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
02
2013年底前渭河流域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
2013年底前渭河流域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2011-12-2 陕西日报 渭河治理的时间表从来没有这么紧凑。在用五年消除黑臭之后,2011年,渭河迎来了更加深入的治理——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到2014年底使渭河水变清。目标既定,再度彰显陕西治渭的决心和信心;铁腕之下,《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迅速出台,治渭行动路线图清晰展现,清澈渭河,人们拭目以待。 铁腕治渭:陕西列出时间表 ——《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解读之一 经过夏秋两季的肆意奔流后,冬季的渭河在关中平原腹地缓缓流淌,像是进入了休眠期。而对渭河治理来说,这个冬天却不平静——一边是现实:渭河尽管刚刚脱掉黑臭的外衣,仍有部分支流处于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一边是行动:短短三年时间内,不仅要使渭河不黑不臭,还要恢复清澈,呈现北方河流健康水体。 差距之大,任务之艰巨,是渭河治理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怎么办?政府官员、环保人员,甚至普通民众将目光聚集于此。2011年12月,陕西省出台《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治渭规划出明确的行动路线图,在治疗了黑臭的表面病症之后,一场清澈渭河深度治疗已然拉开帷幕。 ……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先后投资170亿元治理渭河污染,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注重源头治理、干流控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基本消除了黑臭,但距离健康河流的要求还很远。 据测算,随着关中城市群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呈年均10%的速度在递增,如不继续采取防治措施,要不了几年,渭河水质就会重现当年的黑臭情景,耗费近200亿元修起的河堤内,又是一条臭水沟,打造一条安澜河、景观河、生态河的愿景就会落空。 出利剑:治污迈向“升级关” 《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渭河开出深度治疗方案,涵盖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生态水补给诸多方面,按照“渭河三年变清”的总要求,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治污设施的提升改造与污染减排奖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三大治污政策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的三大措施,使新一轮渭河污染治理,从单纯工程治理走向综合性全面整治;从低标准治理模式走向高起点整治;从就河治河走向流域内外长远统筹整治。 渭河之病,深入肌理,非经刮骨疗毒之痛,不能痊愈。依照行动方案,第一剑就要割去工业污染。“十一五”期间,陕西对渭河流域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淘汰关闭,仅造纸企业就由“十五”末的近700家减少到60家。 在即将开始的三年行动中,利剑直指高污染企业,2013年底前,陕西渭河流域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及工艺落后、耗水高、难治理的小氮肥企业,三年内要关闭31家企业(含迁建1家),削减化学需氧量约1万吨,氨氮约0.1万吨。 关闭不是目的,对于那些有能力进行污染治理的企业,将面临更加高标准的排污要求。按照新颁布的《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污企业需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新的标准达标排放,2012年6月前不能达标的企业也将面临停产治理或淘汰关闭的命运。 …… - 2011-12
02
禁用一次性筷子年节约木材130万立方米
禁用一次性筷子年节约木材130万立方米2011-12-2 南方日报 为节约资源,继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倡仪餐饮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后,国内首现禁止餐饮业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地方性法规。最近陕西省出台禁止餐饮业提供一次性筷子的法规规定,违者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对餐饮企业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餐饮个体经营者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据悉,目前广东省对餐饮业使用一次性筷子并没有相关规定,但相关部门也一直有倡议减少使用。记者日前走访广东餐饮业,部分人士认为,我国餐饮消费对一次性筷子存在较大需求,国家应从“禁用”转向引导生产企业使用可循环、再生材料来生产。另有专家则提出,学习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一次性筷子的回收机制。 目前状况 每年380万棵树被制成筷子 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一次性筷子在餐饮业中使用普遍,尤其是在中式快餐店,外卖产品中基本上都会赠送一次性筷子和其它一次性餐具,包括多家知名品牌快餐店、餐饮酒楼,都必备一次性筷子和相关餐具。 据广州一家小型快餐店老板介绍,该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约300对,周末顾客多则消耗量更大。有消费者表示,在外就餐使用一次性筷子已成习惯,觉得这样卫生些。若使用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筷子,会担心清洗不干净、细菌多。 “一次性筷子在餐饮业中的使用量,主要是中低档餐馆,尤其是快餐店,但高端酒家、酒店则较少使用。”中国快餐协会副会长夏连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有多少?某民间环保机构提供的报告称,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数字,中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高达570亿副左右,相当于砍伐380万棵树。其中,570亿副筷子中,大约有45%的一次性筷子由杨木、桦木或者云杉木制成,余下的则由竹子制成。该机构调查报告指出,一次性筷子已成为森林面积减少的一大罪魁。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 监管加码 国内首现地方禁用法规 记者获悉,近年来为了节约资源、保护森林,国家和民间环保团体都在积极倡议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日前,陕西出台《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针对一次性筷子,该条例提出倡导宾馆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禁止餐饮业提供一次性筷子。违反规定的经营者,将由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对餐饮企业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餐饮个体经营者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据记者了解,我国对一次性筷子也曾三令五申。2007年12月1日,商务部在《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中首次提出“餐饮业减少一次性筷子、纸杯等餐具的使用”要求。200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2010年6月,商务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在餐饮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加强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和回收环节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在税收方面,我国对于一次性筷子也制定了较重的税率。如2004年我国取消一次性木筷出口退税(13%)并征收17%的增值税;2006年4月1日对一次性筷子增收5%消费税;2006年11月1日又征收10%出口关税。据有关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已成为我国流转税负最重的农林产品之一。 业界建议 建立回收机制 非常关键 不少餐饮业人士认为,消费者对一次性筷子有很大的需求,国家从节约资源、环保角度对一次性筷子进行限制确实有必要。然而,国家对一次性筷子监管和限制的关键应在该产品使用的材质、材料方面,比如若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是可再生的、可循环再利用的材质,应该允许。 广州72街餐饮连锁企业副总经理易正伟表示,在外卖餐饮市场,一次性筷子是消费者必备的用餐工具,这与国外食品大多是手抓、纸包不同,“消费者有此需求,取消不太现实。”他建议,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材料进行规定,比如使用可循环再用、再生的材料,这样有利于节约资源,也方便消费者使用。 有专家则提出,一次性筷子要节约使用,更要回收利用,建立一次性筷子回收利用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据介绍,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回收系统,而我国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都进了垃圾箱。 “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产量为100多万标准箱,其中木制的一次性筷子接近50%。这些筷子几乎全部未能回收。”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瑜曾向媒体介绍,日本建立有良好的回收机制,一次性筷子的回收率达到97%。“在日本,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生产原料。每位顾客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都不会被扔掉,而是由店家收集起来,再卖给造纸厂。” - 2011-12
02
越南力争2020年纸品纸浆生产能满足国内70%需求
越南力争2020年纸品纸浆生产能满足国内70%需求2011-12-1 中国商务部网站 据越南媒体网站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称,越南造纸行业已制定目标,力争至2020年纸品纸浆生产能满足国内市场70%的需求。越南现有500家造纸企业,年生产纸品总功率为207.5万吨,纸浆43.76万吨。目前越南纸浆只能满足国内21%的生产需求。现越南大型纸浆生产企业严重缺乏,所以出现了造纸行业缺生产原料,而造纸木料又大量出口的反常现象,2010年越南造纸木料出口达300万吨。为继续促进造纸行业发展,满足国内需求,下一步越南将发挥造纸行业现有最大的生产功率,提高纸品纸浆产量,同时加大印刷纸等传统纸品的出口。此外,还要加快造纸厂和造纸原料区的投资建设进度,使各区的纸品、纸浆生产相对集中且具有较大的生产功率。 - 2011-12
02
APP产品符合欧盟生态标签标准
欧盟证实APP产品绿色环保,完全符合欧盟生态标签标准2011-12-1 美国商业电讯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官方报告显示,亚洲浆纸业(Asia Pulp & Paper,简称APP)在印尼生产的主要产品完全符合欧盟生态标签的标准,产品在"环境友好性"上达到了全球一流体系的水平。欧盟生态标签是欧盟于1992年出台的一项自愿性生态和付费标签制度,标准严苛,现已广泛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推崇。 近些年,亚洲的林纸产品在西方成熟市场上遇到了不小阻力,其中包括有西方NGO认为亚洲例如印尼出产的浆纸产品并不合乎可持续发展标准,不应被欧美企业和消费者所采购。此次,欧盟委员会委托了法国审计事务所AFNOR对APP印尼浆纸厂Pindo Deli的复印纸和艺术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被调查的(APP)复印纸和艺术纸完全符合欧盟生态标签的相关规定,尤其是第三条关于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标准。"1 APP发言人对此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APP所生产的复印纸和艺术纸能获得欧盟生态标签的肯定,因为只有对环境最友好的产品才有资格获得这项认可。APP希望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尊重这项官方独立调查的真实有效性,并信赖APP对环保的坚定承诺。" 该审计的关键发现包括以下几点:调查产品中88%的纤维原料来自于APP自主经营且合乎印尼政府森林管理要求的人工林;剩余12%的纤维则来自于获得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的合法来源。产品中使用的浆料来自"遵循可持续营林原则管理的林地"。每个纸浆供应商都提供了产销监管链的认证(Chain of CustodyCertificates)。审计组通过检查发货的发票和文件证实了纸浆原料来自于经认证的林地。2 APP的总部位于印尼雅加达和中国上海,经营管理印尼和中国的多家工厂。欧盟这次的审计结果只是APP近些年来获得的众多环保认可的之一。除了欧盟的生态标签外,APP在中国的产品同样获得了国内最权威的产品环保标志 - 中国环境标志的认可。获准使用该标志的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目前,APP(中国)旗下六家企业生产的五大类产品已获得《中国环境标志(Ⅱ)认证》证书,并获准使用Ⅱ型中国环境标志。 "我们不但追求高质量的终端产品,也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都依托于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践。我们会继续支持国内外的各大认证体系,以最严格的标准规范我们的运营行为,提供给消费者环保绿色的优质产品。"APP发言人表示。 - 2011-12
02
广西贵糖:资源循环利用,走出生态之路
广西贵糖:资源循环利用,走出生态之路2011-12-1 中国妇女报 日前,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走进了广西贵糖集团, 在行驶途中,一片片甘蔗地飞快地从记者眼前闪过。如今很多地方因为种植甘蔗过多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可广西的蔗农们并不担心这一问题。 “不管市场价格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先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广西贵糖集团总工程师蓝贤州告诉记者,政府规定以每吨500元的价格向村民收取,在甘蔗榨季结束后,糖价高于当前蔗价所对应的糖价时,每超100元,贵糖集团就给农民每吨多付6元,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则依然按500元每吨收取。听到蓝贤州的介绍,采访团在为蔗农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不免也为企业感到担心,蓝贤州解释道:“现在我们企业不仅是依靠糖的价格来决定收益。如果糖的利润低,那么我们造纸的利润就高了;反之,如果糖的利润高,造纸的利润就低。” 贵糖集团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为企业和蔗农们的利益找到了平衡点,不仅保证蔗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保护了环境。 据了解,贵港市是按政府规划的片区收取甘蔗。贵糖集团通过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23万亩的现代化甘蔗园,形成年产白砂糖15万吨、加工原糖30万吨的能力。 突破传统甘蔗榨糖的用途,贵糖集团利用新的生产模式,让甘蔗全身都被利用起来:一根甘蔗的蔗渣用来制浆造纸,蔗髓用来联产发电,制糖过程的糖蜜生产酒精,酒精废液用来生产有机复混肥向蔗田提供肥料,制糖及酒精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则用来生产轻质碳酸钙,制碱黑液碱回收其中的碱和热能,回用于制浆,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及碱回收白泥送热电厂进行烟气脱硫去尘,不仅能拉长企业的产业链,而且使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循环利用,贵港人不但能把废甘蔗渣变成宝贝,而且还能从生产废水中淘出“金子”来。 2005年贵糖集团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列入全国首批经济循环试点。“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让贵港成了全国制糖行业的首家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目前,用甘蔗渣造纸产生的效益,已经占到贵糖集团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田间地头的小小甘蔗,带出了贵港市颇具特色的“甜蜜产业”,也促成了“贵糖”从制糖到造纸的产业蜕变。 - 2011-12
02
宝洁:未来产品和包装100%可再生或可循环
宝洁:未来产品和包装100%可再生或可循环2011-12-1 美容门户网 文章摘要:“他们具有变废为宝的能力。”宝洁公司全球副总裁柯锐思(Christopher Hassall)说,当某个宝洁生产的设备产生了一些无法回收的东西时,GARP团队就会前来协助。迄今为止,已有16个宝洁公司的工厂和分销中心实现了固体废弃物零填埋。 当一家年销售收入接近830亿美元的企业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放入公司整体战略性考虑时,就会让人更严肃地思考这其中的价值所在。 据《宝洁公司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2011财年中,宝洁已经实现了400亿美元的可持续创新产品销售额。与此同时,每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降低了16%、52%、12%和22%。 “他们具有变废为宝的能力。”宝洁公司全球副总裁柯锐思(Christopher Hassall)说,当某个宝洁生产的设备产生了一些无法回收的东西时,GARP团队就会前来协助。迄今为止,已有16个宝洁公司的工厂和分销中心实现了固体废弃物零填埋。 宝洁确定到2020年的可持续目标是,30%的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长远目标是工厂使用100%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制造性废弃物低于0.5%(长远目标是生产和消费者废弃物零填埋),包装材料减少20%(长远目标是所有产品和包装均使用100%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材料)。 不过,在节能环保方面人力和财力的持续增加,以及严峻的商业和经济环境,也加重了宝洁的财务负担。 据9月25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近几个季度的利润率和股票价格都出现了停滞,宝洁近期将其高层经理级别的职务缩减了10%至15%,并正在考虑进一步的结构调整。 “我们面临商品成本的快速、显著增长。”宝洁公司2011年报指出,本财年的税前原材料和能源成本超过了18亿美元,而预计在未来一年商品成本仍会攀升。 去年,宝洁全球销售收入接近830亿美元。但每年,宝洁约有20亿美元投入研发。 与此同时,成熟市场的增速低于预期。这些市场主要包括北美、西欧和日本,约占宝洁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二。这些市场表现低迷,使得2011财年宝洁销售额增幅降低了1个百分点。 而宝洁竞争对手法国欧莱雅如今正加紧步伐,准备在中国美容护肤品市场上赶超宝洁。据了解,过去一年里,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11.4%提高至13%,而宝洁所占的中国市场份额则由19%降至17%。 “针对增速较慢的市场,我们的主要应对方式是创新——这比我们参与竞争的市场自身发展更快,也是唯一的可持续的方法。”柯锐思说,创新带来消费者价值,刺激市场发展,吸引零售渠道支持。我们并不指望来年成熟市场的经济复苏会加快,但我们仍相信专注于创造并推广创新,能够让我们在发展缓慢的潜在市场商业不断增长。 除了节能减排之外,柯锐思还揭秘了三条宝洁可持续性“赢商”之道: 对于发展中的市场,提出了综合计划。这一计划集合了多种产品类别和多个职能部门,这是单一品牌或品类团队无法做到的。它们能够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提高成功的概率。比如在“金砖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同时推出多个产品,将销售额增长速度从2006~2009年间的平均12%提高到2010年的28%,在2011年更是达到了32%。 多品牌商业创新。作为多个品牌的母公司,宝洁能够帮助它们降低成本并提供多种零售支持。 集成供应链。把大型单一品类制造工厂转变成更面向本地化的多品类的制造工厂,这样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路、铁路支线等通常占到新工厂建设成本的50%)的利用率,同时通过提高多品类整车送货的频率来改进客户服务。 柯锐思表示,相比全球其他市场,宝洁更看重的是中国市场。赢得了中国市场,宝洁才真正能“可持续”。 宝洁公司的一项统计显示,如今,在美国宝洁每个员工平均创造的年销售额是96美元。在墨西哥每个宝洁员工平均创造的年销售额是20美元。而在中国,每个宝洁员工平均创造的年销售额只有4美元,在印度尼西亚这一数字也只有1美元多一点,而印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都不到1美元。 “如果能让宝洁产品的人均销售额在这4个主要市场提升到墨西哥的水平,那么每年就能增收600亿美元。”柯锐思说。 - 2011-12
02
西安2014年全市造纸企业将减至5家
西安2014年全市造纸企业将减至5家2011-12-1 三秦都市报 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业排污实施24小时监控……29日记者从西安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西安还有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及其支流,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明年开始到2014年,西安将加快水污染的治理步伐,从而实现省政府提出的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目标。 根据省政府即将印发的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目标要求,到2014年,渭河西安段全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新河和河入渭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达到50毫克/升以内,氨氮达到3毫克/升以内;其它支流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为此,西安将实现辖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11年建成第十、第十一污水处理厂,2012年建成第六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2013年建成第一、第四、长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014年建成临潼新丰、沣东新城污水处理厂;市重点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关停高污染企业:到2014年底,全市造纸企业数量控制在5家左右,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一年内3次(含3次)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限期关闭。沣渭新区内所有造纸企业务必于2013年底前全部关闭。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现有和在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督促重点流域的工业企业实施污水深度处理提标工程;对直排、偷排行为坚决打击;所有重点污染源都必须安装流量和水质自动监控装置,实施24小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