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2
16
快消品和母婴行业渠道运营模式的演变和展望
快消品和母婴行业渠道运营模式的演变和展望2016-2-16 母婴行业观察 之所以,想把母婴营养品和快消品放在一起讲,我想奶粉的操作模式和快消品有很多类似之处,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借鉴。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1、概念:快消品和母婴行业的渠道类型 2、历史:快消品和母婴行业渠道运营模式的演变历程 3、功能:快消品和母婴行业不同渠道的优劣分析 4、困惑:简析深度分销的困境:现如今快消品和母婴行业哀鸿遍野 5、探索:基于未来“互联网+”和“社群营销”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模型的探讨 6、自勉:关于老一代营销人如何拥抱变化的一些思考一、概念:快消品和母婴行业的渠道类型1、 因为大多数生产者不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构成了营销渠道。这个重要性我想不言而喻了。2、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营销渠道也称贸易渠道或分销渠道。简而言之,就是可以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推销出去,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现金流的有效途径。3、 快消品:目前大多数快消品的渠道类型分为批零渠道(乡镇批发部、夫妻老婆店)、商超渠道(NKA/RKA/CKA)、便利店(连锁性便利店:如十足、可的、7-11等)、特通渠道(夜场、KTV、酒吧、高速服务区、酒店和宾馆等)、餐饮渠道(大排档、中餐馆、速食店)和电商渠道。这些做饮料、食品、啤酒的都熟悉吧。母婴营养品:母婴营养品主要的分销渠道是母婴店、商超渠道(NKA/RKA/CKA)、电商渠道和OTC药店等。其中OTC药店这些渠道主要流行在国外,国内主要由合生元在尝试,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效果非常一般。二、历史:快消品和母婴行业渠道运营模式的演变历程我想,想认识一个人未来的走向,就要知道他的过去,以及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同理,商业和营销渠道亦是如此,我想我们一起回顾营销渠道演变的历史,或许更加让我们清晰得看清未来!1、第一阶段,产品为王时代:从90年代初,国营的百货商店、供销社的体系开始逐步瓦解,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走向批发零售,产品和品牌紧缺时代,产品为王。原先国营供销社体系中的业务员、供销员走出体制内,开始“下海”,快速消费品行业第一批经销商、代理商开始形成,这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如90年代初某快消品的“联销体”、统一和康师傅地区营业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101”系统,这期间诞生了中国早期的民营企业以及其信仰的渠道运营模式。2、第二阶段,渠道为王时代:90年代末和2000年初,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开始走向品牌化,制造业蓬勃发展,市场上不断被细分,产品得到充分满足并走向过剩。渠道开始走向连锁化、专营化,厂商博弈不断涌现,国美、苏宁进入快速的黄金发展期,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欧尚和世纪联华等国内外大卖场也同样进入了快速圈地和增长期。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事件是国美总裁黄光裕曾一度跃为大陆首富,格力空调“铁娘子”董明珠曾无法忍受国美苏宁的霸王条款,自造格力专卖店。例如,“联合利华”、“宝洁”、“通用磨坊”等国际性大牌,依靠与沃尔玛等大卖场联合,进一步深度分销到中国各大县城、乡镇。3、第三阶段,渠道纷争时代(电商崛起、渠道多元化、专营化):2010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和商业地产开始大规模扩张,原曾经辉煌一时的外贸开始不景气,江浙、福广一带的外贸企业纷纷转内销,国内各行各业的产能急剧过剩,同行之间产品“价格战”不断。与此同时,原先铁板一块的连锁门店、卖场开始分化,渠道类型进一步细分。这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事件是淘宝网平台的崛起,现在回想看看,也正是那几年江浙一带的外贸企业不景气,产能过剩,才造就了淘宝网的今天,这么一想淘宝也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另外一件事情是母婴店开始从商超渠道中细分出来,如同屈臣氏分流商超渠道化妆品品类一样,中国母婴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中国更为巨大的母婴产品制造能力,催生了母婴店渠道的高速发展,这就要感谢中国制造,以及中国制造产能严重过剩,成就了乐友、爱婴室、张书、婴知岛等一系列母婴渠道商。4、渠道进一步细分和整合的时代:2014年前后及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垂直电商、跨境电商以及特卖平台开始分流、分化淘宝网一家独大的局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淘宝、京东依然是电子商务的老大老二,但显然不可能是所有细分品类的老大。接下来,线上的淘宝、京东等平台也会类似线下商超渠道走过来的历史,现在大卖场中化妆品品类被屈臣氏、SASA进行切割,母婴品类被乐友、爱婴室进行切割,服装品类被优衣库、ZARA和H&M进行切割,食品饮料类被来伊份、老婆大人进行切割等等。渠道越来越走向碎片化、专营化和社群化。曾经“大而全”的卖场、网购平台依然会存在和发展,但如今“小而美”、“小而特”的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个我们看到宝宝树、蜜芽受到资本的追捧,大家是有目共睹了,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想,对于品牌商来说,原先面对单一渠道或者主要渠道的组织体系就面临了巨大的考验。我观察到,其实品牌商很纠结,一方面遇到了渠道越来越走向差异化和碎片化,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出于“生意的本能”,总是想全盘通吃,同时还不知道如何平衡各渠道之间的利益,如何下手?时下O2O概念兴起,未来肯定要考虑企业渠道运营者的全盘操控能力和大局观,并改革创新,甚至引领。且这种改革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针对企业现有系统的颠覆性的变革,涉及到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人力资源、渠道管理等等。三、功能:快消品和母婴行业不同渠道的优劣分析我尝试着给如下主要类型渠道做一些优劣分析,让大家结合自身的特点,思索一下未来的出路,仅供参考,谢谢。1、商超渠道:(1)优势:a.市场份额占比大,依然为快消品的主流销售渠道,根基扎实,不可小觑;b.成熟稳定的运营模式;c.线下渠道影响力强,利于品牌商品牌美誉度的打造。劣势:a.渠道增长率有限,大部分快消品类已逐年下滑。b.渠道费用成本大,让依然与此的品牌商苦不堪言,例如蓝月亮、威士露等。c.商超系统发展不平衡,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永辉、大润发则依然表现强劲。2、母婴渠道:优势a.近几年市场份额成长快速,为现在母婴产品的主流销售渠道;b.操作运营模式简单,手续简便(较商超系统);c.渠道费用成本相对较低,能出实效(较商超系统)。劣势:a.渠道散而零乱,区域性明显,不利于品牌商品牌力的打造;b.毛利率要求高,厂家承受的费用压力水涨船高。c.地推、经销商等人员成本大,要做好需要打造一支高效的业务团队。3、便利店渠道(大多数快消品):优势:a.近几年市场份额增长快,为商超系统转型的主要方向;b.在写字楼、社区和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开店,更加贴近目标客户群,社群化、“小而美”;c.产品回转周期快。劣势:a.例如可的、全家、快客、华润万家等品牌便利店尚在发展期,大多数便利店依然为乡镇便民店形式存在,散而零乱,真正要管控起来,厂家不得不投入巨大的地推成本。b.脱身于商超,依然收取不菲的后台毛利和管理费用,仍然为一大诟病。4、平台型电商渠道(淘宝网、天猫、京东、聚美优品、1号店等):优势:a.市场份额巨大,b.品牌影响力强,c.运营模式成熟,为品牌厂家不得不考虑入驻的平台。劣势:平台流量成本大,随着入驻的商家越来越多,天花板效应明显。费用成本越来越高,想靠天猫赚钱越来越难。5、垂直型电商渠道(蜜芽、宝宝树、贝贝网等):优势:a.成长期平台,若符合品牌商的需要,是厂商联合的有效途径.b.平台特色和社群化明显,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更加贴近品牌商所需要的目标消费群体。劣势:成长期平台,市场份额较小;运营模式不成熟,对于品牌商而言尚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想想那59块花王尿不湿让花王赚足了眼球,120块钱美国版美赞臣引来了这些平台的流量,但这也让花王中国和美赞臣中国陷入左右手互博的境地,苦笑不得,呵呵。四、困惑:简析深度分销的困境:现如今快消品和母婴行业哀鸿遍野至于现在消费品行业如何如何差劲,走向新常态,经济下行趋势显著,我想我就不必多说了,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母婴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中《经济下行,最强裁员潮再次来临》这一篇文章,触目惊心。在这里,我想大多数还是从事母婴行业的,所以就奶粉的事情,说说现在行业所面临的压力。1、产能过剩的压力。由于国内市场独二代、“4-2-1”的家庭结构、长辈宠爱子女传统氛围,加之中国国内食品行业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导致中国老百姓为自己下一代花钱变得非常慷慨。资本和市场普遍看好婴幼儿奶粉的前景和未来。2008年到现在,产能急剧扩张,更有娃哈哈、恒大集团、新希望等大佬跨界进入,导致目前中国的奶粉市场实际产能达到150万吨,但目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尚且还处在60万吨,严重过剩。未来2-3年,小品牌免不了退市或被收购,而大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2、跨境电商的“降维打击”,母婴品类成为平台引流的牺牲品。80/90后年轻粑粑麻麻、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决策者和购买者、关注食品安全、认同超前消费和新鲜事物等等,这就是新一代母婴品类消费者的特点。而淘宝、京东等平台早在2010年就开始关注母婴品类消费者的潜在价值,这也是互联网网购平台的主流消费群体,抓住他们,不仅可以增加母婴品类消费市场的份额,更大的意义是可借此扩展整个平台其他类目的消费额。时至今日,随着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分销和销售渠道,得到了蓬勃发展,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让投资者和创业者垂涎,更延伸出红孩子、蜜芽宝贝、宝宝树、贝贝网和辣妈帮等母婴类目垂直平台。随着国家在郑州、杭州、上海、宁波、重庆、广州及深圳7个城市进行网购保税试点,例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和1号店等传统电商平台更是通过“国外大牌平价直邮”等形式,极力扩大在跨境电商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国内母婴品牌商之间的竞争胜负未定,电商平台之间的火药味也跟着愈演愈烈。“99元的爱他美、99元的美国雅培、99元的牛栏、99元的美赞臣和59元的日本花王尿不湿等”,着实让这些仅仅只会靠卖货赚钱的传统品牌商、渠道商有点招架不住。3、婴幼儿奶粉实行注册管理监管力度加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早在2013年,国家对居高不下的婴幼儿奶粉的零售价格、眼花缭乱的奶粉品牌和屡禁不止的产品质量问题,就有点看不下去了。2013年8月7日,反垄断的大棒在高举一个月后终于落下。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决定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富仕兰、雅培、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6.69亿元。到了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过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向乳粉生产企业进行牌照审查,重新发放乳粉生产许可证,奶粉产业新一轮洗牌由此开启,并淘汰了行业内将近1/3不合规的落后奶粉生产厂家。事情还够到位,远未达到食药总局进一步规范婴幼儿乳粉市场的决心。今年,新修订的食品法将于10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同时,增加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预计到2015年末,一个配方多个品牌的状况将得到遏制,奶粉业大洗牌在即,70%的奶粉品牌将会消失。即便像国内雅士利、圣元、飞鹤等品牌商也会受其影响,渠道定制的“一方多品”产品将得到进一步规范。4、消费者喜好和销售渠道的快速变化。其实,我认为消费者对于婴幼儿奶粉安全、品质、营养和口碑关注的本质没有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原先依靠销售渠道和海关关税的壁垒营造起来的中国奶粉行业利益分配格局,当高大上的洋品牌奶粉以99元冲击原先“假洋鬼子”300元以上的零售价时,原有的利益格局变得越来越难于维系。作为新一代80/90后获取母婴类目品牌信息的路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90后妈妈大多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母婴类目APP社区,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分流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大多数传统品牌商是建立在原先传统渠道的利益分配格局上的,加之内部纷杂的管理层级,改变甚至颠覆自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品牌商在新媒体传播、数据营销方面鲜有作为。根据AC尼尔森的最新统计,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母婴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增速,商超、电商、母婴店渠道分别为-4.2%、+37.6%、+17.9%。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商过多地倚重于商超等传统渠道,在母婴店渠道方面受所谓高毛利中小品牌商的分割,在电商渠道上又受纯正电商基因的可瑞康、君乐宝等乳企的分流。这些过去非常成功的品牌商,在既得渠道利益和新型渠道开拓变得十分纠结和难于适从。五、探索:基于未来“互联网+”和“社群营销”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模型的探讨其实,一般像快消品这种低价值、冲动性购买的大路货、标品,完全依照“长尾理论”那一套电商模式,我觉得不切实际。像康师傅、可口可乐深度分销20年,早已把产品铺得满大街都是了。加之低价值的产品,加上不菲的物流成本,电子商务并不完全适合一般的快消品。当然,像奶粉这种高价值的母婴营养品,由于有较高的毛利空间,却也能通过电子商务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可瑞康、君乐宝便是其中的例子。但我在想随着国家进一步整顿奶粉行业,对企业进行配方限制。倘若依赖于“一方多品”在电商渠道、母婴渠道卖货,由于线上线下均为同一款产品,线上搞低价必然打击线下渠道,线上不搞低价又很难有销量,想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也比较难。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把互联网当做一种销售渠道,我想传统企业未来改变的不能只是卖货,而是学习互联网精神,“用户思维”、“产品至上”、“乐于分享”、“娱乐即营销”、“自由链接”、“平等交互”等等。以这六点,再反观传统企业内部种种现象,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是观念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模式的问题。第一,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得变。不能把公司从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主任、中心经理、主管和专员等将近10几个管理层级,根本不会有很好的市场反应能力。第二、娱乐即营销。今年阿里“双十一”准备搞什么名堂?是请张艺谋和大明星来做淘宝春晚,完全应验了“娱乐即营销”的精神。再看看三只松鼠“小松、小贱、小美”,再看看可口可乐的“歌词瓶”“昵称瓶”、再看看统一今夏热销5个亿的“小茗同学”。嘻哈、非主流、网络语言、动漫元素融入到这些引爆成功的快消品中。你再回看一下你手头上操盘的奶粉、尿不湿、米粉、益生菌、饮料和奶瓶等等,该怎么玩?第三、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我倒觉得,“用户思维”、“产品至上”这些思维并不是互联网的独创,经典营销理论里斯的“定位理论”、“差异化”和“4C4R法则”早已作出了说明。以消费者的体验去研究产品,而不是几个部门开个小会就决定新品开发了,想想褚时健花12年时间种出的“冰糖橙”,你就知道想依靠互联网投机取巧、快速成功,我想很难。其他例如“小米手机”等也一样,因为本身就是极致的产品,互联网只是放大了这种极致产品。当然,如果你的产品很low,互联网也会毫不客气地让你早早灭亡。六、自勉:关于老一代营销人如何拥抱变化的一些思考群里可能有一些老板,但想想大部分人都应该是打工的吧,习近平主席刚刚宣布裁军30万,消费品行业又这么不景气,也在大幅度裁员,想必大家也会有所危机感吧。我想,任何时候,在自由市场经济的体系下,竞争永远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未来的“趋势型人才”,我做了如下思考,供大家参考!1、复合型人才:我想随着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不断地颠覆和改造,会缩减不必要的一些中间层,未来的组织更偏向于“小而美”,日趋扁平化。人少了,事情还是那么些事情,但对每个人综合能力要求会更高,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人才肯定需要复合型的,必须熟悉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懂得产品、供应链的复合型人才。 想想为什么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那么吃香嘛,因为产品经理既懂产品、又懂技术、运营等,产品经理成了互联网组织内的某个结点。所以,未来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中,设法把自己打造中各种资源整合的关键结点,你或许会活得更好。2、市场部人才:深度分销、渠道为王的时代,企业会花重金聘用销售管理人才我当年在娃哈哈时候,宗庆后手下了年薪百万的省级经理不在少数,因为那个时代,娃哈哈做深度分销需要他们。但现在呢,随着销售额下滑,深度分销失灵,省级经理早就被枪毙了,与之同时,他的手下也跟着变成炮灰。 这个时代,随着产品严重过剩,不再单纯是分销的问题,现在让消费者“怎么买”比我们“怎么卖”重要多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一个懂得“消费者心思”“有全局意识”,市场部背景的人才显然更为重要。3、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的通才:我前面也提到过了,现有的渠道会不断分化,不断差异化,未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渠道类型会越来越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渠道策略。那么什么时候做线上,什么时候运营线下,线上线下又该从哪个合作商开始,如何进行平衡?一个懂得着眼于现在未来,在线上线下都有深厚的经验,具备全局观的,我想定是boss们久久寻觅的千里马。 当然,对于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来说,如果你熟悉线下,不妨虚心学习一下线上的运营模式。反之,如果你熟悉线上,也别觉得线下一文不值。未来企业渠道之间整合运营是大势所趋,就看你是不是这方面的高手。最后,我一直觉得商业和营销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真正要做的还是“努力去做”!鼓足勇气、立足实际、大胆作为,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否则下一个被裁员的就会是我们自己。 - 2016-02
16
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或计划于马来西亚新建浆纸工厂
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或计划于马来西亚新建浆纸工厂2016-2-16 中国浆纸 据报道,上海泰盛制浆集团目前正考虑,投资约40亿美元,在马来西亚民都鲁市(Bintulu)建立一座浆纸工厂。该厂预计年产纸浆100~200万吨,纸张80万吨,生活用纸30万吨,将创造超过1万个工作岗位。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集林业、制浆、塑料包装、木材加工、房地产、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跨国集团企业,在国内外有13000多名员工及30家工厂。目前泰盛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管理的国内造纸企业包括以包装纸为主的山鹰纸业和以生活用纸为主的重庆维尔美纸业以及贵州赤天化纸业。 - 2016-02
16
印度本土生活用纸行业受国际巨头较大冲击
印度本土生活用纸行业受国际巨头较大冲击2016-2-16 中华纸业传媒 2015年,印度生活用纸行业迫于国际大型生活用纸生产商的进入开始出现纸厂并购、整合的势头。亚洲浆纸(APP)开始在印度生产制成品,爱生雅公司(SCA)也开始了它们的生产,这些跨国公司都将扩大在印度生活用纸市场中的规模。由于金佰利、爱生雅及亚洲浆纸公司等生产商纷纷进入了印度生活用纸市场,这给印度的所有加工企业带来威胁与挑战,但也推动了印度企业的发展和开创了好机会,印度的加工企业正在改造升级它们的设备,安装更大产能的设备,以便在新的竞争中求生存。国外很多加工商和造纸企业向印度出口产品增多,给印度生活用纸市场带来了一些影响,像纸餐巾(一般为彩色3层及4层和干法纸餐巾)等进口成品,还有来自土耳其的“Selpak”品牌产品。未来,随着印度超市迅速增多,因此预测零售商品牌产品的业务量会增加。而如2016印度卢比继续贬值的趋势,出口量也必然继续增加。另外,未来印度农村地区对生活用纸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收入的增加,以及全球卫生纸的使用普及影响了印度人民。 - 2016-02
16
2015年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盘点
2015年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盘点 2016-2-16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 【声明】:本文为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2015年,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现代化产能继续增加,生产量和需求量的供需失衡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增加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已有的企业;同时新进入的大型企业创新运营模式,应对市场竞争;整个行业呈现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局面。 1、行业领先企业和大型企业继续扩产,部分预定的扩产项目有调整或延期。 ● 金红叶(APP)分别在苏州工厂新增6万t/a产能、湖北工厂新增12万t/a产能,共计新增产能18万t/a,使其在中国大陆的总产能达到157万t/a,另有6万t/a投产计划延期; ● 恒安湖南工厂新增6万t/a产能,使总产能达到102万t/a,另有24万t/a投产计划延期;● 维达四川、山东工厂各新增3万t/a产能,使总产能达到95万t/a,另有3万t/a投产计划延期。维达于2015年新增广东阳江生产基地,使集团生产基地达到10个,新基地首期规划产能19万t/a;● 中顺洁柔四川工厂新增2.5万t/a产能,使总产能达到47万t/a,后续暂无新增产能计划; ● 东顺山东工厂新增14万t/a产能,使总产能达到45.6万t/a,另有6万t/a投产计划延期。东顺于2015年正式启动浙江富阳新基地生活用纸项目建设,新基地规划产能10万t/a; ● 永丰余于2015年在广东肇庆新生产基地投产2.5 万t/a产能的首台卫生纸机,使永丰余在中国大陆的生活用纸总产能达到17.5万t/a,新基地另有2.5万t/a投产计划延期;● 2015年6月、10月,香港理文在重庆共投产两台产能6万t/a的新月型卫生纸机,分别由福伊特和维美德提供,使总产能达到15万t/a,并计划再引进4台产能6万t/a的维美德新月型卫生纸机,将于2016年下半年投产;● 2015年3月,山东太阳纸业生活用纸公司第二台6万t/a产能的安德里茨新月型卫生纸机投产;● 2015年6月,浙江景兴投产第二台3万t/a产能的安德里茨新月型卫生纸机,使总产能达到7.2万t/a;● 2015年9月、11月,广西柳州两面针投产两台产能2.3万t/a的拓斯克(特斯克)新月型卫生纸机,新增产能4.6万t/a;●河北保定义厚成第二台2.5万t/a产能的安德里茨新月型卫生纸机,推迟至2016年投产;●广东韶能集团南雄珠玑纸业新上1台产能3万t/a的安德里茨新月型卫生纸机,推迟至2016年初投产。2、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明显减少,投资更加谨慎。2015年6月,赤水市与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年产30万吨生活用纸原纸和纸制品项目。赤天化纸业3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正式启动,首台6万t/a产能的安德里茨新月型卫生纸机计划于2016年底投产。3、新进入的大型企业创新运营模式。生产其他纸种的浆纸企业,发挥自身原料、能源等成本优势,强化管理,在加强对自身生活用纸产品市场营销和品牌培育力度的同时,创造新的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14年投产的重庆理文卫生用纸制造有限公司,到2015年产能已经达到12.5万吨。公司逐步增强自身品牌的建设,同时,利用理文卫生用纸公司的300多亩富余用地建设工业园区,面向全国生活用纸加工企业招商引资。理文负责配套厂房、水电汽及原纸供应。目前已成功吸引了5家生活用纸加工企业入驻。4、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环保要求和市场竞争加速了河北满城、广东东莞等地区为代表的中小型生活用纸生产企业对高能耗的小纸机的淘汰进程。 绿色发展:● 河北满城投资50亿元建设占地1500亩的生活用纸深加工及热电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全面推进集中供热、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满城于2015年年底之前淘汰10t/h以下的燃煤锅炉,2017年年底之前将淘汰35t/h以下的燃煤锅炉;2015年,河北满城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积极淘汰高能耗、幅宽1575mm以下的卫生纸机,加速替换成中高速纸机。●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排放物限值标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广东省生活用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以推动行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东顺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浙江富春江集团合作,三方将以新合作的清洁能源公司为平台,面向山东各地区辐射,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低碳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作共赢: ●京津冀生活用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5年12月9日在保定成立。联盟将在推动生活用纸生产技术、设备、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全面创新,加快保定地区生活用纸企业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木浆价格整体处于低位,非木纤维成本优势继续降低,全行业的非木纤维用量占比继续缩小,以非木浆为原料的企业通过差异化经营提升竞争力。2015年,木浆价格整体处于低位,非木纤维的性价比继续降低,整个行业的非木纤维用量大幅下滑,销售遇到困难。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西北最大的生活用纸企业紫荆花纸业规划投资40亿元,力争2020年前,形成年处理75万吨秸秆、生产本色纸及纸制品35万吨,有机肥55万吨的生产能力。 四川竹浆制浆成本仍居高不下,但产品价格则处于下行通道,使产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多数企业无利可图,甚至处于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部分浆纸企业加大本色竹浆生活用纸的开发推广力度,销售情况良好。广西华美集团部分生产工厂的停产导致对蔗渣浆的需求减少,蔗渣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部分蔗渣浆产能关停,蔗渣浆生活用纸产品的利润空间收窄。 二、整个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平均价格下滑,利润空间收窄。但恒安、维达等龙头企业积极提升盈利水平,利润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应对市场竞争,大型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毛利产品比重,使得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比上年回升。以上市公司为例:2015年,恒安、维达、中顺洁柔等上市公司凭借品牌优势及有效营销策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毛利生活用纸产品及卫生用品在产品线中的比重,使整体盈利水平均较上年同期上升。据恒安国际、维达国际、中顺洁柔分别公布的2015年年报或半年报显示,各公司的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尤其是维达取得了大幅增长。 ● 恒安国际2015年上半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3%至125.03亿港元,净利润为19.68亿港元,同比增长10.8%,毛利率为46.5%,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期内生活用纸业务销售疲弱,收入轻微下跌约2.2%,至约55.16亿港元,占整体收入约44.1%(2014年上半年:46.6%),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至约36.2%(2014年上半年:33.2%); ● 维达国际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9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毛利润29.59亿港元,同比增长22.8%,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至30.5%。其中,生活用纸整体营业额上升18.9%至93.57亿港元,产品类别方面,卷纸类及非卷纸类产品销售占比分别为49.9%及50.1%。当中,毛利较高的软抽面巾纸、盒装面巾纸、手帕纸及湿巾的销售增长均非常突出,分别增长34.1%、29.0%、34.6%及32.1%。● 中顺洁柔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5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4%,主营业务收入128,676.62万元,同比增长14.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79.15万元,同比增长26.65%。 三、生活用纸原纸的生产技术先进成熟,企业创新和开发差异化产品更多的是体现在后加工和产品包装的环节。同时,以环保理念推广的本色生活用纸快速增加。新产品: ● 中顺洁柔推出洁柔Face高端柔韧细滑面巾纸,包装具有敞篷式设计,创新易开口专利; ●东顺推出顺清柔“青春不留遗憾”系列生活用纸产品,包装新颖时尚,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上海东冠推出洁云“尚品绒触感”系列面巾纸产品,手感更加柔软; ●郑州洁良纸业推出车载圆筒抽纸,该产品包装为圆筒形,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私家车内使用。 ●广东比伦推出“好家风”棉花面巾纸,产品加入棉短绒纤维,使用时不易掉屑,更加柔软亲肤,特别适合女性、肌肤娇嫩的婴儿、蓄须男士和敏感肌肤人群使用。 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差异化的本色生活用纸产品企业数量增多。 ● 金红叶推出本色木浆卫生纸和擦手纸产品,主要面向居家外用市场推广; ● 环龙推出本色竹浆面巾纸、卫生纸产品,主推配合卫生巾使用的正方巾厕用卫生纸; ● 韶能本色生活用纸项目,一期3万吨/年生产线2016年初投产; ● 永丰计划进军本色竹浆生活用纸市场; ● 泉林麦草浆本色生活用纸的市场推广取得较好效果,并于2015年推出新版包装; ● 广西华欣推出56°系列婴童专用本色生活用纸产品; ● 宁夏紫荆花以麦草为原料,2015年推出“麦田本色”系列生活用纸; ● 双灯纸业以苇、草为原料,推出本色系列生活用纸产品; ● 江门新龙纸业,以本色竹浆为原料,推出本色系列生活用纸产品。 四、电商渠道销售份额稳步增加。●2015年,维达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12.9%,达到1248.0百万港元,比2014年增加689百万港元,2014年,维达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为559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7%。 ●恒安携手天猫打造“超级品牌日”。2015年6月29日,恒安集团旗下生活用纸、纸尿裤、湿巾、卫生巾四大品类获得阿里系全平台支持,开展“恒安超级品牌日”促销活动。 ●2015年双十一,维达及旗下品牌线上销售销额已突破9500万元,而生活卫生用纸品类更是分别成为京东商城、天猫超市、苏宁超市及一号店四大主流电商平台中当天总销额排名第一。 ●2015年双十一,洁柔天猫旗舰店以“湿水更好用,可作洗脸巾”的Face系列、“锁水更柔滑”的洁柔LOTION系列等为主打商品,销售额超过3,200万元。 五、领先企业深入推动社交营销、粉丝营销、微信营销、植入营销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恒安携手湖南、浙江、江苏、东方四大卫视的核心综艺节目,精准聚焦年轻群体,深度传递“爱•改变生活”理念;恒安助力首届全国青运会,作为特邀赞助商冠名了“恒安心相印杯”体操赛;恒安旗下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尔乐、安儿乐、安而康5大品牌上线微盟萌店,开启微商领域的新营销布局。 ●“维达超韧中国行”第三季完美收官。维达中国行2015年走过22个城市,超过2600万国民家庭加入成为“超韧家庭”;维达赞助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大型少儿综艺节目《音乐快递 等你长大》。●APP(中国)成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纸品供应商,为中国馆提供所有生活用纸、办公用纸产品。●东顺在深耕传统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全面进军微、电商领域,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暨微商招募会,并签约知名演员马可为顺清柔品牌代言。 ●河北满城借电子商务整合纸品产业,探索“电商平台+电商园区”的纸业销售模式,已建成专业电商平台“华北纸都——中国生活用纸交易网”。 六、2015年,生活用纸行业进出口量均比上年减少。其中生活用纸进口量和进口额比2014年分别下降21.92%和17.01%,而且进口量只有2.8万吨,不到总产量的0.5%,说明国产产品已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出口量比上年下降4.66%,出口额增长16.25%,说明出口的生活用纸产品平均价格上涨,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七、国产卫生纸机、后加工和包装设备水平快速进步发展,提高了与进口设备的竞争力,并取得可喜业绩。 ●凯信、宝拓、轻良、慧丰、华林、信和、大路、金顺、炳智、天轻、同成等国内纸机制造商不断提升自身制造水平,加速研发、投产新月型和真空圆网型等现代化中高速卫生纸机。2015年,国产(含中外合作)卫生纸机生产商合计在中国大陆投产中高速卫生纸机30台(套),合计产能40多万t/a,占大陆全年投产现代化总产能的1/3以上,最高设计车速达1300m/min。 ●国产钢制烘缸的研发制造也取得快速发展,江南烘缸、信和、凯信等企业制造的钢制烘缸陆续在国内外投产。●宝索、德昌誉、松川、欧克、王派等后加工设备公司,2015年各自也推出新型或升级型后加工设备。 - 2016-02
04
全球湿巾和擦拭巾市场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5%
全球湿巾和擦拭巾市场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5%2016-2-4 生活用纸杂志 咨询公司Technavio发布了关于全球湿巾和擦拭巾市场的最新报告,报告预测该市场2015-2019年间的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接近6%。湿巾和擦拭巾的市场细分包括按照用途、工艺、包装和地理区域几个方面划分。报告分析了市场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呈现出在不同用途细分市场(包括个人护理、家庭用、工业用)方面的全面突破。此外,分析人士还根据重点地区和工艺对细分市场进行了预测,重点是水刺法、气流成网法、湿法成网法、纺丝成网法、针刺法及其他方法的非织造布基材产品。Technavio副总裁Faisal Ghaus说,消费者正转向使用环保、天然的个人护理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不仅环境友好而且有益皮肤健康。对环保型擦拭巾需求上升的趋势,有望加快预测期内的市场增长。 - 2016-02
04
爱生雅净利润93亿人民币
爱生雅净利润93亿人民币2016-2-4 中华纸业传媒 近日,瑞典爱生雅(SCA)发布2015财年报告,营业收入达到1153.16亿瑞典克朗(约合889.89亿人民币),同比2014年上涨10.82%;营业利润达到130.14亿瑞典克朗(约合100.43亿人民币),同比上涨10%;税前净利润达到120.59亿瑞典克朗(约合93.09亿人民币),同比上涨11%。2015年,集团收购了美国Wausau纸业公司,Wausau产品将完善SCA在北美市场的产品组合。在亚洲,集团加强了与维达的合作,将东南亚、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业务整合到维达集团。此外,SCA还继续解决盈利能力较弱的业务,关闭了位于Ortviken纸厂的新闻纸机,退出了巴西和南非的婴儿尿布市场。据介绍,爱生雅在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卫生用品业务,集团决定投资增加瑞典Ostrand纸浆厂的产量和建设巴西的失禁用品工厂。 - 2016-02
04
贝因美转型生产纸尿裤
贝因美转型生产纸尿裤2016-2-4 新浪科技 很多人对贝因美的印象还停留在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大佬的身份上。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贝因美已转型,把目光投向了亲子市场。3日,贝因美和瑞光、中邮这两家企业联手,引入全球最先进的设备投入生产适合中国宝宝的优质纸尿裤,同时利用中邮发达的物流网络,让服务更加可靠到家。之前的贝因美集团专注于婴幼儿产品研发,可以笼统概括为制造业。而要转型的亲子消费市场,除了童车、玩具,还有亲子旅游等提供的亲子旅行生活服务。今后贝因美将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扩大产品品类,并集合整个亲子活动,成为开放的亲子业务集成商。与贝因美合作的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是世界三大卫生用品设备制造商之一,从事卫生用品设备研发制造超过60年,在卫生巾、纸尿裤、训练裤等设备上拥有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合作后,贝因美将生产自有品牌的优质纸尿裤。贝因美负责人透露,生产线预计2016年内会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