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1-04

    18

    俄伊利姆纸业集团为满足中国市场将投7亿美元建厂

    俄伊利姆纸业集团为满足中国市场将投7亿美元建厂2011-4-15 俄新网 俄罗斯纸业龙头企业伊利姆集团信息与公关部经理阿尔乔姆·萨夫科向俄新社透露,该公司计划2012年前在布拉茨克建成一座新的造纸厂,其产品将主要用于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据萨夫科称,新厂不仅将配备新的纸浆蒸煮、冲洗和漂白工艺线,还将安装新的浆板机、新的碱回收炉,并建造新的化学品生产车间。 该项目规划还包括建造一个木材商品交易所,以及打造若干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 该公司将投入大约7亿美元建厂,预计大约5至7年能收回成本。 萨夫科进一步透露,新厂主要的资源基础是布拉茨基及其周边地区的森林。 伊利姆集团确信,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使布拉茨基造纸企业的年生产能力提高至100万吨,而该企业也将因此变为世界上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针叶木浆生产企业之一。 伊利姆集团驻中国办事处向俄新社透露,新厂的产品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目前该公司销往中国的产品已超过总产量的40%。 公司代表说:“中国不太可能会在近期降低原料进口。而倘若发生了这样的事,伊利姆可以在亚太地区市场销售这些纸浆。” 目前中国有千余家企业都在使用伊利姆集团的产品。其产品中60%的漂白硫酸盐纸浆用于生产卫生用品,30%用于制造印刷用纸,以及艺术印刷和胶印所用的铜版纸,余下的10%用于其它需求。
  • 2011-04

    18

    华南理工大学倾力打造高新科研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倾力打造高新科研基地2011-4-15 科学时报 华南理工大学倾力打造高新科研基地,已取得显著成绩。据介绍,在今年1月举行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共有4个项目获得各类奖励。特别是华南理工大学获得了2010年度广东省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也是华工第三年在国家三大奖的获奖数量上夺得广东高校冠军。 华南理工大学现有5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共建),构成了较完善的实验室体系。作为学校科技事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高水平科研基地的策源功能、会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及广东科技发展战略重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数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基础研究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石 苹果Ipad 2日前正式发布,乔布斯声称更轻更薄的Ipad 2拿在手上就像一本杂志,当前LED显示屏研发愈显火爆,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曹镛教授领衔完成的“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成为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明星项目。 据曹镛团队有关成员介绍,该成果首创用水(醇)溶性发光聚合物作为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用稳定金属阴极代替传统活泼金属阴极,实现全印刷法制作三基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新工艺。通过给体单元(D)与受体单元(A)之间的能量(电荷)转移,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硫、硒、硅等芳杂环单元的新型荧光聚合物以及多种结构的磷光聚合物,解决了蓝光和红光聚合物发光效率低、色纯度差的国际难题。在国内首先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实现PLED全色发光显示屏,拓展了产业化前景。 当前国内科研竞技强者如云、成果不断,高校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保持领先水平?华南理工大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做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以大学为科研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基础研究成果不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李元元教授引领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科技成果“新型高强耐磨铝青铜合金及其应用”,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提高铝青铜合金减摩、耐磨性必须以牺牲其强韧性为代价的技术难题,创新了该类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设计准则;研制了一种高强韧耐磨铸造铝青铜合金(代号KK)和一种国防“XX工程”急需的高强韧耐磨变形铝青铜(代号KK3),取代了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获国防发明专利授权1项,制定国家军用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并在国内13个省(市)、6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培育人才 打造坚实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基地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较好的工作条件,就和稳定了一批思想活跃、创新性强、学术水平高的科研团队,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整体创新优势。 2010年,陈克复院士团队研究成果“中高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标志着该团队在非木材纤维制浆技术和设备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陈院士在华工团队组建伊始,就有意识引入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并结合广东造纸行业发展特点,将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为工程型实验室。以非木材和速生材制浆造纸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为重点,并与相应的新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研究结合起来,与设计部门、制浆造纸厂和设备制造厂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了解到,该校拿到的众多科技奖励,是长期培育浇灌结出的累累硕果。近三年来,华工共培养了7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部来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如2010年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吴水珠老师是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核心骨干,吴波老师是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去年,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会议探讨“高层次人才三大计划和团队改革实施办法”,就杰出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培养、杰出团队引进、创新团队培育和“兴华人才工程”团队建设改革征求意见,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科研的发展。 科技成果服务民生助推行业科技进步 科研基地是学校高水平科技成果源源不断产出的创新基地,更是连接学校科技成果向社会、企业辐射转化的重要通道,凭借《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赵谋明教授早在项目研发阶段就已经想到要向企业“借”原料。 不少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相对具有较低附加值却含有丰富蛋白成分的生物资源,如鱼虾内脏、炼油的下脚料等,这些生物资源经常被生产企业直接抛弃,赵谋明和他的实验团队却成功地把“下脚料”变废为宝。他们创造性地利用控制酶解的技术,对低值蛋白资源进行预处理提高其酶解敏感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来控制酶解的技术,把里面的鲜味物质成功提炼出来。经过赵谋明等人的加工处理,原先只能按吨卖的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出来的呈味基料和调味品可论克卖,他们真正实现了低值蛋白的“高值化”。 “现在市面上50%以上的方便面调味包里有用到我的核心技术。”赵谋明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 继向企业要“原料”的成功实践以后,科研基地探索的触手尝试伸向更远更广。由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教授领衔的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涉及材料、医学、生命科学、医疗器械等领域,通过创新科技活动模式,建立紧密结合的“医、工、研、企”产学研联盟,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医疗机构建立起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科研合作新机制。 目前,该中心已与北京301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北大口腔医院、山东威高、冠昊生物、深圳沃尔德、南枫科技等联盟单位共同承担或合作开展研发工作,定期举办产学研联盟联席会议和技术高峰论坛,开展骨、齿、皮肤、角膜、心血管等人体组织功能重建技术与产品的共性关键问题研究、技术集成及成果转化工作,已成为行业自主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 2010年3月,由教育部与广州市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牵头组建,面向广州市乃至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要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成揭牌。产研院落户广州南沙开发区,以新的共建形式和新的创新平台,带动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新一轮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研基地已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拥有先进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不断产生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创新源头;成为培养、稳定、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基地;成为拥有国内先进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创新平台,既是为地区经济服务的重要力量,也是不断提升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阵地。
  • 2011-04

    18

    白山20万吨包装用纸扩能改造项目开工

    白山20万吨包装用纸扩能改造项目开工2011-4-15 中国传动网 白山市“十二五”开局之年首个亿元以上项目——白山市琦祥纸业有限公司20万吨包装用纸扩能综合改造项目,4月12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产。 白山琦祥纸业是白山市2006年国企改制中招商引进的企业,5年累计投资3.3亿元,一二期及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工程先后竣工投产,实现了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阶段性奋斗目标。当天开工的项目,将采用先进的造纸工艺,引进行业高端设备,走循环经济道路,利用废纸为原料,水处理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产品实现了高强度、低克重、高产能、低消耗的高物理指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东北三省同行业占排头。 此次开工的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年产5000万平方米纸质包装箱、两个1.2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二次变电所4个分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75亩,总投资5.2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集造纸、包装、发电、供热为一体,年产值超15亿元,税金超2亿元,安置650人就业,成为白山市骨干工业企业,加上原有产能,将形成年产40万吨瓦楞纸和相关纸产能,成为东北三省规模最大的再生包装用纸生产基地,占东北地区市场份额的30%。 琦祥纸业20万吨包装用纸扩能改造项目,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达到了开工建设的条件,是白山市服务支持的结果。今年初,白山市成立了项目推进组,市长挂帅任组长,包保该项目。项目推进组以4月中旬项目开工为节点,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目标、一支队伍、一套奖惩机制和一笔经费”的要求,攻坚克难,先后召开16次专题会议和协调会议,随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程。 看着项目效果图,琦祥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茂君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没有各部门的鼎力支持,这个项目不会这么快开工建设!”
  • 2011-04

    18

    “舒蕾S健康操S健康 红动中国”闪亮光谷广场

    “舒蕾S健康操S健康 红动中国”闪亮光谷广场2011-4-1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月26日下午,瑞丽专属模特Ayuki现身光谷广场,率领众多靓丽的红衣天使现场教授武汉市民跳健康操,引数千名群众争相围观,同跳“S健康操”,现场气氛极其火爆。 这是领导时尚潮流的《瑞丽》杂志及著名日化品牌“舒蕾”联袂举办的“舒蕾S健康操--S健康,红动中国”发布会活动现场,瑞丽的专属模特Ayuki成为了本次S健康操发布会的代言人,丝宝日化市场服务部总经理陈勇先生及瑞丽杂志整合营销部总监张盛康先生等高层领导亲临现场,举行了“S健康操”的发布启动仪式。 此前,在沈阳、北京、西安、南京、上海、福州、广州、南宁、长沙及武汉曾经出现大量瑞丽粉丝自发组织的街头舞蹈闪客活动,就是为了响应本次舒蕾特别赞助的“舒蕾S健康操--S健康,红动中国”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都被粉丝们通过DV视频记录了下来,并经过广大的网友们疯狂转发,在互联网上红极一时。 为了答谢广大粉丝的支持,主办方特邀知名形体专家编排了可以锻炼身体及塑造身材的“S健康操”并于3月26日在光谷广场向外发布。同时由本次“S健康操”代言人Ayuki客串的《办公室美女闪客也疯狂》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回响,在白领女性中争相传播。在通过健康操锻炼白领身体的同时,还通过诙谐的视频帮助白领们释放压力,达到身心愉悦的契合。 此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白领女性传播轻松获得健康与S身材,提醒广大女性在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并存的今天,关注自己的健康,并将之付诸行动。据悉,主办方还将会在闪客活动的十大城市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免费教授大家S健身操,以公益的形式向大家传承“S健康,红动中国”的“健康最美”的生活理念。
  • 2011-04

    18

    广西来宾:做大做强做优糖业循环经济

    广西来宾:做大做强做优糖业循环经济2011-4-15 来宾日报 4月1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莅临来宾市,调研红河工业集中区的循环制浆产业及项目建设情况。陈际瓦要求来宾市继续做好甘蔗及附属产品的综合利用,把甘蔗“吃干榨尽”,做大做强做优糖业循环经济,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莫桦以及广西农垦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陈际瓦实地参观了天成甘蔗渣浆生产车间和华成纸业年产20万吨文化用纸项目建设工地,并听取循环制浆流程和工艺介绍,详细了解来宾市糖业循环经济建设进展情况。近年来,广西农垦在来宾市的红河工业集中区内筹建一批发展糖业循环经济的项目,华成、天成浆纸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建的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华成纸业年产20万吨文化用纸项目,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也是列入自治区重点支持的轻工技术改造、发展糖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示范项目。 作为广西单项甘蔗渣造纸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之一,以及我国最大的利用非木浆甘蔗渣造纸项目,该项目就近利用天成蔗渣浆公司的水、电、汽、液体浆生产文化用纸,对水、电、汽实行浆纸梯级重复利用,极大地减少了重复投资和运输成本。 在调研中,当得知利用甘蔗渣造出的纸还可制成高档用纸等时,陈际瓦对此十分赞赏。她指出,广西拥有5000万亩的甘蔗资源,发展糖业循环经济优势得天独厚,前景十分看好,而且甘蔗的生长周期比桉树等树木的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来宾市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糖蔗综合加工利用水平,继续做大做强做优蔗糖产业,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
  • 2011-04

    18

    国内生活用纸竞争格局即将改写

    国内生活用纸竞争格局即将改写2011-4-15 消费日报 3月1日,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江曼霞秘书长在“唯尔福集团2011年新春厂商联谊会暨生活用纸新项目首期投产二期启动”仪式上说,未来几年众多新项目产能集中释放,可能会造成阶段性供过于求以及国家加大淘汰落后造纸产能等因素将促进行业整合,生活用纸行业格局将会大变。 江曼霞说,2009年中国生活用纸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5%。蓬勃发展的生活用纸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但现有大企业在迅速扩张,而且生产其它纸种的企业和外行业企业也纷纷进入生活用纸领域。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恒安2010年底年产能将达到54万吨,2012年达到90万吨,2015年达到120万吨;金红叶2010年达到60万吨,2013年前达到110万吨;维达2010年达到37万吨,2011年达到47万吨,发展目标是70万吨/年;中顺洁柔的年产能也将达到35万吨。另外,晨鸣年产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已在去年12月投产,南平纸厂、香港喜运来、抚顺矿业、江苏华机、重庆轻纺等公司投资的项目也将陆续投产。据世界权威的生活用纸行业杂志tissue World报道,2010年—2012年期间,全球将新增产能450万吨/年,其中中国占53%,达238万吨/年。生活用纸委员会对卫生纸新项目的调查表明,2009年—2011年间,中国新增先进产能200万吨/年以上。 中国今后数年生活用纸的消费量仍将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比世界平均增长水平高一倍。我国目前生活用纸的年人均消费量仅3.14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 公斤,相比北美的25 公斤、日本和西欧的15 公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市场潜力仍非常大。国家淘汰落后造纸产能、节能减排等政策将为拥有先进生产力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而行业也面临挑战,众多新项目产能集中释放,很可能会造成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 2011-04

    18

    驻芬兰大使黄兴接受芬《回声》杂志专访

    驻芬兰大使黄兴接受芬《回声》杂志专访2011-4-15 外交部 2011年4月13日,驻芬兰大使黄兴接受芬兰《回声》(Echo)杂志专访,就中芬关系、中欧经贸关系和中国造纸业发展等问题回答了提问。 关于中芬关系,黄大使表示,中芬关系、尤其是中芬经贸关系发展良好。目前,芬兰已有260多家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两国2010年贸易额也接近100亿美元。考虑到芬兰在华企业向第三国出口的商品并未计入贸易额,中芬经贸规模会更大。 关于中欧关系,黄大使表示,中欧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此次,欧盟一些成员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协助,彰显了对欧洲经济复苏的支持,对投资者和公众的信心也是一种提振。中国希望欧洲早日走出危机,实现稳定发展。 关于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前景,黄大使表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对纸和纸板,尤其是包装用纸的需求近年来一直稳步增长。前不久,中国发布了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将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速度下调至7%,以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在中国,无纸化办公的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些都会对造纸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年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约60公斤,与美国人均300公斤相比相差甚多。虽然囿于庞大的人口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不可能达到西方国家的纸类产品消费水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用纸需求仍将稳步增长,造纸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芬兰造纸技术和造纸机械制造水平世界领先,且在环境友好型技术上水平很高,两国在此方面合作潜力很大。中方愿同芬方切实合作,实现双赢。 黄大使还应询介绍了中国投资环境以及“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16821条 上一页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