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
01
中国纸业: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产业转型
中国纸业: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产业转型2011-7-1 经济日报 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纸业)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通过收购佛山华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造纸行业,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并被确立为中国诚通集团的专业化纸业发展平台。 中国纸业现拥有造纸产能230万吨,商品浆产能40万吨,资产规模逾320亿元,是国内领先的烟卡、文化纸、热敏纸、无碳复写纸供应商,是国内最大的针叶浆供应商,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旗下纸业生产平台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两省,在全国造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产业重组、并购和联合 取得快速发展 在中国诚通集团提出的“以国际先进企业为标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业重组、并购和联合,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纸业集团”的战略定位指导下,中国纸业先后有效整合了多家企业的优质纸业资产和股权,资产规模大幅扩大,经营实力明显提升。 2005年6月,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间接控股佛山华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粤华包B(200986),商业模式从资本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变,正式进入包装造纸行业;2007年2月,珠海30万吨涂布白板纸项目建成投产;2009年6月,重组珠海经济特区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取得白卡纸生产技术平台;2009年7月,收购湛江冠龙纸业有限公司,进入特种纸领域;2009年12月,通过定向募集方式控股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冠豪高新(600433),成为其控股股东;2010年4月1日,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借助中国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诚通集团于2010年9月13日获得国资委批准新增“林浆纸生产、开发及利用”为其主业,是唯一一家以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 把控产业链上游资源,积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 中国纸业积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由横向单一谋求造纸产能扩张到对产业链上游资源把控的纵向延伸。不断开发国内和国际林浆资源,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纸品回收利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诚通集团刚刚获批增加林浆纸主业,中国纸业即于2010年9月21日,与湖南省国资委等七家股东签署了共同重组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成功控股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600963)。中国纸业出资25亿元现金对泰格林纸集团进行增资扩股,泰格林纸集团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联合重组,标志着中国纸业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履行国家战略使命,追求可持续发展 造纸工业是与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年,我国纸及纸板生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我国造纸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其中尤以产能结构布局不合理、优质原料过度依赖进口最为突出。今后,中国纸业将严格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关注造纸行业中的整合机会,走“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道路,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发挥央企的独特作用。 展望未来,中国纸业秉承“立足国内、着眼全球、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快速向林浆等上游环节延伸,布局海内外林浆资源保障体系;同时,注重走差异化道路,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不断提升竞争力,向着世界一流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集团迈进。 - 2011-07
01
2015年我国造纸行业总产能将达1.35亿吨
2015年我国造纸行业总产能将达1.35亿吨2011-7-1 消费日报 造纸行业供应增速将继续趋于放缓。记者近日获悉,按照行业内公司在2011-2015年间投产和计划投产的项目预测,未来5年,我国造纸产能的增量约为3500万吨,到2015年,我国造纸行业的总产能将达到1.35亿吨,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6%-7%。 供应增速的放缓源于行业未来需求增速的下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根据2000年—2010年间纸品消费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自2007年后,纸品消费量逐年下降,增速明显低于GDP的增速,并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迹象。根据预测,未来5年,纸品的年均消费量增速保持在6%左右。 尽管行业整体供应增速放缓,但景气纸种年增速仍高达15%-20%,发展将强于总体行业形势。据介绍,瓦楞和箱板纸的年增速将达18%-20%。伴随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社会各界对于瓦楞包装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瓦楞纸箱工业近年来年均增长率达18%-20%。据预测,2013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瓦楞和箱板纸市场。 与此同时,专家预测,高档包装纸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增速达15%。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装消费人均很低,美国每年每人用于包装的费用为311美元,日本460美元,欧洲385美元,而我国大约在12美元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3%-4%。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加快,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将推动白卡纸对涂布白板纸消费形成替代,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据分析,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非常相关,再生生活用纸在发达国家已拥有较高的普及率;而国内正处于导入发展期。业内预计,到2015年,潜在市场容量约70万吨,市场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 2011-07
01
广西宜州:开工建设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宜州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 总投资4亿2011-7-1 广西日报 6月29日,宜州市在洛东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总投资4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有力推动“蔗、糖、纸”产业循环发展。 - 2011-07
01
阳城县签约五十五亿元
阳城县签约五十五亿元2011-7-1 太行日报 近日,阳城县与香港东裕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伸性牛皮包装纸袋产业北方基地、美国低碳环保设备产业园基地两个项目将在阳城落户,签约总额达到55亿元。 记者在阳城县招商局了解到,香港东裕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和工程施工、造纸、高效绿色农业、包装材料、强电工程、弱电智能化工程等多个行业。这次在阳城县落地的两个项目总投资55亿元,其中伸性牛皮包装纸袋产业北方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选址在芹池镇油坊头村,占地面积200亩,预计今年8月份开工,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000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200人;美国低碳环保产业园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套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的生产基地,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解决3000多人就业。 两大项目的成功签约,对推动阳城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有关项目的实施细节正在进一步协商中。 - 2011-07
01
日化业并购:一切皆有可能
日化业并购:一切皆有可能2011-7-1 国际金融报 自去年10月以来,全球日化行业在资本的激荡下可谓风起云涌。 上周又有外媒称,联合利华计划以550亿美元价格收购牙膏市场冠军高露洁。若此次收购成功,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或将在全球市场形成鼎足之势,而在中国市场,国内本土品牌的话语权将进一步被削弱。 联合利华或拿下高露洁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分析师在投资者报告中透露,联合利华近期很可能会以超出高露洁当前市值368亿美元50%的价格发起收购,交易金额高达550亿美元。对此,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表示,若收购成功,将在科研和销售等方面对现有业务形成有力互补。 据记者了解,高露洁在全球牙膏市场份额高达45%,在中国市场单一品牌占有率也超过30%。若联合利华与高露洁整合,无疑将在牙膏市场上超越老对手宝洁。事实上,高露洁并非第一次传出被收购。早在2009年11月,就有消息称全球最大家用清洁用品公司利洁时ReckittBenckISer有意发起攻势。彼时,最先提出卡夫将竞购吉百利的野村证券分析师就称,或许高露洁与联合利华合并的可能性更大。 曾锡文则认为,决定收购是否可能的关键,一是对方是否愿意卖———如花王等私人控股企业就不愿出售,二是即使情投意合,也还需向欧盟、美国政府等申请批准。 “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国际大品牌间的收购纯属资本的博弈,与股价密切相关。”亚洲PHPC咨询总经理谷俊对记者表示。 据双方刚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联合利华去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增长12%至108.2亿欧元,而高露洁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从同期的40.8亿美元下降3%至39.8亿美元。 欧莱雅或加速收购雅芳 同样劲爆的两大绯闻对象——全球最大化妆品制造商欧莱雅和直销巨头雅芳也在上周同期发布了最新财报。欧莱雅2010年销售额从175亿欧元上涨至195亿欧元,其中中国区销售额超10亿欧元,成为集团第三大子公司。雅芳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仅增长1%至31.4亿美元,其中中国区总收入5500万美元,同比下降45%,实现净利润430万美元。 与此同时,欧莱雅财务顾问透露,部分高管及银行家很早以前就认为,欧莱雅应改为直销模式以促进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但现任董事长欧文·琼斯一直持反对意见。随着今年3月17日对直销持模棱两可态度的安巩上任,可能会促使欧莱雅收购一家直销企业,例如雅芳,或是更小的巴西纳图拉Natura、瑞典欧瑞莲OriflaME。 “当前国际日化市场的竞争已从营销层面的价格战、品牌战发展到资本战,资本运作成为扩大市场的最快捷方式,会导致兼并现象越来越多。”在赢正企业管理咨询首席顾问杨华斌看来,两桩并购案均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巨头的垄断与兼并这一不可逆转趋势的体现 - 2011-07
01
如何看待荧光增白剂的到来
如何看待荧光增白剂的到来2011-7-1 北京青年报 专家说道 出场专家:郝凤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荧光增白剂不仅渗透到了食品里,在许多的生活用品里都有所体现。英国物理学家George Gabriel Stokes于1852年首次阐述了荧光现象,1929年Krais.P首先发现6,7-二羟基香豆素具有荧光增白作用,1940年德国IG公司研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白剂,开始了其商品化历程。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的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近400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应用于造纸、洗涤剂、塑料、涂料、油墨、皮革等生产领域,其中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是用于洗涤剂、纺织品中的品种,这些品种大多是水溶性的。 荧光增白剂能吸收人肉眼看不见的近紫外光,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荧光增白剂这种光学性能被用来提高纺织品、纸张、塑料等制品的白度和光泽。在造纸工业中,有人把荧光增白剂比作该行业的“工业味精”,是生产高白度、高品质纸产品必需使用的功能性助剂,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后制备的纸张,白度可提高10%以上。 纸制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卫生工作者曾经对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FWAs(二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致突变性进行研究,其光毒、光敏和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2007年,我国卫生工作者对某地市场销售的一次性妇幼卫生用品中荧光增白剂情况进行调查,抽检一次性使用妇幼卫生用品109份,荧光增白剂检出率为10.09%,其中婴幼儿纸尿裤、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10.42%和12%。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荧光增白剂FWAs具有光毒、光敏和致突变性,有关专家认为鉴于FWAs的毒理学资料结论尚不统一,建议在贴身穿着的内衣裤、卫生巾和婴儿纸尿布中,不宜加入FWAs,以防造成伤害。目前国内一次性使用妇幼卫生用品的原料,部分为购买国外的纯木浆,而部分纯木浆已经添加荧光增白剂。 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有研究人员认为,在洗涤剂中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不但能改善洗涤剂的外观,同时还能增加被洗涤织物的白度或鲜艳度,改善洗涤效果。荧光增白剂最初应用于纺织纤维领域,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用荧光增白剂来改善塑料制品的感观色泽越来越受到关注。 评价一个化学品的安全性或者毒性,往往要经过各种毒性和毒理学的检测,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诱变性、刺激性、过敏性以及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等。实验表明,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采用手洗的方式洗涤衣物时,皮肤会吸附荧光增白剂。若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再用手接触含荧光增白剂的制品,则在72小时后,原先吸附在皮肤上的荧光增白剂就会因其他的洗涤活动而去除。 国外学者研究了荧光增白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他们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5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给动物口服或是采用插管喂入,排泄物中可检出荧光增白剂,但是在所有的器官中均未检出,表明荧光增白剂在动物体内不会被吸收。 国外学者关于荧光增白剂黏膜刺激、伤口愈合过程、皮肤过敏试验、致癌性等研究方面,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未看到显著的损害效应,但是也存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看到的损害效应,是荧光增白剂所致,还是其他附加因素的结果。 荧光增白剂已经进入到我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将如何看待荧光增白剂的到来? 首先需要看到关于荧光增白剂生物安全性的争论是存在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荧光增白剂是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化工产品,类似于在食用菌中人为添加,无论是否导致了中毒的发生,都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有作者认为,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内蓄积,削弱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还可能导致细胞畸变。在与人体密切接触的产品,荧光增白剂的应用应当有所限制,例如国家关于一次性生活用纸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整治工作中规定,质地良好的卫生用皱纹纸的自然白度可以达到要求,无须添加荧光增白剂。 - 2011-07
01
太阳纸业:打造全球先进跨国造纸企业
太阳纸业:打造全球先进跨国造纸企业2011-7-1 大众日报 太阳纸业是一家全球先进的跨国造纸集团和林浆纸一体化企业,集团专于一体化产业链的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领军者和践行者。30年来,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下,太阳纸业以传承华夏造纸祖业,标领世界纸业文明为发展宗旨,由一家默默无闻的造纸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高档纸品制造商,是世界造纸百强之一、中国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中国最大的高档涂布包装纸板生产基地、中国食品级包装用纸领军企业,荣列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99位,2010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15位。 太阳纸业是深交所上市企业,业务涉及造纸、化工、外贸、电力、科研、林纸、酒店、投资等领域,拥有资产总额156亿元,年浆纸产能350万吨,员工1万余人。集团总部设在山东兖州,拥有15个分公司,旗下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和美国,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国、美国、非洲、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太阳纸业在行业内率先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食品安全、森林监管链五大体系认证。集团主要品牌有金太阳、华夏太阳、天阳、威尔等,主导产品为高档涂布包装纸板、高级美术铜版纸、非涂布高级文化办公用纸三大系列。集团与当纳利、中华商务、深圳雅昌、外研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服务于麦当劳、肯德基、LG、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茅台、五粮液、红塔、红云、白沙、青啤、伊利、蒙牛、汇源、康师傅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太阳纸业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集团寄予殷切期望。企业荣获“全国造纸行业十佳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全国工商联系统优秀纳税会员企业”、“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太阳纸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加快”的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中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原料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由于太阳纸业发展的突出业绩和出色表现,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会长、集团董事长李洪信先生被授予“2010锐思亚洲造纸业最佳CEO奖”。 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太阳纸业始终坚持“高、精、特,差异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掌握造纸节能、环保领域重大、关键的前沿技术,打造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传统造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集团在行业内首批成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起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2011年,企业又投入1亿元,建设高标准的研发技术中心;承担的造纸机器人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并成功投入使用;2010年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申报科研成果10多项;开发的无菌液体食品包装纸,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亚太区空白;开发的中高浓纸浆清洁漂白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浆。高端、高质、高效和绿色、集约、循环的发展理念在太阳纸业真正得到诠释和实践。 海外扩张搭起跨国造纸集团大框架 太阳纸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东南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老挝建立浆纸林原料基地和制浆基地,在越南配套建设绝干木片散货码头和木片加工厂,在中国建立世界级的有竞争力的绿色生产基地。老挝林浆基地已顺利启动,一期工程投资2亿美元,造林10万公顷,配套建设30万吨制浆项目;越南木片专用码头投资1500万美元,年吞吐量达到200万吨,3-5年时间形成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形成了跨国造纸集团的大框架,开拓新的发展格局和空间。 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达全国领先水平 太阳纸业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累计投入14亿多元用于污染治理,实现了企业、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与互惠共赢。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的中水资源化深度治理工程,让废水得到进一步的生物降解和自然氧化,外排水质COD达到60mg/L左右,最终进入河流的排放出境水质COD稳定在30mg/L以下,实现废水充分循环利用,达到景观用水和农业灌溉的水质标准,在我国造纸行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同时,太阳纸业开工建设了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水处理污泥、树皮、木屑发电,投入使用后可形成4.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能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老挝林浆基地建设,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原料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地球生态。森林每生产1立方米的蓄积,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按照碳汇价格每吨3美元计算,仅老挝10万公顷造林每年碳汇效益可达到2700万美元。集团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优秀循环经济企业”、“山东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十佳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回馈社会造福职工 太阳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倾力回馈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集团累计缴纳各种税金20多亿元,直接解决就业1万多人,相关产业吸纳和带动就业3万多人;集团及其旗下企业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投资3亿元,建设太阳花园城职工住宅小区,让职工安居乐业;关爱弱势群体,为扶贫、救灾、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和慈善事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捐赠和扶持。集团董事长李洪信先生无偿捐资1亿元用于兖州新一中建设,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实现新的发展;投资8亿多元建设五星级圣德国际酒店,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拉动社会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造福和惠及当地人民,让太阳纸业的股东、合作伙伴、员工和相关利益方都分享到企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豪情满怀展宏图,信心百倍创伟业。英姿勃发的太阳人正在科学发展观旗帜的指引下,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减排为发展主线,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林浆纸一体化企业,打造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绿色环保、管理规范、持续发展的知名跨国造纸大集团,跻身世界纸业50强,托起一轮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