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
26
宝洁携手京东,让爱在奥运指尖温暖传递
宝洁携手京东,让爱在奥运指尖温暖传递2016-8-26 中国广告网 - 2016-08
26
日本纸业现回暖迹象
日本纸业现回暖迹象2016-8-26 中国绿色时报日本造纸联合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日本纸与纸板国内上市量总计207.5万吨,同比增长2%,连续2个月增长。其中,纸112万吨,同比增长1.8%,时隔27个月后首现增长;纸板95.5万吨,同比增长2.2%,连续5个月增长。主要品种中,低于同比业绩的只有新闻纸和包装纸。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纸业正在回暖。6月,日本纸与纸板生产商出口总计11.3万余吨,同比增长16.1%,连续6个月增长。其中,纸出口8.3万吨,同比增长16%,主要是对东亚、东南亚地区出口的增长,保证了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纸板出口3.1万吨,同比增长16.5%,也是依靠对东南亚地区出口的增长,拉动了纸板出口连续9个月的增长。纸与纸板6月末库存量总计212.9万吨,同比持平。其中,纸库存量142.9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由于新闻纸用量的增加等,使纸的库存量连续3个月增加;纸板库存量70万吨,同比减少1万吨,主要是瓦楞纸板由上个月库存量增加转为减少所致。主要品种业绩数据:新闻纸国内上市量23.8万吨,同比减少2.3%;印刷信息纸国内上市量61.5万吨,同比增长4%,时隔11个月后增长,出口6.2万吨,同比增长17.9%,连续6个月增长;包装纸国内上市量5.7万吨,同比减少2.1%,同时由上个月的增加转为减少,出口量1.3万吨,同比减少3.9%,时隔5个月后首现减少;生活用纸国内上市量15万吨,同比增长3.9%,连续15个月增长;瓦楞纸国内上市量77.1万吨,同比增长2.1%;白板纸国内上市量11.8万吨,同比增长5.1%。 - 2016-08
26
发展势头趋好 呈现诸多亮点——今年上半年我国造纸行业透视及展望
发展势头趋好 呈现诸多亮点——今年上半年我国造纸行业透视及展望2016-8-26 中国绿色时报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998.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同比增长率占据中上游位置,主营收入同比增长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排名分别位列第13位和18位。造纸工业发展势头趋好,在行业发展、科技进步、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国际拓展方面呈现诸多亮点,但仍面临可持续健康发展压力,具体表现为行业转型升级加速,节能减排政策紧密实施,市场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上半年,我国造纸行业主要呈现六大特点。各地节能减排政策密集实施,制浆造纸企业环保压力增加。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专项整治包括造纸业在内的十大重点行业。2016年年底前依法取缔全部不符合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生产项目,完成清洁化改造;2017年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今年3月29日,河南省政府印发了《2016年度河南省碧水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年底前依法取缔或关闭包括小型造纸厂在内的“八小”企业。6月30日,工信部正式公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十三五”期间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将削减10%,由目前的每吨530千克标煤降低到2020年的每吨480千克标煤。因环保压力、成本和市场需求因素,溶解浆、白卡纸、铜版纸、灰底白板纸、瓦楞原纸和箱板纸等纸浆和纸品售价趋涨,生产企业盈利状况改善。5月23日,APP、晨鸣、万国太阳和宁波中华相继发布白卡纸提价函,上调吨浆售价100元。6月30日,福建联盛纸业宣布包装纸品涨价。与此同时,福建联盛将所有纸种每吨上调50元。山鹰、荣成、玖龙、建晖、金洲、银洲、世纪阳光、金凤凰8家箱板纸、瓦楞原纸企业跟进,产品价格每吨上调50元-100元。浙江永正、浙江春胜、浙江洪昊3家企业将每吨纸价格上调200元。玖龙、晨鸣和金光等提前锁定8月份市场,将吨纸价格上调100元。报纸发行量、广告量下降,新闻纸产量也随之下滑。据中国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国89家用纸量大的报社总用纸量同比下降14.3%,国内报纸发行量、广告下降幅度远超报业和纸业年初预计。据有关统计,1月-6月中国新闻纸产量为148.2万吨,同比下降12.7%。生活用纸行业优胜劣汰加剧,产品结构升级。生活用纸龙头企业盈利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后加工和产品包装的环节出现更多差异化产品,以环保理念推广的本色生活用纸快速增加。高档产品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龙头企业生产线布点积极,并不断有新的造纸巨头,如理文造纸、太阳纸业和泰盛集团进入。6月21日,中顺洁柔(四川)纸业有限公司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宣布投产;理文造纸由原包装纸品生产主业,大举进军生活用纸市场,先后在重庆、江西和广东部署12台卫生纸机生产线,预计2017年全部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7.5万吨。造纸企业生产链继续向上下游延伸,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6月16日,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45万吨高档纸板机生产线正式投产。泉林纸业基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本色浆纸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投资20亿美元建设60万吨麦草造纸项目。太阳纸业宣布在美国阿肯色州设立纸浆厂,生产木浆运往国内,2017年启动建设,预计2019年投产。玖龙纸业获得中国银行胡志明市分行1.68亿美元银团贷款,投资建设越南正阳纸厂二期项目,产品将覆盖以越南为主的东南亚市场。山鹰纸业宣布投资5000万元设立创意包装公司,继续扩充和整合包装和纸产品产业链的业务范围。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实体工业由粗放模式向纵深精细化发展,对特种纸和纸板产品的新需求将陆续涌现,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今年,浙江省将特种纸作为“高性能纸基功能新型材料”列入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目录。特种纸不属于规模效益的纸种,具有品种多、批量小、产量低、用途窄等特点,但技术要求高,或将成为中小型企业生产转向较好方向的着力点。 - 2016-08
25
四川环龙新材料投资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斑布X“功夫熊猫”系列新品上市发布会隆重举行
四川环龙新材料投资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斑布X“功夫熊猫”系列新品上市发布会隆重举行2016-8-25 环龙2016年8月23日,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斑布X“功夫熊猫”系列新品上市发布会,在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豪生国际酒店隆重举行。环龙集团董事长沈根莲女士代表公司致开场辞,将环龙集团旗下技术织物、智能、新材料三个板块的业务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肯定了新材料公司把“安全、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作为公司发展使命的价值观。新材料公司十年磨一剑,承载的是斑布人十年的历炼和积淀,未来集团将不遗余力地给予新材料公司最大的支持,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李丛峰介绍了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公司将加快工厂扩容建设,在产能和销量上稳步快速提升,让‘斑布’进入更多消费者家庭。之后,鸿爲资本王欣女士、北京东方瀚博张欣女士、晨晖投资晏小平先生、天源汇通冯伟先生与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了多方战略投资合作协议。甲乙双方高层均表示:这次携手,不仅是价值理念的融合,更是发展意向的互补。希望通过这次战略合作,使斑布在生活用纸领域再创新的奇迹!8月23日下午,斑布X“功夫熊猫”系列新品上市发布会召开。斑布是上海东方梦工厂在生活用纸行业唯一官方授权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次的发布会以“真英雄、真本色”为主题,斑布本色纸与“功夫熊猫”这一风靡世界的超级IP强强联袂,展现了二者即将“合二为一”开启一场生活用纸领域本色革命的决心。此次结盟,必将让斑布区分于同类本色纸品牌,同时提升“斑布”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为斑布构建企业蓝海提供契机。 - 2016-08
25
伊士曼推出低气味、低VOC创新产品
伊士曼推出低气味、低VOC创新产品2016-8-25 伊士曼伊士曼化工公司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上推出创新的胶粘剂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对低气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次展会上,伊士曼重点展示了三种具有低气味、低VOC的新产品。这三款创新产品——Regalite™C6100SD,低挥发性纯单体树脂(LV PMR)和Aerafin™180聚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卫材、包装、胶带、床垫、过滤器、汽车以及建筑等诸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伊士曼化工公司胶粘剂及护理化学品亚太区业务总监Christian Derbez表示:“伊士曼始终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并对客户和终端消费者们的需求及时做出回应。近来,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环保的日益关注,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气味和VOC问题引起了中国及亚洲胶粘剂行业价值链各利益相关方的高度重视。伊士曼很高兴能够为市场提供低气味、低VOC的产品以消弭客户顾虑,从而长远助力行业的健康发展。”Regalite™ C6100SD树脂是一种氢化碳氢树脂,它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相较于传统的氢化改性DCPD树脂,这一新型树脂在气味与热稳定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Regalite™ C6100SD广泛的弹性体相容性也为其带来了卓越的产品性能,是热熔胶、非织造布胶和压敏胶粘剂配方的新选择。伊士曼低挥发性纯单体树脂(LV PMR),顾名思义,具有较低的挥发度。与目前市场上可用的PMR相比,残留单体含量更少,且不影响产品性能。LV PMR应用广泛,包括胶粘剂、密封剂和TPE改性,并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Eastman Aerafin™180聚烯烃聚合物是伊士曼去年推出的聚合物新品。得益于其诸多卓越性能,如低气味、低VOC、与多种烃类增粘树脂相容以及出色的热稳定性等,Eastman Aerafin 180的应用已拓展到了卫材,床垫、汽车和过滤器等众多领域。近期,中国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削减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到2018年,低(无)VOC胶粘剂产品比例要达到85%以上。伊士曼低气味、低VOC原材料产品的推出恰逢其时,旨在帮助其客户制定的配方能够应对未来更为严苛的要求。 - 2016-08
25
捷恩智与维顺合资在苏州新建一条聚烯烃双组分纤维生产线
捷恩智与维顺合资在苏州新建一条聚烯烃双组分纤维生产线2016-8-25 NWI捷恩智(JNC)公司与维顺公司将共同投资,在苏州新建一条聚烯烃双组分纤维生产线,生产知名的ES纤维,ES纤维是由两种具有不同熔点的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的双组分纤维。ES纤维是由捷恩智的母公司智索株式会社首次成功商业化生产的双组分纤维。无需使用粘合剂,仅通过加热,ES纤维就可制成柔软、蓬松的非织造布,广泛用于卫生用品,如婴儿纸尿布、湿巾和女性护理用品。2000年起,捷恩智以ES维顺合资公司的名义成为维顺的全球合作伙伴,主要销售ES纤维。2011年,捷恩智与维顺合资成立了苏州ES维顺非织造布制造公司,以扩大其在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的业务,并约定将进一步扩大苏州工厂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强劲市场需求。今年下半年,ES维顺合资公司还将在泰国新建一家工厂,服务泰国的客户。 - 2016-08
24
卫生巾的政治,一项女性用品的技术演变
卫生巾的政治,一项女性用品的技术演变2016-8-24 吴强 导读:作者:吴强,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系。本文从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切入,讨论女性卫生用品历史的基本形制,与人们对其的认识和态度。卫生巾和卫生棉条,与月经有关,与人们对月经的认识和态度有关,然后发生相应的性别观念演进。卫生巾是一个有趣的性别产品,也是性别政治的议题,值得重新梳理一下,了解它的起源、种类、演变及其性别政治。毕竟,卫生巾大概是最富性别意义的一项大宗商品,当它出现在电视广告上,几乎无一不传达着“仿佛没穿、仿佛没有例假”的讯号,然后才可能舒适、无痕、不被察觉地“穿过”日常生活、工作、娱乐。这样一种身体最隐秘部位的生理用品,却成为“穿过”公共生活的通行证,而且包括女性自己的世界,不能不说,由此引发的性别政治思考将十分有趣。例如,在最简单的层次,今天卫生巾在城市女性中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也被看作女性生理期的当然用品,只有少数的中年女性或者极少的一些自然环保主义者还在继续使用传统的自制卫生带。在北京胡同深处,还偶尔能见晾晒的棉质卫生带。不过,只有当她们到了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才会意识到卫生用品的尴尬,尽管几乎任何一家小店都有卫生巾的存货,可是围绕品牌和质量的纠结、甚至面临断货的危险,却瞬间凸显了城乡生活的区隔,更尴尬的则是那些习惯使用卫生棉条的女性,在普通二、三线城市的日用超市都很难觅得补给。这让人想起1983年第一个登上太空的美国女宇航员萨丽·莱德,她在上天之前,NASA的工程师问了一个问题,100个Tampax够不够?对女性来说,这个问题也许不比《火星救援》电影里的土豆更不重要,直接关系她能否胜任太空梭的一周航程。而这100个卫生棉条,作为人类第一次带上太空的女性卫生用品,由此带来的性别政治问题也几乎贯穿在整个女性历史中,从古埃及到现在。比如说,卫生棉条,Tampon,超过90%的美国女性使用这种内置的卫生用品,与主要使用外用卫生巾的中国妇女的消费习惯形成绝妙差异。不能不问,这种差异从何而来,反映了怎样一种身体态度乃至政治态度的差异?虽然直到今天,中国的网络上仍然在普及这一产品的使用,在中国女权讨论群组里年轻的女权分子也仍然在乐此不疲地讨论应该如何大胆使用卫生棉条,让旁观者有一种历史的后退感。记得1980年代末期,笔者作为新生刚入校,便在人大的静林商店发现了中国包装版“丹碧斯”,只是少有女生购买,其他地方除了友谊商店等更是罕见。这一现象甚至持续到了90年代末,市面上才开始出现强生o.b.。而同时,恒安或宝洁公司的卫生巾已经风靡全国,而1997年后被宝洁收购的丹碧斯却难以出现在中国女性的随身包里。到底是什么,文化的,还是性别的,或者其他人为的因素,在制造这一市场隔离呢?如果只是从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的结构和功能差异来看,一个属于外部吸收经血,一个用于阴道内部吸收,几乎就代表了几千年女性卫生用品历史的基本形制,剩下的只是材料选择和普及程度的差异了。不过,它首先还是与月经有关,与人们对月经的认识和态度有关,然后发生相应的性别观念演进。中世纪今天,根据最新的理论假说,我们知道,月经不是简单的排卵周期的子宫内膜脱落现象,而是一次受孕准备的失败。也就像是一架准备着舰的飞机,虽然已经减速到适合着舰的速度,但是发动机仍处于满功率运行,随时准备着舰失败后立即复飞。人的子宫也是如此,月经更接近于每月一次的小型流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月经来潮前几天女性体内孕激素恢复到排卵期的高水平,女性会感受到乳房的胀痛,为受孕做准备,或者因为孕激素上升而性欲高涨。这种生理现象或许早已被人们认知,而在传统社会里女性的性欲是受到歧视,经血被视作不洁和污秽,不容于公共场所,女性生理期身体的不适也因此从《圣经》开始就视作夏娃偷吃苹果的惩罚,贯穿到近代。在中世纪,生理期的欧洲女性,甚至需要住到专门的居所,隔离一周,情形和非洲大陆部落居民的风俗并无多大差别。而对当时女性来说,各种自制的卫生用品就成为一个医学史或者女性史上的有趣课题,尽管对中世纪的女性来说,对卫生巾之类女性卫生用品的需求确实没有今天那么高频。因为,她们中大多数都面临着营养不良、皮下脂肪不足的问题,经期并不稳定。而且,根据美国学者Karen Harrs和Lori Caskey-Sigety 在《中世纪阴道》一书中的研究结果,中世纪女性也因此绝经期较早,通常三十几岁便停止了排卵;何况,此前,她们还因为频繁的生育和哺乳而推迟了月经。对当时的大多数贫困女性来说,生理期只有任其自流,或者穿着红色的裙子让经血的污渍不那么显眼。而配有卫生带的围裙直到18世纪晚期才出现。或者,为了掩盖经期的体味,她们不得不随身佩戴大蒜之类东西遮掩。这和中国传统女性喜欢穿着红裙或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也就在中世纪,女性开始使用破布制成的卫生带,只是因为没有今天的内裤或者弹性材料而容易当街遗落。她们也使用晒干的泥炭或苔藓,塞进阴道吸收经血,甚至用作避孕,当然天知道它的效果。与蒙昧的中世纪相比,如果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倒会发现一些意外的惊喜,那时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的祖先便已经出现,其形制和现在差别并不太大,而且人们能够看到古埃及女性的精致和身体观。从古埃及一座大约公元2300年前修建的金字塔发现的文字,古埃及人已经把月经与月亮崇拜挂钩,而月亮等同德芙奈,是创世神的女儿。这和后来《圣经》的传说也一致,造物神创造的亚当,adamah,就源于经血的土壤。在金字塔里发现的纸莎草文献中,月经,hsmn,被认为是繁殖的象征,经血被古埃及人看作身体的清洁而非污秽,并且把疼痛理解为经血受阻。他们也因此尝试各种形状和质地的卫生用品,特别是,发明了莎草和棉花作为最原始的卫生棉条和卫生巾的材料。这种朴素、自然的身体观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重新确立。而德国生产的o.b.棉条在1989年的一份平面广告中就印上了莎草的图案,声称o.b.的原理和材料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工业革命时期不过,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是现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变化催生了新的女性卫生用品,妇女终于可以抛弃了肮脏破布制成的卫生带,而代之以更容易清洗、质地更舒服的制品,如与围裙结合的卫生带。不过,首先得益于营养的改善和教育、工作机会的增加,19世纪的欧美女性的月经周期更正常了,对“穿过”公共生活的愿望,如月经期进入学校、工厂或者社交的需求,其增加相比中世纪简直就是革命性的变化。19世纪博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如达尔文(1859)的《物种起源》和霭理士(1894)的《男人与女人》等,重新定位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和人种学意义,对女性身体相关性活动和人类再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包括增加的月经。这对后来的人种学、优生学乃至20世纪欧洲对通过提高女性地位而促进民族国家竞争力有着直接关联,无论法国、纳粹德国、苏联,还是受其影响的中国1949年后的人口政策。在美国,EdwardClarke医生的贡献似乎更直接一些。他在1873年出版的《性教育:女孩的公平机会》一书广受欢迎,第一次让大众了解了女性月经的重要性,并且第一次将这个问题带出了医学领域而进入日常生活和教育,让人们特别是女性认识到如何坦然、正确地对待生理期以及月经的社会意义。不过,克拉克医生的著述也说出了美国人的主流看法,即月经导致女性的软弱和不健康,或者是疾病的根源。不奇怪的,当时的女权主义者奋起攻击克拉克医生,怀疑他的专业信誉和判断。尽管如此,内战后的美国,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女性卫生用品的工业化生产,应对大量的流动人口和日益活跃的女性群体。当时,从18到19世纪,类似卫生棉条的医疗用品已经在用于对付女性的白带和出血,而商业化应用则问世于1879年的美国西部,Dr. Aveling的专利,也是作为医疗用品来使用,用棉花和羊毛裹以细线包裹制成的小球,使用时需要用导管和小木棍推到阴道底部,类似今天宫颈帽的安放位置。当然,羊毛是不亲水的,这种混合材料的吸收性必定有限。二十世纪不过,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是在一战后的二三十年代,才真正结束女性手工制作卫生用品的时代。战争时期,英国和法国在战地医院的女护士们率先发现可以用纱布和绷带制成卫生巾,帮助她们克服月经期间的“流出”。在英语里,月经血也有一个类似大姨妈的名字——流姨妈(Aunt Flo)。这种身体无法控制的“流出”,随时打破着女性穿过社会、战场乃至闺蜜同伴的节奏,也伴随着女性在整个圣经世纪两千年的被排斥的地位。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大量可见、流出的血液,女性也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战地救护。当这些护士零星出售自制的纱布质地的卫生巾后,欧洲女性的卫生用品观念终于开始悄悄变化。也终于在战后,同时出现了平等普选权和女性卫生用品的进步。在德国的哈特曼公司和美国的强生公司先后推出卫生巾后,1920年美国Kimberly-Clark公司正式推出了Kotex卫生巾,以一打盒装60美分的价格推向市场。稍后,1933年,同样源于金佰利公司的卫生棉条品牌Tampax正式上市。当然,女性并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还不习惯如此接触自己的身体内部。当时的保守医疗界也有许多怀疑,担心卫生巾会因刺激阴蒂而刺激女性性欲,而丹碧斯的副作用可能更糟,直接改变女性自己接触阴道的观念而性唤醒。不过,这些批评或者担心不能阻止丹碧斯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尤其在二战期间,妇女大量进入工厂,丹碧斯的销量在1937—1943年间增加了5倍,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大约1/4的美国妇女在使用丹碧斯。按照丹碧斯公司自己的计算,每个美国妇女一生要使用大约1.6万个丹碧斯,这是多么巨大的消耗品市场,远远超过可重复使用的卫生带。中国在世界另一头的中国,虽然并不确知古代社会的女性用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原产的麻布太粗糙,棉花则很晚才引入中国,丝绸的吸收性也很弱,而且,所以很难想像中国女性到底如何度过了漫长的数千年直到近代的卫生带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引进日本的卫生巾生产线后,才开始终结以橡胶和自制棉布为材质的可重复使用的卫生带,成为用即弃型卫生巾的大市场。在橡胶和棉布供应困难的文革期间,这些机制卫生带甚至需要凭票购买,它们和卫生纸或草纸配合使用。而重视坐月子的中国女性,也大多继续坚持认为月经是女性的麻烦、软弱的标志。即使今天的女权主义者,也在此基础上,继续主张更多的劳动休假,给予经期妇女某种法定保护。吊诡的是,她们同时也开始鼓吹使用卫生杯,如Diva Cup、Moon Cup等硅胶制成的月经杯,可像宫颈帽一样置于阴道深处,完全避免血液沾染而散发不良气味,实现“完全无人可觉察”的“穿过”,避免被识别然后暂时加入“来例假”的另类人群。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身体态度呢?似乎个体的“穿过”可以与集体的权利平行。我宁愿将这类产品称之为女性卫生用品或工业品,而不愿称之为女权产品。毕竟,工业和技术进步给人类和女性所带来的最普遍意义上的平等,并不是所有追求正义和进步的社会运动者都愿意承认的。而且,如果按照普渡大学沙拉·弗丝塔(Sharra L. Vostral)的“穿过”理论,这种技术解放到底是为促进性别中性还是促进性别区隔的女性性感,显然并不确定,需要的是每一个使用者自我赋予、或者由其他的运动来赋予其新的角色框架。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应当永远警惕任何轻易就能进行的批判,而保持高度的理论自反意识,才能够从身体的政治或者性别的政治回归到基础公义,那是一个不分男女、种族和阶级而能自由“穿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