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
25
世界水日:洗脱纸的那宗罪
世界水日:洗脱纸的那宗罪2011-3-24 中国产经新闻报 “水足迹”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那么,洁白单薄的纸,真的是耗水“大户”吗? 水作为造纸必须消耗的能源之一,吨纸耗水量一直是评定其环保与否的重要标准。2009年7月开始,中国关于纸张的生产水耗标准由吨纸耗水量60吨降至20吨。实际上,以芬欧汇川常熟纸厂生产的“佳印”系列复印纸为例,其吨纸耗水量仅为5吨左右,是国家标准20吨的1/4。 根据世界水足迹网络组织(WFN)在芬欧汇川德国工厂的实验,除去那些可以再循环利用的水,实际上真正属于存在于造纸流程中的耗水量仅占整张纸“水足迹”的1%。也就是说,在芬欧汇川生产一张A4纸的水足迹仅相当于2瓶普通滴眼液。 造纸耗水量的降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产流程中降低耗水量,二是对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使用越高端的技术和程序,越多的输入水量可以在内部得到循环再利用。芬欧汇川还采用了有效的现代化生物处理技术,使废水得以净化,可以再次投入生产。在过去15年,芬欧汇川的吨纸耗水量降低了近50%。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造纸白水的循环再利用率已接近97%。 如今,从原料供应、运输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用水量在不断降低,但唯有从观念上树立善待水资源的意识并付诸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洗脱造纸费水的“原罪”。 - 2011-03
24
“晋江经验”如何激发新活力
“晋江经验”如何激发新活力2011-3-24 人民日报 ●地区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后,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外在要求都发生了新变化 ●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才能抵御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压力,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 经济运行自有其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外在要求都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适应新变化。 福建省泉州市人均GDP超6000美元,下辖的晋江更是超8000美元。“沿用过去的模式、套路难以为继,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进而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做文章,把握时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泉州市委书记徐钢说。 继续发挥中小企业对增加就业和税收的作用 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造就了当地制造业的辉煌。目前仅晋江市就拥有年产值超4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两个,超100亿元的4个。 尽管如此,泉州人已经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是资源环境的制约作用愈发明显,地少人多的泉州再也经不起高耗能、高排放的折腾。另一方面,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承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晋江为例,其产业结构中鞋服业独大,纺织服装业占24%,鞋业占26%,陶瓷业占11%。 “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形势不比从前,想要再靠投入大量劳力、靠延长工作时间来取得利润,困难重重。产出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是提升泉州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有专家坦言。 近年来,晋江大企业蓬勃发展,增幅达40%—50%,而小企业则是负增长,中型企业增幅仅个位数。走品牌发展之路,可以让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县域经济中对就业和财税具有举足轻重的中小企业怎么办?在利润空间受挤压后,如果政府不帮一把扶一程,这些企业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关闭、转行,要么整体搬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 政府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应对困难,应对危机,转型升级;企业推动政府提高服务质量。政企良性互动,成为“晋江经验”的一大特点。 传统特色产业需要整装再出发 被称为“晋江经验”的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具体成于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之手。“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别人还没做的,他们先做了。”曾任陈埭镇党委副书记的丁显操口中的“他们”,包括上世纪60年代就挑担子挨家挨户收鸡蛋、再转手销售的许连捷(1985年创办恒安集团),挑筐赶路将鱼虾带回陈埭贩卖的丁和木(安踏集团创始人),以社队名义集资买拖拉机跑运输的李贤义(1989年创建信义集团),坐几十个小时火车到北京、买拉链回来加工的施能坑(浔兴拉链创始人)。 “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存量靠提升改造,而增量靠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只有依靠科技、人才发展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抵御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趋势,抵御汇率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趋势,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保持一定利润空间。”徐钢说。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泉州企业整装再出发:许连捷聘请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通过二次管理变革,打造出“历史上最好的恒安”;丁和木每年投入研发资金4亿元以上,使安踏集团创造了4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李贤义与国外维修配件公司做起了生意,让信义玻璃进入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施能坑完成了拉链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将浔兴拉链打造为世界第二大拉链品牌…… 虽然传统特色产业仍占主体地位,但金保利、冠科、晶蓝、太古、金鹰等高科技企业的进驻,给“晋江经验”注入了新活力。毕竟,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 将加工制造提升到创意和设计 日前,安徽省宿松县与华昌集团、沃登卡集团、喜得龙集团等企业,就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园等项目签约,合同投资额达17亿元。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工成本迅速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生产基地往内陆地区转移成为沿海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战略选择。 如今,恒安集团三大食品基地除了在晋江外,还布设在湖南常德、山东潍坊;卫生巾生产基地遍布全国14个城市,北到辽宁,南到广西,西到重庆,新疆今年也要启动;造纸基地有3个,后续加工基地有十几家,也是全国布局。 生产制造环节部分转移出去后,留在泉州的总部则侧重发展设计、创意、研发能力。“向高端环节要效益,从加工、制造提升到创意、设计。比如利郎男装投资10亿元建设文化创意园。”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说。 “我们现在成立了亚洲鞋业研发中心,和北京服装学院联合开发高性能面料。”361°体育市场中心总监赵峰说。欧美龙集团则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旨在揭示4—12岁儿童各年龄阶段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其成熟变化机制和规律,为童鞋的研发提供更精密的数据。以此打底,欧美龙的图图童鞋一双能卖到500元就不足为奇了。 根据规划,泉州制鞋业和纺织服装业可望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上千亿元的产业。 - 2011-03
24
苏州突现日化用品“抢购潮”
苏州突现日化用品“抢购潮”2011-3-24 姑苏论坛 据国内相关媒体报道,从下月初开始,市民购买洗涤类日化用品要多掏腰包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涨幅为5%~15%。 超市货架空空如也 仍有市民等候 3月23日晚上九时许,记者在苏州欧尚、家乐福等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放的洗衣粉、肥皂等几乎被抢购一空,原本上下三层的货架上,只剩下零星的三两包洗衣粉以及若干小品牌香皂。 此时依然有很多市民在货架旁紧急“搜刮”洗衣粉、香皂的“残货”,也有不少市民看到空空荡荡的货架表示茫然,“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洗衣粉、肥皂突然这么抢手?” 在欧尚超市的洗衣粉、洗衣皂专柜附近,记者发现了一座用装洗衣粉、洗衣皂的箱子堆成的“小山”。而货架上却已经空空如也,旁边还站着几个等着超市往货架补货的市民。 听说要涨价 市民都是“闻风而至” 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一位推着手推车的市民还在不停地往车里装洗衣粉等物,车里除了大袋大袋的洗衣粉和成捆的香皂外,没有其他商品。据这位市民表示,他们于前一天晚上得知洗衣粉等卫生用品将要涨价的消息后,第二天下班后特来购买,却没想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自己只能挑下剩下的尾货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另有不少不知情的市民望着空着的货架不知所措,“是否应该买下所剩无几的这几袋洗衣粉呢?”一对小夫妻在商量着,如果不买,似乎又觉得自己“吃亏”了。 超市不停补货仍然供不应求 即将断货 “我们不停的往货架上补货,可就是来不及,刚拆开箱子,就被市民抢完了。”据欧尚超市某负责人介绍,肥皂、洗衣皂和洗衣粉的“抢购战”从今天下午2点左右就正式打响了。直到晚上9点临近超市关门,依然有不少顾客在抢购洗衣皂和洗衣粉。 “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库存就快不够了。已经申请了紧急调货,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超市负责人无奈的跟记者说。 在苏州的另一家大型超市家乐福东环路店记者也见到了同样的场景。 “我们这边更夸张,从昨天晚上就有市民开始抢购了,现在就已经库存不足了,我们已经把最难卖的洗衣粉都拿出来卖了,可仍然供不应求。”家乐福洗衣粉专柜的营业员无奈地告诉记者。虽然家乐福方面也已经申请了紧急调货,可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持续下去,继“盐荒”之后,又将引来“洗衣粉荒”和“肥皂荒了”。涨价主要原因:原料价格上涨 四大洗涤用品巨头为什么在同一时间一起涨价?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原料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对媒体称:“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国内油价上涨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今年外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1.2%左右的税率。 曾锡文说,这些都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不过,日化行业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我 们涨价了,竞争对手却没有跟进,那惨的肯定是我们。因此,我们此次的平均涨幅没有超过10%。而且未来也不排除成本继续上涨而导致我们继续涨价。我们不是第一家涨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也曾向媒体表示,具体的产品涨价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原因肯定是原料价格上涨。 - 2011-03
24
质检总局严查央视“3.15”曝光企业违规违法行为
质检总局严查央视“3.15”曝光企业违规违法行为2011-3-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国家质检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晚会播出当晚连夜赶赴现场开展执法检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报,回应社会关切,取得了较好效果。 对“3.15”晚会,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包括安排在晚会上发布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要求各地质监局统一收看节目,对晚会曝光的企业和违法行为及时组织执法检查,为确保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被曝光企业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对后续查处工作,质检总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行动方案。支树平局长要求总局有关司局密切跟踪督导这几起案件的查处工作,彻底查清违法问题,从严惩处违法分子;加大与有关部门协调力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轮胎、餐巾纸专项整治行动,并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回应社会关切。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各地质检部门于晚会当晚立即行动,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天津锦湖轮胎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宝洁纸业及晨光造纸厂霸州分厂、江苏无锡泰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湖北武汉方圆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等违反内部生产标准或生产加工劣质产品的问题,迅速组织了执法检查。 对锦湖轮胎问题的查处,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天津市质监局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部署并采取了多项严查、督导措施。3月15日当晚,天津市和滨海新区质监局就进入锦湖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抽样送检,并责令该企业在事实查清前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3月16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即暂停了锦湖轮胎产品的13张认证证书,责令相关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质检总局还会商有关部门向全国发出通知,对全国的轮胎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并派出总局督导组赴天津,督导地方开展查处工作;3月18日,认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锦湖违反作业标准和轮胎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了会商研讨。目前对锦湖轮胎的调查取证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对伪劣餐巾纸问题,河北省质监局于当晚组织力量,对涉及的河北晨光造纸厂第三车间、石家庄宏飞餐巾纸厂、石家庄宝洁纸业、灵寿县荣军造纸厂、栾城县西营造纸厂、晨光造纸厂霸州分厂6家问题企业采取了一律立案调查、封存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抽样检验、责令召回等措施。 对涉及被曝光的保温材料企业,各地质监部门也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河北省质监局在当晚对涉及的廊坊华能建材有限公司、大城华阳聚氨酯有限公司等4家问题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对生产设备、原料和聚苯乙烯保温材料成品等进行了封存并抽样检验。江苏省质监局当晚也通知当地值班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被曝光的企业,执法人员从当晚10时开始进行入厂检查,现场查封无名称、无合格证的保温板共162立方米,并抽样送检。江苏省江阴市还成立了工作组,加大了对涉案企业的查处力度。武汉市质监局也在当晚对湖北武汉方圆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下属的武汉金圆挤塑板厂进行了执法检查,当即对产品依法进行封存、抽样送检,并下发紧急通知,对全市挤塑板及同类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据悉,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会同建设、工商等9部门,确定把保温材料列入今年联合开展的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的重点产品中,加大整治力度;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对汽车轮胎、一次性使用纸巾开展专项整治。 - 2011-03
24
河北将整治消毒产品
河北将整治消毒产品 2011-3-24 河北青年报 央视3·15晚会曝光我省个别企业违法制售问题餐巾纸后,各级有关卫生部门按省卫生厅部署,迅速对问题餐巾纸制售行为进行了集中查处。记者昨日从省卫生厅获悉,该厅正在着手制定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整治活动。 - 2011-03
24
CBA赛场最雷人一幕! 女球迷追送苏伟卫生巾
CBA赛场最雷人一幕! 女球迷追送苏伟卫生巾2011-3-23 TOM篮球 3月23日,季后赛首轮广东客场95-89战胜八一,虽然本场比赛亮点不多,但是赛后的一个小事件却引起了关注,那就是广东中锋苏伟在赛后竟然收到了一位女球迷赠送的礼物——卫生巾。 比赛结束后,广东球员在返回休息室的时候,苏伟突然接到了一位女球迷送的一包卫生巾,这个举动让苏伟好不尴尬,赛后苏伟也发微博回应了此事,他表示:“感谢宁波球迷倾情赠送的卫生巾,我暂时用不着,转手给有需要的随队记者了,她十分感谢!下次不用加包装了直接给我就可以!” 对于这个雷人的举动,苏伟的队友刘晓宇更是拍下了卫生巾的照片并上传到网上,同时他表示:“现在的小女孩的幽默感还真大胆!”。 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这位女球迷送卫生巾的真实原意,可能和苏伟的名字有相近之处,球迷用以恶搞一下,但是无论咋样,一位女球迷如此大胆开放的送如此礼物给男球员,这在CBA历史上恐怕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吧。 - 2011-03
24
唐山:工商部门查扣“三无餐巾纸”约325公斤
唐山:工商部门查扣“三无餐巾纸”约325公斤2011-3-24 燕赵都市网 201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骇人听闻的餐巾纸制作黑幕。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唐山市工商、唐山市质监等部门分别从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无餐巾纸”清查专项行动,特别针对餐巾纸行业的“三无”纸制品进行清理,确保人民群众用上放心纸。 据了解,在此次突击检查中,唐山市工商局要求各级工商部门以高度责任感,放弃休息时间,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因地制宜展开地毯式清查,特别是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农村大集、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卖店为重点清查区域和对象,凡发现“三无餐巾纸”一律下架封存。 据统计,截止目前,唐山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770人次,检查各类批发、集贸市场、农村大集206个,商场超市890家,经营户6039户,工商部门已查扣“三无餐巾纸”约325公斤,这些“三无餐巾纸”现已全部由工商部门查扣封存。 唐山市质监局也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生产餐巾纸的企业进行清查,对有问题的产品立即封存,生产企业一律关停、拉闸限电,对售出的产品立即下架召回。对检查中使用废弃的生活用纸、医疗用纸等做原料生产餐巾纸的企业,将严厉查处,并将建议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同时,唐山市质监局、唐山市工商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受理涉及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诉举报,举报电话唐山市质监局12365,唐山市工商局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