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
15
东莞43家企业获环保绿牌 造纸企业半数不达标
东莞43家企业获环保绿牌 造纸企业半数不达标2011-4-15 南方日报 昨日,广东省环保厅发布了《2010年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级结果的公示》,东莞纳入管理的56家企业中,43家企业获得了绿牌。 43家企业拟获信用绿牌 据介绍,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省环保厅对纳入2010年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的环境保护信用情况进行审核,评价期限为2010年全年。 经过评定,全省428家列入环保信用管理名单企业中有40家因为停产、未验收、关停、监测数据不足等原因不参与评级,占企业总数的9.3%。2010年重点污染源信用管理拟评为绿牌(环保诚信企业)的有308家,占参与评级企业的79.4%;拟评为黄牌(环保警示企业)的有46家,占参与评级企业的11.8%;拟评为红牌(环保严管企业)的有34家,占参与评级企业的8.8%。东莞市共有56家企业纳入管理名单,其中43家企业拟评为绿牌,7家企业为黄牌,2家企业为红牌,4家企业不参与评级。 比起2009年,,2010年东莞被纳入评价体系的企业总量增加了近一倍,其中新增了污水处理厂。 15造纸厂7家吃黄牌 对比2009年评价结果,东莞市污水处理厂“半数信用不佳”的情况大为好转,列入管理的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取得了绿牌。 在黄牌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环保警示企业)中,东莞市共有7家企业被列入名单,其中6家是造纸企业,分别为东莞市道滘兴隆造纸厂、东莞市顺兴造纸有限公司、东莞市潢涌银洲纸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南翔纸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沙田怀兴造纸厂、东莞市骏业纸业有限公司,而另一家则是东莞市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在监管的15家造纸企业中,除8家拟评绿牌,其余7家均不达标。 虽然是唯一一家吃黄牌的污水处理厂,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却已是二度吃黄牌。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的信用评价中,清溪长头山污水处理厂因乱倾倒污泥引起当地居民抗议,曾经被媒体曝光。 在评价结果中,东莞市有2家企业吃上了红牌,也就是信用评价结果环保严管企业,这2家企业分别是东莞市中联纸业有限公司、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环保部门说,这2家企业上榜原因是主要污染物超标。 根据环保信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省环保厅在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通报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结果时,会建议对环保信用亮红牌和黄牌的企业采取限制贷款等措施。对亮黄、红牌企业,东莞市环保局将会依法征收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将依法报请政府责令其停业或关闭。 - 2011-04
15
两莞企或吃环保“红牌” 91家企业亟须整顿
两莞企或吃环保“红牌” 91家企业亟须整顿2011-4-15 东莞日报 ■拟评黄牌企业 东莞市道滘兴隆造纸厂 东莞市顺兴造纸有限公司 东莞市潢涌银洲纸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南翔纸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沙田怀兴造纸厂 东莞市骏业纸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 ■拟评红牌企业 东莞市中联纸业有限公司 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废气排放不达标企业 按照省环保部门制定的废气排放新标准,我市目前有91家陶瓷、玻璃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整治,其中陶瓷企业74家、玻璃企业17家 两莞企或吃环保“红牌” 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级公示,黄红牌企业整改不达标将关停 56家莞企被纳入2010年省环保厅环保信用评价,其中7家莞企拟评黄牌企业,2家莞企拟评为红牌企业。4月13日起,省环保厅已对上述企业进行公示,市民可在4月19日前登录省环保厅网站反馈意见。 据悉,环保部门将责令红黄牌企业中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达标的将关停。 7家莞企拟评环保黄牌 近期,省环保厅对纳入2010年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的环保信用情况进行审核,此次共有428家被列入环保信用管理名单。 评价结果显示,308家企业拟评为绿牌(环保诚信企业);拟评为黄牌(环保警示企业)的有46家;拟评为红牌(环保严管企业)的有34家。此外,有40家企业因为停产、未验收、关停、监测数据不足等原因不参与评级。 据了解,被纳入2010年省环保厅环保信用评价的莞企达到56家,占到全部参评企业的13%。其中,43家莞企拟评为绿牌企业,7家莞企拟评黄牌,另有东莞市中联纸业有限公司、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2家企业拟评为环保红牌企业。东莞市雄东纸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此次不参评。 清溪一污水处理厂或再挂黄牌 据了解,我市在省环保厅组织的2009年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中,红牌企业和黄牌企业分别有5家和4家。其中,被评为2009年度红牌的东莞市强安造纸有限公司、凤岗虾公潭污水处理厂、凤岗竹塘污水处理厂、东莞市鸿业造纸有限公司以及东莞世丽纺织有限公司5家公司,此次全部达到相关环保标准,晋升绿牌。 4家2009年度黄牌企业中,除清溪长山头污水处理厂外,另三家此次全部晋升绿牌。负责建设和运营长山头污水处理厂的东莞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此次再度拟评为黄牌。 据了解,去年初,该污水处理厂曾发生生化池内用于处理污水的、特别培养的细菌纷纷死亡,导致污水处理效率突降,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营的事件。环保部门表示,将督促该污水处理厂尽快整改。 黄红牌企业整改不达标将关停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绿牌企业将享优惠,比如向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申报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或技术改造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的,环保部门将给予优先考虑。对连续三年获得环保绿牌的企业,“在申报上市公司或再融资环保核查初审时,将免除专家现场审核环节”。 被评为“红牌”的企业,环保部门将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其中环境污染严重的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并依法征收超标准排污费。“限期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将被停业或关闭,并且还要报请国家证监会不予其核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再融资申请。”黄牌企业也按上述标准执行。 91家生产企业面临整改大限 环保部门发话,6月1日前废气排放仍不达标将面临三个月限期整治 废气排放不达标的陶瓷、玻璃生产企业,6月1日起将面临限期三个月的整治,整治仍不达标的将关闭。 市环保局昨日透露,今年起我市陶瓷、玻璃生产企业执行省环保部门制定的废气排放新标准,我市目前仍有约91家相关企业无法达到“新标准”。 今日起,我市将正式开展针对上述企业的整治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这91家陶瓷、玻璃生产企业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监测。 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更加精准 据了解,新标准较旧标,对陶瓷、玻璃生产企业的排气装置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对排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更加精准和严格。 依据环保部门制定的详细排放标准,以陶瓷企业为例,除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和脱硫设施,以水煤浆为燃料的陶瓷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不超过300 mg/Nm3,以油、气为燃料的陶瓷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不超过100 mg/Nm3。 按新标要求,所有陶瓷、玻璃生产企业必须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和脱硫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未配套相关设施或配套不完善的,要积极采取治理措施,配套完善相关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91家未达标企业今起受监测 市环保局昨日透露,目前东莞仍有约91家陶瓷、玻璃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整治,其中陶瓷企业74家、玻璃企业17家。环保部门表示,除已掌握的需要进一步整治的企业,不排除有未登记在册的“漏网之鱼”。 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关企业已经开展废气达标排放自查和治理工作。 今日起,我市将正式开展针对上述企业的整治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这91家陶瓷、玻璃生产企业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委托监测时间会持续到5月底,监测单位将根据监测结果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限期治理3个月 不达标将关闭 环保部门表示,监测中企业排放废气达不到省有关排放标准的,今年6月1日起,将实施为期3个月的限期治理。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重点整治,再次审查企业达标排气情况,没有加装除尘、脱硫设施的企业必须加装。已经加装设施并使用了一定期限的话,我们也要对其进行监测,确认设施是否老化,是否需要更换整改,做到达标排气。”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限期治理期间,企业必须停止产生废气的相关工序。限期治理后,安全生产、环保等仍无法达标的陶瓷生产企业,环保部门将依法予以关闭。不达标的玻璃生产企业,则会“吃到”搬迁或关闭的处罚。 - 2011-04
15
宝洁参与长江论坛 研讨水资源保护和水绩效管理
宝洁参与长江论坛 研讨水资源保护和水绩效管理2011-4-14 搜狐绿色 2011年4月18日,宝洁公司参与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长江论坛,宝洁全球水管理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碧艾丽 (Bea Buyle) 以及宝洁亚洲区可持续发展高级高科学家李冠群出席论坛,碧艾丽发表主旨演讲,介绍宝洁公司全球可持续水管理战略,并分享公司在水绩效管理和社区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努力。 碧艾丽表示,“可持续发展已充分融合在宝洁公司宗旨引领增长战略之中, 宝洁公司致力于亲近和美化消费者的生活,为现在和未来的世世代代。作为宝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水管理的远景目标是宝洁工厂出水水质要同于甚至优于进水水质,同时不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 实现可持续水管理的远景目标,宝洁从产品、运营、社会责任、员工参与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五个方面进行持续不断地努力。 在产品方面,不断通过研发创新,开发节水产品,例如Downy洗涤产品,通过创新实现漂洗一次完成,大大节约洗涤过程的用水量。 在运营方面,宝洁全球水资源管理团队统筹宝洁全球各个工厂的水绩效管理,每个事业部也有专门的节水小组,通过工艺革新,系统优化等方法最大化减少水耗并提高水循环使用效率。 在社会责任方面,宝洁儿童安全饮用水项目从2004年启动以来,和全球非盈利基金会合作伙伴一起,累计向全球60多个国家发放了3亿多PUR净水剂,提供了超过30亿升安全饮用水。 在员工参与方面,宝洁通过“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保公益日,向员工宣传节水省水小窍门,提高员工节水意识; 在利益相关方合作方面,宝洁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在水足迹和水绩效风险管理两个方面优化水资源管理,促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并且还启动社区水资源保护试点工厂。宝洁中国太仓厂作为宝洁全球第一个试点工厂将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开展太湖水资源保护项目。与此同时,宝洁积极和零售商合作伙伴以及环保机构合作,在消费者中开展节水教育,目前在中国、日本和西班牙都有成功的实践。 作为我国最高水平的水资源管理论坛,长江论坛于2005年2月水利部和长江干流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内外有关组织共27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长江流域的综合管理,统筹长江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促进入水和谐,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将有超过100家政府机构、企业、基金会组织等参加第四届长江论坛。 - 2011-04
15
“链主”宝供:从被动到主动
“链主”宝供:从被动到主动2011-4-14 商业价值 2010年11月12-13日,宝供“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如期举行。联合利华、中石油、李宁、玫琳凯、安利、淘宝、京东商城等知名企业均参与其中。这是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供”)连续举办的第14届物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挑战与应对”。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达到4500亿元,国内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2011年春节前后的订单“爆棚”,给物流公司基础平台承载力带来巨大压力,将这个行业发展的尴尬一下子暴露在聚光灯下。 “未被满足的需要以如此突兀的方式出现,通常意味着一个产业突变的拐点来临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翟学魂说。他在《物流的互联网化:平台还是产品》一文中预测,中国物流将由制造业驱动变为电子商务驱动。 宝供正是一家典型的制造业驱动型第三方物流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之际,宝供通过为宝洁这样的制造型企业提供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一举拥有行业“新贵”的地位。 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对物流行业影响的凸现,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顺丰速运这家快递公司。当中国物流开始由制造业驱动转向电子商务驱动之际,宝供这家曾经的行业翘楚将如何应对? 拥抱电子商务 马云说,“物流需要外行人来搅一搅”。同为民营企业的顺丰,1年的增长额超过了宝供10多年积累的总规模。有人称顺丰是“时势造英雄”,宝供是“辉煌过去时”。事实上,宝供从未远离电子商务。 2007年下半年,李宁公司和宝供洽谈物流合作。宝供虽然拥有诸多日化行业合作案例,却没有任何服装行业的服务经验。“李宁考察了物流基地,总体印象不错,但还是担心我们的经验不足。”宝供信息系统部信息总监顾小昱直言。 2007年10月,宝供和李宁公司同时入选《信息周刊》杂志评选的“2007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这种巧合以及李宁对宝供现代物流基地和IT系统的实地考察,让李宁公司意识到宝供和自己一样具有IT创新的基因。评选结果直接促成了两家的合作。 2008年10月底,宝供为李宁公司分销和零售业务提供的服装仓储配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使李宁上海配送中心(DC)的订单拣配时间从2008年11月的100小时减少至2009年6月的17.5小时,日发运能力达到了效率峰值25万件。这不仅提升了李宁公司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度,还满足了李宁公司上海配送中心的业务增长需求。 合作之初,李宁并未开展电子商务业务。2008年,李宁为了整合淘宝B2C平台上自发形成的“野生渠道”,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团队,也随即展开电子商业业务。自此,李宁电商的仓储业务也一并交由宝供负责,所有订单从上海配送中心统一发往全国各地。这一部分业务也正是李宁公司上海配送中心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电子商务要求李宁打造一个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供应链。“首先要实现B2B和B2C的无缝对接,线上订单可以通过线下渠道配送,上下渠道可以随需应变、实时更新。”上海李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砺说道。为此,宝供以其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为基础,进行了个性化的客户业务需求改造,实现了与李宁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成功对接,并通过WMS进行电子商务业务管理。 这次合作成功开启了宝供的电子商务之路。“不仅适应了客户的电商发展需求,还使得宝供的物流运作竞争力上了一个新台阶。”顾小昱说,从宝洁到李宁,实现了从B2B到B2C的物流运作能力提升。 2009年,宝供赢得了美国玫琳凯公司华南物流中心的合同。玫琳凯主要经营女性高端化妆品,以直销为主,单个区域分销中心每天的电子商务网站订单量高达数千张。这些订单的特点是单量大、订量小、单价高,物流配送要快速、精准。客户多次强调IT系统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条件,并且需要实现宝供信息系统与玫琳凯ERP系统无缝对接。 为了满足玫琳凯的需求,宝供在仓库内部设计了流水线工位拣选模式。“在流水线工位拣选模式中,我们对仓库内工作人员的作业流程进行了重新分配和优化,就像工厂里组装一台电脑一样,我们可以‘组装’完成每一份订单。”顾小昱解释说。对原IT系统进行改造后,宝供同步引进集成RFID数据采集系统,将信息流和操作流有效结合。目前,宝供和玫琳凯正在进行项目的二期规划,通过引进自动化工具让操作更智能化。 “与李宁、玫琳凯的合作,我们对电子商务充满信心。我们从来不惧怕电子商务,甚至还希望我们的客户多做些电子商务业务,更能体现我们的竞争优势。”顾小昱说。在他看来,电子商务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共享信息、仓库分拣、包裹运输三个环节。多年来,宝供在信息共享方面一直领先;与李宁和玫琳凯的合作,尤其是创新开发的流水线工位拣选模式,使宝供仓库分拣能力得到提升;对宝供而言,包裹运输不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快递的技术含量远低于仓库的技术含量。“三个核心环节,我们前两步都没有问题,至于第三步,我们随时出击都可以,这只是个决策问题。”顾小昱说。 从被动到主动 10多年前,很多人是因为宝洁公司(P&G)而听说宝供这家企业的。1994年,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在广东建立其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生产基地。此时的宝洁最关心的是产品是否能够及时、快速地从工厂运往全国各地,因为物流能力直接关系到这家美国日化行业大佬能否在大陆市场“站稳脚跟”。意外的是,他们竟然把这么重要的“宝”押在当时还是个体经营性质的宝供身上。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是宝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广东物流市场,基本由国有储运和运输企业垄断,几乎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公司。更令宝洁头痛的是,这些企业缺乏服务意识,货物丢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制度,让他们在非工作时间很难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这给了宝供一个“虎口夺食”的机会。虽然当时的宝供只是一个货运站,却采用了7×24的运作机制,仓库干净整洁、货物损失率低、货运准时。权衡之下,宝洁选择了宝供。 1994年,在尝试性合作之后,宝洁逐渐追加业务量,甚至一度把所有的铁路货运业务交给宝供。宝供则根据宝洁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业务流程和战略方向。宝洁带给宝供的品牌效应是巨大的,3年时间,宝供从只有宝洁一家客户发展到40多个客户,其中90%都是外资企业。 与宝洁这样的自身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外资企业不同的是,与宝供合作的国内企业在物流IT系统的建设上还是一片空白。1999年,宝供与红牛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帮助对方建立全面的IT系统服务,由顾小昱任项目经理。最初,宝供帮助红牛建立了一个能够查询运输、仓储等信息的简易IT系统。后来,宝供IT人员又主动提出帮红牛进行订单流程整合,这样业务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随时了解到订单流在各个环节的信息。这套“宝供-红牛订单系统”被评为“2004年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可以说,宝供协助红牛进行了企业业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并通过IT系统进行固化。由于宝供和红牛的信息对接畅通无阻,在2006年红牛实施SAP的系统时,甚至邀请宝供IT人员参与。”顾小昱说。 宝供与客户的合作模式一直在寻求突破和变化:在“宝供-宝洁”模式中,客户拥有IT系统,宝供管理的仓库使用其信息系统的客户端输单,合作双方共享业务数据;在“宝供-飞利浦”模式中,客户拥有IT系统,其业务数据可从自身系统导出,双方经过一定方式的数据交换之后使得数据通过转化平台传送至宝供,宝供依此进行业务运作,并再次通过数据转换平台将信息反馈到客户的信息系统中;在“宝供-红牛”模式中,客户没有信息系统,宝供需要协同客户进行信息化建设,在展开物流服务的同时提供全面的IT系统服务。从宝洁到红牛,宝供完成了从被动提升到主动的升级,并带动合作伙伴协同发展。 从“虎口夺食”到“与狼共舞” 2000年初,马士基(Maersk)、UPS、FedEX、DHL等“洋”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布局中国。突然之间,客户可以选择的物流服务商一下子多了,这让原本平静的市场紧张了起来。 这种新环境让宝供有了危机感。宝供服务的客户多为外资企业,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他们需要物流服务商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络以延伸到自己所需的任何地方。如果他们遵循总部的意愿展开“总部对总部”的全球性物流合作模式,大部分就会撇下宝供而“另择良木”。 其实,客户想要的并不一定是“洋”物流公司,他们的目的是寻找一个更佳的物流服务商而已。危机当前,宝供只有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才能避免客户流失。宝供在2000年提出了应对之策: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转型,搭建全国性网络。在宝供董事长刘武眼中,这个网络包括了以现代物流基地为骨干节点的“地网”,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天网”。 此前的宝供是家典型的轻公司:仓库是租的,车辆是租的。宝供随着客户的需求,由轻变重。为了早日实现转型,宝供开始实施“基地战略”,兴建物流基地。2002年11月25日,宝供苏州基地竣工并投入试运营。这个占地400亩、仓储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基地耗资上亿元。此后,宝供计划继续投资在全国15个经济发达城市建设大型现代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形成以现代化物流服务平台为节点的全国网络。 “对客户而言,物流基地的价值相当于分销中心,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快速地响应最大的业务需求。”顾小昱说。如今,宝供已投入使用10多个物流基地。 目前,宝供正在为全球500强中的50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及国内一批大型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一体化的专业物流服务,覆盖日用消费品、家电、软件和电子通信、食品和饮料、石油和汽车零配件、医药、连锁、电力和工程机械等八大主流行业。联合利华、红牛、安利、飞利浦、三星、索尼、百威等外资公司以及中石油、TCL、吉利、李宁、蓝月亮等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均与宝供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合作。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近两年宝供还增加了危险品行业的物流配送。 IT开源 在宝供,信息系统部的主要精力在“外”而不在“内”:IT团队只有一小部分精力用于支撑企业内部运营,更多注意力用在支撑企业外部业务的拓展上。在项目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中,IT人员成为项目团队的核心力量——从招标方案开始,IT部门就扮演核心角色。 “IT已经成为宝供物流重要的‘开源’工具。”顾小昱说。经过数年对信息化的持续投入,宝供物流的IT系统已从幕后走到前台,从支撑内部运营发展到支持外部拓展,成为业务发展和开源的重要力量和手段。 2008年,同李宁公司的合作让宝供成功介入服装物流行业。使用宝供的物流供应链服务后,李宁分销中心存储能力和收发能力同步提升3倍,还可以精确跟踪管理到每一件服装。顾小昱说:“我们通过对李宁公司解决方案的归纳和提炼,形成了宝供服装和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为宝供日后赢得玫琳凯等公司的B2C物流电子商务项目打好了基础。”现在,宝供IT系统可以对业务变化快速响应和应变,只用2-3周即可完成新客户的系统上线或对接。 2010年,宝供营业额约24亿元,比2009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按照规划,宝供将在2010-2012年实现物流收入翻番的目标。为支持公司的发展规划,宝供将在其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集合RFID等新技术应用,将技术创新建设成为企业的创新中心,实现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同步进行。 - 2011-04
15
非木材化学制浆造纸技术取得新成果
非木材化学制浆造纸技术取得新成果2011-4-14 中国教育网 4月7日,在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各相关学科更加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制浆造纸领域,非木材化学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取得新成果,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麦草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体系,初步创建了麦草制浆造纸循环经济技术模式,为节约林木资源、大幅降低造纸污染物排放做出了贡献。 - 2011-04
15
木浆运载车高速上突起火 40吨木浆付之一炬
木浆运载车高速上突起火 40吨木浆付之一炬2011-4-14 嘉兴在线新闻网 今天上午,在申嘉湖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载40吨左右木浆的半挂车行驶中突然火起,司机第一时间发现后,先是将车紧急停靠硬路肩,对起火处进行了扑救,并报了火警,而后火速驱车前往12公里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几分钟后,当该车驶进服务区时,车上的木浆已经是浓烟滚滚,随后高速服务区保安以及高速交警纷纷投入到灭火救援中,直至消防队员赶到。虽然,40吨木浆最终被付之一炬,但人无碍。 - 2011-04
15
2月我国林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1%
2月我国林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1%2011-4-14 中国绿色时报 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减互现,进口持续增长,出口呈现下降态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分析,2月当月,全国林产品进出口总值6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前2个月全国林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28.1%。 统计显示,2月,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出口26.3亿美元,同比减少7.2%;进口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8%。进口主要产品中,原木、锯材、纸浆、木家具等均表现出量价齐增的态势,而废纸、天然橡胶、棕榈油等表现出量减价增态势,共进口棕榈油33.3万吨,进口额3.6亿美元,进口量下降15.7%,进口金额增长21.8%。木片进口金额增幅较大于数量增幅,进口36.1万吨,进口额0.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1.7%和117.1%。 进口出现减少的林产品中,干鲜水果和坚果进口量9.1万吨,进口额1.2亿美元,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下降19.4%和18.4%。 出口方面,木家具呈现量价齐减态势。2月当月,我国木家具出口1323.2万件,出口额7.3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30.3%和22.6%。另外,胶合板、纤维板、锯材等大宗产品也呈现较大幅度下降。纸、纸板和纸制品出口量价同增,出口40.7万吨,出口额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5.2% 和林农关系较为密切的两种林产品较上月均呈现量价同减的态势,干鲜竹笋出口0.84万吨,出口额0.13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8.69%和10.18%;干鲜水果和坚果出口15.0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下降35.4%和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