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
07
美卓造纸总裁:“坚持研发工作将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
美卓造纸与制浆技术的新任总裁 — Pasi Laine :“坚持研发工作将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2011-3-7 《生活用纸》杂志 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Pasi Laine 接替卸任的 Bertel Langenskiöld 出任美卓造纸与制浆技术总裁。Pasi Laine 在美卓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目前担任美卓能源与环境技术总裁。Laine 认为,当下正是公司进一步改善制浆造纸产业客户服务和效率的好时机。Matti Kähkönen,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出任美卓集团新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执行团队主席,他表示:“Pasi Laine 拥有制浆和造纸、能源和自动化行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熟悉行业背景,在运营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Laine(1963 年生)在美卓的经历始自 1988 年担任加拿大美卓公司的项目工程师。该年 Laine 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毕业,之后有幸加入 Valmet(现隶属于美卓公司)的多伦多公司。 “从那时起,我在芬兰、德国和英国都生活过。我的工作具有国际化特点,负责与服务、能源自动化、制浆和造纸自动化以及阀门相关的业务。”Laine 从 2006 起担任美卓自动化总裁,2008 年 12 月 1 日出任美卓能源与环境技术总裁。“现在我重回造纸与制浆技术产业,这正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Laine 说道。Perttu Louhiluoto 将接替 Laine 出任美卓环境与能源技术总裁,同样于 2011 年 3 月 1 日走马上任。而他目前的职位是美卓矿山与建筑技术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市场的高级副总裁。 “缔造卓越”在谈及面临的新局面时,Pasi Laine 谦逊地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在制浆与造纸的所有相关领域同全球的优秀客户合作。尽管美卓造纸与制浆技术广受市场赞誉,并且拥有世界一流的员工、卓越的产品以及全球的专业资讯,但我认为公司仍应以挑战者的姿态面向市场。凭借公司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我相信各部门的技术、服务、质量和流程效率(无论内部还是与客户相关)仍有改进空间。当然,我也相信这些改进能够推动美卓集团的财政表现。”“鉴于我们的市场和客户,我们的主要目标应是客户流程管理,使客户能专注于业内核心竞争力部分。我们必须提供完备的流程、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帮助客户达成目标。只有美卓各部门齐心协力,我们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他补充道。他也充分认识到业内存在的激烈竞争。“我们面临的竞争不容小觑,在美卓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保持与时代同步,以了解市场上的任何新动态和新挑战。”“总之,我的远大目标可以用美卓公司的客户承诺来概括:‘缔造卓越’”。发展潜力服务是公司发展的一项关键领域。“作为公司运营的重要部分,其发展潜力相当可观。尤其在造纸与制浆技术产业的业务中,服务对客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因此,未来我们应重点发展该领域。”“鉴于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必须确保所有客户均能获得服务。针对该目标,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强化。然而,我们也必须重视当前客户的需求,通过我们的服务确保客户对美卓满意。”“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步骤,美卓收购了 Tamfelt Corp.,并组建了全新的美卓织物业务线,该战略目前已经显现成效。如果能够将纸机业务线和织物业务紧密结合,一体化发展,必将成为我们又一全新竞争优势。” - 2011-03
07
法国高泰新应用实验室及技术服务中心在中国常熟落成
高泰新应用实验室及技术服务中心在中国常熟落成2011-3-7 《生活用纸》杂志 2011年2月21日,阿科玛集团旗下子公司高泰在中国常熟庆祝其新亚太区应用实验室及技术服务中心揭牌。常熟市副市长唐晓东先生和高泰首席执行官Alain Mari先生出席庆典并为中心剪彩。该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的建成使高泰在该地区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得以巩固。技术中心将致力于服务亚太地区特别是在涂料、造纸、建筑和矿物加工等领域的客户。该地区团队还将与高泰位于欧洲和美国的研发和技术团队紧密合作。今后,高泰常熟将全力开发基于水性和环保技术的客户解决方案。“常熟新应用实验室的揭牌再次印证了我们致力于长期服务中国和亚洲市场客户的决心。稍后,在今年八月,我们的流变添加剂生产工厂也将在同一个基地投产启用。”。高泰亚太区实验室和技术服务中心经理熊喜竹向我们介绍:“受惠于全球其它团队的支持,并且紧邻我们的当地客户,我们将迅速及时地提供最贴切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我们每一个位客户的需求。此外,我们的产品特性是水性的流变助剂,它将充分做到尊重社区保护环境,这将有利于我们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法国高泰集团主要设计与生产水基工艺的流变添加剂。这些高性能的环保型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领域都得以广泛的应用,例如油漆与涂料、造纸、矿物加工、清洁用品、混凝土、石膏、陶瓷、水处理等。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法国化工企业,阿科玛集团正为化工的明天做着不懈地努力。始终怀揣着责任感和不断创新的使命感,为客户提供最先进和方便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诸如气候异常变化、获取饮用水、新能源开发和使用、节约石油能源和对轻便材料的需求等一系列挑战。今天,阿科玛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14,000名员工, 8大研发中心;年销售收入58亿欧元, 加之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阿科玛在全球主要市场始终占据领导地位。 - 2011-03
07
宝洁北上落子 寻找新增长引擎
宝洁北上落子 寻找新增长引擎2011-3-5 中国经营报 宝洁正在补上长三角地区关键的一环。2月25日,江苏太仓,宝洁开始动工兴建一个超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这将是其迄今亚洲最大的一个工厂。 历史的沿革,宝洁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棋局”。总部在广州,北京亦有重要分支机构,而在快消必争之地长三角,直到上一任大中华区总裁李佳怡卸任,宝洁只有零星布局。 如今宝洁新总裁施文圣上任不足一年,宝洁已马不停蹄地开出北京研发中心、广州分销中心以及太仓生产基地。一个“施文圣版”的宝洁中国地图逐渐清晰。这可能只是开始,因为在2015年之前,施文圣还要奉命花掉10亿美元,在中国展开投资。 三分之一供应商在长三角 江苏太仓,曾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受益于独特的航运和区位条件,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大快消巨头,分别在这里兴建了一家自己的工厂。仅一期工程,宝洁即在太仓投下了18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亦属大规模工厂。至此宝洁已在中国拥有了10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都位于广州。 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目前宝洁多达1/3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都驻扎在长三角一带。选定太仓,最重要的是基于优化供应链的考虑。太仓厂将覆盖宝洁旗下众多产品线,同时,宝洁还将依厂兴建一个物流、分销中心。 据透露,在太仓建厂后,宝洁的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物流配送环节和时间将大幅缩短,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消耗将被削减。 宝洁在中国的空间布局,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形成的。 作为外资企业,1988年宝洁入华之初,被要求与本土企业合资。宝洁最终选中在中国内地广有人脉且实力雄厚的和记黄埔。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从广州“登陆”中国。随后宝洁又相继与广州肥皂厂等广州企业合资,从而在广州建成中国大本营。多年后,宝洁陆续从各合作伙伴手中全额回购股份,实现了独资,但由此形成的空间布局延续了下来。 如果说宝洁在中国的布局是“由南向北”,老对手联合利华则是“从东到西”。2002年前后,联合利华决定关闭上海所有工厂,迁往安徽合肥,以解决上海日益严峻的电力昂贵和短缺问题。将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上海,联合利华先行一步在太仓建起了一座和路雪冰淇淋工厂。两巨头在太仓终于相遇。 宝洁中国版图变迁 2010年5月,意大利女性李佳怡在任职5年后卸任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时任宝洁西欧区洗涤用品副总裁的施文圣被任命接棒。 施文圣在华不足一年,屡屡挥出大手笔,逐步搭建起“施文圣时代”的宝洁中国版图。 施文圣对记者说,在广州,宝洁设有大中华区总部、多个生产厂以及一个分销中心。二期工程结束后,广州分销中心的规模将成为全球最大;在长三角,宝洁太仓厂将承担大量生产任务;在北京,宝洁设置了“脑库” 研发中心;而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宝洁早已在成都建立了一个洗衣粉生产厂和一个大型销售中心,并有意继续投资。 2009年7月上任的宝洁全球CEO麦睿博已订出计划,2015年之前,要再向中国投资10亿美元。施文圣表示,太仓厂正是投资计划中的一部分。大中华区未来将成为宝洁全球第二大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继续“下乡” 除了研究空间布局,施文圣对宝洁的产品线建设也不敢放松。早在李佳怡时代,宝洁产品线的两端就面临着诸多困难。SKII一直在艰难地回归,而宝洁在下乡过程中,又往往遭遇本土品牌的夹击。 一位熟悉宝洁的广州日化界人士向记者分析认为,宝洁全球CEO麦睿博上任后不久即抛出要在中国和印度“赢得10亿新的消费者”的目标,由于中国市场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施文圣身上的担子比前几任总裁更重。施文圣需要把中国农村的巨大市场空间挖掘出来。“宝洁希望既能卖出SKII,也能提供平价的佳洁士草本,满足多样性的需求。”施文圣说。 首先要继续打好洗发水这张王牌。宝洁目前占据了中国洗发水六成的市场份额。宝洁大中华区洗护发事业部副总裁吴迪向记者表示,宝洁正在考虑在高端洗护发产品线上有所作为。中国消费者目前人均每年消费10元的洗护发产品,还远低于其他国家。 其次要向高毛利产品线攀登。与联合利华不同,除了品客薯片外,宝洁几乎不再涉足食品业务,近年来也不断剥离“辅业”。洗发水、护肤品等被划为“美尚”一类的产品将是施文圣重点关注的核心。宝洁正在与欧莱雅越来越像。 施文圣表示,自己上任后,市场调查的范围从大城市的富裕家庭一直到偏远的乡村。在上海的一次调查中,他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洗手间里发现了30多种品牌,而在厨房发现了20多种。中国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可挖。施文圣表示,宝洁未来“下乡”的关键,一是在于品牌张力,需要首先让品牌家喻户晓。宝洁同时希望继续改进产品的分销渠道。 - 2011-03
07
最大生产工厂破土宝洁长三角落重子
最大生产工厂破土宝洁长三角落重子2011-3-4 经济观察报 宝洁在华的第十家工厂宝洁太仓厂日前正式破土动工,该厂将成为截至目前宝洁在华和亚洲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预计于2012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其产品将涵盖多个品类,并建成一体化物流分销中心。 此前,宝洁在广州黄埔及天津西青有两个跨品类的工厂,且宝洁总部及分销中心都设在广州,研发中心设在北京。整个长三角此前均属宝洁的“无人区”。宝洁此次太仓建厂,除兑现了2010年8月宝洁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瑞博要在华投资10亿美金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宝洁在对于其竞争对手联合利华有重要战略位置的三角地区落下一颗重子。 在华投资 2010年宝洁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瑞博,在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新址开幕仪式上表示,未来五年宝洁公司将在中国投资至少10亿美元。这一大手笔占到了宝洁此前在华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在外界纷纷猜测宝洁的10亿美金在五年中该如何分配时,宝洁已在一年之内花掉了近一半的资金。2010年8月在北京顺义落户的创新中心,投资达8000万美元;广州建成的分销中心投资高达1亿美金。此次在江苏太仓落户的工厂投资则高达2亿到3亿美金。 对于太仓厂的建成,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在奠基仪式上表示,宝洁太仓厂的建设,是宝洁公司计划至2015年在中国增加投入10亿美元计划的重要一步。宝洁现已在全国完成了布局,而长三角的工厂对于宝洁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宝洁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用品公司之一。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与广州肥皂厂、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口贸易公司,建成了第一家合资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1989年,宝洁在广州黄埔建设自己的第一家跨品类的工厂,并于1991年投产。并在同年成立了北京和上海分公司。1992年宝洁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1993年,宝洁(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在同年在北京和成都分别成立了两家洗衣粉合资企业,以及一家生产个人清洁用品的合资企业。1994年,宝洁的第三家生产洗衣粉——广州浪奇(000523,股吧)宝洁有限公司成立,宝洁成为了一家全国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1996年,宝洁的黄埔技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03年,宝洁购回和记黄埔在宝洁的股份,成为一家独资公司。2007年,宝洁北京技术中心开始奠基,并于2010年正式使用,成为宝洁公司少数几个支持全球业务尤其是新兴发展市场业务的创新中心之一。 从宝洁的投资路线图来看,宝洁的工厂大都建立在珠三角,由于北京人才优势明显,科研氛围浓厚,宝洁将研发中心设立在北京。而处于中国中心位置的长三角一直都是宝洁的“无人区”。 对于这个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宝洁的老对手联合利华的总部设在上海,之前双方就形成了“割地”的局面,所以宝洁从未越线。而熟悉宝洁的人士却认为这个理由站不住脚,之所以不进入长三角建立工厂是由于时机未到。供应商云集,消费群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宝洁没有理由不进行“占据”,而江苏太仓的种种优势也使宝洁最终下定决心。 落子太仓 施文圣表示,宝洁有约三分之一的供应商在长三角地区,因此有必要在长三角进行布局。除了太仓离供应商距离近之外,长三角地区也处于辐射大陆消费者以及亚太地区消费者的良好地段。宝洁太仓厂坐落在江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离上海只有45分钟左右的车程。太仓港天然良好的海运条件也具有物流优势。为了更好的配合太仓厂运营,宝洁还在太仓港建立了一个分销中心,专门负责太仓厂的物流。 据了解,宝洁的产品主要分为美尚、健康和家居用品三类。而太仓建成后,主要以美尚和健康两大品类为主。宝洁大中华区洗护发事业部副总裁吴迪也表示,宝洁正在考虑在高端洗护发产品线上有所作为。 从麦瑞博接手,就延续了前任雷福礼为宝洁制定的向高端产品倾斜的路线。在雷富礼看来,宝洁的利润增长点应该出现在高端产品上,麦瑞博也一直继续着自己的产品“升级”。其中,美尚品类是宝洁产品“升级”最多的一个品类,而其中,护发产品的动作频频,例如宝洁的潘婷系列就已经换过几次包装,这些潘婷的高端系列被放在了屈臣氏,而非家乐福的货架上,而它们的销量则决定着宝洁的利润是否会继续上涨。 除了与供应商、消费者的距离更近,宝洁太仓厂的建成也让宝洁与竞争对手距离更近。据了解,宝洁的老对手联合利华在太仓有一个冰淇淋的加工厂。此外,宝洁在美尚方面的对手欧莱雅的工厂主要集中在苏州。 事实上,太仓当地的政策也是宝洁最终在十几个候选城市中,选定太仓的一个原因。 据了解,不仅仅是宝洁,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太仓港区投资了14个项目,总投资超138亿元,这些企业之所以落户,与太仓港的“盛情邀约”不无关系。此前,太仓港区曾组团赴美,加大对美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宣传和招商力度。 - 2011-03
04
美卓箱板纸机在福建联盛开机运行
美卓箱板纸机在福建联盛开机运行2011-3-3 中国纸业网 2011年2月9日,福建漳州联盛纸业有限公司,一台由美卓提供的箱板纸机成功投入运行。 这台3号机网宽6.4米,设计车速1100 米/分,生产定量为80 - 120克/平方米瓦楞纸,年产量约30万吨。纸机启动运行时,湿部所用网毯也由美卓提供。 福建联盛纸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开始进入造纸行业。2006年,公司在漳州的纸厂建成投产。2010年,联盛纸业下属企业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向美卓订购两台幅宽7.25米的箱板纸机。 美卓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供货商,以领先的技术为矿山、建筑、能源、自动化、回收及制浆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我们的业务机构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8500人。 - 2011-03
04
洁婷推出“宠爱秒杀”活动 胜者即可获户外广告位“晒爱”
洁婷推出“宠爱秒杀”活动 胜者即可获户外广告位“晒爱”2011-3-3 荆楚网 “3个月0元能秒杀神马?”日前,网上曝出0元秒杀爱情的终极秒杀行动,数十万网友在各大论坛发贴互相转告,该秒杀行动也被网友称为“2011年神级秒杀”。据了解,这是知名卫生巾品牌洁婷联合腾讯网、网易专门为广大网友度身打造的一个“宠爱秒杀”的晒爱活动。秒杀成功者不仅能获得网上告白的机会,而且可以在国内一线城市繁华商圈户外广告牌中向自己的恋人示爱。网友只需在腾讯网注册,不需任何花费即可参加秒杀。成功者,洁婷即免费为其提供腾讯网或网易的女人频道首页的广告位,同时还在网友所在城市提供一个户外广告位,免费为其打造宠爱表白海报,向心爱的人表白。据悉,洁婷近两年调整营销策略后,主要通过新媒体、第四媒体来传播其品牌理念与营销理念,此次活动是洁婷与网媒合作推出的又一新媒体营销的重镑之作。 - 2011-03
04
新材料在纺织业发展空间巨大
新材料在纺织业发展空间巨大2011-3-3 生意社 新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它在技术上的突破,往往会引起一些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到来的前夜,中国也正在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解新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CTA中国纺织及成衣》采访了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杨朝煜。 CTA:《CTA中国纺织及成衣》 杨朝煜: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杨朝煜 CTA:中国要大力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主要指哪些产业?与纺织产业有何关联? 杨朝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在这些国家大力发展的新材料中,大部分与纺织行业相关,这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CTA:中国纺织业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朝煜:碳纤维、芳纶1313、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竹浆纤维、麻浆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正在进一步开发系列品种,扩大应用,多数技术及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芳纶1414、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已取得中试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产业化生产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 新型聚酯PTT树脂合成已突破中试实验,纤维生产加工及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化生产。 CTA:在应用方面,有哪些新成就? 杨朝煜:国产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应用,成功解决了高原地质裂缝、冻土隔断、保温、防渗等系列难题。 采用芳纶、聚苯硫醚等高性能纤维研制的环保过滤材料不但可将火力发电污染粉尘排放截留效率提高5倍以上,还可在废渣中分离回收珍贵的稀有金属,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轻质高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满足了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在制造业中逐步替代部分传统钢材,促进了低碳发展。 病毒阻隔精度高的一次性手术服、口罩等医疗用产品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机率,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婴儿和老年人一次性尿布(裤)、妇女卫生巾、擦拭布、湿巾等卫生用产品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TA:你如何看待新材料研发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 杨朝煜:在未来五年,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二五”纺织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纺织行业科技进步的七项重点任务,前三条都是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 CTA:你认为中国在新材料研发的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朝煜:除了纺织工业以外,其它行业对于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都在启动。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比较“散”,子行业众多。 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在同一领域里,重复水平、重复建设的比较多。但真正领军的大型产业,技术上具有优势的企业比较少,新材料产业整体上正面临这样的局面。这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科学发展、资源优化,防止热钱大量进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十二五”科技进步重点任务中涉及新材料研发的部分 1、开展基础研究,加强纤维材料加工、纺纱织造加工、印染加工、智能纺织品、服装家纺文化及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及源动力。 2、加强纺织纤维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开发一批高性能有机化学合成纤维工程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超仿真及各种功能性纤维,采用动物、植物、矿物、天然等生化原料,开发生物质纤维,提高纺织循环经济水平;重点解决天然纤维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为纺织面料及制品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新型纺纱、新型织造、特种织造、宽重型织物织造等工艺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快高机号及成型织造、经纬编双层和多层复合织造、提花织造等针织技术,非织造及复合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加大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无水少水印染技术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技术性纺织品、个性化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和智能化纺织品等高附加值纺织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