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1
09
河北保定百家纸企全面复工
河北保定百家纸企全面复工 2014-1-9 金陵晚报 去年底,媒体报道由于环保整治趋严,河北保定近百家纸企全部关停。昨日,记者获悉这些纸企已经复工,当地政府要求2017年底前所有纸企完成锅炉改造工作。 2013年以来各级政府疾风骤雨般的环保整治,让业内人士感慨“动真格了”,但政策一般以设定最低产能红线的方式,也让行业陷入产能越治越多的怪圈。 几度关停 “华北纸都”纸企骤减 “根据政府下发的一份紧急预案,去年11月14日保定所有纸厂停产,初步要求停一个月。去年12月14日,大家都复工了。”昨日,河北保定满城县一家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销售部负责人林奇(化名)对记者透露,“文件并没有明说关停原因,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河北挨着北京、天津,前段时间这些地方的雾霾厉害,最近好了些。” 林奇入行十几年,在他的记忆中,政府如此铁腕关停并非首次。河北保定为造纸重镇,2006年曾经聚集了400多家造纸企业。尤其满城是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鼎盛时期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2006年4月,满城县治污攻坚战拉开序幕,五项措施(拆除机器设备、切断高压线路、封停自备水井、收回相关证照、劝返营运车辆等)同时启动,204家造纸企业全部关停。 引人注目的是,当时县里制定了污染企业治理整顿验收标准,要求卫生纸企业年产5000吨以下、板纸企业年产1万吨以下的不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企业,实行“一次死亡法”,一次重大违规彻底取缔。 2007年,满城造纸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升级,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和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也同时关停。 经过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如今当地造纸企业不到一百家。林奇估计,包括自家公司在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达到了国家环保排污标准。 行业低迷 引进外援扩大投资 虽然此次保定纸厂一刀切关停仅持续一个月,但林奇无比清楚,“造纸行业的好日子肯定是过去了。” 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2017年底前所有纸企完成锅炉改造工作,将燃煤锅炉改造成天然气锅炉。据了解,这项改造前期费用约400万,后期运行天然气的成本是燃煤的好几倍。“现在纸企大都没开始动,因为很多地方还没有天然气管道,大家想着能拖一天算一天。”他对记者称。 更让纸企不安的是,政府进行环保整治一方面出于环境考虑,另一方面也有将落后、过剩产能挤出局之意。问题是,政府淘汰产能总是以设定最低产能红线的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造纸企业只好与政策红线展开“竞赛”。 目前满城造纸企业的年产能一般在三四万吨左右,大的在六七万吨左右。“说不定什么时候,最低产能的红线又往上抬了,企业只要还有一口气能活下去,肯定会加大投入增加产能,这也导致产能越限越多的怪圈。”林奇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条造纸生产线的投资金额上亿,带来的新增产能能达到1万吨。此前,当地纸企经营较为谨慎,一般用往年利润来投入新的生产线。去年行业低迷,很多企业只能保本经营,却依靠银行贷款或者引进风投来扩大投资。 升级版政策袭来 过剩不改严冬依在 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河北保定,相同的一幕在全国其他城市同样上演。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造纸企业,2012年是2400家,2013年为2479家。另外,去年前8个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618亿元,这其中一半是投资到了造纸项目上。截至去年年底,国内连续两年、超过4000亿元的投资将形成3000万吨的造纸产能,而目前全国造纸行业产能利用率仅在80%左右。 眼下来看,升级版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正在强势袭来。去年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造纸企业的首份名单,涉及274家企业、621万吨产能。随后公布的第二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火力再次指向造纸业——67家企业共计约120万吨产能要强制淘汰。这两批名单加起来的淘汰产能,占“十二五”目标的七成多。 地方政府正在强势推进。2013年12月4日上午,西安最大造纸企业蔡伦造纸厂关停拆改,这也标志着西安主城区从此再无造纸厂。 记者接触的券商研究员直言,“虽然困难,但中小企业造纸还有利润,指望他们主动退出或者兼并重组是不现实的。政府的各项措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据了解,由于春节临近目前造纸行业下游订单回暖迹象明显,多家企业纸价存在进一步提涨的可能,但传统消费旺季过后行情如何演绎,业内人士难以乐观。 - 2014-01
08
福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制浆造纸工业
福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制浆造纸工业 2014-1-8 福建日报 福建省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境外纸浆、废纸和木片等资源,加快建设临港大型制浆造纸项目。促进闽西、闽北现有造纸企业整合和技术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临港区域布局。新上制浆造纸工业项目应立足湄洲湾东吴、厦门湾南部、泉州湾北部等沿海重点港湾区域布局,建设莆田东吴大型浆纸基地,引导造纸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着力推进莆田亚太集团福建林浆纸一体化、漳州联盛纸业包装板纸、泉州玖龙纸业包装板纸等沿海大型浆纸项目建设。除上述海湾外,其余地方不再布点新建制浆造纸项目。 禁止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建设制浆造纸项目。重点流域上游、城市周边及重点环境保护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禁止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禁止在九龙江北溪江东北引桥以上、西溪桥闸以上、晋江和洛阳江流域上游流域范围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严格控制在闽江水口库区上游沿江两岸流域范围扩建增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制浆造纸项目。 - 2014-01
06
恒安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恒安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014-1-6 恒安 2013年11月25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主持评选的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正式揭晓,全国共评选出26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6家工业设计企业,恒安集团以雄厚的产品实力成功入围,成为卫生用品行业内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认定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国家工信部专家组在恒安技术中心调研 据悉,2013年,工信部首先在轻工、纺织、家电3个行业领域进行试点。申报的设计中心需要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并且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投入,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本次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全国各地共报送符合要求的材料84份,最终通过评审的企业为32家。本次评审采取了“政府主导,第三方独立运作,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支持”的工作方式,历经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征求意见、网络公示等环节,确保了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有力的鼓励和推进了国内工业设计的成熟发展。 - 2013-12
24
浙上市企业竞争力遇瓶颈 造纸业与环保意识掐架
浙上市企业竞争力遇瓶颈 造纸业与环保意识"掐架" 2013-12-24 中国新闻网 2013年,浙江IPO市场风生水起。然而,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的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12月23日,浙江首次发布“浙商发展指数”,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浙江上市公司遭遇两大矛盾。一方面,发展规模上升伴随着竞争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环保意识致造纸行业遇冷但也未能护航环保与环保行业。 据悉,上市公司发展指数是依据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浙江上市公司资料编制,其已2010年为基期,是反映浙江省上市公司发展水平(数量、产值、效益、出口等)的综合指数,其包括上市公司规模指数与竞争力指数。 矛盾一:规模上升,竞争力下降 在新发布的浙商发展指数报告中显示,以2010年100点为基点,浙江上市公司规模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111.74点上升到2012年的149.68点,上涨幅度达33.95%。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专家分析,这样的增长趋势可能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原有的上市公司发展规模扩大;二,浙江有更多的公司选择上市,数量增多,规模增大。 然而,在另一组数据中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专家发现,以2010年100点为基点,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数由2011年的96.68点下降到2012年的87.68点,下降幅度达9.31%。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虽然规模有所扩大,但相对的竞争力却已大不如前。 矛盾二:环保行业两头受冷 从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化工、机械与电气设备等浙商上市公司规模发展规模趋势总体看好,只有林业与造纸行业规模出现下降。 专家认为,其原因或为电子设备的增加引发的纸质需求下降,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 然而,环保意识的增加不仅让林业与造纸行业遭遇“寒冬”,同时也没能为与其息息相关的能源产业与环保行业保驾护航。 在对上市公司分行业竞争力指数的分析中,记者亦发现,能源与环保行业的跌幅最为明显。据数据显示,该行业从2011年的102.58快速跌落至2012年的42.43,跌幅高达58.64%。 有关专家建议,对于林业与造纸行业来说,转变产业结构成为必然选择。而对于能源与环保行业而言,提高科技水平则是关键所在。 - 2013-12
23
多重PCR技术检测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更快更准
多重PCR技术检测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更快更准 2013-12-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19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主持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项目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针对当前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前处理过程冗长、操作不方便的现状,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解决了以往检测时间长、通关速率低等问题,为该类型产品大批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传统方法亟须改进 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是与使用者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其卫生安全性能尤其重要,如果生产工厂在原料控制、环境消毒、清洁制度、生产过程等方面管理不善,都可能孳生对人身体有害的微生物。 对进出口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是国内外标准最重要的安全卫生项目要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初始污染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的检测,国外大多数国家标准对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也有类似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进行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微生物检测一般采用细菌培养方法。其优点是方法可靠成熟,但目的微生物都需要分别进行培养及检测,每次检测需要至少7天时间才能完成,导致检测时间长,远不能适应进出口检验工作需要。 近年来,我国各口岸进口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数量呈增长趋势。据统计,2012年天津口岸全年进口357批,货值1500万美元,2013年上半年进口达214批,货值1200万美元。进口量的不断增加给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针对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的检验监管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安全,天津检验检疫局落实“检得快、检得出、检得准”要求,在现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攻关,旨在建立一套快速高效、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为检验检疫执法提供技术保障。 天津检验检疫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实验室先后引进了荧光PCR等高端检测设备,技术实力大幅提高。针对国外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大量进口国内的现状,实验室科研人员先后走访上海、广东、山东等口岸,在深入调研、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于2011年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卫生项目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课题,并于2012年经批准立项。 科研创新破解难题 易感染致病菌是影响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现行国家卫生用品安全监管体系,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属重点关注的卫生用品致病菌。用传统方法检测这类致病菌,程序较繁琐,准确度不高,在检测速度、敏感性与特异性等方面也有局限性。 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代替动物实验和菌类培养,是目前国内外检测科研技术的研究方向。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实验室人员开展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毒理学和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经过反复比较,课题组最终确定选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多对引物扩增多条目的DNA片段,实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为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提供了快速、灵敏、经济的方法。 课题组参照文献中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绿脓杆菌的ET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大肠杆菌的phoA基因和白色念珠菌5SrRNA区特异的非转录区为靶基因,选取这5个基因序列所设计的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PCR检测。对选取的目的菌株进行单重及多重PCR扩增,结果目的菌株均能显示出特异条带,说明本反应体系稳定,引物特异性良好。 课题组采用单管多重PCR体系,通过二重PCR随机组合、三重PCR随机组合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检测,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检测灵敏度。 科技成果实用有效 课题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完成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实现了高通量检测,为卫生用品中致病菌的快速筛查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比传统的细菌学方法简便经济,采用该方法目前可以在两天之内完成样品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该方法目前已在天津市纸质用品生产企业得到应用,并拟在全国各大口岸进行推广。 项目还设计了一套一次性使用纸质卫生品的前处理装置。该装置针对目前纸质卫生品处理过程通过人工完成,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样品反应效率低、人工取样精度低等问题,研发了一套全自动的纸质卫生品前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整块纸质卫生品裁切成块状的结构,便于做进一步检测,提高了纸质卫生品与试剂之间的反应效率,满足大规模的处理需求。同时采用了电子称重计和试剂计量模块,具有计量精度高、处理结果可靠度高的优点。目前,该装置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2013-12
16
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造纸行业国税收入三年增长10倍
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造纸行业国税收入三年增长10倍 2013-12-16 广西国税 近年来,南宁市横县六景工业园区进驻的造纸企业不断增多,形成了以广西劲达兴集团和广西永凯集团为代表的15家年产规模达50万吨的造纸产业园。 横县国税六景分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提供产前政策辅导、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促进园区造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优化纳税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告知纳税人按时办理相关业务,避免纳税人因工作疏忽或不知情导致损失。同时,该分局实施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园区造纸行业今年1月至11月累计入库增值税98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倍多。 - 2013-12
09
东北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落户沈北新区
东北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落户沈北新区 2013-12-9 时代商报 12月5日,第五届中国包装产业基地高峰会议在沈北举行,针对包装行业的前景发展及全国产业基地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详解。此次高峰会议还引入东北亚最大的包装产业基地落户,它也将为沈北带来8000至12000个就业岗位。 作为东北发展中心辽宁沈阳成为基地的首选。据悉,沈阳现有包装企业主要涵盖金属包装、塑料包装、纸质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及辅料、竹木包装、玻璃包装等细分行业。其中属塑料包装企业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纸质包装。如罐装饮料所用的易拉罐金属和奶制品生产企业的纸袋包装。 据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基地将在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落成后将会引入200~300家包装企业,并能为沈北新区带来8000至12000个就业岗位。 据悉,目前此类包装产业基地在全国仅有7个,沈阳也将成为东北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成包装产业基地的城市。未来它将服务于整个东北亚地区,以及全国的生产企业。 此外,沈北新区的核心商贸区将建立东北亚最大的中国新型包装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