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1
15
2014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要达62% 固定资产投资900亿
2014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要达62% 固定资产投资900亿 2014-1-15 广西新闻网 1月14日,自治区林业厅召开了2014年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会议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自治区林业厅,分别在各市林业局、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和广西生态学院设分会场。会议在科学全面地分析广西林业改革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加快促进林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提出了2014年广西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 “六个期、六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转型升级工作重点 会议上,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用“六个期、六个并存”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广西林业改革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 陈秋华说,广西林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稳定期,快速发展与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并存;处在生态保护的繁重期,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与破坏生态问题突出并存;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期,资源总量提升与结构不优并存;正处在现代经营的转折期,林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落后并存;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林业生产力亟待释放与体制机制制约并存;社会认识的提升期,林业建设任务繁重与资金投入不足并存。并针对此形势下,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林业工作思路,明确加快促进林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 2013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速” 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全面总结了2013年全区林业工作情况。2013年,全区林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速”的良好态势。 2013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1.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年全区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020亿元,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下经济规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林业改革取得新进展。2013年,全区国有林场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5%,改革不断深化,林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国有林场发展再有新突破。2013年广西林业全年共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本级林业资金63亿元,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全区金融部门涉林贷款余额300多亿元,加之林业招商引资成果巩固扩大,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林业投融资取得新成效。 2013年全区111个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部获准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有效加强,全年全区共调结山林权属纠纷案件4989起,调结率87.5%,比上年提高25%,林区治安形势基本平稳,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得到新提高。 2013年广西林科院承担的“广西油茶良种繁育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获一等奖,这是广西林业首次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林业科技创新获得新突破,加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收获新成果。 配合各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两转变两创新 两提高两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林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展现新的面貌。 2014年全区林业工作主要目标 2014年,全区林业工作围绕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林业发展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生态、强产业、促改革、惠民生、重保护、兴科技,全力保护发展广西的生态品牌,促进全区林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以下主要目标。 ——植树造林350万亩,力争完成400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80万亩(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迹地更新(含桉树萌芽更新)、低产林改造共170万亩。 ——森林覆盖率62%,其中石漠化地区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森林蓄积量6.8亿立方米。 ——林业产业总产值3600亿元,力争完成3800亿元。 ——木材产量达到2550万立方米以上。 ——林下经济产值600亿元,力争完成700亿元。 ——林业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 ——争取中央林业投资45亿元,力争达到48亿元。 ——新建沼气池5万座,病旧池改造3万座。 - 2014-01
15
抚顺沈抚新城晋升为国家印刷产业基地
抚顺沈抚新城晋升为国家印刷产业基地2014-1-15 东北新闻网 1月12日,记者从抚顺沈抚新城获得好消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沈抚新城为“国家印刷产业基地”称号。 据沈抚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雅新介绍,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要求,今年沈抚新城把建设“一个基地,两个园区”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一个基地就是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基地,两个园区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现代印刷产业园区。 沈抚新城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基地是辽宁省政府确定建设的,是全省现代印刷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地,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印刷和高端印刷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印刷产业。从现在开始,沈抚新城还将利用5年时间,引进企业60家以上,形成从出版发行、高档印品、印机制造、耗材、物流、销售市场等配套齐全的印刷产业“全产业链”,预计实现产值达到200亿元。远期入园企业将达到120家以上,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建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印刷产业基地。 目前沈抚新城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基地已签约项目有投资7亿元的美程在线二期项目,投资0.6亿元科恩传媒二期项目,以及投资1.5亿元的智鼎创意大厦、投资4.5亿元的辽宁天泽彩色印刷包装项目、投资2亿元的深圳科发包装印刷机项目、投资1亿元的山东潍坊票据印刷机项目、投资2亿的温州凹版印刷机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今年沈抚新城将结合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全力推进印刷产业基地建设,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现代印刷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建设,努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基地。所有签约项目力争在今年“五·一”前全部开工建设。 - 2014-01
13
广西横县强化造纸行业税收管理
广西横县强化造纸行业税收管理 2014-01-13 新华网 广西横县国税局采取措施,加强对辖区造纸行业的税收管理,针对该行业的特点,不断完善管理方式,采取调查研究、报告备案、指标预警、材料耗用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估、监控。 一是税收管理员深入造纸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和掌握该行业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率、单位产品的耗电量、耗煤量,有针对性完善管理措施;按照纳税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制作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分别计算出造纸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率,能耗电耗,煤耗等;二是利用数据监控强化管理。利用所采集的信息和第三方信息资料,从税负率、进项抵扣所占比重、单位产品耗电量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分析,做好对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的监控。三是把好发票管理关。把好企业发票领购关口,严格实行认定备案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行限额限量供应发票;加强对发票使用的审核,实行实地查验管理。四是优化纳税服务。税收管理员定期深入企业宣传最新税收政策,辅导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至2013年12月中旬,横县国税辖区造纸行业投产9家,入库增值税643万元,同比增收131万元,增长25.6%。目前,入驻登记注册的纸品加工企业19户,超半数企业已经投产。造纸产业园渐成规模,将成为横县新的税收增长点。 - 2014-01
09
河北保定百家纸企全面复工
河北保定百家纸企全面复工 2014-1-9 金陵晚报 去年底,媒体报道由于环保整治趋严,河北保定近百家纸企全部关停。昨日,记者获悉这些纸企已经复工,当地政府要求2017年底前所有纸企完成锅炉改造工作。 2013年以来各级政府疾风骤雨般的环保整治,让业内人士感慨“动真格了”,但政策一般以设定最低产能红线的方式,也让行业陷入产能越治越多的怪圈。 几度关停 “华北纸都”纸企骤减 “根据政府下发的一份紧急预案,去年11月14日保定所有纸厂停产,初步要求停一个月。去年12月14日,大家都复工了。”昨日,河北保定满城县一家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销售部负责人林奇(化名)对记者透露,“文件并没有明说关停原因,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河北挨着北京、天津,前段时间这些地方的雾霾厉害,最近好了些。” 林奇入行十几年,在他的记忆中,政府如此铁腕关停并非首次。河北保定为造纸重镇,2006年曾经聚集了400多家造纸企业。尤其满城是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鼎盛时期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2006年4月,满城县治污攻坚战拉开序幕,五项措施(拆除机器设备、切断高压线路、封停自备水井、收回相关证照、劝返营运车辆等)同时启动,204家造纸企业全部关停。 引人注目的是,当时县里制定了污染企业治理整顿验收标准,要求卫生纸企业年产5000吨以下、板纸企业年产1万吨以下的不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企业,实行“一次死亡法”,一次重大违规彻底取缔。 2007年,满城造纸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升级,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和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也同时关停。 经过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如今当地造纸企业不到一百家。林奇估计,包括自家公司在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达到了国家环保排污标准。 行业低迷 引进外援扩大投资 虽然此次保定纸厂一刀切关停仅持续一个月,但林奇无比清楚,“造纸行业的好日子肯定是过去了。” 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2017年底前所有纸企完成锅炉改造工作,将燃煤锅炉改造成天然气锅炉。据了解,这项改造前期费用约400万,后期运行天然气的成本是燃煤的好几倍。“现在纸企大都没开始动,因为很多地方还没有天然气管道,大家想着能拖一天算一天。”他对记者称。 更让纸企不安的是,政府进行环保整治一方面出于环境考虑,另一方面也有将落后、过剩产能挤出局之意。问题是,政府淘汰产能总是以设定最低产能红线的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造纸企业只好与政策红线展开“竞赛”。 目前满城造纸企业的年产能一般在三四万吨左右,大的在六七万吨左右。“说不定什么时候,最低产能的红线又往上抬了,企业只要还有一口气能活下去,肯定会加大投入增加产能,这也导致产能越限越多的怪圈。”林奇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条造纸生产线的投资金额上亿,带来的新增产能能达到1万吨。此前,当地纸企经营较为谨慎,一般用往年利润来投入新的生产线。去年行业低迷,很多企业只能保本经营,却依靠银行贷款或者引进风投来扩大投资。 升级版政策袭来 过剩不改严冬依在 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河北保定,相同的一幕在全国其他城市同样上演。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造纸企业,2012年是2400家,2013年为2479家。另外,去年前8个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618亿元,这其中一半是投资到了造纸项目上。截至去年年底,国内连续两年、超过4000亿元的投资将形成3000万吨的造纸产能,而目前全国造纸行业产能利用率仅在80%左右。 眼下来看,升级版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正在强势袭来。去年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造纸企业的首份名单,涉及274家企业、621万吨产能。随后公布的第二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火力再次指向造纸业——67家企业共计约120万吨产能要强制淘汰。这两批名单加起来的淘汰产能,占“十二五”目标的七成多。 地方政府正在强势推进。2013年12月4日上午,西安最大造纸企业蔡伦造纸厂关停拆改,这也标志着西安主城区从此再无造纸厂。 记者接触的券商研究员直言,“虽然困难,但中小企业造纸还有利润,指望他们主动退出或者兼并重组是不现实的。政府的各项措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据了解,由于春节临近目前造纸行业下游订单回暖迹象明显,多家企业纸价存在进一步提涨的可能,但传统消费旺季过后行情如何演绎,业内人士难以乐观。 - 2014-01
08
福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制浆造纸工业
福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制浆造纸工业 2014-1-8 福建日报 福建省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境外纸浆、废纸和木片等资源,加快建设临港大型制浆造纸项目。促进闽西、闽北现有造纸企业整合和技术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临港区域布局。新上制浆造纸工业项目应立足湄洲湾东吴、厦门湾南部、泉州湾北部等沿海重点港湾区域布局,建设莆田东吴大型浆纸基地,引导造纸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着力推进莆田亚太集团福建林浆纸一体化、漳州联盛纸业包装板纸、泉州玖龙纸业包装板纸等沿海大型浆纸项目建设。除上述海湾外,其余地方不再布点新建制浆造纸项目。 禁止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建设制浆造纸项目。重点流域上游、城市周边及重点环境保护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禁止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禁止在九龙江北溪江东北引桥以上、西溪桥闸以上、晋江和洛阳江流域上游流域范围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严格控制在闽江水口库区上游沿江两岸流域范围扩建增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制浆造纸项目。 - 2014-01
06
恒安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恒安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014-1-6 恒安 2013年11月25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主持评选的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正式揭晓,全国共评选出26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6家工业设计企业,恒安集团以雄厚的产品实力成功入围,成为卫生用品行业内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认定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国家工信部专家组在恒安技术中心调研 据悉,2013年,工信部首先在轻工、纺织、家电3个行业领域进行试点。申报的设计中心需要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并且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投入,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本次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全国各地共报送符合要求的材料84份,最终通过评审的企业为32家。本次评审采取了“政府主导,第三方独立运作,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支持”的工作方式,历经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征求意见、网络公示等环节,确保了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有力的鼓励和推进了国内工业设计的成熟发展。 - 2013-12
24
浙上市企业竞争力遇瓶颈 造纸业与环保意识掐架
浙上市企业竞争力遇瓶颈 造纸业与环保意识"掐架" 2013-12-24 中国新闻网 2013年,浙江IPO市场风生水起。然而,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的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12月23日,浙江首次发布“浙商发展指数”,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浙江上市公司遭遇两大矛盾。一方面,发展规模上升伴随着竞争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环保意识致造纸行业遇冷但也未能护航环保与环保行业。 据悉,上市公司发展指数是依据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浙江上市公司资料编制,其已2010年为基期,是反映浙江省上市公司发展水平(数量、产值、效益、出口等)的综合指数,其包括上市公司规模指数与竞争力指数。 矛盾一:规模上升,竞争力下降 在新发布的浙商发展指数报告中显示,以2010年100点为基点,浙江上市公司规模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111.74点上升到2012年的149.68点,上涨幅度达33.95%。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专家分析,这样的增长趋势可能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原有的上市公司发展规模扩大;二,浙江有更多的公司选择上市,数量增多,规模增大。 然而,在另一组数据中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专家发现,以2010年100点为基点,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数由2011年的96.68点下降到2012年的87.68点,下降幅度达9.31%。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虽然规模有所扩大,但相对的竞争力却已大不如前。 矛盾二:环保行业两头受冷 从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化工、机械与电气设备等浙商上市公司规模发展规模趋势总体看好,只有林业与造纸行业规模出现下降。 专家认为,其原因或为电子设备的增加引发的纸质需求下降,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 然而,环保意识的增加不仅让林业与造纸行业遭遇“寒冬”,同时也没能为与其息息相关的能源产业与环保行业保驾护航。 在对上市公司分行业竞争力指数的分析中,记者亦发现,能源与环保行业的跌幅最为明显。据数据显示,该行业从2011年的102.58快速跌落至2012年的42.43,跌幅高达58.64%。 有关专家建议,对于林业与造纸行业来说,转变产业结构成为必然选择。而对于能源与环保行业而言,提高科技水平则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