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糖:资源循环利用,走出生态之路
2011-12-1 中国妇女报
 
  日前,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走进了广西贵糖集团, 在行驶途中,一片片甘蔗地飞快地从记者眼前闪过。如今很多地方因为种植甘蔗过多而出现滞销的现象,可广西的蔗农们并不担心这一问题。
 
  “不管市场价格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先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广西贵糖集团总工程师蓝贤州告诉记者,政府规定以每吨500元的价格向村民收取,在甘蔗榨季结束后,糖价高于当前蔗价所对应的糖价时,每超100元,贵糖集团就给农民每吨多付6元,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则依然按500元每吨收取。听到蓝贤州的介绍,采访团在为蔗农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不免也为企业感到担心,蓝贤州解释道:“现在我们企业不仅是依靠糖的价格来决定收益。如果糖的利润低,那么我们造纸的利润就高了;反之,如果糖的利润高,造纸的利润就低。”
 
  贵糖集团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为企业和蔗农们的利益找到了平衡点,不仅保证蔗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保护了环境。
 
  据了解,贵港市是按政府规划的片区收取甘蔗。贵糖集团通过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23万亩的现代化甘蔗园,形成年产白砂糖15万吨、加工原糖30万吨的能力。
 
  突破传统甘蔗榨糖的用途,贵糖集团利用新的生产模式,让甘蔗全身都被利用起来:一根甘蔗的蔗渣用来制浆造纸,蔗髓用来联产发电,制糖过程的糖蜜生产酒精,酒精废液用来生产有机复混肥向蔗田提供肥料,制糖及酒精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则用来生产轻质碳酸钙,制碱黑液碱回收其中的碱和热能,回用于制浆,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及碱回收白泥送热电厂进行烟气脱硫去尘,不仅能拉长企业的产业链,而且使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循环利用,贵港人不但能把废甘蔗渣变成宝贝,而且还能从生产废水中淘出“金子”来。
 
  2005年贵糖集团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列入全国首批经济循环试点。“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让贵港成了全国制糖行业的首家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目前,用甘蔗渣造纸产生的效益,已经占到贵糖集团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田间地头的小小甘蔗,带出了贵港市颇具特色的“甜蜜产业”,也促成了“贵糖”从制糖到造纸的产业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