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
29
奢侈大牌包装纸袋:没那么简单
奢侈大牌包装纸袋:没那么简单2011-8-29 四川新闻网 去香港扫货归来,Chanel、LV、Gucci一堆,为了节省空间,把包装统统拆掉装进旅行箱,几个纸袋虽然好看但却没什么用,就随手往垃圾桶里一扔…… 往后这纸袋可别再随便乱丢了,还能卖钱。前不久,韩国爆出了一个专门买卖奢侈品购物袋的“二手纸袋市场”,奢侈品的粉丝们在上面购买自己喜欢的二手纸袋,Chanel的纸袋甚至售价高达30美金。在淘宝网上,Chanel的超大号纸袋售价在200元左右,交易记录显示已有好几位客人下单购买。 Chanel、LV、Hermes的纸袋最贵 据每日商报报道,在淘宝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发现,很多卖家都会出售像Chanel、LV、Hermes、Cartier、Burberry、D&G、Ferragamo、宝格丽、DKNY等大牌的纸袋,LV、Chanel的纸袋最受欢迎,记录显示“近日成交”很频繁,还有一些IT.、连卡佛等店铺的纸袋也有客人购买。 各种纸袋的价格在5元到200元之间不等,售价最贵的纸袋是Chanel的超大号纸袋,卖家连尺寸也标注明确,是52cm×14cm×39.5cm,有C贴纸的那种,200块一个,原来有3个目前卖到只剩下1个。LV有一款日本专柜的超大号纸袋,售价也在200元左右。Hermes的大号纸袋售价在150元左右,纸盒、防尘袋一应俱全。 其余大部分品牌的纸袋售价都在100元以下,根据纸袋的尺寸有所区别,像Gucci、Burberry的纸袋基本在30-70元之间,特别小号的纸袋售价就在8-20元之间,一般用来装化妆品或是小手链之类的物品。 韩国早有二手纸袋交易市场 将二手的纸袋拿来卖钱,其实在韩国早已是很普遍的事情。 据报道,韩国的很多二手网站上都有二手纸袋的交易,一般来说,像Burberry、LV这类购物袋的价格在23美金左右,最贵的纸袋价格高达30美金。 而这种二手纸袋交易则让不少销售商大呼后悔,“过去我都把纸袋直接丢掉,现在公司都会留下这些纸袋。”其中一位销售商说。 不过,也有韩国大学的心理教授对此表示惊讶,他们分析之后认为,这类行为有点像买假冒名牌,花钱去买大牌纸袋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确有些令人费解。 不论是不是虚荣心在作怪,二手纸袋交易的确已经在国内出现。有业内人士猜测,除了有收藏纸袋癖好的客人,也有一些是买纸袋来配自己的礼物拿去送人,这样给对方的感觉会更靠谱一些,而收礼方也会对“礼物系专柜购买”这一点深信不疑。 大牌Sales称,纸袋成本在5欧元以上 “其实,别以为这些只是纸质的袋子,其实价格也不便宜。”一家大牌店的Sales说。 不少大牌纸袋的所用的纸质都相当厚实,而且工艺复杂。据资深人士透露,这些纸袋所用纸质的原料比普通铜版纸起码要贵出2-3倍。不仅纸张本身的价格不便宜,还要经过覆膜、过UV、烫金、印金等复杂工艺,能防水、防磨损,这样一来价格自然就高了。而且国外的人工成本也比较昂贵,要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成本在5欧元以上就稀松平常了。 宝格丽的负责人透露,店铺内的所有纸袋均系“进口产品”,基本都是意大利工厂直供,跟随着货物一起从意大利发往国内,普通纸袋的成本价在5-6欧元。如果是限量版的纸袋就更贵,比如专为125周年设计的纸袋,因为是特别定制的,纸袋上的Logo都是手工印制,还撒上了金粉,这类纸袋就远不止5欧元一个了。 - 2011-08
29
美国大学教授谈创新:苹果宝洁可以复制
美国大学教授谈创新:苹果宝洁可以复制2011-8-29搜狐IT 并非每个企业都和苹果一样,由梦幻式领袖乔布斯掌舵,他于最近辞去CEO职位。不过每一家企业如果想独领风骚,就必须带来新创意。 那么,一家普通的企业如何转变成“苹果”呢? 管理学学者们认为,企业有一些特定的方法来获得创意,推行新品。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通用电气前首席创新顾问维佳·戈文达拉扬(Vijay Govindarajan)说:“苹果的成功不必神秘化,它可以复制。” 众所周知,苹果前CEO乔布斯深度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产品开发。戈文达拉扬认为,在一些高创新的企业,好的创新来自组织的各层面,而不只是高层。在大多企业,问题在于员工的投入。 马萨诸塞大学伊森伯格管理学院(Isenberg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阿兰·罗宾逊(Alan G. Robinson)认为,美国员工的创意平均每六年会采用一次,而一些创新力强的企业数据明显要高。 高层领导相当重要。罗宾逊说,需要有前瞻的领导,他们“得允许创新文化渗透”。换言之,领导要提供时间、员工、资金及其它资源来执行新创意。 一些企业,比如Google,它提供员工非工作的活动时间,主要用于创新。给员工时间让他们自由创新,这可能很昂贵,尤其是许多公司员工短缺。罗宾逊认为,这样做还是有回报的,他说:“当管理层占尽时间,创新也就远去。”Google Gmail、News及公司的其它产品许多来自员工试验,当然Google也有许多失败之作,如Wave和Buzz。 执行创意比获得创意常常要困难。执行创意涉及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失败,包括给最有希望的创意排序。戈文达拉扬说,关键是保持低开发费用、保持快速假设性测试,让公司可以承受实验。 观察不只可以让用户告诉你他要什么,还可以理解用户真正要什么。哈佛商学院研究创新的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说,宝洁最近几年的新品之所以成功率高,是因为了解到用户担心衣服闻起来有拨号(推出Febreze空气清新剂),他们想找到简单的办法清洗地板(速易洁Swiffer拖把)。 每年宝洁要花20亿美元用于研发,在过去十年,宝洁重新布置了新业务战略,因为它发现只有15%的创意(由特定方法构思的创意)达到了营收和利润目标。 曾经,宝洁汰渍品牌增长放缓,不过公司为它注入新活力,使品牌包括了许多不同的产品,甚至还有干洗剂,品牌再度焕发活力。汰渍众产品过去10年销售额翻倍,达240亿美元。并非所有的新创意都成功,比如Swash就失败了,它隶属于汰渍,产品可以衣服更清新,今年已经停产了。 - 2011-08
29
“问题门”频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问题门”频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011-8-29 南方都市报 从罪无可赦的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身陷“问题门”的企业往往在东窗事发后才“诚恳”地向公众道歉,这显然远远不到位。一个企业的诚信问题绝非道歉可以解决,各类谎言与说法无不拷问着社会道德的底线。 “企业形象与行业公众形象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形同鱼水。企业在谋求发展时,要与行业公众形象紧密结合,不但不能做有损行业形象的事,也不能只做到独善其身。为行业公众形象建设承担应有的责任,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上周由南方都市报和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行业公众形象论坛”上,九方马总经理王万军表示。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CSR Asia企业社会责任亚洲中国区总负责人何智权、益海嘉里集团政府及公共事务副总监肖土池、东亚银行(中国)公司市场策划及传讯部总经理韩志远、宝洁中国C SR负责人王云涛、嘉士伯中国公共关系负责人胡钺、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合伙人陈北元纷纷发表精彩观点,分享各自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并探讨了动摇行业公众形象根基的因素以及维护行业公众形象的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是提供安全产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言,子贡问孔子,一国要想安定需要哪几个条件。孔子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除掉一条,孔子答可去兵,再去一条可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论是交友、齐家,还是经商、为政,都离不开诚信二字。 当不止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爆发出种种问题,就不再能归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需要更深层次地思考商业伦理的缺失,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南方都市报就此携手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联合推出“中国行业公众形象论坛”,汇聚各方智慧,搭建公共沟通平台,承担探索中国行业公众形象建设的路径,记录中国行业公众形象成长进程的使命。记者了解到,在月初展开首季活动《稻盛和夫哲学与行业公众形象建设》,邀请畅销书《活法》译著者、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董事长曹岫云等从提升企业家心性与行业公众形象建设方面进行讨论之后,本季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公众形象》话题中,各路精英则聚焦“如何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促进行业公众形象”。问题门’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迷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让整个行业的公众形象受损,进而连累到企业的发展。”王万军表示,如果企业能够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不但有利于树立社会公众形象,更会促进所处行业的社会形象。 事实上,行业的公众形象是由企业形象个体组成的,要想建立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简单而言就是行业内的每个企业都尽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果背离了这一条,这个企业就不存在了,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最基础的便是为社会提供安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益海嘉里公共事务及品牌传播副总监肖土池表示,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之中怎么承担,或者说发生大事件时如何起到表率作用,也会奠定在行业和公众前的形象。 嘉士伯中国公共事务负责人胡钺也强调,取得共识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责任的第一步,而共识是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产生的,“嘉士伯在与消费者沟通方面做得最多的就是提倡理性饮酒。”宝洁中国CSR负责人王云涛亦称,产品和服务是快速消费品整个价值链里面最核心的,宝洁之所以存在174年,一直坚持不懈地了解消费者需求非常重要,“不是说从我们的角度看哪一个产品更加盈利,而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哪些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 直销业捐赠比重国内各行业最大 而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行业,直销业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脱离过被公众用有色眼镜观察的命运,甚至一度被明令禁止。重新被立法开放后,消费者对行业的看法仍是毁誉参半。但正是这个行业,在经济低迷时逆市飘红,在各种大灾大难面前,其捐赠与产值的比重成为国内比重最大的行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直销企业,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在论坛上详细地讲叙了直销行业公众形象发展的进程,认为尽管近年直销行业公众形象建设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建设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建设直销行业公众形象存在几大难点:一则对人员的依赖性过强,销售人员的素质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形象的好坏,企业就显得很被动;二则是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业人员众多,关系也比较松散,流动性大,如果培训跟不上,素质就很难保证,行业形象建立可能更加困难;三则推销的挑战性与艰难性很大,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曲折与误解,所以必须不断地打气鼓励,做好心态建设;再就是中国特有的难题,直销在中国背负历史包袱和传销的负面影响。”黄德荫表示。 在王万军看来,直销行业在承担行业公众形象建设方面可以用四个“自”来概括。第一是已成为行业共识的自律,其实就是做好自己,规范直销,打击传销。第二是自爱,在激烈的行业中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不搞恶性竞争。第三是自助,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要相互一起建设。第四是自宣,中国有一句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建设行业公众形象要自我宣传。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让公众看到行业优秀的一面。 必须先懂法,再谈CSR “产品制造中添加不合法的添加剂,企业运营中拖欠工资等让行业形象贬值的行为。还有那些形象不特别好的垄断行业、高社会和环境代价的能源行业,以及一些经营透明度很低、让人永远搞不清运作过程的神秘企业,都容易令外界对整个行业的形象产生质疑。”在CSR亚太区总裁何智权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看行业的形象并不是看企业的运作实际情况,而是习惯性地受到单一事件的影响,比如三聚氰胺和郭美美事件。据报道,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来,各地红十字会收到的社会捐款大幅缩水。 “一个郭美美就让人觉得整个公益行业都是腐败的、不透明的,所以企业做每件事之前都要考虑到影响。”在何智权看来,真相是怎样主要是取决于社会对你的认知是怎样。而企业在行业不好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影响呢?比如三聚氰胺之后大家都跑到香港去买奶粉,公众形象不好的行业也更容易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使企业面临重大舆论压力,处理不好可能股价大幅下跌。“公众在一个行业形象不好,但又不得不购买这个行业生产的产品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在最坏里面挑最好,所以在行业形象还没有改善之前,只能先把自身做好,成为行业领袖,再把行业的形象往上提升。” 至于企业如何做好C SR (企业社会责任),何智权认为,C SR首先必须是基于法律、基于商业原则、基于企业生产守则的。其次,CSR不是“责任重担”,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将社会责任看作是重担,是因为没有一个评估体系可以看出这个投入跟产出是多少。其实C SR是通过管理社会责任,将很多不同的元素放到商业运作里面,然后利用它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应将C SR作为一个理念渗入到商业运作的各个层面。” 何智权强调,虽然眼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关注,但当企业在讨论该问题时却连基本的守法遵章都没有做到。“我们必须先懂法,再谈CSR,先把企业本身的问题解决了,再去考虑如何做公益,如何参与社会发展,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对话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 在华改变传统直销模式提升行业形象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直销行业种种“问题门”面前,安利作为行业龙头有何举措以重塑更好的行业形象? 黄德荫:一个企业假如履行自己的责任,就可以彰显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全世界的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且大家的价值标准是一样的,看到你很努力地做一件事情就会尊重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公司做好,别人才会觉得你值得尊重,值得去跟进,可以带到行业中间,提升整体形象。安利以农民工子女作为帮扶对象,今年5月成立公益基金会,注册资金1亿元,希望在留守儿童的营养和流动儿童的教育方面做一些事,跨出新的一步。再者是要组织行业的合作,目前北京大学直销发展研究中心旗下有10多个企业,每年都开4次会,每次都会有调研报告,去年15家企业还共同签署了行业自律协议。 南都:直销员是直销行业面向客户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安利采取何种方式对直销员的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 黄德荫:在这方面,安利的做法是教育先行。我们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营销人员专属的培训中心和教育网。我们的培训方针是:全员覆盖,全程相伴,公司的正确资讯要一竿子插到底,覆盖所有营销人员,避免信息过滤及虚假信息的传播,营销人员也要在从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接受到公司量身定做的培训,受到正确观念的引导。 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处罚惩戒的作用。为此,安利(中国)在全球首先推出了八级处分制度,建立了包括营销人员营业守则、十项警示、十项禁止在内的多项规章制度,严处各种违规行为。 南都:在中国,安利的直销模式与全球相比做出了很多改变,这些改变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德荫:在海外的传统直销中,我们是把直销员推到前面。直销员的素质好,行业和公司的形象就好,但也造成了公司形象不太好控制和建立。但中国政府一开始就对直销行业进行了强势管理,出台很多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我们必须去配合政府法规,所以告诉营销人员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制定了强势的营销制度和强势的引导态度,对直销行业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帮助。再就是直销在海外不做广告,也没有店面,都是靠口碑相传,但在中国做了不少广告,开了挺多店,做了很多市场活动。消费者看到广告就很相信这个品牌,看到店面觉得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找到你,对于形象建设也很有帮助。 - 2011-08
29
齐峰特纸:立足科技创新 着力做强做大
齐峰特纸:立足科技创新 着力做强做大2011-8-28 科技日报 山东齐峰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76年,是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装饰原纸生产基地,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并于2010年12月在深市成功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300余人,总资产25.7亿元,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双峰”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人造琥珀屏风隔板纸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 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该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标杆,对主导产品和关键配套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牢牢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近两年,公司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分别从德国、法国等国家进口一批关键高端设备,对现有生产线升级改造,现有11条生产线全部达到国际先进装备水平,产量、质量大幅度提升,能耗大幅度降低,相当于新增一条年产2万吨的生产线,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6000万元。 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新产品研发,该公司依托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密切与高校院所合作,当前公司拥有190多项专利,被评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十一五”期间,公司研发并成功实施产业化新产品18个。同时,公司注重抢占行业制高点,先后承担了《装饰原纸》国家标准和《表层耐磨纸》行业标准的起草。 把项目建设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该公司坚持扩总量、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走出了一条“产业高端化、技术自主化、品牌国际化”的发展之路。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年产5万吨装饰原纸生产线,年产1.5万吨耐磨纸生产线等4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2010年,该公司投资2.4亿元,新上一条年产5万吨的装饰原纸生产线,主要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从欧美国家引进,是国内最大的装饰原纸生产线,目前项目已竣工投产,年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同年8月,又新开工年产1.5万吨耐磨纸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是当今世界耐磨纸行业中纸机最宽、车速最快、产量最大的造纸机,可以承接世界上任何尺寸的耐磨纸订单。 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该公司围绕原材料大幅度上涨、产品价格滞后的严峻形势,积极转变生产、销售考核机制,把过去按数量考核改为按毛利润考核,层层签订合同,形成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制,高附加值产品翻了一番多。 为规范管理,该公司还不断加强内部培训,实施了“里、中、外”综合培训策略,从西欧邀请知名企业CEO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帮助企业建立起各项技术指标数据分析系统。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齐峰股份正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装饰原纸生产基地。 - 2011-08
29
山东造纸传来好消息 一根稻草的“救命”价值
山东造纸传来好消息 一根稻草的“救命”价值2011-8-27 山东电视台 四年前,国家为优化造纸产业结构,制定了严格的禾草浆造纸限令,禾草真正成为造纸业的“救命稻草”,然而,国家环保部日前却对禾草浆造纸产业政策禁区主动突破,批复了山东聊城泉林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使“稻草”重新传递"救命"信息。 这一秸秆利用项目2年后建成投产,届时年产值120个亿,相当于再造1.5个新泉林。以泉林现有的技术,1吨农作物秸秆制浆排出的COD是0.4千克,不到自然弃置的万分之三,生产1吨麦草浆,可减少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2.5吨,节省木材4方,约合保护人工林2亩。 目前,山东每年的秸秆资源约7500万吨,大都闲置浪费或焚烧污染,依托高新技术的“救命稻草”再度问世,对山东造纸业来说是个利好。 - 2011-08
29
福建尤溪县整治造纸行业
福建尤溪县整治造纸行业2011-8-26 中国绿网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为推进尤溪河流域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始整治造纸行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的造纸生产线,并奖励自动关停落后生产线的企业,扶持推动造纸企业创新和升级。 此次被列入淘汰范围的有5家造纸企业的9台(套)1092型造纸生产线。 - 2011-08
29
重庆潼南一造纸企业排污权卖了700万元
重庆潼南一造纸企业排污权卖了700万元2011-8-26 重庆晨报 重庆潼南的一家造纸企业,拿出2000万元搞技改,不仅使得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达标了,而且省下的603吨排放指标拿到重庆联交所交易,为企业挣了700万元。“截至今年8月24日,全市共完成了111次排污权交易。”市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兵昨日就此接受了媒体采访。 省下排污指标能卖钱 减少COD、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重庆“创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不仅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给减排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收益。 潼南有一家纸业包装公司,投入了约2000万元,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通过安装回用水泵,提高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率、改进生产工艺,由此提升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等指标,使得企业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在达标基础上,还减少排放603吨。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相关制度颁布后,经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该企业在今年7月,将削减下来的603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通过交易平台挂牌转让,为企业挣到约700万元的收入。 点点鼠标就搞定交易 排污权交易试点,是重庆在2009年9月启动的新举措,为此重庆还建立起了全国第一家“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手里有排污权指标的企业,就可以把这个指标拿到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2010年12月1日后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工业项目,必须通过购买排污权获得排污指标。 而在排污权交易中,重庆在全国首次采用网络电子竞价。马文兵说,通过网络电子竞价,买卖双方不用到联交所,照样能完成排污权买卖。譬如,有一家在重庆投资的台资企业,想要购买一些排污指标,在了解到可以通过网络电子竞价后,这个企业老板就在他台湾的办公室,登陆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在网上就完成了这一笔交易。 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益 “其实,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行后,企业减排投入力度显著增加。”马文兵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今年8月24日,重庆共组织实施排污权交易111次,成交金额超过了1683万元。其中,COD排放权交易84次,成交量是546吨,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27次,成交量1603吨。 这组数字的背后,不光透露了重庆企业在污染物减排上的力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易,激发了企业加大技改热情,增加了企业排污的投入。排污权交易带来的好处很多,马文兵说,通过排污权的有偿使用,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而引入经济激励措施,使得企业自觉自愿的减排,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成本,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