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
04
新材料在纺织业发展空间巨大
新材料在纺织业发展空间巨大2011-3-3 生意社 新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它在技术上的突破,往往会引起一些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到来的前夜,中国也正在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为了解新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CTA中国纺织及成衣》采访了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杨朝煜。 CTA:《CTA中国纺织及成衣》 杨朝煜: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杨朝煜 CTA:中国要大力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主要指哪些产业?与纺织产业有何关联? 杨朝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在这些国家大力发展的新材料中,大部分与纺织行业相关,这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CTA:中国纺织业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朝煜:碳纤维、芳纶1313、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竹浆纤维、麻浆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正在进一步开发系列品种,扩大应用,多数技术及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芳纶1414、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已取得中试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产业化生产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 新型聚酯PTT树脂合成已突破中试实验,纤维生产加工及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化生产。 CTA:在应用方面,有哪些新成就? 杨朝煜:国产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应用,成功解决了高原地质裂缝、冻土隔断、保温、防渗等系列难题。 采用芳纶、聚苯硫醚等高性能纤维研制的环保过滤材料不但可将火力发电污染粉尘排放截留效率提高5倍以上,还可在废渣中分离回收珍贵的稀有金属,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轻质高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满足了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在制造业中逐步替代部分传统钢材,促进了低碳发展。 病毒阻隔精度高的一次性手术服、口罩等医疗用产品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机率,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婴儿和老年人一次性尿布(裤)、妇女卫生巾、擦拭布、湿巾等卫生用产品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TA:你如何看待新材料研发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 杨朝煜:在未来五年,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二五”纺织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纺织行业科技进步的七项重点任务,前三条都是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 CTA:你认为中国在新材料研发的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朝煜:除了纺织工业以外,其它行业对于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都在启动。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比较“散”,子行业众多。 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在同一领域里,重复水平、重复建设的比较多。但真正领军的大型产业,技术上具有优势的企业比较少,新材料产业整体上正面临这样的局面。这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科学发展、资源优化,防止热钱大量进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十二五”科技进步重点任务中涉及新材料研发的部分 1、开展基础研究,加强纤维材料加工、纺纱织造加工、印染加工、智能纺织品、服装家纺文化及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及源动力。 2、加强纺织纤维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开发一批高性能有机化学合成纤维工程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超仿真及各种功能性纤维,采用动物、植物、矿物、天然等生化原料,开发生物质纤维,提高纺织循环经济水平;重点解决天然纤维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为纺织面料及制品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新型纺纱、新型织造、特种织造、宽重型织物织造等工艺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快高机号及成型织造、经纬编双层和多层复合织造、提花织造等针织技术,非织造及复合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加大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无水少水印染技术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技术性纺织品、个性化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和智能化纺织品等高附加值纺织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 2011-03
04
福建省质监局:公布近期部分女性用品的抽查结果
福建省质监局:公布近期部分女性用品的抽查结果 2011-3-3 福州新闻网省质监局3日公布我省近期部分女性用品的抽查结果,1批次卫生巾产品不合格,12批次女时装不合格,女内衣、内裤和女包产品全部合格。省质监局近日对我省企业生产的卫生巾(含卫生护垫)产品进行抽查,共抽查了60批次产品,经检验59批次样本合格,合格率为98.3%。漳州智光纸业公司生产的“爽月”牌卫生巾(夜用型干爽网面,12片/包),因渗入量低于标准规定值不合格。在对29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女时装样本的抽查中,12批次样本不合格,不合格率达40%。其中,9个样本涉及纤维成分项目不合格,它们分别是石狮市柏斯曼服装有限公司“柏斯曼”牌尼风衣、贝特如服饰发展有限公司“贝特如”牌外套、厦门英尚服饰有限公司“瑛菲”牌风衣、厦门白领丽人服饰有限公司“LOPNIS”牌套装上衣(标称)、厦门市艾尔丽工贸有限公司“艾丽特”牌外衣、厦门艾莲达服饰有限公司“艾莲达”牌大衣、晋江市卡乐尔休闲服饰有限公司“F&GO”牌大衣、厦门市东方巴厘服饰有限公司“DFBL 东方巴厘”牌上衣、厦门市时晖工贸有限公司“彩芝琳”牌单衣;欣贺(厦门)服饰有限公司“CAROLINE”牌针织连衣裙、厦门伟伦工贸有限公司“veilond”牌大衣的样本涉及耐干洗色牢度项目不合格(属一般不合格);PH值项目不合格的产品为欣贺(厦门)服饰有限公司“JORYA”牌针织上衣。另外,12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女内衣和女内裤产品,以及6家企业生产的6批次女包样本抽检全部合格。 - 2011-03
04
天宏纸业:一天不达标 一天不开机
天宏纸业:一天不达标 一天不开机2011-3-4 中国环境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履行向石河子市人民做出的“一天不达标,一天不开机;一年不达标,一年不开机,还石城人民一片碧水蓝天”承诺,实现达标排放和黑液资源化利用。 面对制浆黑液治理这一行业技术难题,天宏纸业公司经过多年跟踪调研,2007年,把黑液资源化综合治污处理及中段水生化物化技术用于公司造纸治污方案,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使废物得到再利用。同年10月,公司全线停机,黑液资源化项目建设正式开工。2008年4月,天宏纸业黑液资源化提取、蒸发、喷雾干燥3个工段的建设任务如期完成。2008年,黑液资源化项目经自治区、兵团、石河子市环保局验收通过,天宏纸业彻底实现了达标排放。 在黑液资源化项目的基础上,2008年~2009年,公司投资1720万元分别对造纸6号、7号长网纸机进行节能提速技术改造。同时,提高填料和纤维留着率,提高了白水的回收利用率,使吨浆纸用水量从2007年的194立方米降低到82立方米。2009年10月,天宏纸业又投资2150万元完成了制浆喷放仓废热回收项目,将排放到空气中的废热蒸汽及臭气回收处理再利用,年节约蒸汽费用约26万元。同时,公司投资60万元完成了厂区采暖改造项目,把木质素分厂蒸发工段产生的冷凝水及废热蒸汽作为热源实施冬季供暖,年节约采暖费用近20万元。 2010年,天宏纸业加大对中段水的治理,投资12.6万元更新了中段水出口处在线监测设备。2010年下半年,公司又投资近100万元对中段水水解选择池和二沉池进行改造,改善了污泥的厌氧环境,提高出水质量。2010年,天宏纸业全年COD减排2980吨;中段水处理废水256万立方米,运行费用近400万元。 - 2011-03
04
福建闽清拟关停8家万吨以下的造纸厂
福建闽清拟关停8家万吨以下的造纸厂2011-3-4 福州新闻网 3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福州)组委会赴闽清检查工业减排、污水处理时了解到,今年闽清县计划关停8家小型造纸厂,城区污水处理厂力争本月底正式运行。 3日上午,记者跟随检查组走进闽清县城的豪业陶瓷有限公司。厂长张正荣介绍,在车间容易产生粉尘的岗位,都采用水雾除尘的方法吸附粉尘,1小时大约能吸附1吨粉尘,其中较大的碎片颗粒还可作为生产原料回收利用。另外,该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所用燃料全部改成天然气;为控制污水排放,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水都通过污水处理池,实现了100%循环利用。 “2004年以前,许多陶瓷厂污水直接排入梅溪,污染很严重。现在通过一系列整改,溪水变得更清澈了。”闽清县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闽清加大了企业减排工作力度,通过取缔关停、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强制使用低硫煤等方式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全县47家建陶企业中,有10家建陶企业完成改燃技改,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69吨。“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关停生产工艺落后的多孔窑企业11家;5年累计净减排二氧化硫3820吨,减排27%,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 在闽清县梅城镇城关村台山路的城区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厂外空地上种了一排桂花树,露天氧化沟内青黑色的污水在池内缓缓流动。据介绍,这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1万吨。目前,由于接入污水厂的是一期管网,污水处理量为4000吨/日,二期管网已在施工中,两期均接入后,污水日处理量可达7000吨。年底前,该厂污水日处理量有望实现1万吨。 此外,闽清县有关领导透露,为治理企业污水排放,今年该县计划关停8家万吨以下的造纸厂。 - 2011-03
03
济宁:污水排放标准比“国标”高一级
济宁:污水排放标准比“国标”高一级2011-3-3 大众日报 “目前,济宁境内国控及省控水质断面达标率为100%,南四湖和主要入湖河流基本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实现了河河有鱼的水质改善目标。”2月21日,济宁市环保局局长李继凯这样告诉记者。 条条河道再现鱼虾,折射出济宁为保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水源地,而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得力有效。 治污新政逼出发展新路径 济宁历史上因水而兴,河系水网纵横,大运河过境,且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是全省河网最密集、地表水面积最大的市。 但曾几何时,因生物工程、印染、造纸等产业的兴盛,济宁境内有些河流污染严重,河内冒泡的黑水触目惊心。“河水黑似酱油汤”、“南四湖在呻吟”等文字不时见诸报端,水资源丰富的济宁深陷尴尬之中。 水污染防治任务本就艰巨,而南水北调给济宁又加重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境198公里,使济宁成为其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水源地,这意味着当地企业的污水排放门槛更高。仅以COD一项指标为例,造纸行业国家COD排放标准是小于120毫克/升,而济宁的标准是小于60毫克/升。 “济宁水污染防治事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必须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变以环境换发展为以环境促发展。”济宁市委书记张振川说。济宁市痛下决心,吹响了整治境内流域污染的号角。市里成立了水污染防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任指挥长,这样高规格的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在济宁市是惟一的。 济宁建立了严格的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县市重点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月度监测结果超标一次的,对当地政府进行通报;年内第二次超标的,实行挂牌督办;达不到水质目标的,对该地区涉水项目实行“区域限批”。去年,有两个县因为排污指标没有完成阶段目标,被停批新涉水项目;对17件突出环境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失职、渎职干部及企业负责人36人。 在治水上动真格,逼出了科学发展新路子。济宁经济开始趋向高端、高质、高效,拓展出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重点,设立了5亿元引导基金,实施了总投资354亿元的206个项目,LED、光伏、动力电池等正加速形成集聚效应。 治污高压也逼迫企业主动脱掉高污染的“外衣”,实现华丽转身。去年,太阳纸业下决心关停了8万吨的草浆工艺生产线。公司副总经理李继飞告诉记者:“关停草浆生产线推动了企业改进生产工艺,目前,我们木浆、化机浆85%可以自给,摆脱了对草浆的依赖,实现了由传统造纸企业向现代造纸企业的转型升级。” 防治体系拓展治污新思维 济宁在我省“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的基础上,拓展治污新思维,实施“治用保防控”全方位防治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治污水平。 在“治”上,济宁用当前国内最严格的标准要求企业做到污水“零排放”或排放污水达到接纳水体环境质量。太阳纸业、华金集团等企业5条麦草制浆生产线按照“国标”可以达标排放生产,但济宁标准提高一级,5条麦草生产线全部关停,企业和地方财政为水环境作出了牺牲。与此同时,济宁将所有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由一级B升级为一级A标准,比省里的要求提前了两年。 在“用”上,济宁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都建设了中水回用工程。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铺设39公里中水管网,每天可往济宁电厂、运河电厂输送中水8万吨。为减少污水排放,济宁还建设了济宁、曲阜等7座中水截蓄导用工程,防止中水在南水北调调水期间进入输水干渠。 在“保”上,济宁新建了老运河、小沙河、洸府河等7处滨湖人工湿地,新增人工湿地5万亩,种植、修复的人工湿地面积达15万亩,人工湿地对水体中主要污染物COD的去除率达50%左右,氮磷的去除率可达60%,有效地改善了入湖河流水质。 在“防”上,济宁建设了在线监控、应急指挥、应急操控三大体系,在企业、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园区、县界出境和入湖口设置5道安全防线,建立了16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24个重点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设施,实行24小时监控,哪家企业偷排偷放、超标排放,都逃不过“电子眼”。 在“控”上,济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切断污染源。“十一五”期间,济宁关停烧碱合成氨生产线12万吨、麦草生产线21万吨、造纸生产线7.8万吨。去年以来,济宁市县两级还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53个。 2月18日,洸府河东石佛水质自动监测站机房内,COD自动监测系统上显示着早8点的COD浓度为10.6毫克/升,达到饮水用级别,济宁“治用保防控”全方位水污染防治成效由此可见一斑。附近居民王长城颇有感触地说:“以前这里的水臭哄哄,过桥时能把人熏晕。现在水质好得真是不敢想,搞摄影的、钓鱼的、骑自行车的都愿意到这里来玩。我在附近开了个小饭馆,生意越来越好。” 生态屏障提升环保新境界 为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济宁将所有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都提高了一级,但这并不是济宁的终极目标。从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上,可见济宁生态治污新理念。 在任城区环保局会议里,局长陈建学指着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图纸介绍:“这个工程可承接市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每天16万方的污水,污水经过氧化塘、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等进一步降解和净化,COD可以降到20毫克/升以下。南水北调调水期可以将这些水引入塌陷地进行储存,不调时可以排入湖中。”目前,这个人工湿地工程土建已经完工,占地6300亩,今年3月将种植水生植物,很快将发挥生态治污的效果。 按照这种生态治污的新理念,济宁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济宁市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建设规划》,并于2009年4月通过了省政府在北京组织召开的专家会议论证。该规划包含各类项目182个,重点包括13个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14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0个中水截蓄导用工程等。济宁将以打造北湖生态新城为核心,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为主体,以国省干道、河道为生态廊道,以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森林公园为节点,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生态体系。生态屏障,将成为济宁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一环。 - 2011-03
03
太原:卫生纸仓库着火全都烧没了
太原:卫生纸仓库着火全都烧没了2011-3-3 山西晚报 昨日15时15分许,东安路一个2层简易房突然着起大火,大火烧光了房内的物品。 起火的是一个铁架子和彩钢板搭建的房屋,1层是仓库,存有卫生纸;2层一半有人住,一半还是存储卫生纸。由于火势较大,加上烧的时间长,位于2层简易房的铁架已经变形。 据知情者说,发现起火时,屋里正好没人,可能是电线短路引起的大火。随后,到场的3个中队消防员相互配合,一个多小时后,将大火扑灭。 目前,具体的起火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 2011-03
03
维达纸业三期项目开工
维达纸业三期项目开工2011-3-3 四川日报 3月2日,总投资2.17亿元的维达纸业(四川)有限公司三期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在德阳经开区开工,拉开了德阳经开区今年一批上亿项目集中开工的序幕。 维达是国内生活用纸龙头企业。三期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建成后,年产5万吨,将给维达纸业(四川)有限公司带来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利润6500万元、税金4000万元。 继维达开工后,德阳经开区还将集中开工德阳台海核能装备有限公司总投资6.24亿元的核电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四川德阳泰豪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的特种设备产业园项目、四川中力伟业多元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高防腐金属制品德阳生产基地等一大批上亿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