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1-10

    12

    厦企与亚马逊旗下品牌结亲 助其实现4亿美金年销售额

    厦企与亚马逊旗下品牌"结亲" 助其实现4亿美金年销售额2011-10-12 厦门网 在面积有48个足球场大的仓库内,近千台机器人正有序地装载货物。这是科幻片?不,这是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花费5亿美元收购的电商品牌Quidsi的仓库。而让这数万台机器人拥有如此“智慧”的,竟是一家隐藏在厦门的电商外包服务企业厦门舜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封邮件牵出“情缘” “就一封邮件,我们就‘联姻’了!”舜亚科技总裁林劲松笑言,他偶然结识一位复旦的老教授,聊天时聊到电子商务,而教授的儿子正是Quidsi技术端的负责人,“没见面,就发了一封介绍自己的邮件,美国人就来厦门了。” 2007年,舜亚开始为Quidsi最早的在线购物网站母婴在线(Diapers.com)做技术服务,此后,Quidsi先后推出的洗 护、宠物、女性化妆品网站都是舜亚在背后操刀。Quidsi首席信息官Mr.Eugene提供的数据显示,舜亚科技全程独立为Diapers.com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服务,成功帮助Diapers.com销售额从600万美金飙升至2010年底的近4亿美金。“Diapers.com的创业历程是和舜亚科技一起书写的。这桩婚姻很成功!”Mr.Eugene对此大加赞赏。 核心技术决定匹配度    “在美国的电商工作背景以及曾帮助一家硅谷企业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案例,让我们看上舜亚。”事隔6年,Mr.Eugene说起那封邮件依旧很赞赏,“他们在技术服务上的表现让人无法拒绝”。 舜亚副总裁陈启明说道,Quidsi的仓储是机器人装载,而我们正是为这些机器人顺利工作提供技术和软件支持,这能帮助电商企业在仓储、物流环节节省费用。 “我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设计数据驱动程序,让机器人不仅能在仓库里穿梭取货,还能让它行走最直接路径,将装箱成本压缩到最低。”林劲松说。 “舜亚科技的研发实力是Quidsi公司创业成功的关键力量。”Mr.Eugene说。所以2010年Amazon.com(亚马逊)并购Quidsi,并为其制订未来5至10年的增长计划中,舜亚科技仍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厦门“相亲”有点难 现在,舜亚正为Quidsi刚上线的玩具网购网站(YoYo.com)做技术服务。而各种提升性技术服务,也让“舜亚”在国外业界的知名度提升。比如,只要妈妈们在网站购买过纸尿裤,一段时间后会有邮件提醒妈妈,是不是该买新的了。这种后期服务保证了客户粘性,也保证了价格优势,带来的则是业绩增长。 但林劲松和陈启明仍有烦恼。“我们现在90%在为Quidsi服务,剩下10%放在国内市场,我们是鼠标(电子商务)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水泥(传统企业)。”陈启明说,“很多国内传统企业想和我们合作,但他们并不重视技术,所以理念上的差别让我们很难磨合。”  “国内流行的电子商务是市场导向型,一定要先做大规模,占领市场,对技术不重视,而我们则强调用技术先做电商的精细化管理。”林劲松说,这可能是国外电商模式和国内模式不同点,短时间还很难调和,“所以我们现在很想做国内市场,但是始终相不到亲。” 对话Mr.Eugene “我们就想让妈妈们尖叫‘怎么可能’” 现任Quidsi首席信息官的Mr.Eugene,曾担任多家美国知名互联网企业首席信息官,第一次与中国电商企业合作,让他看到中外电商的差异以及中国电商的机会。 记者:国内像当当网已经开始卖纸尿裤了,京东商城开始卖书了,我们这个Diapers.com(母婴在线)是不是也要开始卖书或者是其他东西? Mr.Eugene:之后相继开设的Soap.com(健康、美丽、家居必需品), BeautyBar.com(高档美容), Wag.com(宠物产品)和现在在推动的YoYo.com(玩具)等4个网站,都是我们的延伸,但其实这些网站都是基于一个数据库,就是最初母婴网站的妈妈数据库,从妈妈的需求上去延伸出妈妈可能会有的更多需求,专注关心客户在边缘需求,这些很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分析来实现的。 记者:这是否就是Quidsi的模式与国内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差异呢? Mr.Eugene:可以这么说,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从专业化走向大而全,但习惯在当当买书了就可能不会考虑在那里买纸尿裤,这样还可能把原本的定位模糊了。但如果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延续原有客户的边缘需求,甚至网站设计出最合理的购买路径,让顾客买纸尿裤的同时也有了买化妆品的需求,那就不会存在定位被模糊的问题。 记者:不少电子商务网站是在拼价格,我们看中的是什么? Mr.Eugene:价格战是很难持久的,我们的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准,靠的是客户粘性,和客户体验。我们就是想让妈妈们尖叫“怎么可能?”例如我们物流第一天75%的到达率,第二天90%的到达率,下雪天也一样送货上门,还有最重要通过数据分析而给客户的后期服务,这都让我们的客户购买有了更大的附加值。
  • 2011-10

    12

    2011东莞零售业前景探讨 赢在供应链

    2011东莞零售业前景探讨 赢在供应链2011-10-12 东莞日报   昨日,“2011东莞零售业论坛”在道滘镇举行。今年论坛主题定为“优化供应链,实现企业共赢”。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纷纷表示,东莞零售行业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未来零售企业的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论坛由市经信局和市零售业协会主办。 【现状】 东莞零售业准入门槛偏低 昨日的论坛上,市零售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平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零售业已经逐步壮大,在区域化发展中,一批企业已经初具走出东莞的能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东莞工业经济处于平稳增长态势,由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东莞市零售行业也较为平稳地增长。市经信局副局长罗斌也表示,东莞一些龙头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发挥带动效应,随着东莞企业向内销市场发力,东莞市零售行业恰逢发展壮大的巨大机遇。 同时,罗斌也指出了目前东莞零售业面临的问题。相对而言,零售行业目前准入门槛偏低,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加速布点扩张,竞争日趋白热化,“目前来看,零售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有下降趋势,企业产品销售甚至会出现负利润。”罗斌说。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也纷纷表示,东莞零售行业目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使行业发展走上良性轨道,才是最为紧迫的命题。 【出路】 如何优化供应链是现实难题 随着零售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谁在供应链上能够持续优化,谁就能保持竞争力。 东莞市都市丽人公司董事长郑耀南道出企业现实的困境,他认为,“企业都知道必须要优化供应链,但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到真正的优化是不容易的。” 现场也有多位企业家表示,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缩短产品周转期,是他们一直面临的难题。一些知名企业负责人开始分享自身的供应链优化经验。 在供应链的优化上,嘉荣超市可以说一直走在东莞同行的前列。2006年底,嘉荣超市加入SPAR。此后,嘉荣超市开始从SPAR的供应链中自主选择进价更为便宜的商品。去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号称华南区最大的零售物流基地在洪梅镇正式运营,该基地就出自嘉荣SPAR之手。 嘉荣超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梁仲华称,从今年开始,这个物流基地就会发挥价值,通过大批量的采购,将为企业节约巨大的成本支出。 宝洁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分享了宝洁的供应链优化经验,“压缩供应链时间,提高供应链反应速度,是宝洁供应链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 2011-10

    12

    IPA:未来3到5年中国至少20个品牌或走向世界

    IPA:未来3到5年中国至少20个品牌或走向世界2011-10-11 人民网 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IPA)9月23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国际品牌孵化园”(IBi)研发服务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整合了来自IPA会员公司内专家和创意工作人员的专业建议,以向中国企业更好地在亚洲以外的市场探究客户品牌诉求提供服务。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市场,仅次于美国。IPA市场及公关管理总监珍妮特·赫尔说,“在过去五年间中国广告市场从一个很小的比例,逐渐成为了全球第二,而英国是第五名。要知道英国人口较少,但是广告业占到了第五名”。她还说,今年中国广告增长率为18%,目前有一些减弱,但中国市场增长最为快速。 另据了解,在全球top 100品牌排名中(Millward Brown Optimor: BrandZ),中国品牌从2010年的8个上升至2011年的12个,IPA认为,在未来三至五年,至少有20个中国品牌具备走向世界的潜力。“希望我们成为越来多中国企业的选择,当然第一个品牌是华为”,珍妮特·赫尔说。 成立于1917年的IPA旗下拥有250多个公司,已为全球5000多个公司以及品牌提供服务,其中包括苹果、谷歌、汇丰、耐克、联合丽华和宝洁公司等等。 此次由IPA执行主席兼总裁尼克拉·门德尔森率团访问中国,还将参加沈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广告节。
  • 2011-10

    12

    广西农垦集团开拓糖化工

    广西农垦集团开拓糖化工2011-10-11 中国化工报 甘蔗除了制糖还能做什么?广西农垦集团的回答是:甘蔗渣可以造纸、提取纤维素、糠醛,还可以提取并制造价值相当高的阿拉伯糖和木糖醇;就连会产生污染的废糖蜜也能制造酒精,酒精废液还可以在发酵形成沼气被利用后回归甘蔗地为甘蔗生长提供养分……这就是糖化工产业链。 靠开垦蔗园起家的广西农垦集团是广西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目前,国内首家并且规模最大的精制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剑麻制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木薯变性淀粉加工基地等都出自该企业。同时,这家企业还以蔗—糖—酒—浆—纸—生物化工的一体化,成功地打造出国内首条也是最大的糖化工产业链。 首先是利用蔗渣发展浆纸工业。广西农垦集团投资近10亿元兴建了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和年产20万吨文化用纸两条生产线,通过长达3千米的传输带将蔗渣用于制浆,每年可处理消耗60万吨蔗渣,节约近40万立方米的林木,减少近7万亩森林的砍伐量。其次,利用废糖蜜发展酒精工业,该集团先后建成了年产5万吨和3万吨两条酒精生产线。再次是利用制糖副产物滤泥生产微生物肥。滤泥具有甘蔗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力有很大作用。 糖化工能产生多大效益?广西农垦负责人杨顺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的蔗渣处理方式是替代煤炭作制糖锅炉的燃料。按燃烧值算,4吨蔗渣相当于1吨煤。广西农垦每年50万吨蔗渣相当于12万吨煤使用,价值约6000万元。而50万吨蔗渣可以制造纸浆12.5万吨,价值约6亿元,是作燃料的10倍。同时,每吨纸浆可产生约600元的税收、400元的利润,并带动运输、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还可减少树木砍伐。据了解,广西农垦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工程项目已于2010年8月建成投产,可实现年经营收入6亿元、利税1.2亿元。当造纸项目投产后,将实现经营总收入11亿元。 广西农垦局副局长杨海空告诉记者,目前广西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广西已将糖业作为千亿元产业进行培育,在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已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只有积极延长糖化工产业链,向循环经济要效益,才能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2011-10

    12

    广东产生活用纸两成多不合格

    广东产生活用纸两成多不合格2011-10-12 广州日报 日前央视曝光了广西部分餐巾纸厂家用回收纸生产,生产过程中还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和滑石粉。昨日,广东省质监局表示,今年对全省174家纸巾纸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的专项检查发现,有6家无营业执照;有84家企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有6家企业涉嫌违法生产纸巾纸产品。而今年一季度对生活用纸产品的抽查结果显示,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78.4%。 今年上半年,省质监局抽查了省内72家企业生产的生活用纸产品102批次,抽样批次合格率为66.7%,剔除仅标识不合格产品12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78.4%。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标识、内装量偏差、规格、湿抗张强度、定量、水分、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柔软度。 国标没有限制荧光物质 也未制定相关检验方法 记者发现,专项抽查中,针对纸巾纸,是依据GB/T 20808-2006《纸巾纸(含湿巾)》和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洞眼、细菌菌落总数等19项目进行了检验和判定。检验项目中并没有滑石粉和荧光增白剂项目。据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介绍,现行标准中对与食品接触(或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纸及纸制品执行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指标》,明确要求荧光物质不得检出。而生活用纸所依据的卫生纸国家标准(GB 20810-2006)和纸巾纸国家标准(GB/T 20808-2006)中对荧光增白剂没有限制。荧光增白剂直接的表征方法可以通过荧光亮度(白度),或使用紫外线分析仪进行辨别,然而标准中没有对荧光亮度(白度)限量作出规定。 纸巾纸的标准规定了亮度(白度)的上下限,即要求在80.0%~90.0%这个范围内;卫生纸标准(GB 20810-2006)仅对白度的下限有规定,并没有对上限作出限制。两个标准对荧光物质均未有限制规定,也未制定相关的检验方法。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就认为,国家没有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但却对人体有潜在危害,荧光增白剂有滥用的嫌疑,他呼吁国家要加以规范。 广东省质监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餐巾纸和卫生纸等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大打击违法生产餐巾纸和卫生纸产品的行为的力度,协调有关部门规范荧光增白剂在餐巾纸和卫生纸中的使用。
  • 2011-10

    12

    河南焦作瑞丰化机浆线计划10月增产

    河南焦作瑞丰化机浆线计划10月增产2011-10-12 江苏纸浆电子交易中心 据悉,焦作瑞丰10月计划提高化机浆线产量至12600吨,瑞丰9月共排产化机浆11000余吨,目前湿浆出厂报3900元/吨,浆板报于4100元/吨。 另,福建腾荣达9月上半月排产化机浆1500吨,下半月转产绒毛浆,化机浆出厂报于4100元/吨,产销平衡。
  • 2011-10

    12

    中国桉树产业出路在哪里?

    中国桉树产业出路在哪里?2011-10-12 国际商报 21年来,桉树产业在中国历了3~4个轮伐期,已生产了2亿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生产桉树原木6000万立方米,价值约在300~400亿元。在中国,桉树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发达的木材工业群,其中特别是制浆造纸产业和人造板产业。 我国虽早已经大量种植桉树,但桉树在中国工业化地发展,应该从1990年纪念桉树引种100周年时算起。21年来,桉树产业在中国历了3~4个轮伐期,估计已生产了2亿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生产桉树原木6000万立方米,价值约在300~400亿元。在中国,桉树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发达的木材工业群,其中特别是制浆造纸产业和人造板产业。 但与此同时,桉树却被人为安上了许多邪恶的罪名。流传最多的说法是桉树“林下不长草,林上没有鸟”,“桉树有毒、吸肥、耗水”。近些年来,南方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下达了“禁桉令”,这让中国南方桉树的发展,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桉树在中国的发展,务必理性分析与看待。 矛盾并非来自桉树本身 桉树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北京中林联林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兆为本报记者进行了详细分析: 侯元兆说,早期的桉树发展没有规划,的确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在早期,南方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开发荒山,千方百计寻求投资,造成集中连片的桉树林取代了原有天然植被。“特别是当造林者不懂技术的时候,问题就更严重。例如,常见有顺着山坡纵向植行的现象,或者用重型拖拉机上下坡开垦。这哪能不破坏生态呢?”他认为,要发展桉树,但是发展不等于无规划、无引导;虽然政府鼓励发展商品林,但发展这种商品林涉及土地利用方式,还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于发展普通商品。“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这两个错误我们都犯了。” 此外,早期的桉树发展,使用的是农村集体的土地,企业以很低的价格从村集体那里租地造林,一般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这一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就是没有村民的支持。“村民在发展中被边缘化了。这就必然导致造林者越是盈利,社会矛盾越是尖锐。这是很多人反对发展桉树的一个深层原因。” 侯元兆认为,20多年来,中国发展桉树的主要问题是出在发展规划缺位和广种薄收上。这既有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有企业的责任。 摈弃传统模式是关键 侯元兆说,中国必须继续发展桉树,中国需要桉树。“今后不是不发展桉树的问题,而应当是科学发展桉树的问题。从战略上来讲,中国必须在适宜的地区,以适宜的树种,采用高度集约经营的模式,发展木材培育产业,否则中国没有办法满足巨大的木材需求。这同农业上发展粮食生产基地是一个道理。” 但是,今后的桉树发展,必须要做出某些重要改变。侯元兆提出4点意见: 第一,企业必须改变广种薄收的思维,树立发展产业带的思想,最好是围绕自己的工业中心发展高产原料基地。企业如果在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上,致力于提高单产,则或者会创造出把一部分人工林地退还给天然植被的机会,或者会成倍增加自己的原材料供应。侯元兆说:“这样的策略,无论从管理还是从运输方面,都会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而社会又何尝会加以反对呢?” 第二,地方政府应制定桉树发展规划与规则,引导桉树的科学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下达“禁桉令”。侯元兆举例,印尼、巴西等国都允许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但是,他们的发展是理性的发展,既鼓励发展农作方式的桉树林,又保护发展区域的生态环境。就是说,在规划的发展区,工业原料林的单片造林面积都不大,中间还保留一些原生植被,“这就是"镶嵌式造林"。这种理念,在我国很欠缺。” 第三,适当引用近自然育林技术,改善桉树林生态环境。侯元兆说,在桉树的发展中,这一原则的引用主要表现为:加大造林株行距,故意促进林下杂草生长,让杂草肥地,减少化肥用量,长久维持地力;在造林区搞镶嵌式造林,有意保留造林区内的部分天然植被,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挖明穴为打暗穴,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工作效率;采伐枝桠和伐桩留地,促其腐烂肥地等等。所有这些措施,一方面可改善造林区的生态环境,另方面企业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企业应适应时代的变迁,降低桉树红利期待。侯元兆质疑:“短短20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境内外企业投资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根本原因是发展桉树商品林成本低、回报高,甚至还可以谋求到一些土地红利。”但是,时过境迁,造林企业如果不想移师它国继续寻求短暂的低成本时代,那就唯有在降低红利期待的同时,寻求新的突破,这才是出路。“我们建议这些企业,走提高单产的道路,并适当引进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可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原料林基地。”侯元兆说。 链接 中国林业智库 北京中林联林业咨询有限公司是由30位中外林业专家组成的一个民间林业智库。智库的名誉主席为中国林业界德高望重的董智勇教授,智库主席是林业经济界权威陈统爱教授,副主席是原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教授及原北京市林业局副局长于志民教授。专家和顾问当中,有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创始人王礼先教授、中国著名森林经营专家盛炜彤教授、中国森林经理专家徐国祯教授、中国杨树权威张绮文教授、中国桉树发展元老祁述雄教授、中国泡桐专家李宗然教授、中国竹类权威萧江华教授、中国南方林业权威白嘉雨教授、中国藤类权威尹光天教授、国际著名森林碳汇专家张小全教授及森林经营专家陆元昌教授、中国城市森林专家王成教授等。著名的欧洲森林经营专家、国际林联前欧洲联洛人汉斯·斯皮克教授,全世界桉树核心专家贝尔南德·马丹教授,印度森林碳汇专家康特教授等,也应邀加盟。
4576条 上一页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