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0-09

    14

    西汉工匠发明了纸

    西汉工匠发明了纸2010-9-14 博览群书 纸的发明对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进步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纸发明于何时,又是由谁发明的?近60年来,我国学界一直存有争论。2007年末,有关纸的发明又有两则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报道:一是河南博物院近10年的展览,“四大发明”只展出了三项,而将造纸术排除在外;一是11月由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排名,蔡伦被认为是发明造纸术的中国古代科学家而上榜,排在第四位。 今天,我们本着不把学术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不把学术争辩演变为意气之争,提倡客观、严谨之学风的原则,刊发两篇观点完全不同的文章,以期引领读者对纸的发明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编者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厥功甚伟,举世公认。但造纸术何时发明于中国,则是可以讨论的学术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近六十年来,大体有两种不同观点。其一认为东汉(25~220)宦官蔡伦(63~121)于公元105年发明了纸,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应当说在考古学新发现以前,此说千年来颇为流行。其二认为蔡伦之前西汉(前206~公元25)已有纸,主要依据现代考古发现,因而是西汉工匠发明了纸。这是从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1893~1966)在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出土西汉麻纸(前49)并提出西汉造纸说承袭下来的观点(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168页,北平研究院历史所1948)。1949年以来,两种观点开始交锋,各抒己见。除罗布淖尔纸之外,考古学家还于1957~1979年在不同地点发掘出了几批西汉麻纸(见表一)。出土的西汉纸比过去多了,且经科学工作者化验,西汉造纸说已有足够证据反驳蔡伦造纸说。 蔡伦造纸说虽流行较广,但在过去好几个朝代被学者多次置疑过,20世纪以来又为多次考古发现所否定,并非“历史定论”。 众所周知,创造历史的动力来自劳动人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但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作用与承认卓越人物的个人作用并不对立。同样,承认蔡伦的个人作用也不应以否定西汉劳动人民创造性劳动成果为代价。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为科学和技术开拓新道路的,有时并不是科学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学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实践家、工作革新者”(《列宁文选》,卷一)。造纸术就属于这种情形。 1981年,外交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报国务院批准,在加拿大、美国举办“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以图片、模型、复制品及现场演示为主,纸史部分就是以西汉造纸说来布展的。1983年由外交部和国家科委所属机构用英文编写而在美国出版的展览图册中说明,传统说法是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发明纸,但在蔡伦以前的西汉“已有更早的造纸尝试”,并列举1933年发掘的罗布淖尔纸和新中国成立后新出土的灞桥纸、金关纸和中颜纸。根据外交部、国家科委领导的指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还为此书写了前言。他在《前言》中写道: “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技成就显然不比其他文明区的成就少,在某些方面中国站在文明世界的前列,然而并未被记录下来,实际上所有的中国书都由贬低劳动人民的官僚学者写成,甚至在叙述技术成就时记载得过于简略,且常常含有错误。因此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包括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原始资料,通常比文献记载更可信和更详细。近30年(1953~1983)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很多成功的研究,与同时期新的考古发掘紧密结合,从这些发现中所获得的资料为研究中国科技史提供了可信的论据,并促进了在冶金、陶瓷、纺织、建筑和造纸这些领域的研究。”(Xia Nai.Foreword,China:7000 years of discovery,San Francisco,1983)。 夏先生还明确提到了用出土西汉纸研究纸史,比单靠文献记载更加可信并能取得成功。 在1987年“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882周年大会”之后,又新出土了放马滩纸和悬泉纸。当时轻工部的王菊华、李玉华二人说纸上所绘“不是地图”。1990年,在北京故宫文华殿举办了“中国文物精品展”。新出土的纸列入其中展出时,王菊华、李玉华带显微镜要求现场观察展品,确认为“丝织品残片”(王菊华等,《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第46~75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但经中国古地图专家曹婉如等对实物鉴定,确认为西汉纸质地图(曹婉如等,《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册,图19,说明1,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经我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胡玉熹教授检验,确认为麻纸。但轻工部纸史委员会副主任陈启新仅从照片就断定:“这不是纸绘地图”,“而是垫在棺盖与棺木间的附有黑线的绵絮”〔陈启新,西汉有纸报道科学证据不足,《纸史研究》,1989(6),第2~15页〕。考古学家何双全的回答是:“纸就是纸,稍具知识的人一眼就可看出放马滩纸不是丝织品。那不是纸又是什么?……” 这里首先要把纸的定义搞清。所谓纸,指植物纤维原料经机械(切断、舂捣)及化学(碱液蒸煮)处理,再制浆、抄造、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片状纤维制品,供包装、书写、印刷等用。古纸质量有高下之别,但均可用于包装、书写,不管有无字迹。其微观特征是纤维纯而分散、作异向交织,纤维较短且有帚化现象。1964~1965年,我们检验时确认灞桥纸具有纸的特征,原料为大麻,间有少量苎麻,虽帚化程度较低,仍可定为麻纸〔潘吉星,关于造纸术的起源,《文物》,1973(9):第45~51页);潘吉星,谈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化学通报》,1974(5):第45~47页〕。其他造纸工作者化验后也得出同样结论〔刘仁庆、胡玉熹,我国古纸的初步研究,《文物》,1976(5):第74~79页;刘仁庆,《造纸与纸张》,第10~13页,科学出版社1977版;姚世嘉执笔,是谁发明了造纸法,《历史研究》,1976(5):第76~81页〕。唯独王菊华、李玉华1979~1980年检验后声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不少纤维束横过整个纸面,长者达70mm”,同向排列多,“无分丝帚化现象”,不能以纸定论,是“乱麻、线头等纤维堆积物”,在铜镜下积压成片〔王菊华、李玉华,从几种汉纸的分析鉴定兼论蔡伦的历史功绩,《文物》,1980(1):第80~84页;考古新发现不能否定蔡伦造纸,《光明日报》,1979-11-16〕。1980年,同属轻工部系统的苏州造纸厂工程师许鸣岐独立测得灞桥纸纤维长大部分0.3~1.4mm,纤维平均宽18μ,有压溃、帚化及异向交织情况,因而灞桥纸是纸,而非“纤维堆积物”,一堆乱麻也不能被铜镜压成几层薄片(厚0.1mm以下)〔许鸣岐,考古发现否定了蔡伦造纸,《光明日报》,1980-12-03;对三次出土的古纸的验证,《科技史文集》,1989(15):第23~30页;《中国古代造纸术起源史研究》,第1~8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版〕。 为郑重而实事求是地认识西汉纸,1981年,我与其他造纸工作者和植物学家对灞桥纸、金关纸、中颜纸和马圈湾纸作了全面分析化验(见表二),得出与许工程师同样的结论,即灞桥纸是纸。王菊华、李玉华二人说该纸纤维束最长者达70mm是不可信的,文物部门不可能将整张纸给她们化验。她们又在纤维“折边”上作文章,说别人看到帚化是纤维“自然腐溃”的结果〔王菊华、李玉华,再论“‘灞桥纸’不是纸”,《纸史研究》,1985(1):第31~34页〕,但与纸同时在镜下放的麻布纤维为何没有腐溃?日本造纸专家增田胜彦博士认为,关于灞桥纸中国学者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粗糙的麻纸……另有的学者主张是麻纤维的堆积物……我认为灞桥纸是纸……理由是,观察此纸显微照片时,指责它不是纸的人认为多数纤维(或纤维束)是长的、按平行方向排列。但我们可以断定,整体的纤维是杂乱排列的,其中一部纤维有明显的被切断的痕迹,而纤维被打溃的地方也是可以观察到的。”“反之,楼兰文书纸确实是用于书写的纸,观察其显微照片,也可看到没有打溃的纤维和原封不动的麻线的纤维。在比灞桥纸晚三百年的纸上还保留着不是纸的部位,可见早期纸加工程度低,因此观察到似乎不是纸的部位,乃是当然的事。”(增田胜彦,灞桥纸の化验结果に関すゐ讨论,《楼兰文书纸と纸の历史》,3.东京,1988;潘吉星氏への手纸,1988.12.8)至于金关纸、中颜纸和马圈湾纸,许鸣岐和我的检验都证明是可用于书写的更好的纸〔许鸣岐,考古发现否定了蔡伦造纸,《光明日报》,1980-12-03;对三次出土的古纸的验证,《科技史文集》,1989(15):第23~30页;《中国古代造纸术起源史研究》,第1~8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版〕,放马滩纸和悬泉纸有字迹,不必再化验了。而王菊华、李玉华二人认为金关纸白度40度,帚化纤维达30%~40%,中颜纸与金关纸同,但却贬为“纸的雏形”。马圈湾纸白度20~45度,纤维有帚化,打浆度40°SR,有帘纹,显然是纸,却断代为东汉以后。她们鉴定放马滩纸为“丝织物残片”,悬泉纸考古断代有误(王菊华等,《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第46~75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版)。 综上所述,考古实践已经否定了蔡伦发明纸的错误记载这一所谓“历史定论”!
  • 2010-09

    14

    造纸厂老板著书宣传富阳竹纸

    造纸厂老板著书宣传富阳竹纸2010-9-13 富阳新闻网 富阳素有“造纸之乡”的名声,竹纸制造技艺可以追溯到南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日,富阳人李少军撰著了《富阳竹纸》一书,将竹纸从原料采伐、加工、纤化,到制浆、抄纸、晒干,直至产品整理、打磨、包装进入市场,整个工艺流程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剖析。 李少军和他的《富阳竹纸》 少年与纸结缘 李少军于1949年出生于礼源山区。1965年,他从初中辍学后进入造纸作坊学艺,从此与造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从上山采伐原料到削竹办料、做纸舂料,每样工种都学。作坊里的每个人都很敬业,追求高标准的操作技术,一言一行都以诚信为标准。即使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时期,师徒、工友的感情也一直很好。”说起自己当学徒的时光,李少军很怀念,“空下来的时候,工友们就会聚在工房里安静地聆听师父和前辈们讲故事,不时爆发出的大笑带着炸裂空气的震撼。” 1984年,李少军前往淳安县白马乡承包造纸厂。1991年回富阳后,又承包了三溪乡大乐村造纸厂。1998年,他自筹资金创办富阳金源纸业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直到去年将企业交予儿子管理。李少军数十年的经历都与造纸息息相关。 带着对古代造纸工艺的崇敬,对师傅们的怀念,对自己年轻时代职业的情感与探索未知的爱好,16年前,李少军心生要写一本竹纸工艺书的念头。从此,他便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工作。 写书费尽心血 16年时间里,李少军走访了6个省、31个县、47个乡镇共100多个村庄,反复采访各地专家、老纸农和老匠工,拍摄了大量照片,对各地的竹纸制作工艺进行探访了解,并将之与富阳的竹纸工艺进行比较。同时,将流传在民间的竹纸技艺的行规、行话和俚语,收集后进行梳理,反复核实,将民间日常生产时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作为工艺要领的来源依据,并对工序和产品质量追求目标的考量标准,汇集在规程中“各就各位”。由于无法拍摄到一些流程场景,李少军还自学绘图进行作图解说。 “我只有初中两年的文化知识水平,要将造纸传统手工技术写成工艺规程,对我来说工程浩大。”李少军说,“所以这些年我一有空就看书学习,为写书费了不少心血。” 李少军的《富阳竹纸》一书中,不光有各种竹纸制造工艺和机械的详解,还将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智慧、工艺的先进性等,运用现代术语和探究性理论进行了阐述,使读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富阳竹纸技艺的全貌。 如今,富阳竹纸已形成了特有的纸文化,也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项目。李少军说,写《富阳竹纸》这本书就是为了宣传富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富阳的文化底蕴,让后人了解竹纸文化的内涵。因此,首次出版的2000本《富阳竹纸》将全部赠送给全国有研究纸文化的高校以及各地图书馆。目前,他已着手与市图书馆联系赠书,市民可于本月下旬去图书馆免费借阅。
  • 2010-09

    14

    恒安大学生创业大赛复赛首站成都开锣

    恒安大学生创业大赛复赛首站成都开锣2010-9-13 汉网 由恒安集团主办的爱· 改变生活大学生创业大赛,近日在成都西华大学举行了首场复赛,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何新云坐镇现场担任评委,人气歌手丁当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压轴表演。现场参赛作品中,爱心公益主题成为此站的一大亮点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大学的3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率先获得总决赛通行证。 成都赛区三强出炉:爱心公益受青睐 参加本次复赛的10支队伍都激情洋溢,信心十足,其参赛作品覆盖了创新服务、爱心公益、高科技IT、餐饮等类别,其中爱心公益类尤其受到评委的青睐。 广西师范大学聂治平为队长的未来留声机计划,作品创意是录制声音﹑图像等以慢递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温暖和感动﹐提醒人们在都市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当下,行动所得的收益将用于支援贫困乡村音乐教育事业﹐带给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享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和欢乐美好的童年回忆。评委何新云点评其作品富有大爱和生活气息,触及人的内心,这一创业计划也在当天获得最多人气支持,率先晋级。比赛现场经过几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刘书晨、熊予婧、朱云佩同学的种子计划和来自成都大学李思、孙诗同学的开心菜农计划也在随后的评比中胜出。 作为压轴演出嘉宾的歌手丁当,对于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表示十分感动,坦言当初自己也是出于对音乐梦想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得到身边朋友的帮助支持,才有今天的收获。她鼓励大家用爱去改变生活,给自己的人生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颁奖结束后,丁当还献唱了《我是一只小小鸟》、《我爱他》等两首人气歌曲,引得现场尖叫声不断,将首场复赛推向高潮。丁当坦言音乐能给人带来无限力量,这种力量教会了她坚持,更鼓励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坚持梦想,不懈奋斗。 爱心助力大学生创业 全国15强将登江苏卫视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30万人。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但缺乏实践经验和资金支持成为最大的瓶颈。 本次大赛恒安集团设立了200万元创业基金,邀请了100位来自全国高校的教师为参赛作品进行打分,同时邀请了何新云等5位专家对晋级选手及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对此,恒安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恒安多年来一直坚持爱的品牌理念,希望籍此活动为大学生创业带来实际帮助的同时,更为大家带来一份信念--爱,改变生活,即用对生活的爱和回馈社会的爱,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据了解,恒安大学生创业大赛自4月开始以来,聚集了大量人气,参赛作品达到13534件,官网浏览量已超过474万人次。目前,全国50强已经进入复赛阶段,最终5大赛区共计将产生15强晋级总决赛。据悉,全国15强参赛队伍不但有机会与人气明星亲密接触,还将登上江苏卫视的舞台,展示自己和团队的风采,成为闪亮的校园创业明星!
  • 2010-09

    14

    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

    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2010-9-13 中国经营网   “家乐福绞杀国货”、“家乐福渠道霸权”……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但如果家乐福的商业模式无法改变,其将难以挣脱舆论的漩涡。 家乐福是很多本土零售企业的“楷模”,不是其出色的货架管理、采购体系、冷链经营…… 而是其商业模式。这种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率则非常之低。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的一个数据显示:“一项中外十大零售企业的比较研究显示,世界十大零售企业的平均费用率为23%,中国十大零售企业为6%。” 一些外资零售商,如沃尔玛美国的模式是投资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和供货商共享降低渠道成本、提升效率的好处。中国的零售商则不断向供货商转嫁成本。 是中国的买方市场造成了零售商的“甲方”市场地位。中国零售业近几年高速发展,供货商的市场地位却越来越弱势。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典型的例子是普尔斯马特。 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经过激烈博弈找到了一条双赢的价值链。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而获益。 也就是说,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 2010-09

    14

    美国纸张贸易形势转好

    美国纸张贸易形势转好2010-9-13 中国投资咨询网 根据美国森林纸业协会(American Forest & Paper Assn)近日发布的美国纸张和纸板业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纸张和纸板的产量比2008年下降了10.6%,跌至7910万吨。同期,根据美国森林纸业协会首席经济师斯坦利·兰西披露的信息,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纸张和纸板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6%。 美国的纸张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也出现了激增,但是进口量依然保持下降。就此,斯坦利·兰西认为,美国的纸张贸易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今年全年美国的造纸行业都将保持积极态势。 此外,美国森林纸业协会《2009年纸张、纸板和木浆统计摘要》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纸张和纸板出口量比2008年减少了10.9%,降至1380万吨。与此同时,这些产品的进口量也比2008年减少了20.5%,仅为1340万吨。
  • 2010-09

    14

    心相印纸巾不含荧光剂 燃烧纸巾辨别质量不科学

    心相印纸巾不含荧光剂 燃烧纸巾辨别质量不科学2010-9-13 中国商业电讯 近日,个别网站报道了国内知名品牌心相印纸巾疑似添加荧光剂。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恒安集团质量总监张三洪先生。张三洪对记者说,心相印纸巾采用的是优质100%原生木浆作为原材料,其木浆自然白度就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标准要求,根本没有必要添加增白剂!个别网站中所提到的采用燃烧方法辨别卫生纸质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张三洪并就恒安的质量管控体系作了详细介绍,恒安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设备(如MEStso、Acelli等高端设备)。采用100%原生木浆作为原材料组织生产,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建立ISO标准恒温恒湿实验室,确保产品制程质量全程科学、准确监控。恒安根据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内控产品标准,各项质量指标均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30%,以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管控公司产品,确保优质、高档的产品形象。另外,公司生产的产品每年定期送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轻工业卫生纸制品质量监督检测站进行检测,并在全国各地随时接受国家质检、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测,多年检测结果表明公司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大部分质量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 正是依靠优良的品质保证,心相印品牌自1998年诞生以来,品牌美誉度不断增强,在短短几年间成长为业界第一品牌。目前,恒安生活用纸原纸造纸规模已达年55万吨,遥遥领先国内同行,预期在2015年达到120万吨,产能规模在世界低克重、薄页纸行业中位居前列。 关于采用燃烧方法辨别卫生纸质量的问题,张三洪告诉记者,纸浆、纸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构成。纤维素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葡萄糖基构成,半纤维素是一群复合聚糖的总称,是低分子量的聚糖类,木素是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这些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热裂解,并产生焦油状产物,焦油状产物是由于再聚合或低聚物裂解而形成的。通过对纸浆、不同的纸张及卫生纸的燃烧试验看,纸浆中未加入任何化学品,燃烧后产生黑灰和焦油状物质;纯木浆抄造、不加任何化学助剂和荧光增白剂的纸张,燃烧后也产生黑灰和焦油状物质;而复印纸中因加入了较多的填料,燃烧后却产生较多的灰分,产生的焦油状物质反而很少。因此,根据卫生纸燃烧后是否产生“油渍”来判断卫生纸质量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 2010-09

    14

    洗手后该如何让手变干 洗手后细菌可能会增多?

    洗手后该如何让手变干 洗手后细菌可能会增多?2010-9-13 中国体育在线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应用微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洗手是有效去除细菌的方法,但还不能消灭所有细菌,如果随后不设法让手正确变干,残留的细菌很容易在湿润环境中继续传播,因此让手变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由于保持手部卫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细菌从手上传播到所拿的食物等物品上,研究人员专门设计了实验,以评估让手变干的各种方法对细菌传播的影响。即先请志愿者触摸生肉沾上细菌,随后洗手并采取不同方法让手变干,在这一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把手在培养皿上按一下,尔后再检测会留下多少细菌。 结果显示,在使用纸巾、借助各种“干手机”等方法中,使用纸巾擦手最为有效,在如此让手变干后,通过接触而传播到培养皿上的细菌数量减少幅度最大。 而“干手机”的效果取决于如何使用,有些“干手机”用暖空气将手烘干,常要求搓手以加快水分蒸发,还有的机器用高速气流将水吹干。研究人员发现,在烘干手部的过程中如果搓手,那么会将原来隐藏在皮肤深处未被洗掉的细菌带到手的表面,这样的手在干燥后接触培养皿时,会留下更多细菌。 但如果手在“干手机”中静止不动,那么手部干燥后在培养皿上留下的细菌数量与使用纸巾差不了太多。
16960条 上一页 2366 2367 2368 2369 2370 2371 2372 2373 2374 237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