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
21
广东现有造纸企业400多个
广东现有造纸企业400多个2011-2-1 中华地板网 多年的林业发展实践证明,没有发达产业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是没有地位的林业。林业产业体系很广,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多个门类,主要是木竹采运及加工业。广东林业改革开放31年来,依靠发展木材加工业,现在不仅一年创造2 000多亿元的产值,而且还带动了营林快速发展,也为发展低碳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1 广东木材加工业现状 广东现有木材加工企业约2万多个,其中纤维板生产企业64个,年设计能力427.15万m3;刨花板生产企业66个,年设计能力197.24万m3;胶合板生产企业81个,年设计能力416.21万m3;木地板生产企业共113个,年设计能力1.53亿m2;家具制造企业6 000多个,其中包括台升、光润、联邦家私和宜华等大型或超大型的木制家具制造企业449个;造纸企业40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造纸企业238个、制浆企业30个、纸及制品生产企业836个。2009年家具产值约1 078亿元。广东除家具、造纸行业外,人造板和木制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据广东省统计局2009年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在产量方面:人造板完成577.54万m3,其中,中纤板322.21万m3、胶合板132.64万m3、刨花板75.23 万m3;实木地板2 220.4万m2、实木复合地板1 193.75万m2,纸及纸板1 315.53万t、纸制品874.19万t。在产值方面:人造板完成200.13亿元、造纸及纸制品1 477.72亿元、木家具483.23亿元、木制品92.17亿元,仅规模以上企业的造纸、人造板、木家具和木制品业的产值已达到2 253.25亿元。因很多家具、胶合板、刨花板、木制品等是中小型企业,广东目前的木材加工业的实际总产值预计在2 500亿~2 700亿元。 2 木材加工业和营林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林业内涵深刻、全面的揭示。多年的实践证明,林业是由营林和产业组成,营林在创造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促进营林的发展,林业产业是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支撑、维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力量。因此,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林业产业体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可分为木材采运及加工业,它包括木材采运、人造板制造、木材制浆造纸及纸制品、木制家具制造;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花卉培育业;林产化工业;林业机械制造业;动植物养殖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服务业和森林旅游业等多个主要产业。其中主要是木材加工业,是基础原材料产业,虽属资源型产业,但却不同于其他资源型产业,在钢铁、水泥、木材和塑料这4大建筑材料中,木材是唯一可再生更新的材料。因此,以木材为原料的产业亦被誉为“常青产业”和“朝阳产业”。 3 木材加工业发展对环保和低碳经济的贡献 1)木材加工业在消费大量木材的同时带动营林发展。 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为,发展木材加工业会造成乱砍滥伐,破坏林业发展。实际上如果能正确引导,发展木材加工业除了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能促进林业发展。广东省是我国木材加工业最发达的省份,目前木材加工业的木材消费量比1978年增长了50.24倍。 实践证明,木材加工业与植树造林正在成为互相促进的共同体,20世纪70~80年代, 广东由于木材加工业还不太发达,林农得益太少,群众造林和护林积极性较差,形成了木材砍伐多种植少,南粤荒山越来越多。抑制木材加工业则营林生态建设缺乏动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则有利于激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生态改善与建设。198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年绿化广东”的目标;在此基础上,1987年提出“林纸一体化”,并在广州造纸厂进行实施;1994年又首先提出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把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划出333.33万hm2为商品林,首先提出木材加工企业要建立木材后备资源建设的问题;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各项政策。近年来,广东从建立利益机制入手,鼓励多元化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目前广东省的群众造林积极性非常高涨,造林形势是多年来最好的。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非公有制各类投资企业达到57万多个,总投资超过46亿元人民币。全省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约占全省已建成商品林基地293.33万hm2的85%,使广东的木材产量由1978年230万m3,上升到2009年的524.78万m3,增长128.17 %。2009年,广东省已造速生丰产林133.91万hm2,其中桉树林114.14万hm2。改革开放31年来,广东省的活立木蓄积量由1978年的1.69 亿m3上升至2009年的4.18 亿m3,增加2.49 亿m3,增长147.5 %;有林地由1978年的429.6万hm2上升至2009年的927.18万hm2,增加498.02万hm2,增长115.93 %;森林覆盖率也由1978年的30.2%上升至2009年的56.7%,使广东的生态出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好局面,实现了木材消费量和森林资源蓄积量双增长。 2)广东木材循环利用为环保和低碳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2009年,在广东木材加工业7 725.5万m3消费量中,使用回收废旧林产品折原木材积5 375.5万m3, 占木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69.42%;造纸消费木材5 920万m3中,用废纸达到1 334万t(其中进口废纸达到1 004.8万t)折原木材积4 617万m3;人造板加工业充分利用回收剩余物及代用木材,仅2009就达到1 280万m3,其中回收755万m3、代用383万m3;木制家具使用的中纤板1 100万m3和刨花板400万m3中,用边角料、枝丫材折原木材积约1 930万m3。造纸、人造板和板式家具生产用的人造板3项合计,消费废纸、边角料、枝丫材等废旧林产品,折原木材积约7 302万m3。如果每公顷木材产量按30 m3计算,相当于1年少砍20年生森林243.37万hm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调查数据:1 hm2森林1天能放出0.73 t氧气和吸收1 t的二氧化碳,据此计算,少砍的森林1年能放出约6.48亿t氧气和吸收8.88亿t的二氧化碳。随着人造板业和造纸业不断发展,新造的133.91万hm2速生丰产林1年能放出约3.57亿t氧气和吸收4.89亿t的二氧化碳。利用废旧林产品和速生丰产林两项1年能放出约10.05亿t氧气和吸收13.77亿t的二氧化碳。虽然,联合国 FAO公布的调查数据在各种树种和地区等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广东1年使用的废旧林产品使世界少砍的森林和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两项合计能放出大量氧气和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是肯定的。广东2009年进口木材及制品折原木材积达4 129.42万m3,其中仅废纸和废纸浆折原木材积达3 417万m3,占进口总量的82.75%,而木材仅占3.44%。广东不仅是世界的木材加工厂,同时也是废旧林产品处理厂。广东的木材加工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世界低碳经济和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 4 木材加工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广东省广大贫困山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广东已初步形成以家具、造纸、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品等多个以木材为原料的种类齐全、规模日益庞大的较为完整的木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山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安定及和谐发展。目前,广东木材加工业生产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许多木材加工企业在山区和农村,这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木材加工业在解决 “三农”问题方面作出了贡献。如韶关、清远、肇庆、梅州、河源等贫困林区,这些地区过去大量木材上调国家,森林资源越砍越少。1985年,广东取消商品材上调计划后,林农以销售木材为突破口,通过木材加工等综合开发,建设各类木材(制品)加工厂和人造板厂,吸纳了大量人员,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农民得到了就业机会;许多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也为当地财政和福利事业做出了贡献。如梅州的威华集团,从1997年至今,始终致力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先后在广东省的梅州、增城、清远等地建成了9条现代化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为了打造“林板一体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从1997年就开始了速生丰产林的种植,是我国最大的植树造林民营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威华集团已在广东省的梅州、清远及河北省等地累计投资建设了4.27万hm2速生丰产林基地。在发展种植速生丰产林及进行木材加工过程中,采用“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组织模式,带领山区群众走出了一条耕山致富的道路,解决了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威华集团直接带动农户达3万多户,户均增收达6 00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广东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发达的木材加工业,营林就缺少生机和活力,农民不富,也难以有效地建设生态林业和保障生态林的安全;没有发达的林业产业,林业就是不完整、没有地位的林业。 - 2011-02
21
广西金桂浆纸为我国化机浆治污提供科学实践
广西金桂浆纸为我国化机浆治污提供科学实践2011-02-18 中国纸网 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是APP(中国)旗下的又一大型浆纸生产企业,2011年初,金桂浆纸获广西环保厅批准开始试生产运行,作为国内第一家配套建设碱回收系统的化机浆生产线,金桂浆纸的建成运行为我国化机浆污染处理新技术提供了科学实践。 金桂浆纸试生产一个多月的运行数据显示,该公司碱回收系统和其他环保设施发挥了非常优秀的环保效能。碱回收系统接收了制浆生产线产生的全部废水,经蒸发浓缩后,有80%的清洁冷凝水回用到了生产系统,有90%的碱被回收后重新利用,不但有效降低了制浆过程中对水的消耗,而且也降低了碱的用量,还处理完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绝大部分污染物。同时,碱回收系统通过燃烧废物产生蒸汽供生产系统使用,每小时燃烧废物所产生的蒸汽,与燃烧5.5吨标准煤产生的蒸汽量相当。 除此之外,金桂浆纸公司还将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也充分利用,木屑、浆渣废料、碱回收污泥全部掺入锅炉燃烧,通过锅炉节能,这些废弃物综合利用后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6万多吨,成为了该公司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一大亮点。 金桂浆纸生产后产生的污水,在污水处理厂采用“SBR+浅层气浮”工艺进行处理,试生产期一个多月的处理结果显示,金桂浆纸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0.72kg/t浆,相当于国家标准的20%;BOD排放量为0.09kg/t浆,相当于国家标准的11.25%,不但在试运行期就达到了环保要求,更优于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 作为一家新建成的大型浆纸企业,金桂浆纸在试生产期达到如此优秀的环保标准,得益于其配套建设的国内首条化机浆生产线碱回收系统这项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更源自于APP(中国)长期坚持的“环保制浆、绿色造纸”的理念和金光集团“挑战极限、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从进入中国发展以来,APP(中国)一贯将环保作为一种责任,旗下的金东纸业、宁波中华、海南金海等企业先后获得了多项环保荣誉,已经入试生产运行的广西金桂浆纸也必将用科学实践推动我国制浆造纸业迈上环保新高。 - 2011-02
21
中国纸浆进口量激增 带动全球浆市
中国纸浆进口量激增 带动全球浆市2011-2-21 中国包装网 中国国内2011年1月纸浆进口量达141万吨,年增30.6%,也是连续第三个月突破百万吨,显现贸易商对纸浆后势看涨心态,业内人士预计在迈入第2季为纸品相对旺季、国际浆厂密集岁修期的预期下,短纤浆价应已落底,3月报价可望走扬。 美国NBSK:12月份发往北美市场的纸浆发货量相当不错,月度上涨10.6%,与09年12月相比上涨5.7%。12月份有进展的是BHKP,BSKP交货量与2009年12月相比下降1%。全球稳固的BSKP浆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去的几周内,当合约签订价缓慢降低的时候,现货交易价格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变化。 欧洲NBSK:当统计数据被大众所熟知时,12月份全球发货量的高记录和生产商纸浆存货的下降稳定了1月份的纸浆市场。漂白针叶牛皮浆方面,生产商的存货一天天下降。25天的供应期,纸浆存货接近历史最低记录。另一方面是,西欧是唯一的与2010年11月和09年12月相比发货量下降的地区。消费者存货上升,记录显示12月份是针叶浆和欧洲港口浆料存货增加最多的月份。 欧洲BHKP:BHKP纸浆生产商的库存下跌了5天,其中4天是由于季节因素的调整。但这并不能归咎于BHKP消费量的增长。至少在欧洲市场,大部分消费者阔叶浆库存增加。毋庸置疑,对于以下高记录的发货来说,港口库存的大量存货只是暂时的目标。除了欧洲各国向浆纸产品理事会报告说发货量大幅增加外,印尼和中国的纸浆发货量也大量增加,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纸浆供应也大幅增加。随着2011年初供货的大量增加,调整目前市场稳定的“潜伏者”正蓄势待发。 中国BHKP:12月份发货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比如日本的纸浆有显著增加,但是根据浆纸产品理事会的数据显示,全年发货数据下降,BSKP下降7%,BHKP下降23%。中国进口数据中,与前几月相比,BSKP增长喜人,但是BHKP方面12月比11月下降6万吨。全年来说,BHKP进口下降26%。来自印尼的进口数据显示下降,2011年初希望能回暖。 - 2011-02
21
中国森林CEO收购出事 项目只拥林权无采伐权
中国森林CEO收购出事 项目只拥林权无采伐权2011-2-21 腾讯财经 据港媒报道,上月底突然被核数师指账目有「不合规情况」的中国森林(930),停牌至今,到底因何出事仍扑朔迷离。消息人士透露,事件疑与行政总裁(CEO)李寒春去年主力负责的云南宁蒗县森林收购项目有关。 据悉,公司斥资4.64亿元人民币买下这片森林,原来只拥有「林权」,而没有「采伐权」。消息又指,李寒春有一私人业务正计划上市,故他早前批售中国森林股份套现,或与此事有关。 私人业务拟上市 一直被指涉及是次账目异常事件的李寒春,上周一(14日)终被中国森林罢免职务。公司上周五(18日)公布有关消息,但并无解释原因。 中国森林1月底爆出账目问题,当时盛传事件是与李寒春有关。李氏当日缺席投资者会议,本月初证监会更入禀冻结他最多约3.98亿元资产,金额与他在1月中时,减持1.19亿股中国森林套现所得相若。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森林是次爆出问题,主要与去年2月公布的宁蒗收购项目有关,该项目一直由李寒春负责,拖至12月底才完成,但其后有人发现,公司购入的只是森林的「林权」,没有「采伐权」。据悉,有投资中国森林的欧资基金认为受骗,拟循法律途径,控告李寒春。 有基金经理表示,曾在中国森林出事后向管理层查询,于宁蒗收购的森林到底是属于可采伐的「商业林」,还是不可开采的「环保林」,当时管理层的回复是公司只会购入「商业林」,并没有买过「环保林」。 翻查中国森林公布宁蒗收购项目时的通告,当中只写上「收购宁蒗土地的林权(forestryrights)」,为期30年,并指森林占地5.3万公顷,「种植云南松、冷杉、云杉及高山松等软木树木,其原木广泛用于制造木板、夹板、家具及纸浆等商业用途」,但没有提及森林的采伐权,或可生产木材的数量等资料。 收购后即减持股份 中国森林9月发布的中期报告曾披露,收购宁蒗森林后,在云南省的人工林资产储备可增33.5%,至21.27万公顷,预计付清收购代价后,「采伐工作将在年底前展开」。 中国森林完成宁蒗的收购后,李寒春即在两星期后(1月12日),减持中国森林股份,套现近4亿元。消息人士称,李寒春有资金需要,是与他计划把私人拥有、从事木工艺的公司上市有关。 据悉,李寒春现时身在北京,公司出事后曾与他联系。香港证监会早前在法院聆讯时就披露,李寒春将在2月28日回港。 李寒春07年12月获委任为中国森林董事,现为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理事会成员。 - 2011-02
21
晨鸣纸业80万吨铜版纸项目4月投产
晨鸣纸业80万吨铜版纸项目4月投产2011-2-21 经济导报 从山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获悉,由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全资子公司寿光美伦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8亿元新上的年产80万吨高档铜版纸项目,将于今年4月建成投产。 该项目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稀释水流浆箱、夹网成型、靴式压榨和冲击干燥、机内膜转移和刮刀涂布及机外超级压光技术,生产高档低定量铜版纸。主要设备耗资3.3亿美元,从芬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际知名企业采购,将建成全球纸幅最宽、车速最快、单机产能最高的铜版纸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2.8亿元,利税11.6亿元。 - 2011-02
18
松江查获劣质纸尿片40余万片
松江查获劣质纸尿片40余万片2011-2-17 东方网 崭新的塑封袋里整齐地码着一片片“洁白”的纸尿布,乍一看,与市售的其他纸尿布并无异样。但谁曾想,看似平常的纸尿片里竟隐藏着“猫腻”。新年伊始,松江警方细致排摸,一举打掉松江一制售劣质纸尿片窝点。该窝点以次充好,在毫无消毒措施的情况下将不合格的纸尿片重新进行分拣包装并销售。警方在现场共查获劣质纸尿片40余万片。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制售窝点“游击”至松再度开工 去年9月,小昆山镇上一家并不起眼的门店悄然开张,附近居民李阿婆听闻这里急需人手,劳动强度相对较轻,便过来打听。一番简单询问后,老板柳某便同意留下用工。这是一个简单的三层小楼,李阿婆的工作间在二楼,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从成堆的纸尿片中挑出质量、外观相对好的,再与其他工人一起用塑封机重新包装成包。 就这样,李阿婆和其他几位年龄相仿的女性每天都按时来这里上班,最多时,加工点有十几个工人,效益也不错。但谁也不知道,这位柳老板前年在其他区县从事同类产品加工就被工商部门处罚,辗转至松江后重操旧业。 按废品成吨买进“原料” 柳某干这一行也算是“资深人士”了,上世纪90年代他便开始涉足纸尿片行业,来沪后也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今年,柳某打听到浙江有一家专门给国外某知名纸尿片品牌做代加工的工厂,按该家工厂规定,产生中的不合格尿片一律弃用,按废品处理卖给从事废品收购的王某。经人介绍,柳某搭识了王某。自此,柳某便开始低价从王某处购进这些原本不合格的纸尿片废料。而“原料”购回后,便在加工点由工人手工重新进行分拣包装。 柳某为此还特意注册了一个自己的纸尿片品牌叫吾尔美”。重新完成分拣包装的纸尿片一部分就用该品牌贴牌处理,另一部分则不贴牌,而是通过加工点的门面及网店按每片0.4元至0.8元的价格进行批发销售。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为掩人耳目,柳某进货和销售时都打着“床垫”的名号。发货时,将一包包纸尿片码成床垫形状,用麻袋等包裹后交由快递运出。 据了解,柳某的这手“倒手买卖”利润颇为丰厚,一般平均每吨六七百元进价的原料经过分拣包装可以卖到每吨6000至8000元的高价。 经连日侦查,2月11日下午警方在加工点将柳某一举抓获。清点时,足足装了4卡车才将现场查获的不合格纸尿片清点完毕。 警方表示,虽然柳某加工的纸尿片并无涉嫌假冒,但其生产销售劣质产品的行为毫无疑问。加工点现场脏乱差,工人无任何从业资质,现场无任何消毒设施,而该加工点也无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从业证照。目前,该加工点已被查封,柳某依法被取保候审。警方表示,查获的纸尿片将交由专门的质量检验检疫部门进行鉴定和检测。而本案具体案值及相关涉案人员等情况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 2011-02
18
广东严把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关
广东严把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关2011-2-17 知识产权报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以来,广东海关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雷厉风行,深入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取得了突出成效,有效防止了相关商品“带病”出口。 统一部署 广东海关多措并举 全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根据海关总署的部署,广东海关迅速部署行动方案,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培训,提高一线关员的执法积极性和执法水平;加强风险分析,加大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和查缉力度;与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广泛开展保护执法合作;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通报案件线索,加大对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宣传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联系和配合,公布举报热线等。 与此同时,广东海关积极行动,将大量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出口商品拦截在国门之内。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3个月的时间,广东海关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68起,涉案货物约1511.85万件,案值逾2217.9万元。查获物品包括了“假冒NOKIA、LG商标、索尼爱立信等知名商标手机”系列案,查获假冒手机1200多部,货物案值约60多万元;查获出口货值为74万元的假冒“POND S”、“DOVE”、“L OREAL”化妆品、近12吨侵犯“OMO”商标权的洗衣粉、侵犯“Unilever”商标的洗发水17.2万包;查获2.2万个侵犯“PLAYSTATION”、“DUAL SHOCK”商标的游戏机手柄,涉案货值88万元。 此外,广东海关还查获了出口侵犯“Pampers”商标纸尿裤案、出口侵犯“黑人”商标牙膏案、出口假冒“REGAL”香烟、出口涉嫌侵犯“hp及图形”及“TOSHIBA”标识的U盘等案件。 主动出击 检验系统成效显著 2010年11月16日,深圳检验检疫局以深圳口岸出口量较大的产品和各类假冒或伪造检验检疫证书为重点,迅速开展“双打”专项行动。该局联合深圳警方捣毁了位于罗湖新秀北村一制售假检验检疫证书的窝点,打响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第一枪。该次行动现场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检验检疫中英文签证章58枚,熏蒸/消毒、健康、植检、兽医、卫生证书300余份,以及100多枚检验检疫电子印模,并扣押了一批用于作案的电脑。 2010年12月28日,阳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公安局对阳江市江城区广源路某制衣厂进行突击执法检查。联合检查人员在车间内查获涉嫌假冒英国“BURBERRY”品牌休闲裤共1280条。2010年12月29日“BURBERRY”品牌中国持有人出具了鉴定证书,证实该企业生产巴宝丽“BURBERRY”休闲裤是假冒伪劣产品。目前,该案已移交公安部门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今年1月17日,深圳蛇口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出口到埃及的市场采购、物流货物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该批货物中有部份商品为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该批货物包括女式包、皮带、钢笔、名片盒、行李箱等到12大类,货值约9280.60美元。 截至今年1月15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36人次,立案调查违法违规案件18宗,涉案价值353.5万元。 加强合作 三地海关联手行动 为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合作,打击粤港澳三地跨境侵权违法行为,海关总署广东分署邀请香港海关和澳门海关,于今年1月11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了粤港澳海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调会,三方就开展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建立知识产权执法合作长效机制事宜进行了商议研究。 经过研究,会议各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合作,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合作的双边联络机制;开展事前情报交流以及粤港澳三地进出口侵权状况趋势性和综合性分析;根据三地侵权商品进出口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海运、陆运、寄递和旅检渠道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联合执法行动;相互提供包括案件信息协查在内的执法协助;积极开展人员交流和执法技术交流;联合组织知识产权社会教育活动,向三地企业和公众宣传三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 此外,三方还于今年1月15日至3月30日,联合开展一次代号为“海龙”的打击粤港澳侵权货物跨境运输的专项行动。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负责人表示,今后广东省内海关将以开展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案件查处机制,加强对侵权货物进出口活动态势的分析,强化风险分析和布控、推进与包括港澳海关和广东省内其他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在内的执法合作,以更有效地打击广东关区进出口侵权活动,进一步营造公平、有序的进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