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
30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1-28 工信部网站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注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考虑基期因素影响,以2008年为基期,近两年(2009-2010年)平均增速为13.3%,快于2008年0.4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轻工业运行平稳,重工业增速前高后低。轻工业增长13.6%,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受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重工业增速从二季度开始放缓,全年增长16.5%,同比加快5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由上半年的5.8个百分点缩小到2.9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轻、重工业各月增速基本稳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波动,其幅度不超过1个百分点。12月份,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3%和13.7%,比上月加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国务院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后,各部门、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7个和1.3个百分点,其中9-12月份当月增速均低于1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1.6%和13.2%,比前三季度回落2.1个和2.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回落1.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增长15.5%和9.6%,回落1个和0.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3%,与前三季度持平。12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工业产品出口增速前高后稳,12月份出口交货值创年内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9.1万亿元,同比增长25.4%,与2008年相比增长12.7%。其中12月份出口交货值866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8.3%。另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15779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比2008年增长10.5%;其中12月份增长17.9%。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工业完成投资额98716亿元,同比增长22.8%,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工业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0.9%;其中制造业投资74528亿元,增长27%,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12月份,工业投资增长23.4%,比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六大高耗能完成投资34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和14.8%,同比回落15.5个和12.1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同比加快12.5个和1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增长6.6%,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 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5.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6%,高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4.1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上涨9.5%;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3%。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产销率98.9%,比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状况明显改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28亿元,同比增长49.4%(去年同期增长7.8%)。企业亏损面12.9%,比上年收窄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457亿元,同比减亏799亿元,同比下降24.5%(上年同期下降33.5%)。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应收帐款6.46万亿元,增长22.4%,上升8.4个百分点。 企业从业人员稳步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063万人,同比增加658万人,增长7.8%,增速同比加快7.2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全年东、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18.4%,增速比上年加快5.2个和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5.5%,增速与上年持平。分省市看,全年31个省份均达到两位数增长,其中11个省份增速超过20%。主要工业大省中,江苏、山东、广东、浙江、河南、辽宁分别增长16%、15%、16.8%、16.2%、19%和17.8%。前11个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利润24360亿元、8467亿元和60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3%、52.7%和62.7%(东部地区去年同期增长16.7%,中、西部地区分别下降6.1%和3.9%)。东部地区工业转型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1-11月,实现利润25944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税金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8%和54.3%;从业人数7056万人,增加561万人,增长8.6%。 注:从2007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改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一:原材料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增速仅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减缓3.2个和0.9个百分点,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低2.8个百分点。12月份原材料工业增长11.1%。 冶金:全年冶金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全年粗钢产量6.3亿吨,同比增长9.3%,日均产量173万吨。钢材产量8亿吨,同比增长14.7%。1-11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63.1%(去年同期为下降40.8%),销售利润率仅为3.68%,低于全国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2.5个百分点。 钢铁出口量前高后低,取消出口退税率效果明显。2010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稳步回升,6月份出口达到562万吨,之后受出口政策调整影响,出口明显下降,8月份跌至280万吨,9-12月份出口量保持在280-300万吨。全年出口钢材4256万吨,同比增长73%,其中1-7月同比增长1.52倍,8-12月出口增速回落至7.4%;进口钢材1643万吨,下降6.8%,进口钢坯64万吨,下降86.1%。全年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净出口2730万吨(2009年净出口286万吨)。 进口铁矿石量减价升。全年进口铁矿砂6.2亿吨,比上年下降1.4%;进口额为794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293亿美元,增长58.4%;进口平均价格为128美元/吨,同比上涨60.6%,仅进口铁矿砂涨价,我国钢铁行业为此多支出近300亿美元。2010年青岛港印度矿粉(成份63.5%)价格基本在1000-1300元/吨之间波动。矿粉价格自2月下旬开始快速上涨,4月份达到1335元/吨的年内高点后快速下跌,7月初跌至985元/吨后再度回升,8月中旬回升至1170元/吨之后持续波动,四季度稳中有升,12月31日为1275元/吨,比上年末提高385元。 钢材价格上半年先升后降,下半年震荡上行。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07.23上升到4月中旬的126.4高点之后冲高回落,于7月中旬跌至110.61的年内低点后见底回升,于12月末达到128.29的年内又一次高点,比2009年末提高21.06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2月末6.5mm普线、16mm螺纹钢、10mm中厚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674元、4680元和4881元,比上月末上涨114元、128元和204元,比年初上涨843元、835元和753元(上涨幅度为22%、21.7%和18.2%);0.5mm热轧薄板和0.5mm冷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5084元和5803元,比年初上涨753元和95元,上涨幅度为17.4%和1.7%。 钢材库存小幅增加。2010年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1324万吨,同比增加90.6万吨,增长7.4%,其中线材、冷轧、热轧、中板库存分别为117万吨、147万吨、482万吨和137万吨,比上年末分别上升7.7%、18.7%、13.9%和11.1%;螺纹钢库存441万吨,下降3%。 有色:上半年有色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下半年小幅回调。全年有色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17.3%;电解铝、电解铜产量分别达到1565万吨和479万吨,同比增长19.9%和12.2%。1-11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435亿元,增长80.3%(去年同期为下降20.4%)。 铜进口量先升后震荡保持高位,铝进口量保持低位。据海关快报统计,全年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429万吨,进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口额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4%,进口平均价格为7626美元/吨,上涨44.4%;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95.5万吨,同比下降58.8%,进口额为39.3亿美元,同比下降26.5%,进口平均价格为4109美元/吨,上涨78.4%;进口氧化铝431万吨,同比下降16.1%,进口额为15亿美元,增长14.9%,进口平均价格为348美元/吨,上涨37.1%。 有色金属价格先降后升高位运行。国内市场铜现货月度平均价格上半年震荡下行,于6月份跌至52732元/吨的年内低点后稳步回升,12月份达到66657元/吨,创年内新高,同比上涨19.7%;铝现货月度平均价格在1月份达到16953元/吨的年内高点后逐步回落,6月份跌至14429元/吨的年内最低点,之后价格持续回升,12月份为16119元/吨,同比上涨1.8%。期货方面,12月31日,铜三个月期货价格收于72380元/吨,创年内新高,比上年末提高12360元;铝、锌三个月期货价格分别收于17010元/吨和19695元/吨,比上年末降低380元和1680元。 建材:建材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据建材联合会统计,全年生产水泥187672万吨,增长14%;生产平板玻璃66261万重量箱,增长15.6%。1-11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005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 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先降后升,12月份价格均创年内新高。据建材联合会统计,全年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312元/吨,比上年上涨7.6%;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79.6元/重量箱,比上年上涨18.2%。12月份,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66元/吨,同比上涨25.7%;平板玻璃出厂价为84元/重量箱,同比上涨4.8%。1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412万吨,同比增长10.7%;平板玻璃库存1989万重量箱,增长44.3%。 化工:全年化工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烧碱产量2087万吨,纯碱产量20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8%和4.2%;乙烯产量1419万吨,增长31.7%;化肥产量6620万吨,农药产量234万吨,分别增长2.5%和20.4%。1-11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724亿元,同比增长58.8%,增幅同比提高45.1个百分点。 主要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总体涨势强劲,天然橡胶价格屡创新高。据石油化工联合会统计,硫酸年均价为447元/吨,同比上涨42.9%,其中12月份,硫酸价格为660元/吨,比年初上涨280元;天然橡胶年均价为26303元/吨,同比上涨55.5%,5、6月份国家抛售储备橡胶,价格略有平抑,下半年价格大幅上扬,11月份价格突破3.4万元/吨关口,12月份天然橡胶(SCR10)价格为32000元/吨,比上月下降2750元。12月份,尿素价格为1960元/吨,比上月下降30元,比年初上涨160元。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二:装备工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在投资拉动和政策推动下,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汽车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效益状况好于整体工业。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1%,同比加快7.3个百分点;以2008年同期为基期,装备工业近两年平均增速为17.4%,比2008年增速高0.3个百分点。其中,通用、专用设备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0.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9.6%和18.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4%。1-11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9186亿元,同比增长50.6%,增幅同比提高26.9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工业实现利润3198亿元,增长69.1%,同比加快16.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水平19.7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逐步恢复。全年装备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693亿元,受去年基数较低影响,增速由上年下降13.2%转为增长29.4%,比2008年增长12.4%,其中12月份增长26%。另据海关统计,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93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 多数投资类产品生产高速增长。全年挖掘机、压实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8%和36%,同比加快54.7个和14.2个百分点;装载机产量由上年下降10.1%转为增长45.1%;水泥、炼油及化工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40.7%和30.4%,同比加快16.2个和6.2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增长17.2%,同比加快11.3个百点;金属切削机床由上年下降13.6%转为增长32.7%。 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同比均增长32.4%;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纪录。小排量乘用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390万辆和13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8%和33.2%。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2010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为946万辆,同比增长31.8%,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为68.8%,比2009年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的预期,四季度销售火爆,其中11月份、12月份市场份额均超过70%。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7万辆,同比增长37.1%,高于全行业增速4.7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万辆,同比增长32.3%,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另据商务部统计,全年全国共办理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日均补贴车辆数约为2009年日均补贴车辆的12倍。 船舶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造船完工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其中出口船舶占80.8%;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是上年新接订单量的2.9倍,其中出口船舶占75.8%;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增长4.1%,其中出口船舶占84.6%。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6%、54.8%和41.2%。 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大型农业机械产量快速提升。全年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增长77.7%;中、小型分别增长4.6%和19.1%;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80.2万台,同比增长9.5%;场上作业机械产量增长31.3%。截止10月31日,中央财政15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三:消费品工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在国内消费支撑下,消费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平稳。全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3%,同比加快4.5个百分点,比2008年增长27.8%,其中12月份增长14.5%,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轻工:全年轻工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7%,同比加快5.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4%,比2008年增长17.7%。1-11月,轻工行业实现利润6613亿元,增长36.4%,同比加快12.6个百分点。 食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5.2%和14.6%;主要产品中,小麦粉增长16.2%;饮料酒和软饮料分别增长9.5%和18.3%,肉类和乳制品分别增长24.7%和11.2%。 大宗农副产品产量下降,价格先降后升高位运行。全年成品糖产量1105万吨,同比下降15.9%。食糖价格上半年先升后降,6月份以后,主产区受干旱灾害影响,产量下降,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食糖价格涨至年内高点,10月末产、销区价格分别达到7250元/吨和7600元/吨,高于上年最高价格2150元/吨和2700元/吨,11、12月份略有回落,12月31日产、销区价格分别达到7000元/吨和7300元/吨,同比上涨37.3%和49%。 家电产品产销两旺。重点监测的12种家用电器产品中,全年有5种产品增速超过20%,其中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产量分别为7546万台、6208万台和1892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6.9%、27.1%和28.8%。据商务部统计,全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7718万台,实现销售额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 造纸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纸浆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全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亿吨,同比增长11.4%;全年纸浆进口均价为776美元/吨,同比增长55%。 纺织:全年纺织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6%。全年纱产量2717万吨,增长13.7%;布产量656亿米,增长19.5%;服装产量285亿件,增长18.6%;化纤产量3090万吨,增长15.6%。1-11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004亿元,同比增长53.4%,增幅同比提高28.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1187亿元,增长52.6%,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558亿元,增长35.8%。 国内棉花持续上涨高位运行。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上半年持续上涨,下半年高位震荡,12月份达到27508元/吨,创年内新高,比上年末上涨12635元/吨,涨幅为85%。12月份,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34800元/吨,比上年末上涨14000元/吨,涨幅为67.3%;聚脂切片、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价格分别为11750元/吨、12600元/吨和1435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27%、31.3%和23.2%。 医药:全年医药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9%,增速与上年持平。生产化学药品原药222万吨,同比增长13.9%;中成药200万吨,增长21.6%。1-11月,医药行业实现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28.8%,增幅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烟草:全年烟草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9%。生产卷烟23753亿支,同比增长3.7%。1-11月,烟草行业实现利润659亿元,增长6.3%(去年同期下降8.1%)。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四:电子制造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出口形势好转,电子工业生产加快恢复。全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增速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5亿台,增长25.6%,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19.4%;手机10亿台,增长35%;彩电产量1.2亿台,增长12.9%,其中液晶电视机产量9031万台,增长24.5%;集成电路653亿块,增长30.7%。1-11月,电子行业实现利润1938亿元,增长52%(去年同期下降5.5%)。 出口交货值呈现恢复性加快增长。受上年基数较低影响,全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速由上年下降5.5%转为增长25.2%,比2008年同期增长18.2%。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46.9%,彩色电视增长21.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同比增长27.4%。12月份,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4.9%,比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 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五:能源保障 煤炭:煤炭价格基本平稳。据煤炭行业协会统计,秦皇岛港山西优混煤价格1月中旬达到805元/吨的高位之后开始下跌,3月中旬跌至675元/吨后回升,7月份再次下行,9月后开始快速上涨,11月下旬回升至815元/吨的年内高点,12月份有所回落,12月27日为785元/吨,与上年末持平。全年平均价在745元/吨左右,比上年提高145元。截至2011年1月4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为775-785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5元/吨。12月末,统调电厂存煤5607万吨,可用 15天。前11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2930亿元,同比增长61.1%(去年同期下降9.4%)。 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全年出口煤炭1903万吨,同比下降15%;进口煤炭1.65亿吨,同比增长30.9%;全年净进口煤炭1.46亿吨;进口年均价为103美元/吨,同比上涨22.3%。 电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4.1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3%,增速同比加快6.3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11.7%,同比加快4.5个百分点;水电增长18.4%,同比加快14.1个百分点。前11个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1419亿元,同比增加590亿元,增长71.2%(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3倍)。 石油: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年原油产量2亿吨,比上年增长6.9%;据海关统计,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5%,进口平均价格为565美元/吨,同比上涨28.9%。原油加工量4.2亿吨,增长13.4%;其中汽油产量增长5.1%,同比回落8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12%,同比加快6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年共4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三升一降,汽、柴油每吨分别累积上调了630元和620元。 国际油价上半年先升后降,下半年逐步回升,12月份突破90美元/桶大关。2010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持续震荡态势,布伦特原油三个月期货在70-90美元/桶之间波动,进入12月份再度上行并突破90美元,12月31日收于94.7美元/桶的年内新高,比上年末提高15.3美元。12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度平均价为91.36美元/桶(比上月上涨6.1美元/桶),比年初上涨15.2美元/桶。 - 2011-01
30
西安:打击劣质餐巾纸生产销售 迫切建立长效机制
西安:打击劣质餐巾纸生产销售 迫切建立长效机制2011-1-28 西部网 这几天,连续对西安部分饭馆出现劣质餐巾纸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这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也引起了职能部门的重视。西安市质监局灞桥分局今天(1月28日)在查处一些生产劣质餐巾纸作坊时表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天上午有观众给《第一新闻》反映,说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的王柯寨村有几家作坊生产劣质餐巾纸。记者赶到后,果然发现了两个小作坊。透过门缝看到院子里堆满了用于加工餐巾纸的原料和机器。 记者:咱这儿还有纸没? 小作坊老板娘:有。 记者:还有多少? 小作坊老板娘:没有啥纸,放假了! 一见到有陌生面孔来到,这里的老板娘立刻警觉起来。明明院子里堆满了卫生纸,可这位老板娘却依旧声称货已经卖完。 小作坊老板娘:你走不,我要锁门,我进城去啊。让我把门一锁。 记者:咱这都有啥纸? 小作坊老板娘:啥纸都没有,没有啥纸,让我把门一锁。 今天下午,记者跟随西安市质监局灞桥分局的执法人员对这家小作坊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这里加工的成品外包装袋上有的是生活用纸,有的是餐巾纸,完全不符合规定。 执法人员:这啥时候生产的? 小作坊老板:这以前生产的。 执法人员:以前是多长时间以前? 小作坊老板:几个月了。 执法人员:现在这包装袋还有么? 小作坊老板:没有。 执法人员:这种标识以后不能再用了。 小作坊老板:对,对,对。 同时,这家作坊里加工生产的“四季花”牌餐巾纸,正是记者之前在西安一些农贸市场里曝光过的劣质餐巾纸。 西安市质监局灞桥分局副局长黎军:餐巾纸必须是原浆纸,不允许用回收的,再生的原料进行加工。他用的这些原料是再生的,只能作卫生纸。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劣质餐巾纸不管从卫生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完全达不到规定标准,经常使用还会传播疾病。随后,执法人员对这些卫生纸和餐巾纸进行了取样,将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就在执法部门来到另一家作坊准备检查时,老板已经得到风声大门紧锁,始终没有露面。 执法人员同时表示,他们收看了《第一新闻》对劣质餐巾纸的报道后非常重视,准备把辖区所有的加工经营户集中在一起进行整顿教育。在加大监督、让经营者加强自律的同时,着手建立一套长效监管机制。 - 2011-01
30
全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亿吨
全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亿吨2011-1-30 工信部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注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考虑基期因素影响,以2008年为基期,近两年(2009-2010年)平均增速为13.3%,快于2008年0.4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造纸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纸浆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全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亿吨,同比增长11.4%;全年纸浆进口均价为776美元/吨,同比增长55%。 - 2011-01
30
全球针叶浆价格:欧美稳定 中国上涨
全球针叶浆价格:欧美稳定 中国上涨2011-1-28 中国纸业网 岁末年初,欧美市场部分生产商将对中国市场纸浆宣布涨价,2月1日生效。欧美地区纸浆发货量的增加以及亚洲市场的需求支撑着当地浆价。中国国内纸浆产能增加,印尼即将投产的产能,都会对中国市场造成部分影响。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全年中国市场纸浆消费量将比2009年有较大增幅。 美国NBSK:近期中国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北半球部分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产品减少有助于全球纸浆市场的稳定,包括美国。尤其是冬天,加拿大至美国船运物流的服务更好,对价格和供应施加了部分压力,但是在岁末年初之时,这方面物流服务有所减退。上周价格维持在950-970美元/吨之间,最普遍报价是960美元/吨。12月份发货到北美的NBSK数量相当高,比11月份增加15%,比2009年增加11%,全年累计量比09年增加6%。发货数量的增加和亚洲BSKP价格同样支撑着美国市场的浆价。本周美国市场NBSK浆价小幅下滑。 欧洲NBSK:BSKP方面,在2010年完成给中国市场的交货之后,仍然维持稳定的状态。事实上,部分BSKP生产商宣布对中国市场10-20美元的涨价,2月1日生效,而欧洲和美国市场保持不变。最近,欧洲涂布机和漂白纸板产量的较好的增长速率都意味着良好的市场需求购买力。十二月份纸浆存货比预期的下跌要多得多。总的发货率上升至102%,根据浆纸产品理事会的数据和发货量数据,特别是到中国和北美的发货量,高于2010年11月和2009年12月。部分发货量进入到消费终端的存货构建中。欧洲港口和消费者存货的增加使得11-12月份发货量增加50%。BSKP方面,生产商存货的减少已经过去,发货量与09年12月相比增加14%,2010年全年比2009年增加3.4%。生产商或者对二月份价格保持安静,或者宣布价格不变。 欧洲BHKP:不含磨木浆纸11月份产量与09年11月相比有所下降。虽然圣诞节期间停机检修时间导致对BHKP需求减少已经结束,但是消费者的存货依然维持在11月末的记录。纸巾需求的向好和纸浆替代品的供应很好的维持了BHKP市场的需求。主要生产商或者宣布纸浆价格不变或者不做声明。连续三天生产商阔叶浆库存下跌。浆纸产品理事会发货量数据显示与2009年12月相比上升16.7%,但是全年仍然下跌1.4%。根据欧洲浆纸联合业(UTIPULP)数据显示,欧洲消费者BHKP的12月份消费量下降6%,与09年同期相比。随着市场疲软的趋势,阔叶浆存货增加8%。 中国BHKP:针叶浆市场的稳固已经触发了2月份涨价的宣告,涨幅10或20美元/吨,因此阔叶浆市场向好,同样扩大的价格差距也促进了阔叶浆市场向针叶浆供应市场的转变。中国本地增加的纸浆产能包括来自印尼的已经投产和即将投产的产能增加了价格压力。混乱的阔叶浆价格已经昭示,桉木浆销售价格将会被改变。根据欧洲浆纸产品理事会的数据,发货到中国的纸浆数量,12月份发货量与11月相比增加近40%,与09年12月相比增加超过60%,随着前几个月交货量的下跌,中国市场进口纸浆仍然比09年下跌超过17%。但是,纤维的消耗量并没有下降。如果中国国内纸浆产量大幅增长,再加上那些进口自非欧洲国家的纸浆,中国全年的纸浆消耗量极有可能增加。针叶浆市场十分牢固,价格上涨幅度已经宣布;阔叶浆方面,当地市场的桉木浆和桦木浆交易状况良好。 - 2011-01
30
中国侨联副主席到亚太森博送新年祝福
中国侨联副主席到亚太森博送新年祝福2011-1-30 日照网 1月28日,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一行在山东省侨联主席梁波、日照市副市长万同等领导的陪同下到山东最大的侨资企业——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视察,李祖沛一行高度评价了该公司在环保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并送来了新年的祝福。 该公司领导曹峰等陪同视察并介绍了基本情况。目前,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浆纸企业,总投资150亿元,年产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131.5万吨、高档白卡纸板17万吨。 在该公司的展览大厅,工作人员汇报说,环保设备都是从欧美发达国家进口的,环保指标完全达到或优于国家及山东省有关标准,多数排放指标优于欧美、日本标准,达到世界清洁先进水平。对此李祖沛非常欣慰,他说:“在造纸工厂,水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你们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水处理,避免了水污染,了不起!” 公司坚持“优质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产过程中污水进行三级深度脱色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已可以养鱼种荷花,实现了中水回用,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黑液回收率达到100%,碱回收率达到99.3%,回收后用来燃烧发电、产生蒸汽供应全厂,全公司的能源自给率达77%。对此李祖沛深表称赞,直夸企业环保做到这种水平很不简单。 临行时,李祖沛对公司在清洁生产、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非常满意,他指出,公司建设的非常壮观,要继续努力,多做贡献,并转达了对全厂员工的新年祝福。 - 2011-01
30
ABB与国内企业分享先进低碳技术理念
ABB与国内企业分享先进低碳技术理念2011-1-30 ABB(中国) 北京,2011年1月24日——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出版发行的《绿色创新 低碳发展——在华跨国公司绿色经济与低碳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中,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 将其最新的低碳技术、理念以及在华成功经验做了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与国内各行业企业分享其低碳发展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原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汇编》出版致辞中表示:“祝贺《汇编》的出版。希望跨国公司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绿色能源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海波表示:“ABB集团每年近一半以上的研发费用投入到与增效节能相关的低碳、绿色技术研发中,拥有大量成熟的解决方案、技术和产品以及丰富的应用实践案例。我们希望通过《汇编》,与国内同仁和各行业客户分享ABB的技术和经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是ABB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为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所尽的一份企业社会责任。” 在《汇编》中,ABB从新能源发展、电力领域的增效节能、工业领域的增效节能、建筑及交通等基建领域四个方面详尽而系统的介绍了全球先进的增效节能理念、方法论、管理思路、实用技术、伙伴式服务以及众多在华的成功案例等。 在中国,从“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电站等重点工程,到高铁与轨道交通、港口、机场、智能化楼宇等基建设施,从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基础设施与场馆建设,都可以看到ABB的活跃身影。例如:ABB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输电项目向家坝——上海 800千伏输电线路提供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使整个线路的输电效率提高到93%以上;在过去的15年里,ABB的低压变频器产品已经帮助中国客户节省了约500亿度电,足以满足北京市全体居民长达十年的用电量,节省二氧化碳排放5000万吨。 作为全球增效节能领域的先行者,ABB的增效节能技术能够覆盖能源链中一次性能源从开采、运输、到电力生产、电力输送,到工业生产过程和终端用户用电的全过程。依靠广泛的综合知识体系和深厚的专业经验,ABB打造出从“高效电机、先进变频传动、锅炉燃烧优化、先进过程控制、高效率机器人系统、绿色轮胎吊、电厂等公共设施优化管理、高效变压器、先进输配电系统、智能建筑,到可再生能源及水处理等”的一系列完善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并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与服务不断推动能源链上各个环节的能效提升。据统计,应用ABB的先进体系与技术通常能够帮助企业减少20%到30%的能源损失。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包括ABB公司在内的24家知名在华跨国公司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共同筹划编辑该《汇编》,旨在通过《汇编》建立起向中国传播先进的低碳技术、把发展绿色经济和资源循环社会的成功经验介绍到国内的一个有效渠道。在筹编过程中,ABB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尽己所能分享自身的先进经验。 ABB是位居全球500强之列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ABB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共事业和工业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1.7万名员工。ABB在中国拥有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雇用员工近1.6万名,拥有30家合资和独资企业,强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全国。 - 2011-01
30
景兴纸业项目获评浙江质量赶超项目
景兴纸业项目获评浙江质量赶超项目2011-1-30 景兴纸业 近日,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3#机箱板纸牛卡的耐破指数质量措施项目”经层层申报、严格筛选,获评浙江省质量赶超项目。 13#机是公司以生产瓦楞原纸为主的生产线,随着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原材料质量的下降,简单的浆线越来越满足不了纸张品质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投资技改,开发优质箱板纸牛卡。据统计,以13#机生产牛卡纸每月5000吨计算,年可产生利润1384.08万元。 而此次公司新增的省级质量赶超项目,对带动区域造纸行业的质量提升有着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