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
28
每小时挽救一条生命”宝洁累计提供超过50亿升安全饮用水
每小时挽救一条生命”宝洁累计提供超过50亿升安全饮用水2012-9-28 宝洁 宝洁公司“儿童安全饮用水”项目9月17日宣布已经累计提供超过50亿升安全饮用水,其通过提供安全饮用水每小时挽救一条生命的活动取得阶段性成绩。从10年前开始通过宝洁水净化技术为发展中国家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到现在累计供水50亿升, 这意味着累计拯救了超过26,000条生命,预防了超过200,000,000天的疾病。第50亿升水是通过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合作项目在马拉维提供的。 - 2012-09
28
宝洁荣获Spikes Asia2012年度广告主大奖
宝洁荣获Spikes Asia2012年度广告主大奖2012-9-28 宝洁 2012年9月16日至18日,亚太地区广告创意交流盛宴Spikes Asia创意广告节在新加波举行,宝洁荣获年度广告主大奖。 宝洁亚太区首席营销官Freddy Bharucha作为代表领奖,他表示: “宝洁一直以来都坚持以细微而有意义的方式去亲近和美化人们的生活。能够代表宝洁亚太区全体品牌建设的员工接受这个荣誉,我十分感动。” 对于宝洁的获奖,戛纳广告节主席 Terry Savage说,“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宝洁荣获2012年广告主大奖,并期待他们今后在创意和灵感上带给我们更多感动,获得更大的成功” 。 Spikes Asia创意广告节,是由戛纳国际广告节与亚洲媒体合作的,专门为亚洲举行的创意活动。据统计,自从Spikes Asia创意广告节推出四年以来,宝洁公司已夺得不同领域的五个金奖,十一个银奖和十一个铜奖。 - 2012-09
28
宝洁“为母亲喝彩”奥运营销项目屡获殊荣
宝洁“为母亲喝彩”奥运营销项目屡获殊荣主题片《最幸福的工作》荣获艾美奖年度最佳电视广告片2012-9-28 宝洁 9月中旬,美国电视艾美奖在美国洛杉矶的诺基亚剧院举行了颁奖典礼,宝洁2012奥运营销项目“为母亲喝彩”的主题片《最幸福的工作》,获得了年度最佳电视广告片奖。 艾美奖(Emmy Awards)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是和电影界的奥斯卡奖一样包含普通奖项和技术奖项。而荣获年度最佳电视广告片的是宝洁公司为伦敦奥运倾情打造的《最幸福的工作》。为拍摄《最幸福的工作》, 宝洁公司特别邀请屡获殊荣的导演亚历桑德罗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ález I árritu),取景四大洲不同城市,包括伦敦,里约热内卢,洛杉矶和北京,在历时两分钟的广告片中热情讴歌了母亲在培养孩子尤其是培养作为奥运选手的孩子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幸福的工作》于四月在社交媒体,电视,平面媒体等全面上线,吸引了成百万观众。 宝洁全球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执行官毕瑞哲先生(Marc Pritchard)说,“祝贺并感谢所有参与了这个让人感到惊艳的活动的人。” 宝洁北美集团总裁梅尔希利(Mel Healey)说,“这是宝洁历史上另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 与此同时,2012年9月13日至14日,群邑中国在大连举办了第三届区域会议,宝洁奥运营销项目“为母亲喝彩”获得“年度活动大奖”。 - 2012-09
28
河南武陟高速造纸机研制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河南武陟高速造纸机研制项目通过国家验收2012-9-28 焦作日报 9月25日,经过国家项目验收专家组考察,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造纸机的研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验收由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和条财司共同组织,聘请国内纸浆造纸、造纸工程自动化、财务等专家11名组成专家组,由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胡楠教授担任组长。市科技局局长翟耀南,武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县委副书记魏国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迎军,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杨志伟,副县长张戊己,江河纸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姜丰伟陪同专家组进行项目验收。 国产高速造纸机的研制项目,在高速造纸机集成装备关键技术、白水回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电气传动控制、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纸病检测系统、断纸检测系统、施胶涂布机、压光机、卷纸机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智能型稀释水横幅定量调节系统及微湍流发生器的水力式流浆箱、加压脱水靴和弧形脱水箱的夹网成型器、封闭引纸和纸幅稳定器的干燥装备的创新型更加明显,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该项目完成了纸浆流送新技术及白水稀释型水利式流浆箱新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夹网成型器的研发、靴式宽压区压榨装置的研发、高效节能干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工作车速1200~1500m/min文化纸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工程五个课题。 该项目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其中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项,目前仍在审批的有15项,发明专利4项;该项目的研制对提高造纸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推动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实地参观考察了国产高速纸机项目现场,察看了项目试运行情况。随后,专家组一行就国产高速纸机的研制项目验收召开专题会议。项目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教授从项目立项的目标、执行情况,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情况,所获得的专利授权情况,课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后评估,实验基地中试线和示范点,经费的决算和经费使用评价,组织管理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8个方面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姜丰伟就项目的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汇报。 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造纸机的研制项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国产高速纸机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后,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造纸机的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 2012-09
28
APP探索生态友好发展模式 做造纸先锋
APP:探索生态友好发展模式 做造纸先锋 2012-9-28 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应需求的不断攀升,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纸及纸制品生产国和使用国,根据中国造纸协会2012年5月14日发布的 《中国造纸工业2011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9930万吨,消费量为9752万吨,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可与之相矛盾的是,长期以来,中国造纸工业却一直以重污染行业的形象示人。随着各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如何找出一条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成为摆在众多造纸企业面前,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中国造纸行业的领跑者,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APP(中国))已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造纸业发展之路。 重环保生态、经济双丰收 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APP(中国)已累计在环保方面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通过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造纸行业环境保护的领先企业。 目前,APP(中国)在国内兴建的所有浆纸厂和6家林业公司都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各主要工厂吨纸废水平均排放量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1/2、吨纸COD(化学需氧量)平均排放远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在环保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2011年全年公司在华销售额超过383亿元人民币,旗下唯洁雅、清风、彩蝶、金贝等众多品牌产品均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真正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两型一绿”的现代造纸业 走进APP(中国)旗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厂区,完全不见传统造纸厂 “白沫喷涌、黑水横流”的景象,金华盛的黄总监还告诉笔者,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超过6亿元,其中斥资2800万元建设的具有国内顶尖水平的中水回用系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造纸企业COD排放量和悬浮物排放的限值分别为100ppm和50ppm,而按照金华盛的污水处理能力,可以将上述指标分别控制到60ppm和22ppm,完全符合排放标准。但公司并不满足于此,通过中水回用和废水提标改造,可以将最终排放废水中的COD排放量和悬浮物分别进一步控制到低于47ppm和10ppm水平;与此同时,使用中水回用工艺,还可以将原本每天产生的约11000吨废水中的7000吨,改造成可以直接用于纸制品生产的锅炉用水。系统投产后,帮助工厂实现年节约用水256万吨、COD和悬浮物总量分别年减排214吨和112吨。 APP(中国)公关总监张文展告诉笔者,与“两高一资”的传统造纸业完全不同,APP(中国)发展的是“两型一绿”的现代造纸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色循环产业”。 由于建国之初,我国林业资源相对匮乏,且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可用于造纸的林业资源稀缺。鉴于实际情况,我国当时的造纸原料主要是以草为主,由于以草为原料的造纸工艺存在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黑液提取低、碱回收率低等一系列缺陷,也造成了我国过去的造纸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大的特点。这一局面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重新确定造纸原料以木为主的发展路线,才开始有所改观。从那时起,旧的生产工艺逐渐被淘汰,全国各地的造纸企业也由当时的上万家减少到现在的3000家左右,但其中真正称得上现代造纸企业的,也还只是少数。 林纸结合方为造纸业发展正途 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无疑是现代造纸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方式。这种经过世界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多年实践经验的产业模式,也正是APP(中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 所谓林浆纸一体化,就是指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在确定工厂选址后,首先在选址周围市县种植人工林,以满足浆厂的原料供应。当浆生产出来后直接运到附近的纸厂,用湿浆直接生产纸产品。 张文展向笔者介绍,通过将各个环节整合到一起的产业布局,可以有效地解决环保、原料供应、乃至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如人工林与浆厂的近距离结合,就能很好地解决运输距离等问题,而直接用湿浆生产纸,又可以省却烘干、装卸、运输、重新打湿、绞碎等一系列工序,每吨纸的生产可以从中节省约100美金的成本。尤其是造林,可以循环供应、生生不息。很多产业都是资源消耗型的,而林纸业却可以做到林业资源循环再生,这是很少见的。所以他认为,传统造纸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属于夕阳产业,而林浆纸一体化这样一种生产模式是朝阳产业,是接下来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2001年,《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发布,被看作是国家推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的信号,到目前为止,国内走林浆纸一体化的企业不到40家,加上一些也种树但规模略小的企业,总数不到70家,总共种植面积约为250万公顷。 而APP(中国)实际上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在国内投资造林,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时至今日,林浆纸总投资额已近1200亿元人民币,仅在中国种植人工林面积就达到30万公顷,主要栽植桉树、相思、木麻黄、杨树、松树等树种,林场遍布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河南、江西、湖南、安徽八个省区。目前公司林务总部设在海南,且已在全国成立22家林业公司负责林场的管理和维护,2家苗圃负责树种培育和苗木生产。适度的开发速度和优良苗种的培育、开发,也确保了APP(中国)的人工林始终处于健康的可循环发展之中。 张文展表示,APP(中国)造林主要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首先,在生态方面,APP(中国)目前在国内的人工林每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800万吨、释放氧气580万吨,同时还能够有效遏止水土流失,对于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方面,通过自有人造林供应木材,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对于收购林木原材料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有效控制成本;而在社会效益上,还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目前APP(中国)林务直接雇佣人力约2000人,承包商与供应商近1000家,用工近10万人次约900万人工时。 践行社会责任做中国造纸业先锋 截至2011年底,APP(中国)慈善捐款已超过6亿元人民币,由金光集团创始人家族创办的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发起或参与各种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援灾建设等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同时,作为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先企业,APP(中国)的社会责任也体现在对于整个行业的引导方面。积极主办各类行业活动,促进行业交流,通过自身实践带动产业链发展。依靠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APP(中国)能更好地为更多国内同行业的企业提供榜样,以林浆纸一体化的成功实践落实循环经济,推动中国造纸的变革和转型,为整个行业实现低碳经营和永续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遵循“两型一绿”的现代造纸业发展原则,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循环造纸产业。通过生动的例子,来改变人们对于传统造纸污染严重、破坏环境的不良印象。APP(中国)位于镇江的金东工厂被选为工业旅游景点,无疑会让人们对于造纸行业产生全新的认识。 - 2012-09
28
河南省质监局通报卫生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河南省质监局通报卫生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2012-9-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通报卫生纸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100% 。本次省监督抽查共抽查洛阳、漯河、许昌、焦作、济源、郑州、新乡等市23 家企业生产的 33批次卫生纸产品。依据GB20810-2006 卫生纸(含卫生原纸)及CCGF204.2-2010 卫生纸抽查规范的要求,对卫生纸产品的横向吸液高度、抗张指数、柔软度、尘埃度、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符合标准要求33批次,抽样合格率100% 。 - 2012-09
28
广西速丰林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
广西速丰林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2-9-28 中国绿色时报 古有唐朝韩愈佳句“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今有温家宝总理视察广西壮族自治区时所提之赋“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纵观古今,八桂大地因绿而荣。 林业用地面积2.26亿亩、森林面积1.93亿亩、森林覆盖率54.6%……绿色广西在贡献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区木材采伐量从2002年的489万立方米增长到2009年的1500万立方米,总采伐量达7771万立方米。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林业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产业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逐步形成了“以林兴工、以工促林、林工一体”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到2009年底,全区速丰林总面积已经超过27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政府引导 政策扶持 为速丰林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为引导广西速丰林的快速发展,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广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沿海地区林浆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在税费、采伐、投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速丰林发展的优惠政策。 在税费优惠政策方面,广西对业主所造林木采伐时按国家规定提取的育林基金和维简费,分别减收第一次销售价的6%和4%,还取消各地针对速丰林造林项目及其所产木材的收费项目;对建有速生丰产林基地的林产工业企业及其他林业企业,企业所消耗的自产木材,可按每立方米提取10元-20元的基地林建设资金,专项用于造林、营林等生产活动。 在采伐优惠政策方面,政府规定速丰林造林项目的林木采伐计划指标由各级林业部门在采伐限额内优先予以保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本地区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中,对速丰林采伐计划实行单列;减少购销环节,允许速丰林项目所产木材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实行“产销见面”。 在投资优惠政策方面,自治区对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速丰林项目按年利息额的30%进行贴息,允许在国家和自治区安排投资的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项目内营造一定比例的速丰林;建立并规范了林地和活立木评估机制,允许经评估后的林地和活立木作为贷款抵押。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加快速丰林发展的决策,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了沿海地区林浆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动员大会,还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大速丰林发展的宣传,自治区林业局也先后在北海、玉林等地召开速丰林发展的现场会,进一步强化了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自治区还修改完善了《广西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和《广西森林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性文件,为广西速丰林的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完善机制 创新模式 促进速丰林全方位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在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的过程中,广西速丰林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栽培技术模式也得到不断创新。自治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股份制等方式,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速丰林建设,形成了多元化发展速丰林的良好格局。 在经营管理方面,除原有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林场+基地+农户”等模式外,一些企业业主开始探索订单林业。此外,区直高峰林场还采取“国有民营”模式,以招标承包和风险抵押的方式由职工营造速丰林,并承担投资还本付息、交纳土地使用费等责任,这种模式能更有效地调动造林积极性,成为广西国有林场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在栽培技术方面,除营造各种速生树种的纯林外,广西还进行了营造混交林的探索,在南部沿海地区营造桉树与相思混交林,在东部营造松树与大叶栎混交林、松树与红椎混交林等。 自治区还利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森林碳汇工程营造速丰林。“十五”以来,全区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在实施海防林、珠防林、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时,允许在商品林地区适当营造速丰林,还在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等森林碳汇项目中,部分栽植桉树、杉树、松树等速丰林树种。 良种壮苗 集约经营 推动速丰林可持续发展 发展速丰林,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桉树、杉树和松树是造林的主要树种,而这3个树种在广西都有着非常优良的种质资源。融江河流域的糠杉和油杉、宁明的桐棉松、容县的浪水松、忻城的古蓬松等都是全国最优良的种源,广西还拥有亚洲最大的桉树优良无性系基因库,以及大叶栎、西南桦、拟赤扬、任豆等潜在的速丰林乡土树种。 在天然优势的基础上,广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种苗新品种。 科研人员先后选育出了多个桉树优良速生无性系,并在华南各省(区)广泛推广应用。广西桉树人工林桉树良种覆盖率达100%,优良无性系人工造林覆盖率达98%。 自治区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杉木良种基因库,收集和保存杉木种质材料2688件,还建立了杉木采种母树林6万亩。科研人员还筛选出遗传增益达15%-30%的马尾松优良种源11个、遗传增益达40%的优良家系112个,在全国11个省(市、区)、10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造林1040.25万亩,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9.11亿元,推动了我国马尾松造林良种化进程。 良种种苗是广西速丰林发展的基础。1999年以来,自治区加大投入建设良种基地和采种基地,在大型林场都建有中心苗圃,基本实现了定点采种和定向供苗。全区速丰林育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育苗容器从塑料薄膜袋向有导管的硬塑容器或可溶性纤维容器袋转变;容器基质从黄泥土向木糠、蔗渣、蛭石等轻型材料转变;大田育苗向组培厂加遮阳棚的工厂化育苗转变。 在良好的种苗基础上,还要注重速丰林集约经营技术的科技含量。自治区对现有的先进林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了一整套速丰林集约经营体系。全区在苗木培育和初植阶段,大力推广使用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在栽植密度上,根据不同的定向培育目标,配置不同栽植密度;在抚育时,根据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不同时期的需求,采用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 林工一体 产业带动 为速丰林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速丰林的长期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市场需求来拉动,广西把发展速丰林与建设林业强区结合起来,将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业等下游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五大林业优势产业。 近几年,广西全面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和林板一体化工程,实施林业产业发展“56820”行动计划,着力发展木浆造纸、人造板、家具制造、木竹材精深加工等林产工业。预计到2015年,全区的木竹浆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发展到1500万立方米,年木(竹)材消耗量将达到4000万立方米。 自治区还出台了《造纸与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造纸和木材加工列为全区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在林地落实、造林种植、林木采伐、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在林浆纸产业方面,根据“上大压小、重点扶持、规模发展”发展思路,自治区推进重大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项目建设,改建、扩建了一批重点浆纸企业,特别是加快沿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在木材加工业方面,自治区不断加快人造板、家具、木制成品等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到2010年,全区人造板产量达到1468万立方米,是2005年的4.35倍。 广西现有林产工业企业1.3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0多家,每年消耗木材达1500多万立方米,巨大的市场是速丰林发展的动力源泉。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木材价格的快速上升,极大地刺激了速丰林发展的市场需求,既促进了农民和企业增收,也有力地带动了全区速丰林的发展。 引进外资 开放合作 推进速丰林规模化发展 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速丰林建设。 自治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落实对非个经济的政策待遇、加大开放原料林基地建设市场力度等措施,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全球浆纸业10强企业印尼金光集团、加拿大嘉汉等大批海外林业巨头,以及香港上市企业理文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浙江翔盛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到广西投资林业。这些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参与广西林业开发,投资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业,逐步成为广西速丰林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外资企业已经在广西投资营造速丰林500多万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自治区连续实施了4期以营造速丰林为主的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外企和世行项目的引进不仅为广西林业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立地选择、整地、育苗到栽植、抚育,各个环节都有一整套的管理手段,全区规模化的速丰林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广西速丰林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当地群众参与速丰林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广西速丰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