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
23
多重PCR技术检测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更快更准
多重PCR技术检测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更快更准 2013-12-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19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主持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项目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针对当前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前处理过程冗长、操作不方便的现状,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解决了以往检测时间长、通关速率低等问题,为该类型产品大批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传统方法亟须改进 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是与使用者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其卫生安全性能尤其重要,如果生产工厂在原料控制、环境消毒、清洁制度、生产过程等方面管理不善,都可能孳生对人身体有害的微生物。 对进出口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是国内外标准最重要的安全卫生项目要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初始污染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的检测,国外大多数国家标准对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也有类似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进行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微生物检测一般采用细菌培养方法。其优点是方法可靠成熟,但目的微生物都需要分别进行培养及检测,每次检测需要至少7天时间才能完成,导致检测时间长,远不能适应进出口检验工作需要。 近年来,我国各口岸进口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数量呈增长趋势。据统计,2012年天津口岸全年进口357批,货值1500万美元,2013年上半年进口达214批,货值1200万美元。进口量的不断增加给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针对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的检验监管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安全,天津检验检疫局落实“检得快、检得出、检得准”要求,在现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攻关,旨在建立一套快速高效、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为检验检疫执法提供技术保障。 天津检验检疫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实验室先后引进了荧光PCR等高端检测设备,技术实力大幅提高。针对国外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大量进口国内的现状,实验室科研人员先后走访上海、广东、山东等口岸,在深入调研、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于2011年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项目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课题,并于2012年经批准立项。 科研创新破解难题 易感染致病菌是影响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现行国家卫生用品安全监管体系,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属重点关注的卫生用品致病菌。用传统方法检测这类致病菌,程序较繁琐,准确度不高,在检测速度、敏感性与特异性等方面也有局限性。 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代替动物实验和菌类培养,是目前国内外检测科研技术的研究方向。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实验室人员开展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毒理学和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经过反复比较,课题组最终确定选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多对引物扩增多条目的DNA片段,实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为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提供了快速、灵敏、经济的方法。 课题组参照文献中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绿脓杆菌的ET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大肠杆菌的phoA基因和白色念珠菌5SrRNA区特异的非转录区为靶基因,选取这5个基因序列所设计的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PCR检测。对选取的目的菌株进行单重及多重PCR扩增,结果目的菌株均能显示出特异条带,说明本反应体系稳定,引物特异性良好。 课题组采用单管多重PCR体系,通过二重PCR随机组合、三重PCR随机组合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检测,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检测灵敏度。 科技成果实用有效 课题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完成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实现了高通量检测,为卫生用品中致病菌的快速筛查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比传统的细菌学方法简便经济,采用该方法目前可以在两天之内完成样品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该方法目前已在天津市纸质用品生产企业得到应用,并拟在全国各大口岸进行推广。 项目还设计了一套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的前处理装置。该装置针对目前纸质卫生品处理过程通过人工完成,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样品反应效率低、人工取样精度低等问题,研发了一套全自动的纸质卫生品前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整块纸质卫生品裁切成块状的结构,便于做进一步检测,提高了纸质卫生品与试剂之间的反应效率,满足大规模的处理需求。同时采用了电子称重计和试剂计量模块,具有计量精度高、处理结果可靠度高的优点。目前,该装置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2013-12
16
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造纸行业国税收入三年增长10倍
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造纸行业国税收入三年增长10倍 2013-12-16 广西国税 近年来,南宁市横县六景工业园区进驻的造纸企业不断增多,形成了以广西劲达兴集团和广西永凯集团为代表的15家年产规模达50万吨的造纸产业园。 横县国税六景分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提供产前政策辅导、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促进园区造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优化纳税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告知纳税人按时办理相关业务,避免纳税人因工作疏忽或不知情导致损失。同时,该分局实施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园区造纸行业今年1月至11月累计入库增值税98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倍多。 - 2013-12
09
东北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落户沈北新区
东北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落户沈北新区 2013-12-9 时代商报 12月5日,第五届中国包装产业基地高峰会议在沈北举行,针对包装行业的前景发展及全国产业基地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详解。此次高峰会议还引入东北亚最大的包装产业基地落户,它也将为沈北带来8000至12000个就业岗位。 作为东北发展中心辽宁沈阳成为基地的首选。据悉,沈阳现有包装企业主要涵盖金属包装、塑料包装、纸质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及辅料、竹木包装、玻璃包装等细分行业。其中属塑料包装企业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纸质包装。如罐装饮料所用的易拉罐金属和奶制品生产企业的纸袋包装。 据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基地将在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落成后将会引入200~300家包装企业,并能为沈北新区带来8000至12000个就业岗位。 据悉,目前此类包装产业基地在全国仅有7个,沈阳也将成为东北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成包装产业基地的城市。未来它将服务于整个东北亚地区,以及全国的生产企业。 此外,沈北新区的核心商贸区将建立东北亚最大的中国新型包装产业基地。 - 2013-12
02
“华北纸都”造纸厂一刀切关停整改
“华北纸都”造纸厂一刀切关停整改 2013-12-02 周末金证券 2013年刮向造纸行业的环保整治风暴尤其猛烈。记者获悉,11月14日至今,河北保定近百家纸企全部关停,这些企业被要求将燃煤锅炉改造成天然气锅炉,初定的整改期限为一个月。 作为“两高一资”行业的典型代表,业界很早就预测“今年造纸行业的环保整治是要动真格的了”。从前期主管部门密集督查、高招治污,到此次河北保定铁腕关停,无不印证了这一预期。只是,环保风暴之下,纸业真的已经走出低谷了吗? “纸都”产能全线关停 “14号公司停产的,说是省里下的文件,初步要求停到12月14号,这段时间要求我们把燃煤锅炉改造成天然气锅炉。”昨日,河北保定满城县一家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销售部负责人林奇(化名)对记者透露。 河北保定为造纸重镇,2006年曾经聚集了400多家造纸企业。尤其满城是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被称为“华北纸都”,鼎盛时期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方圆5平方公里内,大大小小的纸厂有五十来家,几乎几步就能瞧见一个厂子。”林奇形容。 不过,在支撑县域经济的同时,这些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小造纸厂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了解,造纸行业仅贡献2.7%的GDP,但却占全国COD(化学需氧量)的1/4。满城县的小造纸厂多依当地的漕河而建,由于无序排污造成漕河满目疮痍、污水横流。最近几年,保定持续推进环保整治工作,经过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如今当地造纸企业不到一百家。林奇估计,包括自家公司在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达到了国家环保排污标准。 “这回是一刀切,不管有没有达到标准一律关停。可能是因为满城挨着北京、天津,最近这些地方的雾霾厉害。”林奇对记者透露,所在的公司一个月产能几百吨,关停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毕竟一直以来利润都很微薄。受影响最大的是员工,一下子这个月就没收入了,更不用说一些人数动辄上千的大型企业。 目前,公司正抓紧上马天然气设备、铺设管道,“前期费用大概不到400万,但后期运行天然气的成本是燃煤的好几倍。我们担心的是,现在各地天然气供应都紧张,全改天然气,到时候气不够用怎么办?”他说。 “辣手”整治小造纸 保定纸企全部关停的消息,卓创资讯研究员崔鹏亮也有耳闻。他预计这次关停极有可能向周边省市蔓延,尤其是河北唐山、邢台等地区。“后期不可能完全一刀切,这样对行业太残忍,但也不可能轻松过关。政府还是希望造纸行业加速整合,要么大企业兼并小企业,要么小企业联合上马项目。”崔鹏亮对记者说。 回望这一年,造纸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浙江一家造纸企业副总经理对《金证券》介绍,除了国家、省市环保部门频繁督查、检查,政府在监管手段上也是频现“升级版”。比如浙江富阳市,以前造纸企业的工业污水处理费按用电量收取,无论企业排放的COD污水浓度高还是低,只要用电量一样,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就是一样的。从今年9月份开始,当地试运行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综合考虑COD浓度和污水流量两项指标,实行差别化收费。具体为当企业排放污水COD浓度大于或等于800毫克/升,污水处理费基准价为2.00元/吨;当污水中COD浓度大于800毫克/升,每增加100毫克/升,收费在基准价的基础上相应提高0.20元/吨。 “环保局还会在一些大中型企业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旁,建一个污水在线监测点,对排出的水质、水量情况实施24小时监测。这些在线监测点由第三方独立运行,企业人员是没办法进去的。”这位副总对记者透露。 如此重拳整治下,小型造纸厂被迫迅速“离场”。如广西某县今年4月开始对造纸行业集中整治,具体措施包括对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依法关闭取缔,对于土地面积偏小、生产设备陈旧的企业引导自愿退市,对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内企业采取说服劝退关停。半年内,该县造纸企业骤减近八成。 崔鹏亮告诉记者,目前单一环保装置的投入达到两三千万元,有一定产能规模企业的投入将超亿。“我们接触的企业负责人虽然会不情愿,但必须加大环保投入才能在行业立足。”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有企业花钱在报纸上登环保承诺——“若造成污染就关停纸厂、永不造纸”;也有企业对外宣称排出的废水可以养鱼甚至直接饮用。“这可能有炒作、噱头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企业对环保的重视”, 崔鹏亮说。 “行业不会再坏了”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动作引起业界高度瞩目。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今年淘汰落后产能造纸企业的首张名单,涉及274家企业、621万吨产能。随后公布的第二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火力再次指向造纸业——67家企业共计约120万吨产能要强制淘汰。今年两批名单加起来要淘汰741万吨产能,而整个“十二五”目标也就1000万吨。 多份券商研报指出,造纸行业以价格竞争为主,大型纸企缺乏对价格的控制。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执行更坚决的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将改善行业供需关系,推动纸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促发板块走出独立行情。 立竿见影的是,保定满城大轴原纸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5%还多。纸企全线关停后,该地木浆大轴现货量供应低位,下游加工厂不得不选择从河南和山东纸企补货。这导致木浆大轴近日应声上扬100-200元/吨。卓创资讯判断,若河北保定纸厂停工时间较长,则周边地区纸价有强劲的上涨动力,反之影响有限。 不过,有券商研究员从日前召开的年度中国国际废纸大会打探到,近期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华北地区的主要造纸生产基地纸价上涨了50-100元/吨,大多数造纸生产基地的库存仅仅处于正常水平的一半,尤其箱板瓦楞纸的供给比较紧张。 一时间,二级市场对造纸行业弥漫乐观情绪,“行业已走出低谷”的声音不断。 昨日,太阳纸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造纸行业中制浆是主要的污染环节,环保整治影响比较大的是制浆行业,“这些企业大不了现在不自己制造了,干脆买浆。”所以,无论环保整治如何轰轰烈烈,归根结底是市场说了算,产品能够卖出去就能在这个市场生存。行业景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景兴纸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小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确实会腾出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具体这个空间有多少、影响有多大,很难讲。”比如有些淘汰产能单月只是几万吨产量,它们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新增产能却达到几十万吨,反而加大了产能供给。“只能说这个行业不会再坏了,前期许多下游企业都在观望,采购比较少,四季度进入到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会对价格和需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再往后就不好判断了。” - 2013-11
28
满城县组合拳推进“绿色纸业”战略
满城县组合拳推进“绿色纸业”战略 2013-11-28 河北新闻网 以大册营镇为中心的满城县纸制品产业,历经3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活用纸产业基地,有纸制品生产企业54家,年生产各类生活用纸80余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小宝贝”、“丽邦”、“雪松”等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如何将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打出纸业环保、设备上档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组合拳,全力推进‘绿色纸业’发展战略。”满城县委书记张华说。 该县始终把节能减排放在第一位,纸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得到了有效治理。他们在大册营镇建成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在全省首创“一厂一管、集中监测”模式,将所有企业排水实行统一监测,杜绝了偷排偷放行为;今年投资6678万元建成污泥处理项目,解决了纸制品生产企业二次污染问题;在废气治理上,企业全部采用链式锅炉,进行双碱脱硫,烟气达标排放。 立足纸制品产业上档升级,该县不断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仅今年就淘汰1092型、1575型纸机30余台,12家企业共新上新型纸机26台,其中4台进口高速喷浆纸机。同时,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投资200余万元的雪松纸业纸机DCS数字化改造与高速喷浆纸机建设正在同步实施,投资2.3亿元的成功纸业技改、投资2亿元的雪松纸业技改,年底前即可试生产。 在此基础上,该县不断加长延伸传统产业链条,纸品深加工、彩印包装、纸品机械等相关产业篷勃发展。 目前,该县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生活用纸深加工复卷工业区,总投资15.87亿元的十万吨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试生产。拟于明年6月召开的“满城华北生活用纸产业展销会”正在紧张谋划,将以展销、洽谈、技术交流合作、行业发展讲座等形式,树立满城纸制品产业新形象,促进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 2013-11
25
山西培育晋北、太原、晋南三大造纸产业集群
山西培育晋北、太原、晋南三大造纸产业集群 2013-11-25 山西日报 记者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山西省将培育形成晋北、太原、晋南三大特色造纸产业集群。通过淘汰、整合、培育产业集群等措施,到“十二五”末,全省造纸行业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80亿元。 目前,山西省造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20家,从业人数约9000人,产能达120万吨。而其他造纸企业大部分是小型民营企业,因污染问题及产能落后,近3年共有32家小企业整体拆除关闭,同时有部分企业的落后产能生产线被拆除关闭。今后,山西省还有部分企业继续被淘汰,有望实现产量增长,产能相对集中。 山西省造纸工业发展滞后,产能、产量仅占全国的1%,生产技术普遍落后,投入更是微不足道,同时还遭遇小企业多、装备设施老化、规模小、集中度低、环保压力大、专业技术人才少等问题。这些使得山西省造纸产业远远落后于山东、浙江等省的发展水平。 山西省经信委专家称,山西发展造纸工业拥有区位资源优势。晋北地区有退耕还林,防沙、固沙的生态保护工程,生长了大批适合生产包装纸板的柠条、沙柳等平茬灌木。为实现生态保护和发展造纸共赢的目标,培育发展以生产包装类纸板为特色的晋北造纸产业集群。 在山西中部地区,将依托太原齐兴伟业、山西强伟纸业、榆次科迪尔纸业等企业,整合区域造纸及相关产业资源,以废纸为主料,培育发展以生产石膏板护面纸板和特种工业用纸为主的太原特色造纸产业集群。 晋南地区因为黄河沿岸滩地拥有速生杨木及晋南麦草、棉秆资源,将依托合盛工贸、襄汾宏峰等企业,大力发展林纸一体化基地,落实杨木机械浆的规模生产,培育发展以生产中高档文化用纸、特种纸和卫生纸为主的晋南造纸产业集群。 - 2013-11
19
福伊特改造芬欧汇川纸业网毯校正器
福伊特改造芬欧汇川纸业网毯校正器 2013-11-19 中国纸网 2013年7月5日,由福伊特为芬欧汇川(UPM)常熟纸业1号纸机改造的网毯校正器成功运行并取得优良的效果。 此次改造,福伊特用其传统、成熟的校正设备——HDU 校正器替换了1号纸机原先位于网部和压榨部的6个校正器。在改造后的运行过程中,HDU校正器能够准确、及时地调整网毯位置,从而避免因网毯跑偏而导致的计划外停机。 纸机在运行过程中各辊子平行度微小变化以及织物在幅宽范围内的张力不均,各种因素都会导致成形网和毛毯容易跑偏,这便需要使用校正器来对织物运行位置进行实时调整,如果校正器失效,势必导致织物跑偏无法调整回正常位置,容易造成织物损坏或纸机跳停,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纸机其它关键设备的损坏(如流浆箱,靴压的靴套等)。因此校正器对确保纸机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对于电机加丝杆升降机驱动的校正器,各部件是通过电信号传输实现反馈和自动控制的,在网部和压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电信号传输更容易产生失效;丝杆升降机长期频繁动作也极易出现特定部位的磨损,这些不足之处都会影响校正器的正常工作,长期积累,会造成频繁的意外停机。 福伊特HDU 校正器采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配备纯机械式的织物位置探测和信息反馈装置,通过压缩空气和闭环的气路控制,独立完成对织物跑偏的自动调整。HDU校正器的优势在于它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它能适用纸机的各种安装部位以及各种车速。它的可靠性是基于30多年积累的使用经验上,作为校正器关键部件——气缸,其内部配置的辅助弹簧参数是经计算得出,在实现校正器平稳动作的同时,能确保即使出现气源故障织物也不会突然跑偏造成设备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福伊特HDU校正器除了作为福伊特纸机的标准配置外,还可以装配到其他任何类型的纸机上。 自HDU校正器运行以后,1号纸机因网毯跑偏而导致的停机次数明显降低,纸机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地提高。“HDU校正器安装很顺利,开机后运行稳定,我们对这个产品比较满意,和以前相比后期的维护成本应该很低。”芬欧汇川纸业的维护人员如此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