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
12
海关统计: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
海关统计: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2011-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据青岛海关统计,前2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铜版纸2.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6%,价值1874万美元,增长54.1%,出口平均价格为755美元/吨,上涨3%。 主要出口至巴西、印度和东盟,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大幅下降。前2个月,山东口岸对巴西出口铜版纸3802吨,增长4.8倍;对印度出口3549吨,增长93.3%;对东盟出口2448吨,增长23.4%,对上述三者出口量合计占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总量的39.5%。对非洲国家出口激增,共出口2742吨,增8.8倍;对欧盟、美国分别出口157吨和112吨,分别下降88.9%和96.4%。 前2个月山东口岸铜版纸出口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一是2009年11月以来,我国铜版纸产业接连遭受美欧国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来,国内企业对欧美出口锐减,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晨鸣、太阳纸业等山东造纸企业成功开拓拉美、中东和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三是去年以来全球纸浆供应紧张,占铜版纸原料60%的纸浆价格持续上涨,推动铜版纸价格一路走高。受全球气候异常、汇率及供应量等因素影响,国际浆价自今年初以来再呈攀升走势,北方长纤木浆(NBSK)价又恢复1000美元/吨的高位。 - 2011-04
12
成本日涨 联合利华、宝洁不涨价还能撑多久
成本日涨 联合利华、宝洁不涨价还能撑多久2011-4-12 南方都市报 三月底四月初,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扬言对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涨价,价格增幅将达到5%-10%。日化企业提价的理由是———去年以来日化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50%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了约25%。 大众抢购日化品的风潮经媒体报道后,4月初,国家发改委约谈巨头,几大日化巨头答应暂缓涨价,但正如业内人士所称的,日化行业竞争激烈,涨价已是最后一道防线,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不会轻言涨价。 此时,一度盛传的丁家宜将被收购传闻获得证实,法国香水巨头正式宣布收购丁家宜,进军中国的二三线市场。2011年,跨国品牌在高度垄断中国一二线市场后,将进一步抢夺中国三四线市场,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扬及市场推广成本的上升将会使其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或遭到淘汰,日化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成本日涨国产品牌再外嫁 4月8日,法国科蒂证实,已与丁家宜达成股份购买协议,将获得丁家宜的大多数股份。据报道,此次科蒂对丁家宜“现金加股票”的交易总价将达到4亿美元。 据了解,科蒂是全球五大化妆品公司之一,年销售额近40亿美元,旗下拥有近30个国际日化品牌。丁家宜旗下拥有丁家宜、植物纯粹等知名护肤品牌,在洗面奶和防晒品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 本报去年底曾披露此桩收购案,当时的丁家宜方面人士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外界有对科蒂会将丁家宜品牌雪藏的质疑,但据悉,收购完成后,丁家宜将并入科蒂整个运营轨道中,作为一独立品牌运营,现有管理层和员工也将保留,丁家宜创始人兼董事长庄文阳还将同时兼任科蒂中国区美容业务首席执行官。 尽管科蒂与丁家宜的“恋爱”从去年就开始谈,并终于联姻。但显然,在成本高涨的今天,这对丁家宜来说或是一个解决自身发展瓶颈的最好选择。 跨国日化巨头受压缓涨价 而对于日前联合利华、宝洁等跨国日化巨头不约而同的涨价举动暂时受阻于发改委,有外媒评论认为,“从联合利华证实政府提出要求来看,大型外国跨国公司也不能免于这样的压力”。他们担心行政控制价格手段会酿成一连串的产业事件。 分析者说,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市场规律已经铁一般地摆在了消费品此起彼伏的涨价的理由之前。发改委此举也并非长久之计,“也许只是一针阵痛的麻药而已。”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下半年以来,日化产品原材料的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50%。洗涤用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来自石油、油脂,这些初级化工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扬,已经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2010年1-11月,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4.88%,而行业利润却下降了5 .99%,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39%。 不只中国政府介入日化产品涨价事件。今年3月,西班牙针对8家美容产品制造商1989年至2008年期间结成联盟,对在西班牙市场销售的美发产品实行共同定价。涉案企业包括欧莱雅、宝洁、德国汉高等公司,它们共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西班牙这些日化巨头处以共计5000万欧元罚款。 2008年,包括联合利华、宝洁、高露洁在内的9家欧美日化产品制造商就因涉嫌在法国市场共谋操纵价格而受到调查。 国产日化品牌进入淘汰赛 据了解,中国日化行业格局除了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立白、纳爱斯、上海家化、霸王和拉芳属于第一二阶梯外,其他4000多家国内公司规模在1亿以下的属于第三阶梯。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日化巨头占据中国沿海一线城市的市场后,抢滩二、三线城市市场,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中国80%的中小日化企业将面临倒闭。 “日化巨头可以削薄自己的利润,小企业却无法承受加厚的成本”,分析者昨日对南都说。 据了解,日本地震后,导致清洁剂化工原料、界面活性剂上游EO (环氧乙烷)、EO D (环氧乙烷衍生物)产能缺口扩大,三菱化学、花王、东邦化学、日本乳化剂、日本触媒、三井化学等多家工厂被迫停工。分析者相信一旦这些企业恢复生产,即是新一轮价格的重新出台。 3月底的一份数据表明,洗涤用品8种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幅度,从2010年6月份到12月底半年间,最低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48.7%,最高达到100%,加上员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25%左右。下游终端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尤其是缺少资本与存货的中小企业已经处于越卖越亏的境地,离破产不远。 此次巨头暂缓了几乎横扫其占据80%市场的产品中的一部分涨价计划,但涨价对于日化行业,已经不再是问题,只是在等待恰当的时机。 - 2011-04
12
国内造纸行业产能落后 难过节能减排关
国内造纸行业产能落后 难过节能减排关2011-4-12 中印网 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国内造纸业近10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容质疑。环保的整体改观已经让中国造纸业旧形象得以改变。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呼声渐强,国家对工业节能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在新形势下环保发展趋势如何,造纸业依然备受关注。 2010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李平处长在“低碳造纸理念与实践论坛”上指出,目前国内造纸业依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在当前造纸业产能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同等的生产总值,造纸业的能耗、污染物排放依然远高于其他行业。 就造纸业产业集中度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造纸业学会秘书长、中国轻工集团副总经理曹振雷。他认为国内造纸业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这一形势改观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改观会很快到来。 小纸企产生的大背景 国内造纸业的产能布局的形成有着历史性的原因。而国内造纸业的发展也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对中国造纸业来说,21世纪的头10年是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造纸业的年产量从3050万吨提升至8640万吨,10年增长了近两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中国也已跃居世界第一造纸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能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造纸业在技术、设备制造方面也成绩卓著。据了解,国内规模以上纸企已基本上拥有了世界一流的制浆造纸、环保技术与装备,目前世界上4台超大型纸机中有两台落户中国,国内的大型纸机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欧洲。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以及国内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包装用纸、印刷用纸等纸产品销量也随之激增。过去在技术条件、工业流程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内纸品的短缺让纸品进口长期持续。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刺激着造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然而也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国内大批小型造纸厂应运而生。在今天,国内小纸企的数量依然占到造纸企业总量的1/3以上。 由于资金不足、规模效应难以显现乃至环保投入的不足,数量庞大的小纸企曾长期成为国内环保问题的源头。在前些年长江、太湖等水体的污染中,都可以找到不少小型造纸企业的身影。 落后产能成产业提升阻碍 小纸企曾在提高纸品供应量,满足国内经济、生活用纸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现阶段,它们已逐渐显得不能够适应国家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的大形势。 从“十一五”的第二年开始,国家集中整治造纸业污染,大量万吨以下的小纸厂开始关闭。2010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明确提出当年应淘汰落后造纸业产能53万吨。 小纸企的经营水平低下正在影响整个造纸业的能效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造纸业生产总值为4660亿元,虽然总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39%,但废水和COD排放量却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18.76%和31.82%。 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被认为是小纸企经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纸品的生产过程中,目前国内吨纸平均耗水量是60立方米,先进设备所消耗的水总量可达20立方米甚至更低,而淘汰设备耗水量则可达100立方米,排放的其他废弃物也多出数倍。 2010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造纸业污染报道《利益让“小造纸”死灰复燃》引起了公众极大关注。调查显示,在安徽省的众多小型造纸厂里,70%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简陋,仅有一些简单的物化和生化处理装置,即使这些装置正常运转,企业也无法达标排放。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造纸业在“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达650万吨。“虽然这对部分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中国整个造纸行业来说却是个好事,劣质企业数量和落后产能数量减少,不仅有利于我们造纸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某造纸企业负责人对该数据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曼霞之前对媒体分析说,“国家对造纸行业严格细化的淘汰、准入标准和措施,都在鼓励现代化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也给产品质量好、污染排放少、资源利用充分的先进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按照2010年工信部公布的465万吨造纸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计算,虽然淘汰产能仅占到造纸业总产能的4.5%左右,但“落后产能的淘汰也腾出了市场空间,将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进而扩大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 市场淘汰的条件已经具备 “落后产能的淘汰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且市场自行淘汰的条件已经具备”,曹振雷向记者讲到。而在造纸业内,该依靠市场来淘汰落后产能的观点已被多位专业人士认同。 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正在倒逼造纸企业成本的提升。按照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已建制浆、造纸企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分别为200mg/L、100mg/L。淘汰标准的大幅提升要求造纸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环保。 而造纸业生产资金投入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环保成本的提高无疑会让很多企业不堪重负。据某位造纸业内人士介绍,造纸业万吨产能投入已达1亿~1.5亿元,这和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投资额基本相当,而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轻工业相比,已经高出很多。 生产设备的更新及环保设备的投入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多数大型纸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据了解,国内知名纸企太阳纸业在环保上的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4亿元,吨纸成本中环保投入占到了13%。而金东纸业经理协理孙炳健透露,金东在环保上的投入资金也已达14亿元。 但孙炳健同时也指出:“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用在环保上的投资成本才显得比较合理,否则企业太小的话,环保上投资成本就不合理了。” 据了解,因为环保设备运转的成本过高,很多小型造纸企业已经关停。2010年7月6日,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公布了年度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山东临沂6家造纸企业位列其中。 其中不乏后来因为成本过高而停产的纸企。 “除此之外,纸品市场饱和度的不断提高也给小企业的生存施加了压力,我认为这也正是小纸企必将被市场淘汰的根本原因所在。”曹振雷跟记者分析说。他认为随着国内晨鸣、金东、华泰、太阳等一大批大型纸企的崛起,国内纸业市场产品供应将不断提高,而这也必将从根本上对小纸企的生产形成制约。 - 2011-04
12
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进口木浆1137万吨
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进口木浆1137万吨2011-3-28 浆纸信息 2010年我国造纸原料进口量下降,但进口均价大幅上涨。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废纸2435.2万吨,同比下降11.5%;价值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均价219.8美元/吨,上涨59.2%。我国进口木浆1137万吨,同比下降16.9%:价值日8,2亿美元,增长28。8%:进口均价775.6美元/吨,上涨55%。 2010年,美国依然为我国废纸的最大进口来源地,进口数量占我国废纸进口总量的41.6%,共1013.8万吨,下降5。8%。我国自欧盟27国共进口废纸728.9万吨,下降22.3%, 占比重29.9%,其中自英国进口废纸275万吨,下降2.2%:自荷兰进口废纸167.5万吨,下降16.3%。我国自日本进口废纸350,4万吨,下降14,9%,占比重14。4%。 2010年,我国主要从加拿大、巴西、美国及印度尼西亚进口木浆,其中,自加拿大进口木浆296.7万吨,上涨6%,占26%;自巴西进口木浆205.8万吨,下降25.4%,占18.1%:自美国进口木浆136.9万吨,下降7.1%,占12%: 自印度尼西亚进口木浆110.3万吨,下降13%。 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造纸原料进口主体。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分别进口废纸1676.7万吨,下降8.9L占废纸进口总量的68.9%;进口木浆61.1万吨,下降9.1%,占木浆进口总量的53.7%。 (江华网) - 2011-04
12
兵团:卫康纸业回收纸浆和废水循环利用
卫康纸业严格治理环境污染 回收纸浆和废水循环利用2011-4-9 兵团网 “这里的空气比前几年清新多了,刺鼻的烧碱味、氯气味现在闻不到了……” 4月3日,家住农六师一○一团卫康纸业附近的四连职工张志青对笔者说。 一○一团卫康纸业以生产新闻纸和卫生纸为主。近年,该厂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排污处理系统,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造纸行业标准,并得以回收循环利用。去年,这家企业又投资50万元修建了废浆回收池,回收利用原先废弃的纸浆,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据了解,一○一团卫康纸业已连续几年顺利通过自治区、兵团、农六师环保部门的环境安全检测。 - 2011-04
12
福和集团收购中山宝丽纸业
福和集团收购中山宝丽纸业2011-4-7 国都香港 福和集团4月初宣布了一个收购交易,公司以总作价1.575亿人民币向中山宝丽纸业收购宝丽、丝彩和澳纽3个生活用纸品牌。这3个品牌主要在广东和港澳地区销售,2010年盈利有1,190万人民币。我们认为这个交易对福和集团有利,因为:1)这有助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公司生产基地所在的广东省市场,与公司现时品牌绿柔、思蜜儿和皇月起到互补作用;2)按照公司计划,生活用纸年产能于2012年将较现时增加23%至12.4万t,收购新品牌可确保生产线可全面开工;3)按2010年1,190万人民币盈利计算,作价相当于2010年11.8倍预期市盈率,低于福和16.3倍预期市盈率,所以收购可提升公司估值。目前香港股市从事生活用纸的上市公司市盈率超过20倍,所以福和的估值仍存在折让,但公司部份产品是采用回收纸作为原材料,受木浆成本上涨的影响较低,因此折让不合理。我们重申福和的买入评级,合理值3.5元(现金流折现法: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9.2%、长期增长率2%)。 - 2011-04
08
伊格松德纸板公司投巨资推动英国工厂使用生物燃料
伊格松德纸板公司投巨资推动英国工厂使用生物燃料2011-4-8 烟草在线 伊格松德纸板公司投巨资来完全消除其位于英国沃京顿的纸板厂排出的化石碳。 伊格松德下属的瑞典森林产品集团霍尔曼的董事会,同意投资1.08亿英镑,把该工厂的能源从天然气转向生物燃料。 沃京顿的投资将使伊格松德在英国采取它在瑞典的伊格松德工厂中所采取的相同方法。 在瑞典,该公司已投资了一个新的回收锅炉,使纸厂的生产能使用生物燃料,这也使纸厂在电力自给自足方面享有进一步优势。 在沃京顿计划设立的生物燃料车间,被设计成生产150兆瓦热能,将为工厂提供全部能源需求,即电力和蒸汽形式的热能。新车间每年将生产大约3.25亿千瓦时电力和4.2亿千瓦时的热能。 “这项投资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在沃京顿发展我们纸板生产的雄心壮志,”伊格松德纸板的英国业务董事奥拉·舒尔茨-伊克隆德说。他是纸厂能源供应升级换代背后的驱动力。 “去年我们还在我们纸浆厂提炼车间的重建上投资了360万英镑。这使我们的电力消耗减少了13%,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进一步提高Incada(在沃京顿生产的纸板)的质量创造了条件。” 舒尔茨-伊克隆德补充说,在西坎布里亚郡发起的“能源海岸”活动是伊格松德实施新投资决策的一个主要因素。 “随着这个投资和由此产生的对我们能源供应的积极调整,我们将成为世界级的折叠箱板生产者,这部分归功于我们的生产环境,”他说,“我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方面将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10年间,伊格松德在沃京顿投资了1亿英镑用于开发纸板产品。这家纸厂每年生产20万吨的Incada折叠纸板,员工将近4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