立研发的清洁化全元素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投产,创造了“2个世界第一、3个全国第一”,实现了循环、低碳、绿色发展。
  稼禾生物的厂区位于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但没占用一分耕地,而且盘活了原有的大庄造纸厂,并让原造纸厂的6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据稼禾生物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总监任宪君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将秸秆全元素100%转化为产品的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将秸秆“吃干榨净”,实现废水、废渣、废气零排放、零污染、零残留,做到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据了解,该项目不仅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而且拥有世界第一条万吨级商业化生物质乙醇生产线、世界第一条生物质全元素分解利用生产线,全国第一条零排放生物乙醇生产线、全国第一条零排放纤维素生产线、全国第一条浓缩植物自身营养精华的生物复合肥生产线。稼禾生物植物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 6亿元,利税8000万元,安排就业500余人。
  山东省沂南县副县长、大庄镇党委书记范如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玉米秸秆为例,一亩地大约可产生1吨秸秆,通过全元素综合利用可以产出约500千克有机复合肥、400千克纸浆和100千克酒精,产值超过3000元,而目前一亩地生产的玉米毛收入仅有1000多元,全元素综合利用技术使得玉米秸秆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玉米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这一全新的秸秆资源化方式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也十分显著。
  沂南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秸秆产量76.9万吨。据稼禾生物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农民销售秸秆的积极性,该公司适当提高秸秆的收购价格,并在大庄、苏村、蒲汪等乡镇设立了收购点,为农民提供便利。目前,稼禾生物以沂南总厂为基地,已在岸堤镇等地启动筹建了10家工厂,3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设50家工厂,实现年加工秸秆1000万吨,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形成一个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以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低碳减排、循环经济为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秸秆循环产业的领航者。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新理念,对沂南循环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沂南县委书记刘淑秀说,当初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引进这个项目,就是看中了这个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沂南县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和镇域经济提速发展,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壮镇”战略,用循环经济统领经济发展大局,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电动车、优质建材、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精细化工、鞋帽玩具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以精细化工、优质建材、电动车为代表的“一化一材一车”最为显著,成为沂南循环经济的龙头产业,逐渐在省市循环经济行业内崭露头角,叫响了“沂南循环经济区域品牌”和“沂南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牵手同行”。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五成以上,沂南县培育了4家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家省级循环经济企业、4家市级循环经济企业,沂南县被评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