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
19
快速消费品市场近12周增速下降0.6%,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快速消费品市场近12周增速下降0.6%,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21-8-19 凯度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7 月 16 日的 12 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和 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9%。由于2020 年下半年快速消费品市场迅速反弹,近12周与去年同比小幅下降了 0.6%。现代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虽然大卖场和超市呈下降趋势,但消费者增加了在近场业态的购物频次,小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5.6%。主要零售商中,高鑫集团以8.4%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会员店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山姆会员店在稳步增长。过去三个月,永辉也开设了仓储式会员店。本地零售商步步高集团的市场份额增加了 0.4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其在南区的快速扩张。电商渠道保持8.4%的销额增长,下线城市增速高于上线城市,同比增长超过10%。在疫情防控时期,消费者更青睐在线购买快速消费品。线上购买的消费者数量和频次持续上升。阿里巴巴集团持续稳定增长,其消费者数量在过去12周已达到中国城市家庭的一半。京东集团市场份额同比实现了0.3个百分点的的提升和两位数的消费增长。拼多多的用户数量在过去两年几乎翻了两番,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5%。值得注意的是,直播购物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 2021-08
19
花王加速布局高端市场,欲推动婴儿卫生用品业务在中国市场复兴
花王加速布局高端市场,欲推动婴儿卫生用品业务在中国市场复兴2021-8-19 蓝鲸财经 8月18日,花王集团在中国推出婴幼儿纸尿裤“妙而舒(Merries)”的高端产品,以满足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极为关注的多方位支援宝宝健康成长的需求。 据了解,该新系列产品搭载了花王集团最先进的技术,希望在更好地满足中国宝妈和宝宝们对于纸尿裤的“吸收性”、“透气性”等基础功能需求的同时,帮助缓解纸尿裤鼓涨后可能造成的婴幼儿行走不便及不适情况。相关产品将会在今年5月竣工的花王(合肥)工厂二期进行生产并实现稳定供应。 花王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扩大在中国本土生产的高品质产品的供应,推动婴儿卫生用品业务在中国市场的长足发展。 - 2021-08
18
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入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入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21-8-18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通知,43个产业集群纳入2021年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名列其中。通知要求,入围的43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对辖区内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创新服务和业务指导,完善配套政策,重点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产业;通过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今年以来,仙桃市科技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推进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项目,引导非织造布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导拓盈新材料、武汉纺织大学等相关企业高校做实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举办2021仙桃市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推介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隆重推介展示了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两大平台,对接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多项成果。同时召开校企合作推进会,聘请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教授为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顾问,促成8家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企校合作协议,助力非织造布产业创新升级。在省科技厅支持下,推荐非织造布产业集群申报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据悉,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2020年,仙桃市展开非织造布“四基地两中心”建设,大力推动非织造布产业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全市非织造布产业集群企业总数达1989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587.95亿元,上缴税收达20.35亿元,先后获批世界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单位、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 2021-08
1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满月” 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度较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满月” 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度较低2021-8-18 中国新闻网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上线,迄今已满月。作为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持续引发市场关注。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8月16日收盘价为51元(人民币,下同)/吨,相对于碳市场上 线时48元/吨的开盘价,累计涨幅6.25%。截至8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到701.88万吨,累计成交额3.55亿元。相比首日交易量410.4万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逐渐走低,多个交易日交易量仅有2万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碳市场交易情况整体符合预期,根据过往地方试点运行经验,碳市场交易高峰往往出现在履约期到来前,履约期前,全国碳市场交易有望有所活跃,价格也会有所上涨。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全国碳市场将在9月30日进行配额核定,12月31日进行清缴履约。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量不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碳市场交易启动不久,很多企业处于开设账户的过程中,目前企业的交易账户开户率为80%左右,另一方面则是纳入交易的企业多数没有参与过地方试点交易,对碳交易的有关流程、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了解还有所欠缺,企业参与交易意愿还有待提高。 赖晓明指出,一个高质量的碳市场应该政策清晰稳定,法规制度健全,同时价格波动平稳,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要尽量避免单边上涨、单边下跌以及市场在一个阶段内剧烈波动,这些都不是一个健康成熟市场的表现。同时市场的价格信号要清晰有效,能够有助于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引导资金技术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与此同时,目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数量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易活跃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指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限于控排企业,专业碳资产公司、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暂时没有拿到碳交易市场的入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 不过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也在稳步进行中。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此前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建立健全全国碳市场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全国碳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功润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碳市场体量很大,但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当前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也有待提高。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及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资本投入低碳环保领域,将极大推动中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刘功润指出,大力发挥碳市场价格及价值发现功能,加强中国在国际碳定价的核心话语权,有助于巩固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主体地位。 - 2021-08
18
亚太森博入选广东省“省级项目库”
亚太森博入选广东省“省级项目库”2021-8-18 江门日报 近日,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申报的“亚太森博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 此次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是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起,经过案例材料提交、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而入库储备的。企业通过对生产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的创新提升,并且在设备维护等高成本支出部分的数据采集、情况分析,实现数据互通,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和运作成本。 - 2021-08
17
抓住机遇,促进医卫用品行业健康发展 ——专访南海区医卫用产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彦昭
- 2021-08
17
汉高在华注资以材料科学为重点的基金
汉高在华注资以材料科学为重点的基金2021-8-17 汉高 汉高粘合剂技术业务部宣布注资沃衍资本三期创投基金,进一步加强企业风险投资活动。沃衍资本是一家新兴科技投资公司,专注于先进材料、高端制造设备、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投资。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材料科学的热点地区,汉高作为该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将扩大与中国快速增长的初创企业的合作机会。 汉高将接触到每年 1,000 多家初创企业的项目提案,凭借强大的项目筛选能力,提供创新技术,重点关注先进材料和相关数字商业模式。 “毫无疑问,中国不仅是我们粘合剂技术业务的关键市场,也是材料科学领域颠覆性创新和新商业模式发展的全球中心。” 汉高粘合剂技术企业风险投资负责人Paolo Bavaj解释道,“我们相信沃衍资本是的最佳合作伙伴,加深我们与初创企业的联系,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商业机会。沃衍资本的管理团队拥有强大的金融专业知识、广泛的初创企业网络以及在大型企业业务拓展方面的长期经验。因此,我们看到汉高追求的目标与沃衍资本的能力之间有极好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