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
07
食品包装材料对出口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食品包装材料对出口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2011-1-6 食品产业网 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讲,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使之便于保存、储运和使用。但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层材料的安全使之不受污染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已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都对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限量标准,并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成为限制进口的新的技术贸易壁垒。近年以来,我国因食品包装安全卫生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被禁止进境、退货及销售等情况不断增多,仅2005年1至10月,欧盟向我国通报了54起食品包装安全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食品包装信誉,对扩大食品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把好进出口食品包装安全质量关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十分必要。 1、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及产生的危害 我们在进出口食品检验过程中,接触到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容器基复合材料等。根据世界包装组织(WPO)提供的信息,全球包装业营业额已逾5000亿美元,其构成情况为:纸和纸板32%、塑料28%、金属24%、玻璃6%、包装机械5%、其它5%。 1.1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助剂,在一定的塑化条件下加工而成。食品包装设计常用的塑料是聚乙稀(PE)、聚酯(PET)和聚氯乙稀(PVC)。 主要危害:树脂本身无毒,但其单体和降解后的产物毒性较大。因为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助剂,或非法使用一些助剂(如一些PVC保鲜膜加入DEHA增塑剂),以及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简陋,使塑料树脂中残留单体超量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可对食品造成污染,威胁人体健康。 主要毒性物质:苯被公认为致癌物质,但苯类是树脂材料的良好溶剂,它具有溶解性强,挥发速度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树脂的溶剂。在包装中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和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复合材料和塑料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包装材料或容器生产设备比较简陋时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食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会导致食品中含有苯。 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化学物质,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中。酚醛树脂和脲醛中甲醛含量较高,塑料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游离甲醛可融入食品中。 1.2纸制品 用于食品包装设计的主要是草浆和棉浆, 主要危害: 由于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稻草、麦杆中有农药残留,最终导致原纸受到农药的污染;采用回收纸重新造纸,油墨颜料中的铅、镉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仍残留在纸浆中;在使用漂白剂对纸浆进行漂白时,有些漂白剂具有一定的毒性;纸着色剂中含有荧光染料加工所用的原纸或加工过程不符合要求,造成微生物污染。 主要危害:铅、砷、荧光性物质、大肠菌群、致病菌。 1.3金属制品 用于食品包装设计的金属材料有马口铁和铝,在与食品接触的内表面通常会有涂层,以防止食品中的酸性物质及蛋白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硫对金属的腐蚀。涂层是一种热固性塑料环氧树脂、过氯乙烯涂料、漆酚涂料等。 主要危害:涂料可在各种溶剂中的蒸发残渣、氯乙烯残留、游离酚、游离甲醛、重金属铅等。 1.4玻璃容器 食品包装设计用的玻璃容器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制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的一些辅料毒性较大。用砷、锑作澄清剂,一些企业为了增加玻璃包装材料的光泽度,加入铅元素。 主要危害:重金属砷、锑、铅等残留。 1.5复合包装袋 是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将不同材质的薄膜经湿法或干法粘和而成。 主要危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粘合剂、彩色油墨可产生有毒物质。如:甲苯二铵、蒸发残渣、重金属等。 2、国外食品包装的法规及要求 世界各国对食品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并有一系列法规体系来保证进口食品不受包装材料的污染。 2.1美国的法规要求 美国联邦法规中的第21章(CFR)从第170节至186节,严格规定了食品的包装。通常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必须符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规定,并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的测试。化学成分组成:包装使用的材料必须在法规中有明确的确认,包装商还必须遵照法规要求的方法条件处理这些材料。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材料而言。 迁移测试:包装材料需要经过检验,通过复杂的迁移测试并被认定是安全可靠的材料。迁移测试是用于评测从包装材料中流失出来的食品残留物的含量水平。通常,这个方法是新型包装材料的必选测试。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还允许公司提交一份“食品接触证明”,凭此判定接触食品的一种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和相关数据是安全可靠的。美国进口的食品包装或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都必须符合FDA的严格测试。而确保该包装材料满足FDA的规定则是食品包装商的份内职责。 2.2欧盟的法规及要求 欧盟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立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现行的法规是欧盟2004年11月13日颁布的一项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EC)No.1935/2004,该法规不仅取代了先前实施的80/590/EEC和89/109/EEC指令,而且在内容上继承并发展了以往法规。该指令的实施,不但会影响到我国对欧盟食品包装材料的出口,而且会因相应的包装材料问题对我国输欧食品的出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ECNo.1935/2004是欧盟最新的关于与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的基本框架法规。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的框架规定形式是指令,需要各成员国进行转换,而此次是直接以法规形式颁布的。这意味着各成员国不需任何转换,应直接完整地遵守本法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其法律效力更强更直接了。 该法规对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提出了通用要求: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应按良好生产规范组织生产,这些材料和制品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其构成成分转移到食品中的量不得造成危害人类健康,或食品成分发生无法接受的变化,或感官特性的劣变的情况,且材料和制品的标签、广告以及说明不应误导消费者。 该法规对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制订了特殊要求:①活性材料和制品可以导致食品感官特性和组成发生变化,但条件是其变化应符合适用于食品的共同体规定,如果没有相应共同体规定时,其变化应符合各成员国有关食品的规定。②有关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的特定措施的补充规则尚未通过时,有意识地掺入到活性材料和制品中并被释放到食品或食品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其许可和使用应符合适用于食品的共同体规定,以及本法规及其实施措施的规定。③活性材料和制品不应导致食品组成或感官特性的变化,譬如掩饰食品的酸败,这可能误导消费者。④智能材料和制品不应给出有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有关食品状态的信息。⑤已经与食品接触的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应充分标识,以便消费者能辨别其为不可食用部分。⑥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应充分标识,说明此材料和制品是活性的和(或)智能的。 新法规对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提出了具有追溯性的要求。新法规规定,为了便于材料的生产控制、有缺陷产品的召回、消费者信息的获取以及责任分摊,在任何阶段都应保证材料和制品的追溯性。 新法规对标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同样适用于进口产品。因此也是值得国内相关方面关注的内容。 2.3日本法规及要求 日本早在1947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中就提到了食品接触材料的问题。同之前的一个法规规定的一样,日本厚生劳动省(MinistryofHealth,Labor,andWelfare)颁布了食品包装的标准。目前,针对一系列特殊的塑料包装材料、软包装胶粘剂和树脂等的应用,日本厚生劳动省已经推出了一些法规标准。 一家名为“日本卫生烯烃与苯乙烯塑胶协会(JHOSPA)”的工业社团早在1973年首次发布了非官方性的材料使用指南,这些标准是在此基础上补充发展而来的。JHOSPA发布的指南,涉及了聚烯烃和其它聚合物制造的食品接触材料,与美国的FDA法规有些共通之处。这个指南是非强制性的,但是,日本的公司都知道并遵守这个指南。 任何个人或公司想将包装材料出口到日本,都必须通知日本厚生劳动省。另外,除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的食品安全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变化之中。 3、我国食品包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今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质量控制比较薄弱;二是一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安全质量无法保证;三是一些出口食品企业只注重所生产食品的安全质量,不注重所使用包装的安全质量,对采购的食品包装质量把关不严;四是一些进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企业,在贸易合同中不规定货物的安全、卫生指标,有的甚至隐瞒货物实际用途,以此逃避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 目前,虽然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包装的生产、经营、贮存、使用等进行了规定,但在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检验监管方面,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工作体系。在技术标准方面,一些食品包装安全、卫生标准老化,不能有效适应国外市场需求;一些检测方法标准还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亟待制订。 4、我国出口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控制措施 作为检验检疫部门要把住进出口食品的安全质量关同时,又要对食品包装材料可能对产品产生的污染进行危害分析,防止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 4.1强化源头管理,确保进出口包装材料的安全质量 要对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的监管模式,从源头上控制进出口食品包装质量。 4.2加强生产监管,确保进出口包装材料的安全质量 要对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的管理,要从生产企业抓起,强化对原材料的质量监控,确保所使用的原材料无毒无害;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按照SN/T1443.1-20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出口食品包装安全质量;加强对出口食品企业使用包装的核查验证,发现问题应及时抽样检测,坚决杜绝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包装盛装食品出口。 4.3加强CCP点控制,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质量 对出口食品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应将包装材料的控制作为CCP点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不会污染产品。 - 2011-01
07
轻型纸前景向好 高白或将退隐
轻型纸前景向好 高白或将退隐2011-1-6 中华纸业 近几个月来,国内文化纸市场持续低迷,各大生产厂家库存渐增,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各企业挖潜瘦身如火如荼,创新转型更成为一些聪明企业家的明智首选。 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中国造纸工业年度报告,2007年,中国造纸一改过去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局面,供需结构出现拐点,2008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7980万吨,消费量7935万吨,生产量大于消费量45万吨;2009年度全国纸及纸板产量8640万吨,消费量为8569万吨,生产量大于消费量71万吨,中国造纸工业在跨过供需拐点后已渐行渐远。 从报告来看,2009年,新闻纸、书写纸、印刷纸、铜版纸等这些被列入文化用纸范畴的产量增幅均超过消费量,达到供需饱和,而金融危机余波迟迟未散又使文化纸市场雪上加霜。2010年以来,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强烈呼声下,有实力的造纸企业舍小建大,产能不减反增,不规范的小企业消亡一批,冬眠一批,还有一批在政策的疏管下死灰复燃,2010年产能再攀新高已是不争之实,而消费量同比追增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预测证实。 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政策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迫使造纸企业家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和消费者一起理性思考。走出困境,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成本上瘦身,二是在产品上转型。 “高白”曾一度是考量文化纸水平的一个标准,也是在感观上体现印刷制品精美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白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被生产者和印刷商追捧。而要达到这一点,产品的纤维强度、耐折度、撕列指数等物理指标就要做出牺牲和让步,废水的有害物指标会增加,会使环保压力加大。不仅如此,高白造成的反光会影响阅读质量,长时间阅读高白纸印刷制品,还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和伤害。 而轻型纸却能很好的回避这一点。它更具人性化,采用的原色调可以保护读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在阅读时保护视力不受伤害,而且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近几年来,他在纸品中的一枝新秀,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轻型纸的质感和松厚度好,不透明度高,印刷适应性和印刷后原稿还原性好,质感好且量轻而厚,用其印制的图书比用普通纸印制的图书重量约减轻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方便了读者,也节约了运输和邮购费用。 轻型纸最早缘于瑞典的Munkdkal,它是我国最早引进的轻型胶版纸,所以国内便习惯性的称这一类纸为蒙肯纸,现在,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的国家,书店里90%以上的图书是用这种纸印刷。近几年来轻型纸开始在我国一些杂志媒体上使用,立刻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国内印刷领域普及范围越来越大,需求量呈大幅递增之势。利用传统的文化纸机转型生产轻型纸只需要在原料结构和制浆工艺上进行调整,加大化机浆、减少填料、达到其松厚轻质的目的,并不需要对纸机进行很复杂的改造。而且化机浆得率很高,可达88-90%,更有效地利用了资源。轻型纸在价格、工艺、环保等多方面体现出的综合优势决定该纸型将很快成为市场热点。 但轻型印刷纸的表面强度,吸收性,不透明度三大质量指标对印刷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这些指标如果达不到质量需要,必将严重影响印刷机的正常运行,使印刷质量无法达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在纸机实现转型的同时,应单独考虑如何突破制约该指标的技术瓶颈。 据了解,山东太阳、泉林,河南新亚、银鸽等企业都已经和正在转型,轻型纸生产前景向好。而随着轻型纸的大量投放,有限的文化纸市场被挤占,且随着国家低碳、环保政策的倡导和人类消费观念的进步,文化纸领域曾被一度追捧的“高白”理念及产品或将退出纸业主导市场。 - 2011-01
07
2010年国内铜版纸使用量攀升
2010年国内铜版纸使用量攀升2011-1-6 必胜网 国内铜版纸前几年生产能力发展较快,而近两年增长较为平稳。目前,铜版纸仍然是我国纸及纸板出口产品中数量最大的。 据统计,2009年全年国内铜版纸生产量为500万吨,同比增长8.70%;出口铜版纸132万吨,进口铜版纸31万吨,全年消费量为399万吨,同比下降0.50%。 今年1~9月进口铜版纸30.7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33万吨,同比增长37.17%;1~9月份累计出口铜版纸85.99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5.54万吨,同比下降15.31%,平均每月出口9.55万吨。 由于今年下半年APP海南金海浆厂年产90万吨的铜版纸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将给今年国内铜版纸生产带来增量。根据今年铜版纸生产及市场情况来看,预计2010年国内生产量会有一定增长,全年国内铜版纸生产量约在540万吨左右,增幅约8%,出口量约11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约16%,进口量约在40万吨左右,全年消费量约为470万吨左右。 从目前已知的再建项目看,南通王子公司、华泰纸业的两条年产70万吨的铜版纸生产线将陆续投产,预计明后两年国内铜版纸生产能力还会有增加,会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里向大家通报一下情况,美国商务部和欧盟贸易委员会于去年分别立案的对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铜版纸进行“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已作出了初裁,欧盟贸易委员会现已开始核查,目前国内相关企业正在积极应对,结果如何还需等待。但这一问题的发生可能对明年铜版纸出口又要带来一些影响。 - 2011-01
07
可爱又恶搞的另类纸巾盒
可爱又恶搞的另类纸巾盒2011-1-6 0731家装网 让家完全不同的不只是整面墙的创作还有可能是这些不起眼的居家用品,小小的有趣的纸巾盒,鼻孔成了又一个被发掘的创意卖点。 因为创意,小小的纸巾盒也有了灵魂、气质和内涵。 动物造型的纸巾盒非常受小盆友和小女友的欢迎哦,想讨好谁?你自己衡量吧!它的创意,你懂的。适合甜美女生使用的纸巾盒,给卧室提亮颜色的小装饰,实用又美观流行了很久的方便面纸巾盒,一直很喜欢 看过日本动画《死神》的朋友们肯定认识它吧魂的可爱之处在这个纸巾盒的表情中一目了然,很招人喜欢吧!纸巾盒,越来越可爱,快来给家画龙点睛吧。 - 2011-01
07
太阳纸业采用新设备 降低干度促焚烧
太阳纸业采用新设备 降低干度促焚烧2011-1-7 太阳纸业 太阳纸业在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取得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始终将环保工作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来抓。 废水经处理后剩余的污泥用于填埋的处理方法,从长远来看,对环境污染较大,太阳领导为了使污泥污染降到最低,经多方考察,深思熟虑决定:未来水处理厂污泥采用干化焚烧,此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污泥还可作为燃料被利用,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实现污泥干化,太阳纸业积极引进新型污泥板框式压滤系统进行试验,以达到降低污泥产量,提高污泥干度的目的。在六万方水处理污泥脱水处,现有两套不同厂家的板框压滤机正在安装。通过两套设备运行情况和效果的对比,为太阳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参考。 - 2011-01
06
鹤庆县松桂云松纸厂通过国家QS食品包装用纸认证
鹤庆县松桂云松纸厂通过国家QS食品包装用纸认证2011-1-5 云南网 新年伊始,以手工造纸著称的鹤庆县松桂镇龙珠村传来好消息:该村首家集约化生产企业松桂云松纸厂生产的食品包装纸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QS食品包装用纸认证。据史料记载,南诏时期,白族所造的名纸有“漾贡纸”、“俄坤纸”。“漾贡”即为今天的鹤庆县,长期以来其用枸皮生产的白棉纸质地洁白、细腻柔软、防腐防蚀,以棉纸抄写的经卷、古文经百年而清晰可辨、色泽如新,用于食品、茶叶包装长期存放不变质,被人为喻为“普洱茶之农、纸源枸皮躯”。 松桂云松纸厂由鹤庆县松桂镇龙珠村手工造纸传人施云松创办,是该村首家集约化生产的造纸企业,主要以桑树皮、构皮和进口木桨为原料,生产白棉纸,多用于茶叶包装和名画、古书装裱。该厂年生产白棉纸200多吨,固定工人16人,生产旺季用工23人,近年来产品远销北京、福建、广东、昆明、西双版纳、普洱等省内外知名茶厂。云松造纸厂在传承了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基础上,引进国内先进的侧浪式长网造纸机,采用手工选料,高温蒸煮,原始土法制浆,抄造出的茶叶包装专用纸,纵横向拉力均匀,透气度强,深得远近知名茶厂的认可,并于近日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QS食品包装用纸认证,厂长施云松也因精美的造纸技艺而荣获“大理州乡土拔尖人才”和“造纸业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 2011-01
06
望谟引资推进桉树产业发展 全部投资将达52亿元
望谟引资推进桉树产业发展 全部投资将达52亿元2011-1-5 贵州日报 望谟引资推进桉树产业大发展 全部投资将达52亿元,目前桉树种植面积超10万亩 2010年12月6日,望谟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要求,至2014年,县里的桉树种植面积要突破60万亩,到2020年,桉树面积将达到100万亩。 望谟县为何要如此重视桉树种植?这要从江苏阳光集团说起。 2007年,阳光集团为发展林业产业来望谟县考察,并认为这里适合桉树种植而且发展前景广阔。当年年底,阳光集团在望谟成立了贵州高盛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3月,望谟县成立了“桉树产业发展指挥部”,这个机构主要协助高盛公司推进林地流转,在全县大力发展桉树种植。同年,高盛公司建成了我省最大的桉树苗组培工厂,年产桉树苗600万株,并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4.5万亩桉树;修建林区道路160多公里。截至2010年12月,高盛公司已在望谟投资1.47亿元,,桉树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 高盛公司总经理李东浩介绍,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迅速,是造纸工业的优质原料。近年,国内对高档纸产品的需求增长很快。望谟地理、气候资源优越独特,很适合发展桉树产业。 根据集团规划,2011年,高盛公司投资5亿元的木材加工厂将建成投产;2013年建成与桉树种植配套的、年产5万吨的化肥厂;5至8年内建成总投资20亿元、年产30万吨的纸浆厂;在县境内的红水河建设3个以上的专用码头,届时产品通过红水河就可以到达珠三角。 李东浩介绍,公司已经与望谟县签订了相关合同,全部投资将达到52亿元,年产值超过40亿元,为望谟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